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镇化进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规划问题分析 农村视角下城镇化进程中问题探析 城镇化进程中金融约束及对策建议 城镇化进程中的动力机制探析 安徽城镇化进程中的体育旅游探析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理念培育探析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问题分析 城镇化进程中的性别问题研讨 浅谈城镇化进程中的融资问题 城镇化进程中的投融资问题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财政问题思考 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 探讨小城镇及城镇化进程中的水利问题 探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 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约束问题及对策 浅析城镇化进程中户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苏州市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 10:13:02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4118010201)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研究》(11YJA710023)。
作者简介:焦晓云(1980-),男,河北定州人,武汉大学学院博士生,从事中国化研究。
① “半城镇化”源自于地理学概念,最初指的是在大城市附近或者大城市之间的区域,它们与大城市关系密切、自身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发展很快,这被称之为“半城市地区”,也就是区域半城镇化。2006年以来,王春光提出农业转移人口“半城市化”的概念(详见2006年第5期《社会学研究》),从此,学术界开始从人口城镇化的角度对“半城镇化”问题展开研究。本文论及的“半城镇化”问题就是从人口城镇化的角度进行探讨的。
[1] 李爱民.中国半城镇化研究[J].人口研究,2013(4):80.
[2] 焦晓云.略论平稳推进城镇化建设[J].当代经济管理,2014(9):28.
[3] 朱孔来,李俊杰.“半城镇化”现象及解决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2(9):70.
[4] 令倩倩,郭淑玲.中国要摆脱半城市化状态[N].广东建设报,2012-07-10.
[5] 沈和.提高城镇化质量需要五大突破[J].经济研究参考,2013(42):5.
[6]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N].人民日报,2014-03-17.
[7] 夏锋.“以人为核心”推进户籍制度公平化改革[N].上海证券报,2013-12-18.
[8] 佚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需要彻底切断土地财政的根子[N].深圳特区报,2014-08-22.
An Analysis on the Peri-urbanization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Jiao Xiaoyun
(School of Marxism,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关键词:财政职能;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公共服务
财政在促进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提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财政是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的主要提供者,是城镇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当前形势下,许多城镇化中的问题也是同时也是由财政职能的缺失引起的。因此,如何实现财政职能的转型,优化财政职能,以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完善,显得更加迫切。
1 我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1)土地城镇化矛盾加剧。很多地方为了获取短期的土地收益,并没有对土地的开发进行长远的科学规划,盲目的招商引资和对土地的不合理征用使得土地矛盾突出。
①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集约,没有对农用地进行合理的保护;
②土地收益没有进行公平的分配。
(2)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不足。地方政府之所以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其本身财力薄弱也是重要的根源之一。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从之前占财政总收入的70%多下降到2011年的52%,但其支出却由1993年的72%提高到了11年的85%。"财权上移、事权下移"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问题。受制度设计的原因,地方政府投入到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不足。
(3)公共风险加剧。GDP崇拜和计划经济体制惯性使很多地方政府在城镇扩张的进程中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形成了城镇化的"",很多的社会风险由此产生。
①政府融资形成了财政风险,产生了大量的地方债务,却没有对债务风险做到有效防范;
②城镇化急剧扩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短期内会面临供给不足造成社会稳定的风险;在土地征收和开发过程中,由于利益分配不均,群众、政府、开发商中间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
(4)人的城镇化面临挑战。在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向市民的转化存在着很大困难。诸如,我国农民原有的经济地位相对较弱,弱势的经济地位让他们很难融入城市生活。此外,由于公共服务的不完善,部分农民无法享受到完善的公共服务。
2 问题背后的财政职能缺失
(1)财政资源分配不均。①中央和地方的分配不均;②区域分配的不均。前者使地方政府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不足,后者使区域城镇化的发展不均衡。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地方财政的运转压力大,无法拿出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土地要素变得稀缺,体制机制的因素促使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模式。
(2)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合理。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行政管理费占比逐步上升,基本建设的支出额度快速下降,财政尚不能保证社会保障达到应有水平,财政对教育的投资严重不足,三农支出虽不断增加但仍不能满足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3 促进我国财政职能优化的政策选择
(1)完善适应城镇化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其一,推进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城镇化进程中要合理协调不同层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要以对应公共服务的受益范围作为事权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受益范围局限于地方区域的事务应由地方政府承担,如本地的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有外溢性的公共服务,如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则应在合理划分的基础上由中央和地方集体承担。以事权为基础,构建完善财政收入体系。
①主体税种的确立要以有利于人口城镇化;
②要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举债权,扩大地方财政的自,允许地方政府创新融资方式,合理运用政府信用,使地方财政的运行更加透明、规范、风险可控;
③进一步推进省级以下财政体制改革,通过财力的向下倾斜和财政管理体制的精简,扩大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和活力,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其二,优化转移支付制度。对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①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纵向转移支付,这主要是为了解决分税制带来的财政倒挂;
②同一级次政府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这主要是为了解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带来的财政收入悬殊。
(2)积极推进人口的城镇化。社会保障、医疗等公共服务是进城农民最关心的问题,要以解决他们切实关心的问题为着力点,对他们的生活进行保障。加快城镇保障房建设促进农民工的就地转化、市民化,将农民工纳入保障范围并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补助。
(3)促进土地的集约式发展。
①对土地的开发利用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科学的布局,要考虑城镇空间发展方面和规模。
②根据城镇化发展需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规划各类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基础。
③完善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制度,要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状况。要抑制土地城镇化粗放发展方式,必须将土地出让收支全部纳入地方政府预算基金,同时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
(4)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工业化就是城镇化的手段和基础,没有工业化的发展,也就没有城镇化。财政方面要注重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带动城镇化的进步。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建立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使产业发展能够真正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近14亿人口(目前我国人口还在以每年一千万人的速度增加)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一件头等重要的大事,是关系经济发展、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重大战略问题,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在农业科技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以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作为保障。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更为严重的是耕地的质量在总体上也有所下降。尽管按照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规定,在占用耕地的同时,通过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新补充了一定数量的耕地,但是补充耕地的质量水平往往赶不上被占耕地的质量水平,建设占用的耕地多数是居民点用地的优质高产良田。补充的耕地多来自未利用地的开发,大部分为旱地。耕地数量的减少、质量的下降,已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收,相应的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后进入城镇寻求生存发展。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40年中,将有约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不同程度地扩大规模。土地是城市的依托,城市化建设必然要有一定的土地作保障。其中大部分占用的土地又是耕地。
三、土地占用过多、过快还将影响中国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还将继续增加,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还会继续增大,人地矛盾将更加的突出,很可能在很多地方,在今后几年内,就将用完除基本农田以外的全部耕地,面临无地可用的局面,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难以为续,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按照“保护中发展,以发展促保护”原则,做到在促进城市化建设的同时保护好耕地,做到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并重。
一、增强耕地保护意识,耕地保护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必须实行特殊保护,严格控制耕地转化为耕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无农不稳,无粮则乱,解决我国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的首要任务。“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第一个写进法律的基本国策。因此首先要加强舆论宣传的力度,大力宣传各地区有关耕地保护方面的成就,组织好对乱占和破坏耕地的反面典型的报导活动,树立全民“土地意识”;第二要抓好耕地保护的意识教育,把耕地的危机与人口的猛增,粮食的不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让全民尤其是领导干部树立起生态道德观念和耕地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
二、加大农用土地整理力度,确保耕地总量上动态平衡
在城市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开垦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以保持一定区域内的耕地总量不变。这就需要加大土地整理与复垦工作的力度,尽可能地增加耕地的数量,并且通过标准农田建设,增加耕地的产出量,通过对粮食生产能力的保护来落实对耕地的保护。据权威人士估算,若对现有的18.37亿亩耕地实行土地整理措施,则应该可以增加上亿亩耕地。
三、控制大城市扩张规模,挖掘存量土地潜力,集约利用土地 ,城市建设用地要坚持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充分挖掘城区存量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集约率,增强土地资源对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旧城改造,严格控制城市外延扩张;严格土地供应,对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扩大建设规模和高档房地产开发,要从严控制;依法强化土地市场管理,防止以各种开发区、大学城等名义占地圈地,浪费土地,在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增加的情况下要确保实现补充建设占用耕地, 做到平衡有余。例如许多地方通过城市内部拆迁改造和挖潜,为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等提供了土地,减少了建设占用耕地的压力。
四、 对城市用地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在开发和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必须把遵循城市土地的自然规律和遵循土地的经济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城市用地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并以其为原则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要改变过去那种任何用地主体随意占地,不讲用地功能,不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开发模式;改变那种单一的、分散性的开发模式;改变那种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偏重新区开发,忽视旧城土地再开发和改造的开发模式。
[关键宇]城镇化 资金需求 对策建议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城镇化水平依然很低,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进程。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但是,各地在推进城镇化的建设中,遇到了不少“瓶颈”。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建设资金短缺和融资渠道不畅。因此,如何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让其较好地满足新一轮西部城镇化进程的资金需求,使其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这是关乎西部地区城镇化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
一 西部城镇化进程中资金需求的现状
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对资金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城镇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资金的投入。城镇化主要表现在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化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这需要文教、卫生、体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公共品的投入。这些投资作为公共品,具有公用性、福利性和渐进性的特点,投资回收期长甚至难以直接回收。
(2)农民收入的增加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城镇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主要途径是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而农民的非农收入主要来源于城镇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西部地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来增加对农民的智力投入,进而提高其收入水平。
(3)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资金的配套。我国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再加上生态系统本身自我恢复、优化能力弱,因而很容易遭到破坏,所以必须及时、有效地处理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必然也需要相应的资金配套。
(4)大规模土地整合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城镇化一般会涉及到房屋的拆迁、土地的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房地产开发等,需要给予原屋主经济补偿或者购买土地使用权及其他设备,显然资金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二 目前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
增加资金投入是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关键。近年来,金融系统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欠发达地区资金“瓶颈”短期内仍然难以解决。二是投资环境差导致资金流失现象严重。三是商业银行机构收缩使少数城镇的金融服务功能下降。四是各个金融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协作精神。五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滞后,缺乏远景规划,少数带有盲目性。
三 金融支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鉴于资金投入在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
(1)利用资源优势吸引民间资本。西部地区不仅有丰富的土地、矿产资源,还有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优势。同时,自然条件的多样性,也赋予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所以,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西部地区在尽可能多的争取国家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同时,应利用资源优势大量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完善资金配套,解决目前存在的资金“瓶颈”问题。
(1)改善投资环境防止资金流失。造成西部地区资金流失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投资环境差,因此要想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优化投资环境。一方面,要改善投资的软环境,即转变地方观念,发挥市场功能,提高政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另一方面,加强改进投资硬环境,主要是加强交通运输、通讯等当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资金流失,为城镇化进程保留足够的经济支持。
(3)增加金融机构数量并完善其功能。金融机构体系的完善与否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目前金融机构数量少、规模小、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其城镇化的进程。为走出困境,不仅要增加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设立,而且应逐步引导外资金融机构进入西部市场。同时,也要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不断完善金融组织体系,丰富其功能。
(4)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也要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配合联动。它不仅可以发挥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的互补优势,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对同一个项目抵押的重复贷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还可以利用商业银行的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其政策,为西部城镇化建设提供政策性融资。
(5)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战略。首先,要合理设定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避免出现一边资金浪费而另一边又资金不足的情况。其次,在城市数量的规划上要科学。若过多导致城市规模太小,不利于发展大企业。但是太少,使得城市规模很大,又会产生管理难题。这两种情况都会降低资金的利用率。再次,城市发展产业结构的设计应合理,防止不同城市之间出现产业结构的过于雷同,造成资金的重复使用。最后,各种规划的实施要因地制宜,而不应只是照搬照抄成功模式。
关键词 城镇化 特征 建议
长期以来,宜宾县由于观念落后、方法单一、工业化水平低等诸多历史因素,致使全县城镇化呈现出"进程缓慢,水平低"的特点。2002年,全县城镇化水平只有16.8%,与全市、全省相比分别低8个百分点和11.4个百分点;相对于1998年而言,只提高了7个百分点;与全省相比慢了3.8个百分点;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占全县总人口(约102万)的50%以上(有49万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
2004年8月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左岸开工以来,宜宾县城镇化水平逐年快速提高,迎来了高速推进的黄金时期。2006年10月,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建设正式开工之前,宜宾县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21%。向家坝水电站已经从实际上意义成为了新时期加速推进宜宾县城镇化进程主导者。
一、宜宾县城镇化进程特征
(一)异地转移势头强劲
异地转移是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之一。尤其是在1988年后,跨区域流动就业成为了农民工实现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有机结合的理性选择。随着向家坝水电站建设工程的逐步推进,宜宾县柏溪和安边两镇也迎来了异地劳动力大规模转入的关键期,并呈现出了三大特点。
1、规模和范围日益扩大
据宜宾县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自2003年初以来,先后有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先后转移到向家坝施工工地务工。2004年初,异地农村务工人员约1300人。2004年底就增加至3033人;到2006年底,宜宾县已经有异地转移劳动力约2.4万人,加上分批次入住柏溪和安边的向家坝各工程技术人员(预计工程建设高峰期将达8万余人),仅2006年就增加城镇人口(含暂住人员和向家坝移民2154人)近3.5人。
2、对城镇和区域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不断增强
伴随着异地转移人口的规模增长和活动范围的扩张,对县城柏溪和安边及云南水富县县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也显著增强。以县城柏溪为例:2002年暂住人口为0.6万余人,到2006年底已增至约3万人,暂住人口对柏溪镇的贡献率已达到38%以上。根据柏溪镇对2006年镇域范围内对暂住人口(一个月以上)与城区面积、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全年用电量、全年供水总量指标所做的相关分析,结果表面暂住人口与上述各项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见文后表)。实证分析表明,暂住人口对柏溪镇的城市扩张,经济发展、就业结构、资源消耗等均产生明显的影响和作用。
3、价值取向出现明显的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分布在柏溪和安边社区的异地转移劳动力,从年龄上说,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人员占总数的95%以上,他们的文化程度基本上是高中(职高)以上,对自我发展和工作环境有了更高的追求,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学习意识、创业意识、自我价值实现意识均较强。他们更多地把务工经商视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加强学习、寻求发展机会的手段,而不是把赚钱作为唯一的目的,而是通过学历深造、听讲座等形式,不断加强"职业流动、居所转移和身份转移"三者有机结合的力度。
(二)就地转移稳定性增强
随着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建设的推进,宜宾大市工业布局和结构性调整,开始出现企业集群苗头,加之宜宾县农村规模化经营试点工作的拉开,就地转移出现了以稳定性为主要特征的新变化。
1、"回乡创业"人员成绩突出,稳定性增强
随着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建设活动带来的无数商机。一批以外出务工为载体,掌握了先进管理经验、先进的生产技术的人员,依托自身的优势,纷纷"回乡创业"。据宜宾县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2006年间,从发达地区反乡创业的高级管理者、高技能人才就多达53人。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下,宜宾县的民营经济获得了大发展。截止2006年10月,全县个体工商户达12074户,比2002年增长43.74%;民营企业达796家,比2002年增长1.35倍,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1.06亿元,比2002年增长1.22倍。与此同时,他们还举家迁到县城柏溪,过起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稳定性明显增强。
2、农民身份逐渐居民化
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建设开工和宜宾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为农村就地转移人员提供比外出务工条件优越得多的环境,这就使得宜宾县进一步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九彩红"农家乐率先在全县以租赁承包的形式搞起了规模化水果种植基地。这些出租土地的农民在离开土地之后,职业取向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到向家坝施工工地务工或者是进县域中小型企业从事服务工作。二是进入城镇从事第三产业。三是受聘于土地规模经营业主,继续从事农业生产。但他们几乎都有一共同点:他们离开土地后,基本上都迁往城镇(绝大部分迁入了县城柏溪)安家落户。根据宜宾县户籍制度改革规定,"凡在县城或城镇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和固定居所3年以上者,可向居住地居委会提出迁户申请",从而实现了从农民向城市居民身份的转变。据柏溪镇社会事物办公室不完全统计:2002年-2006年,柏溪镇各社区接收符合"户口迁移"条件的人员达3557人。其中,由农村村民迁转为城市居民的人员占整个申请总数的97.36%。
(三)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主要产业载体
伴随着向家坝水电站各项需求的增大,各类配套服务性企业集群化初露端倪,第三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柏溪为例,2003年-2006年,仅异地转移人员约3万人。而这些人员中,转移到第二产业(主要是建筑工人)的劳动力约占总数的16.6%,转移到第三产业之餐饮服务业占35%,三产业其它行业(如零售贸易业、居民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住宿、娱乐、文化、教育、体育等)占总数的48.4%。第三产业已经从实际上成为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产业承载体。
二、因势利导,提升城镇化整体水平
(一)完善服务协调推进机制
过去,宜宾县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行政推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调控作用依然重要。在当前,主要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和制度创新,在住房制度,就业就学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为农村转移人员提供安居、乐业、赚钱、发展的平等机遇和权益,尽快消除各种歧视性政策。二是要完善转移劳动力就业服务管理的协调机制。过去的管理体制带有计划式管理和城乡分割式管理等明显特征,偏重于维护城市利益,不能很好地为转移劳动力提供服务。建议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以部门联系会议的形式建立协调管理机制,着力加强劳动、监察、技能培训、政策调整和法制建设。
(二)改善就业环境
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城后,面临着工作时间长,业余时间少,工作岗位苦、脏、累,劳动报酬低且不稳定,居住条件差,生活质量不高,子女教育得不到保证,社会地位低,福利条件差等诸多具体问题。用工单位和企业要针对新时期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从管理安排工作时间,加班增酬,稳定就业,改善工作环境、居住条件、福利状况,增进发展机会和提高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真抓实干,切实保障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从而实现稳定性就业、增收致富与自我发展的有机统一。
(三)促进居住、就业功能结合性开发
人口转移的规模取决于非农产业的接纳能力,实现"工业化"是完全实现"城市化"的前提。实践证明,就业和居住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为人口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只有在工业飞速发展的前提下,第三产业才可能繁荣,也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当前,主要要紧紧抓住向家坝水电站建设的契机,打好"服务向家坝"这张牌,努力为人口转移提供较好的居住条件,使他们真正做到"以企为家",由短期打工行为转变为长期的工作行为,逐步融入城镇化社会中去。
(四)推进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并非只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工作、生活的过程。仅有劳动力的非农化,或仅有劳动力的空间转移,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同样,仅有人口的聚集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而没有同步的生活质量的提升,人居环境优化和城乡关系的和谐,也称不上高质量的城市化。因此,只有逐步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进程,着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质量,形成和谐的城乡关系,才能有效的提升宜宾县城镇化的整体水平。在当前,可以先让那些居住时间较长,或有一定资金积累或有一技之长的城市紧缺劳动力先市民化。
参考文献:
[1] 陈家富.促进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N). 人民日报,2004-02-05
[2] 陈元. 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 鲜祖得.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4] 石忆邵. 中国人口城市及其政策取向(J). 城市规划汇刊,2002,(5)
[5] 叶嘉安,徐江,易虹. 中国城市化的第四波(J).城市规划(京),2006.增刊
[6] 许经勇. 我国城市化的目标:城乡一体化(J).与现实(京),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