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幸福的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采取哪种培养模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适合各地的实际情况。面对教育改革的巨大压力,旧体制的改革不是必须走向非定向,而是必须走向未来。在新的历史要求中,对旧体制进行改造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用教师专业化的理念规范师范教育,确立发展性的教师教育概念,树立面向基础教育和服务基础教育指导思想,沟通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改革师范教育体制中阻碍发展的终结式培养模式,将是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
一、传统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面临挑战
传统的师范教育体制中最需要改革的是它的终结式培养模式,深刻认识这一特征,是改革的前提。终结式是与发展性对应的一个概念,终结式的师范教育是指师范教育在体制上和内容上,均没有向实践延伸,它沿袭着传统教育的一次性特征,忽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特征,忽视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终结式师范教育的这些特征是定向型师范教育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表现,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这一现状日益暴露出它的不适应。
首先,从体制上看,传统的师范教育是一种终结式的教育,它将教师的培养局限在职前阶段,与教师的职后培训和发展没有实质性的联系,这对教师的职业成长是极其不利的。个体教师的职业成长,包括职前准备教育和职后发展两部分,二者间的良性关系是教师职业成熟的保证。在传统师范教育体制中,师范教育是就职前的准备性教育,是一种学历教育,与它衔接的是为在职教师提供非学历教育的地方教育学院、教师进修校、部分师范院校。他们为在职教师提供非学历教育,同时提供部分学历补偿教育。然而,在我国相当部分省区,由于中小学教师中不达国家学历标准的人数较多,他们往往将这些教育机构提供的部分学历教育作为学历达标的主要手段,这就加大了教育学院补偿学历教育的负担,形成了长期以来教师继续教育中重视学历教育,忽视非学历教育的传统,一定程度上使教育学院等机构成为为在职教师提供学历补偿教育的场所,冲淡了这些机构的正常功能。
由于学历教育与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非学历教育之间缺乏自觉的联系,师范院校提供的预备教育与教师的职后发展没有统合,形成了师范教育的终结性特征。许多教师在师范院校接受的教育,往往成为他从教生涯中受到的唯一教育,成为教育的终结,这就将未来教师的培养与在职教师的职业发展割裂开来,将师范教育仅仅作为一种知识储备,作为投入实践之前的一种预备,忽视了教师的职业技能、职业品质等在教学实践中发展的专业化特征,割断了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联系,抹杀了教师职业成长中职前与职后前后承继的阶段性特点,严重影响着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
这种重视预备性教育,忽视职业发展需求;重视学历教育,忽视非学历教育的传统,有悖于当前教师专业化的世界潮流,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的发展与壮大,影响着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次,从教育内容上看,传统的师范教育理论脱离实际,严重阻碍着教师队伍的成长。内容上的理论脱离实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脱离理论研究的实际。师范教育中,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不能反映教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未来教师不能给予很好的指导,这种情况在我国相当部分地区的师范院校、地方教育学院的职前与职后的教师教育中都存在,这主要是对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关注不够,对最新研究成果的采用不够,表现为理论上的落后。二是脱离中小学教育的实际,脱离中小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由于对中小学教育实践和中小学生的发展缺乏调查研究,师范教育和在职培训长期以来偏重理论学习,忽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理论学习不能转化为教育实践行动,师范教育的价值体现不足。这既表现为新教师入门适应期长,在师范院校所学内容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实际行动,又表现为,在职教师的培训不能针对实际问题,突出理论学科的培训,在职教师更多地关注考试的合格和学历的最后获得,而不是在学习中求发展。所以在逐年壮大的教师培训队伍中,真正去进行教育改革的教师却寥寥无几,有人形象地描述这种教育现象是只见“投入”,不见“产出”。
二、构建发展性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终结式的师范教育,是将教师培养局限在职前阶段,局限于学历教育,对教师的职后培训和职业发展重视不够。发展性的教师教育,是本着教师专业化的理念,面向基础教育,以教师的职业发展为出发点,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宗旨,整合职前与职后教育于一体,是用一种发展的理念重新构建师范教育,它对传统的师范教育的突破,在于对它的终结式培养模式的“终结”。传统的师范教育,只有在发展性的教师教育理念的规范下,才能突破终结性的束缚,由静态走向动态。
首先,强化教师在职教育,构建发展性的教师教育模式。在原有的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中渗透教师教育的理念,其核心是重视教师的实践需求,并通过这种需求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发展,统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强化教师的在职教育,是实现这一系列改革的首要条件。教师的在职教育是一种非学历教育,它对制度化教育的依赖性不是很强,这就需要打破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的束缚,建立定向与非定向,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并存的多元化的教师教育体制,为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这是学习化社会的要求,是终身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增加在职教师培训力度的改革,最近几年表现比较突出的是教育学院的改组。教育学院的改组,更多的是将教育学院并入师范院校,或者是融进师范院校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系,或者是组建独立的成人教育学院,或者是以挂靠在师范大学的师资培训中心的方式存在,各省区只保留了师资力量雄厚、物质条件优良的一两所教育学院。改组后的多种形式的在职教育,教育力量相对集中,并与师范院校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局面,这些都是加强教师在职教育、突破制度化束缚的举措。其中,成人教育学院和师资培训中心的独立建制,以及他们提供的大量的非学历教育,是非制度化教育的尝试,是终身教育理念的体现。当然,这方面的改革才刚刚开始,还有许多有待开发的新形式、新问题需要研究和实验。再者,师范院校的学生走向中小学,在实践中学习的改革措施还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在实践中学习的模式还有待开发与研究。
其次,以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依托,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变终结性的预备教育为发展性的教师教育。在专门的教育机构中,以培养教师为目标的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曾经是师范教育的进步,然而,局限于职前教育的传统,随着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的进一步成熟,随着社会对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提高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日益暴露出它的不适应。发展性的教师教育是针对终结式师范教育提出来的,它强调用教师教育的大概念代替传统的师范教育概念,用发展的模式代替终结式的模式,突出教师成长的连续性、阶段性和发展性。从我国目前师范教育的现实来看,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将是这一改革的核心,立足于基础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又是实现这一核心的关键。
沟通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发展,是教师职业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它需要以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依托,将教师教育的重心从职前转向整个过程,这就要求师范教育改革,一方面要面向基础教育,借鉴基础教育研究的成果,或者从师范教育发展的需要出发,加强对基础教育的研究,充实自己的教育内容,突破过去从理论到理论的传统;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在服务基础教育的基础上,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这就要求在高校与中小学之间建立伙伴关系,将教师的职业发展作为教师教育的核心,使教师教育从职前延伸到职后。鼓励和帮助中小学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强化师范院校在研究中求发展的意识,是贯彻这一思想的尝试,它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师范教育的改革指明了与基础教育研究共同发展的方向,也为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真正沟通提供了个案。
发展性教师教育正是以基础教育为连接,将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发展统合起来,通过追求教师职业的不断成熟,实现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教育目标。
三、发展性教师教育的改革原则
发展性的教师教育是改革师范教育的指导思想,它不局限于定向型或非定向型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对我国当前大多数地区的师范院校来说,确立发展性教师教育原则,是在现有的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中,用教师教育的理念规范师范教育,而不是取代原有的师范教育体系,建立全新的体制。这就需要立足于现实,以现实为基础构建改革原则。
首先,发展性教师教育要确立立足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原则。发展性教师教育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是传统的定向型师范教育在理念上的扩展。谋求学生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点,研究中小学生的发展需求,也就成为教师专业化的出发点,它直接决定着教师教育的内容。在对中小学生需求的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教师教育划分为通识化教育、学科教育、发展性专业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格养成五个维度。其中,道德教育又可分解为两个方面,即普通的道德教育与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人格养成侧重于教师专业人格的养成。发展性专业教育是从基础教育的需求出发,将传统的教育理论学习与中小学的教育实践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在师范教育中渗透职前与职后一贯制的教师教育理念,来改革传统体制中不适应的部分。教师教育的这些基本内容,是促进中小学生发展的保障,也是教师教育服务于基础教育的手段。发展性教师教育关注的核心是教育实践中教师职业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基础教育的需求之上,它是以基础教育实践为基础,以中小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来构建自己的教育内容与过程。如果说服务于基础教育是教师教育的最高目标,那么立足于基础教育也就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手段。这一目标和手段不仅是沟通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也是统合职前预备性教育和职后发展性教育的中介。
发展性专业教育虽然仍侧重于职前的预备教育,但它增加了教育实践的比重,并以此为契机,将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联系起来,在理念上将教师培训从职前准备延伸到职后发展,也就是将教师的职前培训与职后发展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形式结合起来,它打破了传统师范教育的终结性特征,为教师的职业成长奠定了前后一贯的基础。立足于基础教育和服务于基础教育,使教师教育区别于传统的师范教育,现实中鲜活的基础教育实践,拓宽了传统师范教育的视野,改变了传统师范教育的静态模式,是新时期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
其次,发展性教师教育,应该确立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调教师职业的发展性,终身教育的原则突出教师职业的连续性。这两个原则是上述原则的体现,是改革传统师范教育的具体要求。要贯彻这两个基本原则,应着重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探索职前教育中加大实践锻炼力度的模式。这方面的改革可以说是仁者见仁,师范教育发展史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模式,在这些历史性的实验改革中,美国@A年代以来的教师职业发展学校,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它强调培养教师的大学与中小学建立稳定的联系,在教学实习中,谋求高校的理论研究与中小学的实际发展的统一。这种做法与传统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参与实习生的教学指导与评估。实习生在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的共同指导下,一方面检验自己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锻炼和提高实际能力。大学教师也可以从中得到师范教育的反馈信息,为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理论教学提供依据。中小学教师在与大学教师的共同指导中,也可以得到理论上的指导与提高。可见,师范教育中实践环节的加强,将职前的预备性教育和教师职业中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不仅为实习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突破了传统师范教育终结性的特点,为未来教师的职业发展确立了较高的起点,同时它还激活了师范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联接,从根本上把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
关键词:人格认知;人格升华;人格示范
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管理教育过程中应当承担起一种道德责任,就是人格示范。人格是指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与社会环境和面对的物质条件相互作用并通过长期的心性修持形成的一种独特行为模式、思维模式的形象特征。高校辅导员面对自己的职务要求,只有认真履行职责,深刻理解和把握人格示范的重要意义,才能发挥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的应有作用。
1 高校辅导员要勤于人格认知
人格认知是指将人格通过主体感觉器官直接进行反应与感知,是主体认识活动、思维活动的集合、理解和管控。高校辅导员勤于人格认知对于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都是十分有益的。人格认知本身就是学习人格知识的活动,本质上就是对人格知识信息的加工活动和执行控制活动。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凡是要履行职务就必须有一个符合角色定位和角色要求的政治条件、思想条件、能力条件、道德条件的基本素质问题。首先,要通过勤奋学习和刻苦磨练使自身拥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其次,通过依靠和运用这些过硬的基本素质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促进教育功能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高校辅导员勤于人格认知还可以加深和扩大对人格问题的理解与感悟,分辨出什么是高尚人格,怎样确立高尚人格,从而由浅入深地认识理解与把握人格的本质、人格的特征、人格的功能、人格的意义。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作,人格的力量就会发挥作用,工作的有效性就会大幅度提高,才能够逐步融入大学生群体之中,真正成为大学生的政治向导,思想益友,道德楷模。
2 高校辅导员要善于人格升华
人格升华是指人格形态由低级境界向高级境界提升的变化过程,是个体内部能量与反能量的相互作用,是人对现实环境的适应求同和移植,人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的相互作用,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对立统一,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间的矛盾联系,由此所导致主体人格形态的文明状态。高校辅导员善于人格升华,就可以在人格升华过程中使自己的人格始终运行在文明状态之中,给大学生树立高尚人格形象,在教育大学生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威望、号召力和影响力。高校辅导员虽然身处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前沿,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有直接联系,但是不管这种状况如何演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作为其基本的工作职能而存在。立人先立德,立德的最高境界是建立高尚人格。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标,这也就决定了大学专业教育与人格教育必须统一于一个相同步的教育过程之中,将大学生的专业培养和人格培养融为一体。高校辅导员善于人格升华,并在社会实践和实际工作中坚持人格升华,就可以确保自己的人格境界不断提升,就会脱离低级趣味,这既是社会主义大学基本职能的要求,又是社会发展变革的要求。
3 高校辅导员要勇于人格示范
人格示范是指将高尚的人格形象展献出来作为楷模或者范例标准的形式与方式。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要求是党和国家确定的,是党和国家在高等学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有力的具有特殊职能的专门力量。
论文关键词:城市社区 服务业 运行机制 改革
论文摘要: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基础和龙头以及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行业,仍存在诸如服务资金不足、服务工作者素质不高以及社区服务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在国外社区服务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业运行机制改革的设想和重构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模式下具体路径选择。
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城市都在努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基础和龙头以及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行业,加强社区服务的建设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的沟通,扩大社区居民就业,发展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服务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如何搞好城市社区服务业,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推进“和谐社区”的构建成为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性课题。
一我国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倡导和扶持下,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需求,依托街道和居委会,发动社区力量开展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服务活动。“社区服务业”是社区服务的延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社区服务事业,是指在政府的倡导下,依托街道和居委会,为满足社区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需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们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的城市基层工作。二是社区服务产业,随着人们水如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消费观念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由政府和街居行政组织包揽的部分社区服务工作,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来完成,从而形成一种以满足社区生活需求为对象的新兴行业,如“保洁公司”“保安公司”、“物业公司”、“家政服务公司”等。自20世纪8O年代后期民政部首次提出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以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构建和谐社区重大任务的提出,各地对社区服务业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社区服务的形式日趋多样,内容日渐丰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服务设施有了较快的发展
社区服务设施是发展社区服务业的物质保证,为此我国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快速建设社区服务设施。截至2005年底,已建成社区服务中心8479个,各类社区服务设施19.5万个,便民利民生活服务网点66.5万个,初步建立起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以提供综合和覆盖广泛为特点的社区服务站(所);以街道和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据民政部门初步统计,全国至少80%多的居民委员会建立了社区警务室,6o%多的居民委员会建立了社区图书室,85%的社区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点(站。2004年,上海市成立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指导全市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并提供大量的文娱活动,借此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
2.社区服务范围有了新的拓展
社区服务的对象由单纯地为民政救抚对象扩展到了全体社区居民,服务范围也从特定的政策帮助转向了社区居民需求,从单纯的生活服务拓展到精神文化服务。目前,社区服务内容包括养老、助残、优抚、青少年教育、医疗康复、居民生活、家政、信息及治安防范等多层次、多方位的系列化服务.
3.社区服务向专业化发展
社区服务专业化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社区服务队伍有了一定的专业化。许多城市对选举或应聘上来的社区工作者进行了业务培训,如北京、南京、重庆、青岛等地。有的地方像江苏省还组织全省制定统一的社会工作者水平等级考试,通过考试的人员才可以作为社区聘用工作者的候选人,这有助于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二是出现了专业化的社区服务。一些家政服务业将钟点工、保姆介绍、租赁业务等多种服务扩展开来,把具有这方面专长的人员纳入服务队伍网络,根据需要统筹安排,随时调遣,使社区服务更具有专业化的特点。
4.社区服务方式多样化
社区服务突破传统的无偿、低偿服务的框架,创造出了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形式。根据社区成员生活需求和市场服务需求确立服务项目,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采取不同的服务形式,对民政救抚的对象实行福利,只服务不收费;对老年人、残疾人等需要社会帮助的群体实行低偿服务,只收取成本费;对有经济支付能力的居民和单位则实行有偿服务。
5.社区服务向网络化发展
社区服务利用网络来实现社区服务资源的共享,提高社区服务产业规模化水平。上海、天津等地通过设立覆盖全社区或全城市的服务求助系统,把各经营网点连接起来,在交流信息、调剂余缺、平衡供需等方面实行网络化经营,促使社区服务业从分散型、个体化向集团化、群体化方向发展。例如,一些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水、电、气等的服务也开始实行网络化收费和管理。
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城市社区服务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单位办社会”逐步瓦解,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社会的到来,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社区服务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服务资金短缺
多年来,资金缺乏一直是困扰社区服务发展的棘手问题。首先,政府的投入不够,社区服务是一项带有社会福利性的事业,政府是社会福利的谋求和代表者,发达国家都是以政府经费的投入为主。但是我国政府对社区的投入非常有限。以湘潭市雨湖区平政街道新景社区为例,上级政府每年对该社区拨款的财政总额是3万元左右,这其中包括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各种费用,真正用于社区服务的不足1万元,而社区每年的费远大于政府的拨款。
该社区负责人侯锡华书记表示,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居委会不得不向居委会的成员下任务来进行创收,因此居委会80%的时间放在应付上级的检查和业务方面,而真正放在为居民服务的时间不足20%,严重影响了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社区的环境卫生所需要的费用大部分是靠居民集资来维持的,这也在某种程度加深了社区居民和居委会之间的矛盾,影响了服务工作的开展;其次,民间资金注入有限。由于我国社区非营利组织力量薄弱,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资金缺乏,用非营利组织所得的收入来反哺社区服务的情况相当少。同时受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的影响,社会团体和其他民间组织投资社区服务的意识性和积极性也较差,这必然影响到社区服务业的开展;最后个人的投入有限。由于社区服务很长一段时间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完成的,个人对社区服务意识比较淡薄,捐助主动性不强。因此资金短缺是制约我国社区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2.社区服务投资主体的一元化难以满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社区服务的接受者不再完全是弱势群体,一些高消费、高收入的群体希望社区能够提供一些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生活服务。但是我国现行社区服务体系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的,政府作为社区服务业的主要提供者,财力和物力毕竟非常有限,难以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也有待增加和提高。社区服务业长期在政府的推动下,总是在低水平上运行,难以满足全体社区成员多元化、个性化以及现代化的需求。
3.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社区服务水平有限
虽然近年来我国社区服务工作者的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随着社区服务业的不断深入,社区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与社区服务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难以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多种需要。国外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相当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英国,从事社区照料的管理人员、关键工作人员和照顾人员均受过水平不等的专业训练。然而,我国社区服务工作人员主要由家庭妇女、离退休人员、下岗待业人员等组成,他们大都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的社区服务工作的专业训练,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很好地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设置服务项目和应采用的服务方式,一些服务设施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服务质量也不尽人意。虽然我国也有一定数量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但社区工作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构成比例很低,全国119万社区服务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分别仅占10%和6%。
4.志愿者队伍薄弱。无法推动社区服务的自觉发展
志愿服务既是公共服务的重要资源,又是培养社区志愿文化、形成社区信念共同体的社区文明的基石。由于志愿服务的范围很广,不仅可以丰富我国社区服务的内容,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但是我国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与日本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资料显示,日本约50%的国民参加过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美国每年有9000千万人参加社区服务工作;人口仅3000万的加拿大,也拥有1300万志愿者,而到2002年我国志愿者服务组织为9万个,志愿者人数为540万。造成我国志愿者队伍相对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我国的社区服务业长期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完成的,公众只是简单的接受服务,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强,自觉参与社区服务的意识不高;--是社区志愿服务的活动及其组织机制、运行机制的行政化色彩太浓,过多的政治动员降低了服务的自愿性;三是相关的政策不完善,志愿者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的参与机制和长效激励机制,致使志愿者服务活动无法持久的开展。
5,我国非营利组织力量薄弱难以形成多元化的社区服务投资主体
社区服务业在发展初期由政府起主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国外的经验表明,开展大量、具体的社区服务的内容和项目,应由民问团体或组织来实施。因为作为第三部门的社会团体对完善和发展社区服务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社会团体及其活动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充分利用社区内的社会资本,减轻政府投资社区服务的负担,并可以扩大社区居民的就业渠道。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致力于提供的各种社区服务,如就业培训、抚养贫困儿童、成人教育等可以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加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但是在我国却忽视了对社区非营利组织的培养。据资料显示,中国每万人拥有的社团数量为1.45家,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其他发展中国家。法国的每万人非营利组织数是l1O.a5,日本是97.19,美国是51.79,印度为lO.2l,巴谣是l2.66。这就使得社区基本不具备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进行经济活动的能力,自我发展相对缓慢,不能有效地开展社区活动。我国社区非营利组织力量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我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不重视,在政策上尤其在税收政策上没有给予相应的扶持和帮助,在立法上没有明确界定非营利组织的地位。二是我国许多非营利组织的产生不是社会选择,而是政府选择的结果,多少还存在着对政府的依赖,致使非营利组织自身的服务意识不强。三是我国社区非营利组织的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相对不高也制约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6.社区服务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社区服务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现象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区服务业法律法规的空缺。例如我国非营利组织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的《非营利组织法》;我国也没有相应的《慈善法》和《捐助法》,捐助者在捐助的同时还要担心被税务部门盯住,以免查税和征税;另外政府部门也没有出台企业向志愿服务组织捐助的税收优惠法规。
(2)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够细化、缺乏操作性。1993年民政部与中央13个部委局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要求有关部门对社区服务中的经营提供营业执照、税收减免和用房优惠等政策支持,但在具体落实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主要是因为对便民利民服务项目没有作出明确界定,不少便民服务挂社区服务的名就享受优惠不挂就没有优惠。另外对有偿服务或经营养无偿服务的标准和比例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就使得社区服务中大量开展的便民利民服务与有关职能部门的登记、审批、缴税、许可等管理规定发生冲突,使优惠政策落实不下去。
(3)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物业管理公司、居委会、业主委员会之间责、权、利的关系,使得三者权责不明,发生问题时存在相互推逶的现象。例如政府没有明确规定每个物业小区都要成立业主委员会,一些小区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在收费、服务等问题发生纠纷闹上法庭时,法院难以解决2005年6月北京市石景山区某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将小区内要求缓交物业费的业主告上法庭,法院至今还没有作出判决。由于没有明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业主委员会也无法参与制定、修改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维护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并无法对物业管理公司的职责和权限进行有效监督,进而影响到物业管理公司为社区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改革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业运行机制的
设想基于社区服务业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社区服务业,就必须完善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业的运行模式,改变过去由政府统一包办的模式,走政府、企业、个人三者相结合的道路,走社区服务社会化和产业化的道路。
(一)重构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业运行模式的设想由于社区服务产业包含社区服务事业和社区服务产业两部分,它们都以社区生活为服务对象,但两者在性质和运行模式上具有本质差别,前者是社会行政事业,其运行注重社会效益,后者是新兴的社会经济产业,其运行遵循市场经济规则,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构想我国社区服务业运作模式可以从两个层次去考虑。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运行模式
社区服务事业主要以低收入家庭和社会弱势群体维对象,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对于社区服务事业,应采取强化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运行模式。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作为社会资源的拥有者,应加大对社区服务中的“公益性”和“福利性”服务的投资力度,应担负起对困难群体的救扶工作,这样对于保证社区服务事业社会效益方向和整合社会资源,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社区服务业仅仅依靠国家的努力是不够的,社会各界人士应该作为政府职能的补充积极参与到社区服务事业中来,这样有利于改革社区服务资金来源单一的局面,通过社会集资、公众捐款等来拓宽资金来源;社会积极参与服务设施的建设还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社区服务内容,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因政府管理不善而带来的资源损耗,减轻政府办社区的负担;最为重要的是社会积极参与有利于建立一支由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基础的庞大服务队伍,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居民互帮互助服务意识,促进和谐社区发展。
2.社区服务引入市场机制,走产业化的运行模式
这是就社区服务产业而言的,社区服务产业化,是指社区服务从行政性经营到市场化经营,从事业化管理到企业化管理,从非经济实体到经济实体,从财政维持到自负盈亏的过程。它以市场为导向,以居民组织体系为载体,经过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形成一个全新的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社区服务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社区服务产业化,首先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其次可以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作为产业化的社区服务不只具有无偿的性质,它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还要考虑是否营利。社区居民与提供服务的机构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提供与被提供关系而是一种双向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从事社区服务的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获得更多的利润;此外政府将这些企业上缴的税收用于公益性、福利,还可以增加社区服务的资金。
(二)我国社区服务业运行模式实施的路径选择
1.多渠道筹集资金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社区服务资金的投入。政府是社会资源的最大所有者,是社会福利的最大投资者,因此政府一定要在“社区服务社会办”的前提下加大财政投入。根据社区的发展状况区别对待,对一些经济发达的社区少拨款或不拨款,对一些经济落后的社区加大拨款力度。其次,动员社会捐助。比如利用一些节假日如“六-)L童节”等发动和鼓励社会人士向社区的特殊儿童捐款、捐物;通过发行社会福利彩票等来筹集福利基金,专项用于社区福利事业。
在英国和德国,社会募捐是社区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渠道,宗教组织和慈善机构也会给予资助。第三,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吸收社会资金。以加拿大为例,加拿大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社区服务建设,使社区与社区企业的关系向合作伙伴方向发展。社区请企业作为出资合伙人,当社区盈利时,按比例分配收益。社区服务的设施和项目也采取企业式经营,一方面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社区服务资金的筹集。
2.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多元化的社区服务投资主体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单纯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是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发展需要的,社区服务继续走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包办福利的老路是行不通的,必然要从单纯的“行政化”向“行政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状态转变。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转变职能,将一些社区服务的经营权交给社会团体和个人来经营,政府从具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在宏观层面上对社区企业进行调控和监督。
特别是政府的基层组织要改变传统的科层制管理模式,建立适应社区横向联系为主的服务网络,理顺地方政府与社区内各种社会组织成员的相互关系,让社区居民和社区自治组织充分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构建规模不同、形态各异、功能明确的社区自治组织参与的新模式。政府通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根据市场法则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将服务项目推向社会,推向市场,积极吸引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社区服务的提供,从而建立多元化的社区服务投资主体,提供多元化的社区服务。
3。提高社区服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社区服务工作并不是权宜之计和短期行为,是一项长期的社会服务工作,这就需要提高社区服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社区服务不是单一的体力劳动,它需要有一定的服务技能,讲求技巧和文化素质,讲求服务质量和服务艺术(如维修、家教等)。首先要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形式,吸纳不同层次的社会劳动力进入社区服务行业,特别是要鼓励、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和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充实社区服务队伍,提高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其次要进一步强化员工素质培训、专业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服务质量和整体素质,推动社区服务业不断向前发展。另外政府通过制定社区服务专业化队伍、组织培育和管理的政策法规,将社区服务工作纳入正规的职业范畴,并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认定、专业技术职务和职称评定等制度和鼓励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和培训机构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社区服务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4。发展和壮大非营利组织和志愿者队伍
国外的经验表明,发展和壮大社区非营利性组织将可改变现行社区服务的某些被动状态,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因此我国政府要大力扶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首先制定有关税收政策,对大量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社区活动,分别给以免税、减税、先征后返、税收抵扣等政策性扶持,加强对社区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监控管理;其次应配合制定以政府指导价格、协议价格为主的价格政策,保证社区服务能在低成本基础上快速发展;第三,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
5.加强相关社区服务立法,依法管理
社区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我国的政府应该在法律法规上为它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是完善社区服务立法,使社区服务发展有法可依,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细化各项法则。只有细化现行相关社区服务法律法规,才能保障社区服务主体健康有序运行。比如对便民利民服务的项目作出明确界定,明确那些项目可以享受优惠政策;对提供社区服务的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等,同时明确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居委会三者责、权、利的关系。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居民法制意识和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推进社会监督。
6.提升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
浙江省土地管理局:
你局1990年7月10日《关于如何理解分割转让形式的请示》收悉。经研究认为,《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所指的土地使用权分割转让,为非整宗地的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即将受让的一宗地分为二宗或二宗以上后,再行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它包括了你局来函中所理解的两种形式。
附件:浙江省土地管理局关于如何理解分割转让形式的请示
国家土地管理局:
我局与有关部门在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管理职能分工中,对分割转让的几种形式认识不一致。我们认为,分割转让至少有两种形式:一是某幢建筑物分别转让给多个使用者,从而也可能使该建筑物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分割转让;二是进行大面积开发的土地使用者在开发后,将其使用权再分割转让给其他多个使用者。而且,所有形式的土地使用权的分割转让都须经土地管理部门批准。以上理解当否,请予批复。
【关键词】 食管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228-01
因食管癌手术创伤大,对机体损伤严重,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大,且病人年龄偏大,免疫力相对低下,术后恢复慢。通过个性化健康教育,提高了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护理意识,使病人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治愈率,也大大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收到了较好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选择2007年12月-2009年10月在我科开胸手术的食管癌病人180例。其中男性138例,女性42例;文盲及小学水平96人,中学及高中水平54人,大学水平30人;年龄:43岁~78岁,平均56.2岁。年龄、性别、术式、麻醉方式、健康状况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180例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按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随机口头讲解+文字材料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自入院起在实施上述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图表演示+行为模拟训练和计算机辅导教学,根据病人的年龄,文化水平,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及对疾病不同阶段的认知程度进行针对性,适时动态的连续的健康教育指导,并及时评价,对病人反馈的问题及急待解决的问题再给予重点讲述指导,直到病人理解掌握。
2 术前健康教育
2.1 入院宣教:病人入院后,护士主动热情地接待病人,并向病人和家属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病区环境设施,陪护制度,探视制度,就餐制度,病区安全管理及入院须知。使病人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带来的紧张不安。向病人介绍同室病友,鼓励相互交流,帮助支持,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取得病人主动配合。介绍各项检查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以免病人对某些措施感到惊恐不安和担忧。
2.2 心理护理: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健康教育的前提。全体医护人员要行为规范,热情大方,亲切友善。通过语言交流,赢的病人信任,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并提供相关信息和压力的应对策略和技巧,正确引导帮助病人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同时做激励性安慰和解释,强调治疗的希望并充分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手术者的技术能力,以往手术成功率等并请手术康复者现身说法,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帮助病人建立健康目标,降低心理应急反应,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3 呼吸道准备:力劝病人戒烟。因吸烟可促使气管炎症,使术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影响肺扩张。停止吸烟48小时可降低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从而改善氧供;停止吸烟2周可以改善分泌物的消除能力[1]。通过图表,模拟示范及电脑动态演示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有效咳嗽等肺功能训练。深呼吸有利用肺部分泌物排出,以及改善静脉血流回心,增加呼吸肌力和控制短促呼吸,刺激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从而防止肺泡塌陷,获得最大通气量[2]。咳嗽训练能将支气管因痰液阻塞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减少肺不张和感染的发生。动态电脑视图说明开胸术后肺变化过程及发生肺不张的危害。使病人深刻掌握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的方法,有利于术后排痰,肺复张和控制感染。
3 术后健康教育
3.1 心理护理:病人对手术结果不能确定,且术后留置多种管导,活动受限,产生恐惧,焦虑,忧郁等心理。待病人全麻清醒后,责任护士应主动介绍手术效果,说明手术已顺利完成,并告知病人术后事宜。术后各种操作要稳、准、语言恰当,增强信任感和安全感。并通过主动参与生活护理,建立独立的心理状态,使病人从濒临末日的自卑,抑郁,绝望状态中找到自尊,自立,独立的社会人的感觉。
3.2 呼吸道管理:鼓励病人咳嗽咳痰,同时鼓励病人早期活动,及早的床上活动,可使淤积在支气管的痰栓松动并可增加肺通气,利用分泌物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食管癌术后病人最大的痛苦感受就是排痰,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确保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也是促使肺扩张,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3],雾化吸入3-4次/日:因雾化的微小颗粒可达到细支气管和肺泡,有消炎、稀释痰液、活跃纤毛运动的作用。但任何药物都不能替代积极的排痰。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无异味,注意开窗通风空气消毒。
3.3 活动与锻炼:鼓励病人早期活动,有利于肺膨胀,预防腹胀减轻吻合口张力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同时有利于预防压疮和健康恢复。术后当日进行下肢被动按摩和主动活动,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术后3日生命体征平稳应鼓励下地活动,床旁站立移步,但不易下蹲解便,以免性低血压。
4 结果
试验组呼吸道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胸管拔管时间早,住院时间短。
5 讨论
根据调查,绝大部分病人希望医务人员提供健康帮助,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因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的不同而异[4],而通过实施规范的个性化健康教育,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了不同层面病人对疾病知识的认识,满足了病人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能够使病人主动参与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大大提高了病人术后配合行为。规范的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是改善病人呼吸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之一[5]。适时地进行阶段性强化健康教育,效果更佳:如术前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咳嗽等肺功能训练,术后再次强化,讲解示范只有通过有效地咳嗽咳痰才能使术中被压瘪的肺脏膨胀,有利于胸腔引流,减少肺炎,肺不张,以避免支气管镜吸痰带来的痛苦,以及连带的额外经济负担和延长住院时间,病人及家属均能主动配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手术成功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了病人心理社会负担;缩短了带管和住院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避免了医疗纠纷,和谐了医患关系。这充分说明了健康宣教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护理工作的地位,由此使得.我们护理工作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必要,有责任对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更广更深。使更多病人受益,同时也有利于护士业务素质的提高,护士的自身价值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实现了医患共赢。
参考文献
[1] 张翠红:老年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6)706-707
[2] 王丽华,崔素雯:危重病护理学-北京:人们军医出版社1990132-151
[3] 赵林红:肺切除患者呼吸道管理的分段式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杂志:2006-225(11)
[4] 邱卫黎,林昆等:食管癌患者康复期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肿瘤2006-15(1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