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于丹说论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 于丹为什么这样红
于丹的成名得益于她的《于丹〈论语〉心得》,她在“百家讲坛”节目中以大众化的解读方式,将《论语》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人生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等几个方面从不同视角进行解读,其著作《于丹〈论语〉心得》问世后即洛阳纸贵,创下数百万册的销售神话。
于丹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造就的。正是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功能将学术的于丹一下子推到大众面前,而中央电视台特殊的身份和地位,更强化了它的传播作用;中华书局和报刊杂志的推波助澜也点燃了当今中国百姓心灵深处对于通俗易懂的人文理论的强烈渴求。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产生了内在的文化需要,这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现代化的需要。人们对国学经典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探求、对先贤圣哲修身的笃信和对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热切期盼,正是于丹走红的原因。如今的社会急速发展,人际关系日益复杂,各种冲突和矛盾纷至沓来,每个人都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寻着自我的坐标和定位,寻求着心灵的寓所和慰藉。人们需要这种文化,于丹正是把一般人难得接触的古代经典《论语》诠释得如此接近生活、吸引普通大众。她根据自己的体验,结合现代人的需要,用古人的思想来解决现代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心灵问题,把孔子的思想为我们所用,这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要求是和谐一致的。
二、《于丹〈论语〉心得》引发的学术思潮
于丹是当代中国文化生产机制所创造的众多神话之一。就像这个机制曾经创造了郭德纲、易中天、安意如一样,它也创造了于丹这个可以向大众提供文化消费的符号,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便把一向波澜不兴的学术界“搅”得风生水起,热闹非凡。
1.于丹对《论语》的自我认识。于丹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访问时说:我解读《论语》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唯体,一是唯用。唯体是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畴,包括历来《论语》的不同版本、历代各家对《论语》的不同注释等;至于唯用,每个人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去做延伸和解读。正如于丹所说:“我读经典的心得没有标准答案,无所谓正确与否,只是一种感悟方式。”针对《论语》是“精英文化”一说,于丹认为,民主并不限于政治概念,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权利,过去的做法是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对立,大众文化被认为是属于消费性的、商业性的;精英文化则是垄断的,视为专利的。但是,于丹认为,文化民主应该也是草根群众与生俱来的权利,大众也有权利了解经典。面对学术非议的声音,于丹说,这是个多元化解读的时代,什么声音都可以发出,用什么角度去解释《论语》都可以,问题是应该以宽容作为前提,懂得包容异端。
目前,中国评论界基本上持有两极看法:肯定者认为她结合感性与理性,将《论语》解读得既生活化又深入浅出;否定者则认为她的解读不够严谨,学术专业不足。
2.正方观点:创新经典,时代新解。追捧者认为: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诸子百家学说,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事。不可否认,孔子的《论语》有其时代局限,也不乏有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仍是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
一个新型的社会,特别是当它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时,学者不能不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对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重新认识,重新探索。这使我们想到人类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民族文化的辩证与否定本性;同时,也使我们感到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价值所在。
其实,传统和现代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形式会变但精神不会变。于丹没有对经典进行“书呆子”式的考证,而是对经典“唯我所用”,创新地把经典中所倡导的精神与现代人的生活联系起来,并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现代化、个性化的解读,她所拈出的孔子思想的精髓正符合这个时代的精神需求。何况于丹的讲座与传播“国学”无关,她讲的不是“国学”,而是“心得”;于丹的听众是大众,不是专家,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她精益求精的解释。有专家借此比喻象牙塔内潜心从事研究的学者就像是一项专利的研发人员,而易中天、于丹这些学术明星则是把专利转化成产品的人,“我们需要专利,也需要把专利转化成产品”。易中天和于丹的成功正是放下了学术架子,让学术走出书斋,走近百姓,走近生活。
如今的传统文化领域确实需要一批精深的学者去做专业性很强的学术研究;但是,在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也需要一批学者深入浅出地宣讲传统文化,让专家的研究成果被大众所认知。同时,百姓之所以喜欢由“百家讲坛”演变而来的《于丹〈论语〉心得》,是因为它还具有速成教材之功效,是一种快餐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快餐文化也是一种市场需求,它满足了部分人追求精神文化的需要。因为,现代社会生存的形态是多样的,学习的形式也是不同的,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欣赏兴趣,我们要允许经典被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形式吸收和利用。有时候我们吃厌了中餐,不妨也换换口味,尝试一下西餐,体验一下不同文化的差异,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3.省略.2007.7.9。
[2]解玺章:《于丹是怎样炼成的》,《中国青年报》,2007.3.26。
[3]张稚丹:《于丹为什么这样红――于丹现象启示录》,《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2.7。
[4]徐晋如、杨昊欧:《解读于丹》,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11。
关于于丹论语心得范文1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起来。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有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
于丹对《论语》的解读能够赢得民众的掌声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没有把重点聚焦在什么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论语的教导直接针对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讲解的心灵之道、处事之道都是帮助人的内心需要,这就是当今许多现代中国人的实际需要。人们从于丹的讲解中,更多的去理解《论语》中的一些教导,以帮助自己求得心灵的平安,帮助自己为人处事、帮助自己教育孩子。尤其是在当今忙忙碌碌、竞争激烈以及精神相对空虚的情况下,人们更有对内心平安的追求,当然孔子不能给当代中国人完全的精神寄托,但《论语》中的一些内容的确能给人某种心灵安慰,也可以让人从中学到一些处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她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她可以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学习于丹《论语心得》,感觉最深的是能启发我们的心智,触动我们的心灵,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乐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对现实是否感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心态。确实,在今天这么一个不断改革与飞速发展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更为重要。面对眼前千变万化的世界,调整好个人的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人生的理想是心中精神寄托的符合,只有站在个人心理的坐标系上,建立务实有效的理想方能在人生的职业生涯中有所担当,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最为重要。于丹教授把《论语》朴素、敦厚的哲理解读后以现代人的理解方式传递到我们,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就工作而言,一个人的目标,不能好高骛远,必须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同样,目标不能太小,不经一定困难能够实现的目标不可能带来多大的勇气,即便是实现了目标也不可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快乐。同样,对于一所学校目标的适切制订,将会增强教职员工的团队精神;远大的理想,将激励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勇往直前。
前一段时间于丹教授到日本讲授论语心得,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她的想像。这说明日本对儒家文化的重视超过中国。但现代日本等许多国家的政体和经济发展并非是靠儒家文化,靠的是现代制度创新与文化继承两者并行,不是全面抛弃,也不是全面保留。国家拥有现代政体,同时社会、家庭、个人也保留一些传统的价值观,这两者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制度与文化两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孔子《论语》等传统文化能帮助人得到一些内心平安以及一些处事之道。于丹论语心得的现象其实是向中国社会启示如何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并同时建立和维护民主、平等、法制的现代社会制度,可以大力提倡传统文化中对个人价值观和修养有益的教导。
于丹的心得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和谐,什么是无畏。在于丹对《论语》通俗化的解读中,无论是“心灵之道”还是“处世之道”,无论是“君子之道”还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种大气的胸怀,独到的眼神,加以审视、领悟,并用轻松自然的口吻娓娓道来。——这就是于丹心得的力量,这就是于丹心得带给人的美丽!
关于于丹论语心得范文2《论语》是一本记录着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语录。我们从小学开始就接触它,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在都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将这样一本古老的书籍,用现代的眼光进行系统的解读和阐释,拉近了我们普通人和圣贤之间的距离。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好像春天永远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是从天地人之道说起的。从盘古开天地这种变化最终达到的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谈谈《于丹〈论语〉心得》诠释的“为人处事”:
为人之道。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因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问题,人们显得越来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虚,很多人心态不平衡,怨声载道。其实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于丹〈论语〉心得》告诉我们,要想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极生活、和他人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
处世之道。 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处世,人们都想找到一个法则,既对自己负责任,又要对他人负责任。《于丹〈论语〉心得》中提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么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越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谋其政。在工作上如此,在与人相处方面也要如此。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人与人是近了,但也可以说人与人更远了。因为通讯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对门的邻居却往往成了陌路人。记得顾城写的一首诗《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这首诗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述得非常形象、非常微妙。人与人之间,即便走得再近,也还是会有可能产生距离。如何与人和谐相处,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借用《论语》之语总结了与人相处的几点原则:第一、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第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第三、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三点原则中我们可以悟出,相处之道的确是一门艺术,其前提是要保持一个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其关键是要把握好相处的尺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与人和谐相处。 交友之道。 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很多的朋友,但究竟有几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朋友呢?究竟有谁会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来帮一把呢?《于丹〈论语〉心得》中说,对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保留一条界限,这样朋友也才能够交往得长久。可见,通过《于丹论语心得》,《论语》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交友方式:怎样交朋友,交怎样的朋友并要怎样维护友情。
理想之道。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懂得变通,与时俱进,内在心灵完美、富足。因为只有内心修为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处事。通过《于丹〈论语〉心得》,我们知道了这是孔子对人生理想的总结,这也被后人奉为人生理想的指南。
人生之道。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轨迹,却也成了后人的人生坐标和价值体系。它就像一面镜子,人们可以通过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轨迹。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于丹讲述的论语心得让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让我领略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一种正确的心态,一种融入到当今社会中理性的道德。
关于于丹论语心得范文3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有缺憾和不如意感,也许我们无力去改变事实,而通过于丹对《论语》的解读,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难,如何在工作中把这种缺憾转化为动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实。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建立一个大的坐标,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在我们每一天忙碌的间歇里面,给自己一点点心灵的仪式,而不至于像个人格分裂的演员一样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后工业文明的社会里,于丹的论语读后感所想传递出的是这样一种温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励了我们对内心的关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理想是有根的。
她用最朴素的语言宣讲《论语》
和于丹约在离北师大不远处的LOCA咖啡做采访,电话打过去,那边传来的声音让人感到意外的熟悉,俨然一个朋友。她的几次电视访谈我看过,尤其被易中天称作小妮子的她,对于一夜成名红透半边天的现状还是淡定而从容,她希望所有的媒体淡化她本人,“我的所谓影响力,第一是媒体的影响力,《百家讲坛》是一个大众传播平台;第二是经典的影响力,孔子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
孔夫子有言:惟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令孔老夫子万万想不到的是,两千五百年之后,他会与一个叫于丹的小女子结下不解之缘,这个小女子使他的《论语》成为普世的“心灵鸡汤”。自“十一”黄金周亮相央视《百家讲坛》以来,于丹这个名字已经替代了“超女”“易中天”,跃居各大报纸、网络显要位置。网上网下,学界坊间众说纷纭,在啧啧称赞她的“开口万言,闭口成理”的个人才华之时,不少人开始反思,泱泱大国口若悬河、学识不凡的人才济济,何以就是这一“小女子”成就了这样的人气奇迹?
有人说,于丹不过是用了一根烟头,点燃了一个干柴烈火般的巨大炮仗。而这轰然一声的巨响恰恰反映出我们整个社会现实在精神层面强烈的饥渴感。又有人说,于丹是聪明和准确的,她不过是抓住《论语》这一中国人灵魂中最核心的部分,把它重新提炼出来,单独放大,成为对照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行为准则,肯定是比较容易激起共鸣的。还有人说,如果于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她用极其精准的对中国人内心的揣摩和对于古汉语典章融会贯通的把握,再加上她那富于激情的演讲,完全可以媲美西方国家星期天上午主日礼拜时,上帝的仆人们唤醒芸芸众生灵魂的金玉良言。
她动了国人经典的这块奶酪
4岁就开始接触《论语》的于丹,也是一不小心一夜成名的。原来作为《百家讲坛》的幕后专家,在关键时刻被制片人拉出来开讲,也实在是因为她深厚的国学底子。就我们编辑部已经有3个同事买了她的《于丹〈论语〉心得》,可想而知这本书得影响多少中国人。“这个不是为了我来的,是冲着孔子,是为了中国的文学血脉来的。《论语》带给大家的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说那天我在签售现场,看到什么人都有,无论从年龄段还是知识层的跨度都超乎我的想象。为什么这么多人来?是因为中国文化不死,根在当下。另一方面的原因恐怕是今天物质时代的过于繁盛,人们在多元选择中太迷惑了,但所有的人都是愿意过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这就需要有一个心灵的定力。我觉得大家是因为这个来的。”
一
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和《庄子》读后的“心得”,一时走红,成了一颗十分耀眼的明星,备受关注,既得到吹捧,也遭到物议,端的是人心不同,正如其面,也是各有“心得”。在非议者当中,有的颇带情绪,指出她的“硬伤”,指责她的“谬误”,说她对经典“一知半解”,甚至“曲解”。有人乃至幽默地在背心上写着“庄子很生气,孔子很着急”,和于丹开了个大玩笑。
这些好心的观众和读者,似乎是在为古人打抱“不平”,在为经典申明“正义”,其实大可不必。要知道,庄子对于古人的编派,绝不亚于于丹,生什么气;孔子对于经典的曲解,也决不亚于于丹,着什么急!庄子的寓言,经常编造古人的言行来讽喻世道人心;孔子的说教,也经常歪曲经典的词句来宣扬伦理政治。举例说,《卫风·硕人》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论语》此后还有逸诗句子),这样描写美女相貌的诗句,子夏瞎扯到“礼”上,孔子却大加赞赏,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鲁颂·駉》写马群之大马匹之多曰“思无邪”,意思说:唉呀,真是无边无际啊!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借用古诗的句子来评诗,全然不顾原诗的读音和意思,在这里,“思”由虚词变成实词,表示思想观念;“邪”字音“圉”,也改成了“斜”音,字义与“正”对举,以符合春秋时期的“正邪”观念。这是名副其实的“断章取义”。连朱熹也不得不承认:“孔子读诗至此,而有合于其心焉,是以取之,盖断章云尔。”孔老夫子自己如此曲解经典,还能对于丹说什么呢!如果说于丹对“小人”的解释,不与“君子”对举,而说成是小孩子,是对原意的歪曲,那也是因为“有合于其心焉”,况且就当代性而言,释“小人”为“小孩”,是可以的,小孩阅读的连环画不就叫“小人书”吗?私意以为于丹的本意是借题发挥,像冰心老人那样特别关注妇女和小孩的命运。时代不同了,即便有所唐突,孔老夫子也不必着急,我们可爱的观众和读者更不必替孔老夫子着急。
尊重历史,尊重学术,固然是我们文化人所应坚持的严肃态度,但千万不要太学究化了,不要过分地追求所谓“历史的真实”。有不少文章和着作对于丹的“硬伤”进行挑剔,对于丹的“曲解”加以指责,这似乎过于较真儿了。任何对于历史的研究,对于经典的诠释,总是历史视野交织着当代视野,也就是说对于历史和经典的解读,往往被不同程度地当代化了。一部《诗经》,自西周流传至今,长达三千年之久,不同时期各有不同的解释,其间经由文学经学化,再由经学文学化,构成了一部《诗经》学史。这部学术史,也可以说是经典的曲解史,或者说是经学的演进史。学术如果只有材料而没有观点,或者说只有考据而没有义理,是不成其为学术的,所以不要把对于丹的“纠谬”看得太重了。何况,于丹并非“学术超女”,亦非“国学超女”,她自己说:“要把《论语》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学术内容。”因为她不是从学术的角度研究《论语》,而是在说书,所以岂止像陆九渊说的“六经皆我注脚”,直是借经书话语说开去,拿古今故事来阐明处世之道,更像佛教徒的讲经,不是“史话”,而是“经话”。如果文化界要划圈,于丹讲《论语》心得,不属于学术圈,而属于演艺圈,既是说书,在“考据”问题上,更没有必要叫板。有谁去考证隋唐讲经讲史留下来的敦煌变文有哪些不符合“历史真实”而加以纠谬呢?
二
于丹讲儒道经典的“心得”,很受欢迎,乃至超过其他“说话人”的“讲史”,为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有人以为是影视界的刻意“炒作”,所以如此“火爆”,恐怕也不尽然。《红楼梦》炒作得够可以的,然而怎么也比不上于丹的“心灵鸡汤”那样“热火朝天”。所以然者何?社会心态失衡使然也。
如今的社会现实,没有内外战争,没有政治运动,却是近百年来社会变革最深刻的转型期。在这一切都在变的时期,并不是每个社会成员都能适应的,于是社会心理失衡成了一种通病。解决社会心病成了当务之急,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电视台都设有“心理访谈”之类的栏目,其他涉及普法、破案、家庭、爱情的栏目,也经常反映出相关的心理问题。在心理失衡的社会人群中,于丹通过讲述儒道经典“心得”,推出“心灵鸡汤”,确实是“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要”。
关键词:百家讲坛; 国学;读者心理;于丹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6-0064-01
《于丹心得》是强势媒体催生出的大众参与阅读,是一种影视同期书。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强势媒体与图书结合普及大众文化,契合了许多读者的阅读心理。在当今日益浮躁的社会中,人们亟需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于丹心得》应运而生了。以下从三个方面探究其获得成功的原因:
一、从国民阅读状况与心理需求分析
探究一本书获得成功的奥秘,可以列举多种原因,但是首先不能忘了对读者心理的研究――畅销即是与读者心理产生了某种契合。当读者的某种心理需要被满足,他们就会对这本书产生一个良好的综合印象,这种认识过程最终体现在行动上,有许多的读者购买阅读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与读者心理吻合,那么它就获得了成功。
从2006年11月图书首发以来,截至2008年12月,这本书已经在北京印刷了33次,总印数达到了485万册。该书出版方中华书局副总编顾青先生说:“这本书到现在(销量)已经达到480万册,并且销量还在持续增长。”目前,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中,确实存在着一股对经典传统文化的普及热潮,这正是本书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所在。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张颐武教授认为,中国人现在读的书并不少,但其中大量是与个人工作和生活相关的功利性强、实用性强的图书。而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能陶冶性情的“闲书”却极大地减少了,这是目前最大的隐忧。
二、从读者的需求角度分析
这本书获得成功是由于它是一本“好看”的作品。《于丹心得》在阅读时具有趣味性,并且能使读者从中获取知识,因此其内容贴近广大的读者群。从主题上看,这本书的颇具有学术气质,《论语》是先秦文学著作,已经被大部分人冷落已久。在这个越来越浮躁的社会,很少有读者能静下心来阅读先秦诸子散文。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似乎已经逐渐被抛弃。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轻松的、浅显的、经济的书籍才是人们所愿意接受的,《于丹心得》契合了许多读者的阅读需要,即能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阅读,又具有文化的厚重感。不仅能让大学以上学历的人阅读,又可以让知识层次很低的人乐意接受。
从图书市场效果和阅读人群说,《于丹心得》销售上百万册,与开印只有几千册还有可能滞销的专业学术类书籍简直有天壤之别。虽然于丹自从《百家讲坛》播出后就质疑不断,“十博士”曾经联名“讨伐”于丹,并且现在社会上也出版了针对《于丹心得》的《孔子很着急》、《解“毒”于丹》,但是于丹的的确确传播了中国的古典文化,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使得被大部分人冷落已久的国学著作《论语》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激起广大观众对祖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从图书的立意形式角度分析
首先,《于丹心得》这本书的书名起的非常好,“心得”顾名思义,就是作者的个人体会,而不是学术类气质非常强的考证类图书。霍金曾说过:“一本书上每多一个公式就会减少一半的读者”,可见,一本书要想被大众所接受,语言必须简明、简洁、简短,所用词语必须通俗易懂,能够被立刻阅读并迅速被理解。
其次,这本书的书名的充分考虑了作者的知名性,将作者的名字放在了书名中。于丹由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讲解《论语》而闻名,如今,只要有她亮相的地方,就会汇聚重重的人群。将“于丹”两个字放在封面上。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让读者在茫茫书海中看到这本书。有的读者会冲着作者而购买她的书籍,就像许多歌迷是某位歌星的铁杆粉丝一样。
最后,这本书的确传播与普及了大众文化。常销书永远是要满足大众的阅读需求的,要拥有大量的读者,太高深的学术书籍会有曲高和寡之感。作者没距离没隔阂的语气讲述一个个的人生哲理,而不是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阐述深奥的大道理,使读者没有对立情绪,认为作者与自己一样看问题、想事情,也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书籍的语言浅显易懂,将普遍的人性和人类“潜意识”结合起来,与大多数人的认知情感、心理结构和生活方式较为接近。不仅作者和他们是一样的人,故事中那些历史人物、英雄人物也和他们一样,因此读者们就喜欢看这本书,易于与书籍中的语言产生“共鸣”。
因此《于丹心得》获得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分析这本书成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打造出更多的好书、常销书,为我国文艺出版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