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周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范文第1篇

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会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透露,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个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高考改革的广泛讨论:异地高考是否会导致大规模的“高考移民”潮?如何从制度设计上实现公平?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在中国格外引人注意。尽管经济落后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提高幅度远高于经济发达地区,二者之间的相对差距在减小,但绝对差距却持续扩大。2010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最高的北京市达到5836.99元,最低的贵州省仅为579.26元。值得庆幸的是,从19世纪80年代的“讲师团项目”到今天的“中国教育行动”和“常青义教”,等等,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平衡城乡教育差别的努力始终没有间断。

在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大学,农村学生的比重在不断下降。研究者指出,与城乡收入差距相比,城乡之间在教育发展上的差距要高出数倍。要真正抓住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以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关键领域,就必须改变农村教育滞后发展的现状。

新闻周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闻周刊 数字化生存

2012年12月24日,美国《新闻周刊》在Twitter上了最后一期印刷版杂志的封面,该刊近80年纸质发行史就此终结。这一封面采用了一张意味深长的黑白老照片,内容是新闻集团在曼哈顿的旧总部大楼,封面上注明了“最后一期印刷版”。

《新闻周刊》去纸化的原因

即将80岁的美国《新闻周刊》如何由盛转衰,走到不得不进行革命性转变的今天?

1.有线电视和新媒体的冲击

首先,由于有线电视频道和节目增多,电视新闻节目生产的周期不断缩短,使得以专业评论和深度报道为优势,在公共议程设置方面颇具影响力的《新闻周刊》《时代》等新闻类周刊受到严峻挑战。此外,伴随着网络即时新闻的崛起,读者很少有耐心等待一周一刊的报道,受众需求和阅读习惯的改变直接导致了周刊读者群的流失。

《新闻周刊》在本世纪初已经意识到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的挑战,并且尝试以“短新闻+浅显化”来迎合年轻人的阅读习惯,销量一度反弹,2003年的全球发行量超过400万份。但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网络用户的增多,纸质媒体在根本上无法与内容开放、浅显化、短平快的网络信息服务(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相竞争,400多万份的发行峰值只是昙花一现,2007年《新闻周刊》的广告和发行双双下滑,营业收入下降了38%。

2.经营理念缺乏前瞻性

面对冲击,美国各大周刊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时代》周刊在2007年将出刊日期从星期一改为星期五,并且积极展开与新媒体的“嫁接”。读者除了可以在网站上浏览1994年以来《时代》周刊的所有内容,还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参加类似“20世纪最具影响人物”的评选活动。此外,《时代》还陆续实行了与CNN等电视媒体合作,推出《时代》iPad版等举措。同属美国三大时事周刊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则由周刊改成了月刊,并将内容重点转向政治新闻。

但是,《新闻周刊》在当时仍然持观望态度,未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只是在局部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如把1998年登台亮相的《新闻周刊》网站同MSN以及MSNBC网站合作,为受众提供新的互动性栏目以及更好的搜索功能。但是小修小补难以应对网络大潮的冲击,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新闻周刊》盈利额骤降,2008年发行量仅为272万份,运营亏损1600万美元。

3.内容重新定位与自身实力不符

2009年,生存危机加重,《新闻周刊》才开始重新审视编辑方针和经营理念。在内容上,《新闻周刊》希望将自己重新定位在“有独立观点、发人深思的原创性报道”的风格上,减少对“一目了然新闻”的报道,其改版后的“处女秀”是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独家采访。

在经营上,《新闻周刊》决定通过缩小读者订阅规模吸引高端客户。方法是将定价提高了一倍,使得订户从之前的310万缩减到190万,希望藉此传递高端定位的信息,吸引更多奢侈品牌广告商,争夺《经济学人》和《纽约客》杂志的广告客户群。但是,一直以来以大众化形象示人的《新闻周刊》在短期内无法赢得与编辑方针精英化的《经济学人》的竞争,这些努力未能弥补日渐增大的财务亏损。《华盛顿邮报》财务数据显示,由于广告和订阅收入的锐减,《新闻周刊》年收入下降了27.2%,降至16550万美元。

2008年经济危机对汽车、金融等行业广告造成严重侵蚀,各大周刊广告收入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但是由于《新闻周刊》自身经营不善、发行量锐减,其广告收入在美国发行前五的周刊(《时代》《经济学人》《纽约客》《大西洋月刊》《新闻周刊》)中下降最为显著。2010年至2011年,《新闻周刊》的广告页数减少了16.8%,同期《时代》的广告页数仅下跌2.5%。

4.所属媒介集团实力不济

除了自身的经营管理因素,商业性媒体的命运也与其背后所属的媒介集团息息相关。《新闻周刊》所在的华盛顿邮报集团的实力有限。虽然华盛顿邮报集团拥有《华盛顿邮报》和《新闻周刊》所属的杂志部,以及全美六个电视台,和一个有线电视网。但是整个集团一年的利润只有两亿美元,《新闻周刊》一家杂志每年约两千万的亏损给集团造成的压力不言而喻。

对中国新闻类周刊的启示

由于中美媒介生态环境的差异,美国印刷业飓风似的改革狂潮还没有完全在中国纸质媒体上得到体现,但是,其中的趋势却已初现端倪。鉴于《新闻周刊》的转型过程,对中国传统周刊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1.通过媒介融合促进渠道扩张

传统新闻周刊应该积极通过新媒体技术拓展传播渠道,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可从受众的数字化行为入手,寻找可能的用户接口,渗透到目标用户群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渠道扩张要与内容创新协调开展,在传统渠道上贸然引入新媒体语态以及在新媒体平台上固守传统报道方式都不可取。本世纪初《新闻周刊》一味迎合新媒体“短平快、浅显化”的需求,因而丧失了自身的深度优势和受众黏性,最终因邯郸学步宣告失败。

2.内容为王创造竞争优势

转型为“网刊”之后,“全球新闻周刊”将削减数千万美元的印刷与发行成本,现规模为270人的采编队伍也面临裁减。完全电子化后,尽管成本大大缩减,但是风险也伴随而来。

首先,转型成功与否取决于受众能否随着刊物转到电子阅读,但是目前来看,《新闻周刊》尚没有相关措施促进这一转型,所以这一切还是未知数。其次,《新闻周刊》转型后将不再依赖广告收入而是通过订阅盈利。按照目前规划,数字化后的“全球新闻周刊”保持零售价4.99美元不变,但是年订阅费从印刷版的39美元降低到24.99美元。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在同样数字化的阅读方式下,受众为什么愿意购买《新闻周刊》而不免费浏览大型新闻网站?

这样看来。《新闻周刊》最根本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周刊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媒介融合只是一种方式,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对于传统新闻周刊来说,核心竞争力在于提供能够满足目标受众的高质量内容。在转型中,传统新闻周刊不能偏离内容为王的逻辑和内容创新的主旨。传播渠道去纸化了,但是传播内容不能去周刊化——内容的专业、深度优势仍然是新闻周刊竞争力的最终来源。

3.细分市场,明确目标受众

新闻周刊范文第3篇

蜕变破局,温州皮鞋的力量

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10年,温州皮鞋企业将会有蜕变破局的新动作出现:

历经三十个春秋沉淀的康奈,乘风破浪后将会再度新起航。

象奥康、红蜻蜓等这样的温州鞋品牌,全国终端的个数超过了3000家,如果它们2010年上市的话,到时资本的力量将把店开得更大更多,象温州五马街及其附近商圈这样的样榜格局将会走向更多的地级市,中国一级城市的开拓将不再是温州皮鞋企业的老大难了。

意尔康、蜘蛛王等皮鞋企业运作县市街边门店的功力有目共睹,他们也有实力去持续创新,顺势走好下一个十年。

除了上述的康奈、奥康、红蜻蜓等几个品牌外,还有日泰、吉尔达等等,更多的温州皮鞋企业抱团一起,这就是温州皮鞋的力量!更多的行业权威声音将从中国鞋都温州奏起。

温州鞋业营销走到今天,我们也不难发现,以前温州皮鞋企业的资金并不是非常雄厚,更不用说先进管理流程的成功完美的导入,所以说,前些年,温州皮鞋企业一直还是在躁动中成长,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皮鞋企业将不再是躁动,而是逐渐地向平和与成熟走近。因为有了资本的力量,资金将不是难题了,有了一线城市开店的经验后,在与顶级城市的对手、高手过招后,很多东西将会在更高的平台上得到提升,以前遭遇到的瓶劲问题将会得到改进,到时温州皮鞋的成熟魅力将会征服中国更多的消费者。

渠道

不管是行业发展的高峰期还是低谷期,不管是国际金融危机还是国内宏观政策的影响,温州皮鞋终端的发展,以连锁专卖等模式,已经从数量上的复制性扩张,到质量层面的稳定浓缩,再回归到数量规模的升级蜕变,这个路径成为今后鞋业品牌做强做大的发展脉络。另外皮鞋业态向百货、鞋城和网络商城等的多元延伸,内销的市场份额将会出现新的“瓜分块”。

笔者认为,渠道及终端运营的成功,源自不断积累的实力、经营管理的思路和企业商终端商三位一体的合作程度,还有营销组合的先入为主和行业产业链的快速反应等等。

行业在“洗牌”,我们也要善于“洗店”,“一只虎的力量远超过26只猫”,我们开店也要去粗取精,学会整合自己,也要善于整合别人,因为终端整合战不再是同质化的营销手段的较量,而是综合因素兼得的比拼,化零为整,变杂为精,实现产品载体的价值输出,

因此,在下一个10年里,皮鞋运营商必须按厂家品牌战略与商区域规划的思路去做大做强做精市场,对于不重视品牌管理的经销商品牌运营商要通过长期的培训与样榜来引导,或直营、联营,或以其它能共赢合作的新模式,让品牌要在终端起飞,必须把握好“三步走”:起点,起步,起飞,这三步环环相扣,在“数量---质量---数量”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中,演绎着鞋业终端的运营态势,这个跨度甚至需10年以上的时间才见分晓。

区域中间商承担着建设一线终端市场的责任,鞋业终端运营的规模与质量关系到品牌的发展命运,这个问题意义相当重大,要引起我们皮鞋企业的重视。

品牌推广

2010年除了在电视媒体投入方面为品牌造势之外,不少鞋业品牌战略部门将陆续推出品牌新主张,宣传品牌精神,彰显品牌活力,为抢占顾客的心智资源推出系列创意。

在终端形象建设方面,将有皮鞋企业会在旗舰店和战略店推出行业领先标志的展具、店招等系列新形象,在软硬件上提高皮鞋品牌档次,以赢得消费者对自己品牌的尊敬与认同。

区域运营机构比如办事处、直营分公司或商,要依托公司的品牌资源,规范终端形象,精耕市场,做出一流的服务,把品牌形象赢在新的起跑线上。

我们知道,前十年里温州皮鞋企业请形象代言人为品牌开路,在下一个十年里,许多皮鞋企业将不考虑形象代言人的续签了,所有的动作将会聚焦到终端运营上,强化人员管理,做好促销推广,把低门槛的鞋行业做成不平凡的细节管理也是一门功力,温州皮鞋正在不断创新努力中。

未来前景

从2010年宏观信息的透露来看,中国政府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在加大, 80后、90后的消费意识更超前并与众不同,从农村走进城市的人流,这些因素将会带动了中国市场的新消费潜力。

鞋业商圈有限的市场容量在无限的竞争中将会表现为:一场皮鞋界的终端空间大战即将劲演,洗牌、洗店的“风暴”将不可避免地淘汰着一批弱势的品牌与店铺。但是行业将在流程与标准中不断地创新,竞争更加有序。

从鞋情微观分析来看,在资本的力量下,县市的鞋业终端将会重新排列组合,将会经历一次营销的转型,一部份县市终端门店将会倒戈到二三线品牌那里,这对于二三线品牌来说,是一次迎头跟上的低成本拓展机会,也希望奋战在一线的营销人员不要放弃这个良机,将门店继续做强做大。

新闻周刊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数字化期刊;互联网转型;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009-06

1 国外数字化期刊的现状

1.1 受众新媒体参与度与期刊转型的关系

根据在2016年年初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73.95亿人口中,有34.19亿人接入了互联网,2015年一年内的互联网接入率比上一年高出10%。在互联网接入设备中,电脑和手机占主要地位,而就社交媒体的使用量来看,手机的使用率最高,2016年全球手机上网的使用率比2009年高出了38.6%,仍在不断攀升的趋势中。如图1所示。

在不断膨胀的手机上网需求中,人们对速读、泛读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因此在这种现象的指引下,互联网期刊应运而生。互联网期刊不是单纯地把纸版期刊通过扫描或者重排的方式数字化、电子化,而是将整个出版流程都放在网上完成,组稿、审稿、编辑、出版、发行各个环节都是通过网络实现。[ 1 ]互联网甚至对期刊的制作提出了比纸版期刊更具互动性、可视性、简洁性的具体要求,正因如此,传统期刊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难度。

1.2 国外互联网期刊发行现状

现在,一些互联网期刊的发行量已经追上甚至远超传统纸质期刊的发行量。英国著名期刊媒体公司未来出版集团把他们90%的杂志做成了可以在各平台中阅读的APP电子杂志,这些电子杂志为他们带来了超过500万英镑收入。早在2012年,英国就有60种杂志单独核算他们的数字版销量,仅半年的电子版发行量统计就达到了185 210册,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递增。[ 2 ]而在同一年7月,英国《金融时报》宣布其网络付费用户已达30万,超过报纸订户。由此可见,出于经济利益的需要和大众阅读方式的更变,传统期刊的转型之路迫在眉睫。

1.3 国外期刊互联网转型的一般方式

虽然国外期刊的转型方式各不相同,但其转型路径却有规律可循。这一方面是媒介经营管理方式相似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国家及社会团体的扶持引导。2015年2月,美国期刊协会提出“期刊媒介360”方案,方案认为期刊发型的受众数是多种媒体发行渠道受众的综合,并使受众计量囊括印刷+数字版、网络版、移动版、视频版和社交媒体版共计5种发行方式。[3]就笔者来看,国外期刊互联网转型有如下几个基本方式。

1.3.1 内部资源整合,多平台融合发展

大部分的国外期刊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都采取的是这种转型模式,在内部积累的过程中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如电脑版期刊、手机版期刊和平板电脑版期刊。其优点在于没有改变原先期刊集团的股权结构,仅需改动集团中的人员结构,增减个别部门,防止集团中较大的人员流动现象。而其劣势也在于由于没有其他机构的资源注入,使得期刊的转型过程缺乏效率,通常较为缓慢。

1.3.2 停出纸质版,改出网络版

在美国,高速的现代化过程淘汰了大批的小型媒体,也迫使很多大型纸质媒体不得已采取极端但迅速的转型方式。就期刊而言,著名的《新闻周刊》《亚洲周刊》《生活》《PC》《首映》都直接放弃了纸版杂志,而彻底投入对网页版本的制作。

从经济效率来看,这种转型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出版成本,实现信息的实时推送和多媒体态。但从另一角度看,这种方式过于依赖互联网短平快的要求,从而减少了对深度信息的挖掘,以及期刊本身所具备的专题性、集纳性的特色。

1.3.3 破产保护与竞价收购

全球最为著名的期刊破产保护案例是《读者文摘》,这家于1922年生活类杂志曾在70年代拥有1 700万发行量并在60多个国家发行,却在2009年和2013年两度申请破产保护,后来在投资者市场的扶助下,得以出版至今。现在,《读者文摘》的网页也有一批较为忠实粉丝群体。此外,美国期刊《阁楼》也是破产保护的一大案例。

同样在2009年,经营80年的《商业周刊》以500万美元的价格被彭博新闻社竞购,经过一系列资源整合以后,《商业周刊》的网页版和App版成为全球商业人士的重要资讯平台,也是一个成功转型的期刊媒体。

1.3.4 不同媒介公司合资合并

《时代》周刊作为世界知名的新闻人物周刊,其背后的时代公司早在1989年就与当时的华纳传播公司合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媒介公司。之后陆续并购和合并过特纳广播公司、美国最大互联网服务商美国在线等,囊括期刊、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个传媒领域,拥有CNN、HBO付费频道、DC漫画、华纳兄弟影业、Netscape通信等多个品牌。2014年,21世纪福克斯拟以800亿美元收购时代华纳被拒。如今《时代》的网络版和App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虽然《时代》周刊可称为期刊转型中最容易搭顺风车的案例,但是由于合并过程并不典型,很多期刊没有《时代》这么大的资本运作,加之目前《时代》周刊的出版利润仅占时代华纳总利润的5%[4],其公司发展重心并不在出版领域,因此这种转型方式的可参考性不强。

1.3.5 延长纸版出版发行时间,降低出版成本补贴网络

延L出版时间的方式并非一种一劳永逸的出版手段,只能作为在转型过渡期的一种临时性策略。这样做不仅会降低读者阅读兴趣,也会降低广告商的投放可能性。新闻类《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由周刊改成了月刊,《大西洋月刊》则改为了双月出版。

2.4.2 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吸引读者

《国家地理》在各国举办俱乐部,针对各国不同的文化风情,举办各式的地面系列演讲、交流会、图片展等等。2016年在中国举办户外运动摄影大赛,联合国内各大时尚旅游摄影杂志,吸引读者参与。

2.4.3 版权合作

《国家地理》的摄影师除了图片摄影之外,还拍了一系列野生动物、地质环境、天体物理、自然灾害、历史人文、政治军事的纪录片,并记录下摄影师拍摄时的真实情况。这些纪录片除了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以外,它还翻译成48种语言,在全球171个国家播出,仅在中国就有超过36个频道播出过《国家地理》的节目,而在CCTV官网的纪录片里,有92部纪录片来自《国家地理》。

可以说,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过程中,《国家地理》是所有杂志中最能够把握市场、及时转型的一个。它在全球的高占有率、影响力和变现能力让很多新闻杂志望尘莫及,而这也是专门类杂志的巨大优势。当然,在专门化杂志衍生产品的市场细分上,《国家地理》并不是做得最好的一家,著名旅游杂志《孤独星球》遍及全世界各地各语种的旅游指南几乎成为出国自助旅行者的必备品,后者的盈利已经几乎从杂志中抽离,而转向书籍和部分旅行用品的行销。

2.5 全面网络化

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很多纸质媒体都转向全面网络化的形式,其中最为著名的网络改版就是美国时事新闻刊物《新闻周刊》(图6)。

《新闻周刊》创刊于1933年,一度执美国杂志界牛耳,2008年销量急速下滑,亏损严重,不得不在2010年以1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大亨西德尼・哈曼。2012年年底《新闻周刊》“Last Print Issue”并中止印刷版发行。但在2014年3月,《新闻周刊》重新在美国和欧洲出版。《新闻周刊》的转型过程有如下突出特点。

2.5.1 联合城市电视台

《新闻周刊》所属的华盛顿邮报集团在全美6个城市经营电视台,另外还拥有一个有线电视台和卡普兰教育中心。[4]如果能够和地方电视台紧密结合,就能够为《新闻周刊》提供许多一手的地方信息,帮助周刊进行深度报道。

2.5.2 与苹果合办新闻App

新闻周刊和苹果合办的新闻应用“The Daily”是一款适应ipad新闻阅读的应用,其可视化设计迄今被应用设计界奉为经典。“The Daily”向订户收取每周0.99美元的订费,但就在两年后,这个曾在苹果iTunes商店高居新闻产品收入榜榜首的App,由于亏损3 000万美元不得不关闭。

2.5.3 打造音视频网络周刊

2007年起,《新闻周刊》网站就在同MSN以及合作,试图打造网络上最大的新闻周刊,并试图建立视音频影像工作室。[ 1 1 ]它提供信息的最大特点是附加独家的新闻信息背景资料,给希望进一步了解新闻内容的读者以深度阅读的机会。

虽然时至今日,新闻周刊网站仍能够获得较高的访问率,但其网络化的进程较其他媒体略显滞后。2009年,美国严肃大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成为美国首家以网络版替代纸质版的全国发行报纸。较早的更新意识使得后者能够不必面临如同《新闻周刊》一样巨额的亏损。

2.6 知识经济营销

当下社会随着版权意识的加强,知识经济越来越成为专业期刊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于商业期刊来说更是如此。2009年,彭博社收购《商业周刊》,两家强强联手,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商业类杂志。

目前,《彭博商业周刊》(图7)在全球72个国家建立了146个记者站,提供全球视角的原创商业报道。它的互联网转型方式同样值得关注。

2.6.1 平台共享与资源协同

彭博社收购《商业周刊》之后,由于双方能够共享数字平台和信息资源,其协同效应可以节约5 500万美元的管理成本。此外彭博还对《商业周刊》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仅保留必须存留的业务部门。[ 1 2 ]

2.6.2 扩大彭博终端用户

彭博以财经资讯公司起家,85%的收入依赖于终端使用费。收购《商业周刊》以后,彭博的影响力大大提升,把原来只局限于高端金融人士和企业中高级管理者的终端用户扩展到能够对金融经济政策做出影响的商界、政

界决策者。[ 1 2 ]

2.6.3 建立数据搜索引擎

为了适应数字化服务,《彭博商业周刊》整合了公司洞察中心、历史资料信息库,建立“A-Z INDEX”搜索引擎,单单上市及非上市公司索引就包含有36.4万家公司金融和执行信息。[ 1 2 ]全部数据都提供有多平台付费下载模式。

作为信息资源巨擘的《彭博商业周刊》目前采取区域化出版的形式,譬如《商业周刊/中文版》就秉承了彭博社一贯的中立客观态度,更融入了新颖的图形设计和数据可视化内容。但是这些资源也都是基于期刊自身的调查采访,虽然严肃客观,但却难以调动用户参与感。同样作为商业杂志的《福布斯》从2010年起开始招募熟悉各领域的个人博主,让他们线上回应读者疑问,《福布斯》根据互动情况向博主给予报酬,这样大大调动了UGC的可能性,减轻期刊自身工作量。

3 国外期刊互联网转型的三大类型

3.1 新闻类期刊需寻求业务中心转型

例如,《时代》《新闻周刊》@些严肃新闻刊物,如果要寻求发展和经济利益,就不能再将重心放在纸质版本的杂志上,而是要寻求多元终端的互动和鼓励用户自发的公民新闻产出。在这个方面,新闻期刊应该更多与新媒体、社交网络相结合,增强趣味性、时效性。但在另一方面,以深度新闻作为核心的新闻杂志不应该摒弃原有的深度调查态度。

《时代》虽然有实力雄厚的时代华纳作为支撑,但其网站的影响力有限,近年杂志的销量也不尽如人意。相形之下,博客新闻出身的《赫芬顿邮报》网站,一开始就以Web2.0作为基础,整合网络社群资源,在深度报道和突发新闻报道上获得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官方认可度,也随之而来得到众多的风投资金。现在《赫芬顿邮报》网站以每天2 500万的用户点击量成为全美最负盛名的政治博客网站。

3.2 专业化期刊打通线下变现渠道

无论是以商业为主的《经济学人》《彭博商业周刊》,还是以人文地理为核心《国家地理》《孤独星球》,这些专业化期刊应该是当下杂志转型中,最容易找到的捷径的类型。专业化期刊只要抓住专业化读者的口味,提供一系列服务读者的资讯类产品,自然而然就可以培养读者阅读习惯,逐步扩大读者群,得到更为长远的经济收益。

但这种绝对利益化的视角也容易影响期刊一贯延续的优质口碑,国家地理学会理事会的加里・内尔批评道:“国家地理品牌陷入一种人格分裂的状况,电视上是一张脸孔,杂志是另外一张,网络上则是两者混为一体的大杂烩。”[13]由于国家地理包含有FOX的部分股权,在电视制作上越来越倾向泛娱乐化,因而受到观众的诟病。所以专业期刊的变现通路也可能会遭遇天花板效应,至于控制在怎样的牟利界限内,也将是这类期刊需要思考的难题。

3.3 生活服务类期刊抓住区域化服务特色

类似于《读者文摘》这样的生活服务杂志已经存留无多,网络上有太多可供替代的用户自产的免费的心灵鸡汤文章与生活技巧。鉴于读者的定位,《读者文摘》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提供更为全面和优质的内容,整合读者难以搜集到的讯息,并及时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

《读者文摘》的网络社区服务平台是这样的一个起点,相比于普遍化的生活常识,人们更需要有针对性的区域化的知识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并进一步增加用户反馈。

4 结论

虽然在各类媒体的互联网转型过程中,期刊媒体不是最为合适转型,也不是最为成功转型的一类。但是从上文提及的所有期刊媒体中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期刊都努力在探寻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径,并进行了一系列或成功或暂时失败的互联网尝试。即使是美国最知名的期刊建立的网站和App,其影响力可能都达不到类似CNN、BBC这些能够提供快速且信息量极大的视音频网站所能达到的传播力。但是期刊确实以其深度和专业化的特色不那么容易遭到替代,而在转型的浪潮中,互联网只是一个门槛,未来的发展路径仍然有待摸索。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现阶段的各种互联网转型策略是否就是期刊最好的转型方式尚未可知。杂志诞生初期之所以能和其他媒介相区别,就是因为每周、每月、每季的定时定期出版成为了某种流行文化的仪式性表达。人们在固定的出版日去购买类型杂志可能并不只是单纯地想要收集信息,他们也具有想要“崇拜”和“追随”某个专题、某种潮流、某些风格的个人心理,进而把获得和收藏某本杂志作为癖好。期刊的互联网转型过程却打破了这一点,人们随时随地可以登入浏览和分享在期刊上发表的信息,彻底打破了“定时出版”的仪式性和积累性,信息泛滥爆炸,消解了期刊一贯的独立色彩。而就在一味迎合互联网阅读要求的过程中,期刊网站同报纸网站、新媒体网站、视频网站等等之间的区别度越来越小,期刊本身所具备的所谓深度和分众的差异化特色被几乎全面抹杀。这是否是期刊所期待的互联网转型结果?还是说这根本就是迎合现代商业价值所陷入的转型误区?当前即使是转型期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仍然还没有哪种互联网期刊能够做到独树一帜,表现出比纸媒网站更为优越的特色,也因此,对于国外期刊的互联网转型也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小坚.构建传统出版与数字化出版齐头并进的经营模式[J].出版广角,2011(5):52-53.

[2]彭一,马浸.走近英国期刊[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3-10-16(016).

[3]Bill Mickey. MPA’s AMMC Looks to Redefine the Magazine Industry[OB/OL].[2015-02-05].http:// /2015/mpas-ammc-looks-redefinemagazine-industry/.

[4]薄旭.《新闻周刊》:周刊的v史,新闻的未来[J].世界知识,2010(13):52-54.

[5]陈怡璇.“三次售卖”财经杂志盈利模式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14.

[6]刘滢.英国经济学人集团的品牌拓展与新媒体战略[J].中国记者,2013(10):120-121.

[7]周翔.《经济学人》杂志运作模式探析[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0.

[8]文建.美国《读者文摘》重振计划[J].中国记者,2009(11):82-83.

[9]刘畅,崔恒宇. 浅析《读者文摘》转型及其启示[J].出版科学,2013(2):100-103.

[10]陈昕.美国数字出版考察报告[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4-9.

[11]郑敏.美国新闻周刊的24小时生存战略[J].中国记者,2007(11):86-87.

新闻周刊范文第5篇

 

近两年,为推动简政放权,国家工商总局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转变政府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其中广为社会关注的是由工商部门牵头建设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安全公示系统,也就是俗称的“全国一张网”。

 

就此问题,《中国新闻周刊》近日专访了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

 

中国新闻周刊:“全国一张网”建设的背景是什么?当前进展如何?

 

马正其:2014年3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在全国全面推行商事制度改革。这项改革大大减少了审批环节,方便了企业的注册登记,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比如,2015年新登记注册企业444万户,比2014年同期增长了21%。每天全国新增企业1.2万户。根据我们抽样调查,登记注册半年之内,70%的企业都已开始正常经营,也就是活跃度有70%。在去年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全国新增1320多万就业人员,促进了就业问题的解决,商事制度改革起了很大作用。

 

商事制度改革是简政放权的重要举措,这项改革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方便群众创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

 

商事制度改革主要体现在“宽进”+“严管”上。“宽进”就是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降低市场门槛,目前来看已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后面大家最关心的是怎样“严管”,怎样创新监管方式。为了强化以企业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方式,我们推出了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建立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简称“全国一张网”,它是商事制度改革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商事制度改革中,新的市场主体大量涌现,如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仅是政府关心的问题,也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一个主要措施就是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信用制度,而建立企业信用制度的关键是建立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从2014年开始公示系统的建设,它的主要内容就是把所有企业依法应对外公示的信息归集到企业的名下。它把企业登记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法人代表、出资规模等信息,还有企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归集到每一个企业的名下,使社会各方面都能够随时查询。只要查询这个企业,就能了解到它的基本情况。

 

另外,工商总局还和其他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联合惩戒机制,比如司法机关、金融部门、税务机关等,对企业的处罚也列到企业的名下。

 

中国新闻周刊:建立“全国一张网”的意义是什么?

 

马正其:我认为其意义有四个方面:第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需要。过去政府往往在事前审批上,审得很严,事后监管比较松。现在我们叫事前准入放宽,事后监管从严。如果不加强事后监管,整个市场秩序就会混乱。

 

第二是促进企业诚信的需要。这张网实质上是个诚信榜。有些企业并不惧怕政府部门的处罚,它最怕处罚信息公开,特别是大企业更怕。我们要充分利用企业信息的公示公开,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形成倒逼机制,使违法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第三是推进依法行政,实现部门联合监管的需要。这张网建成以后,所有政府部门的处罚信息都归集到这张网上来,关于企业方方面面的信息都要实现共享共用。

 

第四是推进社会共治,强化社会监督的需要。这个平台建立起来以后,既可以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又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任何部门、任何市场主体、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查到对方信用状况。

 

中国新闻周刊: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企业信用信息统一归集、依法公示、联合惩戒、社会监督”。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马正其:总理这句话实质上把一张网的方向、目标、重点和任务简单明了地说清楚了。

 

此外,我认为一张网还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企业数量的全覆盖,现在全国近2200万家企业,这些企业的基本登记注册信息在这张网上都有。

 

其次是数据归集大容量。主要归集了四方面的信息:企业注册登记的信息;企业年报公示信息;各个部门处罚信息;有诚信的社会组织对企业评价信息,如消协、行业组织、大数据公司等。

 

第三是这些信息记入每一个企业名下。只要企业受到了政府部门的处罚,都要及时、不漏、不重地记入企业的名下。

 

第四是依法公示。该向社会公布的信息必须按照法律向社会公布。前面所说的四个方面的信息全部在网上公布。这张网是公开的,政府部门和社会都可以查询网上信息。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企业使用“一张网”的情况如何?

 

马正其:可以说,企业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这两年的情况看,企业信息公示率都达到了85%以上,超过了过去83%左右的年检率。

 

从2015年抽查的结果看,有275万户企业被纳入了经营异常名录,多半是由于没有公示年报信息,或者公示信息存在弄虚作假,占到了整个企业总数的12.8%。也有一些企业,在主动改正自己的违法行为,改正后就可以从经营异常名录中移出。企业纳入经营异常名录之后,如果在三年内不改正,就会被纳入严重违法企业的名单,就是所谓的“黑名单”。

 

目前,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访问量一天已经将近1600万。有一些企业因为纳入异常经营名录,从而失去了招标采购、银行贷款的机会,信用监管的威力日益显现出来。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要工商部门牵头做这件事情呢?

 

马正其:这是因为工商部门掌握了所有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信息,各类市场主体从“生”到“死”都必须经过工商部门登记备案,数据的权威性、全面性很强。

 

另外,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不应只看做是工商部门的系统,而是各级政府的,只是由工商部门来主要牵头建设而已。

 

中国新闻周刊:在推行全国“一张网”建设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什么阻力或困难?

 

马正其:当然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部门之间认识不太统一,开始不愿将信息归集上来。对于新形势下的改革举措,大家的认识总有一个过程,我们也很理解。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还是国家各个部委,大家积极性越来越高,都很支持很重视。我们想的是在今年底把“一张网”的框架建立起来,明年部分投入使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我跟很多省交换过意见,大家都赞成这件事。

 

中国新闻周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马正其:坦诚讲,个别地方政府难免有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但你要相信,绝大多数地方政府,还是希望它那个地方的企业讲诚信,讲自律,还是希望把自己地方的市场秩序搞好,地方保护主义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