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材市场分析

建材市场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材市场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材市场分析

建材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蔬菜市场;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A

1 北京市蔬菜市场分析

蔬菜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蔬菜的种植对自然条件依赖性较强,具有季节性、分散性、地域性等特点。在“菜篮子工程”的支持下,全国的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有了普遍提高,但蔬菜价格并没有因此下降。

本文从蔬菜的供应、需求、流通3个方面,对影响蔬菜供给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影响蔬菜价格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

1.1 需求现状

近10年来,北京市常住人口总数以平均每年65万人的速度增长,2002年,北京市人口1423.2万,至2012年,北京市常

住人口达到2069.3万,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45.5%。由此带来的是蔬菜需求量的大幅度上升。近几年,北京市人均消费蔬菜也有所增加。据北京市农业局统计,北京市年人均蔬菜消费量达480kg[1]。由此计算,北京市蔬菜需求量由2002年的683.1万t增至993.3万t。

表1 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量以及蔬菜需求量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人口(万人) 1601.0 1676.0 1771.0 1860.0 1961.9 2018.6 2069.3

蔬菜需求量(万t) 768.5 804.5 850.1 892.7 941.7 968.9 993.3

注:人均消费蔬菜按480kg/年计算

数据来源: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1.2 供应现状

北京市蔬菜供给主要包括市内自给和市外供给2个方面。

表2 北京市蔬菜种植面积与产量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种植面积(万hm2) 7.1 7 6.8 6.8 6.8 6.7 6.4

产量(万t) 341.2 340.1 321.3 317.1 303 296 279.9

数据来源: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1.2.1 市内供给

据《北京市统计年鉴》统计,2012年北京市蔬菜种植面积6.4万hm2,蔬菜产量279.9万t,单位面积平均产量为4.37kg/m2。

从总量上看,北京市蔬菜种植面积在不断降低,蔬菜产量也在不断下降。2002年,北京市蔬菜种植面积最大,达到11.5万hm2,产量为507.4万t。2012年蔬菜种植面积下降44.3%,蔬菜产量下降44.8%。目前,蔬菜产量远远低于北京市蔬菜需求,但是受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多方面的制约,北京市蔬菜种植面积又不可能增长。

从种植区域和品种上看,北京市蔬菜种植主要集中在通州区、顺义区和大兴区。北京市蔬菜种植品种丰富多样,根据各区域气候和地理优势等特点,形成了不同的蔬菜种植区域特色。近郊区由于地理优势,以生产特菜和叶菜类为主,蔬菜种植周期较短,便于向城区供应;远郊土地价格相对较为便宜,距市区较远,以生产果类菜等耐储存的大路蔬菜为主;山区昼夜温差较大,气温偏低,多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和反季节蔬菜,既能够弥补淡季市场蔬菜的供应,也能够增加农户收入,提高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

从科学技术在提高蔬菜产量的作用上看,2002~2012年,蔬菜平均产量维持在4.4kg/m2左右,可见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并未显著提高本市蔬菜产量。

1.2.2 市外供应

综合北京市蔬菜需求量和自给量,蔬菜自给率仅为28.1%,

大部分均为外省供应。山东、河北和辽宁以其区位上的优势,且均为蔬菜生产大省,已逐步发展成为北京的“外省菜园子”,3省所供应蔬菜基本占到北京年蔬菜供应总量的60%;天津、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供应蔬菜占到总量的10%。

根据季节的不同,各省供应蔬菜的量也有区别。冬春季节,以山东蔬菜的供应为主,占蔬菜总需求量的27.3%;夏季以北方露地菜为主,河北供应量占蔬菜总需求量的40%;秋季,河北和山东为主要供应地,分别占蔬菜总需求量的30%。

表3 外埠各季节供给蔬菜种类

时间 主要供给省份 供应品种

冬春季 山东、河北、辽宁、海南、广东等 北方设施菜(黄瓜)、南方露地菜(尖椒、菜花)、储存蔬菜(胡萝卜、白菜)

夏季 河北、山东、辽宁 北方露地菜(白菜、黄瓜)

秋季 河北、山东 北方露地菜(白菜、黄瓜)

1.3 流通现状

目前北京市拥有6个全市性综合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批发市场、八里桥批发市场、锦绣大地批发市场、回龙观批发市场、顺鑫石门批发市场、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其中新发地批发市场承载北京市70%的蔬菜供应。

1.3.1 本地菜流通模式

图1 本地菜主要流通模式

本地菜流通模式主要有3种方式:农户自销:部分农户采用零售散卖的方式,直接对接市场。对于农户而言,这样虽然省去了中间的流通环节,但是农户收益并不大,买卖双方都是一次易,无持续性,信息交流程度低,议价能力较弱。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买到了便宜新鲜的蔬菜,但是无法保证蔬菜的质量。目前这种模式正在逐步退出市场;批发商采购:农产品批发市场是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对于集约生产的农户而言,农户无需考虑运输、损耗、储存等问题,直接由批发商进行统一采购,这样农户不仅不需要直接面对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户收入。对于消费者而言,蔬菜价格相对较贵,但是买卖双方可以进行长期稳定的交易,能够保证蔬菜的品质;农超对接:与传统的流通方式相比,农超对接回避了蔬菜流转中赚取差价的各级批发商,减少了中间环节,也减轻了蔬菜在流通过程当中的损耗,也能降低流通成本。对于消费者而言,超市直接去合作社和基地进行采购,了解采购源头,蔬菜安全上更有保障。对于农户而言,实现农超对接,需要农户按照种植标准进行蔬菜种植,采摘后需要对蔬菜进行简单的清洗和包装,存在一定的损耗,大约为2%~5%,远低于传统模式下30%~40%的流通损耗。

1.3.2 外地菜(进京)流通模式

图2 外地菜(进京)流通模式

外地菜(进京)流通模式有2种方式:外地批发商对农户蔬菜进行收购至产地批发市场,再由产地批发市场运往销地批发市场。由于外埠蔬菜运输车无法进入五环内,因此只能在五环外的新发地、八里桥等批发市场进行销售。五环内的农贸市场再从新发地、八里桥等市场进行批发,以此类推,造成北京市物流冗长,从而导致生鲜蔬菜在运输过程中的不断损耗。龙头企业直接在产地对农户蔬菜进行收购或者建立蔬菜基地,直接与超市进行对接。

2 影响蔬菜价格的因素

通过对北京市蔬菜的需求、供给、流通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将影响蔬菜价格的因素归结为以下几点:

2.1 蔬菜自给率低

蔬菜本地自给率低是影响蔬菜价格的主要原因。纵观10年,蔬菜种植面积不断下降,而人口总量却在大幅上涨,这就造成了需求与供给的极大不平衡。蔬菜自给率低,为保证蔬菜的日常需求,就需要采取外省供应的方式,流通距离和流通成本的增加,提高了北京蔬菜市场的零售价格。由于蔬菜大部分来源于外省,蔬菜价格也必然受外省蔬菜价格变动的影响。

2.2 科学技术在蔬菜增产方面作用不大

从蔬菜历年平均产量来看,蔬菜平均产量维持在4.4kg/m2左右,可见科学技术在蔬菜增产方面没有得到有效应用。这与人们对蔬菜质量的要求密切相关。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蔬菜的品质要求较高,科学技术在保障产量的同时,在保证质量方面下也了很大工夫。受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环境等的影响,也无法使科学技术在蔬菜上得到很好的应用。

2.3 成本上涨

对于农户而言,影响蔬菜种植成本的因素主要包含2个方面,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在可变成本中,蔬菜生产所需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种子种苗、雇佣人工等费用在逐年增长,尤其是农药、化肥和人工费用增长显著。固定成本以大棚建设维修、农机损耗等费用为主。诸多因素累加,导致蔬菜种植成本较高,批发商收购蔬菜尽量压低价格,农户赚不到利润,就导致大部分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批发商而言,批发商进入批发市场需缴纳进场费,承担电费、水费、袋子费用、人工费用、蔬菜损耗等,其中以人工费用和进场费为主。

2.4 物流冗长 流通环节成本高

据北京统计年鉴统计,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食品支出为7535元,其中蔬菜及制品583元,包括鲜菜521元、干菜35元、菜制品27元,鲜菜占蔬菜类支出的89.4%。由此可见,居民对生鲜蔬菜的需求占主流。如何保证新鲜蔬菜的品质也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新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流通环节的损失率高达25%~30%,而发达国家能把流通环节的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其中,美国的损失率仅为1%~2%。

由于北京农产品自给率较低,绝大多数品种依靠外地市场供给,就造成流通环节成本过高。流通环节中运输费、冷库费用、摊位费用等均通过蔬菜上涨由消费者承担,每一级销售商均要从中获取一定的利润,这就直接导致了蔬菜价格居高不下。

3 对策建议

3.1 保证蔬菜种植面积的保有量,提高科学技术在蔬菜产量的作用

稳定和增加郊区蔬菜种植面积,保证蔬菜种植面积保有量,保证本地应季蔬菜的自给能力。加大科学技术在蔬菜产量中的作用,结合地理环境、蔬菜自身特点等因素,制定可操作性强且与国际接轨的蔬菜质量安全生产标准,严格按要求进行生产、加工、储运,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证蔬菜种植从环境、技术、管理、采摘处理、加工与农残检测等方面均符合标准要求。

种植模式逐步由传统的单一农户种植转变为规模化种植。只有在规模化种植模式下,才能有效利用先进生产力,才能提高生产技术在农业增产中的作用。

3.2 减少流通环节,建立信息化平台

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鲜活农产品的信息化平台,聚集海量供求信息,实现农产品交易全过程电子化操作,完成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全程交互,减少由于流通环节过多带来的农产品损耗及人力物力的消耗,从而降低流通成本。

3.3 政府提供物流上的帮助,保证外省蔬菜进京

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降低产销各环节的成本,如降低过路费、开办公益性菜市场、免收入场费、减免相关税费等措施,降低农产品的物流成本。

3.4 稳定蔬菜价格,保障蔬菜财政补贴

目前,我国蔬菜财政补贴存在许多问题:补贴规模小,结构不合理;由于生产流通环节过多,造成财政补贴效率低;由于财政补贴监管不健全,造成补贴资金被随意进行再分配、再调整,导致补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针对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应借鉴美国、日本等财政补贴经验,合理控制财政补贴规模,调整补贴结构;调整补贴环节,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健全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完善农业财政补贴的监管机制。

3.5 完善蔬菜储备制度,确保蔬菜稳定供给

北京作为蔬菜消费大市,建立蔬菜储备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本地蔬菜供应紧张的矛盾,而非解决农民卖菜难的问题,这严重影响农民种菜积极性、制约农民增收。蔬菜储备制度建设亟待提速,不仅蔬菜消费大市要建设相应规模的蔬菜储备库,蔬菜主产区更需要建设适当规模的蔬菜储备库。在蔬菜主产区建设蔬菜储备库对于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作用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 潘凤杰,穆月英.北京市蔬菜价格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展望,2010(8).

[2] 刘芳,王琛,何忠伟.北京水果蔬菜流通渠道及消费模式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1(3).

[3] 李晓晟,郭宁.生鲜蔬菜流通渠道效率评价研究[J].经济纵横,2014

(1).

[4] 王学真,刘中会,周涛.蔬菜从山东寿光生产者到北京最终消费者流通费用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5(4).

建材市场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字】财产保险,市场特征,市场结构

一、财产保险的市场特征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得到了长远发展。从财产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入手可以深化对财产保险市场的研究。目前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特征主要有:

1.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增长迅速,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发展都取得较大进展。

1980年我国刚恢复国内保险业务时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为4.6亿元,发展至2011年末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已经达到4779亿元,不考虑价格指数因素平均增长率达到24%,远高于同期的15%的GDP平均增长率。就保险密度而言,1980年我国的财产保险密度为0.5,而2011年达到357,增长幅度巨大。从保险深度来看,1980年我国的财产保险深度为0.1%,2011年成长到1%,可见财产保险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渐增大。

2.财产保险市场主体明显增多,市场集中度逐渐降低。

我国最初在开展国内保险业务时,仅有人保财险一家财产保险公司,发展至今已经达到59家,其中中资财产保险公司38家,外资财产保险公司21家,市场主体明显增多。随着我国2001年加入WTO对外开放程度加大,外资财产保险公司不断涌入抢占中国市场,以及国内本土的财险公司逐渐新增,我国的财产保险市场集中度逐渐降低。

3.财产保险业务结构创新不足,整体保费增长主要由机动车辆保险拉动。

我国保险公司自1996年开始分业经营以来,人寿保险保费收入在1997年首次超过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并且从此一路遥遥领先。与我国人寿保险在传统寿险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了目前占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新型寿险相比,我国的财产保险明显创新不足。财产保险市场业务险种不够丰富,市场发展对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依赖度过高。2012年5月1日,我国正式全面对外开放交强险,相对之前对外资保险公司未开放经营交强险而言,将对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机动车辆保险保费增速或加快。

二、对我国财产保险发展的相关建议

1.改善市场结构,注重新型产品的创新与研究

目前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结构严重失衡,主要靠机动车辆保险市场拉动并且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对于传统业务、低技术含量以及开发难度小的业务依赖程度比较高,几十年的发展并没有在险种业务和产品层次上有重大突破口,特别是对家庭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等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没有深层次的挖掘。相对于人寿保险在新型寿险方面的积极创新以及取得的较好成果,财产保险的发展路径确实应当有所调整,注重研究满足消费者切实需求的创新产品以达到保险公司与消费者的双赢局面很重要。

2.逐渐放弃价格竞争,而走向产品和服务竞争阶段

市场竞争的两种主要方式就是价格竞争和产品服务竞争,对于寻求在短期的竞争优势低价浸透战略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从长远考虑以及促进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来说,产品和服务竞争才是王道。目前市场上的财产保险价格大同小异,决定消费者购买的因素主要是全面的服务以及高效率的理赔工作。2012年5月的全面对外开放交强险使得原本竞争激烈的财产保险市场面临新的冲击。中资财产保险公司如何应对外资公司的市场份额侵蚀,想必提高服务质量是关键。

3.跟进先关法律建设,丰富市场主体形式

我国法律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规定我国的保险公司仅能以股份制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两种形式设立,发展到后来废除了仅能以这两种形式设立的规定,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及可以建立哪些其他形式的保险公司,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导。例如国际保险市场上有一种重要的主体形式相互保险公司,但是我国却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但是实践先行于立法我国已经在2005年有了第一家相互保险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在成立后的7年中,阳光农业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虽然是相互保险公司形式,但是各部门总是用股份制公司的规定要求其资本充足率和纳税等对其发展形成严重阻碍。因此,要挖掘向农业保险等市场需要国家政策和法律的支持。我国应当积极完善先关法律建设,用相互保险公司、自保公司、保险合作社等丰富市场主体形式,进而推动我国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建材市场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预结算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于预结算来说,在现阶段的应用中是比较广泛的,不仅仅在建筑工程中,其它的一些工程也有应用。预结算能够在工程前期和工程后期有效的考核造价,对建筑工程有一个系统的估量。因此,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将建筑工程的预结算进行一定的深化和加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另一方面,建筑工程预结算还是项目投标的重要手段,需要紧密结合实际的情况,如此一来,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会有所增长。本文就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与采取措施进行一定的分析。

一、工程预结算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施工单位报价估冒算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施工单位占有绝对性的重要地位,但在预结算工作中,常常发生的情况是,施工单位报价估冒算,也就是与实际的情况不符。产生这样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是为了获取一定的利益,有时候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包庇问题,总之原因五花八门。由于施工单位报价估冒算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某些小区竣工后,施工单位不是马上提交结算,而是互相观望,生怕自己吃亏,拖得时间越长,负责现场的管理人员就越少,而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对工程又不太懂,就会对预算员交底不详,造成多报。

(二)建设单位提供的清单不准确

对于建筑工程预结算而言,现阶段之所以出现较多的问题,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建设单位提供的清单不准确。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清单将成本、收益以及各个方面的资金流向弄清楚,但如果清单本身不准确,一切的计算工作都没有办法有效的进行,因此建设单位提供的清单不准确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将来的工作中,需要有效的解决。对于现阶段的情况而言,常常发生的情况就是在工程施工中明明是重要项目,在标底中也有,但是个别清单编制人员可能在录入时丢项,结算时无可争议的要重复计算。

二、建设工程几万算中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

(一)订立合同

在建筑工程当中,合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人认为合同只是一纸空文,并没有实质的效果,一旦发生纠纷,合同并没有起到应用的效果。但经过一定的分析,合同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效果是一般性的条文所没有办法代替的,要想解决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一些问题,良好的订立合同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订立合同时应从多方面入手,反复研究合同条款,做到严谨、规范,对包干范围及调整范围明确清楚,同时,市场经济高速运转的今天,对材料的变动要敏感,主要材料出现的浮动风险甲乙双方要共担,就不会给以后的工程结算埋下隐患,如下表:

(二)工程量重复计算

对于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来说,工程量重复结算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将来的工作中,必须将这一问题有效的解决。从客观方面来说,在计算工程量的时候,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计算,而且在核算的过程中,也要更换人员,这样就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发生。本文认为,在计算工程量的时候,首先建设单位现场技术负责人应该了解定额,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出现超额的情况,即使超额也能够较为清楚的查清在哪方面超额。其次,负责人必须了解一定的预结算知识,不能让所有的工作都让其它人来做。

(三)材料差价问题

材料差价在建筑工程当中,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些工程甚至允许差价的存在,但要控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之内。对于材料差价问题,最重要的是对现有的市场行情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同时部门之间的合作应该更加的紧密,而不是互相牵制,这样反而会发生较大的矛盾,造成差价扩大。要想彻底的解决差价问题,就需要将材料信息、清单、采购过程等等有关的工作环节搞清楚。

总结:本文对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与采取措施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其中的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但已经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相信在将来的发展中,会将预结算工作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使建筑工程更加的完善,从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政.建筑工程预决算中常见问题及采取措施[J].今日科苑,2008(08).

建材市场分析范文第4篇

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众多竞争者的不断涌入,并且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尚不明朗,建材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现有的很多建材市场,虽然经营实现了专业化,但是从信息机制上还没有摆脱原有的管理模式,市场内部没有形成完善、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的信息化管理机制,导致市场发展的动力不足,影响市场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为提升市场管理的技术水平和更新管理理念,提高市场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管理成本,本课题结合我国建材市场的发展趋势、建材市场管理的工作特点以及市场管理的实际需要,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与结构化的设计方法,使用PowerBuilder开发语言及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了一个具有合同管理、收费管理、财产管理等业务的建材市场管理系统。本文重点介绍合同管理模块的分析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

1.1 合同管理

在整个市场管理中,合同管理主要管理的是市场与各业主间的合同关系管理,主要设计到的信息包括了业主信息,营业房信息,合同约定条款如合同有效期限、双方约定的标准费用等。考虑到市场规模大,业主数量多,并且市场与业主间的合同关系随着合同有效期的变更,市场管理部门员工的变动,依靠原有的手工记录和人工管理,显然会造成数据的混乱,导致整理、查询和使用的困难,在时间、人员和材料上的造成巨大的浪费。

1.2 合同管理模块将实现的功能

集中管理市场与各经营业主间的合同约定,并能及时提供合同到期提醒,保证市场处理合同业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合同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业主租用营业房,必发生合同关系,合同号贯穿整个业务流程,它将业主、营业房联系起来,合同的管理涉及合同的签定、更改、终止、查询、打印等。

功能模块:

(1)合同登记。字段有:合同号、业主名、签定日期、开始日、终止日、房号、标准费、支付间隔月、备注等;功能有:新增、删除、修改、保存、取消、退出等;设计表:contract、contractdetail。

(2)合同查询。按签定日、开始日、终止日、合同执行状态查询。

(3)合同到期提醒。按合同到期前7天,系统提示到期合同信息。

(4)合同报表。合同报表的样式设计、打印;涉及合同详细内容(contract.contract_info)。

3.合同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市场与业主签订租赁合同,合同中,将业主、营业房和收费联系起来。登记了合同的签订日期、合同执行的开始和终止日期,市场可以根据此日期设定,查询及时了解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或结束)。见图1

4.合同管理数据流程设计

图2 合同管理数据流程图

说明:合同管理模块中,市场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条款中,涉及到了业主数据(姓名)、营业房数据(业主租用的营业房编号)、今后合同具体实施当中需要预先设定的标准费、支付间隔月份、合同进行时间、水电初始度数等数据。从而进行合同登记,产生了具体的合同数据,得到经过整合处理的合同报表数据,以供查询和储存。为了保证对合同的有效管理,特别是规范好合同的履行时间,还可根据合同登记时的时间规定设置合同到期时间的提醒数据。这样,合同管理的基本功能得到实现。

5.E-R图设计

建材市场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采样;仪器设备;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监测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环境监测主要是通过行之有效的监测方法获取有用的环境信息,为科学的环境管理工作服务。但是,环境监测却有着自身的复杂性,它是一个由许多监测活动环节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现场调查、设计布点、样品采集、运输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相关的过程。每个过程的误差都可能导致环境监测结果的不准确。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来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来,虽然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因为采取了有效的方法而取得了比较可喜的成果,但在现场采样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环境监测的质量。本文对采取怎样的方法来进行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加以阐述。

1.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目的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由于环境样品极强的空间性和时间性,要想正确了解和评估环境质量状况,必须采集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的样品。当样品不具备真实性和代表性时,任凭实验室分析工作再严密也无法弥补和改变样品失真所致的严重影响,即使测试质量完全符合要求,而对于了解和评估环境质量状况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采样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为此,必须切实重视采集样品的质量控制,使采集到的样品符合计划要求的、真实的、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的样品。

2.现场采样过程中影响监测质量的因素

2.1 组织机构不健全,质量管理作用发挥不足

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机构不够健全的问题,许多监测站没有专职的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机构不能发挥足够的作用,特别是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没有真正体现出质量管理工作的独立性和监督性。质量管理工作在组织管理和系统性研究方面存在欠缺。

2.2 采样前的准备

主要有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因子的确定、采样方法的选择、仪器设备的准备、熟悉相应监测规范和知识;采样现场:了解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环境保护实施基本情况、工况情况、生产负荷、监测孔开设、监测断面布设、监测点位的设置等。

2.3 监测点位的设置

监测布点是现场监测的第一步,也是对监测结果影响较大的一步。由于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点位的布设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因此监测点位布设的适宜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更关系到能否真实地反映实际状况。然而,在实际监测中,往往会由于排污口的位置、周边环境以及气象状况等因素而影响点位布设。当监测点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偏差时,实测的数据就不能完全精确地反映真实情况。

2.4 采样工作的进行

2.4.1采样点位的影响:同一环境 ,不同的点位其污染因子的浓度是不同的。同一性质的监测对象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点位的选择也是不同的。所以采样的点位不当也是样品不具备代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2.4.2采样时间和频率的精准掌握对采样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很大作用。如果采样时没有掌握好排污的时间、或是一段时间内采样频率较低,都不可能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2.4.3容器材质对环境样品中某些组分的吸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误差来源, 如水质采样的玻璃容器可吸附痕量金属, 塑料容器可吸附有机质和痕量金属, 大气采样的气路管壁会吸附某些大气组分。因此, 为了控制这类误差, 必须根据监测项目的要求来选择材质合适的采样工具和容器。

2.5 现场监测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

监测人员业务素质、质量意识,责任心是保证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采样操作不当导致的样品误差是比较常见的,监测人员操作不规范或对监测技术、方法规范了解不到位也是带来结果误差的最大因素。

3.现场监测的质控措施

3.1现场监测人员与实验室分析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对于每个监测任务确定一名现场负责人,由现场负责人制定采样计划并组织实施。 要求现场负责人要充分了解该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清楚监测点位布设及周围情况,熟悉工况核查方法、采样方法、样品保存要求。

3.2为了使质量控制工作更好地融入环境监测全过程中,能较快的发现存在错误的环节,有利于对不符合规范的工作进行纠正,使现场监测工作逐步规范化,编制现场监测质量监督检查表。质量监督员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规范的样品编号程序和样品流转程序,确保样品的唯一性标识,同时保证采集到的样品分析期间组分和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

3.3现场监测人员要依照规范进行操作,做好现场记录,详细记录监测用仪器设备编号、监测点位、采样位置、采样时间、气象条件、工况负荷及净化设施运行情况等,并附现场监测点位图或流程图,保证溯源性。同时,每批样品都应做全程序平行空白样,必要时采集现场―实验室质控样品进行质控核查。

3.4每台监测用仪器与设备均应设立档案,粘贴唯一性标识;依法对仪器与设备进行检定或校准,并在合格有效期内使用;制定仪器与设备的年度核查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定期对仪器与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同时填写维护保养记录;制定仪器与设备的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使用时做好使用记录;每台仪器与设备有责任人负责日常管理,监督仪器与设备的规范性操作,保证仪器与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在监测时运行正常。现场采样完成后,监测人员要对仪器设备进行清理、检查,并与同组人员做好对接,核对仪器的数量及编号,做好入库记录。现场监测人员应当熟悉仪器的构造,具备小故障的排除能力,不能排除的应及时在仪器箱体上贴标签并注明故障情况,仪器送回时,直接交由仪器室管理人员;仪器室管理人员对仪器进行初步检修,确定排除故障后仪器入库,初步检修无法排除故障的,应负责联系仪器厂家尽快维修、保养,并认真填写维修记录,确保所有仪器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3.5有效的监测结果检查与评估。最后,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工作完成以后,收样人还要负责对现场采样记录进行检查,保证样品实际状态与信息记录的一致性。样品实际状态与记录不一致,采样记录信息不全时,收样人不得接收样品。另外,在检查工作完成以后,要对监测过程进行一定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监测内容是否正确,样品、资料是否完整,是否达到质量控制目标。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评估,能够及时发现现场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在对监测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估的基础上,完成现场监测总结的编写,对与现场监测相关的各项内容,包括监测方案、准备工作、现场监测取样、样品及资料的收集等进行分析,总结出整个监测工作好的经验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监测工作中加以保持和改进,以便于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场采样是整个环境监测活动的开始,处于基础和核心位置;现场采样的成败决定了监测活动的成败;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现场采样的质量,能够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为环境管理部门和上级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敢.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中质量管理的实用方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