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文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作为传递文化与创造文化的特定机构,自产生起就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滋养。一所学校要想获得长久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建设自己学校的特色文化,铸就学校自身的精神力量。
一、学校文化及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这一术语最早由美国学者、现代人类学之父华勒于1932年在其所著《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提出。华勒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他指出学校文化有两个来源。来源之一是年轻一代的文化,之二是成人有意安排的文化。前者主要强调学生群体的文化;后者则指教师群体的化,这种文化主要涉及各种习惯传统、价值观念、心态行为等,是学校全体成员共有的信念。伽利将学校文化定义为信念、态度和行为等。他认为任何健全组织中的成员对如何做事以及什么是有价值的事情是有着一致的观点的。瓦格纳则将学校文化阐释为学校成员在校内外共同的经历或经验,是一种社区、家庭、团队的意识在校园中的弥漫,是一种全体成员达成的共识[1]。综观国外学者对学校文化的定义,突出强调学校文化是一种群体秉持的信念以及在此信念支持下形成的行为方式。
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学校文化进行研究,对学校文化的界定也尚未统一。著名学者顾明远教授认为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包含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以及行为层面[2]。郑金洲教授在其著作《教育文化学》中将学校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3]。学者王定华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和共同创造生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其活动结果,其以具有特色的学校精神、学校制度、物质形态为表现形式,影和制约着学校全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4]。我国学者对学校文化的建设除了强调群体及信念之外,同时强调了实践。
结合国内外对学校文化的界定,基于笔者自身的理解,本文认为学校文化是在继承学校办学历史的基础上,学校全体成员在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时,基于学校自身条件,主动探索形成的一种独有的文化体系。
学校文化建设即学校文化形成并得到师生认同,从而进一步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及行为准则的过程。这一过程随着学校文化建设逐步深入,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调整,从而形成学校独有的文化氛围。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作用
学校文化作为学校灵魂的所在,作为师生精神家园的核心,它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学校特色发展
学校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学校自身条件,进行着各异的学校文化建设。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文化追求,是一所学校多年教育实践的文化积累,这种积累一定程度上彰显学校的品牌形象,是一所学校独一无二的特色名片。这种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赋予学校以历史的生命,赋予学校以鲜明的个性特征,把这一所学校与其他学校区别开来。通过进行学校文化建设,不断反思、检讨和重建学校文化,从而使得学校特色进一步凸显,赋予学校更具体、鲜明、独特的学校文化内涵[5]。
2.有利于凝聚全员力量
学校文化具有统率作用,它可以培育师生的“学校意识”,促进他们对学校的认同,使得师生获得坚定的、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在其引领下,学校师生践行一致的价值观,有着较为一致的生活态度、行为习惯,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学校文化像磁石一样,吸引师生团结在一起,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践行文化理念,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齐心协力实现学校建设的美好愿景。
3.有利于师生发展
师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受益最大的群体。首先,学校文化规范制约着师生的行为,使得全校师生拥有得体文明的行为、仪态,拥有自信良好的精神面貌。其次,学校文化具有凸显教育和学习的性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同时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最后,学校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优秀的文化总是给人以激励,在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里,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驱使教师在适应学校文化的同时努力学习,相互切磋,并争取自己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学校文化是宏观和微观两部分组成的文化体系。学校文化建设应从分析这一文化体系着手,遵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建设原则,渐次展开,全面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
1.宏观的学校文化建设
宏观下的学校文化建设从文化的层次来说,由内及外分别是精神文明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
(1)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是深层的、内在的,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学校精神文化一般指学校秉持的价值观,主要体现为学校的校风、办学理念、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等。校风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外在表征,通过对校风的渗透及践行,学校场域内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精神。因此,校风的培育是进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良好校风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它主要依赖个体心理机制的疏通以及学校活动的渗透。个体心理机制即个体对于校风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的过程。自觉按照校风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在此基础上,具有相同心理倾向的个体通过与其他个体的交往活动,相互交流、模仿,校风逐步在群体内树立。除了内在心理机制的建构外,校风建设需要外部活动的不断强化,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不断渗透,孕育浓厚校风。
(2)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组织结构运转的制度支撑及其相应的约束师生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主要包括学校管理制度、教师教研制度、师生评价制度等。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展开的重要保障。各学校依据自身实际,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创造不同的学校制度,形成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学校制度的形成,二是学校制度的执行与监督。学校制度的形成关键在于对学校办学理念的解读,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集思广益,建构一套适合本校发展的制度体系。学校制度体系确立以后,要形成较为完备的执行监督系统,确保制度的落实。如学校形成较为具体、明确的奖惩制度,对于未尽到职责或违反相关规定的成员给予严肃的处理,并及时公开,以期得到全校师生监督。对于表现较好的成员,给予一定的奖励。除此之外,制度文化的建设是动态的,随着不断地实践与反馈,随时完善,确保制度日趋合理与全面化。
(3)物质文化建设
作为学校文化中的有形部分,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存在。它主要指学校中的硬件建设,既包括广义的学校地理位置的选择、建筑的设计风格及布局,也包括狭义的校园内、走廊内等各种空间的装饰与设计。学校物质文化本着“以物育人”的理念,潜藏和传递着学校的独有文化与观念,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达成“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要继承学校历史文化,同时体现当下的办学理念,将历史与现代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学校的文化特色。悠久的办学历史、古老的教学建筑都是学校文化的传达与诉说,一方面,通过保护学校古老建筑、进行校史陈列、组织学校活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形成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另一方面,结合现代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学校细微之处入手,将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作为传达教育信息的载体,于无声处渗透现代办学理念。通过对校园宣传栏、走廊以及墙壁进行主题化的设计与装饰,凸显理念。
2.微观下的学校文化建设
微观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是指学校具备了宏观的文化建设,有了文化底色之后,在整体文化的熏陶下,全校成员共同践行文化理念,形成的具体的学校文化。主要包括管理者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
(1)管理者文化建O
管理者即在学校承担着领导责任,履行着计划决策、组织协调和监督控制职能的人。学校中的管理者,一般指校长及其带领下的一部分承担学校工作的职员。管理者文化即管理者在管理学校中所信奉的价值取向以及表现出来的一贯的行为风格。管理者文化不同,管理阶层所体现的管理理念形成一所学校鲜明的管理特色。先进、民主的管理者文化可以彰显学校的人性关怀,调动全员学习的积极性,利于学校的高效运转。
管理者文化建设首先体现在学校管理者角色的转变上。优秀的管理者文化需要管理者转换角色,即领导者是与人协商、合作的人。在进行学校管理规划时,领导者应权衡各方利益,通过商量、谈判,换取合作共赢。同时领导者应该学会下放权力,充分授权,调动全校师生建设学校的积极性。
其次体现在学校管理模式的建构上。管理者角色定位清晰之后,就要在此基础上确定学校管理模式。学校管理模式建构应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管理模式建构需要管理者带领全校教师,群策群力,确定符合学校发展的模式。
(2)教师文化建设
教师文化是教师作为社会定的一个职业群体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教师的价值取向是教师文化的核心。教师在学校中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教师的人格力量时刻影响和感染着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应该是优秀文化的集成者与传播者,为此,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文化建设。首先,从广义上来说,树立新型的教师文化建设基点。即教师文化应从传统的控制型走向对话型文化,这是教师文化建设的基点[6]。学校不再是教师发号施令的场所,而是师生共同学习的乐园,树立相互尊重、交流的对话文化。其次,从狭义上来说,在教师文化基点的引领下,学校要建设合作型、学习型教师团队,组建不同学科的教研组、备课组,互相学习切磋,凝聚教师智慧。同时组建教师团队,团队成立可以依据不同的学科或者教师特长自由组建。在团队成立初期,指导团队做好发展规划,以民主的形式选出团队带头人、制订规程和方案,拟定合作学习计划与制度,形成团队共享规则,在制度化的团队建设下,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3)学生文化建设
学生是学校最大的文化主体,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学生群体具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由于学校生源较为复杂,学生个体之间受到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经历等各方面的影响,差异较大,这就使得学生群体文化建设尤为困难。尤其在各种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学生接受到的各种文化冲击源源不断,如何引导学生确定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面对学生所接触到的各种文化,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学生筛选出有益于学生发展的优秀文化,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丰富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传播优秀文化的载体,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教师要充分发挥社团活动的教育力量,依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创建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分享、合作,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杨全印,孙稼麟.学校文化研究:对一所中学的学校文化透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 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3] 冯炜,赵建军.关于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2).
[4] 王定华.试论新形势下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2(1).
[5] 石中英.学校文化建设意义的重新阐释[J].中小学校长,2009(7).
1、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2、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和义务。
3、种下一种个性,收获一种命运。
4、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5、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贵。
6、草坪为我们贡献绿色,请保护它。
7、关心学生,我们的职责;爱护学生,我们的义务。
8、我是小草,是你的朋友。
9、让我们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10、芳草有情君当怜,学海无涯我自勤。
11、一花一草藏世界,一言一行见精神
12、付给花朵一个花期,花朵给你份赞美。
13、要求真学问,先下苦功夫。
14、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15、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6、别让坚强的生命,成为足下阴魂。
17、爱校等于爱自己。
18、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19、家长养育辛苦,报恩唯有苦读。
20、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赤诚爱国,奋发成才。
2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23、有你有我才有这有血有肉的学校。
24、手下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25、敬人容人,助人爱人。
26、给我一片洁净的天空,我才能翱翔;给我一片蔚蓝的海洋,我才能遨游。给我一个美丽、文明、宁静的校园,我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起航!
27、同一片蓝天下,我们一起走过。
2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9、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30、以滥用水为耻,以节约水为荣。
31、社会发展,教育先行,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32、不敢高声语,恐惊苦读人。
33、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3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35、天空是温暖的摇篮,不要再向天空吐烟,让地球心酸;草地是美丽的地毯,不要再乱扔杂物,让地球难堪!
36、文明是快乐的源泉。()
37、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38、爱心造就生命的新绿,新绿展示爱心的美丽(爱护花草)。
39、校园标语: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
40、让我们的素质及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中!
41、珍惜每一滴水让地球妈妈不在哭泣。
42、今天我以母校自豪,明天母校为我骄傲。
43、学习创造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44、做人诚为本,做事实为基。
45、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46、让我们的心灵像花一样美丽。
47、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48、脚踏实地山让路持之以恒海可移。
49、花朵的自然之美,正是你心灵之美的映射。
50、文明是成功之花的蕊,是理想之舟的帆。
51、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52、一份爱,献给你;一份情,送给你;一片绿,留给你。
5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4、精雕细刻出精品,千锤百炼铁成金。
55、向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声好。
56、树百年报国志,做世纪栋梁才。
57、促进人,发展人,塑造人。
58、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59、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60、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61、知行一致,行胜于言。
62、绿色、文明是希望,让我们一起来播种希望吧!
63、求实创新,与时俱进。
64、道路的拐弯处,人生的转折点。
65、全面发展,提高素质。
66、有一种恩情是手下留情,有一种爱心叫脚下留心(爱护花草)。
67、放飞你的青春,奔洒你的热情。
68、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奋是理想飞翔的翅膀。
69、文明是彼此沟通的桥梁。
70、自信成功,自强成才,自律成长。
71、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72、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73、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
74、脚下留情,草如茵。
75、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灵。
76、不要踩我,我是你们的绿化者。
77、绿色的生命需要我们的共同呵护。
关键词:反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整合型学校文化;启示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81-02
反学校文化是指与学校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它所倡导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是与学校主导价值规范相悖的[1]。对有些学生而言,学校并不是一个“乐园”,学校越想促使他们顺应主流文化方向发展,能有良好的表现和反应,却越会激起这些学生的不满与反抗[2]。反学校文化产生的原因很多,如社会流行文化对学校的影响、家庭教育功能的缺位等,其中学校教育本身特别是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原因。学校教育是学生重要的社会化历程,校园文化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资源,丰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是学生健康社会化的重要保障。与主流学校文化相对立的反学校文化,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反思我们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
一、反学校文化折射出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不足
1.折射出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不足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间的相互吸引力,凝聚力强的群体,其成员的“归属感”强,群体内部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从而群体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3]。师生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都是在学校文化氛围中培育起来的。凝聚力能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也是对学生的教育力量,学校就是要用文化来凝聚人、塑造人。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体现为个体对群体的向心力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两方面。然而,在反学校文化氛围里,群体的向心力被削弱了,很多学生体现出的缺乏学习动力、对学校教育的自我认同都体现了学校文化的向心力和吸引力我足。
2.折射出当前学校文化并非是所有学生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乃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栖息之地和人的存在的精神容器。作为意义世界,它涵容与负载着人关于自身存在意义的理性觉知、文化认同、心灵归属与情感寄托。对于人的存在而言,精神家园具有本体论的意义[4]。与物质层面的家园概念相比较,“精神家园”主要是心理的、精神层面上的。它从宏观上讲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从微观、个体的层面来讲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归属、精神生活的栖息之地和精神的寄托之所。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生活领域我们的“精神家园”就存在不同的归属和寄托之所。除了家庭意义的精神家园之外,学校通常是大多数青年学子的精神家园。实践证明,主流学校文化若能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学生就更多地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反之,若学校文化不能成为他们精神的寄托之所,他们就会在班级小团体或是社会上的各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中寻找归属。从这个意义上讲,反学校文化启示我们应通过多种措施使学生认同学校的主流文化,使学校成为他们的心灵归属和精神家园。
3.折射出学校文化建设途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存在问题
对于学生的反学校文化现象以前更多是站在学校教育者的角度来看的,认为是学生对学校教育的一种反叛,是违纪行为。反学校文化的产生除了有学生自己的原因,学校文化建设途径、方法和手段的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很多学校更注重物质文化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固然有利于教学,但若忽视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缺少了精神底蕴的支持,在物质层面上的虚假繁荣,“为了活动而搞活动”,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十分反感。在方法与手段方面,教师及行政工作人员习惯于扮演威权角色,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监督与管理,可能会产生缺失,如将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纳入计划管理,引起学生反抗。
二、对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的启示
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及文化特征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育人功能。当前不少学者针对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探索,改革的前提生产首先应明确当前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学校作为专门从事人才培养的机构,其文化传递和创新功能尤为突出。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关系紧密,又有着自己的独特特征,是一个多结构、多层次的文化系统。下面就学校文化的层次和类型两方面来探索新时期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
1.从不同层面建设学校文化
对于学校文化的内容,在学术界已基本形成了共识,即学校文化包含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笔者对此也十分赞同。然而这几者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却明显不足,有学者提出学校文化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同心圆,也有学者提出把这几者可以按由内到外的关系来分,这些提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缺乏对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的探讨,削弱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笔者认为,新时期学校文化应具有鲜明的层次性,进而形成一种文化体系,这种体系各要素之间应是一种递进关系,其表现是由抽象到具体、由里到外的关系。上一层的文化要素比下一层文化要素更抽象,下一层的文化要素是上一层文化要素的表现,上一层的文化要素是对下一层文化要素的概括,同时又依赖于下一层文化要素的展开而得以实现。具体来讲学校文化的四个要素由抽象到具体的层次关系应该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
学校文化的第一层:学校精神文化。它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其核心是学校的价值追求。它体现为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的,全体师生员工的追求、理想与信念,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氛围。但学校精神文化是四个文化要素中最抽象的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它依赖下层次的文化要素的支撑,下层次的文化要素都是它的体现。学校文化的第二层:学校制度文化。从社会组织的角度来讲,任何组织都有它的规范要求,约束着成员的行为,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的规范性文化,它有形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一方面体现为已经形成文本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学、科研方面的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另一方面还体现为一些无形的规范,虽没有成文,但它实实在在影响着每一个人。制度文化是对精神文化的体现,如若学校的精神文化追求的是“以人为本”,那它各项规章制度就应体现为“以人为本”,这些规章制度都是为促进师生的发展服务;还有那些无形的规范也应体现为“以人为本”,如老师们都在为学生的发展着想,谁阻碍学生的发展都会受到谴责。学校制度文化它是一种规范性文化,是对学校精神文化的体现,但它的实现还得依赖于学校行为文化。学校文化的第三层:学校行为文化。它是学校师生员工在学校各种“规范”的约束下,为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各种目标的一种实践形式。体现为各种教育、科研、社会服务活动,学习、课余生活、社会实践等活动。故学校行为文化是一种动态的实践形式,它是学校制度文化中各种规范的体现,学校制度文化约束着学校行为文化,同时学校的行为文化也是对学校的制度文化诠释,各种制度、规范的好淮、其有效性都可以从行为上得以验证。然而,学校行为文化并不是学校组织的目的,其最终目标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即下一层次的文化。学校文化的第四层:学校物质文化。它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形态,是前三种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一种显性文化。它包括学校的环境及设施等条件,也包括学校师生劳动产品的物化。
2.建设整合型的学校文化
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不仅应从不同层面建设学校文化,还应整合型的学校文化。所谓整合型的学校文化是指学校文化各种文化要素在育人目标和方向上是一致的,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整合型的学校文化有两层含义。
一是每个层面学校文化各文化要素间的整合。每一个层面的学校文化都是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的,这些文化要素只有在价值取向和育人作用等方面保持一致,才能充分发挥该层面学校文化应有的育人作用。在学校精神文化层面,涉及学校的办学宗旨、师生的价值追求、理想和信念等,这些要素之间的冲突常会消解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如很多学校的办学宗旨都宣称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可实际上师生却仅围绕分数转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在教育观、理想和信念冲突也会削弱教育力量。学校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层面各要素也都存在各要素的整合问题。
二是不同层面学校文化间的整合。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之间在价值追求、发展目标与方向等方面常会发生冲突与矛盾,从而难以形成整合型的学校文化。如有些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一味教学设施设备的现代化而很少考虑是否是师生的教育教学需要;有些学校的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是脱节的,说一套做一套,制度仅仅是“墙上挂”而已;很多学校的精神文化并未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并未对其他几个层面的文化起到统领作用。
学校文化的教育合力产生于不同层面学校文化的整合,不同层面学校文化之间不应相互隔离,而应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整合型的学校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的价值观统领作用须以其他几个层面文化的支持,否则就只剩下口号,只停留在文字层面,并非真正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要形成制度有效的规范与约束作用,离不开师生价值追求、教育观念、日常行为以及基本办学教学条件的保障;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也须与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保持一致,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而忽略学校文化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339.
[2]李本友,林鸣,林泽玉.成因与对策:中学生反学校文化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0).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六面体模型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综合工程,由低期待、单面向的学校文化向高期待、多面向的学校文化转型,需要一种整体推进的观念和策略模型。笔者借在北京市东城区长期调研的机会,实地走访了23所学校,访谈了教师、学生75人,在充分理解东城区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推进教育特色发展的政策实践基础上,将基层教委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做法,依据文化发展理论所涉及的人与理念、结构与方法、材料与目标的三对要素分析,整合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六面体模型,并以东城区的具体举措为例,分别予以说明。
作为文化高地,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资源基础得天独厚。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拥有大量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文化资源。除了拥有举世皆知的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大量的文化场馆外,这里的街道、庙宇、民居、古树乃至一件雕塑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段悲壮的历史或动人的故事。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文化沙龙,人才荟萃,在不同的学校里,无数名人大家与普通学生亲密接触,共同演绎教育与受教育的人生经历,不断地积累和叠加学校文化的高度和厚度。这种多彩厚重的文化底蕴、审美渊源以及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是东城区学校赖以为骄傲的基础与起点。
例如,方家小学以老校长老舍为豪,将京味文化、国学文化纳入学校文化建设;166中学以老校友冰心为荣,命名文学班、文学社。文学评论家孙武臣讲起自己在北京第二中学学习情形时非常骄傲,“张天翼、严文井、刘厚明、谢添等大家都曾为我们讲过课,著名文艺理论家萧殷还为我们评点作品。最自豪的是我们去邀请老舍先生,就在他的散文《养花》里所写的那个小院,他幽默地说:‘鲁迅文学社请我,不敢不去呀!’校领导得知,就扩大为全校师生聆听老舍讲课了。那时二中只有一片露天空地作为会场,我在五月的阳光下,记住了大师两句让我终生受益的箴言:‘即使不走文学之路,也要爱文学,因为文学使人性走向完美;要是走文学之路,就要追习经典,否则走不远。’我的文学梦从这里起飞。”从中可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对学校文化创建的重要影响。
二、理念面:明确文化使命,实现文化转型
东城区学校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实现着内在的学校文化转型。学校是人类文化的形式,其价值是传递、选择和创造人类文化,是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和谐的人。学校本身是文化的组织,它的文化使命在于培养人,引导人的自身革命实践与社会革命实践的和谐统一,促进人的社会化,推动社会辩证发展。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变革与发展的原动力,它影响着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构建中,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的新学校文化。
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东城区各学校已经实现了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整体变革。这样一种整体变革,建立在一种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之上,并由此建立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基准、新规则和新秩序。那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新理想和新追求,也成为区别于以往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精神分野。许多校长在不同场合的表述中,都包含着以下内容:超越“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文化;超越“权威主义”和“普遍主义”,形成“合作”“对话”“创新”的教学文化;超越“刚性的”“静态的”“封闭的”课程与教学,形成弹性的、动态的、开放的文化品格。
三、主体面:尊重文化主体,发挥人的创造性
东城区中小学教师普遍感到在学校中受到尊重。教师既是学校文化氛围的感受者,也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学校生活的直接感受是学校文化最直观的体现。创建和谐的学校文化氛围是东城区多数学校的自觉选择。
在实地考察的学校中,第五中学分校的王老师就将其所在的数学教研组办公室比作“家”。她对办公室里的其他成员充满真情:她盛赞和蔼可亲的杜老师深厚的师爱,敬慕被校长称为“颇具大将风度”的姚老师的工作经验与方法,欣赏真诚善良的李老师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假期写信赠书的行为。她将第五中学分校比喻为和谐美满的大家庭,感受快乐,体验收获,饱含爱意。史家小学卓校长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明确提出“和谐教育”的理念,倡导人与人、人与知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并且获得广大教职员工的普遍认同,为营造和谐的校内人际关系、促进学校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四、方法面:探索文化路径,倡导特色发展
作为文化路径,东城区中小学校有着特色发展的选择与定位方法。虽然东城文化积累有其自然的历史成因,但东城区中小学校对学校文化建设路径的选择与定位则往往包含着许多主体建构的积极动因,离不开校长们的主动选择与定位。比如:府学小学充分挖掘和利用建校638年的历史,倡导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文化;东四九条小学的科技教育和四小的美育都被聚焦扩展,从而将特色深化、发展,培育为学校文化;特殊学校针对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提出“有爱无碍、教育康复、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并体现于具体细致的工作之中,从而发展建设其独特的学校文化。各校办学特色及风格的形成,促进一大批“窗口校”“特色校”建设的路径选择,有力推进了东城区各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与创新,为力求实现“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的美好愿景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实,特色是学校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核心价值与附加价值的统一。因为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不同,教育对象的来源不同,改革切入点不同,个性追求不同,附加的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这都充分体现了学校发展中的价值认同与文化选择。这种学校文化的特色,会渗透于学校办学理念、生活方式、教学方式以及其他行为方式之中,成为学校师生成长的文化生态特征。但寻找学校发展的特殊路径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既需要全盘统筹的前瞻性思维,也需要发展过程中的不断磨合与碰撞,甚至出现一段时间的摇摆不定。例如,某学校在发展武术特色的办学理念时,三任不同的校长的态度并不一致,虽然现在建立习武画廊,崇尚武学国粹,但由于缺少师资,生源混杂,依然存在一定困难。
五、结构面:理解文化结构,实现系统内化
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有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和运作模式。美国文化学者克莱德·克鲁克洪指出:“文化不仅有其内容而且有其结构这一事实,现已获得普遍的认识。”作为社会亚文化的学校文化也同样不仅有内容而且有结构。从深层到表面,从具体到抽象,东城区在指导学校文化建设时提出以师生共同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学校精神文化、以教育质量保障为根本的制度文化建设、以营造浓厚教育教学氛围为主题的物质文化建设3个结构层次的工作举措,并且指出这3个层次“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系统地、分层次地抓落实”。从四次教师集中访谈中,研究者发现,除个别教师外,几乎所有访谈对象都共同认为学校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3个层面,并由此切入认识所在的学校文化及其建设过程。由此可见,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的结构框架在实际垂直层级传播中的效果及其对实践的影响。
其实从这3个层面来看,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都已初见格局,无论是普通校、规范校、窗口校,还是特色校,都有其基本精神体系的构建、制度的建设与硬件环境的完善。但它们的差别则在于其学校文化的先进与否。只有建设和谐的学校文化体系,以先进的教育价值观为核心,认同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精神等,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下和谐相处,相互体谅、关心,努力实现学校的组织目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每个成员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有可能。学校文化应该是经过提炼整合社会先进文化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必须根植于民族先进文化的土壤中,应该通过特定的学校历史典范及其他“符号”特征表现出来。“文化由被产生的一切事物构成,它能够维持和具有符号方面的经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标语上墙”“知识上墙”看成就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还是应该警惕形式主义文化的物质化,防止将制度完善本身作为制度文化本身,真正将学校文化落实在科学教育理念对学校生活的全方位渗透细化之中。
六、目标面:铸造文化品牌,共享文化成果
关键词:策略 文化立校 文化立人 课堂文化
【分类号】:G41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新旧社会形态及其文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然发生剧烈的文化冲突,学校文化建设也出现了种种令人十分担忧的现象。学生自我中心和自我缺失并存,不考虑他人,不关心他人,心理问题发生率偏高,网络依赖症呈严重化趋势, 家庭结构破碎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师缺乏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职业道德水准严重滑坡,“有偿家教”日趋蔓延。“学校无文化”现象严重,片面推崇物化管理,盲目追求“做大、做美、做强”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几乎不约而同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纳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总体布局。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迫切需要培养既具备科学精神又具备人文素质的真正适应公民社会需要的未来公民。这对教育战线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基础教育因此开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刻变革。学校文化成了影响学校素质教育效应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成了衡量一所学校发展的文化进步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尺度。
文化,就其本质来说,只能是深层次的东西。西方不少学者如克罗伯、帕森斯、怀特、卡西尔等人就把文化定位在精神、观念的层次上,以表明文化的内在性、深刻性。在我们看来,文化的内在性和深刻性在于它反映了人的价值本性。与作为人的活动的背景和基础的自然世界不同,文化世界是人类进行活动的产物,它是人的自由创造本性的见证,是人的精神理念、价值关系的显现。一言以蔽之,文化的世界即是“人化”的世界。文化与人文的内在关联正在于此,因为正是通过文化环境的构建和文化活动的展开,人才改变了他与对象世界的那种动物式的“事实”关系、“物质”关系、“自然”关系,建立了具有无限丰富意义的“价值”关系、“精神”关系、“人”的关系。他一方面在他所改造的外部世界中打上“人”的烙印,使外在自然“人化”,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也改变了自身的自然,使自己的禀赋、感觉、情绪、意欲、思维、行动等都获得了“人”的自由属性,就是说,他自身的自然也“人化”了。文化本身具有人文性质和人文精神,文化与人文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我们应充分调查分析影响我校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反思并更新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应坚持要以学生文化建设为中心,以教师文化建设为抓手,以课堂文化建设为主渠道,以学校精神建设为根本,总结普通高中学校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有效策略和基本办法,进而实现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目的,建立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评估标准,立足学校,高目标、高起点、高境界,扎扎实实地全面推进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要积极推进学校文化建设,首先我们应立足“文化立校”、“文化育人”。“文化立校”、“文化育人”,既有教育和哲学的结合,又有教育与政治、经济融合互动的思考。这种学校精神将发挥“灵魂”的作用,统领着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的生成与进步,而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又以反作用促进着学校精神的生成,并以此推动着学校文化的方向,影响着育人取向及文化品牌的树立,从而使受教育者对学校文化所树立的理念产生终生不渝的追求。而动态、静态的校园文化、制度文化等又在这种学校精神核心教育理念的作用下,形成带有方向性、规范各自行为和功能的一种规则,这种规则不但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方向,形成学校的品牌,而且以自发的内驱力形成一种软实力,塑造着师生的气质和学校的、教师的、学生的文化形象,最大限度地实现广大师生的生命价值。“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提出是文化创新的产物,是教育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目前教育应对未来发展和社会文化的畸形思路、文化误判、战略失衡,正是提出这一课题的必要性所在。它将在目前急功近到的育人取向中,从理念上把握“文化育人”的深刻性,在教师师德滑坡的危机中,用学校精神、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体现教育者的社会责任;在工厂化的教育模式中,努力营造一种个性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学生文化。它体现了事物发展中否定之否定的扬弃过程,是对教育客观规律在宏观上的把握,也是用文化的视野来解读教育的新理念在教育上的反映,是用文化的定位来体现教育的社会价值。教育的进步是可以用文化来解读的,也只有通过文化解读的教育,才会更具时展性和战略性,才能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