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就餐英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老年人 再就业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一、问题提出
1956年联合国首次公布人口老龄化研究成果,老龄化问题逐渐引起全球范围的高度关注。中国老龄化尽管比较晚,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大幅度下降,导致中国老龄化迅速,2000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年龄结构变化角度看,老年人无论是相对比例还是绝对数量都明显增加,使老年人相关问题变得突出,而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也使得老年人再就业成为影响很多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社会现象。其次,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很多老年人退休之后生活水平较低,需要通过再就业增加其经济收入,从而改善生活质量。老年人再就业对老年人自身及其家庭的经济状况有重要作用。同时,老年人再就业不仅是老年人个体自发的一种社会经济行为,在人口老龄化严重并持续发展的今天,老龄化带来诸如养老保险账户挑战、人口红利消减、劳动力不足等诸多社会问题,因此,老年人再就业提供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本文对浙江省城镇老龄人口影响再就业参与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分析。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设
老龄化日益加剧,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各种影响。老年人再就业是我国应对老龄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有利于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提升(童玉芬2014),同时也能有效把我国潜在人口红利转变为现实人口红利(赵丽清,沈小力2015),进而缓解老龄化。
而针对影响老年人再就业参与的主要因素为何这一命题,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万芊(2013)基于上海市的调查发现再就业老年人的特点为:以低龄男性为主,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工作类型以体力劳动型为多且收入普遍较低。赵丽清(2015)通过对全国数据的交叉表分析得到老年人再就业与年龄、性别、健康水平、经济状况、教育程度、有无技能特长和退休金有关。弓秀云、王嘉维(2014)通过对北京市16个区的抽样调查得到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是否有养老金等自身因素对就业参与的影响是显著的,子女数量、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再就业的影响不显著。
由上述学者研究成果可看出,影响老年人再就业参与的因素主要分为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受教育状况、退休前职业技能状况和生活状况五大类。
浙江省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老龄化程度加剧,且城镇人口高于农村人口。对于浙江省城镇老年人再就业参与的研究迫在眉睫。且浙江省相较于其他省市,经济程度相对较好,老龄人口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为老龄人口再就业提供了良好前提。研究浙江省老龄人口再就业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三、抽样及特征
(一)样本来源
本次调研选取浙江省内四个城市(杭州、宁波、金华、舟山)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00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有效率为84.1%。
(二)样本特征
通过列联表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老年人再就业参与情况:
第一,性别。由表1可知,男性老年人与女性老年人在再就业参与方面的频数分布几乎持平,说明性别对于再就业是没有明显影响的。
第二,年龄。被调查对象按60以下、60-65岁、65-70岁、70-75岁、其他分为5组。从表1可看出60岁以下的低龄老年人再就业参与频数最大,说明其实际参与再就业最多。
第三,受教育程度。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与大学及以上4个层次。从表1可看出受教育水平越高,参加再就业的老年人c不参加再就业的老年人的频数比值几乎相同。
第四,退休前职业。分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商业工作人员、服务业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农林牧渔劳动、生产和运输有关工作人员、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其他9类。从表1可看出,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再就业的比例最低。
第五,养老保险参与情况。从表1可看出,未参加养老保险时,参加再就业的老年人是不参加再就业老年人人数的3倍。
第六,医疗总支出占比。分为很高、较高、一般、较少、很少。从表1可看出,随着医疗总支出减少,其与再就业参与之间无明显关系。
第七,主要经济来源。分为子女提供、收入所得、过去积蓄、退休金、其他5类。从表1可看出,主要经济来源为收入所得的老年人参与再就业的人数较多。
第八,收入占家庭总收入之比。从表1可看出,随收入占家庭总收入之比降低,老年人参加再就业无明显差异。
第九,照顾孙辈情况。从表1可看出,照顾孙辈的老年人再就业参与比例低于未照顾孙辈的老年人,但相差并不大。
四、回归分析
分析可知,影响再就业参与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退休前职业、参加养老保险情况、医疗总支出、主要经济来源、收入占家庭总收入之比、平时是否照顾孙辈等因素。
以老年人的再就业参与为因变量,以上述因素为自变量,对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性别、受教育程度、退休前职业、养老保险、主要经济来源、平时是否照顾孙辈这六项影响因素的sig值大于显著性水平,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即上述因素与城镇老年人再就业参与不相关。
年龄、医疗总支出占比、收入占家庭总收入之比的sig值均小于0.05,检验显著,即年龄、医疗总支出占比、收入占家庭总收入之比是影响城镇老年人再就业参与的主要因素。
年龄对城镇老年人是否参与再就业的影响系数为-0.150,说明年龄越高,越倾向于不参加再就业。
医疗总支出占比对城镇老年人是否参与再就业的影响系数为0.269,说明医疗总支出越高,越倾向于不参加再就业。
收入占家庭总收入之比对城镇老年人是否参与再就业的影响系数为0.448,说明收入占比越低,越倾向于参加再就业。
我们对得出以上结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1、性别对城镇老年人再就业参与影响不显著
该结果的出现可能是由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及观念的转变,越来越提倡男女平等。同时在承担家庭责任方面,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在权利和义务上也是对等的。
2、年龄是影响城镇老年人再就业参与的主要因素
年龄越小的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的参与越高。我们认为其原因如下:(1)低龄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较慢,其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工作效率较高。(2)低龄老年人脱离工作岗位与社会的时间较短,其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工作效率较高。
3、受教育程度是对参与的影响不显著
我们推测,由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受教育程度并不是影响人的认识水平与素质高低的决定性因素。人们可通过网络、书店等方式获取大量的信息与知识,也可通过参加培训班学习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4、退休前职业对城镇老年人再就业参与无显著影响
退休前职业不能代表再就业意向职业。在再就业的实际过程中,部分老年人可根据自身状况选择不同的职业,以满足自身要求。
5、养老保险对城镇老年人再就业参与有一定影响
养老金可作为老龄人生活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老年人的经济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未享有养老金保障的老年人收入来源不足,缺乏应对疾病等风险的保障,为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及预防性支出,在经济压力下老年人会参加再就业。
6、医疗支出占比影响再就业参与
医疗支出占比对再就业的参与有显著影响,医疗支出占比越低,再就业参与越高。医疗总支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医疗支出占比低的城镇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好,其参与再就业的比例较高。
7、主要经济来源对对再就业参与有一定影响
主要经济来源为收入所得的老年人参与再就业的人数较多。在再就业参与中,经济因素仍具有一定影响。多数老年人出于获得收入的目的而参与再就业,而有较稳定经济来源的老年人参与再就业的程度低。
8、收入占家庭总收入之比影响再就业参与
收入占比越低,城镇老年人再就业参与越高。收入等经济因素对再就业参与具有较大影。由于我国人均收入较低且养老负担较重,多数老年人参与再就业仍基于收入因素,以提供生活保障和减轻家庭负担。
五、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年龄、医疗支出占比、主要经济来源、收入占家庭总收入之比是影响城镇老年人再就业参与的主要因素,且城镇老年人年龄越小、医疗支出占比越低、主要经济来源为收入所得、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越低,越趋向于参加再就业。
参考文献:
[1]童玉芬.城镇化进程对于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机
制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4(12):157-161.
[2]赵丽清,沈小力.潜在人口红利转化为现实人口红利的机
制及路径[J].财经科学,2015(6):52-59.
[3]万芊.城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促进研究――基于上海市
的调查[J].社会科学研究,2013(6):114-117.
[4]赵丽清.中国城市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
究――以全国统计数据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5(11):
53-57.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参与;问题;教学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88-02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来体现,学生参与教学的数量、广度、深度是衡量主体地位发挥的重要标志。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的程度是判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主要指标。笔者对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参与的问题进行深入观察与分析,并提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几点基本策略。
一、英语课堂参与的主要问题
1.课堂参与表里不一。有些课堂活动,教师不考虑参与的效果,只是为了参与而参与。例如:课堂看似激烈的讨论,相互之间却不知道在谈论什么。在教师拍掌三下后,教室里立刻变得鸦雀无声。这样的场面,占主导地位的不是学生,他们仅仅是配角。这样的设计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和内在需要。活动只流于形式,无法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认知活动。
2.学生的参与权限与范围狭窄。不难发现,在课堂中积极参与的总是一些固定的学生,似乎这只是部分优秀同学的专利,相当一部分同学会被遗忘冷落。从统计调查看,不同类型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的时间和次数确实存在巨大的差异。那么,若不有效改善课堂参与,后进生还会不断增加,学生之间的距离还会不断拉大,这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是相违背的。此外,教师提高学生参与的措施着眼于课堂的40分钟,课前课后参与关注较少。将学生的参与局限于课堂,也是缺乏广泛性的表现。
3.学生的参与形式单一。积极参与的学生是那些积极答问的学生。可见,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参与单调得只剩“答问”一种形式。在错误观念的引导下,教师往往喜欢提出一连串问题,但没有关注教师的提问意义是否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问答并不是学生参与课堂的唯一形式,学生可以通过实践、表演、或者小组讨论等形式参与。
二、英语课堂参与问题的原因分析
小学生课堂参与存在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主要有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原因。
1.教育理念落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应试教育追求的是分数,导致教师觉得课堂参与不重要,期末不会用参与方式来考核。加上教材的知识量多,时间不够。教师讲解的主导性意识明显。教师卖力讲解,但学生厌倦、走神现象比比皆是。主要原因是学生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一种思维,难以引起新的兴奋点。这跟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有直接的关系。
2.方法单一,激情与创新不足。很多教师教学认真,师德高尚,但仍然照本宣科,教法单一,教学缺乏激情,令到学生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教师的情绪容易感染学生,但教师毫无激情的阐述,学生参与的热情骤降。教师工作量太大,休息不够,激情不起来。很多教师创新意识不强,教案几十年不变,教学手段陈旧乏味,更无法用创新理念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3.学生学习动机与自信心不足。调查发现,不少学生不敢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因为自信心不足。自信心缺乏来自于得不到认可,害怕回答错误同学笑话。有不少小学生学习动机不足,不喜欢学习英语或对任课教师有抵触心理而不愿意学习等,导致他们缺乏兴趣而被动学习。课堂上要么忽视教师的教学,要么注意力转移,更无从谈起参与课堂。
三、提高小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的基本策略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学生参与的几点基本策略。一是从教师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参与过程,二是从学生的角度来改善参与偏低的状况。
1.转变教育理念,扩大参与范围。教师应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强调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设计适合课堂参与的情景。课堂参与不仅是课内40分钟,课前课后也不容忽视。通过游戏、情景对话、生活应用等形式提升参与范围。新的视觉和体验容激发兴趣,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如:在广东版《开心学英语》五年级上册“节日”这一文化单元的教学中,课前我让学生上网搜索关于圣诞节的来历与活动介绍。课上,我通过播放圣诞歌曲引发学生思考,采取Brainstorm的形式,让学生说出他们知道的有关圣诞节的信息。根据时间顺序,利用所学句型,说出人们圣诞节期间的活动。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信息自下而上获得,把课堂还给学生。
2.创新教学方法,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顺序,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具体做法有三点:(1)以学生最感兴趣的点位线索,调整教学顺序。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做引子,合理安排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巧妙利用了儿童的既有经验和内部资源。(2)以学生的思维状况为根本调节教学进程。教师课前预测学生的思维趋向,准备好应对方案,注意课堂生成。教师既要有预定方案,也要有教育机智,不能照葫芦画瓢,一成不变。(3)以学生的认知状态和发展规律确定教学方法。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选择教学方法。以学定教,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学习变成了令人愉悦的事情,必定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取得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
3.增强自信心,提升参与欲望。性格比较内敛、害羞的学生,对于参与活动感到胆怯,有参加的欲望,但没实际行动的胆量,缺乏自信。因此,重要的是在参与过程中,能够让自己的认知得到重新构建。作为教师,也应该帮助小学生增强自信心,一个肯定的眼光,一句赞美的话语,一次给予表现的机会,都无形中让学生们感到信心十足。课堂参与的深度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知识的积累和成长水平。教师应该通过设计丰富的课堂参与情景使学生融入到课堂参与中。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学习
酒店英语是高职高专酒店旅游服务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从事涉外酒店工作所需的英语语言交际技能。部分酒店英语课程由于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缺乏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导致多数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听不懂,说不出,也不愿说。酒店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是与旅游酒店行业密切相关的英语。关系着ESP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的“需求分析”教学领域的重要理论,“需求分析”有两层意思:一是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即分析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目的、动机和使用英语的情况;另一层是学习者的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即学习者为了将来的学习或工作中有效地交际必须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1根据ESP需求分析,通过酒店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为酒店、旅游等行业的一线工作服务,如能够在客房预订、酒店入住、处理投诉等工作中顺利地用英语提供各项服务。
克拉申(S.Krashen)认为,二语的“习得”与“学得”是有区别的。“习得”的结果是潜意识的语言能力,只有语言“习得”才能直接促进第二语言的能力的发展,才能真正做到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活动。 但我们的学生即使通过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其英语学习还是停留在“学得”而非“习得”。原因就在于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注重语言的输入教学而忽略了学生关于语言输出方法及能力的培养。所以即使是学了多年的英语,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无法开口与人用英语来进行交流。但是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输入与输出并重的过程,教学中如果只教会学生语言知识而没有让学生学习并懂得如何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际,就不能说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地去听、去开口运用语言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与沟通,建设学生参与型课堂教学,对于英语课程的教学尤其是专门英语课程的教学显得非常的重要。
一、创设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教师通过对酒店岗位及具体工作过程的分析,将原有的课程理论知识内容和技能要求进行有机的整理和整合,根据酒店行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过程,以真实的酒店工作项目为载体,创设多种情景将“酒店英语学习”和实际的酒店工作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掌握知识的方法。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虽然偶尔也会问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但提问仅仅是一种形式。学生往往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接受现成的东西以及死记和抄写上。第斯多惠指出,改变这种观念和与之相适应的环境,首先要使学生成为“运动的中心”,使教师变成“促进学生活动的工具”2 在酒店英语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将来的岗位需求设置教学情景,要求学生根据教学情景通过小组讨论、主题汇报、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形式操练语言结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语言课堂的学习中,并能自主把握住机会在课堂上获得自我表现、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通过正确使用语言结构,在情景中培养起用外语思维的习,学生加强了酒店行业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二、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几乎是主宰并垄断了教学的一切:从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方法,设计问题,到寻求答案,学生则被动的参与,其主体地位得不到认可,主体能力得不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
酒店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课堂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根据教学情景分配角色,如入住登记项目中,学生分别扮演门童、接待员、大堂副理及客人,而教师充当的角色则为部门经理。教师引入教学情景,说明各角色的功能职责,布置教学任务,要求通过小组成员展开合作,从而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在小组讨论合作的阶段,教师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调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领导力度减弱,教师由传统集体教学的“权威”角色向“顾问”、“同伴“,教师始终作为一个指导者,引导者的角色,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提供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分析任务及自身的角色,积极发言的同时也学会了倾听,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角,通过亲身参与活动,通过介绍和描述,使其口头表达能力有较大的提高。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的运用中去。较好地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理念。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得以提高。
师生的在课堂交往互动过程必须是平等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酒店英语教学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参与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与自己的关系,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提供更多让学生多开口,多思考的机会,以达到教学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江晓玲,俞守义,陈清.霍桑效应对高校教师的启示[J].2007
[2]李召存. 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0
[3]尤肖南.试论英语教学中的主体间性[J]. 高等函授学报.2006
[4]钟有为,黄伟. “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
[5]周俊.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教育科学.1998
注释:
1 孙旎. ESP需求分析理论在高职院校酒店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教育. 2010
2 郭法奇.“学生参与”:一个历史与现实的话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
3 李志敏. 学生参与型英语课堂教学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关键词:员工参与;离职倾向;员工满意度
据调查统计,近些年来,企业员工的离职率逐渐提高,人才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2013年的相关调查报告表明:企业的员工整体离职比例已经达到16.3%。公司员工的流动性给公司带来的影响是很不利的,比如企业在招聘、培训等环节的机会成本增加,公司的对外形象受到影响,最不利的是伴随着员工的离职,可能会导致公司机密、专利等的泄漏,所以对于员工的离职现象,许多企业越来越重视,其中员工福利薪酬氛围等的满意程度属于员工参与的形式,公司相对容易满足。
一、研究的意义
将员工离职因素中有关员工参与方面的理论知识丰富化,因为公司员工离职现象时有发生,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给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比较严重。离职倾向会直接导致离职的发生,所以对于员工离职倾向的研究显得非常有必要。然而,前人的研究中比较多的注重员工忠诚度、领导的领导能力等方面,很少有研究员工参与这方面对离职倾向的影响,那么员工参与里面的员工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研究就更少了。国内相关的文献研究很少,所以此研究可以为国内员工满意度对离职倾向影响提供理论指导。另外有关员工满意度的中介产量,通过探讨员工参与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引入员工满意度的概念,进而论证员工满意度是否会成为员工参与与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
二、理论分析
(一)员工参与和离职倾向的关系
早在19世纪末期,就有关于员工参与和离职倾向关系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有的是从概念方面,有的是从影响因素方面,有的是从结构方面,还有的是从作用机制方面。研究学者提出员工参与有权利授权、信息共享、薪酬回报以及知识开发等4个维度,同时分为工作参与、平行建议参与和高等参与等。2001年,以这个研究为基础,又添加了一项能力发展的维度,至此员工参与一共有5个维度,这个分类的方法一直被后人们的研究所应用。离职倾向是说企业员工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离开这个工作岗位的想法,可能最终会导致离职,造成人才流失,影响企业的外在形象与整体竞争力。员工如果在岗位上,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并且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或者与工作伙伴以及领导不能产生和平共处的工作氛围,会很快没有工作动力,工作的业绩也不会提上去的,员工会逐渐的从内心上抵触这份工作,进而就会产生离职的倾向。在前人的研究结果中显示,他们研究的侧重点是员工的参与对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离职倾向方面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几乎没有离职倾向的员工多是对企业活动参与度比较高,并且员工满意度很高的。在企业的各项业务上,员工参与的越多,那员工的信息共享平台越大,合作环境越和谐,并且工作业绩越高,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员工离职的倾向。
(二)员工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
导致离职倾向产生的原因有很多,2012年,Khanin之处组织文化、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以及工作压力感等都有直接影响员工的离职倾向。并且工作满意度中的对薪资待遇、福利等的满意度是影响员工是否形成离职想法的最关键的原因。其中,员工满意度是指员工通过对企业的了解与认知后,与员工内心期望的相符而产生的一种内心得到满足的感觉。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员工对组织条件、工作气氛、薪资待遇、人际关系等,内心能够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满意感,相反得不到满足就不会得到满足感。有调查研究表明,员工的满足感可以带动顾客的满足感,并且能够提高公司的利润。而员工满意度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环境,比如工作场所的环境、工作的作息制度、工作设备等的配备是否齐全以及工作的薪资待遇等;二是工作群体是否和谐,比如与同事、领导合作愉快,信息共享等;三是工作内容是否感兴趣以及工作强度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四是员工本身的价值观是否与公司的发展理念相一致等。许多研究表明,以上几点如果能够是员工得到满足,会大大降低员工的离职倾向。
(三)员工参与和员工满意度的关系
员工参与的作用机制包括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员工技绩效、劳动投资关系和组织承诺等,在这里面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是比较大的。1992年,有研究学者是这样定义员工参与的:员工通过参加企业的工作,参与决策阶段,并遵守规范,形成与企业相同的价值观,进而全力开发员工们工作上的潜力,提高员工的满意感。2014年,Znpiatia等研究显示员工参与到工作中来,给予一定的决策的权利,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在心理上得到成就感,同时能让同事之间相互信任,提高工作默契程度,和谐共处,高效的完成工作业务,心灵上得到满足感。相反,如果员工并不能积极投身于工作中,缺乏决策的权利,而是听从管理者的任务分配做事情,这样员工内心会产生抵触感,影响其工作热情。由此可见,员工参与的越多,工作热情越高涨,越能增强员工内心的满意感,因此,员工参与对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以及员工满意度有着相关性。
(四)员工满意度在员工参与和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
员工参与能够明显的影响企业员工的离职倾向,但是具体如何影响的,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张小林的研究中,指出员工满意度在员工参与和员工离职倾向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由此可见,员工满意度在工作进行过程中,员工参与度以及心理等各个方面都起着中介的作用。Lawler等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表明:员工参与通过信息共享、被授权可以做决策、与同事领导和谐的沟通等,其实现满意感,这样员工会积极参与到工作里面来,实现自身与企业的共同价值,从而降低员工离职倾向现象的产生。2013年研究表明,作为管理者的员工,增加授权或者升职加薪等方式能够减少他们离职的想法,2008年张小林的研究显示,员工参与基础上薪资待遇公平与离职想法呈负相关,所以,经以上研究总结表明,员工参与既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工作业绩以及员工满意度,而且员工之间的决策权利能够得到保障,员工的更深层次的要求能够得到满足,对工作积极性高,很难再出现离职的念头,员工满意度在员工参与和离职倾向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三、总结
员工参与的越多,工作热情越高涨,越能增强员工内心的满意感,因此,员工参与对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以及员工满意度都有这很大的影响。员工参与的多,被授予的决策的权利就大,与企业价值观相投,能够和同事、领导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员工内心得到满足,产生满意感,这样会大大减少员工离职的念头。(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参考文献: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要求在教学中高中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建构高中物理知识。同时,由于高中物理是严密逻辑、推理性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知识与方法的传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创新意识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全面提升学习素养。
一、探讨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认知参与的行为表现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认知目标可以分为六个等级:记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这六个等级反映出学习主体相对应的认知水平,学生的认知参与水平不同,就会掌握相应的难易程度水平。我们大概可以从两个层面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认知参与行为加以分析:
1.深层次的学习认知参与行为
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
(1)理解层面的认知参与
可以将自己旧有知识与现有知识进行联系,并用自己的语言对新的知识加以表述,生成旧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综合应用、分析层面的认知参与
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用物理原理进行阐释和说明,并总结归纳出生活中物理现象的一般规律。
(3)合作层面的认知参与
可以在物理实验设计中发现问题,并且可以与他人进行合作协同,进行实验的变更、修订,从而提出更为可行的实验方案。
(4)认知策略的实践运用
可以将新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实践于生活,处理实际问题,对于陌生而复杂的物理问题,可以转化为自己熟悉的思路进行思考和解答。
2.浅层次的认知参与行为
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浅层次的认知参与:
(1)记忆层面的认知参与
熟悉和记忆物理概念、公式,知道物理实验的步骤和方法,但是对于概念的生成、实验的设计等不太了解。
(2)认知策略的初步使用
习惯采用反复解题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知识,在遇到难题时自己需要借助于书本或者同学、教师的解答;在实验过程中只能跟随实验步骤操作,而不会进行创新探索。
二、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参与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教师层面
(1)教学方法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采用的方法,它对于学生认知参与度的影响有直接的关联,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和阅读法。
(2)教学技能影响因素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的良好技能对于学生的认知参与度有重要的影响,这些教学技能主要有: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板书技能、教学变化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强化技能等。
(3)教师期望影响因素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期望对于学生的认知参与有间接的影响,教师不同的教学期望会创造出不同的学生参与环境,影响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认知参与程度,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在这三个影响因素中,教学技能是影响最大的因素,其次是教学方法,相对影响度较小的是教师期望。在教学方法影响因素中,教师认为采用讨论法可以较好地对学生进行深层认知参与的影响;而学生认为教师在讲授中进行概括、提炼、总结更利于学生进行深层的认知参与,这与学生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自主意识薄弱有关。在教学技能影响因素中,学生重视教师的讲授、板书和总结,认为教师对物理现象的内在联系把握,可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思维。在教师期望影响因素中,教师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对学生的想法给予必要的评价和分析,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层的认知参与。
2.学生自身层面
学生对高中物理学科的难度判断、学习信心和兴趣,是影响物理学习认知参与的主观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越大,则越容易激发出学生的深层认知参与;学生对高中物理难度的判断越高,则不太容易进入深层的认知参与,只限于浅层的认知参与。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认知参与度,要从教师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对学生在物理教学中的认知参与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并针对相关的学习认知参与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注重学生物理学习的认知参与影响规律和特点,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知识结构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关注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联系,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物理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育林.多维度探究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