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核心考点解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主要现状综合以下几点:
一、学生轻视计算机知识的学习。
实际会计电算化培训中,由于时间、场地和学生素质所限,学习内容往往注重财务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讲解较简单;忽略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介绍,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等。虽然在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之前曾经进行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的简单学习,但是不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紧密结合,造成学生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认识模糊,不能了解系统的全貌,自然更谈不上软件功能的全面深入应用;有的学生仅能操作财务软件,对其他应用软件一无所知,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作用。
二、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不够牢固,报表部分的学习尤其薄弱。由于近年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素质较差,
科学文化基础和新知识接受能力普遍较差,虽然曾经学习过一部分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的极其有限,等到学习会计电算化软件时,常用快捷键和常用命令都比较生疏,并且在学习报表时,由于EXCEL表格的基础不扎实,而导致学习报表编辑、设计和格式生成都有较大的阻力,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学生学习的会计软件经常比社会上发行的软件要落后若干年。
当前,网络时代对财会人员知识结构有了新的要求。在网络时代,从网上支付、网上销售到网上理财等等都与传统商品交易方式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一些新技术、新观念将贯穿于新的商品交易和商品结算过程中。而这些新的交易方式将不可避免地使现代财会人员的知识库面临着严重的冲击。为此,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所培养的财会人员必须具以下知识结构:
1.更新专业知识
随着财务软件向着电子商务方向发展,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网络会计、安全会计以及研究与开发会计也会随之产生,由于实时系统和数据传输通道的快捷与畅通也给远程审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会计电算化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也出现了“网络财务”、“全能ERP软件”、“数字化管理”等多种定位。这就要求我们的会计电算化教育必须适时充实或增加上述内容。
2.学好计算机知识,努力适应社会发展
网络时代的财会人员除必须懂得一些常规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及简单维护以及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外,在互联网(Internet)的使用方面,更应该特别注意加强学习和训练,掌握其常规使用方法。如电子邮件(E-mail)的编辑、收发,常用网址中相关信息的搜寻和检索,专业网页(Web)的设计和维护,相关文献的上传、下载等等。另外,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的学习一定要加强,这样在学习会计软件时才能达到举一反三。因此,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应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必须加强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的教学力度。
3.学好一门外语,努力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根据国际有关权威机构统计,互联网(Internet)信息量中,有93%是以英文为基础的,常见的网页设计及一般程序都以英文为基础。虽然近年来中文网站显著增加,但无论是信息搜寻、文件编辑,还是电子邮件的收发,都仍然是大量以英文的形式出现。另外,在经济发展全球化,商品交易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下,国际之间的交往已存在大量外语的商业信函,重要合同文本,往来凭证,支付手段。因此,作为目前高校培养出来的财会人员如果不掌握一门外语,在将来的时代里,就很难算作一名合格的优秀会计人员。
4.熟悉相关学科知识,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在即将到来的网络时代里,能否熟练掌握诸如网络应用知识等财会专业所必修的“边缘知识”,将成为衡量一名财会人员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因此,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必须及时充实、更新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使学生不仅掌握既有的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更能掌握随时展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及边缘知识,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在未来的网络时代有立足之本。所以我们设置课程时,一方面要有学生必修的一些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应有与其专业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供学生选修,以便扩展他们的专业视野。通过对相关现代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知识的学习,可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本专业知识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使其知识结构更趋合理。
针对目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状况,本人发表一点拙见,主要归纳如下;
(一)更新培训内容,完善学生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体系,丰富相关计算机知识
具体地说,一方面是要加大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比重,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懂得简单操作与维护,能运用office等办公软件,熟悉Internet的知识;另一方面要能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或新的商务模式(如电子商务)等对传统会计电算化内容扩充的要求。
(二)充分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资源,丰富会计电算化培训的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以网络为媒介,采用远程教育或兴办教育网站的方式,既可以及时更新学生的电算化及相关知识,又可以解决培训时间、场地不足的问题,官方网站与软件供应商网站还可以优势互补,从政策与实务两方面提供会计电算化培训所需材料。
(三)建立良好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制度,落实培训效果
从宏观来看,可改革现有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上岗证制度,使会计电算化培训成为学生从业资格教育及后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微观企业来看,可制定企业内部培训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部培训工作,并明确奖惩以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组织培训和自我学习的环境。
(四)培养会计电算化骨干力量,带动学生素质的提高
诊疗技术是灵魂选用教材较关键
学习中兽医的目的就是为了诊疗动物疾病,保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人们提供优质安全的畜产品。动物病证治疗是中兽医学习研究的最终目标和中兽医各门学科的归结点,数千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浩瀚而宝贵的资料。在目前已经问世的高职高专教材均对病证进行了有益探索,其目的还是为了便于大家掌握、应用,更好地理解中兽医学。
作为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中兽医学,在长期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兽医学,应该按照传统分科模式教学较妥,我主编的《中兽医诊疗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畜牧兽医类规划教材、21世纪高职高专畜牧兽医类专业规划教材,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2011年1月第二版、2012年8月第三版)就是在继承于船(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已故教授)主编的《中兽医学》教材(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农业出版社1987年5月第二版、1979年7月第一版)内科、外科、胎产(产科)、幼畜四科基础上增加温病、虫证两科(合并胎产、幼畜两科)并侧重犬猫病证,由于中兽医内科是中兽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和核心,因此还按照犬猫、猪禽、马牛顺序进行病证介绍,同时简略介绍了各分科发展历史,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兽医学,提高大家对中兽医学习的兴趣。
“中兽医诊疗技术”在已经公开出版的各种层次《中兽医学》教材中均有内容,如高职高专教材《中兽医学》(“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等职业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8月、2006年8月第二版、2014年8月第三版)、《中西兽医结合应用技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成果,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4月)、《新编中兽医学》(全国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农业部兽医局推荐精品教材,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8月)、《中兽医防治技术》(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2012年2月第二版)、《中兽医应用技术(中兽医学)》(高职高专畜牧兽医类专业系列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2010年11月第二版)、《中兽医》(高职高专“十一五”系列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中兽医学》(全国高等农林专科统编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3月、全国农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9月)、《宠物中医诊疗》(全国农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8月)、本科教材《中兽医学(精简版)》(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1月)、《中兽医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13年7月)、《中兽医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三版、2011年6月第四版)、中职中专教材《中兽医学(中兽医基础)》(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12月、2009年4月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中兽医学》(全国中等农业学校教材,农业出版社1979年8月、1995年10月第二版;全国农民中等专业学校试用教材,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5月),涉及病证的教材只有内科、外科两种三本,即中兽医专业教材《中兽医内科学》(中等农业学校试用教科书,农业出版社1961年8月;全国中等农业学校教材,农业出版社1979年6月、1998年5月第二版;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中兽医外科学》(中等农业学校试用教科书,农业出版社1961年9月)、《中兽医外科及伤科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
此外,科研院校编印的病证中兽医防治专著也值得参阅,个别虽然出版时间相对较早,但中兽医特点相对较强,如:《中兽医诊疗技术》(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民技术员培训教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年7月)、《中兽医诊疗手册》(金盾出版社2006年3月)、《中兽医治疗学》(农业出版社1963年1月、第二版1972年7月)、《新编中兽医治疗大全》(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年12月)、《中兽医临证备要》(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8月)、《中兽医临证要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5月)、《实用中兽医诊疗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6月)、《家畜常见病中兽医诊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9月)、《中国兽医秘方大全》(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8月)。
初学者,建议首选中职教材(浅显易懂),有一定基础后才选用高职高专教材(侧重操作技能),如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则可购买本科教材(理论较强)参考。执业兽医资格应试者,首选中国兽医协会当年组织编写的《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中国农业出版社在四五月公开发行,一般分上下两册),因每年需按照新的要求(如法律法规的变化、兽药使用的变化、考题的侧重变化等)进行适当修订,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均出自该书。笔者浏览了农业部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历年印发的《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中兽医学部分相对稳定:2014年版与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相比,内容完全一样,考试均涉及中药151种、方剂54个、常见病证10个,与2009年版相比,针灸方面虽然少了猪的常用穴位及常见病针灸处方,但方药方面已全部覆盖。纵览2014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全科类)书籍来看,中国兽医协会依据《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组织编写的《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兽医全科类)》被确定为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唯一指定用书,部分出版社联合有关院校兽医专家根据此书衍生了许多辅导用书,如中国农业出版社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用书总计10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分上、下两册),并且针对不同考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按照系统复习、强化弱科、考前冲刺、考前模拟四个阶段进行分类,紧扣新考纲的变化,每本用书均有防伪标识;其中《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指南》、《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单元强化自测与详解(临床兽医、基础兽医、预防兽医)》、《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点精讲与答题技巧》均随书赠送考前冲刺模拟题和培训视频。化学工业出版社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必备丛书共计5册,其中《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关宝典》三册(临床兽医学部分、基础兽医学部分、预防兽医学和法律法规部分)和《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综合模拟题及考前冲刺》、《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各科目考点试题解析与实训》。在已出的辅导用书中,题解类占了很大部分,其中以陈明勇(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主编本为主,2014年就有5种:《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中国农业出版社)、《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点精讲与答题技巧》(中国农业出版社)、《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前自测模拟试卷》(中国农业出版社)、《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全真模拟标准试卷》(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及《执业兽医资格考试7天考点速记本》(中国农业出版社)。此外,还有孙卫东(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主编的《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综合模拟题及考前冲刺》(化学工业出版社)、孙永学(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主编的《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各科目考点试题解析与实训》(化学工业出版社)、刘娟、黄庆洲(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主编的《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点解析及考前冲刺练习题》(中国农业出版社)等几种。
一、“保驾护航”与“顺水行舟”
历史学科在学考中的及格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重视程度,若学校不重视,教师则难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更谈不上及格率,所以学校对历史学科的“保驾护航”至关重要。具体“护航”措施:一,从高一年级起就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足课程,有了规定课时的保证,新课教学才能按时保质完成。这也是学校“护航”的前提性举措。二,高一年级时第一次考试开始直至学考前,历次考试均与语、数、外一样计算在总分之内,而不是有六科成绩和九科成绩之分,平等对待,这会让学生正确对待历史这个所谓的“小科”。否则单纯靠考前复习、备考时期的冲刺远远达不到3本历史必修教材、89个考纲的条目要求、200多个考点的基础知识的目标。三,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后的学考动员会是擂响备考冲关的战鼓,学校角度的动员会使学生充分意识到要有计划地全面复习各个学科了,历史这样的非高考学科才会得到相应的重视。四,期末阶段学校专门组织非高考学科的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确定及格困难学生的名单。学校责成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由家长督促孩子利用好寒假,做好复习巩固,并以开学补考的方式进一步加以督促。家校共“促”,提高及格率。五,高二年级下学期考前仅有的20多天是学考的冲刺阶段,这一阶段,学校相应地调整课时,调整课时分配,增加非高考学科课时,让学生有紧迫感,让历史这样的学科更有市场,确保及格率。六,学校将学考及格有困难的学生分别承包给任课教师,分兵把守,各个击破。
历史学科要想在学考中顺利过关,主要在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外因总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故而攻“心”为上,要攻学生学习历史之“心”,攻学生重视学考之“心”。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忽视、藐视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主动复习、积极复习、这是过关的重要前提,历史学科的复习才能如顺水行舟,教师的复习思想和策略才能得以真正贯彻,才能使更多的学生顺利通过学业水平考试。
二、“全面进攻”与“重点击破”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共有25个学习专题、89个条目,详细规定了考试的内容,且规定试题的易、中、难的比例为7:2:1,加之考试性质为普通水平考试,所以教师对这89个条目要求的知识的全面复习至关重要。根据近两年辽宁省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特点,复习备考阶段教师只要带领学生逐一复习各条目所要求理解记忆的基础知识,进行地毯式清查,且只清查基础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轻松解决过关问题,甚至很可能得高分。在“全面进攻”不留死角的同时,又要找准着力点,对于主干知识、教学重点难点、核心概念又要“重点击破”,做足功课,下足功夫,因为这些知识点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重点。“重点击破”的关键还在于要求学生理解核心知识点,而不能只靠死记硬背。在历史学科的学考复习中,重点是抓住书本知识的复习。大量地做题,就题论题或以题带知识,只是舍本逐末。一般而言,知识点的复约应占历史学科复习时间的90%,剩下10%的时间做模拟题以适应考试即可。
三、“三个研究”与“两个抓住”
“三个研究”即研究教材、研究考纲及考试说明、研究学业水平考试题。学业水平考试不同于选拔性强的高考,命题者不仅要依“纲”还要照“本”命题,方能适应辽宁起步两年的学考中学生的历史学科“水平”。所以教师要依“纲”研究教材中的知识,不必旁征博引、大量补充。复习阶段更要向学生明确各知识点应该掌握的要点,教师特殊强调其中核心知识,学生自会重点掌握。教材中重要知识点处的插图、表格、引文、课后习题也必须提醒学生注意。以2012年辽宁省的学业水平考试题为例,第11题为岳麓版必修二第33页的《新航路开辟》图(以下均为岳麓版教材);第13题为必修二第84页《〈人民日报〉报道各地大放农业“高产卫星”》图;第21题为必修三第97页《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图;第12题的表格改编于必修二第65页《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表格;第9题的柱形图来源于必修二第53页的《阅读与思考》;第23题的“材料一”选自必修三第14页《解析与探究》,“材料二”节选自必修三第4页的《阅读与思考》;第20题题干中的引文来自于必修三第116页一段小字;第22题的“材料二”选自必修二第71页的一段小字。由上述统计可见,教材研究到位,高分必然到手。对于考纲和考试说明的研究,除了对必看知识点的研究外,还要研究题型示例和样卷,既然是题型示例和样卷,主要应研究题型。由于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者要依据示例的题型和样卷的模式进行命题,较大的创新一般都很谨慎。纵观这两年历史学科的学考试题,题型基本上未超出示例和样卷的题型。所以,示例和样卷中的题型和模式是教师在冲刺阶段命制练习题及模拟题的重要依据。另外教师还要注意研究2012年和2013年的学业水平考试题,对它们的研究主要是整理已考过的知识点,分析试题的难度。这两年中已考过的知识点同一角度重复命题的概率不大,复习中可不做重点,会节省很多时间。但核心知识点要注意从其他角度和以其他形式命题。研究试题的难度主要在于研究学考对历史知识要求的掌握程度,明确考查的层次。由于是水平考试,这两年的试题对历史知识的考查基本处于识记和理解层次,能力层级要求较低。例如,2012年辽宁省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第1题:在电视剧《红娘子》中有这样的场景:梅家大少爷梅显祖与新婚大少奶奶在梅家祠堂跪拜祖宗,这一习俗源于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这道试题的设置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这个核心知识点的考查,只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宗法制即可,其他细致深入的知识不必死记硬背,理解为上。由此可见研究学考真题会让我们的复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两个抓住”即抓住学生、抓住课堂。初中的惯性思维加之高考文理分科的指挥棒,造成历史学科不被学生重视,学科性质的课上知识解析,课下布置背诵或书写作业的这种方式很难通行。所以进行学考复习时,课堂上教师不仅仅要解析主干知识,甚至基础知识的记忆等各个环节都将在课堂上完成。抓住课堂、控制住课堂、提高课堂上的效率是制胜的重要一环。教师要采用有针对性的复习方式,布置任务,把控全局,做复习的检查者,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学生的积极性。学考复习阶段教师的“讲”要适当,因为学业水平考试不是教师把知识挖得多深的问题,而是学生头脑中有多少基础知识的问题。抓住了课堂,抓住了学生,才抓住了成绩,抓住了及格率。
四、“一对一帮”与“点对点教”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考点是动物细胞工程的重点内容,该考点既是当今生物科技的热点,也是社会热点,与现代农业、医学及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地位越来越重要。
高考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因此考查此部分内容时常以细胞工程等重要成果为背景命题,以图解形式呈现,考查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思路、方法、过程、应用以及解读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常与蛋白质、中心法则、遗传和变异、免疫、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胚胎工程等考点融合在一起命题。
命题主要以中低难度为主,考生要注意结合题干信息用专业术语答题。试题常结合最新科技成果以科普信息题的形式出现,尽管起点非常高,但落脚点很低,容易作答。试题一般由事件、信息、问题三部分组成,信息是其中的核心,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是回答的依据。
■ 二、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考点解析
(一) 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
1. 诱导方法
(1) 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激等。(2) 化学法:常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3) 生物法:即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其原理是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互相凝聚,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融合。病毒灭活后丧失感染性,不感染细胞,但保留融合活性,从而诱导细胞融合。
2. 动物细胞融合的类型
(1) 按融合原因分:自发融合(如受精作用)和人工诱导融合(如杂交瘤细胞)。
(2) 按融合细胞的数量分:两个细胞的融合和多个细胞的融合。
(3) 按融合细胞的遗传性分:自体融合(由同一亲本的细胞发生融合,形成的杂交细胞称为同核体)和异体融合(由不同亲本的细胞发生融合,形成的杂交细胞称为异核体)。
■ 例1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 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C.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
D.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 答案 B
3. 动物细胞的融合过程
细胞与组织不同,不排斥异类,不仅是同种的、异种的,甚至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之间也能发生细胞融合,但融合后的细胞常发生染色体丢失现象,亲缘关系越远,丢失现象越严重,所以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杂种植株番茄――马铃薯没有如预期那样地上长番茄、地下结马铃薯。动物细胞融合常操作的是两个同种动物亲本的体细胞融合,主要目的是获得两个动物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单核杂交细胞(异核体),如小鼠杂交瘤细胞。
(1) 杂交细胞筛选:细胞融合后的混合物中有多种类型的细胞:从融合细胞的数量而言,有未融合的两亲本细胞、两两融合细胞、多细胞融合细胞;从融合细胞的遗传性而言,有同核体和异核体。多细胞融合细胞存活时间短,一般只有十多天,因此可用合适的选择培养基来淘汰未融合细胞和同核体,从而获得两两融合的异核体杂交细胞。
(2) 杂交细胞克隆:由于获得的杂交细胞数量少且杂交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容易发生染色体丢失、基因突变等变异,因此需对杂交细胞进行细胞培养,从中获得大量符合要求的杂交细胞。
融合过程中,先发生细胞膜融合,然后细胞质融合,细胞核最后融合(经第一次有丝分裂,两个细胞的染色体即合并在一个细胞核内,形成杂交细胞)。
4. 动物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两个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为一个细胞核。
5. 动物细胞融合的结果:由于是两个二倍体动物的体细胞的两两融合,所以获得的杂交细胞为四倍体,染色体数为两亲本细胞染色体之和。
6. 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比较见下表。
7. 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
(1) 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2) 是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等的重要手段。
(3) 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发展起来的杂交瘤技术为制造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
(二) 单克隆抗体
每一个B淋巴细胞(文指浆细胞)只能分泌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因此由单个B淋巴细胞克隆(分裂增殖)形成的细胞群就能获得大量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1. 制备原理
(1) 免疫原理:经特定抗原免疫后,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
(2) 细胞融合原理:利用灭活病毒等的诱导作用使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3)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内、体外培养。
■ 例2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β-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β-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 )
A. 胚胎移植技术 B. 胚胎干细胞技术
C. 单克隆抗体技术 D. 基因治疗技术
■ 答案 A
■ 解析 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与治疗老年痴呆症无关。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用于治疗由于细胞坏死、退化或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成人的神经元不再具有分裂增生能力,因此可诱导胚胎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新的神经元来治疗老年痴呆症。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能大量制备的优点,可用于免疫治疗,提高人的免疫能力。基因治疗是治疗遗传病的最有效手段;另外也可对致病基因修饰或敲除来治疗遗传病。老年痴呆症主要与1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是一种遗传病。
2. 制备过程
3.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出现的三只小鼠
一只小鼠被特定抗原免疫后用来提取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另一只同品系小鼠提供骨髓瘤细胞,这两类细胞经过细胞融合后得到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然后把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另一只同品系小鼠或无胸腺裸鼠(避免注射后的排斥反应)的腹腔内进行体内培养,从而生产大量单克隆抗体。
4.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至少要经过两次筛选
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获得杂交瘤细胞,常采用HAT选择性培养液。给一只小鼠注射特定抗原,鉴定免疫小鼠能产生所需特定抗体后,从免疫小鼠的脾脏中提取B淋巴细胞。从另一只小鼠获得经诱导突变形成的代谢缺陷型骨髓瘤细胞,如缺乏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PRT)或核苷激酶(TK)。然后用聚乙二醇(PEG)或灭活的病毒等诱导动物细胞融合,这时在培养液中有多种形式的细胞存在:未融合的两亲本细胞(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两两融合细胞(BB融合细胞、瘤瘤融合细胞、杂交瘤细胞)和多细胞融合细胞。在HAT选择性培养液中,B淋巴细胞和BB融合细胞由于不具增殖能力,存活时间短;骨髓瘤细胞和瘤瘤融合细胞尽管具有无限增殖能力但因代谢缺陷而很快死亡;多细胞融合细胞存活时间也短;只有杂交瘤细胞既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又没有代谢缺陷,能长期存活并增殖,从而被筛选出来。
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获得能产生所需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常采用有限稀释克隆细胞的方法。由于免疫动物体内的B淋巴细胞种类繁多,从而第一次筛选后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种类也繁多,必须进行第二次筛选,以选出能产生所需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依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原理,将杂交瘤细胞多倍稀释,进行细胞培养让其增殖,其产生的抗体即为单克隆抗体。
5. 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6. 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大量制备。
7. 获取单克隆抗体的场所
(1) 体内生产:常在小鼠或其他动物腹腔中培养,方法简便,从动物腹水中提取单克隆抗体,腹水中混有小鼠自身的各种杂蛋白(包括其他抗体),需要提纯。
(2) 体外生产:常在培养液中进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从培养液中提取单克隆抗体,培养麻烦,但纯度高。
8.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 作为诊断试剂:准确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微差异,并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如肿瘤定位诊断: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体特定的肿瘤细胞。
(2) 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如用于癌症治疗的“生物导弹”,由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和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两部分组成,依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单克隆抗体能与癌细胞特异性结合,起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而携带的药物则起到杀死癌细胞的作用。这样既不损伤正常细胞,又减少用药剂量,疗效高、毒副作用小。
■ 例3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且疾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请回答:
(1) 过程①代表的是__________。
(2) 过程②构建A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须使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工具酶。
(3) 过程③采用的实验技术是________,获得的X是________。
(4) 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______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______比较;或用图中的______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 答案 (1) 逆转录 (2)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3) 细胞融合
杂交瘤细胞 (4) A蛋白 核酸(基因)序列
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 解析 本题以图片形式展示了疫苗的生产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考查了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科技。
(1) RNA病毒中有些进行RNA自我复制,有些则进行逆转录,图中①代表的是逆转录过程,属于中心法则的发展。(2) 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有4步:提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对目的基因和质粒(运载体)都要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常使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便于两个DN段的DNA单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再通过DNA连接酶把两者连接在一起,构建重组质粒(基因表达载体)。(3) 过程③是将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的过程,先进行第一次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然后进行第二次筛选,获得能产生抗A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从而来制备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4) 考查了免疫预防和确诊疑似患者的方法。题中提示该RNA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因此可选用基因工程生产的A蛋白制备疫苗来进行免疫预防,注射后人体获得针对该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达到保护易感者控制传染病传播的目的;确诊时为判断该病毒是否为题定的RNA病毒,既可以对病毒的RNA进行核酸序列的比对,也可以利用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与A蛋白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判断病毒表面是否有A蛋白的存在,从而进一步检测是否为特定的RNA病毒。
■ 巩固训练
1. 单克隆抗体(单抗)实质上是单个浆细胞通过克隆形成的细胞群产生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免疫球蛋白。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单抗作为生物导弹能定向到达癌细胞所在部位
B. 单抗制备的过程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技术
C. 在单抗制备的过程中必须经过至少两次细胞筛选
D. 只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的诱导,才能促使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2. 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A. 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 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 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
3. 科研人员将抗癌药物连接在单克隆抗体上制成“生物导弹”用于癌症治疗。“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置”,二是“杀伤性弹头”,分析下列有关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瞄准装置”由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组成
B. “弹头”由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和毒素等物质构成
C. “弹头”中的药物有选择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
D. “生物导弹”的制备应用了细胞工程技术
4. 下图是制备分泌抗X抗体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 将___________注入小鼠体内,从小鼠脾脏中获得淋巴细胞,其中至少有1个淋巴细胞能产生抗该抗原的抗体。
(2) 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它们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3) 由图中可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前者常用的诱导方法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是可用________诱导。
(4) 动物细胞培养液的配方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与植物细胞培养基有所不同的是,还含有____________。
(5) 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需要将所选取的组织细胞离散开,以利于细胞融合,可用_________处理离体组织细胞使之分散开。
(6) 图中有两次筛选过程,其中步骤④的目的是筛选出______________,步骤⑤⑥的目的是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8) 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 D 2. B 3. C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研学后教;研学案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从历年的全省平均分来看,得分率不到五成(做得最好的是2011年,最差的是2009年)。古诗鉴赏题成了广东考生面对语文卷最为头痛的一道题,成了广东考生高考之殇。自然也就成了教师备考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
笔者试图比较2009~2014年广东省近五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从而较准确地了解诗歌鉴赏题的命题态势及特点,并根据本校实情,编制出适合学生备考复习的研学案,尽可能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积极备战2015年高考,为考生提供有效备考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课本中都收录了大量优秀的古典诗词,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反映出现代教育对高中生文学作品赏析能力培养的重视。可以说教材已为我们实施古诗词教学提供了理想而充分的载体,但综观我们的教与学实践,状况却不容乐观。
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更有甚者直接放弃,成绩自然难以令人满意。为此,笔者对自己所带的班级连续三年进行调查,并于2014年扩大调查范围,结果显示:不足20%的学生喜欢“古诗词”;58%的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原因是为了“应付考试”;22%的学生对学不学古诗词的态度是“不喜欢”或“无所谓”。平时答题时只有15%的学生有自己的解题套路和解题策略,而85%的学生对古诗词没有或有一些但是不系统的解题套路和解题策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客观分析,不难发现造成古典诗词教学淡化或不被重视的主客观原因。
二、授生以“鱼”与“渔”――强化“钓”的能力
“学案导学”是以研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自学、教师导学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的教学体系。
研学案的编写要遵循高三古诗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知识,提升基础能力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在编写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学案的编写必须以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对能力层次的要求为依据。
1.解读考纲对古诗鉴赏考查的能力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前者是从怎么写的角度考查,突出诗歌创作的手法;后者从写什么的角度考查,突出诗歌创作的目的。
2.分析近5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诗歌鉴赏考查情况(数据来自广东高考年报)
(1)考查内容:依纲落实,分别考查了鉴赏形象、思想内容、手法分析等内容。出处多为宋元诗词。
(2)赋分持续7分不变;省均分2013年较2012年略有提升。难度基本持平,保持在0.37~0.38之间。明显高过2011年(0.51)和2010年(0.43)。
3.明确研学案目标,突出重点,逐个攻破
利用“研学案导学”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学案编写的目标设定至关重要,决定着复习的效率高低。首先学案的编写要紧扣教材,注意知识和结构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虽然高考诗歌鉴赏不涉及课内文本,但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诗歌素材,以课本复习为切入点,重视课本中的练习,能较好地实现知识积累和能力迁移。
如第三册课本有这样的练习题:
(1)苏轼评王维的诗为“诗中有画”,请结合《山居秋暝》中间两联分析王维诗的这一特点?
(变题拓展:请从颔联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传神的动词,并分析其妙处。)
(2)杜甫的《登高》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并且四联都对仗工整……试分析对仗句,并体会其景中之情和情中之境。
(变题训练: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导学案的编写还要配以一定量的思考题,设置时要注意做到循序渐进,并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
根据高三一轮复习的特点,导学案设计包含了考点解析、基础回扣、典型例题、层级训练或高考真题示范、知识框架梳理和反馈六大板块。
研究广东十年高考自主命题题型,将研学案的目标细化,突出训练重点,编订研学案:
研学案示例
诗歌鉴赏第一轮备考专题
――形象之意象和意境
一、复习目标
1.理解意象和意境
2.了解常见诗歌意象的作用和常见意境的特点
3.能运用意象和意境的知识解题和命题
二、知识归纳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诗歌鉴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诗歌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三、自主学习
1.请概括下列各诗的意境
2.知识积累
3.真题展示
4.命题探究及解题对策
5.我来出题
6.反馈
7.“源头”与“活水”――突破“僵化”的思维定式
三、研学案的实施
在有限的40分钟的课堂中,如何实施精心编写好的学案,使之获得预期的效果,是值得探究的一门学问。学生自学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进入精讲释疑阶段。在分层训练中,教师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研学案实施结果的反馈
高三一轮复习通过实行学案导学,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诗歌鉴赏这一板块有了整体上的把握,并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整个课堂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完成练习,都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