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山水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意境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王维山水诗歌的评价,这主要是缘于王维的山水诗善于在描写山水自然的形貌中寄寓自己的审美理想,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超凡脱俗境界。品读王维的山水诗歌,读者常常会被其笔下的那种清寂空灵的山林景象所吸引,但更会被其所创造的那个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于明灭瞬间寄寓生命感悟的审美想象空间所感染所陶醉。王维的山水诗歌创造所达到的那种情境交融、虚实相生的美妙境界,极易诱发和开拓出读者的审美联想和想象,使读者自然而然地体味诗中所包含的情、理、意、蕴、趣等无穷韵味。可以说,王维的山水诗善于将其生命感悟与眼前的自然景物相组合,将诗情转化为读者经联想就可把握的生动画意,又在灵动的画面里渗透其浓郁的诗意,通过“诗情画意”完美地体现其崇尚佛禅、感悟生命的审美意识形态。
意境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一直是古代艺术家追求的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古人认为,有了情与景的交融,读者才可能在实境(景)的诱导下开拓出一个更为丰富、广泛的审美想象空间,这个空间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与扩大;另一方面,是读者伴随着对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读者由此获得一种“不尽之意” 和“味外之旨趣”。而抒情艺术作品的理想状态正是要创造一种“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审美意境。受禅宗思想的深刻影响,王维的山水诗作,不仅仅善于对外界客观事物的状貌做细致描摹、刻画,使自然之景显得生动具体,实现其“如画”的可感境界;他还更擅长在这些“如画”的山水自然形象上承赋一种别样的意蕴,体现出一种抽象的哲理——即禅宗的色空观念。
历史上以佛禅为内容的诗歌并不少,唐代佛风炽盛,此类诗作更多。与唐代其它谈禅说教诗作有所不同的是,王维那些表现禅宗哲理的山水诗作,总能非常熟练地运用艺术创造来描绘自然的独特形象这一特殊手段,把佛教禅宗的那些抽象理念寓托在自然美景的感性形式之中,他总是能巧妙地借助山水自然之物的外在形象和生动具体的灵动画面,表露诗人自己独到的思想倾向和审美趣味。王维生活在佛风炙热的盛唐时期,受时代和家庭的影响,他对佛禅是越老越执着。佛教禅宗思想不仅影响了王维的生活情趣和政治态度,使他与社会似远非远,与政治若即若离;而且也改变了他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强化了他的人格自塑方向,在诗歌创作的意趣上,他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将佛禅义理融入作品中,以佛禅视角审视自然。因此,王维的山水诗歌总是蒙着一层挥之不去的佛禅色彩,在散发着浓郁自然空寂意识的同时,又洋溢着物我相容、物我两忘的无言大美境界。
王维山水诗歌的无限魅力主要来自于其深邃的意境。在选景方面,他似乎刻意又随意,能朴素而自然地为情造景。自然在描绘山水风景的过程中,他惯于捕捉与塑造那种虚空不实、变幻无常的自然之景,并巧妙而自然地把自身进行的理念思维和审美体验与眼前之景结合在一起,借助自然美之形象来寄托其为之执着的禅学思辨,从而把佛学禅理有机地组合到诗情画意中去。通读王维的山水诗歌,我们会发现诗人特别喜欢描写和刻画那些清寂空灵的山林、光影明灭的薄暮、似有非有的雾蔼和扑朔迷离的光与影,并以此来表现他对自然万物空寂状态的感悟与体验,这些自然景物在他的笔下自然、随意、可触、可感,似乎是俯仰既得、随意拈来,却又古灵精怪、瞬息万变。王维所极力追求的这种空寂的诗歌意境,正是他的佛禅色空思想意识的体现。如《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在写景上更为渺远、灵动和沉寂,在表现禅理方面也更为巧妙、独特。诗中那种空寂的意境,其韵味尤其幽远深邃。全诗仅用了寥寥二十字,择取空山密林的一隅,只描写了傍晚时分林中之景的瞬息变化,却给读者展现了一帧深邃渺远的深山静景画面,引起了读者对当存在生命意义的幡然惊悟。诗的前两句以动衬静,勾画出山涧的空寂;后两句则明、暗对照,借冷暖色调的反差来表现林的幽深,语淡而意远,看起来很平淡的自然形象画面里寄托了诗人那特定的宗教哲学的色空理念,其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却让人咀嚼不尽。
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王维的山水诗长于刻画自然物在一刹那之间的分藉现象。借助于那细致入微的笔触,他常去描绘涧溪中的落花,幽谷中的鸟啼,山岚霭烟的霎时变幻,寒灯下的虫鸣和微风中的细叶,在静谧的整体意境中表现一点声息和些微动态,使作品包孕者一种别样的情味。王维山水诗总是以极大的兴致描写和表现自然界空灵的意境,以此传达他山水诗歌的旨趣,主要根源于禅宗教义上对世界空虚理论的论证。王维既是一个禅宗信徒,又是一个山水诗人,以佛学禅宗的世界观观察自然、表现自然,以山水诗表现禅理,是顺理成章的。尤其到了晚年时期,王维越发将禅宗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所写的那些写景诗,确是处心积虑,处处借助于艺术形象来寓托禅学思辨。在描绘自然美的生动画面中包含丰富的禅理意蕴,以表现自然虚空不实与变化无常。诸如: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采翠时分明,西岚无处所。
——《木兰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这些诗中所描绘的山野乡村的景色气氛是相当空寂、相当悠远,充分地表达了诗人游离于现世之外的悠闲情调和幽冷孤寂的心态。王维特别喜欢表现那种“色空有无之际”的景象,带着闪烁而朦胧的笔调,在有无与飘渺的画面中引导读者去领悟自然界的无常和不真实。就这些诗的意境所显示的共同特征来看,都是似有非有,若即若离,隐约而又不可捉摸,才临其境而又景象模糊,给人以虚空之感。正如清人赵殿曾分析说:“使人索之于离即之间,骤欲去之而不可得。”总之,王维山水诗将物我相融的境界表现得极为精到,诗情画意中蕴涵禅理也极为巧妙,对山水景物空寂的自然神韵的刻画独特玄妙,这种静谧空灵的意境和淡远萧疏的风格,极易把人带入一种幽美的境界,使人在自然陶醉中忘我,在忘我中回归自然。
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意境是“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他认为要写好物境,必须身心入境;而描写情境,则需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生娱乐愁怨,有了这种情怀,才能驰骋想象,把握情感;至于意境,作家必须发自肺腑,得自心源,这样意境才能真切感人。可见意境的生成是“情”与“景”妙合无垠的结果,而不是情与景的堆砌。意境的构成需情与景两大要素和一个审美想象空间。审美想象空间一方面是读者对诗中原有画面在联想想象中的延伸和扩展;另一方面是伴随着具象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是基于王维诗歌易于让读者产生和形成审美想象空间的意境特征而言的。
1、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谢灵运,他是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佛学家、旅行家。谢灵运年少时期便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
2、谢灵运,汉族,原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人称谢客,以字行于世。他是南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谢灵运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开创者,也是由他开始,山水诗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来源:文章屋网 )
闲倚轩窗,清茗相伴,茶香满室,杯盛月影。仰首,窗前望月。低头,回眸寻影。静闻风声起,心事付瑶琴。琴无形,隐于心。心亦琴,琴奏音。音,发于心;琴,随心奏;意,随心扬;神,随乐飘。袅袅清音响,一曲高山流水乐,清风传与谁?谁懂清风音,谁明琴之意?明月照人影,可知人何思?遥远处,悠悠琴声环青山,缕缕清风随流水。琴音未断意未尽,流水长流音常奏。山水表琴意,琴心谁人知?清风送雅音,琴音谁人懂?此琴、此音、随水随风逸天涯……
若,曲意无人懂,不如隐去、不如隐去。觅得世外桃源逸神思,抑或山野幽居自放歌。寄情于山水,至心于幽谷。于山林幽径上缓行,溪畔花荫间休憩。朝踏绿茵惹晶露,夜披星光携月影。采一朵野花,拾一片落叶,余香染手,片叶知秋。闻风穿密林,看月上树梢。于淡然间,静看岁月流逝,风逐浮云。行云流水间,掬潺潺碧水洗尘埃,望悠悠白云寄遐思。倦鸟振翅归巢时,乘风遨游于天际。暮色渐浓昼尽时,静闻夜虫低吟唱。于夜深人静时分,梳理思绪。于月隐星藏后,静候天明……
:
一、苹果价格稳高、效益甚好
当前,运城市大量上市的苹果品种主要有花冠、红星和早熟富士。普通的非套袋苹果的批发价格为2元/公斤,环比下降9%,同比上涨25%。根据实地调研和价格报表,现分析如下:
1.从年度看:从近5年8至9月份苹果上市初期普通品种的批发价格来看,今年的2元/公斤是最高的,其次是2010年的1.8元/公斤。但苹果种植成本今年比2010年:汽油上涨20%以上,人工费用上涨了143%(由2010年35元涨至85元),化肥、农药、膜袋等生产资料上涨30%。因此,从成本收益率来看,今年苹果价格上涨有其必然性、合理性。
2.从季节看:从历年苹果价格的季节性趋势来看,8至9月份是新鲜苹果大量上市期,因此价格较低;之后随着季节变化苹果储藏、流通成本逐步增加,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特别是元旦、春节前后市场最为火爆,一般2月份价格封顶;春节过后价格震荡降低。由于1至7月份苹果多为冷库储存品种所以价格整体持高。
3.从批零差价看:同往年相比,苹果的批零差价在逐步缩小。像临猗县的王万保苹果专业合作社就采用了农超对接的方式,缩短流通环节,缩小批零差价,据称中间利润仅有1.1元/公斤。在苹果主产区,同一品种不同地区价格悬殊仍存,这也凸显了农产品高层信息不对称、流通不畅等问题。
二、梨品质有别效益悬殊
1.从年度看:从近5年8至9月份梨上市初期的批发价格来看,2011年度价格是最好的;但从1至7月份冷库藏梨价格来看,2011年产梨在2012年上半年度的卖价是近5年来最低的。多数梨农反映,运城市今年普通酥梨价格不太理想,但是套袋酥梨的效益明显好于去年。
2.从季节看:同苹果相比,梨价有两大特点:一是季节性要稍弱一些。从近5年梨的平均价格来看,月度价格波动不太显著,价格最低月份1.72元/公斤,最高月份2元/公斤。二是8至9月份采摘上市期往往是梨价较高时期,之后就开始下降,春节、元旦前后短暂走高之后又开始下降,也即一个年度内有两个为时不长的价格高峰期。
三、桃子逐年走俏
从2008年到2012年,桃子价格一路走高,批发价格从2008年的1.54元/公斤上涨到今年的2.46元/公斤,超市零售价格已达10元/公斤。原因分析如下:
首先,气候原因。今年3至4月份气温偏低,北方产桃区又面临严重旱情,导致全国范围内桃子减产,供应减少。
其次,成本上涨。农药、肥料、浇灌、人工等生产成本,汽油柴油等流通成本全部上涨。
最后,口感鲜甜。桃子的上市期是从4至10月份,且上市的桃子都较为新鲜,口感甜脆,清洗携带方便,很受市民亲睐。
四、分析预测
1.从历年经验来看,年产苹果后期价格还会一如既往地上涨,但受市场供求关系制约其上涨空间不会太大;除非遇到严重干旱否则年产酥梨的后期价格会有小幅下降;桃子即将下市,10月至来年4月份的价格依然会持高,但市场占有量非常小。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