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媒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范文第1篇

一.地方网络媒体要摆正位置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虽然有其特殊的优势,但这只是传播形式上的区别,它的社会属性、传播功能和传统媒体都是一样的,所以必须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

树立正面宣传,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网络作为继报纸、电台、电视媒体之后的新兴媒体,它以方便、快捷、参与性强、传播广泛的特点受到网民欢迎,因此,网络媒体肩负的社会责任也随之增大,要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这就要求我们新时期网络新闻工作者,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国家负责、对网民负责的认真态度,把社会责任意识渗透在每条稿件的转发审签上。

提高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地方网络媒体在新闻的选材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保新闻网站的公信力。作为地方新闻网站,在重大国际国内事件的报道中要紧跟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不摘抄商业网站和境外媒体的消息,不编发未经核实的消息,不炒作社会中不健康的阴暗面,不片面追求点击率。加强从业编辑的新闻审视力和判断力,杜绝 “由着爱好选,任着性子干”的现象。要紧跟当地党委、政府的导向,报道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科学文明的消息,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打造品牌特色栏目提高核心竞争力。地方网络媒体充分运用自身的条件,形成自身的特色优势。利用传统媒体和社会各界通讯员队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即时新闻和背景材料为主,深度挖掘,二次开发。在报道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还要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开办一些具有生命力和传播力的专题性栏目。使地方网络媒体成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播社会主义道德、传播先进文化的强有力阵地。

及时运用、开发和创新网络新技术,保持传播的生命力和先进性。地方网络媒体要注重自身的科技含量,提高网页制作水平,以丰富的新闻信息、多彩的背景材料、生动活泼的网页设计增强其吸引力,使优秀文化具有吸引力、影响力和传播力。

树立良好的媒介形象,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地方网络媒体具有服务功能样化、交互性强的特点。一个没有充分反映各方意见和实现充分互动的网站,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开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和谐对话,帮助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使人民群众最现实的、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得到解决。在公众当中树立起良好形象,让网络媒体的作用充分体现。

网络媒体快速成长和日益壮大,其内容也日趋丰富,娱乐性不断增强,媒介和受众之间的交流增多。随着网上文化信息内容、形式趋于多元,文化产品良莠不齐,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现实:

二.网络媒体的发展不良现状

虚假新闻多。有些网站片面追求商业利益,为了提高点击率,不管什么内容,只要能够吸引大量的受众注意力,能够迎合受众的庸俗趣味,就极力渲染、制造轰动效应。把未经核实的传闻编发上网,从而降低了内容的文化品味,使网络媒体应该具有的新闻报道、文化教育和趣味培养功能逐渐减弱。

炒作跟风多。恶意炒作社会的阴暗面,暴露社会中不健康的东西。网络媒体喜欢跟风炒作,尤其是对娱乐新闻中的“绯闻”、“艳遇”等低级庸俗的内容乐此不疲,广为传播。

有害信息多。为了片面追求商业利益,在显著位置放置大大小小、形形的广告条,让人烦不甚烦。削减了媒体的有效信息量。甚至有些网络媒体为了经济利益,播发虚假商业广告、黄色短信息等有害信息,使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广为传播。

三.肩负起社会责任赢得社会的信任

网络新闻媒体是中国互联网事业健康发展的骨干力量,只有承担社会责任,弘扬主旋律,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弘扬社会正气,引领时代潮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会赢得社会信任,走向成熟。

网络媒体范文第2篇

互联网的出现,因其快速传播、信息量庞大、交互性强等特点,愈加激发了人们的巨大热情,“第四媒体”的称呼很快流行,但“第四媒体”的诞生之路却非常具有戏剧性。诞生伊始,由于对商业利益的过度期望,互联网成为了冒险家的乐园,大约5年时间里这股热情催生了世纪之交时的网络泡沫;此后,仅仅3年的短暂调整,互联网便又从泡沫中快速复苏,2003、2004年前后,门户网络开始实现盈利,进入通过商业运营能够生存下去的良性发展。对互联网泡沫的理性解读在于,商业利益诱惑引发人们对新事物发展量化的过高期望,忽略了进化中的过程积累。而互联网出现所带来的革命性则毋庸置疑。

第一代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崛起,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地位,但从实际成果看,门户网站以整合、复制传统媒体为主,仅发挥了互联网快速、海量的特点,基本没有改变媒体的传播形态。退一步讲,即便仅仅从整合的角度看,第一代门户整合的也只是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对于广播、电视类更具影响力的媒体的整合尚处在空白状态。

互联网成为媒体经历了十年时间。从媒体的发展历程来看,这是个非常快速的过程,之前媒体的发展周期大多要经历数十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但是,尽管互联网具有超越所有已知媒体形态的高速发展,其演化进程依然需要步步演进,不可能突变,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泡沫已经给出了最好的注脚。

网媒第二波

互联网作为独立的媒体发展,开始于2004年左右的Web2.0大潮,这是一轮类似于文艺复兴的网络振兴潮流。Web2.0是个庞大的互联网概念,有着复杂的过程与应用,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则在于传播的双向性与广泛的普及性。

首先,传播的双向性。博客中国网站是国内Web2.0兴起的标志,看上去像专栏的“博客”,既不像论坛那样无序,也不像专栏由网站采用划一的方式运营。博客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发挥的空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如果把专栏比作宾馆的总统套房,那么博客就像是私人别墅,博客在灵活性与有序性之间有更好的平衡。而从互联网专业的角度看,网站正在从内容提供者转变成面向个人的服务(平台)提供者。

其次,广泛的普及性。伴随宽带网络与数码摄像设备的普及,土豆、优酷、我乐等视频分享类网站(播客)兴起,互联网具备了整合广播、电视媒体的能力,而不再仅仅停留在整合报纸等平面媒体的层面上。

在互联网Web2.0的大背景下,网络媒体正在经历第二波浪潮。

“客”媒体时代到来

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了被认为是猎人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引起网民怀疑并引发大规模网络讨论,“挺虎派”与“打虎派”均以博客作为最重要的信息地。此后的一两个月时间,从披露照片瑕疵到寻访年画虎的来源,网民从被动收看新闻的角色变成事件调查的参与者,反“客”为主。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期间,网民反、护圣火的“中国心”一日之间红遍网络。网民拿起摄像机,一路见证“圣火到我家”的盛况。只有在这样的传播时代,距离才变得这么毫无阻碍。

汶川地震之后的一周时间内,通过播客网站上传的第一手地震现场视频总量超过3000条,总计时长超过400小时,数十亿人次通过播客了解灾情。如果说这些由网民上传的视频由于内容处理简陋显得有些难以承载新媒体的厚重感,那么震后一个月新浪播客推出的《汶川地震纪录》则从质量上保证了播客的主流性。这是一部取材于网友并由互联网视频团队制作的“全”互联网的网络视频。百年一遇的巨大天灾发生时,以播客为巅峰的网络媒体见证了历史这一刻。

网络媒体范文第3篇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迅速崛起。网络媒体迅猛的发展势头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因而对传统媒体而言,调整机制、自我完善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

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影响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网络媒体是属于新生的“儿童”,各方面都还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这两种媒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1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劣势对比

网络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它们各有各的长处,在某些方面传统媒体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

1.1 网络媒体的优势

网络媒体传播的主要形式为网络出版,网络出版是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的过程,它是基于网络的出版和发行方式。网络出版在产品形态表现为网络出版物,即产品数字化,这一属性与传统出版物具有本质的区别,相对于传统出版,网络出版的优越性在于:

1.1.1传递时效性方面

网络的即时性使人们已经没有安然等待驿路邮车的那份悠闲,人们希望随时获取信息,关注重大事件的发展过程,传统媒体已经满足不了大众的这种求知欲,传统媒体经过对新闻材料繁琐的加工后而传播的新闻早已成为明日黄花,在时效性方面远远不如网络媒体迅速。网络媒体特点中的强时效性使信息的传递不受任何时空限制,往往一件事发生不到两分钟就可以上网,网络媒体可以做到实时传播、同步传播、连续传播。

相对于传统媒体中的报纸新闻传播的信息往往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发表,这是新闻已经不是最新鲜的了,大众可能早已从网络上看过了,新闻最关注的就是时效性,传递迅速及时才能赢得大众的青睐。

1.1.2 信息容量方面

任何信息都可以直接在网上发表,不用经过审查和把关。不像传统媒体发表那么繁琐复杂,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就要对信息内容进行取舍,编辑成稿后还要经过主编的审查才能发表。这样一来就影响了新闻的时效性,内容也受到版面的限制。网络信息海量储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打开任何一个新闻网站都可以查到与某条新闻信息相关的许多链接。透过这些链接就可以了解整个新闻事件的诸多背景资料。如事件的历史和演变,相关评论,相关知识等等,可以充分满足大众了解整个过程的愿望。对于同一新闻事件,会有不同的网络媒体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加以报道,大众可以多方面了解新闻事件。相关信息越多,大众对整个新闻的来龙去脉就越清楚。这一点是电视新闻目前无法做到的,无论电视新闻做得多么全面,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都很难提供大众想要得到的全部信息。

1.1.3加工制作方面

网络出版对信息内容更正、修订、改版易如反掌,不需要重新出片、打样、输出、装订等繁琐的过程。也不像电视节目制作那么琐碎,不仅制作周期长,互动性差,信息反馈时间长,对可视画面的依赖性强,还不适合表达理论性、专业性过强的题材。相较之下,对于那些几乎绝版的图书,网络化的出版、发行方式,显得更加实用、可行。另外,网络出版不需要纸张、油墨,有利于环保,相对于传统的报纸出版来说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出版物”。

1.1.4交互性方面

网络报纸的交互性也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交互性这一概念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它表明用户已经有可能控制用何种顺序来获得信息;另一方面,指信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日益增长的互性关系。的确,能与大众形成互动,大众在浏览新闻后还能即时地通过论坛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其他网友进行交流,这一特色确实是网络媒体所独有的,也是网络媒体“颠覆”传统媒体的一把利刃。

1.2 传统媒体的优势

1.2.1信息资源

传统媒体是专业的媒介组织拥有星罗棋布的信息采集网,经验丰富的信息采集和加工的人才,其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效率是一般个人、非专业组织所不能匹敌的。这一优势突出表现在跟踪报道、连续报道、专题报道、系列报道及解释性报道等深度报道上。

传统媒体不仅拥有专业的采集人员,还拥有一套完善的设备和运作程序。刚刚兴起的网络新闻媒体则显得非常稚嫩。电视媒体凭借其人力和资源上的资源,能够较容易地驾驭大型事件的报道。记者深入前线获得第一手材料,通过费用高昂的卫星线路传送出去,第一时间传递给观众。这些都必须依靠强大的内部资源来完成,这一点也是网络媒体所不及的。

1.2.2品牌资源

在百年的传播实践中传统媒体形成了一整套为社会所广泛承认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及吸引和联系手中的有效机制,其信息的可信性和可确认性都大大高于处于匿名或半匿名状态的其他传播者,特别是当网上出现大量的虚假新闻和极端言论使大众感到无所适从时或是重大 突发性事件发生时,他们更倾向于权威的主流传统媒体。网络上虚假新闻太多,大众难以分辨。人们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程度大幅度降低,而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来源较为可靠,更能让人们信赖。

1.2.3从大众看来

传统的报纸媒体有便于携带的特点,随购、随读、随弃,轻便可以折叠,方便阅读的同时还便于携带。而阅读网络上的新闻信息必须正襟危坐在电脑前,面对明亮的屏幕,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会刺痛眼睛,久而久之,视力大幅度下降。除了那些视网络为空气一样的“网虫”和网络报纸的偏爱者之外,可能很少有人会放弃阅读传统报纸。

而广播则以声音为主,声音稍纵即逝,不易记忆和保存;在视觉上又缺乏直观生动的形象;广播是线性的传播方式,大众只能按照电台播出顺序收听,而不能反复;电台发射的电波频率受天气、接受方位和其他电台相近频率的电波等条件的干扰,影响大众的收听效果。

电视虽然具备了声像结合的特点,但其表现形式仍不够丰富,且节目受时间的严格限制,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传播相应内容的信息。电视屏幕下方的滚动字幕则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而且以这种方式出现的新闻信息往往不能满足大众对该条新闻更具体、更全面的要求;电视则受制于地域和自己的新闻触角,大众并不能自主地选择希望接收的电视台;电视台和广播一样,是线性的传播方式,不能反复收看。

1.2.4从传播效果来看

由于受网络传输速率及宽带的影响,目前互联网上的新闻还是以图片和文字为主,影音资料较少。无法带个大众现场感。相对而言,电视新闻的声像优势能为观众营造强烈的现场感,通过一连串新鲜生动的画面,观众可以直接看到现场的人物和场景,看到现场的活动和事件的发展过程。一个典型的画面会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电视媒体的画面给大众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参与感,对事件的发展过程一目了然。

2 现场报道—电视媒体应对网络媒体的突破口

对于网络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传统媒体找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对抗网络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中的主打媒体—电视媒体,面对由网络媒体带来的巨大冲击,它可以现场报道为突破口来对抗媒体的冲击和影响。

电视媒体充分发挥了电视新闻现有的人力和资源优势,增强时效性,加大现场报道的力度,以其作为网络时代电视新闻的突破口。现场报道的时效性毋庸多言。传统新闻要经历选题、采编、后期制作、审片的过程。处理周期远远长于新闻媒体,等新闻播出时,早已被网络新闻抢先播出,但现场报道是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以直播的方式向观众传递信息,不存在延迟和之后的问题,实现了事件发生发展过程,报道过程和播出过程的统一,达到了新闻传播实效的极致。

网络媒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7-0139-01

国际互联网的兴起产生了一场新的媒体革命,互联网使得信息无局限,更快捷,信息的传递也已经不受区域和时间的限制。因为互联网具有的这些优势,最终使得其成为21世纪最为流行的媒体发展趋势,而且对大众的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产生着影响。网络媒体囊括了传统媒体的基本功能,同时还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1]。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体,网络媒体发展速度可谓是迅速。同时,因其发展之迅速,影响之广泛,也得到了电视业界和学者的关注,意识到其对于传统媒体所产生的冲击。

1 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网络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可从媒体传播的方式、采访方式等几个方面来看,具体如下。

1.1 对传播方式的影响

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中,不受传播者和受众界限的影响。传统媒体的传播通常是以单向传播为主的,由传播者信息,受众接收信息。因此,从这点看,传统媒体在信息上就难以及时、全面的掌握受众的反馈信息,而且对于传播的效果如何也难以把握[2]。网络媒体出现以后,单向传播的方式已经不受大众欢迎,传播方式和交流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受众作为媒体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者,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信息,及时向媒体反馈意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正是如此,网路媒体的传播方式开始向双向发展,使得交流更加的多向化。

1.2 对信息时效性的影响

网络媒体的即时性无需大众再不断的等待信息的传递,人们可以随时的获取信息,关注社会、国际事件。而传统媒体新闻前需要经过写稿、划版、印刷等一系列的环节后还要通过中介传播。这样就导致最新信息无法及时传递到受众。网络媒体具有的时效性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很多最新的事件在几分钟就可以在网络传播。网络媒体的实时传播和同步传播深受大众喜爱。

1.3 对采访方式的影响

以往,新闻采访多是通过访谈和电话进行的,网上采访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根据调查发现,访谈是新闻采用使用最多的手段,其次是电话和电子邮件。而最近几年中,访谈和电话采访频率急剧下降,而电子邮件采访的频率不断增加。由此可见,网络技术发展后,利用网络可随时对各个地方的任何人采访。网络采访使得记者的采访的范围越来越大,而且所需的时间和费用也越来越少,对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也大大的也提高了。

1.4 对新闻写作方式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传统的媒体进行报道的写作是以文字为主的。在新闻报道中,文字报道同电视报道等相比,存在很多弱点,不仅没有电视报道那么生动,而且还没有图像报道那样立体。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环境下,推出了很多软件,报纸记者不仅可以用文字描述新闻事件,而且对于声音和动画等表现的使用也更加的便利。新闻记者通过超文本结构可声色并茂的报道新闻事件。

2 传统媒体的应对对策

2.1 革新传播方式

传统媒体面对这种形势应该革新当前的传播方式,提升自己在网络时代的吸引力。大众传播在21世纪最为突出的一个变化是受众小众化,不同地位和教育程度的受众组成小群体,要求大众传媒提供更专门化的新闻服务。在未来的时间内,报纸将会不断的扩版,各大广播电视也将会增加频道,为受众提供更多的专业节目来抵抗网络媒体。这样就要求新闻记者能够具备某一门学科的素养,成为报道领域中的一个专家,以更好的进行新闻报道工作[3]。

2.2 形成传统媒体的自身特色

传统媒体要对抗网络媒体,吸引更多的受众就要有自己的特色。特色是媒体的生命,如果媒体缺乏个性和特色,那么就很容易在媒体市场中淹没。报纸、电视等传统的媒体有着自己的特点,在受众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的今天,传统媒体要有一席之地,就要塑造出自己的个性特点。

2.3 培养传统媒体的忠实受众群体

传统媒体可从网络媒体的受众特点出发,加以研究,培养属于传统媒体自己的忠实受众。受众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竞争受众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在获取一个群体的同时也会失去一个群体。从这点上来讲,定位受众是十分重要的。网络媒体是一个新的事物,因为大众没了解其产生的习惯性隔膜而不会去接受,加上经济等各种原因,互联网要获取受众并不是很容易的[4]。而传统媒体可利用这点,树立受众本位意识,通过报道内容等来贴近群众,满足受众对于新闻的需求。采用稳定的方式对受众形成持久的吸引力培养受众对其的依赖性。传统媒体在定位自身受众的同时,也应该争取潜在的受众群体。

2.4 利用互联网进行辅助报道

网络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新闻人员的工作方式,新闻记者通过网络搜取实时信息,寻找新闻人物和线索,找寻灵感。利用互联网中的电子邮件或者是视频技术对异地的新闻事件的人物进行采访,拓展传统媒体记者采访的范围。

3 结论

当前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媒体具备的开放性、实时性和个性化等特点,这必然会给传统媒体带来很大的冲击。传统媒体在面对这样的情况只有运用自身的人才、资源等各种优势,更新观念,使用新的手段来改革,在网络时代中寻找生存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易崇英.试论传统媒体新空间的拓展策略[J].新闻界,2010(01):89-90.

[2]易绍华. 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D].武汉大学,2009:19-20.

网络媒体范文第5篇

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概况

据《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底,中国网民人数已达2.1亿,网民人数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预计2008年将成为世界第一。70%的网民在30岁以下,更多的年轻人倾向于从网上获得信息。目前我国网站数量已达150万个。网络媒体发展势头之猛、速度之快,网民人数之多,有目共睹。随着互联网的成熟和迅速扩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纷纷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到目前为止,中国上网的报纸已经接近1000家,上网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超过100家。与此同时,网上新闻的传播在受众中的影响也大大提高。这些传统媒体设立在互联网上传播新闻的站点,由于其母体多是我国一流的传统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形成了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加上这些媒体保有了一贯的负责求实的严谨作风,它们在受众心目中的信誉度依然很高。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有其显而易见的不足之处。比如,权威性不够强。由于其新闻来源渠道多样,更新频率较快,使得网络新闻在文字和事实上普遍存在草率的现象。

网络媒体公信力存在的问题

其公信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理论缺失,淡化了新闻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以事实为依据,让事实说话,理应是新闻报道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不但要求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真实可靠,而且要求新闻事实从整体与个别的联系上包括环境与条件、结果等都必须完全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在部分网络编辑中渐渐地淡忘甚至分不清什么是谣言什么是事实,丧失了起码的辨别真伪的能力。近年来,一些流传甚广的假新闻,追根究底大多是从网上的,久而久之,就会让人们对网络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同质化严重,加剧假新闻泛滥。如今在网上看到的新闻很少有属于网络媒体自己的原创性新闻。而大多数的新闻网站主要依靠从传统媒体上剪贴和拷贝,充当新闻报道的“二道贩子”。网络编辑有时会省不少的心,但由此而引起的以假贩假、以讹传讹成了多数网络媒体易犯的通病。假新闻一旦出笼后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会不胫而走,很快出现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上。某些虚假新闻由于在网上被反复地“复制”,还会产生传播学中的“共鸣效果”。

网络媒体如何提高公信力

虽然网络媒体在提升公信力方面比传统媒体更加困难,但是公信力对于媒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公信力的媒体,无法在现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有存活之机,那么针对网络媒体现有的一些公信力危机,如何才能提高其公信力呢?

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专业的采编队伍。任何组织、企业持久的发展最终依赖的都是优秀的人才队伍,网络媒体也不例外。网络媒体必须像传统媒体一样需要真正懂行业、懂媒体经营、熟谙互联网技术的新型网络新闻人。目前,中国网络媒体的新闻采编人员主要由两种人才构成:一种是由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转换至网络媒体;另一种主要是从社会或高校招聘的,他们中间真正学习新闻、比较懂新闻的相对来说还是非常少的。网络媒体和新闻教育单位应该使他们正确认识到网络媒体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正确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只有网络媒体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找到适合网络媒体的新闻采编方式,从而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进行积极有效的新闻传播。

加强中国网络媒体从业者的自律意识。首先从道德意识来讲,当然主要从作为网络媒体这一行业自律角度来说,我们应加强对新闻传播者的新闻伦理教育,强化其责任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提高其职业道德修养,进行自我约束。作为网络媒体的经营者,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行业自律活动,制定公约或一些激励形式达到目的。2003年12月8日,由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等30多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共同签署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正式出台;2004年11月5日,浙江网络媒体论坛在杭州举行,会上,54家网络媒体签署了主题为“崛起、发展、责任”的《浙江网络媒体杭州宣言》。这些都是网络媒体从业者对网络自律决心的一种体现,也是期盼中国网络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所达成的一种共识,标志着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业开始走上规范化道路。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采编管理体制。现在网络媒体运作的一个特性是,网站编辑往往以个人的判断和选择来新闻,把关人的责任是由一个人来承担的。在涉及国际、国内时政以及重大突发事件时,这种把关机制受到了严峻挑战和质疑。假新闻的成因,是网站编辑过失性错误所致,并不是网络媒体故意制造假新闻。对重大突发新闻的核实求证,是媒体工作的基本原则,但这一原则往往被忽略了。在政府有关机构对网络媒体的传播行为进行专门监管的同时,网络媒体应借鉴传统媒体采编机制,对新闻来源进行严格把关。同时,网络媒体应将新闻传播与商业行为严格区分开来,使其处于各自独立的地位和运营模式。

增强经营者自身的公信力意识。网络媒体经营者要认识到公信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其丧失却可能是在瞬息之间。特别是我国中央及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经营者们,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因为我们的网站是党和政府在互联网上的喉舌,应该成为网络媒体中重视公信力的楷模。如果我们仍盲目求快,准确性原则往往被置于抢时效之后,势必造成网上信息的混乱、失真,缺乏权威性和影响力,导致媒体最终丧失公信力。

高度的公信力是媒体的第一生命,增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是我们每个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应尽的责任。社会公信力提高了,中国网络媒体的春天也就真正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