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心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心理学范文第1篇

1.前期准备阶段。情景模拟教学与其它的教学形式有所不同,它对准备工作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模拟情景脚本。课程内容的设计一定要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可模拟性、典型性、针对性和启发性,确保学生能领悟、有兴趣并能够在课堂上模拟出来,让同学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情景模拟的内容最好直接来源于管理一线的实际工作,如人才招聘、团队组建、冲突解决等。另外,模拟情景的设计不但要有一定的完整性,并且必须给学生留出较大的发挥余地。模拟实践任务的设计是整个情景模拟教学设计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同时,要做好情景模拟教学的辅助工作如人员分组、模拟对象的选定、情景模拟的编排、评委的确定、评判规则的制定等工作。这些辅助工作的充分完成,才能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学生而言,首先做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准备,充分收集与模拟情景和角色相关的信息进行补充学习。模拟演练一般分组进行,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安排下对情景模拟内容进行研讨分析,熟悉各自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任务,根据角色要求尽快补充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商定本组活动的流程。

2.课堂实施阶段。情景模拟的关键在于角色和任务,情景模拟过程就是首先对角色和任务进行明确、再对角色和任务进行分配、最后是扮演角色和履行任务。在模拟实施阶段,各小组成员按照预先商定的方案进行正式的模拟演练。在模拟招聘课程中,由招聘方扮演者说明招聘要求,招聘小组依据提前制定的面试评价细则对应聘方扮演者进行面试。学生一定要熟悉情景和规则,尽快了解角色并真正融入角色,在模拟演练的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积极主动性。在模拟任务操作中要善于系统思考,以教材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以实践操作经验验证教材理论知识。每个小组模拟演练结束后,教师和其他小组学生可针对该小组的演练内容提出质疑,演练小组对提出的质疑进行答疑,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模拟实施阶段,学生是情景模拟教学活动的主角,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扮演中。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不是主角而是配角,主要是扮演导演角色,在模拟操作开始前给学生简要介绍情景模拟的理论背景、实施规则和注意事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在模拟实施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表现,发现学生模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其不足,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困惑。控制场面以保持课堂的热烈氛围,使学生围绕主题畅所欲言,适时提醒学生时间和进度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一定不要打断学生演练,防止影响和干扰学生的思路。每小组演练结束以后,教师一般暂时不作评论,避免对后面小组演练产生影响。

3.评价反馈阶段。分析评价是情景模拟教学的重点。情景模拟活动结束后,首先要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一般来说,主要要求学生从场景是否贴题、立意是否鲜明、准备是否充分、表演是否自然、配合是否默契、表达是否流畅、语言是否恰当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在点评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对模拟演练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进行讲解,完成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再将具体实践操作回归到理论知识的过程,最终做到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践。模拟招聘课程涉及人职匹配理论、社会知觉偏差等理论,要求学生简要讲解这些理论,分析理论在招聘活动中的应用,并结合自身参与模拟招聘活动的体验思考这些理论的内涵与精髓。最后,教师必须对情景模拟活动进行分析与评价,这是情景模拟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可以从理论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对情景模拟活动进行评价,要对整个情景模拟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各种观点以及各演练小组的方案和演练内容进行详细点评,还要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技巧、应变和解决问题等相关表现进行整体评价。教师不但要对学生在演练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创新之处给予积极肯定和表扬,而且要指出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分析,给学生以启迪。

4.课后总结阶段。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尽可能去回顾一下情景模拟课程的准备、实施和评价阶段,根据切身体会进行书面总结,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以巩固学习效果。通过自我总结,学生可以看到情景模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情景模拟活动经验、教训的深刻体会,有利于对管理心理学知识的把握和实战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另外,教师在课后也要及时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并思考情景方案和组织实施方法的改进与完善,对情景模拟教学进行全面总结。

二、情境模拟教学法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模拟情景要贴近组织管理实际。情景模拟法要为学生创设一种仿真的实践平台,设计的工作任务中必须要有足够的实践操作内容,否则难以实现教学目的。因此,情景模拟法的任务设计一定要尽可能地贴近组织管理实际。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参与模拟活动,对情景创设任务设计给予最直接的指导和建议,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情景模拟的实践效果。

2.要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在模拟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面对情景中陌生的“实际任务”可能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甚至会失去完成实践操作任务的信心。因此,教师一定要及时发现学生模拟实践中出现的困惑,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情景模拟中的实践任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在学生模拟任务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给出直接评价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管理心理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管理心理学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8.051

A Research on Case Teaching Reform of Management Psychology

LI Jun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Guangdong 512005)

Abstract The article explored adopting managerial cases to reform the management psychology course.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e article discussed how to use the computers and network technique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management psychology teaching resources. The research explored adopting management theory and technique, such as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ory and 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 to reform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student evaluation.

Key words teaching reform; management psychology; case teaching

1 管理心理学学科概况

管理心理学是管理学和心理学这两门独立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它是一门边缘科学,它的产生离不开企业管理的需要和实际管理工作经验的总结。它是研究各种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科。

因此,对本学科的教学而言,管理中的实际案例和心理学理论之间应取得一个平衡。但目前我国管理心理学教学中,却往往出现失衡现象,即侧重心理学内容,过分以心理学理论为中心,忽视了管理学案例作为心理学理论的载体作用。①

管理是一种实践活动,而不是抽象的思辨。无论是管理学或者管理心理学都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这种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管理心理学的课程不能单纯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传统教学方法,而应加强贴近经营管理实践、具有生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系统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能力的案例教学。管理心理学课程如果不能有效采取案例教学法,那它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

我国高校开设本学科课程名有的称“管理心理学”,有的称“组织行为学”,但基本内容并无很大区别。在教材上,大多沿袭本学科传统体系分为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三大部分,以“人性假设”为理论基础,内容重视心理学理论的阐述,涉及现代企业管理实际案例的内容甚少。②有些教材甚至与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的内容多处重叠。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堂讲授法灌输心理学理论为主,并未有效结合管理实践案例,即使有结合,那也是非常牵强,导致学生感觉在重修普通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无助于解释管理实践中的心理现象。

本文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达到以下目的:

(1)探索在管理心理学教学内容中以管理学实际案例为主要线索,在每一案例中贯穿多角度、多层次的心理学理论。

(2)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技术,例如目标管理理论、组织承诺理论、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等,作为课堂教学的管理方法。

(3)探索在管理心理学教学中如何系统运用研讨法、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法等等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2 本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管理心理学教学处于不断改革之中,人们不断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本课题改革思路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针对教学内容少而陈旧。目前,各院校选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版本,内容大同小异,而且内容主要集中在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领导心理、激励理论等。因此,本学科教改课题集中在引进新的心理学成果,扩大课程中出现的心理学理论范围。

(2)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目前各院校在管理心理学教学中主要通过教师讲授,用黑板、PPT、书本等作为展示手段,而学生单纯是作为接收方在台下听课,两者缺少互动。近年教改研究主要针对该问题,探讨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改变教师和学生缺少互动的现状,例如采取互动的教学模式,又如采用视频作为展示工具,提高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通过多通道接收信息从而有利于知识建构。③

(3)针对考核和教学管理。针对考试方法和内容缺少案例、重记忆轻运用,探讨考试方式和内容的改革。结合本课程的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实现素质教育目的。案例单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以往本学科的课程案例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将案例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辅助手段。以案例和问题为导向,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其实质是帮助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可以参照过去的经验,从实际情况、措施和结果中学到东西。④

3 管理心理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具体方法

3.1 改革内容

(1)教学内容的结构性改革。不再将管理学案例作为一种辅的工具,而是直接以管理学案例为中心和主要线索组织教学内容。研究如何跟踪理论前沿和现实信息,追踪和引入合适的现代管理案例,适当介绍学术界和企业界最新的发展动态。

(2)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探讨如何实施新型的教学方法能有效体现以管理案例为中心的心理学理论教学。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视频、音频等不同技术手段,加大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和直观性,建立内容丰富、使用方便、易于随时更新的管理心理学教学资源系统。

(3)考试模式的改革。确立以管理案例为中心的考试模式,注重在试题中通过实际管理案例考核多种心理理论的灵活运用。确立以问题解决能力为导向的考试模式。发展多种考核方式,尽量采取计算机网络作为媒体的考试形式,例如用计算机呈现管理实例,学生可采取记录视频音频,或者上机操作答卷等各种方式,全方位考核各种素质和能力。

(4)运用研究成果,实施具体教学,观察分析教学效果,形成实施报告,提高学生对管理学案例的心理学原理的分析能力,并通过抽样对比研究,问卷调查等量化的方式评估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3.2 改革目标

丰富管理心理学的内容,通过管理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案例为中心和线索重组教学架构。拓展多种教学方式,应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考试模式改革,更有效对学生学习成果作出评价,同时对教学和学习起到正面导向作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管理心理学理论,提高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3.3 拟解决关键问题

如何解决既能以管理学案例为中心和线索组织管理心理学课程,而又不致教学内容和结构的零乱。如何有机统一以上改革内容和措施,达到对该学科的理论、实践教学,对学生的考核评价等方面都比旧教学模式更加有效。如何使得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维持教学秩序,增加个别化教学的时间,以及深化学生对本课程内容和理论的整体理解。以上都是要解决和具备实施可行性的关键问题。

4 管理心理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和评价

4.1 总框架

结合以往积累的经验, 构建一个以管理学案例为中心和线索组织起来的管理心理学教学课程,同时以培养学生心理学理论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培训操作程序和执行策略,且具有相应的评价机制,革新学生考核机制。

4.2 实施步骤

具体内容包括:(1)以管理学案例为中心和主要线索组织教学内容,重新组织教材。(2)实施新型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技术手段,建立教学资源系统,实施教学。(3)教学过程中应用管理的方法,例如:无领导小组讨论、目标管理、管理游戏、情景模拟等等。(4)确立以案例为中心的考试模式,注重在试题中通过案例考核多种心理理论的灵活运用。(5)运用研究成果,实施具体教学,观察分析教学效果,评价案例教学的效果,形成实施报告。

4.3 对教学的评价方法

本研究可采用调研、咨询、 教育经验总结法、统计法、实验对比法等方法,对本文所提教学方法实施评估,以了解其效果和价值,为进一步推广或者修改提供信息。

5 本研究的价值

本研究的最直接价值在于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有利于管理实践,对管理心理学教学的改革乃至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都有着较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操作意义。无论是对于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教师的课程教学,都能够从本研究受益。

本研究同时具备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课程案例教学并不局限于管理心理学,它对于所有学科尤其是应用性强的各门社会科学的教学有普遍意义。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其他学科有启发意义,课程案例教学可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推广至其他学科,从而使得研究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的价值并不局限于高校的课程教学,它可推广至企业或者各种机构的培训课程的组织和编制,以及各类拓展训练项目的实施。

本研究获得韶关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

注释

① 卢盛忠.管理心理学[M].4版.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3-6.

② 刘星期.管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心理科学,2001.24(1):3-5.

管理心理学范文第3篇

我们已经清晰直观地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并逐步完善管理能力,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实施管理。但是据调查发现,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认识不到位、相关教材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够、师资力量欠缺等等。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一定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提高其应用,加强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体系

现如今,教育教学新观念不断深入推进,现代化教育是集学科教学和管理于一体的教学内容。在新的时展背景下,我们一定要摒弃固有的老旧思想,转变管理观念,健全思政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性,将心理学内容贯穿于其中,并强调管理的积极作用,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基础,促进学校管理的有效落实。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成果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与人的思想内涵有关的教育内容,心理学使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外化为一种表现形式,体现在学生的行动、技术等各个方面。有些高校虽然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利用的过程中却无法使其有效的发挥。因此,各大高校一定要加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切实应用到管理中来,构建符合新时代的管理形式,逐步转变教育者的思想理念,坚持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运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完善学校管理水平,加强学校管理力度。

(三)完善师资建设,加强研究力度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一定要以科学合理的研究为基础,以完善的师资力量作保证。因此,学校一定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数量,对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水平,设立专门的研究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进行探索,找到其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紧密联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以正确的思想完善学校管理,增强学校管理能力。

二、结束语

管理心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心理学路径

小学阶段作为对学生个性品质、性格进行培养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从微观角度讲,能够实现班级的有序管理,从宏观角度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本文以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心理学渗透的意义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学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一、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心理学渗透的意义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心理学的渗透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因素,很多小学生的心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应通过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心理障碍,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来对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判断和评价。第二,保证班级的正常运转。学生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大,教师应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预防心理问题出现,有效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保证班级的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第三,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自我认知,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自我认知,有效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将自己的潜能充分激发出来。第四,促进教师心理素养的提升。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担,而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有效促进了其自身心理素养的提高。

二、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学的有效路径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心理学渗透的有效路径,具体来说,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具体内容如下: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心理学有效渗透的重要前提。作为师生关系建立的主导者,教师应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等的位置,关心和爱护学生,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对师生关系产生影响的重大因素。学生在和教师的交往和沟通的过程中,也是学生和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因此,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奠定了良好的提出,促进了他们与人合作能力的提升,而这种能力正是体现学生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二)教师应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引航灯,教师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会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只有心理素质较高的教师才能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在对教师行为的效仿中,形成良好的性格,同时,优秀的品质得到了培养。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学生树立效仿榜样。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

教师可以结合所教学科的实际特点,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课堂作为对学生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智能培养以及心理发展都是在这个空间完成的,教师应加以充分利用。而教材中又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心理健康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达成净化心灵的目标。

三、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学的渗透具体措施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来激发学生参与心理教育的活动中去,比如,类似于《让心灵飞翔》这类主题活动展开。其次,积极建立班级的心理健康驿站,当学生感到心理压力较大时,或者感到困惑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健康驿站的建立,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教师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清楚掌握,同时,还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关工作的展开,使自己的心理教育工作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让他们能够实现快乐健康地发展。最后,教师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对板报的利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有效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进行心理学的渗透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让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学生逐渐养成自我约束的习惯,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学生还能够积极投身到班级的管理中去,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班级的整体性发展夯实了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蕾.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2]任亮宝.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黑河学刊,2010,(06).

管理心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中职班级;以人为本;激励

管理心理学在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以及公共事业管理中,均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必修课程。通过学习,我了解了《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体系结构以及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的具体作用。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领域中人的心理行为运动规律的学科。它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学科为基础,以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主要探讨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的行为规律,以便运用这些规律来预测与控制这些行为,以提高组织的效力。它是心理学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实践中应用的结果。是研究组织系统内,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人的行为的影响,以理解、预测和管理人类行为,提高组织绩效的一门科学。

一、运用人本管理思想指导中职班级管理工作

国外许多大企业都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IBM前总裁华生曾说:“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厂,烧毁我的厂房,但只要留住我的人,我就能再造IBM。”比尔盖茨也有类似看法。有记者曾问他:“比尔盖茨先生,假如你今天白手起家,你还能再创造出一个微软吗?”盖茨略一思索后回答:“可以,只要让我挑选100个人带走。”当今美国之所以能在很多研究领域都远远领先对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从世界各地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

鉴于人是企业等各种组织的首要资源,人的管理问题也应该是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探索人的心理活动,通过激励人心的各种途径和技巧,从内部点燃员工的激情,来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也成了十分重要的课题,这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所以,管理心理学立足于人本思想,以有别于传统的管理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对人的管理问题。

因为人都是有感情、有心理活动的,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很大的弹性,这与其心理状态有着直接而深刻联系。作为中职教育工作者,在中职班主任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从人性、人的情绪、感情、意志等心理因素方面来有效的管理和激发他们。

二、激励是人本管理的核心,是提高中职班级管理水平的关键

激励是管理心理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也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学习,我对激励有了一些较为基本的认识。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激励大师金克拉曾说:“你若想成为人群中的一股力量,便必须掌握激励,生活就是这样,你把它放入自己所处的人际中,人们就记得你、信任你,就像黑夜相信灯光一样。”研究管理心理学,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掌握个体与群体的心理,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

通用前CEO杰克・韦尔奇总结的GE核心领导要素E4(Energy活力、Energier激励、Edge敏锐、Execution执行)中就有激励一项。他曾说,管理人员应成为团队的成员和教练员,他们的工作是提供帮助,而不是控制他人,还应有能力去激励他人。拥有激励和鼓动他人的能力,会使组织的能力发挥至极致。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21世纪成功的中职班级管理者,必须是懂得激励艺术、并且善于运用激励的人。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如果中职班主任适时地给予学生充满智慧的鼓励、合理有效地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可以传递给学生强大的动力,让他们从初中阶段受冷落的心理阴影中解脱出来,爆发出自己的全部潜能,成长为优秀的、对社会有贡献的技能型人才。

三、在中职班级管理工作中综合应用多种激励方式

《管理心理学》中关于激励的各种方式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的。这门学科主要介绍了目标激励、期望激励、责任激励、危机激励、奖励激励等方式,这为我们在中职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激励指明了方向。

1、目标激励。目标激励可以包括成就激励,自我实现激励,或者前景激励。目标是一种刺激,合适的目标能诱发人的动机,进而促使达成目标。人的动机来源于需要,而需要的满足便是人活动的最大动力。中职班主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向学生描绘一个良好的就业愿景,并鼓动他们看到这个愿景对自己的价值,并热情主动地去实现它,这就是一个成功的目标。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自我实现,如果中职班主任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自己、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将会使他们产生强大的驱动力。

2.期望激励。歌德曾说:“以人的表现去对待他,他就每况愈下。若对待他,就如同他已将潜能发挥至极致,你就会造就他。”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如果我们对学生有较高期望时,深层次里就包含着一种信任和肯定,因为没有人喜欢让人失望,当你给他较高期望时,他初中阶段时“怀才不遇”的不满立即会转化成知遇图报的强大动力,爆发出自己的全部潜能,做出非凡的业绩来。

3.责任激励。欧莱雅是一家高度全球化的500强企业。每一名欧莱雅员工都拥有自己的责任,这种责任本身就是在为员工承担更大的责任――成为领导者做准备。不论何种级别的岗位,责任就是对员工的激励,员工是责任的支配者与承诺者。这就是欧莱雅的“岗位责任激励”。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每一位学生在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都各自承担着一份责任,班主任应该不断地向他们传达这样的信息,否则这个班级就是一盘散沙,将没有任何凝聚力。

4.危机激励。危机激励,又可称为竞争激励。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铁打的规律。挪威沿海盛产沙丁鱼,但由于沙丁鱼生活在深海,渔民打渔归来往往要两三天时间才能到,而这些沙丁鱼大部分都已在归途中死掉了。使渔民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后来就有人在鱼池中放上几条鲶鱼,这样由于鲶鱼的威胁,沙丁鱼动了起来,结果到岸后大部分沙丁鱼还是鲜活乱跳的。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鲶鱼效应实际上是一种危机激励效应,只有引入竞争,承认竞争,敢于竞争,并用竞争去激励即将进入社会的中职学生,才能使班级管理活力四射,永葆生机。

5、奖励激励。以上各种激励方式最终都要通过奖励优秀来强化与肯定,否则激励就成了空头口号,难以达到激励的效果。有实验证明,人在无激励状态下,仅能发挥潜力的10%-30%,在物质奖励作用下,能发挥自身潜力的50%-80%,在适当的精神激励下,可发挥潜能的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