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世徒

世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世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世徒范文第1篇

世徒范文第2篇

2010级教牧班 戴连军

通过这次学习《使徒行传》和斯托得圣经信息系列《使徒行传》收获很多其感受最深的有两点:

一:使徒行传中“三自”办教方针

中国教会实行自治、自养、自传“三自”办教的原则;在以前;我认为“三自”不属灵,没有圣经根据,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看到使徒行传中按三自办教的原则。

《使徒行传》记载着使徒时代按三自精神建立教会的事实

最早的耶路撒冷教会,使徒负责自传(徒:6 :4)大家凡物公用,实行自养(徒:2:44-45)大家选出七个合格执事管理生活,实行自治(:6:1-6)

第九章31节记载:“那时犹太、加利利、撒玛利亚各处的教会得平安、被建立”这给我们看到神的教会一开始就是按地方建立的

从第十章开始,福音向外邦各国传播,神兴起一位外邦的大使徒保罗,他在外邦各国工作,始终按着始终原则办教会,保罗没有把耶路撒冷教会的传统信仰搬给外邦教会,而且竭力抵制犹太门徒对外邦教会的自传方面的干涉,彼得、雅各支持保罗的正义立场,这就是自传精神。他在各地传了福音建立了教会选立了长老,就把他们交托给神,有他们自己管理自己。他特别提醒以弗所教会的众长老,在他离开以后要为全群谨慎,抵制外来的扰乱,并防止内部的混乱,这是自治精神。保罗还为教会树立了自养的榜样,他一面织帐篷,一面传福音,不但供养自己还帮助别人。教会应该“自治、自养、自传”这个口号近百年来才提出来的,但教会如何对待经济问题,在圣经众早有先例了,在保罗第二次外出传道过程中,正如今日中国教会的许多义工是完全奉献,担任教会的工作任劳任怨,不收教会分文补贴赵志恩《使徒行传研究》第170页。这是自养精神(徒:18:3,徒:20:33-35)

由此可见,在使徒时代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教会,她们都是圣灵所指引的,都是地方性的,都带有本地色彩和个不相同的特点,她们同耶路撒冷教会是互相支持的,但也是各自独立、互互相平等的、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是父子或母子关系。

丁主教说:“三自爱国运动是正义的、合理的、必要的,它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更有重大的神学或属灵意义。”(《丁光训文集》第307页)三自神学或属灵意义在哪里《使徒行传》给我们作了全面回答。按三自原则办教会是正义的、合理的、是有圣经根据的。

二:适应性能力

斯托得圣经信息系列《使徒行传》报告总结 第298页有一个词“适应能力”,这让我眼前一亮,斯托得说:“使徒过人的适应能力,能在不同的环境中为主作工。无论是和个人或群众、犹太人或外邦人、虔诚或是不虔诚的、受过教育或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友善或充满敌意的他一样能够应付裕如。

通过认真查考保罗在《使徒行传》中的讲道,的确让我看到保罗是个适应能力很强的一个传道人,从保罗的言词中让我们看到保罗在他的布道与牧养过程中非常注意方法和策略,并且在这些方面做除了一些必要的处境化的调整,适应不同的听道人群,例如:保罗在对雅典这座城市的知识精英布道时,使用了他们自己的语言在讲述,信手引用了他们自己的诗人与哲人的立场和看法。有人说:“这就是初期教会处境化”。

世徒范文第3篇

目前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产业输送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然而当前高职教育下的室内设计专业学生质量与企业一线需求有着很大的差距。设计教育产出与企业要求错位现象严重。学生在学校到工作岗位的定位转换过程脱节,实习生知识面狭窄,没有较好的职业素养适应力等问题,到具体工作岗位中对实际项目运作无从下手。固此,多年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中如何突破,结合现阶段的国内外经验及专业特色,围绕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根据目前国家大力发展学徒制的政策,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高职艺术设计培养模式,力图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工作室制”这个的方式,构建新特征的室内设计教学模式,使其符合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阶段要求和现代的教育现状以及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职业成长规律。

从目前各大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来看,主要措施和手段就是所谓的工作室教学方式改革。其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至现代设计的开端――二十世纪初成立的德国包豪斯学校,其主导办学思想是坚持“艺术与工艺、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与统一”。包豪斯宣言中提出了“艺术是教不会的,但工艺和手工技艺是能教得会的”。在二十世纪初的现代设计教育开端之时,包豪斯就设立了相当多的工艺作坊,例如有金工作坊、陶艺作坊,还有纺织作坊、木工作坊这些作坊的设置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实际进行生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通过这样的生产体验,能更容易理解学校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切实提高了自身实际动手能力,并且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以“作坊式教学”的方式是真正的艺工结合的教学模式,做到了以技术实践为主导,也是我们现代工作室教学所追求的宗旨。

1.“现代学徒制”结合“工作室制教学”的理论基础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以校企合作作为基础,以学生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的新形式为纽带,以教师、师傅的职业素养与能力为支撑。

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室、课程和实践融为一体,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教学平台。因为知识本身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知是以社会文化的交流的方式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教师、学校、生活环境是知识建构的导向因素。“工作室制”的教学环境提供了更完善有效的知识构建环境,保证了理论与实践的合二为一。在此方式下,学校可以掌握最新的行业相关信息,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关系,并邀请相关学者开展讲学,这些能使学院的师资、科研紧跟社会步伐,有利于教师的继续学习及培训,保持专业特色的水准。

在此模式下,形成的是一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新型的合作关系,这是之前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在此良好的合作关系维持教学与师徒制度的工作室环境快速发展。在学徒制的工作室环境下教师间交流更为便利,同时也能相互监督的作用。因此很多国内外院校鼓励工作室之间跨专业、学科的合作各种项目,将各种专业领域有机的组合到一个项目合作中,这不仅仅是多学科的交流,更能使教学资源得到进一步充分利用。

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样重要,对于学生而言,培养交流沟通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作为我们高职人才培养理念“良好职业素养”的表象。要求学生在现代师徒制度的工作室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在良好的互动中培养自身的专业素质。

现代学徒制的工作室环境更加有利于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与传统以知识讲授为主的课堂方式不同,我们高职人才培养要求“能从事**岗位”,在现代学徒制的工作室环境中,能切实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直接在毕业的时候能从事**岗位。在工作室的教学内容中,可以真实的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设计竞赛及企业实际项目,在这一切真实的实操项目中,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对岗位相关的知识都有更清晰的认识。学生更能学习如何调研、思考如何策划、计划如何统筹等,这一过程弥补了学生之间传统学校教育模式社会经验、工作经验不足这一致命的问题。工作室的构建是参考的企业运作模式,工作室的工作是真实工作项目,让学生更早熟悉工作环境,在从学校到社会顺利完成身份的转换。

2.“现代学徒制”结合“工作室教学方式”构成的几点建议

首先,无论任何教学形式的主旨一定是教学的质量,那么教学最终质量好坏决定了教学模式存在的意义。所以,其包含的具体教学形式、管理制度的构建,是模式设置的主要任务。其次,合理的师资配置是模式如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最后还要考虑教学课程及内容方法。

(1)“现代学徒制”结合“工作室教学方式”的构建。现代学徒制的工作室构建是校企合作的最新形式,符合现阶段的教育规律及行业发展规律,因此,这个模式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平台,应该由院系拥有自主管理权,由设计公司及院校负责学科建设,合作制定教学大纲、建设发展规划等。再以工作室为单位制定详细的任务安排,由学校设置负责人进行管理,由企业推荐“专家”作为师傅进行专业指导。同时可以推进竞争机制,采取师生间双向选择模式,师生都可以根据专业方向、艺术风格、管理模式等因素确定师徒关系,作为工作室日常建制。这样促进教学质量,激发了师生的积极性,提高竞争性,同时也符合现代绩效考核的宗旨。

(2)师资配备。室内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师资来源一般以艺术、技术、市场三个方面为主,合理师资的配置能使教育、教学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符合目前行业发展的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相结合的“双师”新师徒关系。这个双师的团队意义在于理论与实践的互补,有利于学生得到全面的教学知识维度,又有利于“双师”双方的专业能力不断发展。

(3)教学课程体系与方法。“现代学徒制”结合“工作室教学方式”的构建下,课程体系更能遵循学生的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其目标直指人才专业技能、行为规法及职业素养。其教学安排也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式。

前期将理论课程如设计史、设计基础、设计概论等理论课程适度结合到模型制作、建筑制图、手绘效果图等课程。或是在单一的课程中,增加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教学的方式更灵活的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安排动手练习的教学内容,内容更丰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然后课程安排学生进入“新学徒制”结合“工作室”的环境中,在新的师徒关系中,教师“师傅”将学生“徒弟”引导到学习环境中来,并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制定合理的“工作安排”。在工作室的工作环境中,教师成为学习的引导者角色,随着室内设计专业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跨界,日益向各边缘学科延伸,不仅与文学、历史、计算机等学科交叉,同时也与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关系紧密,因此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具备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外,也要对与之相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所了解,“双师合作的这种工作室环境”能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带领学生走上一条更为宽广的专业道路。

(4)评价体系。新学徒制的工作室模式中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中,教学的评价体系是以考试成绩这一指标来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学生从小的学习环境如此,但这种评价机制是片面的,所带来的学习惯性是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培养及素质的综合提高的。在我们现代的教育理念中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才是学习的重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学习的意义,在我们构建“现代学徒制”结合“工作室教学方式”的环境中,其主要评价来自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团队评价、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其评价的标准是学生在知识构建、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等综合的考评。

结语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新学徒制下的工作室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教学更有效率,更加务实。并且切实提高教师的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规律,有助于提高综合竞争力。

世徒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保险专业;现代学徒制;高职;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何宇媚(1984-),女,广东兴宁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助教。(广东 广州 51009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10-02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现代学徒制”的相关研究并积极开展实践工作。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曾多次强调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教育部职成司王继平司长2011年5月在第四届国际现代学徒制创新研究暨第七届亚洲职业教育学会国际会议上强调“我国建立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代学徒制是针对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相对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的现代学徒制,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

一、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特征

1.现代学徒制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社会的早期,为了解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问题,长辈向晚辈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授简单的生产劳动经验、技术技能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等,这可以称做学徒制的最初形态。[1]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艺者为了传承技艺,诞生了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学徒制。这一时期的学徒制没有明确的学习时间、规范的教授方法等,还不能称其为一种真正的“制度”。制度化的学徒制起源于中世纪后期,此时学徒制被纳入了行会的管理范围。行会设置了明确的实施规范,给予了严格的监督管理,使学徒制从私人性质过渡到了公共性质。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机器大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制造,此时学徒制已无法适应社会对技术工人的大规模需要,传授现代技术原理和职业技能的学校职业教育应运而生。但学校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的脱离以及职业教育课程“学问化”等一些根本问题[2]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产业界和教育界的质疑。战后德国经济的迅速腾飞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和对学徒制的重新思考,因为被认为致胜法宝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正是一种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的新的学徒制形态。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研究或效访德国的“双元制”来发展本国的职业教育,如英国于1993年推行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于1996年推行新学徒制。自此,学徒制获得了全新的发展。

2.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西方有关国家实施的将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是对传统学徒制的发展。[3]与“传统学徒制”相比,现代学徒制具备学校和企业育人“双主体”,学徒兼具学生和徒弟两种身份。在培养目标上,由单纯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发展到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培养方式上,强调工学结合,学生不仅在学校掌握理论知识,还在生产一线实际应用理论知识。在学习时间上,师傅与徒弟可约定学习时间,可通过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等进行学习和交流。在考核方式上,实行多主体考核,企业师傅、学校老师、教育部门等成为考核主体。

校企合作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基础。校企合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标就是通过学校、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素质,为企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学校和企业既是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部门,也是考核和监督部门,二者的合作程度越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越好。教师和师傅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并对其知识、技能、道德产生影响力的重要力量。课程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重要抓手,是联系教师和师傅的纽带,起到引领人才培养方向的重大作用。

二、我国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面临的困境

教育部于2010年在江西新余实行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遇到一些困难。总的来说,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政府、企业、学校三个层面都存在不少问题。

政府层面上,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施尚缺乏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国务院、教育部及各地区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政策文件,但仍缺乏具体的推进策略和措施,尤其欠缺的是对于企业的激励政策。此外,高职教育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处于劣势,不管是经费投入还是其他社会资源的分配,如人才引进、职称评审、科研立项等均远远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水平。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从经济利益最大化方面考虑往往缺乏校企合作的动力。工学结合方面,由于学生尚未毕业,存在工作时间不灵活、技术水平不够、经验不足等问题,影响了企业接受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要求企业支付工作报酬更是难以实行。

从高职院校自身来看,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吸引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优势均不明显。可以说,受制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师资水平、设备条件等无法为合作企业带来足够的利益,因而影响了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三、我国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

虽然我国高职教育目前还不具备大规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条件,但是已经有很多高职院校借鉴现代学徒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也在金融保险专业进行了有益尝试。

研究最近几年的论文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对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主要集中在具体的专业。如张杰等介绍了学徒制在高职机械类专业顶岗实习中的应用;[4]贾继东对烹饪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作了介绍;[5]黄享苟等针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6]

虽然各高职院校的现代学徒制度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但是从本质上看,试行现代学徒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各高职院校在实践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都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和技能并重,培养能就业、就好业的复合型人才。二是重视课程体系改革,强调实践实训实习课程。三是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要求走出教室、走进工作现场进行教学。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学校老师与企业师傅密切合作的双师队伍。五是创新学生评价,增加评价主体,兼顾学习过程和结果。

2.广东理工职业学院试行现代学徒制的做法

根据目前金融理财市场利用“血缘制”①营销团队来运营和盈利的特点,保险企业扩大营销团队是业绩提升的基础,这就为学徒制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学生成为学徒,对于企业来说有利于提升业绩,对于学院来说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和企业因为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使得学徒制顺利开展。

首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调研,校企共同确定金融理财市场“个金、个纪、个险”②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学徒制实训项目三部分组成。基础课程主要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校内专职教师授课为主,集中在第一学期实施;专业核心课程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是理财规划专业技能体系的基础,由双师素质教师授课,主要集中在第2~4学期实施;学徒制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由企业师傅实施,包括专业基础技能和综合实务技能实训及顶岗实习。

再次,搭建平台,加强师徒交流学习。学院每个学期集中安排4~8周的实践课时作为学徒“学艺期”。师傅利用公司职场、学院实训室以及网络平台,通过举办讲座、工作现场教学等形式传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由此达到既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学徒的行为意识、职业素质等非专业能力的目的。

最后,严格考核评价,把好人才培养质量关。第一关是人才培养过程关,第二关是毕业“出师”关。对学生实行“双重”考核,即教师考核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占总成绩的50%,师傅考核学徒在学艺期的营销绩效,按照绩效折算成百分制,占总成绩的50%;在毕业“出师”环节,学生需同时获取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

3.对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反思

高职院校各专业试行现代学徒制,总的来说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因为其一方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符合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调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并且强化了学生评价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但是,纵观目前有关现代学徒制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的少数专业进行了初步探索,并且这些探索基本是作为经验介绍。此外,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学校热、企业冷”的情况。

四、我国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建议

1.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总体策略

现代学徒制有“模式”而无“定式”,在现代学徒制建立的初始阶段需要破除“统一”的藩篱,根据不同专业以及相应职业的特性探索不同的现代学徒制实践形式。[7]基于此思想,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专业特点等实施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

2.营造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

为使学校和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必须营造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首先是加快立法步伐,制订与“学徒培训”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校、企业、学生的权、责、利;其次是完善激励机制,政府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诉求,为学徒制的实施提供各方面的保障。

3.引导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

为适应经济发展、提升竞争力,应引导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课程、教学、科研为依托,找准校企双方的利益结合点,深化校企合作。为高职教师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和政策支持,鼓励其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4.重视微观制度的设计和创新

从学院试行现代学徒制的情况来看,微观制度的设计是保证学徒制顺利开展的关键。如学院制定《师徒协议书》规定学生的学艺时间、学习内容和方式等。此外,《关于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有关规定》、《现代学徒制方案》等主要围绕着“工学结合”、“个性化培养”进行设计,强化了可操作性,为预期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注释:

①“血缘制”是保险销售人员因有着共同的销售目标而产生的亲人般的人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保险营销模式。

②指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岗位、证券公司个人经纪业务岗位、保险公司个人保险业务岗位。

参考文献:

[1]李艳.英国现代学徒制及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8):6.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0.

[3]张启富.我国高职教育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2,(11):55-58.

[4]张杰,周玮,等.在高职机械类专业顶岗实习中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J].科技资讯,2010,(1):182.

[5]贾继东.烹饪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思考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2,(4):162-163.

世徒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学徒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179-02

一、传统学徒制

传统学徒制是一种古老的职业教育形式,在正式的职业学校产生以前,这种以父子相传或师傅带徒弟、“做中学”的学徒制逐渐成为知识、技术、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和技术训练形式,通常仅限于一门技艺的传授。几千年来,学徒制作为传统工艺美术技艺薪火相传的主要方式,是手工业时代职业教育的典范。通过师徒传承模式,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手工艺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手工业文明,形成了以师徒制为纽带的较为稳定的行业组织机构,师徒制以及师徒文化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湘绣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经过一代又一代艺人收徒传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技艺传承人,已形成了独立的技艺体系,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湖湘文化名片。

随着工业革命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学校职业教育兴起,传统的师徒传承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淡出。

二、现代学徒制

近些年来,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指导下,职业教育空前发展。随着高职毕业生急剧增多,而有些企业却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实用人才。而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服务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是目前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规格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使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按照企业的要求来“量身定做”,既使企业满意又能让学生学到真正的本领,确保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议题。

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重要精神和政策措施,并做出了新的部署,特别是《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强调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主题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

而工业文明后,大机器生产使职业院校代替学徒制成为培养产业工人的主阵地。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专家意识到学徒制优点和职业院校教育的不足,尤其是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良好工作习惯、适应工作过程等方面的缺陷。很多学校开始有意识地开展校企合作,积极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突出学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使职业教育真正和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捆绑发展,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关注的焦点。为了现代生产的需要,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充分发挥传统的师徒制在人才培养方面独特的优势与现代职业教育优势相融,产生了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经济发展的新方法。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的一种自我革新与发展,它既保持了传统学徒制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优点,又突出了学校知识教育。

三、湘绣专业传统师徒相授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融通

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师徒相授学徒制的标志性区别是职业学校作为重要主体,与企业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但现代学徒制究其根本还是一种“学徒制”,这意味着它是以企业为教育培训主要提供方的一种人才培养制度。与全日制学校职业教育相比,现代学徒制不仅是“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更是“由企业”和“在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企业充分参与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特征。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于2006年开办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引湘绣代表性传承人刘爱云大师入校,建立了刘爱云大师湘绣工作室,将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融入现代高职学历教育之中,与湖南省知名湘绣企业合作,订单培养,双主体育人,形成了“大师工作室+项目+产品”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确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合作的湘绣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对技能人才需求,面向设计、制作、营销、服务、管理一线岗位,培养从事湘绣产品设计、制作、营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采取校企双赢的招生招工方式

根据湘绣企业设计、制作、营销岗位工作需求,确定现代学徒制培养计划纳入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由学校负责招生,企业组织文化宣传和面试。企业、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培养名单,建立“现代学徒制班”。学院、学生、湘绣企业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学校与湘绣企业的主体责任,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学校学生的双重身份,构建“双主体”办学机制,确保校企长期、稳定、规范化合作。学生毕业后,合作的湘绣企业直接就业,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多赢局面。

(三)构建对接人才需求的教学方案

1.制定“学徒准备期+准学徒期+学徒”的教学方案。对接湘绣企业人才需求,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第一学年的学徒准备期(学生),通过学校职业素质基础工学模块课程学习和企业举办的文化讲座,形成对专业和行业的认识,培养从业基本素质;第二学年的准学徒期(学生+学徒),通过在学校专业岗证融通的项目导向岗位工学模块课程学习和到企业顶岗实习,培养专业专项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形成职业素质;第三学年学徒期(学徒),通过在学校进行技术岗位的知识学习和到企业顶岗实习,培养职业岗位从业能力。

2.实施“大师工作室+项目+产品”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构建岗证融通的项目导向、模块化能力进阶课程体系,导入湘绣企业真实的湘绣设计、绣品制作、营销项目或仿真项目,依托刘爱云大师湘绣工作室和企业车间或实体门店,掌握核心技艺,完成产品设计、制作、营销,工学结合,实现全生产性实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

3.实行“分段式小单元紧配合”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对接湘绣企业设计、制作、营销岗位,工学交替,“双导师”育人,实行“分段式小单元紧配合”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由校企双方委派的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实施,学院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承担湘绣设计、湘绣制作、湘绣营销技巧、营销实操的部分课程,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4.构建岗证融通的项目导向、模块化、能力进阶课程体系。对接湘绣企业设计、制作和营销岗位任职要求,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同时确保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完善职业素质基础模块、湘绣设计模块、湘绣工艺模块、湘绣营销模块、学业总结和职业规划等五大模块,将从事湘绣设计、制作和营销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以由浅至深的递进关系序化为学习领域,系统构建项目导向模块化课程体系。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融入“手绣制作工”、“实用设计员”、“湘绣营销员”等职业资格标准,将企业工作内容与案例直接转化为教学和实训内容,开发校本教材,共建课程与教学资源,完成中华刺绣资源库的建设,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

5.合理组织工学交替的教学过程。校企依据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根据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形成的规律,从基本技能、基本素质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到职业岗位从业能力训练,共同完成对学生(学徒)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即可就业。针对湘绣企业生产销售淡旺季的特点,校企共同推行“分段式小单元紧配合”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企业生产销售淡季时,学生在校学习;企业生产或销售旺季时,组织学生到企业去顶岗实习,同时将课程重构为“小单元”,将一个年级的综合实训课程分解为两段,分别在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和湘绣企业完成。

6.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和管理制度。校企共同制订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标准、五个模块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湘绣设计、湘绣制作、湘绣营销岗位标准,制定湘绣企业设计、制作、营销师傅标准、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湘绣艺术学院、湘绣企业、市场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7.实施“三证毕业制”。“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三年学习期满,学生毕业时须获得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毕业证书和两个职业资格证书,实施“三证毕业制”。与合作企业开发“湘绣营销员”职业标准,“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在营销模块课程学习结束后,须通过长沙伊飞湘绣有限公司、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共同组织的技能鉴定,获得“湘绣营销员”职业资格证书;三年学习期间,“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员参加省人保厅组织的“手绣制作工(湘绣)”或“实用设计员”国家技能鉴定考试,获得其中之一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三年学习期满,“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通过专业各模块课程考试合格,获得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大专学历毕业证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州市教育局

海外英语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全球史评论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