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爱国主义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爱国主义教育范文第1篇

 外化即外在表现,它以内化为源泉,是爱国情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流露,是爱国的一种自觉行为。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三会两节”抓爱国行为的外化。

“三会”指晨会、班会、队会。“两节”指国庆节和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利用晨会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小学德育纲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每周一和重大纪念日的晨会时间,坚持进行“国旗下讲话”,坚持按国旗法升降国旗。利用班队会举办“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会”、“爱我中华”知识竞赛、“百歌颂祖国”歌泳比赛等主题教育活动。艺术节、国庆节期间,同学们以歌舞、书画、诗歌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在祖国怀抱里茁壮成长的幸福情感,抒发各自报效祖国的宏伟志向。

“三线”指课堂教学、社区教育和社会实践,“一面”指“三线”一体,统一制定德育目标,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旋律,全方位开展工作,从而形成一 个层面。课堂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几年来,我们制定了各学科爱国主义教育的分科计划,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分解、贯穿到各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其中,思想品德课尤其发挥了应有的主渠道作用,运用思品课教学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知情、明理、导行。如《坚持民族气节》、《我爱祖国》、《时刻想到祖国的尊严》等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社区教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线。我校早在1987年就成立了社区教育网。近年来,我们又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聘请“关心下一 代协会”的革命老前辈为师生作报告,组织收听、看英模人物事迹报告,观看《孔繁森》等反映爱国、爱人民的优秀影视片,发动社区教育力量倡导“学生不准进‘三室一厅’,开展了“告别三室一厅”签字活动。我们还将爱祖国与爱家乡、爱人民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了“洁城”行动,开展“枝城是我家,人人爱护她”的环保演讲话动。几年来,我们特别注意将爱国主义教育同本地实际相结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瞻仰清末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杨守敬故居,让学生感受家乡地灵人杰;访问“当代神农”程启木,了解他“自己带头富,带领群众富,不忘国家富”的崇高精神境界:参观三峡动力集团等现代企业,了解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开展“党·团·队”德育共建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团队的感情,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扬团队朝气蓬勃的精神,共建德育基地,共唱爱国主曲,共写育人新篇。

“432工程”指优化四支德育队伍,开辟三条德育途径,建设两类德育基地。

四支德育队伍指领导队伍、教师队伍、校外辅导员队伍、家长队伍,发挥这四支队伍的作用,就形成了“人人育人”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氛围。三条德育途径指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形成德育合力。二类德育基地指校内、校外德育基地。校内德育包括校史陈列室、荣誉室、大队室、红领巾广播站等,利用这些阵地发挥其导向作用、“窗口”作用和“喉舌”作用。我们还利用本地优势,深入挖掘德育资源,建立了“红领巾敬老区”、“革命烈士陵园”、“红领巾车站”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博物馆等场馆开展活动。如去年,为纪念胜利50周年,我校组织学生到文化馆参观“民族魂”展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我校还率先在全市开展了”手拉手”互助活动,这一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五自”能力,又让他们懂得从小学会关心、学会负责。“手拉手”联谊学校(潘湾小学、石桥子小学)成为我校的校外德育基地,产生了良好的育人效果。“432工程”逐步成为我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系列化工程。

爱国主义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职生 爱国主义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0.034

On Strengthening Patriotic Educ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HE Xiaoyu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Shandong 255049;

Xin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nzhou, Shanxi 034000)

Abstract Patriotism education i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project is to help the majority of people, especially vocational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so as 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 very important job.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vocational students Patriotism Education in Schools lack of family education, social atmosphere is not strong, diversified shock problems and causes of comprehensive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coping strategies to interim patriotic vocational students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embarked on the road of Marxism.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patriotic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1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有共同的要求。在现阶段,爱国和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每个爱国者都应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把热爱祖国的情感转化为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的实际行动。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已成为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愿望。广大人民群众必须永远高擎爱国主义的精神火炬,顶住霸权主义的各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2 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2.1 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氛围不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意识日益呈现出独立性、多变性、选择性、差异性特征,对爱国主义教育热情不够。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企业重视经济效益,学校重视升学率,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不浓,对于中职生来讲也就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另外,新闻媒体宣传和报道爱国主义的栏目不多,没有为爱国主义教育营造出良好的氛围,社会的关注度不够。

2.2 学校、家庭教育存在不足

当前中职教育处于转型时期,中职学校的生存压力不可避免地使得学校片面追求就业率而忽视德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有人说:中国当前家庭子女缺少的不是营养、金钱,也不是家庭的爱,而是缺少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给孩子灌输:要好好学习,长大找个好工作。却很少有家长会灌输孩子:要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2.3 多元化冲击影响着中职生主流价值观念

由于我国对传承传统文化重视不够,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腐朽文化逐渐冲击着我国中职生的传统价值观念。中职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其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差,在国外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极易受到不健康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的影响,进而影响着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3 中职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3.1 是应对全球化、信息化挑战的需要

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同时也给新时期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压力。部分中职生受外来落后腐朽文化影响和干扰,某种程度上淡化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信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为了应对全球化、信息化的严峻挑战,我们应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培育广大人民特别是中职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2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中职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承继者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所以,要把思想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提升中职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使其成为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的技能型人才。

3.3 是提升个人价值的需要

在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思想中,提倡“公忠”,侧重于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公忠”不仅是一种爱国思想,也是个人的“修身之道”。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至今仍激励着中华儿女报效祖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等等这些先人们用他们的语言、行动甚至生命向后人阐释了人生价值的真正意义所在,那就是只有具备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行动,才能提升和实现人生价值。加强中职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培育爱国主义情感,并使其内化为一种自我修养,是中职生走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和提升个人价值的需要。

4 新时期加强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出路

4.1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创新

4.1.1 加强民族文化教育

首先,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性特征,积极加强优秀民族文化教育,让中职生熟悉中国辉煌而悠久的历史,读史以明智、知史以爱国;其次,在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同时,要与外国优秀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最后,要立足于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

4.1.2 加强危机意识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我们在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更多强调取得的成绩,而对现存问题认识不足,势必会降低教育的信赖度,而危机意识自然得不到加强。因而,加强危机意识的培养,增强中职生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使中职生认清世情和国情,居安思危,激发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4.1.3 加强自强意识教育

目前,我国虽在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靠新一代青年去努力拼搏。因此,我们加强对中职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青年一代树立起自强意识,树立起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和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并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职生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从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2 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创新

4.2.1 抢占网络阵地,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传媒的平台,加强对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以达到预期效果。首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具有趣味性、科学性、针对性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站;然后,积极开发研究爱国主义教育软件,把学习技能知识和加强情感教育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主题以鲜活生动、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

4.2.2 开发寓含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娱乐作品

文艺工作者应该坚持在主流价值观的指引下,创作出更多能够反映时代要求的作品,教育工作者应该借助多媒体手段,把反映爱国主义主题的优秀影视作品引入课堂,集思想性、科学性与娱乐性为一体,在满足中职生的审美、趣味要求的同时,逐步培养和升华他们的爱国主义素养。

4.2.3 利用先进事迹增强爱国情怀

模仿典型是中职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用爱国的先进事迹来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更具有说服力。我们要善于利用社会生活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先进事迹,如大力宣传中国航天员不计个人安危,成就航天事业伟大成果的“载人航天精神”;大力弘扬北京奥运会期间运动员努力拼搏为国争光凝练出的“奥运精神”;大力弘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精神”等等。只要我们利用好这些先进事迹并积极发现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从而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教育活动,就能增强中职生的爱国素养和爱国情怀。

4.3 发挥社会各方力量的作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必须利用好社会各方力量,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当前,全球化、信息化飞速发展,中职生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思想意识不断发生变化,差异性个性化趋势明显,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社会手段和方式,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营造进取向上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我们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发挥中职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利用好大众传媒的媒介作用,发挥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社区等社会组织的协助作用,共同致力于提高中职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加强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促进国家繁荣强盛和社会安定和谐的精神支柱,也是提升个人素养,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于当代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新环境,挖掘新时期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德广,秦朝钧.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与途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41-43.

[2] 章凤红.浅谈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J].教育论坛,2005.23:8-9.

[3] 黄锦.互联网: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平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4:14-17.

[4] 刘燕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岱宗学刊,2006.2:78-79.

[5] 马建.正确认识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0.4:8-9.

爱国主义教育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A)-0093-01

教育幼儿热爱祖国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的内容之一。陈鹤琴先生说:“小时候有爱人的行为,到了成年也就会爱人民、爱祖国。”但“爱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非让幼儿理解、掌握什么是祖国?什么是爱国主义?而是根据幼儿的认知、情感发展规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幼儿可接受的途径、方法去影响幼儿、教育幼儿,使幼儿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一、从幼儿最初萌发的义务感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任性、霸道,要想改变他们独占的个性,必须先从心理上说服他们。首先让幼儿与优秀的小伙伴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还可以从教育故事中寻找正面的形象为幼儿树立榜样,然后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不管在家、在幼儿园都要互相谦让、和睦相处,接着教师要抓住幼儿的这一点爱的萌芽,从自身做起,去感染他们。如,在“爱妈妈”的活动中,教育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关心、爱护妈妈,并由爱妈妈逐步扩展到爱老师、爱小朋友、爱周围的人……从最初的义务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使幼儿从小就萌发爱人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优化教育环境,隐性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环境中渗透德育内容往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而它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教师应通过创设、优化教育环境来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如,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张贴国旗、国徽,在走廊里悬挂孩子们的优秀画作:保卫祖国的、勇敢自信的小飞行员等,这些都能使幼儿在真实、健康的环境的感染下,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因此,环境是辅助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重要工具。

三、在各种幼儿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1、在欢庆节日的同时,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教师可在国际劳动节抓住时机教育幼儿爱劳动人民;在“三八”节进行感恩亲情教育,引导幼儿为妈妈、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九月举办“老师,我爱您”的综合活动,激发幼儿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在国庆节组织幼儿参加“为祖国妈妈过生日”的综合活动,使幼儿懂得祖国和我们一样也有生日,爱祖国就要像爱妈妈一样……使幼儿从小就体会到做中国人的光荣,从而树立长大后为国争光的美好愿望。

2、在教学的各领域开展主题活动。如,在音乐课上让幼儿欣赏《十送》《会师谣》《会师山歌》等,学习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国旗多美丽》等,加深幼儿的爱国情感;在科学、美术活动中,让幼儿认识国旗、国徽,知道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使幼儿进一步产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体育活动中让幼儿在操场上学做中战士“过铁索桥”、“独木桥”的体育游戏;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向幼儿讲述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开展向英雄、烈士学习,认识自己的家乡等综合活动,加深幼儿对的认识,使幼儿感受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幼儿热爱,向学习,从而保卫祖国的情感。

3、在参观游玩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如,秋季组织幼儿去田野游玩,参观农民伯伯的劳动过程,让幼儿知道农民劳动的辛苦,自然地激发起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参观会师塔、会师纪念馆、会师联欢旧址等,让幼儿了解的艰辛,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激发幼儿作为会宁人的自豪感,进而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

四、积极争取家长配合,家园一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范文第4篇

 

一、知识印刷机:爱国主义教育的认知性实践逻辑

 

阿尔都塞(L.Althusser)认为,作为国家教育机构的学校以“教授知识”为中心,从形式上保证了意识形态统治的“实践”控制。这种知识层面上形式的可能为爱国主义教育认知性实践付诸实施提供了可能。它先对知识进行筛选,然后将筛选后的知识建构成理想的知识体系,并作以合于利益的解读,进而形成规整的知识,之后将个体送入其中进行锻造,完成学生认知层面的统一化,持续地印刷出思想上“千人一面”的群众。

 

(一)意识渗透:知识的筛选

 

“近代以来的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历程中,国家培养合格的官僚和忠诚的子民是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1]近代学校教育源起于普鲁士,其当时的教育目的是提高军官的文化修养,学校主要在中央的控制下发展,规整知识的灌输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知识传授中在学校可谓大行其道,而手段之一就是以意识形态为标杆过滤不符合国家利益的知识。因此,原本成体系的知识被裁剪得支离破碎并加以筛选以担负这一重任。这也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进入学校教育中。控制知识进入学校的筛选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源头筛选,即审查知识内容。审查的目的是祛除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的知识片段,造就正面化、理想化的知识内容。这种对知识片段的遴选在语文教科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致使很多文章被选入教科书是为了符应国家的利益诉求,如《海燕》《荔枝蜜》《最后一课》《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教科书在内容选择上与学习者拉开距离,目的在于以距离凸显秩序,以距离彰显权威。

 

在秩序和权威面前,学习者被匿名化了。”[2]113这种对知识的筛选,在教科书中实现了意识形态不在场的在场。二是过程筛选,即操纵知识教学。

 

不可否认,学校的教学活动始终是构造国家正面形象的重要工具。为实现这一目的,教育主管部门会制订学科课程标准,以规范限制教师对各个学科教学的把握,以至于每个教师都需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作业的时数分配等,甚至详细到每篇课文主题的解读,达到再次祛除有可能损害国家形象的知识片段的目的。甚至在国家的颔首恩准之下,意识形态穿上“合法”的外衣,站在“教育性知识”的肩上忝列在学校教育之中。基于此种缘由,这种削知识之足以适国家之履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今天。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学校中弥漫的是“循规蹈矩”的知识片段,包括关于国家、阶级甚至是群众的知识内容,再通过后续的技术加工,会发生化学反应,进而生成趋近于完美的官方知识。

 

(二)文化塑造:知识的建构

 

学校采取的措施是以对祖国或国家的热爱为支架,以传统民族文化的纵深为脉络,来统领散碎的知识片段,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徜徉在爱国的情绪中,学习数学知识时抱着成为祖国建设者的理想,学习政治知识时怀揣成为国家接班人的愿景……这种无意识的传递会在悄无声息间植入深刻的记忆,让关于爱国主义的统一知识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灵中。另一方面是建构附着于物质的具象化知识,即将学校中的物质延展出特殊的社会价值或阶级意义。具体措施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服饰制度,如少先队的红领巾、少先队队服、共青团团章等;二是建立班会制度,如定期在班级举行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是建立典章制度,如每周一早晨的升国旗、唱国歌。这种物化的爱国主义知识,可以形成对学生有效的感官刺激,尤其对处于拥有强烈荣誉感阶段的小学生。这样就可以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知识建构体系,让学生时时刻刻处于规整知识营造的氛围之中,受到浸染,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三)国家在场:知识的解读

 

爱玛·戈德曼(E.Goldman)曾批判国家教育,“看看历史事件是如何弄成廉价的木偶戏,几个牵线人被认为是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引导者”[5]82。学校教育并不会对全部的知识进行客观的呈现,而是依据自己的需要对已建构的知识进行利于自身利益的解读。于是,国家从幕后走向前台。正因为此,根据不同的利益诉求,对于同一事件就可能出现完全对立的观点。我们可以从地域和时间两方面来考察对知识解读的差异。一是不同地域对知识的解读。如1900年的在台湾叫做“之乱”,台湾历史课程对它的看法较为负面,认为它是怪力乱神、经常对外人滋事,故又称为“庚子拳乱”;大陆则没有论及的局限性,篇章集中描述的勇猛和无助。二是不同时期对知识的解读。“历史课本作为历史教育的材料,是后人对于历史予以解释的结果,历史人物在历史课本中的地位不会长久不变化。”[6]如岳飞应该是拥有脸谱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他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元朝当局所不容,却受到汉族建立的明朝的君臣颂扬,在满清时候则变身为忠君的典范被再次抬升地位,于清末又被加入汉族反清的谱系之中,以符应“驱除鞑虏”的口号。

 

可以说,重要的不是“岳飞是谁”,而是“谁的岳飞”,即岳飞所表征的文化符号要满足当下统治阶层的需要。正如海登·怀特(HaydenWhite)所说,历史叙事“并不显示,并不模仿……(它的)功能也不是去‘再现’,而是要去建构一种景观”[7]。学校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经常会对历史事件或者当代时事作出独特的解读,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对符合自身利益知识的抬升。对这部分知识的颂扬有利于塑造国家正义光辉的形象,赢得广大群体的拥护和支持,如资本主义工商业主主动要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等。

 

二是对损害自身利益知识的贬斥。对这部分知识的贬斥一方面是为了祛除会对自身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的信息,只留下正面的理想楷模;另一方面是有利于在对比中凸显自身的光辉形象,侧面论证自身利益的合理性。通过以国家作为衡量的尺码,对爱国主义教育知识进行独特解读,使知识呈现更加规整的状态,完成知识标准化的进程。

 

认知层面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本应是传授学生关于爱国主义的知识,促进学生此方面认知的发展,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考拥有对爱国主义的清醒、理性的认识。因为,“一个知道如何思考的人决不会再次服从和顺从,不是因为一种反抗精神,而是因为那种对一切进行审查的习惯”[8]。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认知性实践将经过筛选、建构、解读的规整性知识传递给个体,将学生置于整齐划一的知识体系中“回炉再造”,一层层地选拔,一步步地锻造,如印刷机一般持续地印刷出在认知层面上合格的群众。

 

二、情感炼金术: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性实践逻辑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在学生中制造出一种愿意为保护国家而战斗,甚至牺牲的心理。这种对国家的忠诚,在现代教育中主要通过建立一种对国家的情感依恋来实现。因此,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不完整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入,到达情感的层面。

 

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性实践中培植情感主要通过操演仪式进行情感熏染,并以国家记忆为中介对个体进行情感暗示,最后以国家理想置换个体理想达到情感制控的目的,培植出在情感层面上“万众一心”的群众。

 

(一)仪式操演:情感的熏染

 

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性实践是从情感熏染开始的,其中最主要的途径就是仪式典礼的操演。仪式是受规则支配的象征性活动,它使参加者注意他们认为有特殊意义的思想和感情对象。不难看出,仪式是属于具象化和形式化的活动,但当我们考察现实中仪式操演的时候会发现更加广阔的外延。首先,仪式是表达性的。仪式倾向于程序化、陈规化和重复性,所以不是因为一时的冲动而演,而是被认真地遵守,以表达感情。

 

换言之,仪式是与参与者的情感相连的。恰如杰弗里·亚历山大(J.C.Alexander)所言:“仪式是各种团结群体得以形成和动员起来的机制,因此仪式制造了政治的参与者;仪式是某些群体可以用来控制其他群体的武器,其办法是操纵对一些群体有利而对另一些群体不利的情感上的团结。”

 

其次,仪式不仅仅是形式化的。仪式被赋予特殊的价值意义,而对仪式进行干涉,总被认为是对个体或群体不能容忍的侵害。这也就意味着,参与仪式的个体是认同仪式所附带的价值观念的。仪式甚至可以通过重复性的活动,将这种内蕴的价值观念延续下去。再次,仪式的效用是不限于场合的。确实,仪式总是在特定的场合进行,甚至会形成强大的惯性。但仪式上所展示的一切,也渗透在情感之中,它甚至能将价值和意义赋予那些参与者的全部生活。学校生活中的仪式是其常态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恰恰因为演的对象是操演者习以为常的对象,群体成员的共同记忆的认知内容才具有如此的说服力和持久力”[9]108。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定期举行仪式(如入队、入团、入党仪式,升旗仪式等),这种仪式通过对固定程式的操演,模拟当时革命先烈的境遇,抹平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差别,使被纪念的事件得以重演,历史人物得以“复活”,达到对事件和人物的同质遗存和延续,从而唤起演者的情感体验。很多人都对自己的入队(团、党)仪式印象深刻:当我们处于庄严肃穆的入团仪式中的时候,当我们向队旗呼号“时刻准备着”的时候,心情激荡下附着的情感已经深刻地印在记忆之中。受教育者是仪式的参与者,在仪式或肃穆、或激烈的氛围的影响下,他们情感受到熏染,获得与仪式鼓励的情感同质性的体验。

 

(二)记忆塑造:情感的暗示

 

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11]这种投影内蕴着个体对国家民族的记忆,它是个体基于亲在性体验,在融入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关于国家的印象,是一种切己的、私人化的记忆内容。阿伦特(H.Arendt)说过:“除非经由记忆之路,人不能达到纵深。”[12]言下之意,无论是作为单个的人,还是作为整体的人类,要直抵生活的本质层面,都无法脱离记忆的牵引。而事实上,国家记忆却异化成为了一个国家的存在(包括整合性的稳定和持续性的发展),对国家公民及未来公民施加定向影响以形成具有相似性和同质性的关于国家形象的记忆内容。这种国家记忆本质上是一种官方国家记忆,它表达国家利益的隐性话语,然而国家利益又与统治阶级相连,所以国家记忆必然包含着意识形态的因素,隐含着统治阶层的价值偏好。换言之,国家记忆是意识形态在个体心灵中的折射,折射出统治阶层的价值偏好。

 

这种价值偏好的注入就像国家记忆承载着阶层的“密码”,它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传递给个体并镶嵌在其精神空间之中,甚至外化于物理空间,建构个体的日常生活。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性实践中,塑造国家记忆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培植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依循两大原则:一是国家利益中心原则,即国家记忆是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当个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抵牾时,国家记忆倾向于使个人主动出让自己的利益以保全国家利益;二是湮灭个体思想差异性原则,即国家记忆要求的是群体间个体思想的单一性和纯洁性,最终将国家置于个体思想的中心,甚至会让国家的话语逻辑替换个人的思想逻辑。不难发现,官方国家记忆的目的是让个体形成对国家的统一印象(良好的,甚至是理想的),以完成对有不同情感基础的个人的同质性转化,达到再造心灵的效果,进而形成某种内隐的情感暗示作用。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塑造的国家记忆更像是联合个体的纽带,并通过情感暗示让个体与国家相连,变为国家延续性链条中的一个节点。正因为此,这种国家记忆成为一种“超个体”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超时间”的存在。经由塑造个体的合阶级利益的国家记忆,会形成个体对国家形象的良好印象,让个体的情感趋向于统一。

 

(三)理想支配:情感的制控

 

在现代国家中,爱国主义教育情感性实践的最后一步是制控个体的情感,形成乐于为国家利益主动牺牲自身的主动行为。其具体诉诸于让个体树立国家理想,进而驱使个体为国家利益而牺牲自身。正如约翰·卡斯帕尔·施密特(J.K.Schmidt)认为,国家通过植入思想和在心灵中树立理想来达到控制民众的目的。人们支持国家是因为他们被教育去爱这个国家,并把国家的理想内化为个人的理想,这种个人无力摆脱的国家理想被施密特称为“大脑中的轮子”[5]67。而国家理想之所以可以达到情感控制的作用,是因为它通过抬升国家利益的地位,贬斥个体利益的正当性,让人丧失理性地献身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国家理想的树立可以经由多种途径塑造:一是教授经过审查的充满对国家或显或隐赞美的文学;二是传授经过改头换面后变得对国家有用的历史;三是仪式中向国旗敬礼,播放爱国主义歌曲等。

 

国家理想的树立旨在学生心目中塑造一些国家形象,以使他们相信自己的国家和统治者无论是往昔还是现在都是光荣的,并将会带领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当然,国家理想在个体心灵中的植入,会宣称只有国家(或统治阶级)才能认识到真理,这样唯一留给个体的事情只是服从。若是用更尖刻的话语描述,“‘站好队,接受组织对你的安排,相信这种安排于你是最好的,服从统治者的智慧,时刻准备着为更高的利益流血牺牲。’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与统治者相比是低下的,人们一旦接受这种思想,他们就会心甘情愿地并且带着感恩之心任由国家指使其思想和行为”[5]12。于是,个体将自己的热情和生命投射到国家理想这个符号之上,并外化为一种陌生的力量,监督并反对着个人。国家理想形成的情感制控之所以可以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应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混淆了可设想和可能之间的界限:理想既然是可设想的,它就是可能的,进而它就是应该的。[13]这种界限的混淆导致学生为自己应该成为的“理想”而牺牲了真实的自我,他们并不拥有自我,而是被理想支配着。不难看出,国家理想制控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会导致个人对责任与选择的遗弃,是自我的退缩,是一种消极的弃我。

 

因此,强调国家理想高于个人欲望,是强行地通过国家的“公意”置换个体的“私意”的情感诱骗,以达到统一情感的目的。

 

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目的是让个体在某个激动人心的事件影响下,通过这种深刻的情感让无数孤立的个体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进而形成统一的集体,为维护国家利益爆发出让人惊异的力量。然而,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性实践中,情感已经沦为控制个人的手段。正如马卡连柯所认为:“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教育人们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从而使他们成为集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一个人应当与他的集体相联,要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奋斗的观念,带着对社会的责任感活着。”

 

由此,个人已经不是一个个体,而是国家的一个思想、一个理想。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性实践通过情感炼金术,涤清了情感中的杂质,完成对个体情感的统一,进而培植出在情感层面上合格的群众。

 

三、行为模铸器:爱国主义教育的行为性实践逻辑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对受教育者的规训,仅仅通过对其认知的规整和情感的制控是不够的,还需要对个体的行为进行规训,完成对群众的精铸之旅。空间、时间和纪律构成了学校生活的常态图景,行为规训的讲台正是搭设在特定的空间与时间之中,通过纪律来具体执行。首先,在校园中通过班级、组别把学生配置在各自的座位上;其次,通过“课程表”规限学生在何时应该处于何地做何事;最后,通过纪律形成一种“无处不在”和“时刻警醒”的全景敞视主义。换言之,学校借助时空的分割组合,保证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学生“身体的在场”,凭借细致入微的纪律约束,迫使学生受到“肉体的规训”,进而训导出在行为层面上“整齐划一”的群众。

 

(一)空间:身体的在场

 

制度化的学校实际上是一个“封闭型组织群”,它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中。在外部,通过围墙圈囿出独特的物理空间;在内部,则通过对空间的切割组合实现严密的监督管理,经由将空间中的一切事物变得明显可见来实现。此种目的主要通过两个步骤实现。第一步是对象化的呈现。

 

恰如马歇尔·福柯(M.Foucault)所言:“学院的建筑应成为一个监视机构,各个房间沿着走廊排开,宛如一个小囚室。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官员宿舍……每个房间靠走廊的墙上从齐胸高的位置开一个窗户,除了决定这种安排的规训原因外,它还有若干方面的实际用途。”[15]96宛如小囚室的教室中,当教师站在高处(讲台)的时候,任何一个学生的缺席或在场都无法逃逸出教师的视界。个体逐渐沦为上位者监视的对象,无论行为的好坏都会被客观地呈现。第二步是显微镜的控制。学校的空间根据单元定位或分割原则被细密地划分,由学校到班级,由班级到小组,再由小组到座次,逐渐将个体束缚在相对固定的空间里,目的是分解芜杂多变的因素,将任何细微的动作都如通过显微镜放大一般呈现在上位者的视野中。学校最终被分割为细小空间,经过组合,打断不利的联系,建立有用的联系,每时每刻监督每一个人的表现,进而给予评价和裁决,旨在了解和控制每个学生,使个体更容易被支配。于是,“教育空间既像一个学习机器,同时又是一个监督、筛选和奖励的机器。拉萨勒梦想过这样一种教室,其空间分配能同时显示一系列的特点,即学生的进步、长处、性格、表现、整洁及其家长的情况”[15]166-167。在这个精心筹划出来的空间中,每个人就更容易被不断地检查、评比、分类,划入“三好学生”“后进生”的范围,而入队、入团、入党的机会和小队长、中队长的职位等则是对合格者的引导和鼓励。这样,学校教育实践在空间中通过例行化的方式,对各项任务进行细密的安排和调配,使每个人都被镶嵌在一个固化的位置上,使学生的活动转化得符合规则而更容易被支配。空间范围定位了学生的位置,让个体无法从细密的空间之网中脱身,不得不时时在场。

 

(二)时间:个体的有序

 

学校教育对时间的利用是通过对其制度化的管理实现的,而“所谓时间的制度化,就是指一定群体、行业、部门根据其具体情况制订了一整套关于使用时间的准则体系,并且要求相关成员共同遵守有关的程序或准则”[16]。学校教育关于时间的制度化利用有一个显着的外在物化标准———课程表,通过课程表规限学生何时应处于何地以及发生何种联系。课程表的三个主要作用是规定节奏、安排活动和调节重复周期,其目的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将学生的时间切割成碎片化的时间片段,使时间使用变得更加精细化,进而规定儿童活动的起止,限制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例如,8:10-8:50(晨读时间),9:00-9:40(语文课),9:50-10:30(数学课),10:30-10:50(课间操),11:10-11:50(英语课)等等。于是,学生看见钟表、听见铃声,就知道之后的行为内容和活动范围。时间渗透进肉体之中,各种附着在时间上的控制力量也随之渗透进去。

 

其次,活动于课程表中的学生更容易受到监督。

 

时间单位划分得越细密,人们就越容易通过监视和部署其内部因素来控制时间,由此产生对每个行动的时间控制。“教师也可以通过力量编排、技术编码和纪律保障等策略对课程表所赋予自己的每节课进行支配和调控,以最大限度地榨取稍纵即逝的时间。”[17]最后,将碎片化的时间重新组合,使之序列化,可以在每一时刻进行具体的控制和有规律的干预。学校可以根据每个人所处的不同水平,区分并控制个人的时间,进而积累时间,并重新整合被证明有用的时间,从而将对学生时间的使用推进到榨取的阶段。分散的时间被强行地积聚起来,并使可能溜走的时间得到控制。

 

时间的碎片化也将学生的行为切割成片段,响起的铃声就成了学生行为转换的刺激信号。于是,当个体再次与课程表中的“时间”遭遇的时候,便只能接受学校教育的摆布。时间制度规限了学生的起止时限,个体根据铃声切换自己的行为,其行为或活动将由“无序”变为“有序”。

 

(三)纪律:肉体的规训

 

纪律充斥在学校空间里的每一个角落,学校通过制订精致入微的规范体系和惩罚体系来干预个体的生活,控制各种生活中的细节。它是以符码化的操作方式对个体的行为进行干预,作用于对象的肉体,通过组织时间和空间,决定学生应该或不应该做某事的机制。它把时间和空间联结起来,施及对象肉体的整个接触表面,使二者啮合得更加紧密,进一步窒息了学生的行为自主。

 

在学校教育中,纪律物化为具体的规章,这种“虚幻的规整通常是某个外界机构强加于团体或者团体为取悦于某个外界机构而设定的”[2]194。为具体展露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考察纪律在学校教育中的重大运作。第一个重大运作是倚赖自身的毛细渗透功能,深入到个体在学校生活的细枝末节,如在小学校规班规中常见的规则:不准乱丢纸屑,课堂不准交头接耳,课间不准在走廊喧哗打闹等等。其中还涉及到纪律的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惩罚,即对违反纪律的学生采取强制性措施,以维护纪律的权威性。于是,每个个体都陷入了动辄得咎的惩罚网络之中。纪律在学校中的第二个重大运作是制订“序列表”,即将每个个体强行地按照某种规则进行排列,同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最终把无益或有害的乌合之众转化成有秩序的群体。不难看出,纪律规定了人们如何控制其他人的肉体,通过所选择的技术,按照预定的速度和效果,使后者不仅在“做什么”方面,而且在“怎么做”方面都符合前者的愿望。

 

学校教育中对个体行为的驯化,限制了学生基于理性思考做出的行为,形成“整齐”的群众行为。这种整齐的群体行为是通过模铸型塑出来的,正如马卡连柯认为:“不管怎么说,对我而言,清楚无疑的是,人们个性和行为的细节都可以由铸模造出,并且全部一次性制成,虽然这些铸模本身须是极其精细,要求审慎地加以制作。”[5]17-18铸模经由学校教育制作完成,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只需要对规整的行为加以诱导,使之指向于国家或阶级利益,其行为性实践就得以完成。于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行为性实践如同普罗克鲁斯忒斯之床,经过时间、空间和纪律肢解了个体的差异性行为,最终训导出在行为层面上合格的群众。

 

当我们检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逻辑之后,发现确实存在这一事实———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正在无休止地制造群众。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知识印刷机、情感炼金术、行为模铸器,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加工锻造,最终规整了认知,涤清了情感,驯化了行为,使学生成为知情行层面都“合格”的群众。但是,由规整知识、培植情感、驯化行为构成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系统极有可能拒绝学生的理性思维,挤压学生的反思空间,让维持爱国主义仅仅依靠冲动和激情,培养出千人一面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这是一种单薄的,甚至是虚假的爱国主义教育,走向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反面。我们需要反思的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会不会挤压个体理性反思的空间;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处于被支配地位的群众能不能做到真正的爱国,如何才能做到理性的爱国。

 

参考文献:

 

[1]格林安迪.教育与国家形成[M].王春华,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35.

 

[2]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3.

 

[3]阿普尔迈克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黄忠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9.

 

[4]傅淳华.论学校制度情境中的教师平庸之恶[J].教师教育研究,2013(4):1-6.

 

[5]斯普林格乔尔.脑中之轮[M].贾晨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吴康宁,吴永军.历史人物在历史课本中的地位沉浮:我国两套初中《中国历史》课本所载“重点人物”的比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53-57.

 

[7]怀特海登.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M].董立河,译.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60.

 

[8]阿伦特汉娜.反抗平庸之恶[M].陈联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08.

 

[9]康纳顿保罗.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9.

爱国主义教育范文第5篇

我们的校歌是发动全体教师集体创作的。师生们履行校训,佩戴校徽,高唱校歌,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

时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一个教育原则。1985年2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屹立在神秘的银色宝库一一乔治岛上,中国人民为南极勇士们的这一伟大壮举而振奋不已。学校请来了南极考察队的党支部委员给同学们报告英雄们的光辉业绩,随后又举行了“学习南极精神”?演讲会。?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前后,学校围绕着“我为亚运做贡献”、“弘扬亚运精神”等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树立亚运意识,发挥亚运精神,为振兴中华而拼搏。

活动是一种符合青少年心理、性格特征的动态教育。我们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到甘肃、青海的名山大川去游览,或开展夏令营活动,使学生对这些美丽的山川名胜产生一种倾心的爱。学校还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组织他们参观兰州科学院、兰州大学、兰化公司的生产厂、刘家峡水电站和龙羊峡水电站,让他们了解祖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建设的伟大成就。

体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课堂。这几年我们逐步探索出三条教育途径。

一是学校对优秀运动员采取鼓励政策。1986年,我校田径代表队主力运动员郎秀花选入国家青年女子垒球队,又于1987年到美国参加国际比赛。出赛前,校长和体育教师都先后写信鼓励她为国争光,并用她的事迹教育全校学生。二是由体育教研组编写了《中国现代体育简史》,作为体育室内课的爱国主义教材。三是从1979年开始,学校每年举行一次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象征性长跑。如1979年开展了“由兰州经西宁过唐古拉山口登上世界屋脊一一珠穆朗玛峰”的象征性长跑,198l年开始“从兰州到台湾”的象征性长跑,1985年开始“从兰州到香港”的象征性长跑,1989年开始从“兰州到北京亚运村”的象征性长跑,激励同学们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学校以多种形式开展国情教育,陆续举办了“中国历代著名科学家”报告会,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讲到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认张衡的地震仪讲到李四光的第四纪冰川,从四大发明讲到人造通讯卫星上天,教育学生不能数典忘祖。

学校还举办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爱国人物和事件”专题讲座。“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报告会,“一二,九”报告会,观看“老山英模报告团报告”录像等,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开展评论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化遗产学校通过文学艺术的评价活动,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教育。l986年有一段时间,学生中流行歌曲特别盛行。于是,我给全校学生作了一个以谈音乐美为主的艺术报告,从《苏武牧羊》讲到《阿里山的姑娘》,从《鲜红的太阳永不落》讲到《十五的月亮》……。我们审定了40首富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古今中外的优秀歌曲,录制成《校园歌声》专辑。每天在校园播放,并提倡学生学唱。

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中学历史教材中有不少章节的史事记述,我们采用正反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比较和对照方法讲述,不仅使学生辨善恶、明爱憎,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继承前辈的爱国主义传统,为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祖国进步献身的精神。还如初中语文课本中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就是爱国民主志士的宣言书和绝命书。他那“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视死如归的忠诚的爱国之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珍宝,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材。

开展军事训练,树立国防观念

军事训练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真刀真枪的刻苦训练,体验军人的生活、军人的感情和军人的追求,?从而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思想感情。我校从1985年夏开始了学生的军事训练。军训学生与部队官兵同吃、同注同练,不仅受到了正规的军事训练,而且受到了艰苦奋斗的教育,增强了国防观念和爱国意识。

形势教育也要以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安危进退为宗旨,使大家经常了解国家所处的环境,国家的发展变化,把自己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教育的方式要多样,要广开言路,平等对话,要置疑解难,点拨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