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愚人节整人语录

愚人节整人语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愚人节整人语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愚人节整人语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人才;路径

30多年的改革发展让我国在国际社会上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创新驱动力弱、发展模式粗放仍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瓶颈,未来发展我们必然面临提高创新能力的重大挑战。而提高创新能力,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创新人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肩负起时代的重任[1]。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一员,主要任务是为地方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并促进地方提高创新能力。这意味着地方高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应用能力。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往往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弱势群体,办学基础薄弱,在人才培养中面临诸多困境,培养机制、路径都有待改进和提高。

一、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症结

(一)创新环境缺失

创新需要突破性的思维和创造力,需要肥沃的创新土壤,这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教育环境。只有在鼓励探索、支持兴趣、重视实践的土壤中,创新之禾苗才能茁壮成长。然而,当今社会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们从小就被灌输了“好好读书才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才会有好前程”的观念。笔者曾在就职学校进行过针对在校大学生学习与择业的随机调查,结果是77%的被调查者认为上大学是为了找到好工作。于是,很多学生为了前途而读书,根本没有探索性学习的意愿,只是机械地记忆和应试,好奇心、批判性思维乃至创造力完全被扼杀。

(二)受功利主义影响

转型期商业的发展以及功利主义的渗入严重冲击着传统价值观,求名争利、物质崇拜、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充斥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结果是社会资本集中流向了科技含量低但资源稀缺的行业,而人才资源则倾向于朝着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流动。调查显示,63%的被调查者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作为理想的就业地。显然,在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下,大学生也是一心谋求实际利益,无意也无暇进行创新实践。

(三)创新实践形同虚设

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培养创新人才需要让学生广泛参与实践。然而,传统教育模式带有明显的封闭性,资源分散,产学研脱节,地方高校亦难幸免。随着扩招教学资源趋于紧张,而学科、专业之间界限鲜明,难以资源共享;现有师资主要来源于“985”、“211”名校,其所受教育基本是指向研究型方向,缺乏实践经验和指导实践的能力。此外,多数高校与地方联系很少,致使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学生鲜有机会参与应用性科学研究,被冠以创新实践之名的暑期社会实践往往也是走过场,与专业联系不紧密甚至没有关联,无法进行实践训练。

(四)教师评价体系凸现利益导向

教师评价是以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绩效为对象的评价活动[2],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地方高校教师评价也仿效“985”、“211”高校,关注的是取得多少科研成果和科研经费,呈现“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特点[3]。这就导致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科研成果的取得上,教学照本宣科、应付了事,教学效果完全被忽视。同时,学术浮躁、学术道德失范现象频生,重复性研究、无新意的成果屡见不鲜,创新性思维、创造性研究更加鲜见,对人才培养构成了负面影响。

二、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困境的根源

(一)传统文化负面因素的束缚

传统文化有许多精髓值得借鉴与继承,但也有不利于新事物产生的负面因素,影响创新思维的形成。首先,创新需要独立的思考,而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强调的是统一、集体意识,个体意识必须从属于集体意识,于是从众心理甚嚣尘上,严重降低了人们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其次,创新需要突破原有的框架,打破旧的规则,而传统文化中崇尚权威的特点十分鲜明,容易导致人们缺乏质疑与批判的精神,形成对原有框架和规则的依赖。最后,创新需要探索和求实的精神,要敢于冒险和牺牲,而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却让人害怕失败,不敢冒险,不善竞争,形成了知足常乐的心态,抱着这样的心态恐怕难有真正的创新。

(二)“知识中心”教育模式的制约

自古以来,我国的教育基本上是以吸收知识为中心,注重继承和记忆,重复性思维日渐强化,创造性思维逐渐弱化,形成了“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思考,重严格纪律、轻自由发展”的教育模式。在此模式影响下,高校逐步走向了模式化培养的路径,统一授课、统一考试、统一实验、统一社会实践,培养的人才可谓千校相同,万人一面,普遍缺少个性和创造力。在地方高校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仍占据主流,多数课堂只注重传授教学内容,采取的仍然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死板单一,缺少启发和实践,学生往往是暂时记住了一大堆符号,但却没有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认识与能力,其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都受到制约。

(三)“功利主义”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成功转型,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产品日渐丰富。与此同时,追求财富、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氛围愈演愈烈,人们的一切行为均以功利主义为评价标准,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有没有取得经济效益,甚至在衡量一项政策时也以有无经济效益为标准。这样的氛围让高校亦难独善其身,生存竞争迫使高校走向功利化,人才培养的方向、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均以市场热门需要为出发点,但却忽略了市场的真正需求。结果是众多学校在专业设置、办学定位上趋同化,一些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盲目跟风,缺少相关的师资和硬件,导致师资队伍、教学基础设施与专业教学要求严重不匹配,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学生普遍缺乏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三、推动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就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激发创造潜能,最终使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走向成功。为此,全社会及地方高校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共同努力。

(一)培育利于创新的文化土壤

文化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而且还可以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创新的实现,需要培育适宜创新的文化环境和土壤。具体而言,就是要有一个包容性的文化环境,不仅要包容特立独行的超越常规的思维和行为,对有独立见解、不会轻易附和的人给予宽容与尊重,而且要包容失败,要对失败者给予理解与尊重。这样,人们才敢于打破常规,提出并坚持与众不同的见解;才敢于探索事物的本源,尝试发现新现象、开拓新视野,个人的才能、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充分展现出来。

(二)继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创新思维的能力形成于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使其育人职能实至名归。首先,要摒弃功利主义价值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够体会成长的自由和乐趣,顺应自我,追逐梦想;其次,要破除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打破考试崇拜观念,构建以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后,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以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为目标组织教学,鼓励学生突破常规,追根寻源,放飞想象力,开发创造力。

(三)实现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型

时下,很多地方高校在办学中盲目追求“综合性”、“全科式”规模扩张,办学特点不突出,培养的人才缺乏社会适应力和创造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是必然的选择。为此,地方高校首先必须将主要精力放在内涵建设上,通过内涵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其次,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及自身实际,理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明确转型的对象与目标,从而落实办学定位,培养个性鲜明、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人才,并以此服务社会,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

理论和实践能否密切结合影响着学生的社会适应力,这种适应力最终会影响其创造力。地方高校要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服务岗位的基本素质,加强实践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产学研合作教育恰好为此提供了平台。所谓产学研合作教育,指的是高校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政府、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合作,建立集教学、生产、科研、人才培训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把产与研融入教学环节的一种教育模式[4]。这种模式搭建了学生实践训练的平台,通过应用型的科研及实践训练,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当前盛行的重研轻教的教师评价体系束缚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重视社会需求及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建立符合地方高校特点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淡化功利思想,积极服务于人才培养的过程。同时,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学习和掌握知识,而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或理智[5],这就要求高校应结合办学定位构建学生评价体系,从知识、能力、品格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并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娉婷.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困境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9).

[2]谷成.基于高校教师工作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J].高教论坛,2010,(3).

[3]杜丽丽,方平.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定位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5).

[4]蒋渊,陈光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3).

愚人节整人语录范文第2篇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要] 目的 分析股内侧肌下入路与绕髌正中入路两种手术方式对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月在该院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68例,根据手术入口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股内侧肌下入路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和绕髌正中入路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可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可屈曲到90°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观察。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术后可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可屈曲到90°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股内侧肌下入路可以显著提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效果。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股内侧肌下入路;绕髌正中入路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1(b)-0008-02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最为常见的骨科手术之一,膝关节作为人体当中最大的滑膜关节,其周围的组织结构、神经和血管分布较为复杂,同时最为负担人体运动功能最大的关节之一,膝关节疾病对于人体正常运动和生活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近些年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随着整个骨外科的发展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率和预后都得到相应的提高[1],但是传统手术入路对于人体造成较大损伤,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以及正常生活。因此手术入路的选择对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该研究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月在该院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68例,用以分析股内侧肌下入路与绕髌正中人路对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所选取的临床研究资料为在该院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68例,其中男26例,女42例,年龄66~79岁,平均年龄为(75.72±3.19)岁,全部患者均为膝关节炎而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入组的68例患者均符合膝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血液系统疾病,其他系统恶性肿瘤和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根据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时手术入路选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经过相关统计学分析。

1.2 方法

观察组:该组的34例患者采用的是股内侧肌下入路进行手术。首先在患者的髌骨上缘位置大约4 cm左右在髌骨内侧切开一个切口,该切口的长度在11 cm左右,而远端的切口则到达患者的胫骨结节,然后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切开,尽量不损伤患者的股内侧肌下缘的相关肌肉纤维,然后将患者的髌骨进行外移即可将膝关节充分暴露,之后常规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对照组:该组的34例患者采用的是绕髌正中入路。采用童培建等[3]的绕髌正中入路手术方法进行手术。

1.3 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可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可屈曲到90°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观察。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的是χ2检验。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相关指标的比较结果

在该研究中,发现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见表1。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相关指标的比较结果

在该研究中,发现观察组中的术后可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可屈曲到90°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见表1。

3 讨论

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各种晚期膝关节相关疾病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大多数患者在接受膝关节置换术之后能够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而且膝关节置换术随着临床技术和相关器械的改进其预后也显著提高,但是作为一种大型有创手术,其临床并发症的发生也不可避免,传统的绕髌正中入路需要将软组织充分暴露,同时切开股四头肌肌腱[4],而该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手术的正常操作,例如对髌上囊和伸膝装置造成较为严重的干扰。该入路最为重要的损伤便是造成患者股四头肌的损伤,而且有可能造成患者的髌骨外翻。

全膝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包括在手术中尽量避免髌骨的翻转,当髌骨被持续翻转1 h以上时,极容易造成股四头肌正常功能的永久性损伤[5]。股内侧肌下入路是一种较为符合人体膝关节正常生理解剖的膝关节置换术入路,术中较为完整地保留伸膝装置,可以显著降低术后髌骨脱位、半脱位等并发症。该手术方式因为膝上动脉的髌骨上半部分血供未遭破坏,术中和术后出血量较少,并且髌骨骨折的机会减小;并且由于未伤及关节囊,术后关节囊不发生粘连,膝关节力量恢复快,可以早期进行直腿抬高以及膝关节可屈曲90°时间也会缩短[6-7]。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为(125.59±31.82)mL,术后可直腿抬高时间为(1.37±0.63)d,膝关节可屈曲到90°的时间为(3.25±0.63)d,三个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辉等[8]在研究中也发现股内侧肌下入路可以减少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伤口引流量。进一步证明了该手术方式对膝关节创伤较少,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近期效果也较传统手术方式显著。

传统的手术方式需要较长的切口,而股内侧肌下入路手术切口明显较传统手术减小。该研究中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为(11.64±2.86)㎝,对照组为(17.83±3.27)㎝,较长的手术切口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损伤,结合传统手术方式需要术野充分地暴露,破坏了关节囊,因此延长患者的愈合时间。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可见股内侧肌下入路具有切口小、愈合早的特点。传统观点认为,经髌骨正中入路,术野清晰,手术时间较股内侧肌下入路缩短。但该研究中股内侧肌下入路手术时间为(74.26±14.51)min,明显小于髌骨正中入路手术时间(87.52±15.38)min,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周炜等[9]报道一致。究其原因可能和以下几点有关[10-11]:(1)随着手术方式地普及,手术医生对股内侧肌下入路熟练程度大为增加,手术技巧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缩短了手术时间;(2)手术适应症选择恰当。该研究中所有病例均为膝关节炎初次手术患者,全身状况良好,术前膝关节无明显内外翻畸形及屈曲挛缩畸形。

综上所述,和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股内侧肌下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近期效果显著地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建永,姜鑫,张益民,等.三种药物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比较[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1,28(1):79.

[2] 潘哲尔,张挺,刘扬波,等.玻璃酸钠对老年膝关节炎患者本体感觉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6):488-490.

[3] 童培建,何帮剑,储小兵,等.伸直位骨性强直膝的全膝关节置换术[J].中华骨科杂志,2012,32(6):551-556.

[4] 周一新,邵宏翊,唐竟,等.不同年龄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与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3,47(11):833-836.

[5] 孙振辉,刘军,田孟强,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的临床处理[J].中华外科杂志,2011,49(3):222-226.

[6] Van Hemert WL, Senden R, Grimm B, et al. Early functional outcome after subvastus or parapatellar approach in knee arthroplasty is comparable[J].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Arthrosc,2013,19(6):943-951.

[7] Kim JG, Lee SW, Ha JK,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minimally invasive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o preserve quadriceps strength: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Knee,2013,18(6):443-447.

[8] 高辉,陈庆真.改良股肌下入路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15):4427-4431.

[9] 周炜,蔡俊丰,袁锋.全膝关节置换术不同手术入路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4):3823-3825.

[10] 孙朝军,孙哲,李红,等.多种模式联合镇痛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大理学院学报,2014,13(4):32-34.

[11] 杜晋强,王小虎,卫小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处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3):2367-2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