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树之歌课文内容

树之歌课文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树之歌课文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树之歌课文内容

树之歌课文内容范文第1篇

一、挖掘课文的童趣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的内容大多是童话故事和描写儿童生活的故事。这些课文内容所描写的语言、行为、心理和情节都具有儿童化的特征,贴近儿童生活实际。例如:《美丽的公鸡》中的公鸡骄傲而又知错就改;《蓝树叶》中的李圆圆因舍不得自己的绿铅笔而不肯借给同学;《司马光》中的司马光机智勇敢。这些故事低年级的小学生读起来倍感亲切。因此,我们教学时就要注意挖掘课文中的童趣,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引入到充满童趣的课文内容中,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

二、趣味性的导入

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课堂教学就要抓好导入环节。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导入要有趣味性,例如谜语导入、故事导入、游戏活动导入、实验演示导入新课等。我在教学第二册《乌鸦喝水》时,是用实验演示导入的:上课时,我先出示自制的教具“乌鸦”与装着半瓶水的小口瓶,依照课文内容一边演示,一边讲述:“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突然,它看见了一个装着半瓶水的小口瓶,连忙跑过去想喝水,但瓶口太小了,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后来乌鸦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办法吗?我们一起来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就知道了。”通过这样的演示导入新课,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寓教于乐

根据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童趣性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在天真活泼的教学情境中产生兴趣,投入学习,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1.导演童真味的课文剧。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表演性的训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进入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浓了。我教《狼和小羊》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狼和羊的形象,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后,把编好的课文剧让学生表演。我让两位学生分别戴上狼和羊的头饰进行表演。这两位学生模拟狼和羊的语言、行为、神态,表演得非常逼真,其他学生看得非常有趣。这样,学生很轻松地从狼的故意找碴儿和小羊据理申辩的语气、语调、神态、动作中看到了狼的狡猾、凶恶和小羊的善良、老实,从而领悟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像狼这样的坏家伙讲理不行的道理。

2.在课堂中穿插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演一演,做一做,能使学生学得更有趣。例如,教“一把”、“一口”、“一只”这样的数量词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我编了“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找一找哪些词是上面数量词的朋友,再把它们搭配在一起。这样,学生兴致浓,学得快,也记得牢。

3.根据教学内容,利用有趣的顺口溜、儿歌、口诀,让学生学得轻松活泼。我教汉语拼音时,考虑到硬要学生记住字母的形状、发音方法和一些规则,会使学生感到乏味的,我就利用有趣的顺口溜或儿歌让学生诵读熟记。如:“脑袋圆,小辫翘,嘴巴张大aaa”,“嘴巴圆圆ooo”等。为了让学生记住“ü”上面两点的省写规则,我利用口诀“jqx,真淘气,从不和ü在一起,它们和ü来相拼,见了鱼眼就抹去”来帮助学生记忆。

四、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化

树之歌课文内容范文第2篇

课外作业的设计要结合学生实际设计生动有趣的作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学习生字后,可以让他认识班里同学的名字,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广告牌,商品名,商店名,家庭中的物品名称等,从而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开拓眼界,丰富知识,因为这些都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学得兴味盎然,兴头十足。中高年级,可以指导他们看一些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电视节目,例如“五年级插班生”、“天天向上”、“开心辞典”等,使学生在快乐中,既增长知识,又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又如在教《七律·》之前,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教完《小兵张嘎夺枪记》一课后,指导学生收看电视剧《小兵张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二、作业个性化,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由于受天赋、家庭、教育、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学生之间的语文能力存在着差异,如果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必定会造成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不够吃”。在教学中,我把作业设计为“超市”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例如在抄写生字时,让学生自主选择我要抄几遍,就能把生字掌握,学生的自主性加强了,生字也掌握得更牢固。我还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错题集,把平时做练习或测试中的错题写在错题集,及时纠正错误,进行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例如教完《小草之歌》这首诗后,我让学生自主选择画一幅画,唱一首歌,吟一首小诗,说几句话来表达对小草的赞美之情。是学生能够根据个体的差异,做不同的选择。

三、以读为本,增加阅读量

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的能力,这一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才能日积月累地形成。因此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语文书,而是应该树立大语文教学理念,让学生跳出课本,到语文知识的大海中去遨游,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课外书籍,汲取知识的营养。

(一)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有关的书籍、文章

课外是课内的补充,在教学课本内容时,有的放矢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如学习《争吵》一课,指导学生阅读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学习《武松打虎》一课,引导学生阅读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学习《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一课,引导学生读一读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感受名著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又学习古诗《枫桥夜泊》,让学生收集描写秋天的诗来读,体会不同的作者笔下色彩斑斓的秋天景象。学习古诗《赠汪伦》,让学生收集有关送别的诗篇进行诵读,感受古人那浓浓的离别之情。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摘录好词佳句和精彩片段

语言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我让学生,人准备一本“采蜜集”,在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后,让他们摘抄其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在“采蜜集”,并设置一个目录,这样日积月累地积累,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

树之歌课文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识字教学 功劳

语文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但小学生对识字往往缺乏兴趣。究其原因,一是识字任务重,作业多;二是教学方法不太适应低年级学生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多媒体的引入为探索和推进为识字写字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机遇。借助了声、电、光等现代技术,能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那色彩鲜艳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记忆效率明显提高了,给语文教学立下了大功。

功劳一: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是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劳之一。通过多媒体技术,烘托场面,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乐学的情境。如:教学人教版第二册的《识字1》一课时,我依据课文内容,借助多媒体展示春天景物的动画图像:冰雪融化,泉水丁冬,柳枝轻摇,桃花开放,燕子欢飞,青蛙欢跳……同时配以《春之歌》音乐。这样,一幅绘声绘色、声画并茂的春景图就跃入了同学们的眼帘,仿佛把大家带入了怡人的春光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边观察、边想象。这时,我提问:图上有哪些景物,可以用哪些些词语来描绘?学生回答后,我相机在景物旁打出词语:万物复苏、柳绿花红、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要求认识的字用红色显示,让学生对照图画朗读词语,识记生字。这样,生字的呈现方式既形象又生动,学生的识字过程既轻松又快乐。

功劳二:图文声像并茂,提高识字质量

汉字的形和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表意性是不言而喻的,形声字也是由表意和表音两部分组成。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呆板的方块字演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儿童必须牢记的生字变成栩栩如生的形象,使汉字的形和义的关系显而易见,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提高识字的质量。

1、象形字的演示。

多媒体课件有色彩鲜明、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它把象形字的演变过程简单明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如:在教学第一册归类识字第二课《口耳目》时。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相关的课件:学习汉字“日”,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火红的圆圆的太阳,随着鼠标的控制,那圆圆的红太阳就演变成了一个色彩鲜艳的“日”字。学生看到这奇妙的变化,不禁兴奋地拍起手来,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再试着说说书上其他字与相关象形图片之间的联系。学生的识字兴趣被激发了,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变化,使原本抽象的汉字变得具体可感。

教学“山”字时,我先借助多媒体出示连绵起伏的群山图,让学生观察山峰的样子,再在计算机上画出“山”的简笔画。然后相机出示群山抽象图、古体“山”字,最后在屏幕上打出楷体“山”字,引导学生把“山”的各部分与群山图各部位对照,找出实物图、象形字和现代简化字之间的联系。这样,他们的思维由具体的图形走向相对抽象的笔画和部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再如教学“笑”字,我根据汉字象形字的构字特点,利用多媒体进行“笑”字教学,先由投影出示一个卡通脸谱,然后依次将眼、眉演变成“竹”字头,将鼻子演变成“”,将嘴演变成“一”,脸谱笑时,两个嘴角也演变成“丿”和“乀 ”,转眼一个“笑”字就出现了。在艺术的感染、熏陶、启迪下,他们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这个字,掌握了字义,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奇精彩的画面令学生惊奇不已,妙趣横生的卡通人物令学生开怀大笑。

2、会意字的演示。

会意字是用几个部件之义按事理联系形成一个新义的方法造出来的字。第一册《识字3》是按会意字归类识字,如小土──尘、小大──尖、田力──男、人木──休等。在教学中,我注意借助多媒体揭示其构字原理。例如教学“男”字时,我先在计算机上出示一个男人在田里干活的图画,让学生观察图画后,问:田里干活的是男的还是女的?学生回答后,我告诉学生:男人力气大,田里的活儿大都是由男人来承担的,所以用“田”和“力”表示“男”。

教学“休”字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出“休”的造字的过程:由一个人躺在树下睡着的图画,到简笔画,再接着是古代人识字的符号,最后是楷体“休”字,在图画与字之间演示“休”字的形体演变,点击“休”字的右半部份,再出示“休”的左面部分,点击“木”,出现树,点击“人”,出现一个农夫在田间劳动累了,躺在树下休息。通过课件的演示,呈现“休”字的过程,其生动、形象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替代的。这样,学生轻而易举地懂得了会意字的构字原理,掌握了字的音、形、义,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了识字经验,提高了识字能力。

3、形声字的演示。

树之歌课文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问题;兴趣;课堂;文本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这样一句名言:“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思维的起源,问题是创新的开端。学起于思,思起于问。没有问题的学习是浅层次的学习,甚至是假学习。因此这学期我校高年级的课题确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导疑的探究”,在经历一学期的摸索与探究后,课题组的老师一致都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摒弃以往教师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层层引导学生释疑的教学模式,我们更主张教师要把自己巧妙地“藏”起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应成为语文课堂的新追求。我们教研组在不断学习与积累教研经验的同时,把相应的教学策略带进课堂进行初步的实践,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在听课中学习着,在教学中尝试着。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问题意识

听过许多公开课,那些教坛新秀们沉稳的心理素质,巧妙的课堂提问,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我发自内心的佩服。可总有一种美中不足之感。我觉得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应强调教师要特意为孩子们的“疑”创设空间,课堂不能只是教师一味地设问,步步释疑,孩子被牵着走,而应是学生饶有兴趣地提出问题,并在一个个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中完美地实现学习目标,不再表现为没有问题或不敢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自己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充分备好第一堂课。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质疑能力的培养同样如此。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由于长期的学习习惯和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学生不愿提问、不会提问的情况依然存在。令人苦恼的是,让学生针对文本质疑,似乎也经常提不出较有深度的问题来。在一次前往厦门听课时,我有幸聆听了薛法根老师执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题之后》,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全然不同的课堂:老师在检查了词语以后,让学生提问。可是六年级的学生依然沉默无语。老师以问引问,教学生怎样提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你得怀疑这个观点呀,有疑问吗?”学生依然摇头。“难道真理一定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九十九个问号或者一百零一个都不行吗?”这才引起了学生的深度思考。整堂课中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点拨、诱导学生由浅入深质疑。它让我认识到了研究这个课题的必要: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观,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浅显幼稚,总是给予肯定,给学生自由思考、主动学习的机会,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毕竟“授人以鱼,还不如授人以渔”!观念的转变将会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再则,执教者温和的态度,灵活的启发,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尤为重要。偶然走入《献你一束花》这堂验证课:蔡老师手持一束鲜花,启问:这是一束怎样的花?答案众说纷纭。“假如你手捧这样的一束花,你想把它送给谁?”贴近生活的话题让学生们跃跃欲试。“然而把花放入这篇课文,围绕着‘花’,谁来提提你想知道的问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这花是送给谁的?为什么鲜花只能送给成功的人?女乘务员送出的仅仅是花吗?……顺势而导,整堂课成功了一半。

二、善抓文本,预习先行,让学生问到实处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开端。所以在预习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既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又避免了教和学的盲目性。有的学生不懂得提问题,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开拓学生的思维。除了教育学生读书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外,要教给学生如何提问题的技巧,如一般要在难点处或关键处提出疑问;在人物语言行为方面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课题中发现问题等等……让学生每次预习都能设计一份“质疑卡”,有目的地去寻找生疑点。当然,还要引导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后,先带着这些问题去研读、去探究,想办法解决问题。或鼓励学生把自己读懂的问题带到课考考老师、同学,试想如果能把同学或老师考倒,那将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呀!在自己执教的验证课《夜莺之歌》上,我就要求学生先针对课题进行预习质疑。学生们提出了诸如“夜莺之歌”是什么意思?它指的是什么?‘夜莺’是什么?为什么要以此为题?”之类的问题。然后,我鼓励他们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一下课文,果然,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地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对于后面的课文内容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有个学生举手质疑:夜莺的歌声中唱些什么?那只只高举的小手又把课文内容推向了最……

三、把握质疑的契机,深入解读文本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诱发学生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一直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有效提问,把学生的质疑最大化地融入在教学中。在一次次的教研中,我们形成了初步的共识:首先,课伊始,老师必须学会倾听,做学生问题的有效“管理者”。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学生的质疑欲望被激发,或者只要让学生自由质疑,他们就会提出许多问题,有的问题还毫无价值。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觉得: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提炼、梳理,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其次,相信学生的释疑能力,把答疑的发言权交给班里的同学,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有益渠道探索发现,以获取成功的喜悦。最后,巧妙地抓住课始、课中、课尾及新生成的质疑点,善于抓住师生交流中随时出现的教学契机,让学生在各抒己见中得到视野的开阔、思维的发展、综合能力的提高、个体生命的不断进步。还记得在许老师执教的《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这节验证课里,在教学抒理完写信言志、关心他人、关心政治、发愤读书和谢绝帮助这五件事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深入领悟雷棣身上的品质,抓住其中的一个片段“发愤读书”,让学生针对相应的语段提问题,从词语到句子进行质疑,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可以看出学生在积极地思考。有个别学生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了疑问,比如:《资治通鉴》是一本怎样的书?辛普森案件是什么?教师在备足课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引导生生互答,甚至还把这团疑问踢回给学生,实话告诉他们老师也不懂怎么办?让他们把课上提出的问题带出课堂,再进行一番追踪反馈。这样无形当中,丰富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又锻炼了学生释疑能力。

课题研究还在继续着,我们的教学疑惑也在不断出现和解决中。而且我们相信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将会变得更加丰满,更加精彩!“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舍得花时间,下工夫,引导学生敢问、善问。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具有更好的生存能力,才会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我们的民族,才会有不竭的创新动力,才会永远傲立于世界!愿这样的课堂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谭晓云.从有疑而问 到无疑而问——课堂提问的言语行为分析[J].修辞学习,2005(2).

树之歌课文内容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88-02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渗透德育,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必须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和实施德育统一起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不是外加的干巴巴的空洞说教,而是建立在自身语言形象和文章情感基础上的渗透、感染。只有学生被浓厚的情感感染,产生强烈的情感活动时,才能受到熏陶,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拟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方法作一肤浅的探讨。

一、创设情境法

所谓创设情境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采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情景,渲染气氛,给学生以切身的感受。运用电视、音乐、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出一定的课堂教学气氛,以达到使学生受教育的目的。如在学习初中语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时,可利用网络资源,精心制作课件,在课件的开头选取《志愿军之歌》作为主题曲,上课前,教室里一直回荡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嘹亮歌声,可把学生的思绪拉到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场,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豪迈气节。在讲《历史不容篡改》一课时,可下载日军侵华时残害中国人的血腥照片,让学生感受到日军的残忍,战争的残酷,认识到日本少数右翼分子歪曲历史事实的丑恶面目。采用情境法,使学生有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情实感,受到感悟和教育。

二、角色体验法

这一方法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角色的理解与表现,来体会其中的教育内涵,从中受到教益。其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分角色朗读课文,二是演课本剧。角色体验法的效力在于“移情”。学生在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时,会把课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与自己的价值取向联系起来,把自我转化为课文中的人物,与其共爱恨,再把课文中人物的崇高思想转化为自我的思想品质。这种“双向移情”活动,使学生完成了在学习中受教育的任务。

三、阅读欣赏法

1.抓感人的重点情节,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七根火柴》一课中对“无名战士”有一处动情的描述。为什么动情呢?就是在大雨滂沱中,这位“无名战士”艰难地行进在冰凉刺骨的草地中,宁死也要把保全完好的“七根火柴”交给部队,并在临牺牲前“手指指向部队的前进方向”。由此让学生在学习中“悟其神”,才能“动其情”,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这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情绪活动,受到感染和教育。

2.把事件发生的环境与人物的行为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和高尚品德。在分析《过零丁洋》一文时,结合文天祥的生平与弃笔从军、积极抗元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一代文豪的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浩然正气。这浩然正气不仅有力地拨动着学生情感的琴弦,令人肃然起敬,也悄悄地在学生心底里树起了一个做人的标准。

3.从课文内容出发启发联想,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描述中掀起感情的波澜。人们认识一个事物要经过“感知―重现―理解”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感知得越具体,才能理解得越深刻。想象与联想就是使事物具体化的重要手段。《沁园春・雪》一词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一段景物描写,在教学中可让学生极力想象冬天北国大地白雪皑皑的景象,进一步去想象黄河边千里冰封的景色。学生在想象与联想中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图景,其间不仅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也自然地升腾起一股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四、比较法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说明问题、辨别正误、解决疑难的一种最普遍、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适当使用比较,将有助于教育目标实现。就是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比,反映新旧社会变化,这些素材本身就是好的教育内容。

1.古今比较:如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时,抓住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然”的理想的呼唤,与当今我国对“天下寒士”的“安居工程”、“廉租房”、“救助站”等一系列政策比较,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加深了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正反比较: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对立形象,这为我们运用比较法进行教育提供了条件。通过比较,学生就很容易去继承我国的优良传统,坚定自己的爱国情怀。

3.中外比较:由于我国的经济状况在某些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有些学生难免会有一些厚外薄中的思想;也有一些学生看不到外面世界的进步与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中外比较,让学生明确,中国也好,外国也好,都有自己进步的一面,同时也有落后的一面。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就会增加爱国主义情感,了解了自己国家的不足,才会确定自己将来奋斗的目标,有一个好的人生观。

五、迁移法

这一方法要求把此一类知识迁移到另一类知识中,使学生受到相互渗透、影响和转化的观点的教育。例如,在学习《黄油烙饼》一文时,结合20世纪60年代萧胜一家在中忍饥挨饿的艰苦生活,体会到“左”倾路线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然后,迁移到现在学完本文,你受到什么教育,学生自然提到要珍惜粮食,然后进一步迁移,让学生举出自身浪费粮食的现象,进行节约教育;进而迁移到地理知识中,引出“世界粮食日”,再进而迁移到其他领域应该厉行节约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大凡文章本身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结合体,不同的文章其思想内涵也往往不同,必须根据课文的语言文字去领悟其蕴涵的思想内容,搞好德育渗透。如果课文确实具有丰富的德育因素,千万不要轻易地放弃;如果课文并不具备某种德育因素,也不能硬让学生去搞“穿靴带帽”,贴标签式的“深入挖掘”。《劝学》一文主要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必须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观点,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这些正确的观点,而不应去硬搞什么爱国主义教育“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语言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首先要做到科学。科学就是要使方法合乎教材内容的特点,合乎教学及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正面引导,积极启发,长期培养。合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就要因材施教,坚持“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所以,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方法,必须合乎这些科学性的规范。

第二,教授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教授性是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要做到讲事实、摆道理,把基本的思想品德规范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理解、明白和掌握,明辨是非,知晓善恶,懂得美丑。这就是“教”和“授”,没有“教”和“授”,学生就无知,而无知就难于立德、立美。所以,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在教法上有教授的一面。但教授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实践,即行为习惯的养成。只知不行,只说不做,是谈不上有道德的。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思想品德要真正确立,必须有日常的行为锻炼,通过实践,把行为习惯化,从“他律”为主变为“自律”为主。所以,在学科教学中,不能因为是“教学”,就忽视思想品德实践;同时又不能因为是“德育”,就不进行必要的教授,二者应相辅相成。

第三,集体性与个别性的统一。目前,我们的教学形式还是以班级教学为主。在课堂上教师面向集体,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和正确的集体舆论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环境对他们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他们往往互相影响,甚至模仿。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共同能够接受的东西,要提出统一要求,统一规定,统一行动,使学生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受到应有的教育。但是,也不能忽视和偏废个别性。个别性就是在学科教学中,针对个别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育,有时是有针对性的提问和培养,有时是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只有坚持因材施教,顾及到个别性,才能坚持德育的集体性。

参考文献:

[1]毛礼锐,等.中国古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日]大桥正夫.教育心理[M].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相关期刊更多

精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体育局

司法改革论评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比较民事诉讼法研究中心

中国司法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