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绩效评价

财务绩效评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绩效评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绩效评价

财务绩效评价范文第1篇

预算绩效评价作为财政领域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创新,是指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多层次的绩效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的对比分析,来考察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从而对预算绩效进行的间接评价。这种多层次的绩效指标体系设置为:关键绩效指标系列,用以确定项目计划的优先配置顺序;业绩表现衡量指标系列,用以控制项目计划的有效执行;绩效测评指标系列,用以综合衡量项目计划的完成效果。

预算绩效指标是规范政府财务行为的重要保障:一方面,预算绩效评价大大拓展了财政管理的空间。绩效指标是对政府行为效果的具体化,它通过层层分解、细化、落实到财政收支安排和执行的各个环节、要素和个人,全面真实地反映一段时期政府活动的范围、规模和方向,政府财政将由只管下达预算指标和决算审批,拓展到对资金的具体运行和效果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全方位控制。这样,政府理财活动越来越向深度管理的方向延伸,政府每一项收支活动的开展、每一系列工作计划的实施都会受到来自于绩效评价层层深入的控制,从而有效地消除了财政管理的真空地带,有利于促进政府财务行政行为的规范有序合理。另一方面,预算绩效评价硬化了预算的约束效力。财政监督不再局限于对预算额度的被动控制,而是利用一系列绩效指标,及时获得政府行为效果的反馈信息,进行政府各部门预算绩效的综合评价比较,并进一步探寻问题,提出改善建议,明确相关责任,从而实现对政府财务行政主动的、硬性的监督控制。在预算绩效评价所形成的硬约束下,政府各部门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方式和程序运行,任何偏离规则的行为都将引发执行结果与指标的偏差,而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二、预算绩效评价是推动政府财务行政运转协调的有利因素

政府部门财务行政运转滞阻的原因有很多,从财政管理的角度出发,其原因包括:在预算安排中,事先没有设定明确的整体目标、价值秩序及理性的择优机制,各部门和单位往往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讨价还价、推销游说,容易使预算安排陷入混沌复杂的利益角逐;在预算执行中,其自我优化和调整缺少有效的信息支持,而低效信息形成的“噪音”干扰将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行为冲突;在决算中,缺少对政府部门绩效水平衡量比较、综合评价的机制,不能衡量政府部门的绩效结果,就无法展示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这无疑在追究责任时助长了各部门、单位之间的推诿行为;在整个预算管理系统中,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未能在整个政府内部形成促进财政资金高效协调运行的管理系统,影响政府财务行政运转过程的有序、连贯和统一。要从根本上解除以上影响政府财务行政运转协调的消极因素,就必须在政府财政管理系统中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政府财政管理系统中的预算绩效评价主要集中于政府财务行政活动中的三个领域,即政策和方案的制定、方案的贯彻实施、方案完成后的影响,它是将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具体包括预算编制中的决策评价、预算执行中的过程评价、决算中的结果评价,分别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调整、决算审查提供信息支持和操作平台。

预算绩效评价是推动政府财务行政运转协调的有利因素。其一,决策评价的实质是以绩效评价为导向,对预算决策情况进行的最优化模拟;评价的目的是通过绩效评价,科学掌握各项目计划的轻重缓急和优先次序;评价的结果将成为项目计划成立和预算确定的重要依据。由于决策评价事先确定了明确的目标、价值和秩序,有利于防止各种利益集团对预算安排施加压力,各部门和单位也无须将精力消耗在对财政收支的讨价还价上,保证了预算决策的科学性。其二,过程评价的实质是通过一系列业绩指标,来跟踪监控支出过程中的项目计划实施进程、具体业务行为表现及资金匹配情况;评价的目的是保证预算严格按规定程序运行,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评价的结果将成为优化执行和预算调整的重要依据。过程评价有效地减少了各部门、单位的信息抵触,以及随之引起的行为偏差和盲目冲突,也避免了频繁、被动的预算调整,以及引起各部门单位的震荡,从而保证了预算执行的稳定性。其三,结果评价的实质是通过一系列综合绩效测评指标,对预算执行最终结果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的目的是探寻影响预算活动效益、效能、效果的因素,并对相关责任进行追究;评价的结果将成为决算总结、行政问责及下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结果评价为准确衡量各部门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了科学尺度和标准,保证了实施奖惩措施的公平性,有利于减少各部门和单位之间的相互摩擦和抵触,并在政府内部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气氛。其四,预算绩效评价将贯穿到整个预算周期始终,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有机地联结起来,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系统而富有弹性的预算管理程序,为财政部门和其它行政部门的沟通、协调、互动提供了正式和有效的渠道。预算的关系理顺了,整个政府财政管理将动态地保持上下互动、左右协调,有利于最终形成协同合作、合理制衡、良性循环的政府财务行政运行体系。

三、预算绩效评价是增强财务行政公正透明的有效途径

目前政府财务行政过程不公正、不透明的原因在于:政府财政管理系统中缺少对绩效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反馈、公示的环节设置。社会公众通过有限的渠道,仅仅了解到财政资金投入总量,而无法得到全面、详细、可比的绩效信息;仅仅了解到一些政府行政的抽象化的程序和模式,而无法明了实际运作过程。造成公众对财政管理过程参与度不高,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也不能充分反映公众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公共决策和执行的公正性。

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实际上是一个绩效信息(公众需求、政府工作规划、产出成本和效益、政府业务表现等)交流、整合与各方(社会公众、立法机构、行政部门)持续沟通、广泛参与的过程,绩效评价的大部分结果也要以绩效报告的形式向全社会公布。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为增强政府行政公正透明提供了有效途径。其一,预算绩效评价必须在满足绩效信息的充分性、准确性、时效性的基础上,做出科学权衡,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这对绩效信息的采集、处理、整合工作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由此推动政府内部行政管理系统的一系列变革,催生了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政务公开制、听证制、咨询制、互联网信息制等,促使政府自觉提高财务行政活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其二,预算绩效评价的结果真实有效地反映了政府的决策水平、工作效率以及未来持续发展能力,有助于政府各部门形成自我评价—自我优化和外部评价—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机制,增强为民理财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并最终建立起公正、公开、透明的财务行政运行和管理体系。其三,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为立法机构、监督机构、社会公众提供了较为全面、真实的政府绩效信息,有利于增进社会公众参与政府财务行政管理的深度与广度,形成政府与公民、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使政府财务行政的公正透明建立在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民主价值之上。

四、预算绩效评价是提高政府财务行政效率的坚实基础

目前政府财务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从决策方面来看:绩效因素并未成为政府执政理财的基本目标取向,其突出表现就是预算决策与总体战略规划、公众偏好存在脱节,绩效和投入之间缺少理性的因果关系,方案计划的优先顺序也不合理。这将造成财政决策的某些失误,使财政资源的配置格局越来越僵化,政府财务行政的决策效率不高。从执行方面来看,财政只管按规定下达预算指标、拨付资金,很少过问资金的运行质量、管理效益和社会效果,而部门和单位只管按既定程序征收、使用,很少过问工作的效率性、积极性。这些都将导致财政运行中的扭曲和偏差,使财政资源在政府部门内部低效循环,政府财务行政的运行效率不高。有必要在财政管理系统中做出某些制度安排,以从根本上提高政府财务行政的效率。

财务绩效评价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财务;财务绩效;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16501

0前言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对于高校的自身建设及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都具有重要影响,而当前许多高校的财务管理尤其是在财务绩效评价工作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含的方面众多,影响的范围也较广,如果无法得到及时解决与改善必然会导致整个学校运作受到影响。

1当前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现状

1.1重视不足

重视不足是当前高校内部管理及财务管理工作一直无法取得实质性水平提升的关键问题,而重视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有高校领导对财务管理与绩效评价态度轻视,如只重学生教育而不重自身管理,有因为知识不足造成管理偏差如重视建设及投入,而对经济效益与产出不够重视。此外,也有自身财务状况不够良好而无法顾及等其他众多原因。

1.2缺乏规范

规范化的管理是提升管理工作质量的保证,但是在当前环境下,财务绩效评价的规范性却有待进一步加强,规范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科学的制度、缺乏具体有效的方法、缺乏严明有序的组织以及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管理上缺乏规范不仅无法让具体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对整个内部管理环境的营造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1.3缺乏监督

绩效评价从来都与考核和监督密不可分,一旦无法得到有效监督,评价工作想要获得实际成效就会非常困难。当前我国众多高校虽然都在绩效评价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但在监督问题上仍然显得有些疲软。监督工作一直无法真正加强起来,原因也有很多,如长期以来的遗留问题造成管理上的错位、结构上的冗杂、权责上的划分不清等,从而让监督办法即便颁布出来也往往无法真正得到执行。

2强化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措施

前文我们就当前高校在财务绩效评价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而想要提升财务绩效评价工作质量就必须从体系建设入手,以及必须真正解决我们所看到的问题与不足。

2.1端正工作意识

端正工作意识算是老生常谈,但真正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的却少之又少,从而不仅影响到具体工作,同时也制约了高校的总体发展。对于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来说,端正工作意识首先就是要对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性有一个系统而深入的了解,同时还要就财务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的环境有一个正确的掌握,这样才能够避免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与实际脱节、无法发挥实际作用的问题。同时,高校管理者与决策者还应该改变传统的高效管理思维,要将内部管理与教育教学并重起来,要明白自身管理工作搞上去了,对学生的教育才能够取得进一步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科研工作质量才能够得到保障。在管理活动中也要适时参入一些经营管理的概念,要重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扎实的学习,不仅要学习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学习一些企业管理知识,从而才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工作指导,确保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科学性、经济性与可行性。

2.2加强规范化管理

财务绩效评价工作虽然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分支,但由于其工作覆盖面广、涉及人员和部数量众多,因此要强化管理也必须从整个内部管理环境入手,加强规范化建设。规范化管理要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规范岗位设置,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内部的岗位设置必须遵循科学、高效、制衡的原则,严格遵循财会人员职务不相容原则,同时根据高校财务管理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还应该推行岗位轮替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轮替,这样一方面能够帮助财务管理人员更好的了解整个财会管理系统的运作及具体工作,从而从根本上认识到每个岗位所应该履行的责任和承担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长期处于某一职务而滋生的利己主义思想,达到岗位与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其次,要推行财务绩效问责制度,问责范围应该从高校高层管理人员到基层教职员工,从而形成一个绩效评价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环境。

2.3加强监督管控

要建立与绩效评价体系相对应的监督管控机制,

也就是财务绩效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应该包括内部审计、绩效实时监控、绩效评价分析三个方面。内部审计人员的构成不仅要有专门的财会人员,同时还应该包括高校内部各科系主要负责人,从而确保内部审计与高校管理及教学工作的契合度,绩效实施监控应该包括绩效数据库(用于甄别安全数据与风险数据),数据等级评定(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从而为财务绩效的后续分析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在绩效评价分析阶段要定期召开分析例会,会议内容不仅要包括当期管理工作所取得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同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上面,以便为下期具体管理工作的制定奠定良好基础。

2.4加强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优化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不仅要有许多辅助手段的支持,评价体系本身的改革与加强也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应该更加重视体系本身的整体性与完整性,从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特点入手,加强教育资金投入的成效、资金使用效率、经济价值发挥等几个方面来调整整个评价体系,同时还要兼顾资金使用及管理以及资产管理两方面的内容,确保绩效评价的公平与公正。其次,要重视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结果导向性,财务绩效评价工作不仅仅是提供一个最终评价结果,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评价来指导高校当前建设及未来发展,所以应该重视评价报告的编写,尤其是要重视问题的分析与整改意见的提出,同时要将整改活动与奖惩机制挂钩,激发管理者与教职员工的整改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要增强绩效评价工作的互动性,财务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工作、提升质量,因此如何将评价结果及整改意见落到实处才是最重要的,增强互动性的主要方法应该是开辟信息反馈渠道、提升信息反馈效率,增强考核人员与被考核人员的沟通交流,确保评价活动在得到广泛支持与理解的基础之上获得更为真实的评价数据,避免因为沟通不畅而造成的各种分歧与矛盾,促进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财务绩效评价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财务绩效; 评价指标; DEA特色背景效益评价法

一、引言

对高校院系间财务绩效进行评价比较分析,是高校校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另外,绩效评价也有助于引进竞争机制、转变陈旧观念、改善管理、节约资源,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提高办学效益。可见,对高校院系间财务绩效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目前我国高校都是由具有不同专业特色的院系组成,多数高校的院系没有单独财务核算机构,而由学校大财务统一管理核算。对院系财务绩效评价的现实需求与难以解决的评价方法之间的矛盾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方法的选择

高等教育的职能和目的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如果采用成本与利润、收入与支出关系的绝对效率指数对高校院系财务绩效进行评价比较,势必造成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导向。因此,评价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投入产出的数量,又要考虑产出人才的素质、科研成果的质量、服务社会的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另外,根据高校多投入多产出的特点,在众多绩效评价方法中,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方法不失为较好的选择。基于以上原因及传统DEA方法的不足,笔者曾对其进行改进,使之在对高校绩效评价中表现了独特的优越性。改进模型称为特色背景效益评价模型,该方法称为特色背景效益评价法,本文采用该方法对A大学院系财务绩效进行评价比较研究。

(一)传统DEA评价法

DEA评价法是由A.Charne和W.W.Cooper等人于1978年开始创建的,是使用数学规划模型评价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部门”或“单位”(Decision Making Unit简称DMU)间的相对有效性(称为DEA有效)。应用前提为:多个决策单元、具有相同的输入和输出指标、具有相同的外部环境、具有相同的任务和目标。优点为:无需事先设定决策单元间权重的具体数值,无需进行非量纲处理。不足为:非合理的权重、过多有效单元不能进一步区分与排序、难以处理影响产出质量的环境变量及决策单元的非均质性、强调被评价决策单元的优势,使得不同的决策单元可能拥有不同的评价基准,影响了决策单元之间的可比性,另外要求决策单元个数为投入和产出变量个数之和的两倍以上,选取变量越多,则决策单元也需要更多。尤其对不同环境背景的单元进行绩效评价,显然不够科学合理,缺乏说服力。尽管存在如上不足,但仍为多投入多产出单元绩效评价的首选方法。

(二)DEA之特色背景效益评价法

针对传统EDA方法的如上不足,经过反复研究得出结论:该方法的诸多不足都源于影响产出质量进而影响效益的环境背景因素,如果对这些环境背景因素进行分析、筛选、细化、分类、定值,对传统DEA效益值修订,就能够弥补传统DEA方法如上不足,使单元间的权重合理、有效单元能够进一步区分、排序,既解决了环境变量、非均质性及评价基准不同等问题,又对决策单元的优势公平评价,而且对决策单元个数不作过多要求等,方法简便易行,评价结果科学有效。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再赘述。

三、高校院系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特定的评价指标、合理的评价标准、科学的评价方法,对高校财务行为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价,最终得出全面翔实的评价结论。高校财务绩效指标是衡量高校运行特征的工具,从数量、质量、效益等多角度提供有关高校教育资源利用情况及其目标完成情况等信息。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包括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是指对高校财务资金运作绩效的评价,包括资产负债情况、预算执行情况、成本费用及利润情况等;广义是指对所投入资源运作绩效的评价,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投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本文从广义的角度对高校院系财务绩效进行评价比较研究。

(一)指标选取的原则与方法

评价指标的科学确定对评价结论至关重要,但是对院系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难于对整个学校指标的确定,因为多数高校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统一核算,对院系的财务指标种类、内容与数据的获取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选取指标在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等一般原则的基础上同时要重点考虑如下原则:

1.共性与个性兼顾的原则。选取各院系同时具备共性的指标,并且这些指标在数量上有所不同,这样才能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如专业教师人数指标,为各院系必须投入的指标,但是在数量上有所不同。

2.代表性与全面性兼顾的原则。应优先选取既能够代表各自院系财务运行情况与业绩,又可通过该指标反映其他相关信息的指标,即具有全面性的指标。如同时选取学生人数、教师人数、年末固定资产余额、教育事业费支出、科研经费支出指标、科研成果转让收入、数量等指标,就可以得到教师人均固定资产余额、教师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教师人均科研经费支出、教师人均成果转让收入;学生人均固定资产余额、学生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单位科研经费获得的收入等相关信息,而且,这些指标的选取覆盖了高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职能的各个方面,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全面性。

3.易于获取的原则。根据高校财务核算的特点选取易于获取的指标。学校财务虽然进行统一核算,但是经了解大多数高校对各项经费的管理是按院系、部门及项目进行预算与核算的,所以可以按照院系设定的条件检索经费、获取数据。固定资产明细账由专门的处室进行管理,可按院系获取年末固定资产余额等。

4.摒弃共享均等因素的原则。学校的各行政与后勤部门,为各院系提供服务的机会是均等的,各院系对其具有共享性。因此,与此相关的费用支出可不作为评价指标。

5.考虑环境背景因素的原则。各院系虽然具有相同的目的和任务,即为社会培养人才,完成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职能,但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难以计量,即使毕业生合格率、就业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一定的滞后性。最好的办法是考虑各院系的环境背景因素,如各院系重点学科的数量级别、重点实验室的数量级别、承担课题的数量级别、科技成果与教学成果的数量级别、学位授权点的数量级别、学生各项获奖的数量级别等均应考虑在环境背景因素之内,这也是运用DEA的特色背景效益评价法的关键所在。

(二)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如上原则,分别构建了输入指标、输出指标、背景指标如图1。

1.输入指标: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取教师人数、年末固定资产余额、教育事业经费支出、科研经费支出为输入指标。高校教师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同时,承担科研任务,教师人数代表各院系现有教学与科研条件的人力总投入;各院系的固定资产包括教学科研的仪器、仪表、工具、器具、房屋、设备等,同时为教学与科研服务,很难区分教学与科研使用的额度,因此各院系年末固定资产余额作为其现有教学与科研条件的物力总投入指标;各院系的经费支出,能够区分用于教学的教育事业支出和用于科学研究的科研经费支出。因此,各院系的教育事业经费支出作为其现有教学条件财力投入指标,科研经费支出作为其现有科研条件财力投入指标。

2.输出指标:选取合格毕业生人数、人均数量、科研成果转让收入作为输出指标。合格毕业生人数作为评价各院系教学职能的业绩,人均数量作为科学研究职能的业绩,科研成果转让收入作为服务社会职能的业绩参与评价。

3.背景指标:规定特色背景值为环境背景指标。把影响质量的特色背景因素细化分类分级定值,计算出每个决策单元的特色背景值。

四、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

本文选定长春市A大学的8个院系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DMU1至DMU8;输入指标Xij为第j个决策单元的第i个输入指标,分别为X1j为教师人数(人)、X2j为年末固定资产余额(千元)、X3j为教育事业经费支出(千元)、X4j为科研经费支出(千元);输出指标Yij为第j个决策单元的第i个输出指标,分别为Y1j为合格毕业生人数(人)、Y2j为科研成果转让收入(千元)、Y3j为人均数(篇/人);计算第j个决策单元特色背景值为rj,被评价单元的特色背景值为r0。通过对该校调研及查询年鉴获取该校8个院系2008年至2011年4年的数据资料。

(二)确定模型

(三)结果分析

运用DEAP Version 2.1对各院系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得到各院系4年的财务绩效指数修正前后对比值表,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运用传统DEA模型与运用修正后的DEA特色背景效益评价模型处理的财务绩效指数发生了变化,由传统DEA模型处理的结果中,8个院系中有6个相对绩效指数为1,达到了高效率,而且对这6个院系的绩效无法继续区分排序。因此,达不到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其原因为,决策单元数为8,输入输出指标数合计为7,决策单元数没有达到输入输出指标合计数的两倍。而运用DEA特色背景效益评价模型处理的结果,则弥补了诸多不足,使原来效益指数为1的各决策单元可以进一步区分排序,见各院系财务绩效指数各年排序变化图示,如图2。结合表1与图2可分析得到运用传统模型(修正前)和运用改进模型(修正后)评价结论的对比情况,以第6单元为例:2008年修正前不考虑质量影响因素时绩效指数为0.857,排在第7位,修正后在考察其影响质量的特色背景因素后绩效指数为0.779,排在最后一位第8,说明该院系不但在产出数量上没有达到有效,而且也没有重视产出的质量,管理上出现了很大问题,应该结合特色背景值得分情况及模型处理过程中得到的松弛变量继续分析具体原因;2009年修正前绩效指数为1,如表2单元6没有产生松弛变量以说明此点,修正后绩效指数为0.937,说明该院系不但抓产出数量而且开始重视了产出质量,一跃排名第2;2010年修正前绩效指数为1,修正后绩效指数为0.889;2011年修正前绩效指数为0.873,修正后绩效指数为0.785。可见,无论修正前后,其绩效指数都在下降,而且幅度很大,排名又回落到最后一位,管理上很不稳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同理,可以分析其他院系情况。

另外,以各院系2009年各项输入输出指标按松弛变量调整前后对比表,如表2,从中可以得到更多开源节流,提高财务绩效的具体措施,见表中标有下划线的数据:单元1产出指标Y2可由原来的119提高到346,X1可由原来的101减至62,X2可由原来的9 062减至5 740,X3可由原来的4 125减至3 851,X4可由原来的382减至357等。在实际管理中,可根据此表数据进行相应调整,以加强管理、节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五、研究结论

首先,DEA特色背景效益评价法所得到的绩效指数介于相对效益指数与绝对效益指数之间,既继承了这两种效益指数优点,又弥补了其不足,用于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可行有效,并从中可以得到更多管理信息,值得今后深入研究。

其次,高校日常财务管理应该在财务准则范围内,尽量为绩效评价做好前期基础工作。

最后,影响高校院系财务绩效的因素很多,而且不同时期会有所变化,即具有多因性、多维性与动态性。进行绩效评价时,应将数据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得出科学客观的评价结论,才能为今后改进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办学社会效益等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吴英娟,鞠晓伟,赵树宽.基于数量与质量双重内涵的DEA效率评价方法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130-136.

[2] 魏权龄.DEA及其经济背景[M].香港:Global-Link出版社,2004:15-30.

[3] 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DEA)[J].科学通报,2000(9):1793-1808.

[4] 王宗军.综合评价的方法、问题及其研究趋势[J].管理科学学报,1998(1):74-79.

[5] 胜.数据包络分析若干理论和方法研究[D].合肥:中国科技大学,2006.

[6] 刘英平,林志贵,沈祖治.有效区分决策单元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3):112-116.

[7] 张舒华.基于DEA模型的高校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10).

财务绩效评价范文第4篇

一、医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作用

财务绩效评价管理是医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财务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管理可以为医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和依据,对于提升医药企业竞争实力、明确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医药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价管理工作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特征,既是对医药企业其他经营管理活动的协助和支撑,同时对其他管理活动也具有战略指导意义。通过财务绩效评价管理能够进一步明确各个部门优势和不足,有助于优化完善财务绩效激励机制,改进工作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提升企业资源使用效率和管理质量。这主要是由于在医药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部门作为医药企业管理活动和经营活动的重要部门,既是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者和执行者,通过梳理医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明确战略思想和方向,才能保障企业财务资源的充分发挥。

二、医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内容和关键要素

一般情况下,医药企业进行财务绩效评价要重点围绕以下几个财务指标建设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这些财务评价指标来全面准确地反映医药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具体主要是参照主营业务利润率、营业利润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现金比率、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以及总资产增长率等。

医药企业建立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就是要围绕如何激励和开发企业财务资源,提高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推动企业管理决策科学化来开展。医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要重点围绕财务资源开发这一核心要素来开展工作。

一方面,绩效评价管理的目标应当跟企业的战略组织目标和发展规划相适应,要体现出医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控制和组织结构的设计,并根据岗位工作的性质和内容进行岗位配置。同时,财务绩效评价的结果也应当在薪酬管理、人员配置、培训开发中有所体现,依靠考核评价的公平公正性,推动其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除此之外,财务绩效评价管理跟单位的资源配置也具有关系,在组织和个人的绩效评价上,要将其对组织整体价值和运作效率的影响作为重要的考核对象,通过激励个人和职能部门的工作创造性、积极性,提升个人技能水平,推动企业整体发展。如何有效衡量和评价员工部门的财务绩效,提高员工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是企业财务绩效管理部门在构建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除此之外,医药企业财务绩效管理部门在健全完善财务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时,还应当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要素,确保财务绩效管理体系的完整、有效、适用:一是要确保绩效管理工作体系的完善,将标准进一步细化和健全,结合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实际,针对不同的部门和工作内容,分别确定其工作考核的标准,避免标准一刀切的情况;二是要围绕财务绩效管理,进一步推动部门职工和管理层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反馈,确保企业管理中上下层信息畅通,减少沟通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是要正确引导医药企业部门职工对财务绩效管理的态度和认识,增强企业员工对财务绩效管理体系的认同感,进一步优化医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管理的范围,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减少企业员工对财务绩效管理的抵触情绪,通过财务绩效管理考核的公平公正,增强员工对财务绩效管理的认同;四是在财务绩效管理过程中,应当逐步推动考核的内容和形式统一,既要注重考核指标的设计,同时也要推进考核形式的完善,通过内容形式的统一,提升绩效考核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财务绩效考核结果的干扰。

三、医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

医药企业实施财务绩效评价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绩效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设计和完善财务绩效评价的基本流程,进一步明确财务绩效评价管理的重点环节和关键要素,结合企业自身管理实际和行业特点,设计出符合企业管理需求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并提升管理流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第一,制定财务绩效的考核计划。财务绩效考核计划是财务绩效评价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财务部门在制定考核计划时,要对财务绩效管理的目标和对象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同时根据管理岗位和部门的不同,结合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合理选择考核的方法和考核的内容,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同时在考核时间的确定上也要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进行科学地确定,采用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财务绩效进行考核。

第二,优化选择考核人员。医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考核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企业建立绩效管理体系需要对考核人员进行优化选择。要通过后续的教育和培训,确保考核人员准确了解和把握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并明确考核的内容和标准,同时掌握基本的绩效考核方法,对于绩效考核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能够有效的解决。绩效考核人员还应当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能够公平公正地对部门职工进行绩效考核,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性,企业在绩效考核人员的选择上应当符合上述要求。

财务绩效评价范文第5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财务绩效;评价

煤炭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能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黑色的金子,在促进工业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煤炭企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增长。笔者所在企业不仅负责勘查煤炭,还将物理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工程测量、地籍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热勘查、盐矿和金属矿勘探、矿山治理、灾害地质调查评估与整治等作为主要工作。工作内容复杂,下属层次多,立足于实际,提升财务绩效对于促进自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财务绩效评价的内涵

了解绩效评价的内涵是开展绩效评价的前提。绩效是对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完成的活动所达到了效果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所以绩效评价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也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采取统计学或者其他办法,对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总之,绩效评价就是对特定的人或者事情进行判断的过程。财务绩效评价是指将企业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与相关财务资料进行汇集与分析,通过精确的计算、对比,更深入地揭示财务的真实状况、盈利情况、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绩效评价的目标是:对实际工作中企业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便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管理层的战略决策提供具体的数据;将企业的经营成果展示给大众,吸引有潜力的投资人;为债权人提供融资的依据;其他利益有关的人能够根据绩效结果进行决策;为企业进行绩效综合评价提供数据支持[1]。

二、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具体指标

评价指标是进行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主要数据依据,也能直接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所以在对相关指标进行选取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进行选择,建立能够切实贴合自身情况的指标系统。合适的指标体系不仅能够显示出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差距,还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若立足于普遍情况,普遍的指标分类为获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获利能力中的基本指标为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主要一段时间内收益的具体数额或者水平。在该时间段内获得收益的能力以及营业利润率越高,盈利能力就越强;资本运营能力包括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不仅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资产利用率与管理资产的水平,还能体现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策略;偿债能力的基本指标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与财务费用之和/财务费用)。反映出企业对债务的清偿承受能力;成长能力中的基本指标为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与上期净利润的差值/上期净利润)、营业收入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与上期营业收入的差值/上期营业收入)。反映出企业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该能力能够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积累逐渐形成发展潜力,最主要的依靠就是企业持续增长的营业收入及利润[2]。

三、煤炭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

由于近年来国家对煤炭产业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组以及整顿,煤炭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财务水平也随之实现了飞跃发展,但是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不容忽视,尤其是在财务绩效评价方面的水平更是参差不齐。

(一)对财务活动中的信息利用不充分

相当一部分煤炭企业对财务数据往往采取忽略的态度,日常财务管理中只是对数据进行简单记录或者作为少数财务指标考核的依据。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数据对于财务绩效评价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二)管理层认识不足

许多煤炭企业的管理层对财务绩效评价的认识存在误区。这些人存在一些共同点,他们往往认为企业获取利润的关键在于提高生产力、创新技术,财务管理这种幕后工作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不大。因此,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他们更重视生产、销售等工作,对于财务方面认为只要完成年度目标即可,根本没有认识到财务绩效评级的意义。

(三)对财务绩效评价的认识不准确

在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之前,实行的经济体制比较粗放,理念也不够先进,因此部分煤炭企业的财务绩效考核体系并不完善、科学。一些财务人员的认识也存在误区,他们有的认为财务部门就是负责记账与算账的,工作中更没有为财务绩效评价预留出时间。煤炭产业的资金与资源比较密集,其兼并、重组、扩张都要求自身的资金流转与资金利用效率更高。实行财务绩效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促使煤炭企业提高资金管理的意识,为重组、兼并等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3]。

四、煤炭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现阶段能够对财务绩效进行有效评价很多,但是都有具体的适用范围。煤炭企业的资金使用特点以及日常经营条目众多,再综合评价方法的实用性与操作性,最终选择功效系数法。平衡计分法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衡量与评价传统财务指标与企业的业绩,还能衡量与评价一些非财务指标,例如财务、客户、经营、成长。这种新型的绩效管理体系能够将理论的组织计划与战略目标转变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指标;经济增加值法是一种根据税后营业收入、产生这些收入所需要的资本和资本成本评价财务绩效的方法,是企业经过调整的营业净利润减去企业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经济增加值=经过调整的营业净利润-资本投入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1]。该法在众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它清晰的反映了企业经营的业绩,但其过于综合,忽视了对单个指标的评价;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运营、财务效益等经营成果,进行定量及定性对比分析,作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评价的指标体系分为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两类,工商企业又分为竞争性企业和非竞争性企业。具体的指标又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大类,其中,定量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定性指标主要是专家评议指标。具体操作中线通过将实际指标值与标准值对照打分后线性加权求出总得分值,而修正指标则是用以将基本指标的得分进一步进行修正而得出。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分类比较清楚,指标详尽,但是指标权重赋值过于主观化,而且对于每个指标都赋予权重,不能适应企业竞争环境的需要[2];功效系数法是指以多目标规划为操作原理,将所需要评价的各类指标与标准进行对比,利用这些指标的权数,采用功效函数将这些指标转化为具体的、可进行度量的评价分数,最后将这些指标的单项评价分数相加,所得结果就是综合评价的最终分数[4]。该方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能够依据具体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复杂指数,采用多个视角,从多个侧面进行评分的计算,满足企业复杂的评价体系要求多个指标互相综合的需求。最大的优势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功效系数法能够将许多类别不同的财务指标进行相加,将这些指标转变为可以进行量化的具体指标,帮助我们对整体财务情况或者其中的一个单方面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功效系数法的指标对象为传统的财务指标,这种数据比较容易获得,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对于各类企业都适用。财政部根据全部的国有企业会计报表来提取数据,已经按照年份分别进行编制,可以作为评价参照值使用。企业可以利用这个参照值与同行业企业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差距。功效系数法中的函数模型不仅适用于手工计分,还适用于计算机等智能设备的操作。这些优势都适用于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及整体经营的状况。因此相较于其他方式,功效系数法更适用于煤炭企业[5]。

五、煤炭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策略

(一)节能降耗

由于煤炭企业的特殊性质,需要消耗的资源较多,因此提高财务绩效的关键措施就是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提高员工的节约意识,强化节约观念,将成本观念贯穿于生产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举办一些相关活动,减少开支。对仍然能够利用的工程机械进行维修、保养;将物质与材料按照生产需要进行分配,各区队、班组要严格执行物质使用计划,对其中的浪费现象给予坚决打击;鼓励员工进行技术上的革新,积极改造生产效率低下的机械设备,以减轻员工的工作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对电油管控的控制力度,发现浪费现象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严格管理办公场所的用电情况,控制科室人员使用公共车辆的次数与油耗。

(二)重视环保

煤炭企业在勘查、开采煤炭的过程中会对地表植被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在生产中排放出来的废气废料也比较多,因此一定不能忽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煤炭企业要认真研究国家有关管理办法,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将《环境保护法》作为环保依据,严格履行环保职责;由于废气现象比较严重,对周边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煤炭企业应该按照生产任务量估算出合理的排放范围,制定出废气排放制度,对排放量进行限制;增强防护林的种植面积,特别是矿区煤场以及煤炭运输的道路两侧;将排放的水以及生活用水进行二次净化处理,尤其是污水,只有处理合格后才可排放,处理后的水可用于绿化灌溉,节约净水用量。

(三)加强安全管理

煤炭企业工作环境差,机械众多,加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安全隐患众多。煤炭企业要将安全工作凌驾于一切之上,加强安全管理,做好风险防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防”,防止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煤炭企业要重视风险评估,对系统中的危险源进行监控,对特殊作业中的关键点进行控制;贯彻落实防尘制度,排查煤尘隐患;做好瓦斯监控等工作;拟定防火办法;提升员工的安全、健康工作水平,加强职业健康的监护与管理,保证员工安全。六、结语虽然每一种财务绩效评价办法都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难以全面反映出企业的各个方面,但是充分利用合适的财务绩效评价办法能够对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起到良好的分析与控制作用。煤炭企业要根据实际规模与经营状况选用合适的方式,才能提高财务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琼.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煤炭上市公司绩效评价[J].经济师,2014(1):155-156.

[2]王永健.煤炭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BSC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J].中国市场,2016(15):33-34.

[3]吴瑞琦,王志朴,贾尔恒•阿哈提.试论煤炭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必要性[J].科技风,2015(14):261-261.

[4]杨步明.刍议低碳经济下的煤炭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商,2015(4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