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普知识手抄报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方案名称:
科普教育--学生心目中的社会问题“转基因”
二、方案背景:
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具体化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即将下发和执行,生物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成为了近期研究的热点。结合目前高中生对待中国近期出现了一系列涉及到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案件和纠纷,如雀巢转基因食品标识纠纷 ,美国转基因大豆进口许可证**等,还有如今沸沸扬扬的转基因稻米市场化争议等转基因社会问题的态度不稳定,归其原因在于学生对转基因的认知不够,因此以转基因知识为载体的教学研究一方面可以提升高中生对转基因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优化课堂教学,以便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方案目标:
1、通过本活动的开展,普及了转基因科学知识,宣传了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科学解答了当前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提高了广大青年学生对农业转基因技术的认知水平。提升了专业知识,更加了解了转基因技术,也会用科学的眼光更加理性地看待转基因技术。
2、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发展学生的科普知识特长,培养合格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3、借助青年学生这个活跃群体,向社会发出并传递科学、权威的声音,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人数
本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主要为我校教师与学生,并邀请县教育、科技条线的相关领导专家进行指导,共计1000人左右。
五、方案的主体部分
1.活动内容:
a.活动主要以转基因科普知识手抄报作品展示和了解转基因十大问题的海报展示的形式进行,并在现场发放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知识的宣传单。展示的手抄报作品和海报以学生的视角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图文并茂的版面,将转基因科普知识跃然纸上。活动中,同学们互相谈论对转基因各方面的见解.
b.活动还安排了专家专题讲座,从科学层面回答公众关注的相关转基因热点问题,向社会传递科学、权威、客观的信息。
c.填写调查问卷、现场答疑释惑、自愿支持签名等内容。
2.难点、重点、创新点
a、活动资源的寻求和充分利用。
b、活动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的设计与实施。
c、交流的开放程度空前巨大,引发的社会效应比较突出,立竿见影。对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意义
3.利用的各类科普教育资源(场所、资料、器材等)
a.构建科普教育交流平台。
实行“统一领导,条块结合,形成合力”的原则。由校长挂帅,分管领导负责牵头,各处室互相支持、协调,成立“转基因”科普教育领导小组,构建科普教育交流平台,制定校园“转基因”科普文化宣传规划,保障“转基因”科普教育项目、岗位、阵地、教师和物资的落实,保证“转基因”科普教育活动的扎实开展。
b.组建“转基因”科普教育领导队伍
加强师生的“转基因”科普知识宣传,聘请学有特长、热爱科普的老师,担任学校的“转基因”科普教育辅导员,以点带面,提高教师科普教育的整体素质;并聘请校外“转基因”科普界的专家担任学校科技顾问和辅导员。
c.制定执行“转基因”科普教育方案
通过“转基因”科普教育领导小组的共同研究和协商,制定学校“转基因”科普教育的活动方案:每天一则科普新闻、每周一期科普博览、每月一份科普信息、每学期各班一期科普黑板报、每学年一次全校性科普知识竞赛和每学年一届科技节。每学期的科普周、科技教育月活动中我们均要开展科普专题讲座、参观访谈、实地考察等教育活动;学校、班级开展以“转基因”科普教育为主题的板报评比,进行“转基因”科普教育系列活动,隆重举行“科普节”,展示师生、学校在“转基因”方面取得的科普教育成果。
4.活动过程和步骤:
a、准备阶段(2018年9月——2018年12月):制定“转基因”科普教育活动方案,开展基础性工作。
b、实施阶段(2019年1月——2019年6月):组织开展各类“转基因”科普教育活动,加强“转基因”科普教育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整合的研究。
c、总结阶段(2019年7月——2019年10月):汇总成果,邀请相关专家鉴定总结。
5.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主观上的青少年“转基因”科普教育专业知识不足和客观上学校研究重点的变化是本活动开展过程中主要会出现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是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提高驾驭青少年科普活动的能力,并多与学校领导沟通,提供好的意见建议,把构建“转基因”科普特色校园文化作为年度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予以大力支持。
6.预期效果与呈现方式
a、活动报告,“转基因”科普特色校园文化研究专辑;
b、学生科技人文素质展示及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成绩,形成科技小论文、小研究成果集锦。
7.效果评价标准与方式
参照教育科研的评比方法对活动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绩效评价,确保科学性、公开性。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课堂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的主阵地,所以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入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科技发明和创造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突出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教材的设计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充分运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突出物理知识的实用性,通过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观察,让学生总结、概括、抽象出物理概念、定理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避免概念、定理的抽象化,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科学、热爱科学,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
2.结合物理学史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物理知识以及物理学的发展过程,选择恰当的物理学史材料,以材料中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为基础,有机地渗透有关历史、社会和哲学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精神,同时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例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也可以将物理学发展过程与当代科技进步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意识。通过这些物理史的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生活中蕴藏的奥秘,学习科学家们探究科学的方法以及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知道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
3.强化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很多物理知识也是需要实验验证的。所以,平时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堂演示实验,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分组实验,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实验,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观察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课堂演示实验,不能停留在教师动手实践上,应尽可能让学生上台演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分组实验时,教师可以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实验步骤展开,当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与书本知识矛盾时,要组织学生认真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情况填写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情况设计实验习题,让学生练习。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二、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科技意识,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1.设计充满趣味性的课外活动
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这些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2.督促学生读些相关的科普读本
科普读本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物理科技读本很多,教师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有选择性地帮助学生选择科普读本,以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对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大有益处。
3.开展物理科技小制作竞赛活动
物理科技小制作竞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科技意识,还能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平时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简易收音机、针孔照相机、望远镜、设计楼梯电灯的开关电路等,这些科技制作活动,既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对科技的认识,让学生在科技制作竞赛中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4.定期举办物理科普知识讲座
通过科普知识讲座,让学生不仅获得科普知识,同时启发学生用科技的眼光看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举办科普讲座时,首先要认真选择材料,收集学生最感兴趣的素材,比如:军事科学、航空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以及近几年对人类贡献较大的科学家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养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在科普讲座上进行专题交流,还可以利用黑板报或手抄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等。
(责任编辑易志毅)
二0二0年九月
目 录
一、社团成立背景
二、社团设置
三、社团目标
四、社团课程安排
五、社团开发原则
六、社团管理
下镇中心小学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乡村少年宫暨“七彩社团”活动实施方案
一、社团开发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017年,我校申报江西省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并得到批复。以贴近和服务农村未成年人为宗旨,使乡村少年宫成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文化活动平台、社会实践基地。坚持公益性、普及型的原则,全体学生自愿参加,学校所有活动场所、器材全面向学生免费开放。实现“乡村少年宫”的长效运作。真正办起农村孩子身边的少年宫,真正成为农村孩子能够享受的少年宫。
我校是一所距离玉山县城区约二十公里的农村小学,当地群众有着良好的支持办学的氛围和经济基础。但是在当今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日益增多,流向城区学校的学生人数也与日俱增。作为农村小学,我们深深感到,只有把学校办好,抓出特色,形成品牌,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家长的满意。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爱为校魂,以教为中心,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为办学理念以及“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始终把素质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的最终目标,着眼于全体学生充分、多元、终身发展,把社团活动作为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密切学生的人际交往,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另一方面有利于活跃校园文化,展现校园的勃勃生机和“育人”魅力,促进学风和校风的优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们依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群体,这对他们肯定自我,增强自信,提高综合素质都有帮助。“七彩社团”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少年宫社团设置
学科类社团
汉字听写社、古诗文社、中英演讲社、速算社、书法社
音乐类社团
舞蹈社、口风琴社、健美操社、鼓号队社、合唱社
体育类社团
趣味体育社、跆拳道社
美术类社团
手工社、儿童画社、手抄报社
综合类社团
读书科普社、五子棋社、电脑制作社
三、少年宫社团目标
(一)学科类社团
1、古诗文社
总目标:通过诵读古诗文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让学生在诵读中陶冶情操,开启学生智慧。
学期目标:每学期成功举办一次有意义、有内涵的古诗文大赛。
2、中英演讲社
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中英文演讲兴趣,激发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演讲欲望,有勇气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展示自己。通过形体训练、礼仪训练,吐字发音训练等,学习演讲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演讲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期目标:每学期能展示一至两个集体精品演讲节目。
3、汉字听写社
总目标:强化书写汉字,保护汉字的意识,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丰富校园文化气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县汉字听写大赛选拔苗子;
学期目标:每学期成功举办一次有意义、有内涵的汉字听写大赛。
4、速算社(3年级)
总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巩固学生的基本计算方法,加强学生对计算的熟练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促使学生“准确、快速、科学、灵活”地进行计算,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期目标:为县小学生速算比赛选拔苗子。
5、书法社
总目标:提高学生对书写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美观,让学生从小就练就一手好字,受益终生。
学期目标:每学期能成功举办一次有意义的书法比赛。
(二)音乐类社团
1、舞蹈社
总目标:训练扎实的基本功如:腰腿、胯的软度及开度,培养学生的乐感。
学期目标:每学期能展示一到两支较具规模和观赏性的舞蹈。
2、口风琴社
总目标:发展学生的口风琴特长,陶冶学生的情趣,掌握口风的使用技巧,能独立演奏和集体合奏。
学期目标:每学期能较好地展示一到两首较为专业的集体合奏。
3、健美操社
总目标:健美操是一项独立的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体育项目,提高学生协调性、节奏感和韵律感,培养学生形体美和动感美。
学期目标:每学期能展示一到两支有一定规模和审美的健美操舞蹈。
4、鼓号队社
总目标:借助鼓号队对少先队员进行特殊的教育,培养少先队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守纪律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增强节奏、韵律感。
学期目标:大型少先队活动可以进行鼓号队演出。
5、合唱社
总目标:让孩子们可以享受专业的合唱训练,练声、练气息、练节奏、练耳朵、练习与每个歌者的配合,他们学习的不仅是声乐,更是艺术。
学期目标:有一至两首较为成熟的合唱曲目。
(三)体育类社团
1、趣味体育社
总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柔韧、协调、灵敏、速度、弹跳等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学期目标:为全县小学生运动会选拔苗子。
2、跆拳道社
总目标:跆拳道是创新与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特武术,具有较高的防身自卫及强壮体魄的实用价值。它通过竞赛、品势和功力检测等运动形式,使练习者增强体质,掌握技术,并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学期目标:每学期能成功组织一场跆拳道展示活动。
(四)美术类社团
1、手工社
总目标:手工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操作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通过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促进儿童个性化发展。
学期目标:每学期能成功举办一次手工作品展。
2、儿童画社
总目标:使学生的绘画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学期目标:每学期能成功举办一次绘画作品展。
3、手抄报社
总目标:使学生的美术、书法、文学等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手抄报制作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学期目标:每学期能成功举办一次手抄报作品展。
(五)综合类社团
1、读书科普社
总目标:提倡学生在看科普类书籍时养成摘录好词佳句的好习惯,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及科普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和动手的能力。
学期目标:每学期能举行一次科普读书交流会或者科普类比赛。
2、五子棋社
总目标: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促进学生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记忆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
学期目标:培养优秀棋手,每学期能举行一至两次五子棋比赛。
3、电脑制作社
总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熟悉flash软件的界面及各菜单,能用它完成创作作品,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四、少年宫社团课程安排
类别
社团
地点
人数
辅导教师
责任领导
学
科
类
汉字听写社
听写社
多媒体教室
26
鲍跃芬
柳礼红
古诗文社
四(3)
31
吴莹莹
占丰明
速算社(三)
四(2)
26
杨光慧
曾小兵
演讲社
五(1)
36
毛倩
柳晓亮
书法社
三(2)
42
祝小艳
刘卫东
音
乐
类
鼓号队社
小操场
24
徐笑迎
徐林伟
口风琴社
四(1)
30
毛丽娟
钟庭伟
舞蹈社
演出厅
34
杨林笑
刘淑荣
健美操
音乐室
40
杨麒湘
陈华金
合唱社
五(3)
35
董琴玉
陈华金
体育类
趣味体育社
大操场
56
罗琦琦
方志星
跆拳道社
跆拳道室
16
杨滨泽
占少华
美术类
手工社
美术室
45
王凤佳
毛新荣
儿童画社
阅览室
38
徐鑫
封作有
手抄报社
五(2)
24
姜红艳
柳晓亮
综合类
读书科普社
三(1)
44
方玉丹
周发根
五子棋社
五(4)
37
陈帅
李小波
电脑制作社
微机室
22
吴绍芬
周发根
(二)活动时间
全员参与时间:
一至二年级:每周四下午第二节课
三至五年级社团:每周四下午二、三节课
自主选择参与时间:
一至五年级:周一到周五下午4:30—5:30;周六上午8:00—11:00.
备注:一至二年级由本班班主任进行养成方面的主题教育,三至五年级定地点、定教师、定学生,进行走班教学;逢下雨或者天气炎热,趣味体育社团移至金穗楼一楼上理论课;周一到周五4:30—5:30、周六上午8:00—11:00为社团开放时间,由学生自愿选择参与。
(三)社团开展阶段
动员阶段(第1—3周):拟定方案,宣传动员,组织实施。
实施阶段(第4-20周):社团教学。
成果展示阶段:第20周成果展示。
五、少年宫社团成立原则
1、学校组织引导原则
2、专业教师指导原则
3、学生发展需求原则
4、学生全员参与原则
5、定期评比表彰原则多样性原则;
6、教师择优 、鼓励引导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原则。
六、少年宫社团管理
1、健全组织机构
建立少年宫暨“七彩社团”管理领导小组
主任:占理忠
副主任:占丰明
管理人员:毛新荣周发根柳晓亮
督查员:刘淑荣封作有方志星周发根 柳礼红 陈华金李小波
徐林伟钟庭伟 占少华徐飞姜小丹曾小兵徐飞
后勤保障:方志星(负责场地安排、社团开展所需材料的购买)
2、“六定”管理
学校将对“七彩社团进课堂”活动实行“六定”管理:
定内容:各社团要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结合实际,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每周教学计划,学期应达的教学目标。使辅导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并能在学期末完成本学期目标。
定学生:各社团由辅导教师与班主任协商选择参加活动的学生,依照自愿为主、参考为辅、择优与鼓励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人员,具体负责教师将相应社团参与学生名单汇总,一式二份,交教导处一份。
定时间:全校各个社团建立以后,由教导处统一安排活动开展时间,不得随意变化,辅导教师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旷课,并做好学生考勤登记。
定地点:学校设立固定社团活动场所,辅导教师不得随意更换场地。
定辅导教师:根据相关老师的优势,结合学校实际,由教导处和学科组协商确定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必须辅导好一个社团的活动,要充分作好年度的辅导计划和安排,保证辅导质量。
定目标:辅导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实情,根据辅导项目及特点,确定本社团辅导目标,在每学期期末结束前辅导教师要进行总结汇报辅导成果。
3、对社团负责领导及辅导教师的要求
社团负责领导要求:
①督促和审核辅导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课时的电子教案(统一发送教导处保存);全力协助辅导教师组织好本社团活动的开展并收集本社团活动开展的相关资料;学期末上交一份本社团活动的经验总结。
②做好对辅导教师的考勤及活动内容进行督查。
③主动协调后勤保障部门对本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安全及物质保障。
辅导教师要求:
①所有社团的辅导教师都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开展活动。
②活动过程中,辅导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能随意离开活动室,无特殊情况不得提前或延迟活动时间,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如有外出学习等特殊情况,应提前报教导处批准并通知学生暂停活动。铃响后,辅导教师必须对学生活动提出注意事项和要求,学生必须排队有秩序地进入活动地点,认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④辅导教师要认真准备活动材料,备好活动课教案,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每次活动,活动后及时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⑤活动课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发展智力和特长,培养兴趣,严禁把活动课上成满堂灌的文化课。
⑥各社团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作用,促使本组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
⑦各社团要坚持活动前点名制度,对缺席学生要问请原因作好记载,并及时与班主任联系,严禁学生旷课。
⑧每次活动前后,要及时做好活动室卫生工作,做到教室地面清洁、台凳整齐、物品完好,并及时关锁门窗。⑨活动结束,辅导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整队并护送学生排队离校。
⑨任何活动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擅自组织学生外出。
⑩各社团学期初有计划,学期中有记录、有指导,学期末有总结。认真撰写教案,为形成系统的校本教材打好基础;每次活动目标明确,活动过程完整,指导教师分阶段上交相关材料(活动方案、过程性资料、学生取得的成绩等),学期末学校将各兴趣班的成果进行评估,写出评估报告,进行评比和表彰。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
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2、以身作则。
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随机指导。
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
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
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替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
如阅读介结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讲。
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
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
3、赛。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育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4、展。
(1)剪贴展览。
学生在广泛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会发现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指导学生把这些材料剪下来,找一个本子,分类贴上,积累资料,每月在班上评展一次,以激发学生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2)摘抄展览。
关键词:农村; 科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92-001
我校是一所苏北农村小学。近年来学校一直重视整合各种地域优势资源,切实加强科学教育的实施与管理,大力实施“科教工程”,走出了一条切合学校实际、富有特色、实效性强的科学教育新路子,具体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创设良好科教环境
1.发挥农村环境优势。农村生活丰富多彩,这是城市学校无可比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这些无意观察变为有意观察,在观察中受启迪而发现自然规律,激发兴趣。
2.整合农家特色资源。学校先后投资130多万元,建成校内科技活动基地1个――占地900多平方米、具有浓厚地方文化特色的农家故院,校外科技活动阵地1个―占地20亩的“果蔬种植基地”。
3.学校依托这种资源,坚持每年举办一次“科技活动周”活动,广泛开展科普知识讲座,举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科幻绘画、手抄报比赛和科普展览等科技活动。在教学中根据科学教材的编排注重了与季节同步这一特点,可以即兴寻找活教具。
二、整合人力物力资源,改善科教基础条件
1.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科教条件。几年来,学校以创建“教育现代化”、省“四配套”工程为契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面对巨大资金缺口,学校通过多方渠道积极筹措资金300多万元,用于改进教育装备,努力实现办学条件软件不软、硬件过硬。先后建成可容纳300多人的科技报告厅、科技活动室、实验室、微格教室、网络教室、软件制作室等。其中微格教室面积达120平方米以上。科学仪器室、实验室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各类仪器设备,实验可容纳12组以上;科技活动室按省教育厅要求配置劳技工具,使用面积符合标准。学校图书馆拥有图书27000册,其中科普类书籍3000多册,并向全体师生开放。
2.重视科普教育软环境建设。学校开辟了科普知识宣传橱窗,科普展示走廊,学校展板,班级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阵地,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科普教育校园环境。同时,学校注意科普教育向社会延伸,挖掘、利用、推广科学技术社会资源。以镇农业科技园、校农家故院、果蔬种植基地为科普教育基地,以县气象局、科协、镇农技站、镇自来水厂为科普参观实践基地等等。为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走近科学开辟一个广阔的天地。
三、建设科教师资队伍,实施科教育人工程
当前,小学面临教师结构性短缺,科学教师队伍也存在同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学校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为此,我校采取多项措施,建设了一支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能扎实、较稳定的专兼职科学教师队伍,确保科学教育课程全面实施。
1.加快转岗培训工作,配足配齐科学课程专职教师。学校按要求配足2名科学课程专职教师,2名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2名信息技术专职教师,还邀请退休教师担任学校的校外科技副校长或兼职辅导员。多年来,学校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科学教师、科技辅导员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进修、培训。为鼓励教师能安心开展科学技术教育工作,我们不仅把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时间计算为教师工作量,还把科学教育业绩作为教师晋升职称、评先评优的参考条件之一。
2.创新校本教研机制,加强教师专业引领。要实施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更快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我们着力创建校本教研制度,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围绕发展这一主题,构建了多元的教师成长平台。首先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进度。其次教研做到强化课程意识,把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个因素有机整合。
3.发挥骨干教师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外出学习、培训的教师,学习结束回校后定期举行二次培训,让全体教师共享培训成果;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要上一节示范课或讲座。定期开展与兄弟学校交流研讨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和教育教学理念。
四、开发人文历史资源,提升科技教育内涵
1.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形成办学特色。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气象日等纪念日,学校每年均组织开展相应普及宣传活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组织学生到抗日山植树造林,体验保护环境实践活动;6月5日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工厂、镇区小巷,向人们发放保护环境宣传资料等科普教育活动。
2.科学教育纳入校本课程体系,培育办学品牌。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学校科技兴趣小组,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计划、定指导教师,确保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落到实处;科学教育成效显著,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电脑作品设计制作、学科知识等竞赛,近四年学生有二十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科学教育逐渐成为我校办学的一个亮点、一张品牌。校本课程《农家》先后获得省、市评比一等奖。
3.以校为本,开展特色科教活动。我校既立足学校现实,传承发扬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又争取社会各界力量给予学校科教工作的支持。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积极参与社区科技活动。坚持学校科普场馆向社会全天候免费开放,接待参观人数每年达到3000人次,并逐年递增。做好参与省市县举办的科学教育类赛事的组织工作。如省“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小小科学家”评选活动、省“校园之间”智力大挑战活动、“大手拉小手”活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市航模比赛”等。每年两次请县、市科协的专职教师来校指导,并每年组织一次相关学科的科技教师到县、市科协学习取经。
科学教育重在普及,贵在坚持。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抓好抓实科学教育,会让他们一生受益。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创设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让他们从小就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国家课程标准专辑,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