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最初的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2、世界旅行不像它看上去的那么美好,只是在你从所有炎热和狼狈中归来之后,你忘记了所受的折磨,回忆着看见过的不可思议的景色,它才是美好的。
3、有走的理由,却愿意停留,才是爱的最好理由。
4、在很大程度上,人生仅仅是一场闹剧,有时最好站在一旁,观之笑之,这比一味介入要强得多。
5、相爱就是,无论是一米八还是两米二宽的床,我们都只睡一米。
6、男人对女人的伤害,不一定是他爱上了别人,而是他在她有所期待的时候让她失望,在她脆弱的时候没有扶她一把。
7、那么多自己过的日子都过过来了,怕什么,总会有人把剩下的所有节日一个不落的陪你过完。
8、漂亮和美丽是两回事。一双眼睛可以不漂亮,但眼神可以美丽。一副不够标志的面容可以有可爱的神态,一副不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仪态和举止。这都在于一个灵魂的丰富和坦荡。或许美化灵魂有不少途径,但我想,阅读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贵的,不须求助他人的捷径。
9、愿十年以后我提着老酒,愿你十年以后还是老友。
10、我爱他,是因为他像爱情本身应有的样子。
11、人穷尽一生追寻另一个人类,共度一生的事,我无法理解。或许我自己太有意思,无需他人陪。祝你们在对方身上得到的快乐,与我给自己的一样多。
12、有时候不是对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对方看得太重。有时候总感觉别人忽略了自己,其实可能是自己太闲了。
13、小情侣其实是怕失去对方,总是大声诘问;老夫妻因相互懂得,总能温情软语。因无爱而喧嚣,故有情则寂静。
14、别等到明天再努力,只有努力过完今天的人,才会有明天。
15、有些人是有很多机会相见的,却总找借口推脱,想见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有些事是有很多机会去做的,却一天一天推迟,想做的时候却发现没机会了。有些爱给了你很多机会,却不在意、不在乎,想重视的时候已经没机会爱了。
16、愿你漂泊的时候会有人送你酒喝,孤独的时候总有人陪你唱歌。
17、——单身久了是什么感觉?——偶尔羡慕情侣,偶尔庆幸自由。
18、好奇怪,明明我是个特别容易放弃的人,但在喜欢你这件事上,却坚持了好多年。
片段再现(一):
师:天和地这个时候产生了奇妙的变化。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老师读上半句,留意老师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等会儿你读的时候,把下半句和上半句相对应的词语也强调一下。(师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齐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生将相应词语强调了一下)
师: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一生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全体女同学,你们就是“轻而清的东西”,你们读!
生:(女生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师:男孩子,你们就是重而浊的东西。你们读下半句。
生(男生齐)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适时点评:
备课时,我注意到“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是对偶句,语言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极富节奏感。因此,在第一个教学片段中,我有意识地试图通过反复朗读,让孩子们体会其妙处。但是这种体会,仅仅停留在读这个层面上,还没有对语言规律作适度的点拨。这对语言敏感度还不高的三年级孩子来说,显然是很不够的。语文学习,内容理解是一个层面,语言形式的研究又是一个层面,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 。第二次备课的时候,我又一次捧起课文细细地读起来。通过读,我充分感受了对偶句的节奏美和对称美。更加让我欣喜的是,我发现了课文中写“变化慢”、“时间长”的词语,一共有四处:
第一处: 天和地渐渐分开了。
第二、三处: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第四处: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才逐渐成形。
“渐渐”、“缓缓”、“慢慢”、“逐渐”“多少年”,都表示速度慢,时间长。这些词语具有丰富的内涵——天地形成时间之漫长,开天辟地之艰辛,都蕴含其中。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非常注意用词的细微的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丰富了表达形式。这一语言现象的发现,让我甚为兴奋。第二次教学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细细品析上述语言现象,教学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段再现(二):
生:(齐)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师:天和地这个时候形成了,产生了奇妙的变化。同学们我们来看:
投影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师:老师读上半句,请大家注意听。老师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等下你读的时候,把下半句的相应的词语也强调一下。(师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指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将“重 浊 下降 地”等词语读重音)。
(和第一个教学片段流程相同的部分,此处从略)
师:请你再仔细读读,发现了什么吗?
生:老师,我发现上下半句话字数是相等的。
师:你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生:我发现上下两个半句有很多的反义词?(师插:你说说都有哪些?)清对浊、轻对重、上升对下降,天对地。
师:嗯 ,真好!老师读上排的词语,你们读下排与它们相反或相对应的词语。
(师生合作对句)
清----浊 轻——重 上升----下降 天----地
师:这些意思相反的词语放在上下半句里,读起来特别的有味道。来,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有滋有味地齐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其实,这句话中,还有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大家发现了吗?
生:缓缓和慢慢。
师:这两个词语什么意思?
生:都是速度很慢的意思。
师:其实啊,在这篇课文里,表示慢的词语还有,请大家到课文里找找。
(生默读找词语)。
生:我找到了一处:在第二段里有“天和地‘渐渐’分开了!”这里有个‘渐渐’。
生:我还找到了另一句,“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才‘逐渐’成形。”这里有个“逐渐”也表示速度慢、时间长。
师:大家找得很好,我们一起看到屏幕上(教师把带有表示“慢慢”意思的全部语句子打在屏幕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读着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作者写文章很注意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生:我还感觉到天地分开真的很不容易。很艰辛!
生:我感觉到天地形成的时间太漫长了。
生:天地形成需要那么长时间,我真担心会不会累倒!
师:是啊,大家感受得真好,这些感受我们都是从文字中来的,你看,学语文可真有意思啊。
适时点评:
相比于第一个教学片段,这次所呈现的教学过程,就显得丰满多了。教学中,因为注意了挖掘独特的语言现象,采用了反复朗读、对比品析、前后勾连等策略,将内容的理解、语言的揣摩、情感的体验,都融合在了一起,达到了“到课文中走个来回”的效果。
评价分析:
第一,一个语文教师,要练就“善于发现”的眼睛。“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借用罗丹的话,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语文课本中不缺少训练的点,缺少的是一双善于发现训练点的眼睛。”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细读课文,在对课文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寻找属于“这一课”的独特的语言现象,然后将这些语言现象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引领学生回归到语文最初的家园。 进而,我想到,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得有高品味的语感,并以自己的敏锐的语感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感觉和悟性。一个语文教师光有言语之爱还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言语感悟力和发现力。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言语奥秘的探索者、解密者、创造者,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语言的引领者。语文教师理应凭着自己对语言的独特的感受,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精微隐秘的深处,指点学生发现并欣赏琳琅满目的语言世界,进而将自己的言语睿智传递给他们,唤醒他们沉睡的言语感觉,点染他们的言语悟性和灵性,使他们逐渐获得言语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如潘新和教授说的“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生的言语心智法门的。”
第二,一个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练就“善于发现”的眼睛。在第二个教学片段中,我领着孩子们反复朗读,让他们读得有滋有味;在反复读的基础上,孩子们很自然地领略并发现了对偶句的魅力;尔后的词语品析,孩子们通过对比朗读,感受和洞察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冼鼎钧 译
关于宇宙的起源,冰岛文学家斯托里森在1220年左右编写的北欧神话集《新埃达》中已有所阐述。按这本神话集所说,最初是一无所有的。既没有地,也没有天,只有一个裂口,也没有草原。而在这混沌虚无的北方和南方,则是冰雪的区域尼夫尔翰和火的区域木斯皮尔翰。木斯皮尔翰的火融化了尼夫尔翰的一些冰。在融化的水滴里产生了一个巨人伊默。伊默吃什么呢?啊,看来还有一头母牛阿豪姆拉。可是母牛又吃什么呢?好吧,还要有点盐。故事就是这样继续下去。
我不想冒犯宗教感情,即便是北欧维京海盗的宗教感情。但是,我想这个故事实在不是一幅令人满意的宇宙起源的图景。且不说对那些无稽之谈的非议,只就故事本身,它所引起的问题就和它解答的问题一样多,而每个疑问的解答都要求初始条件的进一步复杂化。
追溯宇宙起源的这个念头是不可抗拒的。自从16至17世纪开始出现现代科学以来,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曾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宇宙起源问题。
可是,就在这刚刚过去的十年里,一切都改变了。一个早期宇宙理论已经被广泛接受,以致常常被天文学家称为“标准模型”。这个理论多少有点像有时被称为“大爆炸”的理论,但是它进一步对宇宙的内容作了明确得多的规定。
最初发生了一次爆炸。这不是习见于地球上发生在一个确定的点,然后向四周的空气传播开去的那种爆炸,而是一种在各处同时发生,从一开始就充满整个空间的爆炸,爆炸中每一个粒子都离开其他每一个粒子飞奔。
在爆炸发生后的百分之一秒,即我们能多少有把握谈论的最早时刻,宇宙的温度大约是摄氏一千亿度(1011℃)。这比最热的恒星中心还要热,事实上,它是这么热,以致不可能聚集成任何普通的物质成分,即不可能聚集成分子、原子甚至原子核,能够在爆炸中相互飞速地分离的只是各种基本粒子,它们是现代高能核物理的主题。
在这里介绍一下早期宇宙里存在最多的几种粒子。一类大量存在的粒子是电子,就是在电线的电流中运动的那种带负电荷的粒子,它们组成了现在宇宙中所有原子和分子的外层部分。另外一种在早期宇宙里非常丰富的粒子是正电子,这是一种质量和电子完全相同,但却带着正电荷的粒子。在今天的宇宙里,正电子只有在高能实验室里找到,或者在某些放射性现象中找到,或者在宇宙线和超新星爆炸等剧烈天文现象里找到,然而,在早期宇宙里正电子的数目几乎完全和电子相等。除电子和正电子之外,还有数目大致相等的各种中微子。这种幽灵般的粒子既没有质量,也没有电荷。最后,宇宙里还充满了光。但是不必要把光和粒子分别处理。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光是由质量和电荷都为零的粒子――光子所组成的。每个光子携带着一定数量的能量和动量,大小取决于其波长。光子的数目和平均能量和电子、正电子或者中微子的数目大致相等。
这些粒子(电子、正电子、中微子、光子等)不断地从纯能量中产生出来,经历很短的寿命后又湮灭了。因此,它们的数目并不是预先注定的,而是由产生过程与湮灭过程的平衡确定的。从这个平衡我们可以推算出,这盆宇宙汤在温度为一千亿度时的密度是水的四十亿(4×109)倍。此外。宇宙汤内还掺有很少量的较重粒子:中子和质子――它们组成今天世界里的原子核(质子是带正电荷的;中子比质子稍微重一点,是电中性的),比例大致是每十亿个光子(或正电子、电子、中微子)对一个质子和中子。十亿个光子对一个核粒子这个比值是建立宇宙标准模型的关键性数值,必须由观测来得到。
随着爆炸继续下去,温度下降了,在约十分之一秒以后下降到摄氏三百亿(3×1010)度;约一秒以后降至一百亿度;十四秒后降至三十亿度。冷却到这个地步以后,电子和正电子湮灭的速度开始快于它们从光子和中微子重新产生出来的速度。这种物质湮灭过程所释放出的能量暂时延缓了宇宙的冷却速度,不过温度仍然在下降,在最初的三分钟终了时,下降到十亿度。这个温度已经足够低,能使中子和质子开始组合成复合的原子核。首先是由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组合成一个重氢(氘)核。由于这时的密度还足够大(稍微比水小一些),所以这些氘核可以迅速地组成最稳固的轻原子核,即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氦核。
最初三分钟终了时宇宙的组成主要是光、中微子和反中微子。核物质仍然只占很小一个份额,现在它们当中有百分之七十三是氢,有百分之二十七是氦,还有跟这些核物质同样稀少的电子,它们是经过电子-正电子湮灭期以后剩下的。所有这些物质继续飞驰分离着,一直在冷却下去和稀薄下去。又过了几十万年,温度终于冷却到足够低,可以让电子与氢核和氦核组成原子。这样组成的气体由于引力影响而形成气团,最后凝聚为今日宇宙里的星系和恒星。但无论如何,星辰得以开始它们的生命的组成物,正是在这最初三分钟所产生的。
上面简单叙述的标准模型仍然不是关于宇宙起源可以想得出的最令人满意的理论。就和《新埃达》一样,在阐述宇宙的开始时,或者在第一个百分之一秒左右,这个理论仍然存在着令人困惑的含混之处。再则,还有必要去确定起始条件,特别是光子对核粒子的初始比率――十亿比一,而这是令人不愉快的工作。我们宁愿在理论里有更大的逻辑必然的观念。
例如,另一个称为“稳恒态模型”的理论在哲学上就有更大的吸引力。这个模型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在这个模型里,宇宙永远都是和现在一样。当它膨胀时,在星系分离开的缝隙里,有新的物质产生。这个理论隐含了所有关于宇宙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的问题的答案。答案是宇宙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只有如此它才能保持着永远不变。宇宙起源的问题被一笔勾销了。在这个理论里根本不存在早期宇宙。
那么我们怎么会得出“标准模型”的呢?它是怎样胜过诸如稳恒态模型等其他理论的呢?它之所以成立,是因为近代天体物理学基本上是客观的,人们对它达成了一致的看法,既非由于哲学偏爱的变迁,也非由于天体物理学巨匠们的影响,而是由于来自经验数据的压力。
在叙述了观察到的宇宙学现象之后,我将试图把个别的资料并在一起,以组成一幅早期宇宙物理条件的连贯的图画,这将更具体地把我们带回到最初的三分钟去。我们将会像看电影那样,按顺序地看到宇宙的膨胀、冷却和形成。我们还将试图看一下那个仍然笼罩着迷雾的时期(最初的百分之一秒)和在此之前的事情。
我们可以确信这个标准模型吗?它会不会由于新的发现而被推翻,而被别的宇宙起源说所超过?或者,甚至稳恒态模型会东山再起?也许会。我不能否认在我写到最初三分钟的事情时,似乎是充满信心,但心里并不是那么踏实。
但是,即使它最后被别的理论所取代了,标准模型终究在宇宙学历史里起过重要的作用。现在(虽然是在最近的十多年以来),把物理学及天体物理学的理论想法在标准模型中计算出其结果来进行检验,已经是正规的方法。标准模型已经常被用作论证天文观测计划的理论基础。这样,标准模型为理论工作者和观测者提供了基本的共同语言,使他们了解彼此在做些什么。如果有一天标准模型被一个更好的理论所取代的话,这个理论很可能是由于受到标准模型启发而进行的观察和计算所得到的。
Yi Jianlian is a good basketballer. He is born in Heshan, Guangdong. He is 2.12 meters tall and 113 kilos. He is taller than many people, and he is hangsome and kind. He works hard in the match and in the training. So his coach and team friends all like him.
Yi Jianlian began his career quite early. When he was fifteen years old, he came into CBA. In 2002, he got the first gold medal——Asia Youth championship’s champion. After that, he helped Guangdong team win 3 gold medals from 2003 to 2006 CBA championships. And he von the CBA MVP from 2005 to 2006. In 2006 Asian Games, he got 16.6 points and 10.3 rebounds. He was the greatest basketball player in PRC, in 2006, I think.
On June 28th, 2007, Yi Jianlian came into NBA! All the Chinese people were excited. Because he is the fourth Chinese basketballer who came into NBA. All the people hope he can become better and better..
一、对规则的“肯定”时期――传统规则的兴起
最密切联系原则植生于美国,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冲突法革命。在20世纪以前,在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由于国际交往、商品交易类型、流转速度的有限性,稳定的法律制度可以在调整社会关系中发挥良好的作用,而且经济主体的平等地位带来了法律适用上的平等,整个社会处于良好的法律秩序中。这种经济条件决定了人们对法律制度稳定性的要求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从政治条件来看,19世纪作为资本主义民主自由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提出的民主、人权和法治观念迫切的需要法典化、具体化。资产阶级需要稳定的法律制度来形成稳定的阶级关系,他们对法律稳定性的要求必然大于灵活性。古老的“硬性”的规则就是这样在早期资本主义的土壤里生存了下来。同时,早期的法哲学思想对国际私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此阶段盛行的实证法学和分析法学正好说明了这一点,规范法学和分析法学都把法律的效力置于法律的中心,把它看作法律的最高价值所在,法律只讲合法性,不讲合理性;只要法的逻辑把握,不要法的价值判断;只要法官绝对忠诚于法律,不要法官的内心信念,他们注重的是法律的秩序而不是正义。[2]因此传统规则在此阶段得到广泛认同。
二、对规则的“否定”时期――规则的没落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兴起
进入20世纪后,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本输出使国际交往增多,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使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及对立。人们的经济地位两极分化严重,这往往伴随着法律地位的失衡,近代法治、法律关系中主体地位平等的法律观念已逐渐失去现实意义,资产阶级提出的民主人权的法治观念受到冲击,现代法制精神如何定位成为法学家们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此外,法律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没有变化,法律无须变化,社会一旦有变化,法律应与之相适应。古老的规则产生并得势于各类行为的事件性质(合同、侵权等)比较单纯的中世纪,但由于现代各国社会工业技术、交通急速发达,不正当竞争问题日益复杂,行为的内容也已不单纯,以侵权行为为例,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首先,由于科技发达,侵权行为究竟在何处时常混淆不清。例如,同一行为兼跨数国以及跨国污染、跨国销售产生的侵权问题,又如广播电视新闻的诽谤,同时散播于多个国家,究竟何地为行为地,不易确定。人类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传播信息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是任何传统的传媒工具所无法匹敌的,通过网络造成的侵权行为,行为地的确定更是难上加难,甚至无法确定。其次,现代国际交通便利,高速交通工具发展迅速,人民往来频繁,行为地常为偶然结果,这在交通设施意外事故中最为明显。此时行为人并无“入境随俗”的观念,强行用行为地来衡量侵权行为的成立,自有不妥之处。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思想也开始复归,人们对法律的要求转变为:法律必须是正义的,法律的正义价值高于法律的其他价值。它认为法官所注重的应当是法律适用的最终结果而不仅仅是过程。人们开始“否定”传统的规则,最密切联系原则应运而生。运用最密切联系原则来确定准据法不仅改变了传统冲突法连结因素的单一性,而且还使得与案件有关的各方面因素都得以考虑,使具体情况与选择规则结合考虑,避免了一叶障目,无疑更增强了侵权案件处理的科学性。最密切联系原则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它以灵活的法律选择方法克服了传统国际私法的机械盲目性,抛弃了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成份,从而加强了冲突法的功能,所以它是对传统冲突规则的一次划时代的改革。同时它对“实质正义”的崇尚使它更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三、对规则的“否定之否定”时期――规则回归与新发展
但最密切联系原则并不是完美的理论,它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由于侵权案件的日益复杂化,容易造成法官在选择法律上的臆断,滥用自由裁量权,使追求实质公平的目标大打折扣,而且该原则还会因对政府利益等因素的强调而损益其效果,扩大法院地法的适用,以致有损于外国法的平等地位。[3]此原则运用起来还需考虑诸多因素,如合同缔结地、合同履行地、侵权行为地、当事人住所地、事故发生地、损害结果发生地等等,分析过程复杂,会为裁决带来麻烦,并使法律失去可预见性。因此,“万能”理论也只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幻想,柯里的“没有规则我们会更好”的观点已无人追随,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涉外关系的日益复杂,学者们也意识到法律的过度灵活所要付出的代价,他们开始重视法律的稳定性,重新审视冲突规则的合理性和优点,并探寻新的出路。传统的侵权行为地规则又重新受到审视,在经过历史的洗刷和改良后,再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我们可将之称为“现代冲突规则”,以区别于传统的冲突规则。这种现代的冲突规则最大的特点是传统规则与灵活的现代选择方法的有机结合,其具有以下特征:1.以规则为主干。2.以现代选择方法辅以调整。3.以若干例外规定为补充。这种新的规则实际上是对传统规则和现代方法的去粕存精,它使冲突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新找到新的平衡,在经历了对规则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后,冲突法在时代的变迁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这种发展的过程中,最密切联系原则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使旧的规则被抛弃,新的规则产生。
正如戴维(Rene David)曾说:“所有国家的法律制度存在并将永远存在两种司法要求的矛盾:法律的方面必须具有确定性和可预见性,另一方面又必须具有灵活性,能够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冲突法同样不能避免这种冲突与矛盾,还尤其受到这种矛盾的制约。[4]每一个国家有国家的法律制度存在并将永远存在两种司法要求的矛盾:法律的方面必须具有确定性和可预见性,另一方面又必须具有灵活性,能够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冲突法同样不能避免这种冲突与矛盾,还尤其受到这种矛盾的制约。[4]每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在力图在这二者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我国立法对最密切联系原则运用的变化和发展,就是他们在法律稳定性和灵活性中的变动和选择,但这种选择并不是任意的,它是由一定的历史、经济及人文条件所决定的,是历史的抉择和时代的产物,它的发展历程是有规律可循的。
参考文献:
[1]陈卫佐.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展十大亮点[N].法制日报,2010-11-02.
[2]张文显著.二十一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法律出版社,1996,81.
[3]徐崇利.冲突规则的回归[J].法学评论,200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