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椭圆形面积计算公式

椭圆形面积计算公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椭圆形面积计算公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椭圆形面积计算公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数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1

多媒体在教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有利的环境,让学生在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和运用知识,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帮助学生不断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应用多媒体,不仅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课程改革和完善的强烈要求,因此,在农村小学数学中应用多媒体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1 利用多媒体创造良好的教学课堂环境

教学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为了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必须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而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真实的形式、和谐的音像、艺术的语言和丰富的内容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教学带来的新鲜感和轻松感,从而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热爱。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由于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多媒体,所以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时,必定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通过巧妙地应用多媒体,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生动的、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活动的情境,让学生从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课堂学习模式中得到彻底的解放。

例如,在教授《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之前做好关于这一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借助多媒体设计动态图:小兔子用车子运白菜,一开始使用的是长方形轮子的车运白菜,可是怎么拉车子都拉不动。于是小兔子又用椭圆形车轮的车运白菜,结果虽然可以拉动,但是很费力气而且途中很颠簸。最后小兔子用圆形车轮的车运白菜,结果很容易就拉动车并且车的速度非常快。在动态图演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长方形、椭圆形和圆形的区别是什么?圆形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观看形象生动的画面,还对圆形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起到了良好教学效果的作用。

2 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疑是让学生端正地听教师讲课,他们在整个教学和课堂学习过程中面对的都是呆板而枯燥无味的教科书。随着多媒体在农村小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结合。

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更是一门难懂的学科,由于其太过抽象、不具体,导致许多数学概念、数学模型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仅凭课本概述和教师的归纳,不足以让每个学生都理解。但是,多媒体进入课堂后,以其较强的表现力和形象直观的动态效果,生动地将呆板的课本理论知识活跃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教师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数学知识的难点通常是发现思路、证明性质、发现规律、引入概念,而这些难点的存在往往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由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对探究的过程进行模拟,帮助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观察、猜测和思考。例如,在教授《圆面积计算公式》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可以利用多媒体做出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动态过程:先将一个圆等分成2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再将一个圆分为4份、8份等,各自采用割补的方法,让学生更加形象具体地明确份数越多,所组成的图形跟长方形就越接近。如此一来,便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归纳,这样学生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便可以很容易理解和记住。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交互活动的灵活多样,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交互性是多媒体独一无二的、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根本性特征。发挥多媒体人机交互性强的特性,对于在教学改革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技能训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课堂中,一些微观的、抽象的数学理论,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动态展示。通过形象化的技术处理,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微观而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同时,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内容和方式,对书本中的其他知识进行模拟演练,在演练中,教师也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除此之外,人机对话,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渴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 结语

总之,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及时的特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等。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多媒体,以发挥其最大的优势。

(甘肃省榆中县歇家嘴小学,甘肃 兰州 730100)

参考文献:

[1]章宏艳.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误区及对策[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2).

[2]陈文胜,王建鹏.合理使用小学数学主题图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

[3]刘洪英.浅谈使用学具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10).

椭圆形面积计算公式范文第2篇

一、巧用电子白板,搭建情境型学习平台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就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关注学生的抽象思维。对于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技术,创设生动、具体、有趣的学习情境,这样不仅可以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这一问题,借助电子白板技术,一位老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一只小猴先骑着一辆正方形车轮的车子前进,小猴被颠得一上一下的,学生哄堂大笑。接着,将车轮依次换成三角形、椭圆形,学生还是笑得前俯后仰。教师提问:车轮做成这三种图形,为什么前进时不方便呢?车轮做成什么图形比较好呢?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小猴骑着圆形车轮的车平稳前进,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这一问题情境,借助电子白板的视频播放功能,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车轮做成圆形的,车轮上的每个点到轴心的距离都相等,这样才能保持车平稳前进。轻松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习情趣,发展了学生思维。

二、妙用电子白板,搭建智慧型学习平台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思维探究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习题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载体。传统的习题呈现形式体现在静止性,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呈现形式就能使静态的资源动态化,从而让习题资源充盈智慧的生长力量。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时,教师在白板上出示一个长方形,提问:把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增大,有哪些方法呢?有的学生说,长不变,宽增加;有的学生说,宽不变,长增加;有的学生说,长和宽都增加。三种不同的方法体现了三种不同的思维状态。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请学生到白板上操作,或将长方形的宽向右拖曳,或将长方形的长向下拖曳,或将长方形右下角拖曳。在拖曳的过程中,学生们一下子明白长方形面积的变化与长、宽之间的关系。一道原本简单的习题,借助电子白板的拖曳功能,将静态的思维过程动态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活用电子白板,搭建互动型学习平台

电子白板的交互性不仅引发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也促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电子白板操作简单,学生可以在白板上运用电子白板工具箱里的各项功能,进行操作。学生们觉得好玩、有意思,都愿意到白板前展示、表现。可以说,电子白板以其强大的交互功能,实现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教师借助电子白板,让学生主动发现、自主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白板上,让学生先运用作图功能,画一个三角形,然后运用涂色、复制、平移、旋转等功能,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研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意义建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与白板的交互,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探索、主动建构的能力。

四、善用电子白板,搭建反思型学习平台

椭圆形面积计算公式范文第3篇

一、善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要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把教学过程组织得生动、有趣,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正可满足这一需要。多媒体具有声、光、形综合,表现力强,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重复、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运用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学生获取知识时仅依靠听觉,三小时后仅能保持70%,三天后仅能保持10% ;若依靠视觉,则三小时后能保持72%,三天后可保持20%;如果综合依靠视觉和听觉,则三小时可保持85%,三天后可保持信息量的65%。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学习者以交互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地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7加几”这一课时,多媒体屏幕首先通过录像放出我们学校大门,这时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们认识吗?”学生毫不犹豫的回答:“认识,是我们的学校。”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学校上了屏幕,非常的兴奋,接着又通过录像,带领他们参观了学校的各个地方,这对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太高兴了,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接着又出现学校大操场,多媒体展示操场上学校正在开运动会的场景图,生动地描绘了学生参加各项比赛的情景,画面上有赛跑、跳绳、踢毽、跳远等项目,还有观战的同学,再配上画外音,让学生情绪激昂,同时注意力也很集中,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看大屏幕画面,学生发现看台上有一些饮料,围绕“有多少盒”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轻松地学完了新课内容。

再如:在教《圆的认识》时,我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画面1:在一条公路上有手推车、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汽车等在行驶,车轮都是圆圆的,大家都很自然地忙着赶路。画面2:出现了一位“小马虎”学生,他忽发奇想:怎么车轮都是圆圆的呢?要是将车轮换个形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画面3:马路上行驶的车子分别被换上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甚至椭圆形的车轮,从而就出现了车子颠簸,甚至停驶的情况。教师在这时揭题:“圆的认识”。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化抽象为具体,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二、活用多媒体几何画板,突破教学重难点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就能够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够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而多媒体的展现方式多样,具有巨大的表现力,极大的突破了常规教学手段的局限,可以形象的展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把学习的内容化大为小,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既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亦可将部分综合为整体。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弥补教学中学生感性材料不足的缺陷,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尤其是教学中的难点。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要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圆的面积和长方形面积、长方形长和圆的周长、长方形宽和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做成动画,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以至更多的小扇形,再依次拼成长方形。学生就从一次比一次更精确的动画演示中,深刻地理解了圆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宽与圆的半径相等的道理。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依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小扇形就越接近于等腰三角形,围成圆的那条封闭曲线就越接近直线,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为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做好铺垫。这样化静为动的演示,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表象,使抽象化为具体,化难为易,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再如,在讲解"圆柱体的表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柱体表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我运用计算机展示圆柱体的空间立体图形,将其旋转,让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上下底面分别是圆形,沿着圆柱的高剪开摊平,即是圆柱的侧面,从而推导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椭圆形面积计算公式范文第4篇

【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创新教育 实施策略

创新教育是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信息时代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教育改革的最终要求和目标。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创造力量最能发展的条件是民主。”课堂教学民主是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根本保证。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互相尊重,互动学习,是形成民主平等教学氛围的主要因素。传统教育中,课堂气氛严肃,往往是“教师教,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样一种被动局面,学生很少有自己提问的欲望和权利,根本谈不上什么创造性思维的运用。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教学,能把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媒体信息都集成在一起,表现形式灵活,将教学活动变得活泼、有趣,使学习气氛变得轻松、和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内化、吸收的热情,能进一步促使学生创造能力的迸发。

例如,关于数学“垂直”概念的交流课,教师在引出课题时用Flash制作了一组跳水的动画,当画中的人物成功地跳入水中后,其动作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而当人物没有成功,斜插入水后,计算机即传出“啪”的一声,学生几乎全都笑了,一片水花过后,画面上打出字幕:“他为什么没有成功呢?”所有学生几乎同时喊道:“不垂直”。教师自然而然的提出本课的主题“什么叫垂直呢?”接着教师讲解有关垂直的概念。这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顺利地掌握了“垂直”的概念。如果光凭教师用嘴来说就显得太空洞,其效果不言而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迫切的求知欲,积极探究的认知心理,所以兴趣是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花肥,是引领学生走进科学大门的金钥匙。

二、运用信息技术质疑问难,激活思维,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常,人们只有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而创新意识则是在质疑的情况下产生的。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所以,培养创新思维要从培养质疑问难开始,教师应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求异思维的兴趣,引导他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逐步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讲授《圆》这节课时,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用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五边形和圆形分别制作成马车的轮子,让一只小猴坐在马车上,通过点击鼠标,逐个演示运动过程,这样不同车辆行驶的过程就自然逼真地展现出来,很快能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为什么只有圆形做的轮子才能使猴子“平稳”地坐着前进呢?由于有了疑问,学生就能全身心投入到《圆》的知识学习中,主动分析各种图形的特点。

通过学习与思考,明白圆周上每一个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圆心的运动轨迹相对“平稳”,而其它图形周边上的点到它的中心距离相差较大,所以不能使车子平稳前进。

通过多媒体的直观、生动演示,创设出了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更好地产生“疑”,并促使其独立思考,在思考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运用信息技术活跃想象,激发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伟大科学家爱恩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是在头脑中创造出过去没有遇到过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将来才能实现的事实的形象思维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的形象演示,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灵感,探索新知,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梯形面积公式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先回顾前面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时采用的方法,利用多媒体演示两组Flash动画:(1)将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补法;(2)将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均分法。教师及时鼓励学生想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否也可以采用这种拼补法或均分法来推导呢?学生经过对比联想,发现平行四边形也能分成相等的两个梯形,而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由此学生欢呼雀跃:这是用原有知识解决新问题!于是教师适时的提供材料,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可见,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能更好地进入课堂的学习情景中,能很自然地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

四、运用信息技术展示过程,鼓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中直观的声像结合、变小为大,化静为动、超越时空界限的特点,让学生感受事物的变化和生成过程,可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与愿望。例如:生物课中教学《生殖和发育》这一课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胚胎生长发育过程的课件,感受胚胎的发育过程:通过一个受精卵的不断分裂,形成胚胎,胚胎继续发育分化成各种器官、系统,最后生长成胎儿。课件观看完毕后,教师适时的穿插展开,联系科学界所运用的克隆技术,让学生据此描述克隆羊或牛的过程,以及说说对克隆人的看法等等。

这样的课堂教学弥补了传统的讲授性课堂教学中一味说教、讲解、学生难有直接感受的不足,通过具体生动的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克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揭示了现象的本质,克服了学生观察的困难,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鼓励,将问题开放化,来触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能力、方法去探索,找出事物间的联系,从而获取新知,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激活思维,提高学生探究的质量,为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芳.教育信息化及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实施.信息技术教育,2006,(4).

椭圆形面积计算公式范文第5篇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兴趣是数学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只有对数学知识的内容和数学思维的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才会长久。因此,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运用现代化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能够直观生动地刺激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这一问题,我采用了这样的设计:一只小猴坐着一辆方形车轮的车,在音乐中前进,小猴被颠得一上一下,学生见了哄堂大笑。接着又用多媒体演示了小猴坐在椭圆形车轮的车上,小猴仍被颠得一上一下。这是为什么?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生讨论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在音乐声中,小猴坐在圆形车轮的车上,平稳前进,全班响起热烈掌声。三次动画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了思维。

二、运用多媒体探索新知,超越时空,有利于提高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的板书、教具的演示、教学挂图的张贴等往往占用了一节课中不少的时间。因此学生在课堂中作业完成不了,老师上课拖堂的现象也经常可以看到。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只要移动小小的鼠标,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看精美的教学图片,一边听教师的生动讲解或多媒体放出的声音。动静结合,轻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容易掌握其内在规律,从而完成知识的构建。

如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在教学“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大小有关而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时,在屏幕上首先出现一条直线,然后以一端为端点,重叠的另一直线慢慢向上旋转成一个角,告诉学生这就是一个角,并学习角的记法。直线再向上旋转,出现几个新的角,并与前一个角进行比较,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恢复到原来的角,角的边的长度延长,观察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我们发现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并且教学的时间也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节省了许多,从而使课堂中更多的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容量,丰富学生的知识。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运用多媒体模拟演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现行的教材内容中,涉及的一些事物、现象、情景、过程等,学生无法看到,问题难以解决。而实践操作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一做。”因为小学生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如果能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对其掌握新知识就会事半功倍。运用多媒体,就可以解决由于不易观察或操作不够规范而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多媒体模拟操作比教师用其他手段演示更形象、逼真,将它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能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

如教学《米、分米、厘米的认识》时,测量线段的长度,先将尺放大显示在屏幕上,然后用闪亮、移动的方法介绍测量方法,再显示正确与错误的一些测量方法让学生判断,最后指导学生进行测量。这样教学能使学生快速地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克服了使用中的难点,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运用多媒体交流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创新意识

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小学数学的合作探究教学,营造一种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探索,多渠道地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关期刊更多

中学生百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学教学通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西南师范大学

数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