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效读书方法

高效读书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效读书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效读书方法

高效读书方法范文第1篇

摘 要:读者阅读倾向是读者在特定时期对馆藏文献的基本需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对馆藏文献利用情况进行研究,可以全面分析读者阅读倾向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读者阅读倾向的内在原因。结合图书馆自身的特点,提出了改进读者阅读方式和方法,构建合理的导读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导读活动和优化馆藏结构的导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3-0101-03

收稿日期:2012-02-19

作者简介:韩郁光(1961-),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读者阅读倾向是读者为实现阅读愿望,将阅读需要付诸阅读行为、表现阅读特点的一种趋势。馆藏文献的利用情况直接反映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某一特定读者群或某一读者的阅读需求特点。读者导读工作是在熟知读者及其阅读倾向和需要的基础上,参与读者的阅读活动。认真研究读者阅读倾向与关注读者的学习动态,其目的是加快高校图书馆知识与信息的更新换代,结合图书馆自身特点制订最佳的服务方案。分析和掌握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趋势 也是做好图书馆读者导读工作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只有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 才能正确引导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读者潜在求知欲。指导读者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对提升读者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益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分析读者阅读倾向以及影响读者阅读倾向的内在原因,了解馆藏文献利用现状和规律,掌握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特征,对做好图书馆读者导读工作、为读者阅读当好参谋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读者阅读倾向分析的目的和数据来源

1.1 读者阅读倾向分析的目的

通过对各阶段、各学科图书文献利用情况分析,可以充分地反映文献被利用的程度,全面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和读者群在特定时期的文献需求趋势。通过分析研究, 及时发现导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找出解决的办法, 从而提高读者阅读效果,达到更好地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目的。

1.2 读者阅读倾向分析的数据来源

以ILASⅡ文献信息服务系统为主要数据源,以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为研究对象,用2011年这一时间段的流通数据,对不同读者群(研究生、本科生、教师)的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2 读者阅读倾向的数据分析

馆藏文献利用直接反映特定时期内不同读者类型的需求特点,决定着读者导读工作的方法、内容和思路。因此,掌握和研究馆藏文献的利用是做好读者导读工作的前提和关键。

2.1 从各类图书利用情况看

图1 各类图书利用情况

从2011年各类图书利用情况看,中文图书的借阅量仍居第一位,其中工业技术类图书的借阅量最高。从图1 的图书借阅情况看,借阅量排前十位的分别是TP、H、 I、TU、O、F、B、TN、K、TH类,说明我校读者的阅读趋势基本上是以工业技术、自动化、计算机图书为主, 以语言、文学、文字等学科为辅的格局。其中TP和H类图书利用率最高与我校是以工科为主的院校, 以及近年来用人单位都比较注重毕业生的计算机和外语能力有直接关系。I文学类图书借阅量一直名列前茅,受到读者欢迎,反映出读者阅读需求具有娱乐倾向,也说明读者对文献阅读的种类具有多样性。读者阅读倾向涉及22大类的全部图书,体现了读者有较明确的学习目的,有良好的读书习惯, 不仅仅停留在只阅读与本学科相关或相近的文献资料,还倾向于关注超越本专业,甚至超越校园、触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热点话题的相关文献。

2.2 从各类读者借阅情况看 图书馆是面向不同类型读者服务的机构,主要由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读者、校外读者组成。从表1得知,各类型读者借阅量上有明显不同,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从本科生来看,大四学生的图书借阅量最多为60,831册次,占全部借阅量的31%;其次是大三学生借阅量为50,543册次,占25.7%;大二学生借阅量为43,221册次,占22%;大一学生借阅量为18,084册次,占9.2%;借阅量最低的是研究生,仅占3.6%。从各类读者的人均借阅率来看,是研究生>教师>大四读者>大三读者>大二读者>大一读者。由此可见,读者阅读时间具有集中性。随着读者在校时间越长,知识需求越来越强烈,再加上他们对图书馆信息服务职能的熟悉程度较高,不仅借阅的目的性很强,利用图书馆的频率较高,人均借阅率也相对增加。

2.3 从不同读者借阅各类图书的情况看

从各类图书借阅量来看,不同时期的读者对文献需求有明显的差异。大一学生利用率最高的分别是I类和O类,利用率最低的分别是T类,大二学生利用率最高的分别是O、H、G类,大三学生利用率最多的是分别是D、Q、E、B、R、S类,大四学生利用率最高的是T类,研究生读者主要关注专业图书和一些与课题有关的工具书。可见,各类读者阅读倾向已经显现出明显的偏好和动态变化的现象。大一学生以数理技术基础知识学习为主,还常涉猎一些热门文学图书;大二学生常按照老师推荐的教学参考书借阅文献,另外还比较关心当今社会发展比较热门的英语等级考试类图书;大三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学习以外,为加强自我修养,开阔视野和净化思想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哲学、文化、教育、军事、医药、农业等类图书;大四学生以自动化和计算机以及专业知识图书为主;研究生围绕专业学习和科研需求来选书。由此说明进入大学以后,读者阅读目的比较明确,到图书馆带有一定的目标。

2.4 从各阶段读者借阅情况看

从图2 可以看出,每年的3月和9月是借阅高峰, 读者借阅量最多,主要原因是新学期刚开始读者根据本学期课程需求、学习需要和老师安排借阅各种学习辅导书和参考书。从每个学期来看,下学期图书的借阅量高于上学期,说明刚刚来到学校的新生对图书馆不太了解,影响了图书的利用率。

图2 2011年每月读者借阅量

2.5 从图书借阅排行榜情况看

通过对2011年读者最喜爱的100种图书借阅排行榜进行分类研究,从表2可以看出,读者借阅图书主要集中在I、O、H、T、K、B、U、J、F、Z类图书,借阅量排在前三位的是I类19种图书借阅量为1,129册次,O类15种图书借阅量为917册次,H类11种图书借阅量668册次,读者喜爱的图书主要是《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新概念英语》、《数字信号处理》、《机械制造工艺学》、《采煤概论》、《电力拖动主动控制系统习题例题集》、《采矿工程设计手册》等。由此可见,读者喜爱的图书具有内容的集中性,需求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体现了读者在知识储备阶段,更懂得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其知识的积累与拓宽提供便利。

表2 读者借阅排行榜汇总表

3 基于读者阅读倾向,开展读者导读工作的方法

3.1 改进阅读方式和方法,提高读者阅读能力

通过对各类读者的阅读倾向分析,我们了解到读者阅读时间具有集中性。读者在校时间越长,利用图书馆的频率越高,人均借阅率也相对增加。大一学生由于对图书馆比较陌生,借阅量最少。所以,图书馆应以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媒介和图书馆的网页建立专门栏目,刊载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相关文章,建立专门的BBS 展开有关讨论, 构建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介绍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馆藏状况。同时,分层次,分阶段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如何利用图书馆教育,开发读者潜能,传授读者略读、概读、导读和精读的方法,提高读者理解能力、评价能力、快读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尤其是要强化新生的入馆教育,将新生入馆教育制度化,对新生入馆教育的时间、内容、方法、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通过入馆教育使新生对图书馆功能、馆藏结构、目录体系等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让新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使用、利用图书馆的基本常识, 为以后更快捷、有效地获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构建合理的导读体系,增加读者的信息源

通过对不同读者借阅各类图书分析,我们了解到,不同时期的读者对文献的需求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图书馆应根据学校各学科、各层次的读者阅读需求,制定读者阅读需求导读资源构建方案。构建适合读者需求的导读资源体系,有的放矢地为读者提供所需导读书目。对读者喜爱的借阅量比较高的图书,应单独放在借阅室显著位置,方便读者选用。针对读者需求比较强烈的TP、H类图书,应定时、定期设立专题栏目。根据对学生专业阅读倾向分析, 注意培养学生对专业文献的阅读,重点选择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编制各专业尤其是特色专业专题索引。尽量向他们提供一些高质量的专业参考书,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提高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钻研。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深度和广度开发,满足读者对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知识的需要,增加读者信息源,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

3.3 开展多种形式的导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通过分析研究得知,我校读者学习目的明确,但是还有一部分读者,尤其是大一学生,不会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不懂得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检索手段查找所需要的文献信息。因此,应采取各种方法指导、教育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要有目的地开展借阅指导工作。在馆内设立导读咨询窗口,为读者解答各种疑难问题, 以提高他们对阅读活动的热情。定期开展指导读者在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等方面的专题讲座, 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效果。为读者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以便其掌握不同文献的特点以及查阅文献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掌握获取信息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增强对信息收集、筛选、鉴别和利用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效果。

3.4 根据读者阅读倾向,优化馆藏结构

认真研究读者阅读倾向与馆藏文献利用现状及其规律,是制定文献采访策略和组织文献保障体系的前提。首先要定期分析文献利用情况,围绕读者群的阅读倾向,结合本馆藏书特色,科学规划,确立本馆的采购策略。其次在图书馆主页上开设“读者购书推荐”系统,真实反映读者购买图书欲望,有针对性地采购新书。第三要加大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力度,让数字图书馆的方便性、检索的快捷性以及信息的新颖性来共同满足知识受众的信息需求。建立本校的特色数据库,使馆藏文献转化为网上信息资源,供更多的受众使用。

参考文献:

\[1\] 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鸿儒. 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3\] 王星.非参数统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高效读书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激发极化法 超级高密度激电测深 低阻高极化特征 隐伏矿体。

中图分类号:P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5-078-02

该银多金属矿位于辽宁的北部,前人曾先后多次投入地质工作,并取得了一点的地质成果,进行过少量的开采。但由于受勘探仪器设备精度、勘探方法以及勘探费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投入的工作有限,勘察程度较低,对区内的矿产分布规律了解较少,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真正可供开采的矿体不多。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地质勘探投入的增加,物探仪器设备精度的提高、勘探方法的拓宽,物探数据资料处理的飞速发展,为进一步加强综合找矿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为此,根据工作区的矿产、物性特征,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本区投入了大功率激电中梯测量和二维高密度激电测深工作。旨在通过本次工作,寻找新的矿产资源和分布规律,并探讨激电中梯异常和二维高密度激电测深方法的应用效果。

1区域成矿背景及矿体特征

工作区位于开原~草市金、银、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带西部。该成矿带是辽北地区重点成矿区带之一,带内有大型的柴河铅锌矿矿床,和一批银、金、铅、锌、铜、镍等矿床(点),以及众多的物化探异常,显示了该区具有良好的成矿环境和找矿条件。

开原~草市金、银、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带,处于赤峰开原深大断裂带东延与郯庐(营口~开原)断裂带北部延长的交汇处。赤峰~开原深大断裂带是松辽凹陷与铁岭靖宇台拱的分界断裂,它控制了下辽河断陷和李家台断凸的分界。北西向沙河断裂、清河断裂控制该区成矿带的展布。成矿带内构造活动强烈,岩浆岩发育,是成矿的最佳有利部位。区内矿体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是主要的成矿部位。

2 地球物理特征及方法技术选择

2.1地球物理特征

本区岩性比较简单,主要对区内的几种岩石进行测定。测定以区内出露的岩体、坑道、槽探为主。其主要物理特征如表1所示。

由实测物性资料表明,区内岩性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花岗岩电阻率最高,一般在8000 ・m以上,极化率0.4~1.2%,为高阻低极化体;斜长角闪岩电阻率变化较大,这主要是由岩石矿物成分含量不均所致,极化率变化范围为1.2~4.4%,电阻率值中等;矿化岩石(铅锌矿化)极化率最高,一般为4.0~12.0%,电阻率仅为几个 ・m与其它岩石有着明显的物性差异。由此可见,本区矿体和围岩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地球物理场依据充分,具备应用大功率激电中梯工作的前提。

2.2 物探方法技术选择

根据本区的地质成矿规律,矿体赋存的空间位置。激电中梯供电极距进行了选择,最后选择供电极距AB=1500米,MN=40米。点距20米。保证勘探深度。激电测深采用WGMD-9超级高密度电法系统,与传统的直流激电方法完全相同,是以岩(矿)石的电性差异为基础的一类电法勘探方法。

野外工作采用温纳装置,点距10米。测点用GPS收集高程,进行地形改正。高密度激电测深工作主要是对激电中梯异常进行检验,探测引起异常的地质体地下空间的产出状态。指导深部勘探工作。

3成果解释

通过对本区激电中梯测量工作所得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极化率背景值为0.6~1.2%,地电场稳定,观测精度高。在观测过程中,极化率超过2%的异常点都反复进行观测。利用2%激化率值圈定最低异常等值线比较合理。本文主要是对M1异常进行解释,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提出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

M1异常,异常平面形态为椭圆形。长500米,宽100米,长轴走向北西,异常极大值为8.2%。其所处地质环境位于Ⅲ号矿化带上,异常极大值与F3断裂吻合。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异常与化探异常吻合较好。各种成矿有利因素说明,该异常所处地段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利用二维高密度激电测深对异常进行检查,为追索断裂的走向,在异常的长轴延长上做了三条高密度激电测深剖面(见图A、B、C)。线距100米,点距10米(实际距离由于受地形影响不同而稍有差别,成图时以实际收点为准)。二维高密度激电测深剖面显示为:

A剖面:位于M1异常的北西部,由二维激电测深剖面电阻率剖面可见,0~160米处电阻率值较低。一般为100~500 ・m,反映深度较浅,主要反映近地表地下岩石的变化情况。在160~180米处,电阻率值变化明显增大,由低阻变高阻,根据经验判断,是断裂存在的标志。产状较陡。180~400米电阻率剖面显示浅部电阻率值很低。一般为100~250 ・m。反映的是第四纪堆积物电阻率特征,随着极距的增大,勘探深度的增加,电阻率值增大,较准确的反映了地下岩性的变化情况。二维激电测深剖面显示异常主要集中在160~180米处。在断裂带内,极化率异常为5~6%。异常产状清楚,能较好的反映极化体的形态特征,根据异常特征分析,极化体埋深较小,推断极化地质体埋深在30米。

A线激电测深剖面图

B剖面:位于M1异常的中心位置,其主要任务是查清激电中梯异常所反映的深部地质情况,为钻探施工提供依据。电阻率剖面显示,当电极距较小时,主要反映接近地表的堆积物电阻率特征,电阻率值较低,一般为50~100 ・m。随着极距的增大,勘探深度加大,岩性变化特征反映明显,高密度电阻率剖面在140~170米处对应的部位,地表电阻率表现为高阻,主要是受出露的岩石所引起。随着勘探深度的增加,电阻率值降低,一般电阻率值200~300 ・m,说明有隐伏的断裂存在,根据剖面特征判断,断裂倾向南西,倾角较陡。与之对应的激电测深剖面显示为高极化率,极化率值为5~7%,根据岩石参数测定结果分析,说明该异常是由金属硫化物所引起,极化体埋深较小,埋深大约20多米。根据其低阻高级化率异常特征和本区的成矿规律,分析认为异常是由矿体引起的。在剖面的320米附近,有一倾向南西的电阻率低阻带,断裂延深较小,与之对应的高密度测深剖面则显示高极化率,极化率值为3~5%,说明矿化程度较高。为此,根据物探异常特征,在300米位置对异常进行钻探深部验证,结果在距地表22~35米处见有破碎带和铅锌矿化体,见B线钻孔剖面图。说明物探异常是可靠的。

C剖面:异常位于F3断裂的南东延长部上,该剖面第四系覆盖层较厚,地表无岩石出露。激电中梯异常极大值为8%,异常剖面特征两侧对称,类似于球行极化体的异常特征。高密度电阻率剖面显示,在180~200米处岩石有明显的高低阻接触带,视电阻率值由几千迅速降为几百,具有明显的差异,是断裂存在的明显标志。产状较陡。于此对应的二维高密度激电测深剖面显示为高极化特征,极化率可达7.0%以上。说明矿化程度较高。根据激电测深剖面异常特征,结合B剖面异常验证结果判断,推断极化体顶板埋深约在35米。地表覆盖较厚,希望进行深部工程验证。

M1异常经过三条二维高密度激电测深剖面检查,以及深部钻探工程对物探异常的验证,基本查清了F3断裂的空间产状和矿体的分布规律,特别是对覆盖较厚的地段,能够较好的达到勘探效果。

4 结论及建议

通过本区的激电中梯和高密度激电测深工作,经实际工作检验,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矿体富含金属硫化物,与围岩有着明显的物性差异。因此利用激电中梯测量圈定矿化体的分布范围。再利用二维高密度激电测深对异常加以验证,推断出断裂以及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利用断裂带内矿体低阻高极化特征,指导找矿。

参考文献:

高效读书方法范文第3篇

【摘要】基于文献研究,文章提出“数学阅读有利于提高中高年段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同的数学阅读方法对中高年段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不同”的研究假设,采用自编问卷《小学生数学阅读方法与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问卷》调查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支持了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兴趣、数学阅读方法与数学学习兴趣之间的关系的推论。

关键词 数学阅读;数学阅读方法;数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051-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及的数学阅读能力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但是目前数学阅读并未引起广泛注意,在笔者的文献资料中,只有少量文章与其相关。内涵方面:孙俊勇认为数学阅读就是通过数学阅读资料,激发学生自觉开展数学阅读。陈芳芳认为个体的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和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余芙娇将其定义为学生根据已有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为便于测量,笔者选用喻平老师的定义:“数学阅读包括对教材的阅读、问题解决中对题目的阅读以及课外数学材料的阅读。”数学阅读方法方面:许世红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数学阅读类型:机械接受式阅读、意义接受式阅读、意义指导发现式阅读和意义独立发现式阅读。邵光华认为数学阅读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阅读。数学学习兴趣方面:彭勇从兴趣概念出发提及数学学习兴趣。李琼将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作为考察数学学习观的一个维度。蔡晓领在比较中美小学生数学学习时,发现中国四年级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要明显高于美国小学生。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前对数学阅读的研究较为宽泛,但大多停留在理论探索上,缺乏必要的数据论证,可以进一步改善。

二、研究设计

1.分析框架。基于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理论,结合许世红对数学阅读方法的分类,本研究建立了如下框架:

2.研究假设。

(1)学生对数学阅读了解不多。

(2)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兴趣显著相关。

(3)数学阅读方法与数学学习兴趣显著相关。

(4)不同年段选用不同的数学阅读方法。

(5)不同的数学阅读方法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不同。

(6)探究式阅读法与数学成绩的相关程度高于吸收式阅读法。

(7)独立探究式阅读法与数学成绩的相关程度大于指导探究式阅读法。

(8)意义吸收式阅读法与数学成绩的相关程度大于机械吸收式阅读法。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的问卷是整合已有问卷并进行补充,包括基本人口信息、数学阅读情况、数学阅读方法和数学学习兴趣四个基本维度。实际发放问卷93份,回收9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83份,有效回收率为89.2%,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

4.数据采集。本研究采用便宜抽样,选取了苏州市吴江区某小学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为增强样本的代表性和与总体的匹配度,本文将男女及年级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选择三年级和五年级是为了避免升学压力较大的六年级,同时考虑到中高年段的差异,在进行调查时,研究者在三年级和五年级各选一个班发放问卷,请班主任协助,对小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尽量为其创造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

三、实证分析

本研究对使用的调查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得分均显示合理,保证了研究结论的可信与客观。为方便统计,又鉴于各变量的量纲一致,研究者对问卷中反映同一维度的题目进行求平均数处理,新增了数学阅读情况、数学学习兴趣、机械吸收式得分、意义吸收式得分、指导探究式得分和独立探究式得分这6个变量。

1.数学阅读情况。经过描述统计分析,有72.3%的小学生选择了熟悉,可以认为大部分小学生对数学阅读较为熟悉,故而拒绝假设1。在数学阅读的内容中,“喜欢读数学题目”的均值为3.265,远高于其它两类,可以认为在数学阅读中小学生最喜欢的是阅读数学题目,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最常接触的就是阅读数学题目。

为探究数学阅读熟悉度有无年级或性别的差异,本文首先对数学阅读熟悉度进行年级的差异性检验,如表3,p=0.002<0.01,即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数学阅读熟悉度上有显著差异,又因为三年级学生的均值大于五年级,故认为三年级学生比五年级学生对数学阅读更为熟悉。这可能是因为五年级学生即将面临毕业考试,所以对数学阅读有所忽视。对数学阅读熟悉度进行性别的差异性检验,p=0.209>0.05,由此可见小学生数学阅读的熟悉度无性别差异。

2.数学阅读方法。通过描述统计分析发现,小学生在四类数学阅读方法上的得分都较高,可以认为小学生对四类阅读方法较为熟悉。

对数学阅读方法的年级差异进行检验,如表4,发现意义吸收式、指导探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则假设4成立。分析均值,在意义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上,三年级学生的得分高于五年级学生;在指导探究式阅读方法上,五年级学生的得分高于三年级学生。可以认为三年级学生倾向于使用意义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五年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指导探究式阅读方法。对数学阅读方法的性别差异进行差异性检验,发现无显著的性别差异。

3.数学学习兴趣。在反映数学学习兴趣的题目中,被试的平均得分均大于3(最高分为4),可以认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年级差异进行检验,p=0.597>0.05,故认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无明显的年级差异。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性别差异进行检验,p=0.050,故认为数学阅读熟悉度的性别差异呈边际显著,比较均值发现女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大于男生。

4.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兴趣。对数学阅读情况和数学学习兴趣进行双变量相关性检验,发现两者在p=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即可认为数学阅读对数学学习兴趣有显著影响,即假设2成立。为了解哪部分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兴趣相关程度更大,将数学阅读的三个内容和数学学习兴趣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F=4.090,P=0.009,即此方程有效;R2=0.134,r=0.367。在三个自变量中,只有“喜欢读题目”这一变量的P=0.041<0.05,故认为对数学学习兴趣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数学题目的阅读,又因为此变量的回归系数β>0,故认为越重视数学题目的阅读,其数学学习兴趣越高。

5.数学阅读方法与数学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兴趣与数学阅读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如表4,发现除指导探究式阅读方法外,其它三类阅读方法均与数学学习兴趣显著相关,故认为机械吸收式、意义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显著影响。所以拒绝假设3,接受假设5。

为了解哪类数学阅读方法对数学学习兴趣有更大的影响,本文将四类数学阅读方法与数学学习兴趣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F=7.038,P=0.000,即此方程有效;R2=0.268,r=0.517。在4个自变量中,只有机械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的p<0.05,故认为对数学学习兴趣影响最显著的是独立探究式和机械吸收式阅读方法。而根据β的大小,可知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更大。基于此,我们接受假设6,拒绝假设7和假设8。

为进一步探究与数学阅读方法相比,性别和年级是否对数学学习兴趣有更大的影响,本文将性别、年级、四类数学阅读方法与数学学习兴趣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F=5.117,P=0.000,即此方程有效;R2=0.290,r=0.539。在六个自变量中,只有机械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的P<0.05,故认为数学阅读方法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高于性别和年级。

四、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结合数据分析,本文接受假设2、假设4、假设5和假设6,拒绝假设1、假设3、假设7和假设8。具体来说:小学生对数学阅读较为熟悉,特别是阅读数学题目,且中年段小学生更加熟悉数学阅读。中高年段小学生在意义吸收式、指导探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的使用上有显著的年级差异:中年段小学生倾向于使用意义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高年段小学生则更倾向于使用指导探究式阅读方法。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女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略大于男生。在相关关系上,小学生的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兴趣显著相关,特别是数学题目的阅读。采用不同的数学阅读方法会影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这种影响大于性别和年级。采用机械吸收式、意义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会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特别是独立探究式和机械吸收式阅读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便宜抽样,所以在样本量及其分布上都有所欠缺,在进行问卷调查时是通过班主任发放问卷,所以问卷结果是否反映了被试的真实情况也有待研究。笔者对数据的处理说明还不够深入,一些无关变量未进行剔除,如果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可能会对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兴趣的关系有更准确的说明。

参考文献:

[1]孙俊勇,苏桂芹.让“阅读”成为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新方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2,(S2):314-416.

[2]陈芳芳,谢广田.小学生数学阅读的缺位及其指导策略[J].课程与教学,2010,(4):26-30.

[3]余芙娇,余招才.浅谈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

[4]许世红,罗华.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验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82-84,91.

[5]邵光华.关于重视数学阅读的再探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9,(10):7-9.

[6]彭勇.着力课改教改培养数学兴趣——分析学生心理推进数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3,(9):149-151,153.

[7]李琼.小学生数学学习观:结构与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63-68.

[8]蔡晓领,顾海根,CarlaStevens,叶仁敏.中美四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0):24-29.

(编辑:朱泽玲)

陕西省开展2014年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安全应急管理培训

高效读书方法范文第4篇

笔者当时的解决方法是:自做了一只LED读书灯。LED灯,就是一种特殊的发光二极管。回顾一下LED灯发展史:1962年,由IBM实验室开发出红色LED;人们后来才开发出橙色、黄色、绿色的LED;1994年,日本科学家开发出蓝色LED;1999年,才开发出白色LED。16年前,在各种电子产品中,只能看到用作信号指示灯的LED灯,颜色局限于红、橙、黄、绿几种。当时的笔者为了使灯光更接近白光,只能选用两只直径5毫米的绿色发光二极管,将其嵌在自做的圆珠笔塑料骨架上,LED灯所用的电源是经改制过的单放机,通过一只耳机插头来提供3V的直流电压。这只特殊的圆珠笔指向书的哪里,光线就会照到哪里,可一边用作手持式的夜灯,一边用来在书上写字(如图1所示)。由于LED灯耗电量很小,连续用20小时都没有问题,使用起来很方便。但当时的LED灯亮度很低,刚好能看到字迹,读书灯的亮度不太理想。16年之后的今天,与各位学生重圆教师16年前的梦想:用新型高亮白色LED重做一只可充电式节能高亮的LED读书灯。

从人们开发了可发白光的LED灯,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白色LED的亮度不断提高,从而为LED可作为民用的照明灯具成为可能。让我们感受一下新技术带来超高亮LED灯的效果,将普通LED充电电筒中的几颗LED灯换成我们给学生准备的超高亮LED灯,可明显发现我们的LED灯的亮度是普通灯的二倍。我们所用的LED灯的技术参数是亮度:15 000~18 000MCD,工作电压:3.0~3.6v,工作电流:20mA,发光角度:15o,灯体颜色:无色透明,产品形状:圆头,灯头直径5mm。于是,现在可只用一只超高亮LED灯,就能做成亮度较高的读书灯,重圆笔者16年前的一个梦想。

一、设计思路

为了使“绿色节能”的理念深入人心,笔者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开展了“可充电式节能高亮LED读书灯的创作”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各类废旧材料,再结合一颗高效节能的白色发光二极管,制作出一款适合学生使用的、高效节能的、环保健康的LED读书灯。如何设计出绿色环保的台灯作品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在这里,绿色的概念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一是如何使台灯更省电,采用的策略是使用发光二极管做光源。LED灯的节能特点为耗电量低,在同样亮度下耗电量仅为普通白炽灯的6%。LED灯的环保特点为不含汞,对环境无电磁干扰、无有害射线,可回收再利用,没有污染。二是如何使使用的材料更环保,采用的方法是更多地使用废旧材料,包含提倡使用报废手机的电池、不能使用的MP3或MP4的锂电池。而电池的充电可使用普通的万能充电器,这样大大减少电路的复杂性,人人可动手制作,这样更便于推广开展这样的制作活动。三是如何使台灯对使用者更健康,方法是采用直流限流调节工作的亮度。通过本次读书灯的创作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二、活动步骤

1.原材料收集

任何创新的成功,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材料收集可提前让学生准备(见表2)。

2.电路的理解

用初中物理知识就可看明白(如图2所示)。

但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LED灯在使用中要注意电流的方向,只有正向导通才会点亮。

另外,对想使用电烙铁的学生强调安全操作。需要进行防触电、防烫伤的安全教育,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读书灯的设计

活动分组:以小组(6~8人)为单位来开展,常用的器材都分配到小组。

功能要求:具有阅读照明的功能。

外观要求:美观大方。

耐用性:结构坚固,耗电量小,1节五号电池也能用。

安全性能:使用手机的电池、MP3和MP4锂电池,电压3.6~4.2V,不会有触电危险。可多次充电,绿色环保。

成本要求:低于1元(仅为一颗高效节能的白色发光二极管的成本)。

完成期限:2课时。分两次完成读书灯的制作,便于学生进行二次材料准备,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进行二次设计,重点是LED读书灯的美化。

4.读书灯的评价

在小组里面设立组长,负责活动情况记载,重点是学生在各个制作步骤中完成情况的记载,并将这种记载的情况和最终的评价结合起来。教师要精心准备每一次活动,预先将可能出现的困难、情况做充分的考虑,准备好解决的方法。经常反馈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优秀设计、奇思妙想等,并为学生加分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将特别好的LED读书灯进行公开展示,由学生公开投票打分的方式评选出最佳LED节能小台灯设计,并进行表扬。

5.及时总结

在恰当的电流和电压下,LED的使用寿命可达10万小时。光效率高,光谱集中于可见光频率;光纯度高,无需滤光。不会使眼睛产生疲劳现象,且可保护视力。最后让学生小结出LED特点:高效率,低损耗,长寿命,光色纯,耐振动,响应快。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绿色、高效、节能、长寿命的LED灯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目前,LED照明技术日趋成熟,大功率LED光源功效已经达到80lm/W,使城市路灯、居室照明节能降耗的改造成为可能。

通用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它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才能让每位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实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只要我们能注重不断开发有意义的实践制作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新过程,那么通用技术课程一定能像笔者的LED读书灯一样炫目地“亮”起来。

高效读书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可见培养自学能力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核心和归宿。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课前预习,并给予精心指导

首先,在学生自学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合理地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规定自学范围、内容。提出自学的注意点,明确读书时需要思考的问题等。当我在要求学生自学课文《登月》时,我会先对他们提出自学的具体要求:第一,能根据课后的生字、新词,在课文中找出来,结合上下文理解字义、词义,自觉地去掌握他们,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第二,能够准确地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三,能够围绕课文内容、中心思想,提出疑难问题,或是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样,自学目标明确,使学生学有所指、学有所依。

其次,学生自学时,教师要随时获取反馈信息,就关键的问题、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及学生的质疑作出及时的点拨、启发与讲解。叶圣陶老先生指出:“预习原很通行,但是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预习习惯的养成、自学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检查预习。因此坚持检查也很重要,检查的方法也很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上课伊始,让学生汇报自己预习情况,既能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自信心得到加强,也能让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认真地考评。交流预习成果,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展示个性、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舞台,让学生的辛勤劳动得以展现,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也能不断提高。同时也是对一些没认真预习的孩子的督促,强化了学生的预习机智。教师要对学生在自学中反映出来的情况长善救失,给予正确的引导,并对学生的整个自学过程作总结概括,给予积极、正确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美国著名专家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我们以前的预习课往往是学生预习了,因为没有检查,即使查了,却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时间一长学生也觉得预习不预习一个样,渐渐失去了对预习的兴趣。所以对学生的预了重在指导外一定要对学生的预习有检查、有评价。因为预习的质量决定着课堂的质量与效率,要调动学生认真预习,保证预习质量。

预习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对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热情都有很大帮助,其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预习的的重要性及可操作性,在平时的教学中将预习落到实处,为“高效课堂”的真正高效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通过创设语文课堂精彩的学习问题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课堂之前先预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笑话、哲理故事,给他们设计欢乐的情景,这一设计使课堂气氛也空前的高涨,真正做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预先设计好能激趣的问题,打开思维的闸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堂提问切中要害,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由被动学习转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小学语文书中很多的课文都具有较强的故事情节,要应用好这些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妈妈的葡萄》这一课时,我先讲故事,再提问:妈妈在哪儿?为什么说是妈妈的葡萄?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老师的话音刚落,学生迫不急待举手,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用问题情境主宰的高效课堂不是一朝一夕能训练成功的,教师要通过创设语文课堂精彩的学习问题情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在用高效问题情境引领下的高效课堂中,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教学才能充分体现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传授给他们一系列的学习方法。

1.教学生正确地使用工具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首要条件。首先要使学生养成查字典、词典的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字典时,除了识字外主要是了解和选择词义,借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课内外阅读中要经常使用字典词典,使学生逐渐养成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好习惯。随着学生年龄年级的增长,培养学生进图书室、上网查找资料的能力和习惯。

2.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专心读书、加深理解、锻炼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有用的资料。小学生常用的读书笔记形式主要有书面笔记和摘录笔记两种,书面笔记可要求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圈圈、画画、写写,圈出不懂的地方,画出不明白的词语。有时也用列提纲、写概要、写心得等形式。

四、持之以恒,教育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养成教育,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坚持不懈。平时,我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的名言是:“只要举手的就是好学生,只要答问就会有进步”。并注意捕捉学生的创造性火花,记载并给予热情的鼓励,期待它燃成熊熊大火。作文草稿,学生先自改、互改,查寻自己的疏漏,养成细心作业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