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验室设备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验教学、管理、服务的新要求,本文引入了RFID技术,设计了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重点阐述了整个系统的功能、设备选型、数据库开发,对提高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减少损失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RFID;实验室;设备管理
实验室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职责是围绕高校教学、科研来开展的,实验室的整体水平提升,做到与时俱进,那么教学、科研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师生在实验室所做实验的结果也会越来越接近于标准值。进入21世纪,高校实验设备从采购到日常管理,都实现了管理规范化、网络化。但由于实验室设备比较多、使用周期长、设备在地理位置上比较分散、高校的不断扩长使得校区增多、人员调整频繁等诸多原因,有些设备的监管、清查成了问题。在周期性的例行设备清查时,管理员查找设备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对照设备名称、类型、编号等信息。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是大量的时间、精力消耗在设备清查上,然而设备管理的可靠性与及时性谁又能来保证呢?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除了在制度上加强管理外,还需引入RFID技术加强设备管理。
一、相关技术介绍
(一)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系统通常包括阅读器、电子标签和中央信息系统三部分,RFID系统组成见图1。电子标签又称射频卡,用来存放RFID系统中被识别设备信息的电子装置,由标签天线和专用芯片(包括控制模块和存储单元)组成,对于任一个标签设计了独一无二的标识码,它的作用是对设备的规格、型号、购买日期等信息进行保存,其样式随着应用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阅读器是RFID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负责读取或写入电子标签数据和信息的无线电收发设备,又称读写器,通常包括外接天线和自带天线二种,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向电子标签读取和写入电子数据,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有固定式和手持式(便携式)两种。中央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阅读器获取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处理,一般由中间件、数据库和信息处理系统等组成,数据管理系统的作用是对电子标签进行读或写的控制和阅读器读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管理。
(二)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
本系统工作在高频、超高频远距离的RFID系统中,射频识别系统是根据电磁反向散射藕合的原理进行工作的,阅读器先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磁场时被激活,并将射频波转换为电能存储在电容中,从而为标签提供能量,标签利用所获得的能量将被识别设备的数据和信息发射出去,阅读器在接收到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后,天线调节器再把无线信号传送给阅读器,阅读器把这些无线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送至中央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关的处理,整个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全部是以无线射频通信方式进行的。
二、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
(一)功能框架设计
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在设计方面主要是把提高工作效率、用户需求摆在首要位置,从使用者的角度把整个管理系统划分三个模块:校级管理单元、院级管理单元和一般用户单元。这三个管理单元在实际工作中,在各自不同的权限下进行相应的操作。一般用户模块在进入系统后,权限是对个人信息可以查询和修改,设备、实验室信息、个人借用信息只能是查询。院级管理模块的权限是:对所属院系实验室设备的入库、验收、变动、库存、日常维护、作废操作,还有就是对于入库后的设备进行添加、完善、按一定要求查询信息;对于个人的密码进行修改;对于实验室或者阅读器可以添加、完善和删掉信息;对所属院系的设备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是提供各类数据统计及报表打印功能,以满足数据统计和上报的要求。校级管理模块的权限是最高的,在拥有院级管理模块权限的基础上,对整个系统框架进行维修和保护,对全校所有实验室进行总体规划和管理。在充分考虑高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这个系统,在充分考虑院级实验室业务实际发生情况及对设备性能的需求,让系统具备开放、高效、前瞻性,综合设备、实验和人员,最终我们采用了RFID技术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的B/S三层体系结构,将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集成为设备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查询、统计分析、教学管理等功能于一身。系统各功能模块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二)设备选型
1.RFID阅读器。中控美芯的U9188A阅读器。该阅读器工作在超高频860-960MHz,射频功率输出为0—30dBm,内置802.11b/g无线通讯功能,通讯速率高达54MB/秒,满足CISCOCCX2,3安全标准,完全支持CISCOAP及安全规范,支持ISO18000-6C(EPCC1G2),ISO18000-6B协议电子标签。支持ISO18000-6B和ISO18000-6C标准,可读写距离在0—5米.
2.RFID标签。高校实验室的设备一般具有金属表面,因此选择中控美芯的UHF抗金属标签,型号为AlienHiggs—3,无源,读写距离在0—10米,符合标准:ISO18000-6C,工作频率860—960MHz,内存512bits,有效使用寿命≥10年,有效使用次数≥10万次,环境温度范围35℃—120℃,采用铆钉固定或不干胶粘贴于设备表面,性价比较高,能够确保设备的准确登记和资产安全。
3.RFID天线。圆极化RFID天线,型号为C326003。天线增益7±1dBi,特征阻抗50Ω,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具有防腐蚀的特点,可用于各种实验室。
4.UHF电子标签通道设备。选择中控美芯的CH—AD—2861,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设计,低功耗,内置蜂鸣器和指示灯。一款高性能的UHF电子标签通道设备,支持UHFEPCGen2(ISO18000—6C)、ISO18000—6B格式电子标签的快速防冲突解析和读写处理,拥有RS232串行通讯接口,可直接与控制器、主机及其它相关设备相连,对高校实验室而言是理想的选择。
(三)数据库创建
创建数据库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具有良好的数据独立性。本设计选用SQLServer2000作为DBMS,结合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对数据的实际需求,分析其内部关联性,设计出能准确表示数据关系、规模大小要适当、存取性能好、数据冗余小、并且满足各种查询要求的数据模型。本系统中实体有教师、学生、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室、实验仪器,教师的任务是辅导学生实验,负责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管理;实验室管理员不仅负责管理实验设备、教师、学生、实验室等,而且还要进行院级相关信息展示、对所属院系的相关内容进行日常维护;对于学生而言,主要的操作就是查询所使用院级实验室及其相关设备的信息进行查询、教师及实验选课等有关信息。
三、系统实施效益
RFID是21世纪最具变革力的新兴技术,它的应用给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本文以某大学实训中心进行应用试点,安装了《基于RFID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应用平台,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如下变化。
(一)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权利,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
系统中用户分为三种,其中超级管理员拥有最高的权限,其它两种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每种用户只能处理相应权限范围内的设备信息,既不能越权,又可以使设备的信息相对地安全。所有操作计算机都会记录在案,确保数据变化的可跟踪性,使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大增。
(二)实现了对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
利用无线网络和RFID技术,就能完全实现对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实时、动态、智能化跟踪管理,整个设备管理不再需要人为参与。为高校新建项目、改扩建项目的决策、资产合理使用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参考数据,资产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投资边际效益也有所上升,设备投资减少的同时也避免了设备的闲置浪费。
(三)系统的应用改变了设备清查方式
建立了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后,只要使用阅读器就可以实现远距离读取全部设备信息,不再需要搬动设备、查看和逐一核对等繁琐的工作,设备清查做到彻底和全面。
(四)对设备的纸质文档实现了管理
在购买设备时,随机配送的有用户手册、保修卡、说明书等纸质文档。初始时这些文档被随意搁置。时间久了,当我们遇到问题需要维护时就找不到了。如今,有了RFID标签,可以将RFID标签贴在这些纸质文档上,不仅能随时找到文档,遇到维修等问题时再也不必为找不到保修卡而烦恼了。高校实验室引入了射频识别技术,一方面让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对高校提高综合实力必将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张丽华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软件学院
参考文献:
[1]由继红.RFID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8):200.
[2]高建良,贺建飚,等.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65.
[3]王彩峰,王艳.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2012(2):56.
[4]金蓓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8):96-98.
[5]焦萃峰.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信息化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0-12.
[6]邱灼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192-197.
[7]黄俊祥,陶维青.基于MFRC522的RFID读卡器模块设计[J].微型机与应用,2010(22):16-18.
[8]李松涛,金锐.RFID在实验室资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0(3):182-185.
关键词:;三层结构;;实验室;设备;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企业信息化程度的增强,极大的拓展了数据库应用技术的广度和深度。教学仪器、设备、基础设施等都是学校实验室极其重要的硬件资源,只有运用科学的工具与手段来采集信息、进行数据处理,才能全面、综合地利用信息资源,设备管理人员才能及时准确动态地从实物和价值两方面了解各自管辖范围内各类设备的分布情况,掌握设备的新旧程度、使用状态、分布状况,掌握设备内部流动情况,才能以此推动实验室管理技术的进步,改善和加强实验室管理,辅助管理决策,全面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本文以"开放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以下简称LEMS)应用软件开发为背景,以实现设备信息全过程管理为目的,结合学校实验室管理特点,论述了基于.NET构架的通用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开发的主要技术、系统功能的实现及系统在学校的应用。
2开放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简介
2.1系统目标LEMS是以实现设备信息全过程管理为目的应用软件,包括:设备采购、验收、入库、借出、归还、日常运行检测、维修、异动、设备报废、设备信息统计分析等过程管理,切切实实地建立起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现代设备管理工作平台。
系统角色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员、一般管理员和普通用户。对应各角色的用户主要有:系统维护员、设备管理人员、学院师生。每个角色下可由系统管理员新建多个用户,角色与用户是多对多的关系。系统管理员可以调整分配给各角色的功能模块,因此用户使用权限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另外,通过使用该系统,师生可以快捷的查询实验室公用设备信息,通过填写设备借用申请单、维修表单,向设备管理员提出设备借用、维修申请,在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办理借用、维修手续。
设备管理员可以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现有设备信息,对每台设备购置、维修、借出、归还等活动进行全过程的记录和管理;设备管理员可根据设备的购置时间、类别、型号等信息进行实时查询,及时了解设备的数量、运行状况及分配情况等,为设备购置、维修、分配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2.2系统特色
* 安全性高。具有权限管理和数据管理机制与安全措施,禁止和预防非法用户访问程序和读取数据,拥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备份、转储及恢复机制。
* 容错性强。操作错误或数据错误能及时、自动提示,自动对有效数据进行规范化检查。
* 实用性高。坚持以用户实际需求为指导。
* 操作简单、灵活。如对设备入库提供数据导入功能,充分利用原有EXCEL数据,以便加快录入速度,减少工作量。
* 技术先进。但不盲目追求最新技术,以保证开发进度,保持系统稳定。
* 配置灵活,可扩展性好,可移植性好。基于组件的开发模式,可方便的添加、卸载系统模块,基于标准的HTTP/IP协议,使得重用业务逻辑和界面逻辑非常容易。
3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3.1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LEMS的设计与开发,是以学校实验室设备管理为背景,以软件工程原理为指导,针对实验室设备管理的业务流程和信息流提出的。系统以.NET作为开发工具,结合B/S模式的特点,采用数据库、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组件等技术开发。系统程序与数据库只需在服务器上安装,客户端只要自身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即可。用户通过浏览器,直接对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操作,极大地方便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统一管理、软件的维护和升级。
3.2系统功能模块
LEMS主要包括9个主要模块。
* 系统管理:包括系统设置、角色管理、权限管理、功能模块管理这四个子模块。
* 基础数据管理:维护设备类别、设备生产商、供应商及维修商等信息。
* 设备综合管理:对设备内部转移、价值变化、保管人变化、设备入库、报废、转移、借出、归还等进行动态管理。
* 设备运行管理:设备使用过程中数据。
* 公用设备管理:公用设备的借用、归还等。
* 专用设备管理:专用设备借用(借用协议书)、转移、归还的管理。
* 实验室管理:各实验室信息管理。
* 设备统计分析:按管理要求进行分析。
* 系统维护:管理各种日志数据(登陆日志、操作日志、系统日志),系统监控等。
3.3体系结构建立的原则
LEMS在.NET体系结构的选择上,采取了OOA与 OOD的方法,它基于以下几个原则:
* 尽量创建可重用代码。在确认体系结构和基础代码将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出那些通用的、可重用的任务,这些任务将被不同的程序模块调用。
* 加强设计模式与最佳实践。在设计LEMS体系架构时,采用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对底层进行了最佳模式设计。
* 提供通用功能。提供一个健壮体系结构的另一种益处就是能够被其他组件共享的有用功能,比如定义一些异常类、日志类、页面类等,所有的基页面都继承自这些类。
3.4CMP数据处理模式
在体系结构的数据访问部分,LEMS采用托管容器式持久性(Container-Managed Persistence,CMP)方式,在这种设计模式下我们不必考虑数据从何处来,以何种方式存放。
在传统的数据服务组件中,有一些帮助开发人员创建和执行存储过程的方法,在更为高级的实现中,可以找到存储过程缓存、SQL语句存储等例程,甚至包括连接和过程工厂等,把创建和执行存储过程进一步抽象。
从表面上看,CMP是一种这样的模式: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对象都不考虑数据的访问方法,所有的业务对象都是纯粹的业务对象,它们维护业务数据并根据业务规则判断这些数据是否正确。业务对象和数据访问层没有丝毫联系。在这种模式下,容器是一个类,它的任务是得到一个未知数据源的业务对像实例,并且进行数据操作,这里的操作指CRUD(Create、Retrieve、Update、Delete)4种数据操作中的任一种。基本的流程如下:
* 业务对象被其他某些控件调用,例如被WEB页面的后台编码调用;
* 业务对象创建一个容器和一个持久对象,也就是一个以托管容器式持久性方式运行的对象;
* 然后业务对象调用容器上的相关SELECT、INSERT、UPDATE、DELETE方法来执行实际的数据访问。
图1说明了CMP如何嵌入到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中。
图1CMP和系统的整合采用CMP的体系结构的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整个业务对象中间层不再依赖于任何数据源,它的工作仅仅是维护和验证数据,数据可以来自于SQL SERVER数据库、Oracle数据库或XML文件。
4结论
一、工作方面
作为一名设备管理员,近期主要的工作为:了解掌握仪器设备基本的参数性能及规范操作;对仪器设备参数资料进行建档整理、归纳;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对实验室内的工具及辅助设备进行整理统计;对实验室进行每日安全环境检查;对试验样品进行管理;编制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指导书;编制新增标准的作业指导书以及进行标准解读。
起初对工作可以说是无从下手,但通过领导和同事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帮助,情况慢慢的得到了改善,现在的我可以比较细致全面地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莽撞而行。之前工作中存在一些考虑不足的地方,例如编写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指导书时没有预先了解设备参数性能及使用环境,导致编写出的指导书并没有实际作用;不熟悉体系流程,弄混了样品流转及管理流程,好在及时的发现并进行了改正。对待这份工作需要足够的细致、足够的耐心以及足够的责任心,因此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会沉下心来,认真仔细,有条不紊地做好每项工作以及完成好每项任务,提高效率,提高质量。
二、学习方面
设备的正常运行是检测任务顺利进行的基石,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就尤为重要,这是设备管理员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我一直在不断的学习掌握仪器设备的基本参数性能以及基本操作规范,了解设备运行的特点以及基本构造,在出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想出应对措施。消防安全也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与同事参加了六月份公司组织的防安全知识培训,这让我更加深入了解消防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正确面对处理火情。六月份,我参加学习了整个检测公司的内审工作,身为检测的一员,我深刻的了解熟悉了公司检测体系运转流程,也了解了存在的问题,并与同事一起去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如今为了能够按期完成三合一的评审工作,我学会了如何规范的进行标准解读工作以及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在这两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各位领导的人格魅力和工作魅力以及同事之间互帮互助的那份团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虚心学习,向同事们请教,不断的提高充实自己,更好的完成工作。
三、总结
通过两个月工作学习,我发现自身在工作能力和思想觉悟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员工,在这里我要感谢公司能给我一个体现自己价值的机会,能与公司一起成长,这是我的机遇与荣幸。刚入职时,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缺陷,但在公司领导以及同事不厌其烦的指点帮助下,我不断的改善自己,提高自己,慢慢的去完善,也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
关键词:实验室 设备 管理 维护
近年来我国高校发展迅速,高等教育的投资也在不断加大,尤其是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对于全面提升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视购买、轻视维护,重视大型仪器、轻视低值设备。仪器设备是实验室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教学、科研必备条件之一。所以,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实验室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是当前实验室建设的重要课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一、设备的购置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首先要做好购置计划的论证工作。总的来说,制定购置计划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有限投入原则,实验室的建设是需要大量投资的,尤其是一些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对于大量仪器设备的购置必须要经过详细的论证,实行有限投入的原则,以免造成巨大的浪费,从而影响学校整体的财政运行;应用针对原则,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不要搞互相攀比,也不要搞大而全、小而全,购置计划要尽可能适应一线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具有针对性;适度领先原则,对于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要注意关注国际发展水平,在一些主要的性能指标上要注意适度领先,不要购买那些已经在市场上处于淘汰产能的产品,因为这样会导致购置以后的使用效果。
作为实验室设备的管理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充分掌握学校已有设备的状况,严格审核购置计划,力图避免重复购置、无效购置,切实进行统筹安排,这样才能大幅度地提高设备配置的合理性,杜绝浪费。此外,还应该组织校内外的相关专家参与实验室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购买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论证。可以考虑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帮助把关,并按不同方面的项目分开评审。
实验室设备的采购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对于通用性的仪器设备,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尽量减少指定品牌,要充分调研掌握相关设备的厂家信息,尽可能邀请多家企业来参与竞争,保证最终所购设备具有良好的性价比以及较好的售后服务。此外,还要加强对参与采购相关人员或招标人员的廉政和警示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仪器设备的验收应有专门的技术负责人执行,验收的项目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型号、数量是否与购置计划相符;外表是否完好无损;配件、说明书、保修卡等是否齐全;现场初试是否良好等等。所有的仪器设备都必须经过计量检定或校准后方可投入使用。仪器设备验收合格,要将结果填写到《仪器设备档案及检定登记记录表》,验收不合格的仪器设备要及时与供应商进行联系,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
二、设备的管理
实验室设备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要对所有的仪器设备进行建档登记,每个仪器设备都要做到有档可寻,有档可查。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推行这一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每台仪器设备都要有一个对应的统一的编号,并把编号粘贴在仪器设备上,一目了然。建立《仪器设备一览表》,并且可以随时进行计算机的检索,主要内容包括每个仪器设备的名称、技术指标、生产单位、检定校准机构、有效日期、编号和数量。
实验室设备管理的第二个重要问题就是低值易耗物品的管理,各种不同的实验室一般都会需要大量的低值易耗的物品,对于这些物品的管理既不能太过于僵化教条导致实验室管理效率低下,又不能放任自流导致实验室管理铺张浪费。必须要针对不同的实验室,科学规划,定期采购,平时做实验要养成做实验工作记录的习惯。这样对于低值易耗物品的管理做到有据可查,一目了然。
实验室设备管理的第三个问题就是物品的报废,所有的仪器设备都是有其使用寿命的,当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终结的时候或者说已经不能满足实验工作需要的时候,这时候进行报废处理便是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的一个经常性工作。设备报废必须要有合理的流程,有一定级别的领导批示,并经过专业的检查鉴定,防止出现国有资产的流失,对于不合格的不能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报废处理。
实验室设备管理还有第四个问题就是设备外借,有些实验室的设备具有便携性,可以适用在实验室之外的环境中工作。因此,对于这类情况的管理就比较复杂。一种是设备必须要在室外使用的,且必须由专业教师操作,必须要办理设备外借的手续,用毕及时归还。还有一种情况的是设备可以在室外使用,也可以用实验室实验员进行操作的,可以不办理外借手续,直接由实验员进行使用与管理,但是必须在实验室进行专门的登记备案。
实验室设备管理最主要的工作则是对外开放,尤其是对于大型仪器设备而言,做好保养维护固然重要,但是使用效率低下,同样是对国有资产的巨大浪费。实验室要建立多途径的实验室开放共享模式,常见的模式主要有:以毕业环节为核心的导师制,既有指导教师的积极参与,也有需要进实验室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实际需要;课外科技活动项目制,比如挑战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课外专业选修课制,鼓励教师利用自身的科研成果和团队资源优势,开设一些教学实验课或者仪器选修课。通过以上多种途经的实施,可以实现多途径共享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设备的维护
实验室设备的维护首先是要建立一整套的完善制度,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实验室一直存在重购买、轻维护的现象。设备维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它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因此,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应加大这一工作的力度,精密型仪器设备要做好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注意增加维护维修方面的经费投入,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联系相关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其产品进行检查,并及时更换有故障隐患的零部件,这样可以有效有效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的准确度。对于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要实行专人操作,要有专门的操作工作流程。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方面的人员的配置以及现有人员的在职培训。完善激励机制,调 动实验室管理人员维护设备的积极主动性,把设备维护工作绩效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专门考核指标。
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工作不仅要做好设备的维护,还要做好报废仪器设备的再加工和再利用。有些报废的仪器设备只是在一些性能指标方面达不到应有的标准,但是还可以有其他方面的利用价值,可以继续进行维修后进行废物的再利用,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利用国有资产。要逐步建立起一支精干的设备维修队伍,除了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维修人员外,学校还可以与周边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帮助维修。
参考文献:
【1】刘红敏、齐丽,医学院校开放实验室的作用及其管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15):18-20
【2】梁碧超、肖祖宁,建立高校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3):296-297
【3】封功能、许伟、张雪梅等,高等院校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现状及管理的探讨[J].安徽农业通报,2009(23):185-187
【4】陈小飞、欧阳中万,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 4):34-35
【5】董彩霞,对高校淘汰报废设备管理的若干探讨[J]. 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12):59-60
【6】沈秀、龚方红、戎红仁,高校教学实验室开放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2-64
* 万发桃,女(1972—),安徽省繁昌人,大学本科,助理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实验室管理,天津体育学院健康与运动科学系,联系电话:13132195588。
---------------
------------------------------------------------------------
---------------
------------------------------------------------------------
关键词: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
1前言
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种类繁多,在设备质量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做好仪器设备的检测工作,还要对检测过程进行清晰记录,并做好状态标记,为设备的正常使用提供参考。由于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质量管理工作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且复杂性更高。目前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应从这些问题出发,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改进。
2仪器设备管理的主要问题
2.1质量管理模式落后
许多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质量管理模式落后,没有建立全面性的管理体系,一些小型实验室甚至没有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由使用者负责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数量众多,每次进行实现时可能使用到的设备有限,但其他设备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管理。在缺乏全面性管理手段的情况下,许多设备的老化问题已经过于严重,但是仍没有报废并更换新的设备。在需要使用时会对实验的正常进行产生影响[1]。
2.2管理流程缺乏规范性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应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在设备出现老化或损坏时,要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上报和审批,然后按照流程进行报废、重购或安排维修。但是由于管理流程的复杂和执行力度差,仪器报修或报废审批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还会产生较高的管理经费。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管理标准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实验室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对设备进行检测和判断的能力,导致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不到位,许多仪器设备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2]。
2.3缺乏有效的维护管理措施
维护管理是仪器设备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应对日常维护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安排,并指定长期的设备维护计划,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设备维护措施,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处于可正常使用状态。但是由于部分实验室的人员配备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使得维护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再加上维护管理措施的缺失,会给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2.4仪器设备归档混乱
对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进行记录和归档时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验室购入设备时,需建立设备监理档案,并做好日常使用和维护的详细记录,同时对设备说明书和保修卡等材料进行妥善保管,为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检修提供依据。但是由于仪器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归档办法,所以许多实验室的设备档案较为混乱,档案利用率较低,在档案管理方面投入的成本没有取得应有的作用。
2.5缺乏使用指导
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应为仪器设备使用者提供必要的使用指导,特别是对实验室新近采购的新型设备,使用者普遍不了解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错误操作,不仅影响实验检测结果,还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因此,管理人员应以设备使用说明书为依据,向使用者提供必要指导。在这方面出现管理问题也会对设备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3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方法
3.1明确质量管理原则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应遵循以下4点原则:(1)全面性原则,质量管理对象是实验室中的所有仪器设备,应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2)适用性原则,不同的仪器设备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方法,对其质量进行检测也有所差异,因此,应采取适用的质量管理方法;(3)动态化原则,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使用较为频繁,常处于不同的使用状态和检测状态,设备的故障维修等情况变化较多,因此应采取动态管理措施;(4)经济性原则,仪器设备在管理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质量管理成本,应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成本。
3.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统一的管理标准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应从管理原则出发,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统一的管理标准,为质量管理效果提供保障。针对于目前管理体系和过程存在的问题,应细化管理任务,对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管理。并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确保管理流程的有序进行。
3.3加强设备维护管理
设备维护管理是实验室设备管理的核心部分,应制定科学的维护管理计划,根据各种实验设备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维护管理。以实验室中使用较为频繁的电子天平为例,电子天平是一种精密性较高的仪器设备,首先要确保操作过程的规范性,确保称量物体不能超过天平最大量程。在安装时,要选择温度波动较小的实验空间,做好防震、防潮措施。保证电子天平的使用环境干燥、清洁,防止灰尘进入壳体。定期检测天平的计量性能,如果在使用中出现异常,应及时关闭天平,有专门技术人员对电源、移门、保险丝等进行检查。
3.4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质量管理
针对于目前实验室设备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应积极采用信息化技术辅助仪器的检测分析和数据整理,建立信息化档案,利用信息检索技术提高档案的调用效率,为仪器设备的检修提供参考。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促进管理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5加强设备档案管理
建立信息档案的同时,加强档案管理力度,对设备的使用过程和检测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设备名称、技术指标、存放位置、使用说明、启用日期以及故障维修记录等。并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行标识,绿色标志代表检验合格可正常使用,黄色标志代表存在缺陷、受限使用,红色标志代表不能使用,等待维修后报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是实验室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应制定完整的管理体系,采用统一的管理标准,规范管理过程,确保管理质量。特别是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和档案管理,尽可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实验室运行成本。本文主要分析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原则和现存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管理方法提出几点改进措施,以期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文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动态化管理[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3(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