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计划

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计划

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图书馆;咨询服务;网络时代

随着网络的发展,图书馆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座建筑,因为网络,图书馆几乎被重新定义,不但图书馆的建设、结构、性能、服务模式,包括图书馆员的素质以及公众对图书馆的要求,都有了从量到质的变化。其中,图书馆的咨询服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新世纪图书馆询服务的特性

(一)咨询工作服务对象的广泛化

在传统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中,参考咨询服务长期以来始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图书馆对读者在利用文献和寻求知识情报方面提供帮助的活动,它以协助检索、解答咨询和专题文献报道等方式向读者提供事实、数据和文献检索。

在信息和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已越来越多元化,现代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单一、被动的服务方式,全体馆员动员起来,积极主动的对读者进行“个性化”的“专题”服务。

(二)咨询工作服务内容的多样化

在网络化、数字化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形成了集参考咨询功能、文献检索功能和文献提供功能为一体的信息服务体系,包括网上图书馆介绍、图书馆知识、网络目录咨询服务、用户培训服务、科技查新咨询、网络咨询、光盘检索咨询、提供镜像数据库服务、网络咨询协作系统建设、帮助读者选择和使用数据库、联机实时帮助、远程检索服务、电子邮件服务、网络检索工具介绍与评估、咨询数据库建设和网络信息提供服务等一大批新的咨询项目,从而使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向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三)咨询工作服务手段的现代化

服务手段技术化即计算机自动化和网络化操作。实现了全文检索、事实检索、多媒体、超文本检索、直接性检索。从咨询问题的提出:用户不必亲临图书馆,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络电话、在图书馆的Web主页和咨询台上留言等方式向馆员咨询;到咨询项目的管理:咨询工作计划、咨询馆员工作分配、工作记录、用户档案、咨询专家文档、咨询解答档案和用户返馈信息等都可直接通过计算机管理;到咨询问题的解答:咨询馆员可通过计算机检索(光盘检索和单机数据库检索)、联机数据库检索和网络信息检索(利用电子邮件、电子论坛、电子公告板、网络新闻、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网络检索工具等方法,多途径深人地获取文本、声音、图像、多媒体及一些特殊的数据信息。简单、重复的问题可直接引向网上专家咨询,复杂的研究性咨询问题可提交网络咨询讨论组或通过网络咨询协作系统来完成;再到咨询解答的提供:由于计算机检索和网络检索技术的发展,不仅可通过网络向用户完成线索、数据、知识点和信息单元的提供,还可以提供全文和多媒体信息,而且咨询结果更贴近用户的需求。网络信息咨询使参考咨询馆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主要从事知识性和智力性工作,提高咨询效率。

(四)咨询工作服务机构集中化

传统参考咨询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名称有所变化,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分散性”。总咨询台解答读者一般性的提问,社科咨询室和科技咨询室负责各自学科的文献咨询工作,整个参考咨询工作被分割成几部分,人员分散,文献分散,各部门之间联系较少。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分散的传统参考咨询机构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参考咨询工作由分散走向集中成为必然”。各图书馆纷纷合并分散的咨询部室、人员,成立信息咨询部,以形成强有力的拳头,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现代参考咨询机构的集中化特征迎合了当代学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具有更强的战斗力,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方便。

(五)咨询工作服务方式多元化

在网络环境下,读者用户的信息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从过去以传统型为主体向电子化与网络化方向发展,从过去单一的文献借阅服务,转向既要有书本式文献的借阅服务,又要有联机检索和光盘检索服务,还要有信息咨询和培训服务等一整套信息服务。读者从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中所获取的信息,也不再仅满足于印刷型文献而是希望能尽可能多地获得网络信息和多媒体信息,如数值型、图象视频型、软件型等各种数据库等。读者信息需求和信息资源的多样性,带来了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方式的多元化。这种变化要求参考咨询工作不能囿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水平上,必须探索基于网络的咨询服务新路子。针对读者的需求,顺从网络环境,不仅图书馆内各部门之间要协同做参考咨询工作,而且咨询服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读者可以到图书馆内进行咨询,也可以在网上进行咨询,参考咨询的服务方式从一对一的单一方式。转变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多种方式。

二、图书馆咨询工作现状

(一)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开展得少

在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内容上,无论是回答一般咨询问题,还是进行用户信息检索,目前基本上是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一对一”交流。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有利于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但受时空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用户如果不在本地或在非工作时间咨询,就不能得到咨询服务。因此,能够跨越时空的网络参考咨询服务将是未来咨询工作发展的趋势。

(二)咨询人员素质不高

就我国现在的情况来看,图书馆员队伍庞杂,综合素质不高。许多馆员的专业知识老化,非专业学历和成人教育学历者偏多,知识结构单一,而一专多能,特别是既懂图书馆专业又懂计算机和外语的高素质人才偏少,严重地阻碍着新型咨询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现代图书馆的咨询服务

(一)加强现代化设备建设

新时期图书馆的咨询服务是以现代化设备为技术支撑的。我国部分图书馆配备了相当的技术装备,能上网和进行国际联机检索,光盘数据库也相当丰富,但大多数图书馆由于受经费的限制,不能采用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服务手段落后,严重地影响了咨询服务工作的效率。因此,图书馆必须配备充足的计算机及配套设备,配备足够容量的服务器,铺设专门的宽带,并要保持足够的网络运行速率。

(二)咨询服务的深层职能

咨询服务的深层次职能就是分析读者咨询中的建议和意见,以分析数据作为依托,改进和完善图书馆服务,以达到最大化的利用图书馆资源,满足读者的需求。通常,咨询台的馆员在帮助解决读者疑问的同时,馆员们会纪录咨询内容及相关信息作为工作量的统计而被保留,却忽略了通过分析统计读者咨询记录的重要性。

(三)加强图书馆咨询工作人员的自身建设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道德素质。这是对参考馆员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咨询馆员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咨询服务质量的优劣,因此,图书馆咨询服务人员要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从职业道德、馆员社会地位的提高等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其次,要注重提高外语水平,较高的外语水平是开发网络信息资源的利器。最后,要加强业务培训。

总之,不断提高参考咨询馆员综合素质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更好的为用户服务的根本。

参考文献:

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学习型图书馆作为国民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生态,在社会学习化和学习社会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型图书馆不仅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教育子系统,也是其他学习型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支柱。因此,实事求是地分析目前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建学习型图书馆,有利于新型的以学习为主导的社会组织的呈现。

学习型组织的意向表征了社会学习化和学习社会化的发展方向,而社会学习化和学习社会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现代教育,作为教育不可或缺的图书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书馆是人民群众读书、学习的重要场所,是真正的无墙大学和闲暇文化中心,它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学习服务。因此,学习型图书馆不仅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教育子系统,也是其他学习型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支柱。

一、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图书馆

学习型组织,是某一组织或某一群体的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指引下注重学习、传播、运用、创新知识,因而具备高度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组织[1]。“学习型组织”是区别于忽视学习的事务型组织,是绝大多数成员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焕发创造和探索精神的组织,是凭借知识本身的力量而协调运行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持续的学习力,其综合绩效高于组织中个人绩效总和,这种组织本身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不仅适应一切“组织”的管理,它同样适应于图书馆管理,国外已有了基于该理论构建的学习型图书馆,如美国的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和伊利诺州的北部郊区图书馆系统。

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可以增强图书馆人的整体意识,培养馆员的协同工作精神;促进图书馆内部的知识流通与知识合作,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知识的共享;改变图书馆的学风,提升图书馆个体和整体的知识学习能力,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它所倡导的“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尤其符合图书馆的工作实际[2],是解决图书馆员学习与工作矛盾的良方;有助于实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有利于图书馆生态文化的建设。

二、学习型图书馆创建的现实需求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屠夫洛预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机会学习的人。”[3]现在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把创建学习型社会视为本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战略。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客观上为学习型图书馆组织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现实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的这一目标对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应该成为公共知识中心,从而为大众终身学习提供一个理想的场所,它不仅应该是公共知识产生基地、知识管理系统,而且应该是知识服务部门,应该是大众终身学习的课堂。

服务读者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图书馆的用户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借阅,而是要求图书馆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次性地向其提供全文的、多媒体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的、方便快捷的文献信息服务,并且要求图书馆员能够提供资源共享环境下的跨区、跨国网络服务。由于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和知识更新频度的增加,读者要求图书馆能以较之以往更快的速度提供国内外的各类文献。同时,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境外读者进入图书馆,这对图书馆运用外语进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业务拓展的需求。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使得图书馆传统的服务项目不断拓展和深化,出现了许多新业务,如数字图书馆数据加工、网络联合采访编目、网上知识导航、电子阅览等等[4];一些新的业务部门开始出现,如网络服务部门、数字图书馆生产部门和决策咨询部门等。为此,要求图书馆必须着力开发馆藏和网上资源,努力做好信息咨询、信息导航、信息检索等工作,顺利实现服务重点的转移。

技术发展的要求。图书馆的技术正处于有史以来更新最快的时期。目前,已经涌现出数字图书馆技术、全文检索技术、因特网技术、多媒体技术、文献存储和保护技术、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等等,许多图书馆员感到不努力学习,已跟不上技术更新的速度。

岗位设置的需要。随着图书馆业务的不断拓展,许多新的岗位、新的工种在图书馆出现,业务和机构正在进行重组,如图书馆网络知识导航员、opac检索辅导员、决策咨询信息分析员、网络系统安全维护员、数据库信息输入员和审校员、监控室管理员等新的岗位。

三、学习型图书馆创建的主要措施

任何组织都不可能没有学习活动,但并非开展了学习活动的组织都可以称得上学习型组织,只有开展了有质量的学习活动并取得发展绩效的组织,才能称为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图书馆的发展靠科学,靠知识,靠人才。今天的正规教育仅仅是终身教育进程中一个相对短暂的学习阶段,通过实践不断学习则是一个持续的、尤为重要的过程[5]。因此,建立学习型图书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全体馆员达成学习的共识,切实提高图书馆上下对建立学习型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参与意识。

(二)制订计划,明确持续发展的思路。图书馆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应根据未来发展目标,结合本馆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的具体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型图书馆建设计划,制定中长期的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学习,有计划的加强对馆员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将其纳入本馆发展规划,明确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基本思路、工作目标、工作进度,使其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实效性,每个馆员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安排日常工作和学习进度,把图书馆学习和个人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力求做到实事求是,步步深入。

(三)健全制度,加强学习组织的领导。图书馆要按照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基本要求,精心组织,分步实施,建立健全相应的学习制度,逐步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管理方法予以保证,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激励和处罚机制。要把学习型图书馆教育作为一项日常管理工作,馆长必须亲自抓,可在馆内建立学习型图书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习计划,选购学习教材,组织辅导、考试等。只有体现制度的严肃性,才能真正保证学习型图书馆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注重引导,营造主动学习的环境。由于体制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图书馆员缺乏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积累、自我约束的强大动力和压力,造成他们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对此,图书馆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竞争环境,使他们在富有生机活力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克服无所作为、不求上进、贪图清闲的消极懒惰思想,在不同岗位上奋发有为。

参考文献:

[1]陈乃林 孙孔懿.学习型组织:学习化社会的组织基础[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8-22.

[2]王世伟.当代图书馆面临的新问题与图书馆的全员培训[j],图书情报工作,2002(1),6-7.

[3]张先岐.论高等农林院校建立学习型图书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2),105-107.

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近几年来,图书馆界把“以人为本”引入了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使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图书馆的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而以人为本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它包括了图书馆内部的两大重要资源,即图书馆馆员和读者。满足他们的要求,以他们的全面发展为准则,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与服务,实现他们的价值,充分体现人文精神,最终获得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现代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1]。下面就坚持“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一些学习体会: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更多的是考虑馆舍的面积、图书经费的投入、设备的配置、以及图书的外借量、接待读者人数的多少等,一味追求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很少考虑馆员的需要和读者的需求,在重视“物的发展”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人的发展”这一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在管理和服务中,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没有充分考虑到“人性化管理”和“读者第一”这两个根本所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在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人性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的思想理念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思想,对图书馆来说,这也是一个新的课题,新的挑战,如何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有效地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图书馆发展的新思路,新创新[2]。

所谓“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就是在管理与服务中充分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发人的热忱,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完善人的个性,充分体现人的劳动价值,实现人的预定目标。在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图书馆领导对馆员的人性化管理,即“馆员第一”的思想。馆领导要树立为馆员服务的思想,要为馆员创造和提供优良、和谐,富有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后勤保障及服务,同时要了解馆员的合理需求,为他们排忧解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保持愉悦的心情,高昂的斗志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以实现工作目标的最大效益。图书馆领导应该是馆员利益的代表。

二是馆员对读者的人性化服务,即“读者第一”的思想。首先,馆员要树立“读者第一”的思想,要有热情的服务态度,要把图书馆办成读者之家,让读者到图书馆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其次,要为读者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是他们学习、求知的最好地方,是他们接受终身教育的场所。馆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快捷的文献信息服务。馆员应该是读者利益的体现,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2对馆员实施人本化管理

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图书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体现者与实践者。馆员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工作能力、文化素质、创新理念、敬业精神越高,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就越好。因此,必须在图书馆管理中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充分体现馆员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创图书馆管理的新局面。

2.1了解馆员内心的需求

图书馆馆员所从事的是一种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工作,但过去却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对于馆员来说,对尊重的需求,往往多于对物质的需求,对自我价值的要求,往往高于对金钱的追求,因此,他们希望得到领导的尊重和肯定,得到读者的尊重和理解。作为图书馆领导,要经常深入馆员中间,了解馆员的能力、个性、气质、性格、态度、价值观、心理需求层次及需求的满足程度,从分析研究他们的心理需求入手,针对个体差异,根据工作需要和个性心理特征,创造条件,开辟各种渠道,不断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3]。

2.2充分尊重馆员的人格

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培育人,激发人的激情,尊重人的个性,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合理要求。在图书馆管理活动中,馆领导要充分信任馆员,相信他们的人格、人品,相信他们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工作。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馆员,尊重馆员的劳动。要以人为本地制订合理的规章制度,合理规范工作计划,科学地配置设备等,最终激发馆员的自尊心、责任感、成就感,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有利于个人成长的发展空间,增强图书馆的活力,形成良好的图书馆组织文化[4]。

2.3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机制合理的管理机制,是图书馆实现“以人为本”管理与服务的根本。长期以来,图书馆管理机制上存在着许多不良因素,如职工岗位长期固定不变;人员缺乏合理的流动和竞争;职称、职务晋升存在着人为因素或论资排辈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制约着馆员的积极性。同时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建立健全合理的用人机制、育人机制、竞争机制、流动机制、决策机制,对图书馆馆员来说,是最好的以人为本管理的具体体现。具体来说,第一,管理者在管理中要注重馆员在图书馆中的重要作用,关心馆员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各方面为他们创造可靠的保障;第二,要针对不同馆员的个体差异,调动每个馆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并鼓励和帮助他们实现合理合法的工作目标和人生价值;第三,制订科学合理的考勤、考核制度,按馆员完成任务的情况,科研成果情况,思想道德情况,建立一套良性的竞争机制,避免在职务、职称晋升及岗位安排中少数领导说了算的不公正作法;第四,要保证竞争的公开透明,公开公正;第五,制订出本馆的奖惩措施,满足馆员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第六,实行民主管理,让馆员参与管理,在制定目标和计划时,应广泛征求馆员的意见,使决策取得广大馆员的认可;第七,要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保证各项措施的实行;第八,管理者要改变工作作风,深入馆员当中和工作实际,一切为馆员着想,一切从馆员利益出发,做馆员利益的忠实代表。

2.4重视馆员素质的提高

作为图书馆领导,应给每一位馆员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为他们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通过多种形式的培养教育,提高馆员素质。馆领导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强人才培养,制定培训计划,并形成长效机制。可以通过开展短期培训、学术交流、学术研讨、考察学习、岗位培训、脱产进修等措施,努力打造一支人才队伍,让馆员适应环境的变化,鼓励馆员创新,这样才能把图书馆的事业做大、做强。

3对读者实施人性化服务

3.1尊重和关心读者

图书馆对读者必须建立平等的服务理念,平等地对待每一位读者,不因身份、职业、地位、性别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等级、权限。同时,对读者要有同情心,要有接纳读者、关心读者的意识,以一种同情、关心、尊重、平等的心态去服务读者,倾听读者的意见。对读者如能做到多一分关心,少一分冷漠;多一分尊重,少一分歧视;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冲突,就可以提升人性化服务的整体水平[5]。要善于换位思考,做到事事处处关心体贴读者。在服务工作中,要谦虚和气,谈吐文雅,衣冠整洁,神态端庄,举止得当,把自己最亮丽阳光的一面和敬业精神呈现在读者面前。对身体残缺或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读者,要给他们多一些同情、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爱。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到图书馆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工作才能得到读者的信任和配合。

3.2服务环境人性化

优雅的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能给读者的学习带来预想不到的效果。图书馆在建筑功能和内部环境建设中,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读者的需要放在首位。图书馆的建筑格局和家俱的摆设上要体现人性化,如图书馆的建筑应具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其造形应与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统一、融洽,使读者进到图书馆就有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在家具的摆设上,要体现方便读者使用的原则,如常用的书库设在较低楼层,开架书库架位走道要留宽一些,书库中也可摆设一些阅览桌,在桌上放一些铅笔、书签、便条等;在馆内空间环境方面,可在走廊和阅览室内,用一些盆景、花卉点缀其间,墙上装饰一些名人名言字画,营造一种和谐、优雅、整洁的环境。所有这些都能散发出文化的气息,激励读者的学习热情和求知的欲望。

3.3服务方式多样化

图书馆要将可用的信息转化为读者使用的资源,为读者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第一,有条件的图书馆,可设展览厅、演讲厅、学术厅、剧场等文化娱乐场所,以方便读者开展文化沙龙活动;第二,改变服务方式,把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如文献信息咨询服务、网上信息服务、课题跟踪服务等等;第三,利用网络、宣传栏等形式介绍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图书馆的工作与布局等,为读者推荐优秀图书,帮助读者确立阅读目标和范围;第四,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与沟通。设置读者意见箱,召开读者座谈会,在图书馆网页上设立读者回音栏,倾听读者的心声,接受读者的监督,帮助读者解决疑难问题等;第五,建立读者联系档案。要重视读者的个性差异,以便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甚至是特殊对象的要求;第六,实行藏、借、阅一体化,采用三合一管理方式,实行开架服务;第七,开通网上续借通道,方便读者办理续借,节约读者来馆时间;第八,让读者参与图书的选订和采购,提高文献入藏质量和图书的利用率;第九,延长开馆时间,满足读者的借阅需要。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要做到双休日、节假日不闭馆,网上信息全天24h开放。总之,图书馆要把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以最便捷的服务方式、最优良的服务质量、最充足的服务时间,为读者提供最有用的信息,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图书馆读者人性化服务的真谛。

【参考文献】

[1]田小俊.“人本管理”是建设和谐图书馆的根本保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6):24.

[2]要红.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J].图书馆工作,2006(3):10-12.

[3]鲁慧明.浅议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6):177.

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calis;e读;文献传递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一、建设目标

根据曲阜师范大学加强本科教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的工作,围绕党委七届六次全委会精神创新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的思路、举措,以我校各院系和计算机网为依托,配合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我馆已经初步完成了示范馆的文献传递、馆际互借和虚拟参考系统的各项建设。以此推进本校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深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提高高等学校教育和科研的文献保障水平。并使之成为本校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近期又实现了高校文科文献保障系统(cashl)的开通和使用,受到全校师生关注,并在积极的试用当中。通过文献信息服务网络和文献信息资源及数字化建设,把calis系统用e读的方式分层次、系统化在学校师生中开展起来,把高校文献最大利益化和社会化。

图书馆参考咨询借助了许多平台来进行有效的信息咨询服务。像借QQ、MSN等有效的交流工具可以和读者更直观更贴近的交流,使读者的问题可以迅速解决。如果能把这些技术综合运用到参考咨询中,会使参考咨询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曲阜师范大学E读建设目标及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1.建设任务以及具体完成情况

(1)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完成培训任务。我们要完成的首要任务是建设覆盖全校师生的calis系统,必使之更加普及化、规范化、科学化,使e读真正成为读者的好帮手、科研的好助手。第一段阶段是宣传推广阶段,这一阶段是利用各种宣传渠道来推广宣传e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通过馆内宣传、活动宣传、电子屏幕宣传、网络公告宣传、通过QQ群宣传等等。第二通过开培训来有效的落实e读检索功能,通过讲课、电脑演示以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并在学期末把教师和研究生全面培训一遍,新学期完成所有本科生培训任务,我们的培训是普及而全面性的培训,不是讲座式的培训,使每个学生都应重视e读在学习科研中重要地位。

(2)利用上机面对面进行读者培训,把问题直接通过演练解决。使e读更贴近读者,更易于操作。

(3)设置专职参考咨询人员轮值。E读是一项日常性工作,而且具有长期性。本馆专人指定专人负责长期工作。具体工作主要是下面几个方面。E读管理员负责本单位每日解答读者在使用过程所遇到的问题。E读管理员负责CALIS数据统计,每学期末打印出用户使用情况统计、文献利用率统计制定下学期e读宣传工作计划。

(4)负责编制各种宣传推广材料并加以实施。制定每学期e读培训计划配合宣传推广,组织各种宣传活动使之灵活化。开展各种培训会、研讨会或者联谊活动。

(5)技术支持。技术部在技术上支持e读的开发和链接工作,在本馆门户专门设立搜索引擎,便于读者随时检索文献。安排懂网络和计算机的系统管理员负责解决读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方面的问题。安排学科馆员负责解决读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业务方面的问题。

2.建设过程

图书馆在e读建设过程中,领导亲自指挥布置宣传推广工作。各部门协同工作,使参考咨询工作有了质的突破。利用学校的网络、宣传、会议等各种方式积极推广宣传e读系统。成立了专门的小组,指定数字化建设部、参考咨询部、办公室协助完成各项工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资源。

在建设过程中,图书馆联系各院系做宣传鼓动工作,请示校领导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学校也相应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机器设备以支持图书馆的工作,购买了二百台全新电脑开展电子阅览室工作,购买新的交换机已扩大其容量,以更好的为读者服务。从数字化建设部和参考咨询部中推荐去calis中心或省中心参加各项培训,并获取资格证书,以便更好的开展服务。其中参加过培训的专职人员已超过六人,这六人都已通过calis的资格考试,每人至少获得两个证书。

在e读具体建设工作中,先后给文学院、历史学院的老师开展讲座,先后派三名老师到各学院区开展讲座,已经讲了三场,受到老师们的好评。在图书馆也设专职教师4名对研究生进行培训。

3.建设成果

本馆严格按照CALIS示范馆服务能力要求,本馆多次开展宣传、培训工作,更多地让读者了解如何利用e读并获取文献。为了使广大读者能够尽快利用calis系统,首先对全校研究生本科生进行了培训。培训分几个步骤:一是对各学院研究生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二是准备对全校二年级本科生进行全面培训。这些培训分三个地方进行。(1)对老师培训我们是专门上门到学院去给老师进行指导培训,边培训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并改进培训方法。(2)对研究生培训是在图书馆3楼电子阅览室上机实习,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培训,让学生对这一系统有直观和全面的认识。(3)对本科生培训我们图书馆专门设立了读者培训室对本科生上完课后再到电子阅览室进行上机实习。已经实际培训过的学院研究生有教育科学学院、文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科学学院培训人数1200人次,本学期争取培训万在校研究生。下学期准备培训本科生。

三、下一步建设的设想和建议

1.进一步做好E读服务的宣传推广。继续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做好本校负责的鲁南地区22所学校宣传与推广。

2.对数字e读文献服务的几点建议:

重视e读管理模式的构建,e读数字网络,是解决单一图书馆或信息机构因资源或人才等因素限制而不能解决的文献服务问题。建议多成员机构合作体,可以集中众多馆的优势为一体去满足各种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与管理人才智力资源的优势,采用合作化的e读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的理性选择。各高校上传数据整合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要规范化。calis响应速度较慢需要进一步提高有时上不去网读者抱怨强烈。实现e读智力共享的重要平台是非常重要的,整合各高校的力量来为高校共享服务也是必要的。

3.尽快组建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协作网

图书情报主管部门应尽快借鉴国外数字图书馆服务的经验,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特点的服务模式,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能够借助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的信息资源与人才资源优势,尽快建立起理论上完善、实践上可行的calis服务体系。

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Internet 信息资源 开发利用

一、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网上信息资源又名网络信息资源,内容和信息都十分丰富,是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其包括超文本信息和超媒体信息。它们按非线性文本组织模式,将信息单元储存于节点,通过含URLdizhi地址的链接体现各节点之间的概念逻辑关系,从而形成网状结构。既可按线性顺序查阅,又可跳跃式浏览,与实体文献资源相比,具有如下的特点。

1.多样性

网上信息资源包括馆藏目录、电子书刊、各种类型的数据库、资源导航及搜索引擎、电子公告等。并以超级链接的方式将文字、图像、语音和视频信息链接起来,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

2.无序性

网上信息以超文本方式而构成立体网状的形式,缺乏统一的控制,呈分散无序状态,可以根据节点任意跳动,而实体文献信息资源则自成体系,呈线性方式。

3.开放性

网上信息是开放、相关联的,可以通过链接任意检索信息。我们知道,通过internet,任意信息都可以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只要将计算机连接在网络上,用户就可以快速得到这些信息。

4.动态性

网上信息资源跨地区分布,高速度传输,更新淘汰周期短,变化快、不稳定,呈高度动态性。由于网上信息资源从本质上改变了信息的创造交流和获取的方式,完全抛弃了传统的出版概念,实现了无纸化的出版,信息呈现很强的时效性。

5.互动性

网上信息资源具有很强的互动功能,可以形成广泛的论坛氛围,有关专家可以就某一专题开设电子论坛,网上直接反馈用户信息,参与交流讨论。

6.增值性

网上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用户在网上利用各种手段查找所需的信息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信息被反复利用,不但不会导致网上信息资源损耗,反而可使信息增值。

由此可见,网络信息资源使实体文献信息资源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涵盖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信息资源,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图书馆作为科研服务机构之一,不懂得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就会失去对网络信息的“拥有”与“服务”。因此,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信息价值转换一种典型的社会化智能活动。

二、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技术

1. push技术

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是基于Client/server模式,主要采用拉取(pull)的技术挖掘采集信息。但随着网上信息资源的丰富和多元化,这种方式已不能满足用户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的要求,引入了push技术,作为internet的一种新技术,提出了新的服务模式,即核心点放在服务方,不需要用户的请求,主动将信息送到用户方,在信息获取应用中它表现为push服务器自动搜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并将其定期地传送给用户。其表现形式为:web服务器扩展;客户方式;Push服务器方式。

2.WWW信息挖掘技术

WWW的数据信息挖掘,指从大型数据库的数据中提取出用户感兴趣的文本型知识,这些知识是隐含的、事先未知的、潜在的有用的信息。而网上文本信息挖掘是在已知的数据样本基础上,得到数据对象词的内在特性.并以此为依据在网络上进行有目的的信息提取。这种信息挖掘能自动地提取相关文献之间的有价值的关系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以可视的、动态改变的方式反馈给用户。可视方式为用户提供了以直观的易于快速理解的知识掌握途径,而动态改变的方式则满足了用户的及时性要求。它由特征提取、源信息采集、特征匹配三部分组成。特征提取负责根据一定的算法和策略,从现有的样本文档中提取出其内在的特征,即进行挖掘目标的特征提取;源信息采集负责从WWW上选择下载原始文档,这部分工作一般由多个具有一定启发策略的Robot (Robot是一个能沿着Web页面中的超链接进行自动漫游,并通过HTTP等标准协议读取漫游到页面的程序)完成;特征匹配是利用挖掘目标特征判断源信息的相似度,即进行相关信息的提取。

3.联机分析处理技术

首先,联机分析处理 (OLAP)与数据挖掘 (DM)是基于数据仓库 (数据库)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信息分析与挖掘工具,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侧重。前者是验证型的,后者是挖掘型的。OLAP建立在多维视图的基础上,重在根据已有的模式将直接源自数据仓库中的不同信息源的大量相关信息联系起来,以给分析人员一个清晰、一致的视图。DM建立在各种信息源的基础上,重在发现隐藏在大量原始数据深层中的对用户有用的模式。被抽取的即知识,具备可靠、新颖、有效、易于理解的特点。其次,OLAP与DM相结合,即OLAM,兼有OLAP多维分析的在线性、灵活性和DM对数据处理的深入性,因而可在更高层次上满足网上信息分析与挖掘需求。目前OLAM正处于研究中,其核心点是:①OLAM建立在多维数据库和OLAP的基础上,能对任何它想要的数据进行挖掘;②用户对挖掘算法具有动态选择的权利;③具有超强的挖掘算法;④能够协调执行效率与挖掘的准确性之间的关系;⑤具有灵活的可视化工具和良好的扩展性。

三、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方法

1.常规性开发

由于网上信息不断更新,同时一些站点的URL也在变化,在开发网络信息时,应不断增加日常检索频率,把搜索网络信息纳入日常工作计划中,做到分学科、按课题和科研需求进行开发。此外,为了保证查全率,不要只使用某一种引擎对某一专题的信息检索,而要使用多种不同查询工具,对一种主题反复查询。

2.专题性开发

针对学科和学科建设,结合科研课题和研究领域等进行专题网络资源开发。在专用的网络服务器上把收集到的各种专业信息制作成网页放在网上,同时把相关专业的网络资源(如数据库、电子报刊、BBS、专题讨论等)以“友情链接”形式到网页上,以拓宽检索范围,使用户能方便快捷地从专门的网页上得到所需的信息,并结合信息咨询服务中的定题检索(SDI)、回溯检索(RS)、原文提供服务和进行科研项目查询(on.going re―search)服务开展工作,指导用户获取所需的二次及一次信息源。

四、网上信息资源开发的利用途径

1.熟悉网络信息资源特点及分布状况

了解常用信息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方式,如国内外著名的科研机构、信息机构的特点和网址,及时而准确获得这些权威机构的信息。如世界卫生组织及一些重要的学会协会等,通过其主页经常一些重要的科研信息,对这些机构、学会的了解,可以帮助用户及时掌握最新科研动态。

2.合理配置网上信息资源

由于我国对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三方面的配置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即在空间的分配不均匀,时间的分配不合理,数量的分配不均衡,所以优化配置网络资源尤为重要。在空间上注重网络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部门的分布,在数量上对各种各样网络信息资源采取合理比例配置,在时间上调整好网络资源在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上的配置。

3.建立学科信息导航库

为了提高用户检索的检准率和检全率,为了使网络信息有序化,建立学科信息导航系统,利用各种搜索引擎对某一主题信息上网查询、浏览并参考有关文献,选择参考价值较高的信息资源,由专业人员经过加工、组织、归类、设置类目,形成新的知识关联,产生出更高层次上的综合信息产品,方便用户查询。

4.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系统

为了扩大获取信息的范围,一定要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其中最著名的是DIALOG系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联机检索服务机构,有600多个数据库,涉及到全文型、数据型、事实型、指导型的数据库,有近3亿条的记录。涉及的学科专业范围广,检索功能强,数据更新及时,文献数据时间跨度大。是项目查新、文献调研、课题立项、论文撰写、专利申请等重要依据。它的联入方式可通过Telnet方式联入,也可通过www方式联机的超文本界面。

5.开展个性化服务

随着Internet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借鉴人工智能技术将用户信息需求组成过滤条件对信息资源进行过滤,来实现把资源中符合需求的内容提取出为用户服务,从而形成一种因人而异的信息服务形态――个性化主动服务形态,即“信息找人”,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挖掘服务。

6.加强网上搜集,增强针对性

对重点学科和课题除进行定期服务、跟踪服务、信息的调研等服务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广泛搜集实用网址。如农业学科可搜集作物学、园艺学、林学、植保、畜牧兽医、食品、水产养殖、生物学等方面的URL,还可收集一些农业研究机构、农业高等院校、农业国际会议等得URL。这样做,不仅使用户从虚拟馆藏中得到现实的信息资源,而且深化了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层次。

7.成立网上信息资源开发部

在一定区域内建立网上信息资源新产品连锁服务站,并通过与企业、商业、旅游服务业、科研、教学等单位挂钩,向社会传播有关信息产品,同时编制各种网上“指南”、“索引”或“联机帮助”,指导用户有效的利用网上信息资源。

8.建立用户反馈意见栏目出版社

用户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最有发言权,经求、收集用户对专业站点及其信息资源评价信息,可以把务握网络资源的内容质量、学术水平、编辑质量等,对筛选和评价专业网络资源具有帮助,只有了解用户需求,才能情报工作提高知识服务的水平,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9.举办多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和信息活动

参考文献:

[1]毕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

[2]王淑群.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用户需求与信息服[J].图书馆论坛,2007,(4):32-34.

[3]王建仑.网络科研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图书情报工作,2008,(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