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一、学情分析

五(2)班共有学生XX人,男女生各XX人。这班学生有一半阅读能力强,基础知识牢固,写作水平较高.有少数同学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阅读写作差,需要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XX、XXX、XXX、XXX等几个同学智力和基础都较差,需要老师多下功夫,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争取在现有基础有所进步。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教材于2020年春期正式使用。全册教材共有课文23篇,其中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7篇。这些课文从精读到略读,按两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8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词语表统一安排在全册书的末尾,以每课一组的形式呈现。生字表1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2是要求会写的字,18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是在前九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增加了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相应的文章选录,也增加了语文要素培养的文章选录,加强对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独立掌握本册生字200个,会写相关的词语。继续练习对对子。错别字率小于1%。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继续练习常用书法的连笔写法。

(二)阅读:

1.自测阅读质量。每个单元要做,每课书要做。

2.写好自读笔记。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习惯选择合适的自读笔记样式。

3.把作品放在社会背景中理解,通过阅读认识社会。学习记叙的顺序,学习几种人称。

4.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7.阅读古文,通过朗读和与现代文比较,理解大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8.继续学习快速阅读、跳跃式阅读。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11.

全学期至少背诵古诗30首,连同自选背诵的内容,全学期不少于25篇(段)。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做到字斟句酌,炼字、炼句、炼意。

4.学写读书笔记(心得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参照学过的课文修改自己的习作。继续综合运用四年级学过的修改标准、修改方法和修改符号以及本学期的补充进行修改。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与读者换位思考,修改作文。继续学习写评语。降低习作中的错别字率。

7.课内习作每学期不少于8次。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学做开场白。学习怎样说明理由,怎样反驳别人的意见,说话要看对象和场合。

(五)综合性学习

1.策划简单的汉字活动。

2.阅读文中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发展及其影响。

3.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六)自我评价

学习作单元小结,养成习惯,学会方法。时常注意学习上出现的错误。互相交流单元小结,提高单元小结的质量。

四、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课时

教学内容

备注

1

2月10日—2月14日

6

开学第一课

1、古诗三首

2、祖父的园子

10号开学

2

2月17日—2月21日

6

3*、月是故乡明

4*、梅花魂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3

2月24日—2月28日

6

语文园地

第一单元测试

5、草船借箭

4

3月2日—3月6日

6

6、井阳冈

7*、猴王出世

8*红楼春趣

口语交际:我们都来演一演

5

3月9日—3月13日

6

习作:写读后感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第二单元测试

国庆放假7天

6

3月16日—3月20日

6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汉字真有趣

我爱你,汉字

7

3月23日—3月27日

6

9、古诗三首

10、军神

11、青山处处埋忠骨

8

3月30日—4月3日

6

12*清贫

习作:他

语文园地

第四单元检测

9

4月7日—4月10日(4月6日放清明节)

5

13、人物描写一组

14、刷子李

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

清明节放假一天

10

4月13日—4月17日

6

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第五单元检测

15、自相矛盾

11

4月20日—4月24日

6

16、田忌赛马

17、跳水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12

4月27日—4月30日(星期五放劳动节)

5

语文园地

第六单元检测

18、威尼斯的小艇

劳动节放假一天

13

5月4日—5月8日

6

19、牧场之国

20*金字塔

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

14

5月11日—5月15日

6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语文园地

第七单元检测

15

5月18日—5月22日

6

21、杨氏之子

22、手指

23*童年的发现

16

5月25日—5月29日

6

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

习作:漫画的启示

语文园地

17

6月1日—6月5日

6

第八单元检测

综合复习

18

6月8日—6月12日

6

综合复习

19

6月15日—6月19日

6

综合复习

20

6月22日—6月24日(端午节调休)

3

综合复习

端午节放假一天

6月28日—6月30日(端午节调班)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关于教学工作计划的内容请点下方链接

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教学计划

初中个人教学计划汇总集锦5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教案

教学计划小学5篇精选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汇总5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机器人吗?同学们可以自己制作,锻炼动手能力。我们了解到2006~2012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参赛队伍支数情况,于是做了一份统计图。出示条形统计图。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二)探究新知

1、为了更明显的看出各年参观科技馆的人数增减情况,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

出示折线统计图(板书标题:折线统计图)

说一说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统计图上的各点又表示什么意思?

2、分析折线统计图

小组讨论:(1)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师带领学生从点和线两方面分析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问:在折线统计图中我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数据?(板书: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我们明明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它却叫做折线统计图你,说明这些线段中肯定藏着一些奥秘。

师问: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里面的各条线段,它们有什么作用?

(板书: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3、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

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下面是一个小组调查的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小组讨论:如果要看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变化情况,该怎么办?

分别出示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4、提问:请比较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变化情况。

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呢?

(1)出示复式折线统计图,指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标题和图例在制图中一定要有。

(2)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与什么不同?

复式折现统计图可以更方便的分析两个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5、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说说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吗?

(2)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结合全国2001—2010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吗?(如下表)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出生人口数/万人

1708

1652

1604

1598

1621

1589

1599

1612

1619

1596

死亡人口数/万人

821

823

827

835

851

895

916

938

942

953

三、知识巩固

1、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见如下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1、2

月份气温最低,从 3 月份气温上升,5~8 月份气温最高,从 8 月份开始,气温下降。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 5 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7~10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这种植物在甲地种植比较合适。

2、陈明每年生日时都测量体重。

下图是他 8~14 岁之间测量的体重与全国同龄男生标准体重对比的统计图。

(1)陈明的体重在哪一年比上一年增长的幅度最大?

14 岁比 13 岁增长的幅度最大。

(2)说一说陈明的体重与标准体重比变化的情况。

四、课堂小结

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弄清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体现数据变化趋势的特点。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能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绘制完成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对数据进简单地分析

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

,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正确地完成折线统计图。

2、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小组合作交流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设疑自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人吗?下面是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2.分析统计图。

思考:从这张统计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自由发言,读懂条形统计图。

3.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解疑合探

1.初步感知

师:刚才,我们在条形统计图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 学生观察统计图,指名说一说。 问:2010年有多少支队伍参赛?谁来指一指? 生:边指边答2010年489支。 追问:489在哪? 生:在2010年这一列和横着的489这个数据的交点。

2.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思考所有的信息都找到了,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

3.深入探究。

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独立思考教材中提出的2个问题。 小组交流。 全班讨论、交流:你是是怎样看出来的?怎样想的?

4.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

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表示2007年参赛队的点在哪里?这一年有多少支参赛队?2011年呢?

5.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出示问题:

(1) 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

(2) 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

(3)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三)、质疑再探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思考:那么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参赛队伍的变化情况呢?为什么?师:你有什么感想?

(四)、拓展延伸

1.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从图上看,陈东的身高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追问:为什么身高长的速度越来越慢?

(五)、课堂小结

人们在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教材第122

页的例1 。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 1)算出平均数是1 .475 ,认为身高接近1 .475m 的比较合适。

( 2)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485 ,身高接近1 .485m 比较合适。

( 3)身高是1 .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52m 左右比较合适。

2、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

.52 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5、完成教材第124

页练十四的第1、2、3 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小军对居民楼中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 1)计算出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 2)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 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综合练习

1、出示P77第2题

(1)学生看图后独立思考:1999年哪种电话的用户多?2003呢?

(2)哪种电话用户的增长速度快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从折线的走势上来判断;计算每种电话用户2004年与1999年的差,进一步检验作出的判断是否正确)

(3)看这这张统计图,你还想到什么?学生交流。

2、我国的经济在持续稳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出示第3题。

(1)这张图统计的是什么?

(2)拥有电话的家庭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快?计算机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说说自己判断的方法。

(3)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你还能想到什么?

三、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

1、完成P78第4题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学生独立完成后和同学交流。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仙花根的生长速度要快一些。而芽的生长速度之所以比根慢,主要是因为开始发芽的时间比较晚。但从第8天起芽的生长速度就和根大体上是相当的)我们在农学院里也有自己的盆栽植物,请你也来做个小科学家,坚持观察一种植物,并做好记载。

2、完成P78第5题逐题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两条折线中相应点的关系进行判断。

3、独立完成P79第6题,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例

(2)交流,互相评价,进一步掌握绘制的方法和技巧。

(3)讨论交流问题。结合“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一道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交流说说理由。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五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

在中国,自20__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____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____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

(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

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____—____年)。

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

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课件演示)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给日常教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动力,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正是符合时代所需。简单来说,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就是通过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集合,并将这些元素巧妙的运用于日常教学。该项技术根据人的联想思维能力,非线性的组织和调整学习素材和资料,并用一种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来。小学语文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合理巧妙的应用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学添砖加瓦。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出现都将伴随着各种问题,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相对的工序,但如何规避缺点合理运用却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下文笔者就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简单阐述几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学生群体力算是比较特殊的存在,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刚刚脱离家庭和幼儿园,在课堂学习中经常纪律涣散、注意力不集中,一节课下来他们真正能收获到的知识并不多,孩子们对学习的认知还处于幼儿园以玩为主的阶段。因为小学教学的主要一点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认知和学习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容易被一些动画和色彩丰富的图片所吸引这个特点进行课堂导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设施的短缺无法完成这一点,如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恰好可以完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课文学习的导入部分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演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和动画视频,小学生会立马产生好奇心,一旦心生兴趣,学生就会愉快的进行课文的探究,能够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丑小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丑小鸭的图片和动画视频,然后在课堂学习中,首先展示丑小鸭被群鸟和鸭群欺负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这时候小学生们都发挥想象力编出了各种故事,在这样热烈的气氛就是可以开始播放丑小鸭的视频,当播放到小鸭经历了各种挫折以后暂停播放,让学生提问如果你经历了丑小鸭的生活,你会怎么做?当每个小学生都进入思考状态时就可以开启课文学习了,带着对课文问题的思考去感受丑小鸭的心理变化,学生们就更能体会到它的坚强和最后变成天鹅的感动。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学习情境,拓展学生的视野

小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丰富等原因造成了对某些课文内容的不理解,比如游记类和纪实类文章,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都是由教师一个人的表述为学生搭建一个场景框架,小学生的理解力有限,很难引起师生之间的共鸣,这样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利用图像和视频将学生真切的代入文章环境中,那么课文就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真实的存在。这样学习情境的营造不仅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理解课文所写,而且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看到课堂以外的风光。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颐和园》,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然后学习字词,最后划出重点段落背诵即可。很显然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对颐和园还是一无所知,根本不能领略颐和园的风光和造园艺术。而在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颐和园的记录片,学生可以真正领略到课文中所描述的万寿山和昆明湖,既可以拓宽视野又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课堂教学以书本为主,多媒体为辅,切勿盲从

由于多媒体教学突出的有效性,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极依赖多媒体课件,课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研究课件制作和搜寻相关素材,忽略了书本的重要性,这样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的。教师首要要明确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而不是一味的尽量多的使用多媒体,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切忌盲目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书本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多媒体技术只是一项教学工具,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教学,因此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技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是应该以书本为主,以多媒体为辅,这样才能正真提高课堂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三国时期的分据情况,了解人物关系和前情概要,当学生知晓以后再以课文讲解为主,这样的主次关系才是真正适合课堂教学的。

四、结语

终上所述,多媒体技术以其生动性和多样性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同时进行深入研究,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主线设计 小学英语 PEP 教学

一、为什么要进行主线设计

主线是什么?“主线”是“主要线索”的简称,是指占主导地位或统领事物发展的线索。教学主线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贯穿于整节课堂教学的一条明晰的学习线索。这条线索能使教学内容间产生关联,帮助学生形成有序的认知方式,清晰地构建网络知识体系。翻开人教社新版的PEP教材,我们会发现A,B部分中的词句虽有一些关联,但还是相对独立的。词与词,句与句,词与句的联系不紧密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实效。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将词与句发生关联,构建教学主线,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

二、如何进行主线设计

通过对新版PEP教材的研究,以及对课堂教学的探索,我发现主线设计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以人物为主线。在学生心中,有他们喜欢的卡通人物。把这些人物引入课堂,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喜欢的人物与教学内容串联起来,相互产生联系,便于学生更好地学。比如,在PEP五年级上册Unit14 What can you do? 这个单元的词汇教学中,我引入了最近学生很喜欢的一个人物“大白”。在电影里,要成为超能陆战队的一员,需要具备强大的能力。刚好可以和这个单元的主题What can you do? 结合起来。在A部分中,学生不断地用句型What can you do? 句型向大白提问,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出了Let’s learn中的单词教学。在B部分中,学生通过对大白超能力的想象,向大白提出问题Can you …? 引出核心句型的教学。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以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大白为主线,将新词和新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条理清晰,富有情趣,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扎实有效。

2.以场景为主线。一堂课中,往往有好几个新词和新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往往将这些词和句子重组,将相关联的词和句分为一组,分别置于不同的情景中呈现,使学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比如PEP六年级上册Unit1B Let’s talk一课中,学生要掌握问路的句型How can we get there? 以及描述路线的四个词组和句型Turn left/right/go straight at the …。教师首先引出这节课的大场景:Wu Yifan和Robin打算周六出去玩。他们游玩的顺序是science museum―bookstore―post office―cinema.通过这四个地点引出四个小场景。在这四个问路的小场景中引出核心句型和词组的教学。整堂课由四个问路的小场景连接而成。思路清晰,情景真实,让学生很好地感受了语用环境,学用相融,操练扎实。

3.以故事为主线。小学生很喜欢有趣的故事。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喜欢的故事,融合教学内容,以故事为主线,把教学内容穿插在其中。比如PEP六年级上册Unit6 A Let’s learn一课中,学生要掌握描述情绪的五个单词:angry,afraid,sad,worried,happy。这堂课中教师可以以“象宝宝找妈妈”的故事为主线来设计课堂。故事中,调皮的小象宝宝和他的妈妈走散了,由此引出了象宝宝和象妈妈不同的情绪变化。象宝宝从刚开始的afraid到后面的sad。象妈妈从angry到worried。在最后小黄人的帮助下,象宝宝终于找到了妈妈,大家都变得很happy。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象宝宝找妈妈这条主线,将所有的新词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环环相扣,巧妙过度。学生看完故事,也学会了新词,还培养了爱心。

4.以话题为主线。新版PEP教材的一大变化是突出了话题的功能。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话题,这些话题往往是学生比较感兴趣,有话可说的内容。每个单元的词与句型都与话题相关。这就为以话题为主线组织教学提供了方便。比如PEP六年级下册Unit4 Then and Now这个单元的话题性很突出,从A部分到B部分说的都是一个话题:Change变化。A部分说的是学校的变化。B部分说的是人物的变化。这个单元放在六年级下是再适合不过了。因为对于六年级马上就要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学校的变化,自己的变化,周围同学的变化最有发言权。所以这个单元很适合围绕“Change”这个主题来设计教学主线。拿B部分的Let’s talk来举例。我首先通过Let’s sing直接引出了这堂课的核心句型Before,… Now,….。接下来通过PPT让学生说一说这六年来老师的变化。再由老师过度到学生,通过照片的对比找找同学以及自己的变化。最后回到课本,说出Mike的变化对学生来说就是件很简单的事了。因为这个话题离学生很近,所以学生发言很踊跃,课堂氛围也很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主线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设计和挖掘,才能让教学主线更贴近学生,更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和记忆。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主线设计,活用课堂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主线设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切实推动小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全面掌握。

参考文献:

[1]黄建如.英文教育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