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口语课程总结

口语课程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口语课程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口语课程总结

口语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贵州民族大学 空中乘务专业 口语能力 民航服务英语

随着当今航空业的快速发展,空乘人员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剧增并且其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民航服务英语在空中乘务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该门课程注重学生的民航服务基础知识再巩固以及帮助未来的空乘人员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如何用英语准确表达相关民航专业术语和展开对话。因此,学生的口语能力在此门课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以贵州民族大学2015级空中乘务专业为例,该专业学生的英语读、写、译三方面综合能力分别在开设《大学英语》以及《技能英语》课程中得到训练以及提高。然而民航服务英语课程的开设旨在提升其专业学生的民航服务英语口语能力水平与民航服务知识的再巩固。

笔者通过对该门课程的授课中发现: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水平较为薄弱,在课堂上均呈现出“拒绝”开口说英语的现象。学生口语能力较弱主要体现在学生英语发音以及语音语调方面能力欠缺以及在不同的情景教学中学生对于如何运用民航英语能力弱。

在根据笔者设计的针对民航服务英语课堂中口语能力较弱的调查问卷分析以及在多次授课总结下来发现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水平薄弱主要原因:

第一,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能力低。据调查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在贵州民族大学本科招生是以艺术类招生的方式进行,因此在学生面试过程中考官更加倾向于考察学生的外形条件以及专业特长并且在高考录文化成绩取分数线设置中也比较低。第二,大学课程内容以及课本的难度加大,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难以应对挑战,大部分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多是持以畏惧的心态。特别是民航英语课程开设,其专业性和知识的连贯性都让学生望而却步,学生普遍反映该门课程太多生单词而且教材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要求学生进行英语对话、专业知识回答构成。第三,因为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能力较低且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态,因此他们学习此课程更为被动更加不愿意在课堂上说英语从而导致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得不到提高。而且这种现象会出现一种群体效应现象,即大部分学生都会以自己口语能力不好为借口而拒绝在课堂上进行英语口语表达。第四,民航服务英语课程是空中乘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旨在进一步巩固学生专业技能以及相关的英语专业知识。然而该课程因场地受限制均在普通多媒体教室进行,造成了学生在进行英语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输入的同时没有相关参照物进行学习认识。比如,在学习如何处理客舱中乘客对空中服务人员提出无理要求的案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专业术语,例如,驾驶舱,厨房操作间等。第五,教学方式较为陈旧。在课堂中,多采取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学生与教师互动较少。

在总结以上影响因素后,笔者期望通过以下几点措施从不同角度及课程环节来进行相关改进以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

第一,教师需要在教授学生民航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学生的基础英语基础知R水平,以帮助他们在课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如,训练学生的发音规则训练以及语音语调等训练。

第二,基于学生怯于在公开场合说英语的现象,教师应给予学生积极鼓励,从心理上减轻学生的负担。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重点的不同的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并给予相应的奖励,以刺激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第三,改变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将课堂教学场所转移到专业模拟机舱内,使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同时更加身临其境地理解以及领会所授内容。

第四,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以往的课堂上,学生一直以来都是作为课堂的参与者进行教学活动,即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在多数的教学时间向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知识输入。教师可以将学生与教师的课堂角色反转过来,尝试让学生来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以团队或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做课堂知识汇报以展示其学习成果,从而增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对于提高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口语能力需要经历一段较为漫长与艰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通力合作从各个方面进行提升与突破,为学生的美好未来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张啸迪.高职院校行业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与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16).

口语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口语;仿真;基于外贸活动;模块化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五大技能,在曾经哑巴英语泛滥的中国,听说仍然是英语学习的难点,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难点。

1 商务英语口语课程的改进和存在的问题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外贸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外贸业务活动中,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是最常用的两大技能,因此商务英语口语是商外的专业基础课程。

在以往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主要是采取听说结合的形式,学生对语言的应用环境的感性认识较少,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很多学校开始开设视听说课程,把视频材料引入课堂,使学生对应用环境有了更形象的感受。视听说的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眼看、耳听、口说的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2007年,我校商务英语专业也开设了商务英语视听说,替代了原先的商务英语口语课程。

但是,目前商务英语口语和视听说方面的教材有以下特点:(1)在内容的组织上大多是以功能语言为主线,也有以情境为模块的,但这些情境往往是彼此独立的,尤其在语言知识方面没有什么联系,学生常常学到后面忘了前面;(2)情境基本都是假设的,练习以模仿和操练为主,很少涉及外贸活动的分析和处理,学生学完后,对于外贸活动仍然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由于课堂上所学的与实际工作差距较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不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所学,上手较慢。因此,对现有课程进行改革,在课程材料选择和组织、练习设置上结合真实的外贸活动进行教学模块的开发,探索工学结合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2 外贸活动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开发

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在国家大力发展和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势下,众多的职教专家积极引进国际上职教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理论;在观念上从强调知识的掌握转变为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的,探索适合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模式;在教学上改革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探索融“教学做”为一体、以学生为主体的的互动教学;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了各种形式和层次的合作办学,共同开发课程等等。这些处于职教改革前沿的理论及工学结合教改实践,为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范例。

2.1 对实践专家的调研和合作

我们的课程开发得到了合作企业和实践专家的大力支持。在开发之初,为了提炼外贸企业活动,确定教学模块,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开展了调研活动,走访了一些外贸企业和外贸部门的经理,还在学校召开外贸实践专家研讨会,把长期从事外贸业务的实践专家请到学校来,请他们谈外贸工作中较典型的业务活动,介绍他们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在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从专家那里收集了大量的真实的外贸活动的资料,并请专家们对资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点评和建议。实践专家的意见不仅对模块的开发具有指导性,他们的鼓励和认可也提振了我们外贸活动模块化开发的信心。

2.2 确立外贸活动流程

所有专家一致认为,围绕外贸活动有一个基本的业务流程,从寻找客户、与客户接触、分析客户信息开始,到与外商洽谈,签单,再到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协调和纠纷处理,在更高层次的管理上还有市场调研分析和开拓更大的业务市场,这些活动是有了前一步才能开始后一步,每一个环节都是前一个环节的继续,也是后一个环节的前提。

通过总结实践专家的意见,我们梳理出外贸活动流程:即寻找和联系客户、商务洽谈和签定合同、执行合同、市场分析和开拓等主要环节,作为课程模块化开发的依据。

2.3 构建外贸活动模块化课程

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分析和研究,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商务英语口语课程的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口语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和训练学生语言知识的转换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了解、接收商务信息, 以及进行商务交流活动的能力。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不能简单地按照知识体系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知识的解释或者简单的反复操练,而应该是把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姜大源),需要在仿真或者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去掌握和提升。

根据以上对课程目标的理解,设计出基于外贸活动的模块及其仿真教学。

首先,模块内容是依据外贸的基本活动,其顺序的安排遵循外贸业务的流程,系统地进行设计。根据外贸业务中主要的口语交际活动提炼出有代表性的,设计成可操作性的模块任务,然后按照业务的流程安排先后顺序。这些模块按照工作性质可归纳为商务接待、商务谈判、市场营销三大模块(如表1所示)。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体验和了解业务流程和职责,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熟悉工作的要求。同时,系统性任务的学习和处理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在教学步骤的设计上依照工作的程序。设计的主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步骤完成仿真的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学习的程序性,来培养良好的工作方法。

每个模块的教学遵循分析、学习、演练、总结的程序。学生先参考链接的商务知识、员工职责和商务礼仪等进行任务分析和决策,用视听材料来学习相关英语词汇和常用表达,做一些基本的操练来完成语言知识的学习。然后,再在模拟场景下以“情境再现”形式完成目标任务。对各组的“情境再现”环节的完成情况可以通过专家建议、学生相互交流和教师评价进行总结(单元学习内容见表2)。学生通过不断演练这样的一个仿真处理问题的过程,会在掌握英语表达和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逐渐掌握外贸工作的方法和学习的方法。

口语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根据ESP理论,乘务英语口语课程应设计成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任务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做中学,在用中学”。JaneWillis(1996)指出,学习者为完成一个“任务”而在活动中以交流为目的(“withsomekindsofcommunicationpurpose”),真实地使用语言(“processthetextformeaninginordertoachievethegoalsofthetask”()Willis,1996)。而这恰好符合ESP理论对教学的要求。乘务英语口语课程以“客舱”为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以情景对话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通过设计真实的场景和有针对性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与客舱服务水平。乘务英语口语的教学内容涵盖安排座位、行李放置、安全演示、餐饮服务、航班延误、特殊旅客服务、道歉、行李丢失与查询、机上娱乐、机上免税购物、紧急状况处理、旅客转机服务、入境手续办理和离开机场等乘务服务流程。这些情景会话的设计,离不开“客舱”这个特殊环境。客舱会话中,所有的交际句型都需要足够的训练才能掌握,而任务型教学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法。

根据JaneWillis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活动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任务完成后,教师再灌输语言,并对学生的表现做适当的调整和改正。任务型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任务。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达到准确、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客舱对话为学生再现真实的工作场景,使学生通过承担不同的角色,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从而真正体会、掌握客舱服务对话的内容和技巧,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根据Willis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的三个步骤,乘务英语口语课程的基本模式如下(以中国民航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的《民航服务英语口语教程》第10单元DinnerService,Dialogue1为例):任务前活动(thepre-taskphase)。包括介绍话题、激活语言、准备活动等。如介绍餐食服务的基本内容和流程,为学生提供常用的餐食英文名称,如beefwithtomatoe(s西红柿牛腩)、sautédicedchicken(小炒鸡肉)、smokedham(烟熏火腿)以及供应餐食的基本句型,如MayItakeyourorder(?我能为您点餐吗?);Whatwouldyoucaretohave(?您想要点什么?);Whatwouldyouprefer(?您喜欢什么?)(。李春尧,2013)任务链活动(thetask-cycle)。首先,学生分组做“餐食服务”的任务。可以将学生分为主任乘务长、乘务长、头等舱乘务员、经济舱乘务员、实习乘务员等角色,教师则扮演乘客角色。学生以2人为一组,向“乘客”供应餐食。其次,学生讨论和反思任务的完成情况,可以让学生从语言、举止等方面通过比对,总结优缺点,形成口头或书面汇报材料。最后,报告任务过程的收获。

语言分析阶段的活动(thelanguageanalysis)。首先,设计以语言为焦点的活动(languagefocusedtasks),如阅读课本上的关于餐食服务的对话材料(Dialogue1),阅读的主要目的不是向学生教授语言项目,而是培养学生语言意识(languageawareness)。(程晓堂,2004)其次,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之下,学生独立完成活动。学生可2人一组,模拟客舱餐食服务的场景,其中一人扮演乘务员,另一人扮演乘客,朗读对话。教师可以顾问身份,帮助学生弄懂对话中的难点词汇。最后,全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重点交际句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如:I’dsuggestthebeefwithtomatoes(.我建议您尝尝番茄牛肉。);I’msorry,sir.Wehaverunoutofchicken.Canyoumakeachange?(十分抱歉,已经没有鸡肉了。您能换一种吗?);Youorderedaservingoffish,aservingofsmokedham.Isthatright?(您点了一份鱼和一份烟熏火腿。对吗?)。(李春尧,2013)此部分在实际训练中,可以要求学生背诵这些客舱服务的常见交际句型。学生通过自己的归纳,再进行记忆,其效果要比单纯的死记硬背好的多。

学生在上述三个步骤中,应以最后一个语言分析阶段为重点,通过归纳重点语言项目,并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做到主动学习和操练。学生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是肯定不够的,必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讨论和反思,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时刻保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凭借个人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多样化地完成同一个任务。因为在实际客舱服务中,对话情景每次都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意味着语言使用上是有差别的。

二、总结

口语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二、第一次活动:2010年10月底(招新招干完成后一周)

 三、活动时间:每周二,周四晚上7点30至9点30。

 四、活动情况:

 10月底:初级综合班,综合提高班,口语提高班(第一次活动到场人数约150)

        课程内容概况:音标(26个字母的音标读音与书写)

                      语法(词类的概括性介绍与时态)

                      口语句子,视频,会歌

                      口语句子,小游戏,语法(虚拟语气)

11月:(第一次英语角后)初级综合班,综合提高班,口语提高班(到场人数约80)

       课程内容概况:音标(细分,发音练习等),句子,口语练习

                     语法,句子,写作

                     视频,口语句子,音标,绕口令

第三次活动:初级综合班,综合提高班,口语提高班(到场人数约80)

      (大二会展英语考试)

       课程内容概况:音标,句子,语法,游戏

                     句子,语法,写作

                     视频,口语,游戏

第四次活动:两个综合班合并,口语班,约70人

            课程内容概况:略

第五次活动:综合班与口语班合并,人数太少

            课程内容概况:视频,句子,情景模拟

            看电影:仪器出了问题,非常不理想,但仍有会员坚持到最后。

第六次活动:综合班因为换教室无会员而暂停

            口语班,内容略

            看电影:奇幻精灵事件簿,反应热烈,效果理想。

第七次活动(第二次英语角后):看电影:停止

            综合班:没人开门也没会员到

            口语班:人数小于20。

 五、综合总结和评价

 (一)、鼓励和肯定

 1、在正式成立前已铺垫好一个详细的发展计划,使得正式开展工作前已有充足的准备,尤其在开课模式和方向上。

2、开课后坚持原定计划的模式,并且有坚持计划走。

3、每次活动前都准备充分,并且每次都会多准备一份材料备用,以防对使用量的估计有过大误差造成课时长于资料使用时间。

4、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始终有尊重会员意见,并多次询问他们意见,希望和会员间达成良好的沟通交流。

5、在准备资料的同时,尽量使资料多元化,增加趣味性。难度也尽量在合理的尺度内。

 (二)、不足和改进

1、课程内容安排互动性仍然不够,而且没有带动会员的积极性和热情。

2、综合班方面,主持人控场能力不够,把握不到现场气氛。

3、多次改动课程内容,甚至偏离了原定计划,信心不坚定。

4、活动前对情况估计失当。没有对现有情况——会员多为来自非英语专业 作充足的准备,设计活动计划时没有对这一情况的出现想好更恰当的应对措施,导致现在不能迅速地很好地解决会员的英语学习热情问题。

5、通知不到位。尤其每次大型活动之后,会员总是不知道之后的学习部活动如期进行,却也没有作出任何通知。

6、设计课程内容上没有带领好会员朝正确的方向走,而是不够坚定地为了提高会员的兴趣所以让内容上都偏向于娱乐性,例如有时候游戏过多,实质性的内容却不多。

 六、干事培训

口语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一、现状调查

1.调查对象。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年级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参照有关测评标准及方法,以头桥中心小学及部分小学1525名学生和150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口语交际教与学的评价的调查。

2.调查方法。我们通过调查、问卷、访问、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小学各年级段口语交际教与学的评价的实际情况。

3.调查结果。从调查统计中不难看出,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学生方面:①评价的意识较差,不能认识到评价对于提高自己或他人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②评价自己或他人时,没有可以参考的标准,评价的随意性强,评不到关键处,不能发挥评价应有的作用。③评价的语言单一,而且缺乏激励性。④评价时不敢说真话,怕得罪人,人云亦云。⑤对学生的评价以同学、老师居多,家长、社区人员参与得太少。

教师方面:①评价的观念还比较陈旧,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渠道狭窄。②评价时教师评价学生太多,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没能得到真正体现。③评价存在思维定式,对优等生的评价具有激励性,而对其他学生则缺少激励策略。④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具体可行的标准,评价的随意性、主观性较强。⑤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总结性评价多,形成性评价少。

二、原因探寻

1.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忽视了口语交际评价。由于受到传统语文“重书面,轻口语”观念的束缚,因此在考试评价中一般安排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进行笔试,对口语交际的测评涉及得的较少。即使有,也只是在语文试卷上提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写话,所以就有教师经常用半堂课的时间进行口语训练,剩下的半堂课要求学生将要表达的内容用笔写下来,以写代说,将口语课上成了“写话课”,来应付“笔试”。

现在,主管部门开始重视这个问题,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口头测试,并作出这样的规定:评定学生的语文成绩,笔试占80%,口试占20%。但据我们调查了解,真正按照这样的要求来评定学生语文成绩的教师很少,多数教师还是以试卷的分数来评定。

2.教师的评价观念陈旧,重视程度不够。正是由于考试评价制度的不健全,再加上课表中也不单独设置口语交际课,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口语交际”这一新型课程认识不够。有些教师是课紧就不上,课松就大家自由谈谈,不做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学无目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培养,使教材中口语交际内容的设计形同虚设。

另外,教师的评价观念也比较陈旧。受到“师道尊严”的影响,在口语交际的评价中不平等的地位表现得更加明显。教师不能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口语交际训练的组织者、促进者,更是一名参与者,和学生交流时,总是居高临下的发问甚至责问,不能突现学生交际、评价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教师的敬畏心理很强。

3.评价方式单一,评价缺乏发展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这就是要求口语交际的评价要有学生广泛的参与,在评价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与老师的访谈中,我们发现每一个老师都认为应该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口头评价中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但都有一些顾虑,主要有:学生的评价难免有片面性;学生会简单地从自己的好恶出发去评价老师和同学;学生不一定敢于说真话,使评价失去真实性;学生参与评价,不易控制,会打乱教学设计,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等。所以,课堂教学中经常是教师说,学生听;学生说,教师评;评缺点多,肯定进步少;评价以单向为主,缺乏交互性;评价也仅仅是为了达到鉴定说话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