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冬至的古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第一看题目。在实际的考试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忽略了题目的重要性。但诗歌的题目有时会直接透露出全诗的内容。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看完题目就知道了诗歌内容中的时间、事件,一个“忆”字也将作者的情感表露在了读者面前。带着这些信息去读诗文,何愁不懂?又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冬至是古人很重视的节气之一,这一天大多会全家团聚,而作者身在邯郸,黑夜袭来独自一人怎能不思念家乡?只要仔细地品读一下题目,就能更好地借助题目给以的信息分析鉴赏全诗。有的诗题目还会反映诗歌的表现手法。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勃的《咏风》、杜甫的《孤雁》、王安石的《孤桐》都是以物为题,很容易让人想到托物言志,再结合平时讲解的托物言志的诗词阅读方法,读懂诗歌内容就容易得多。
第二看作者。不同的诗人有着不同的生平经历有着不同的创作风格,同一位诗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有着不同风格的作品产生。李清照是被人们熟知的婉约派词人,许多人在吟诵她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时候或许不知道“九万里风鹏正举”这样豪迈旷达的诗句也是出自这位女词人之手。杜甫的诗大多反映当时时代的社会现实,尤其关注处于离乱中的百姓。也因此他的诗被人称为“诗史”。如《兵车行》中写到“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诗句写出了战乱之中百姓饱受苦难的情景。不过杜甫居于成都草堂期间所创作的诗歌则表现出另外一种生活情趣,如《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溪, 千多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饱经离乱之后,杜甫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所以,读诗的时候关注一下作者,联系作者的生平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对读懂诗歌内容也很重要。
第三看诗文。要想读懂诗歌,能读懂诗句内容最重要,这也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其中不乏技巧可寻。
诗歌的写作目的最终不外乎“抒情”二字,不过中国古代的诗人大都比较含蓄,流传下来的诗歌作品中少有直抒胸臆的。那么诗人要如何表达他们那充沛的感情呢?多数诗人会选择借景抒情,也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所描写的景物上。所以在阅读诗句时,需要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景物和景物的特点。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通过品味诗中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读者可以很好得把握“断肠人”的思想感情。
古诗的内容情感由“语言”这个载体来表现。同时古诗的语言又十分凝练、含蓄,因此,读懂诗句还应学会阅读和品味诗歌语言的表层含义以及深层含义。
理解诗句表层含义,首先要明白词语的意思,尤其是其中的典故。只有理解典故的意义才能进一步理解作者的用意; 理解诗句表层含义,还要理清句子的结构。诗歌的语言力求凝练,有时还要求对仗,讲究音韵,因而不同于一般散文的语言。它有时跳跃有时省略有时语序倒装有时互文甚至还会出现词类活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是使江南两岸草木变绿的意思;又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正常的句式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句式有倒装现象;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意思是“主人(客人)下马(主人)客人在船”用到了互文手法。因而在理解诗句意思时,注意辨识句式特点,随时梳理才能读懂诗句。
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要学会将上下文有关词语联系起来,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进行更为深入的品味鉴赏。读出诗句的语境意义、意境意义。
第四看注释。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给出的注释对读懂诗歌很重要。2008年全国Ⅰ卷中的诗歌鉴赏题是潘大临的《江间作四首(其三)》“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蓬。”诗文后面给出了三个注释,其中的“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在回答第一问“找出并分析‘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中传神的字”时的作用显而易见。还有些高考题在注释中给出作者的写作背景,如2008年江西卷考到杨万里的《初入淮河四绝句(三)》“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给出的注释内容为:“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看过注释再读原文就会发现:诗文虽然句句写景,但实际写出了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可见注释中的内容在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读懂诗歌的过程中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关键词】歌词 诗歌鉴赏 兴趣
高中诗歌教学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然而现在各级别考试诗歌鉴赏题都是学生失分最多的一道题,复习阶段诗歌鉴赏也是让老师们颇感吃力的一个部分。诗歌来源于生活,中学生们之所以对诗歌鉴赏缺乏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课本中收录诗歌反映的生活与现代生活相隔甚远,再加上大多主题沉重,趣味性不强。所以要想提高诗歌鉴赏的教学效率,最好着力于培养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而要想做到这些,就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诗歌和音乐从诞生之日开始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能抓住二者之间的关联,从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歌曲入手,就能提高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诗歌是最凝炼的文学形式,要求在有限的诗行里用最简练的语言容纳尽可能丰富深刻的内容。这一点决定了诗歌在创作过程中必须竭力删除次要部分和无用字句,在有限诗行中准确、含蓄、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特征。“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等诗句之所以能够“著一字而境界全出”都是诗人反复推敲,字斟句酌的结果。好的歌词,同样胜在字句的凝炼。由古诗词翻新改写成的流行歌曲在这方面特别突出。
诗歌遵循想象,情感的逻辑常常地由这一端一跃而到另一端,或由过去一跃而到未来,超越了时间的藩篱,空间的鸿沟。劫后余生沦落江南的杜甫遇到了当年声动长安名噪一时的乐师李龟年,不禁抚今追昔回忆当年“岐王宅里”“崔九堂前”歌舞升平的景象,写下了《江南逢李龟年》。这种时空的跳跃更让人心中怅恨,感慨万千。歌词的创作亦是如此。《她来听我的演唱会》用简练的语言刻画了一个热爱音乐的女人的恋爱轨迹。从“十七岁初恋的第一次约会”到“二十五岁恋爱是风光明媚”,再到“在三十三岁真爱那么可贵”,最后“在四十岁后听歌的女人很美”。场景的跳跃变换在二者那里是相通的。
抒情性是一切诗的生命和灵魂,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事物相互渗透而构成和谐的统一体。情景交融的意境有几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一种是景中藏情,虽不言情但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邹敬之的歌词《红叶》写到“夜雨霖霖,云遮晓月,白霜降红叶,月儿萧萧,雁已去了,长风送秋草”,营造了一种烟雾缭绕的迷茫氛围,刻画出一个孤傲凄清的形象。陆游的《示儿》虽不见景物描写,但一幅闪耀着血泪之光的图画却呈现于每位读者眼前:奄奄一息的诗人谆谆告诫病榻前伤心垂泪的子孙勿忘国耻,如有收复中原的捷报则“家祭无忘告乃翁”。
许常德的《婚礼的祝福》选取了一个特定的场景“你的喜帖是我的请帖,你邀我举杯,我只能回敬我的崩溃”。透过这些词句,仿佛能看到男主角在觥筹交错,喜气洋洋的婚礼上强颜欢笑。这一点也就如有的诗直抒胸臆不用写景,但景却历历如现。
在各种文学形式中诗是最强调音乐性的。在R&B、HIP-HOP等音乐类型大行其道的今天,歌词是否押韵,是否有均匀的节奏似乎不是那么重要,但无可否认押韵的歌词无论是读起来或者唱起来都更朗朗上口。林夕的《谢谢侬》是一首十分生活化的励志歌曲,每句话都押韵,足见词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也让歌曲更加流畅自然。
找到了很感兴趣的歌词与原本不感兴趣的古诗之间的联系,学生们都显得很激动,对于寻找二者之间更多的共同之处兴趣十足。我在课堂上出示周杰伦的《台》,让学生思考讨论这首歌词的创作借鉴了哪些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学生找出的答案让人惊喜。如主题上是传统的“悲秋”“闺怨”题材,和王昌龄的《闺怨》、李白的《子夜吴歌》、金昌绪的《春怨》类似。运用了妻子与丈夫之间的视角转换法,这和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里家人和游子的视角转换一样。《台》中还运用了多个典故,这一点在古诗创作中比比皆是。歌词中最后几句: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天微微亮,你轻声地叹,一夜惆怅,如此委婉”讲到二人虽相隔万里却一样长夜无眠,思念对方,和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可说是异曲同工。此外这首歌词中还有设问、夸张、拆字、通感的手法,在诗歌鉴赏中都能找到。经过几次练习之后学生们对古诗鉴赏的兴趣明显提高,一些学生还自发地创作了一些歌词和仿古诗,虽然从形式到内容都不免幼稚,但学生已经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一点让人觉得很欣喜。
关键词:古典诗词;传统节日;节庆文化
诗和词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而同样古老的传统节庆与诗词结缘也已十分久远。早在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年节时人们庆祝丰收、拜贺新岁的诗句。魏晋已降,与诗词艺术进入巅峰时代相同时,传统节庆也日渐发展和完善,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和喜爱。文人墨客参与其中,难免高歌浅唱,瞩笔成句。仅在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之中,以节庆为主题的佳作名诗即层见叠出,许多文字早已成为流传不辍的千古绝句。
1 古典诗词中的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在1911年以前称为新正、元日、正旦、三元日等。自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始,新年就定在夏历的正月初一,此后历代相延。春节,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传统,它负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新春佳节,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每到此时,总是诗兴大发,赋诗言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这些诗篇,有的描写春节的习俗,有的抒发诗人的情怀,是春节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除夕之夜,人们通宵达旦地守岁,等待天明。南朝诗人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描写了除夕之夜,阖家团圆,一边饮酒一边等待天明的情景:“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碳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唐太宗李世民在《守岁》一诗中描绘了皇宫之内除夕守岁的情景:“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唐代诗人张说的《钦州守岁》表达了春节辞旧迎新、春回大地的特殊意义:“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宋代晏殊的《元日》描绘了人们斟满美酒,贴上门神,祈求福寿的情景:“屠苏醴酒盈金校郁垒神符卫紫关。三境上真垂介福,绵绵洪算等南山。”北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一派喜庆吉祥的节日景象:在哔哔啵啵的鞭炮声中,人们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把温暖吹进屠苏酒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饮着屠苏酒,迎接新年的到来。每天的旭日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忙着除旧布新,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庆贺新春佳节。
春节有拜会、拜年的习俗。三国曹植的《元会》:“初会元祚,吉日为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衣裳鲜洁,黼黻玄黄。珍膳杂沓,充溢圆方。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寿考无疆。”描绘了皇帝在“元日”这一天朝会群臣的景象,君臣穿着有华美纹饰的礼服,朝堂上陈列着美味佳肴,君臣欢笑喜悦,祈祝皇家荣贵,祝愿皇帝万寿无疆。
普通农家的新春佳节也别有一番风味。唐代孟浩然的《田家元日》:“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此诗风格清新,展现了农家庆祝新年的情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清代吴曼云的《压岁钱》:“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萧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描写了儿童得到压岁钱,悄悄藏在枕头底下,琢磨着是买爆竹还是买萧吹,兴奋得整夜睡不着觉。清新自然,十分传神。
春节还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容易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因此,感慨时序变化和时光流逝,勉励人们珍惜光阴,是春节诗词的另一大主题。北宋文学家梅尧臣的《除夕》诗云:“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
2 古典诗词中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据一般的文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元宵)在西汉已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为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元宵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赏月、观灯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也是历代元宵诗词歌咏的主要内容。唐朝诗人崔液的《上元夜》描绘了元宵之夜家家赏月观灯的盛况:“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朝卢照龄的《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描写了元宵节的各种灯饰,远看如繁星落地,近观如明月高悬,更有少女的笑脸相映成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宋代曾巩的《上元》:“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铀毛。”诗人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只见月光如水,花灯似星,一群少年骑马驰骋,意气风发。诗人感慨万千,勉励向年轻人学习,焕发生命的活力。
元宵观灯赏灯之际,人们还参与猜灯谜的游戏。清人顾震涛有一首《打灯谜》的诗:“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除了观灯赏灯,元宵节还有一项传统活动,那就是吃元宵。在历代的元宵诗词中,也有很多歌咏这种节庆美食的篇章。宋朝周必大“”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煮元宵的情景。清代李调元在《元宵》中描绘了元宵节深夜小贩叫卖汤圆的情境:“”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3 古典诗词中的清明节
清明作为重要传统节日,它是唯一兼节气与节日于一身的时日。在唐宋之前,清明主要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即今公历的4月5日左右)。清明时节,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节气由此得名。唐宋以后清明逐渐将与自己日期临近的寒食节俗纳入名下,清明由普通节气演变为重要民俗节日。作为清明节文化的载体,清明节诗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人统计,在《全唐诗》和《全宋词》中,与清明节有关的诗词达八百首以上,现存清明节诗词的总数可能几倍于此。
提到清明节抒怀的诗词,就不得不说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千古佳作《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的广为流传不仅在于其意境的深刻,更在于其置“清明”二字于首,描绘了清明时节的物候。在每年清明节的丝丝细雨中,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这首诗。
早在战国时代,介子推的故事就与清明节产生了联系,后世更相传清明节就是起源于介子推,在清明节歌颂介子推就是理所当然了。北宋黄庭坚《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由清明时节百花盛开的景象联想到埋葬在荒郊野外的逝者,进而思考人生的价值。
凄风苦雨再加上离愁别绪,使清明节诗词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中。如唐代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大唐帝国的两座都城长安与洛阳,聚集了无数文人墨客,也饱含了这些人的辛酸血泪,洛阳城东,张继惆怅;长安城内,顾非熊憔悴,其有诗《长安清明言怀》:“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在清明节都是愁云惨淡的,比如宋代大文豪坡,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平稳心态,一首《南歌子》一扫哀节悲凉,让江南的春意跃然纸上:“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垌,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人们在清明节扫墓,缅怀逝者,寄托哀思:“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宋代高翳《清明》);人们怀念亲人和故友:“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罗隐《清明日曲江怀友》);人们踏青郊游:“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北宋程颢《郊行即事》);人们蹴鞠“白打”,强身健体:“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露雀罄础!保ㄌ拼韦应物《寒食》);人们荡秋千,放纸鸢:“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韦庄《丙辰年~州遇寒食城外醉吟》)、“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宋代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节庆活动在古典诗词中生动再现,古典诗词也因为节庆文化而有了更深沉的底蕴和更加长久的生命力。
4 古典诗词中的端午节
古代有以地支记月的习惯,称五月为“午月”。从史籍上看“端午”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为夏季大节,它从夏至节俗演变而来,人们要在仲夏之月(五月)的端午这一天煮粽子吃,人们把这一天当做夏至一样的大节日来对待。唐代以后,端午才用来专指五月初五。
《全唐诗》与《全宋诗》中有95篇作品与端午节有关,这些诗词记述了节日的意绪,描摹了节日的习俗,追忆了节日的源流,寄托了诗人的感遇,成为了端午节庆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历代在端午节歌颂屈原的诗词也最多。古典诗词以其特有的魅力弘扬了屈夫子”“好修为常,怀瑾握瑜”的独立不迁的文化人格。如唐代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的习俗也会勾起诗人对屈原的感慨,如唐代张耒在观看龙舟竞渡时写了一首《和端午》凭吊屈原:“竞渡深悲千古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端午节纪念屈原这样的爱国先贤,不仅来自民俗社会的朴素情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更应该是国家层面的祭祀,在诗的国度对爱国诗人的纪念,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多难兴邦”,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必定会历经磨难与挑战,我们需要培养屈原那样的对国家忠诚、对人民悲悯的家国情怀。
端午节是传承家国情怀的重要节日,端午节在起源时主要是避瘟保健、水上祭祀活动等,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逐渐在端午节日中加注纪念爱国先贤的内涵。自汉朝以来,屈原成了端午节文化习俗的核心,但我们也发现,各地端午纪念的历史人物不尽相同,除了楚地纪念屈原之外,越地纪念勾践、曹娥,吴地纪念伍子胥、古苍梧郡祭祀陈临等,但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同时由于区域的局限性,歌咏除屈原之外其他爱国先贤的诗词较少,影响也有限。如北齐魏收的《五日诗》:“麦凉殊未毕,蜩鸣早欲闻。喧林尚黄鸟,浮天已白云。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因想苍梧郡,兹日祀陈君。”在这首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当时的端午习俗,并且可以感受到当时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处在北方的鲜卑族政权已经知道南海之滨的苍梧郡于五月五日祭祀陈临的风俗。
端午节习俗众多,在古典诗词中多有反映。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插艾枝,储草药,配药方,饮雄黄酒,如南宋陆游的《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这一天,人们龙舟竞渡,百舸争流,如唐代张说《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在这一天,人们还击球、射柳,如清人饶智元:“簇簇朱衣分两队,百花深处蹴珠隆薄《天启宫词百首》:“飞凤三花逐电流,例逢e柳拜前旒。”在这一天,人们还插石榴花,采药,系五彩线,贴辟兵符,蒋之翘有诗云:“葵榴初缬药阑敷,彩线珍成续命需。遥听三韩烽火急,真人刚进避兵符。”
5 古典诗词中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仲秋之节,以仲秋十五月圆为节日标志。中秋起源于古代“秋分夕月”的礼俗,唐朝时期中秋明月为游历之人思乡的物象寄托。唐代还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使仲秋明月充满浪漫色彩。宋朝中秋节开始成为社会民俗节日,明清时期中秋节上升为仅次于春节的民俗大节。古代诗词中关于中秋节的内容有很多,但广为传诵、最为广大世人所熟知的,当属唐朝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和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张九龄在唐玄宗时,当过中书侍郎等大官,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一生写下不少诗歌,但最为著名和广为流传的就是这首《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气象恢弘,意趣不凡。
另一首家喻户晓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词人在一个中秋之夜,思念弟弟“子由”就是苏辙,感时伤情,大醉,对月抒怀,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吟啸。这一声长啸,成为后世亲友之间忆念、共勉的永恒绝唱。就是在千年后的今天,这些句子依然令人动容,因为这是最接近生命本体的人生情怀,具有千古不灭的普世价值。
古人对于中秋的重视,仅次于春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远胜过年。因为在这个晚上,仰望天上的月亮,无限感慨涌上心头,于是想及关于它的传说和故事。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月亮上银蟾玉兔的传说。白居易在《中秋月》一诗中说道:“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满江红・中秋》一诗中也说:“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唐代诗人皮日休在《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就认为月亮上是有嫦娥居住的:“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高高在上的那轮明月,成为诗人浪漫、遐想的最好事物。
在很多古人关于中秋的诗词中,不仅仅只是怀念亲人、感怀身世,充盈着惆怅和低沉。也还有很多关于中秋风俗、节庆饮食等方面的描述。有个叫袁景澜的诗人,专门为中秋的月饼写了一首《咏月饼诗》。诗中道:“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这应该是对制作月饼最为详细的诗歌了。
可以这样说,翻开古代文人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从中不难窥见那高挂天空的一轮圆月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6 古典诗词与传统节庆的关系
古诗有云:“有雪无梅不精神,有梅无诗俗了人。”我们则可以说,有人类活动而无节庆活动则无精神,有节庆而无诗词的点缀则俗不可耐。幸运的是,中国传统节庆不仅与文学艺术早早结缘而行,而且相得益彰、泽被后世。
㈠传统节庆在内容上赋予古典诗词强烈深刻的启发刺激,同时又提供给其以充分展示、不断创新的机缘。
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悠远的时空隧道一路走来,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精神。
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清明节的怀祖情思、端午节的爱国情怀、七夕节的爱情绝唱、中秋节的团圆之盼……饱含了人们多少情感和寄托。传统节日也折射着中国人对“天、地、人”的思考,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中华民族的节庆文化,体现着一种民俗情结,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传统节日,使每一个中国人加强了同家庭、家族、家乡和国家的情感联系,寻找到了个体融入群体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一切,都为古典诗词在内容和气度的提升上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㈡古典诗词不仅大大活跃了节庆气氛,扩展了节庆影响,提高了节庆品味,而且它们本身也成为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节庆文化载体。
“诗言志”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可以说诗歌历来便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其文化身份的独特标志。对一个诗歌大国来说,诗歌便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大至忧国忧民的社稷之慨,小至抒怀感悟,迎来送往,起居作息的生活常态,几乎无不成诗。因此,大量以节庆为主题的佳作名诗早已成为流传不辍的千古绝句。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这些人人都耳熟能详的佳句,早已成为了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节庆文化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萧放.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2]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柏宏军.中华传统节日诗词赏析[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4]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等.全唐诗[Z].北京:中华书局,1960.
[6]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