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声乐基础

声乐基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声乐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声乐基础

声乐基础范文第1篇

一、学会用气息支持歌唱

学生初始发声往往是不完满的,大都有“挤、卡、压”或者“虚、空、暗”等毛病。这些问题应让学生明白发声必须要有气息支持。我们观察小孩睡觉时的呼吸,会发现吸气、呼气的时间长短几乎一样。但歌唱中的吸气时间较短,呼气的时间要长得多。因此,声乐教学吸气肌肉组织在短时间内吸入较多的气(吸入多少要根据乐句的需要)进行训练,也就是说有效的吸气并保持住,有控制地释放气的这部分肌肉组织进行训练。这一短一长的吸、呼动作,学生往往只注意后者,如果没有前者的吸入,后者的发声进行则不佳,或者困难较大,因此,学生踏实地练习“快吸――慢呼”是必不可少很有效果的练习,一当掌握运用,发声就变得很容易了。

横膈膜是呼吸训练的主要部件,许多声乐文献中有三种呼吸方法:锁骨式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在教学实践证明,第一呼吸方法不能满足歌唱需要,后两种联合使用就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即横膈膜呼吸,它是隔肌(横膈膜)与两肋、小腹联合行动来完成的。赵伯梅先生曾经说过:横膈膜处于松弛状态时,是一个向上凸起的半圆式肌肉组织,吸气过程就是横膈膜逐渐拉紧、伸平、中部向下坠。当胸部涨起,肋骨也随之挺起,肺部就装满了空气,肋骨上的肌肉能帮助的移动,这样可以使下部周围扩大。在深吸气时,胸部可以扩张到极大。空气经过气管及支气管,最后才到达声门与声带。在呼出时,横膈膜松弛,腹部肌肉收缩,这些收缩的肌肉使腹肌向里与向上推动,将松弛的肌肉向上推入,是内中的气息被排出,松弛的横膈膜便回返到原来半圆形式。这种动作必须调节得非常圆滑、松弛与收缩,且徐缓地进行。有一点我们一定要清楚:吸气是由横膈膜控制的,呼出则由腹部肌肉控制的。①横膈膜的运动是歌唱的需要,怎样进行训练呢?⑴快吸慢呼:在生活中我们看到小孩抽泣的吸气方式,就是快吸,在练习时,快速地吸一口气,稍做保持,然后慢慢呼出。此时回感到有一股外部的力量将小腹向后推压,感到小腹与这股外来力量的对抗,这时横膈膜起着支撑作用,发声练习以发较短音为主(四分音符、二分音符),一般在中声区内练习,让学生明白用气息支持歌唱发声的过程。⑵快吸快呼: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狗跑累了后的呼吸动作,吸气时腹部向后腿方向移动,呼气时向头部方向移动,这就是标准的快吸快呼,即“狗喘气”,发声练习以激起音为主,起音尽量简单、干脆、利索。让学生大胆地发声,即便是发出不满意的声音也没关系,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敢大胆地唱出自己的声音。⑶慢吸慢呼:有了前面呼吸训练体会后,再做慢吸慢呼的练习就容易了,练习时心情愉快、安静,身体稍向后,两脚稍分开,全神贯注地慢慢地吸气,此时感到隔膜下移,随着吸入地空气增多腹部稍微突出,腰部周围也有向外扩张的感觉。呼气时注意保持吸气的状态,要让吸气肌肉组织有控制地、慢慢地放松,使气息通畅地呼出,练习是以发长音为主,音域也开始从中声区逐渐向两边发展。学生需要注意的是保持的力量是在横膈膜,呼出的力量是腹肌的收缩。练习呼吸需要有耐心,细心体会才能在一定时间内掌握吸气是横膈膜控制的,呼气是由腹部肌肉控制的方法。歌唱的呼吸训练是通过歌唱练习来发展的,在气息的保持与运用时应做到:让正确的方法成为习惯,再让习惯成为自然。

二、学会打开喉咙练习歌唱

歌唱需要将喉咙“打开”,即将喉咙做些细微的调整。打开喉咙主要是喉咽腔,使喉、口、鼻这些腔体形成一个适合于发声共鸣通道。为使达到歌唱要求,常用下列方法进行打开喉咙的训练。

1.“打哈欠”“叹气”打开喉咙

日常生活中,当人感到困倦时,伸个懒腰,打个“哈欠”紧接着说“我想睡觉”,此时会发现声音变得宽大了些,和平时讲话的声音有较大不同。在教学中用此法启发学生体会这种感觉,是较有效的方法,但须注意的是哈欠开得过头,因为开得过大,喉头有被向下挤压的感觉,发出的声音很靠后,声音黯淡,(有的学生这时听到自己的声音粗壮,以为这是喉咙打开,固执地在错误中徘徊,长此下去,引发声带病变)。所以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分寸,如有此问题,要求学生发出轻声明亮些的声音亦可,也就是说保持“哈欠”的感觉,朗诵地、吐字清楚地练习,声音进步是很快的。

2.寻找最方便的母音打开喉咙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发元音,有的好些,有的差些。五个基本元音i e a o u(意大利语),前面两元音i e 在口腔的前部即门齿处形成,而o u 两元音在口腔的深处即舌根处,而a 元音在前两者的中间,学生练习时,常常出现困难,要嘛是声音太“白”要嘛是太靠后,声音暗而空洞,字音不清。遇到“白”者,要求i e 元音适当后移,i e 两元音出现“白”的现象较多,主要时声带过分用力,通过元音恰当后移可以的缓解。声音太暗大都表现在o u两元音上,可以要求发声自然些,声音位置高位安放,可以得到解决。为使教学顺畅,还可加上辅音进行练习,如mi可以帮助寻找“亮”点以及用哼鸣寻找“高位置”等,都是切实可行的方法,由于学生有较大差异,选用学生最方便的元音,进行打开喉咙的练习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

打开喉咙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打开喉咙的训练和呼吸训练是同时进行的,喉咙打不开,发音不畅,咬字不清(声母与韵母拼读所需的气息量),吐字不亮(韵母不纯而无漂亮音色),常常是呼吸问题。为结束打开喉咙这一话题,引用下面一段话:“‘哈欠’确切一点说是‘隐蔽的哈欠’是歌唱时,用来降低喉头位置,并使嗓音饱满,甚至不会唱歌的人也易于相信打‘哈欠’,的状态会使声音饱满,重要的不是‘哈欠’本身,而是产生‘哈欠’的那些器官的开始动作,它不但能降低喉头位置,并能改善咽腔形态,增加声门下压力,从而改善了口咽腔形态不佳和声门下压力不足而产生的音色暗淡”。②

三、学会过度音练习扩展音域

初学声乐的声音训练一般在中声区进行,当中声区建立了较好的声音状态后,应尝试音域的扩展。除少数有自然高音的学生外,多数学生从中声区向高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因此必须要使用声区转换的过渡技术,解决我们称为的过渡音或换声点。

1.喉咙的打开有利于过渡音的解决

黄伯春先生在《著名歌唱家谈精湛歌唱》一文中,帕瓦罗蒂语汉斯的对话,汉斯问:“当你从中声区进入高声区转移变化时,在喉咙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吗?”帕瓦罗蒂回答“我想那里有种有所收缩的感觉”。又问“喉部肌肉稍有加强吗?”答“是,但不是真正的肌肉(收紧)的力量,相反,我想有关肌肉必须是放松的,像正在打‘哈欠’……”。③打开喉咙就是利用打哈欠的感觉,使喉咙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稳定的喉咙才能练出品质优良的高音来,特别是男高音声部更是如此。法国有一位男高音歌唱家杜普勒,“他发现如果将喉结向下稳定下来,则往高音唱能更宽阔,更洪亮,并使之上下统一”。④帕瓦罗蒂讲:喉部肌肉放松像打“哈欠”;杜普勒的喉结向下稳定,使声音统一。很清楚地说明“哈欠”对打开喉咙是最有效的方法。用“哈欠”练习打开喉咙容易得到兴奋、愉快、放松的感觉。喉咙是否打开了?男生从外部可以看到。女生则只能从声音判断。到了过渡音的地方,喉头的稳定才具有意义。因此用“哈欠”打开喉咙,用喉咙的打开稳定喉头,加上恰当的气息支持,过渡音就顺利解决了。

2.提高声音位置“面罩”有利于解决过渡音

为使中声区到高音区顺利转换过渡,中声区的声音应力求放在高位置上,所谓高位置即“面罩”。“面罩”就在颚的上方,是共鸣室,由所有的腔体如额窦和上颌窦等及额骨组成。⑤面罩共鸣作用很大,其声音透明、集中。由于声音 发出是在同一位置,母音(韵母)也就统一了,唱者会感到发出声音很容易。从中声区过渡高声区的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中声区切忌声音太粗、太重,音量过大,力求自然,柔和,中声区向高声区过渡就容易许多。

解决过渡音的传统方法是:“掩盖”、“关闭”即中声区唱较为开放的a,临到过渡音加o进行过渡,即掩盖,尔后加u进行关闭。因为u母音喉头自然位置比较低,容易形成通道,声音容易上去,但在教学中用上述方法,有时也难奏效,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寻找学生最方便的母音来练习过渡音,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过渡音的训练是复杂的过程,它必须通过人体的喉、咽、口腔、鼻腔、窦这些共鸣体以及整个人体协调工作的结果。特别窦作为高音区的共鸣体十分重要。“只有具备高的‘2800’的胸声,才能产生真正的窦腔共鸣。”“这个共鸣体虽然如此令人难以捉摸,但能用控制喉功能的同样方式去控制它。也就是用耳朵,用过去的经验的记忆和诗意般的联想,学生必须学会倾听‘2800’,然后把它保持在他发出的每一个音”。⑥

结语

声乐教学工作和提琴制琴师一样工作,从选材到制作都是极其细致的工作,声乐教学面对是学生,学生是主体,为使自己教学卓有成效,必须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个案,突出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在学校艺术生活绚丽多彩。

上述“学会用气息支持歌唱”“学会打开喉咙练习歌唱”“学会过度音练习扩展音域”等,文字表述只能一一道来,然而在教学中都是同时涉及,不可强调之一而忽略其他。

歌唱呼吸训练,为的是让学生用呼吸支持歌唱;打开喉咙的训练为的是解放喉咙,歌唱时好象喉咙不存在;过渡音的训练,为的是让学生具有宽广的音域和漂亮音色。

声乐基础训练是每位学生必经之路,师生携手共进,定有收获。

注释:

①赵伯梅.《歌唱的艺术》

②[法]R.于松.《歌唱发声生理学》

③黄伯春.《著名歌唱家谈精湛歌唱》

④田玉斌.《谈美声歌唱艺术》

声乐基础范文第2篇

1、音名:乐音体系中各音级各自的名称。

2、全音和半音: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叫做“半音”。两个半音叫“全音”。在钢琴键盘上,相邻的两个琴键都构成半单。

3、音组:在乐音(音中还有噪音,这也是与乐音进行区别,噪音无固定音高)体系中有八十多个音,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便采用分组的方式。分为小字组、大字组。

(来源:文章屋网 )

声乐基础范文第3篇

关键词:声乐教育;声音基础训练;个性创造

任何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都具有自身的特殊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细心地观察注意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加之以良性方向的引导,使之又快又好地形成自我的独特演唱风格。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竿子打到头,要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相结合,掌握并灵活运用声乐教学方法。本章针对声音基础训练、个性创造这两个单独个体,对二者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同行带来一些参考意见。

一、声音基础训练是学生个性创造的基础

声音基础训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基础理论、基本技法。学生只有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巧后,才有可能形成个性创造能力。在声乐教育中,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情感表现能力,严格对学生进行声音基础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的个性创造能力。然而纵观近些年音乐专业学生的演唱情况,仅有少量的学生比较优秀,达到了基本要求,大部分学生的基本技能普遍偏低。这一现象与当前的教育模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许多学生日常训练过于单一,而且训练方法基本上都是为了应付高考而制定的。这些方法虽然能够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一两首考试歌曲,但是学生却缺乏扎实的技术基础。而考生进入大学之后,教师为了重点培养个性,忽略了声音基础训练,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声音、音域、音区结构,进而出现好高骛远的现象,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没有掌握声音基本技能、技法的情况下就过度追求新奇怪异,只会离艺术创造规律更加遥远。扎实、严谨的声音基础训练是所有学生都应该经历的学习规程,其是学生创造鲜明个性的基础。

二、丰富的情感表现力是演唱个性的前提

声乐演唱是一种表达情感、展示艺术的活动。歌唱者在完全掌握声乐艺术的基本技巧后,将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到声乐演唱中,创造出富有个性的作品,这是声乐演唱的意义所在。声乐演唱是由声音和歌唱技巧共同构成的。声音是演唱者操控气息,运用器官和共鸣腔体而产生的,所以演唱者在音乐艺术表现中应该将声音和感情融合在一起,应用富含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演唱,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将声乐的艺术性展现出来,才有可能创造出令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声乐演唱中表现出的情感体验都是从生活中获取的,同时情感表现力也是评估演唱者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指标。情感表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刻苦的进行基础训练,不断学习、实践,在生活中获取情感经验,在练习中尝试将其融入到歌曲中,才有可能提高情感表现力。每位演唱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这些差异是因为歌唱者自身对生活有着不同的感悟认识,是因为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艺术经验存在区别。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才会在声乐表现中出现不同艺术特色的表演,才能创造出百家争鸣的盛况。通过对不同艺术的个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情感表现力是实现个性创造的前提。在歌唱表演中,歌唱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只有将情感渗透在歌声中,才能超越技巧、感动听众,才能实现物我合一,走向艺术巅峰。

三、个性创造是声音基础训练的终极目标

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所以艺术创造的重点就是如何超越生活。艺术与创造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但是二者却不可分割,艺术一旦离开了创造,那么就会失去色彩。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学生展开声音基础训练,而且还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当学生的声音理论知识和技巧到达一定程度后,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演唱风格和演唱个性进行雕琢,以免经过系统训练后却将学生的演唱灵性消磨光。所以音乐教师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技巧训练的基础上,还应该将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使学生能够发挥音乐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新时代主义下的大学生对未知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也喜欢幻象和创造,声乐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力充分发挥出来。音乐是通过听觉来传播的,因此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听觉修养,提高学生声乐艺术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将创造力发挥出来。个性创造不仅能够将艺术家的智慧展现出来,而且其也是艺术作品想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具有音乐影响力的艺术家,虽然彼此的艺术风格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其在个性创造方面始终均抱着坚持不懈的态度。所以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按照艺术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将声音基础训练当作核心,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声音基础训练、个性创造这两个单独的个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把握音乐艺术,为未来艺术创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艺术修养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由此可见,声音基础训练与个性创造是相互作用的,二者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吴琼.声乐教育中声音基础训练与个性创造的关系[J].科技创业家,2013,17:172.

声乐基础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 声乐技能 实践课程

声乐课程是国内各普通高等学校基础音乐教育 (音乐学)专业的核心内容,其内容是依据培育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需要而设置的,涉及非常广泛,包含声学、音响学、美学、声乐理论、舞台表演等学科范围,是一门非常具有实践性的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基础教育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声乐技能实践课程在培养基础音乐教育人才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同时,扎实的声乐实践能力已成为评价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声乐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声乐实践课程来实现的,因此,声乐教学实践,已成为声乐专业建设和基础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开设现状

1、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在国内高校的基础音乐教育专业中,对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够细化,较为随意,不够系统,缺乏完整的音乐学科体系,缺乏整体观念,可供学生选择的范围非常小。此专业的大部分音乐实践老师使用师范类的教材进行教学,针对普通高校学生的统编音乐实践教材较少,而且多数这类音乐教材的编排不够严谨,往往随意选取曲目,缺乏较为科学的审美性。许多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几乎没有机会接触真正的声乐艺术,对纷杂繁多的音乐形式与种类难以识别,对不同格调的声乐作品难以把握。

2、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不均衡。不仅仅在音乐基础教育领域,基础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经济相对发达,社会更加开放的区域,普通高校的基础音乐教育也较为深入,生源质量与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较好;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地加强,生源很不稳定,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够合理,甚至有些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规模逐年减小,形势非常不容乐观。此外,很大一部分学生将音乐看作高考的捷径,为了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他们往往只把音乐作为跳板,这种现象导致了很多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论是基础素质还是音乐素养方面都不具备优势。

二、声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声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是培养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声乐实践能力的主要渠道。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声乐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掌握声乐基础理论以及正确的发声方法基础上,为以后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而储备的能力。具体包括了歌曲演唱、乐器弹奏、课外声乐活动指导以及声乐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推行,传统的声乐实践教学的设计已不符合新的教学需要。过去的声乐技能实践教学以内容灌输为基础,教学模式比较枯燥,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对声乐教育的新要求,很难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多元化的声乐技能实践教学的设计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进一步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多元化声乐技能实践教学设计是时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学生的基础水平是不一样的,在声乐教育中,可以设置不同的基础课程,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进行时间、课程的选择,学习适合自己的曲目,提高声乐技巧。

三、强化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方法

1、丰富声乐实践教学的内容。高校音乐教师在声乐教学实践中,重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可以在声乐技能实践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细化的分组,将音乐素养相似、存在相同问题的学生划到同一个声乐技能实践训练小组中,进行小组形式的实践教学,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纠正声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此外,高校音乐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排练歌剧片段的形式开展声乐技能实践训练。

2、改善声乐实践教学的方法。在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上,很多学校曾走过弯路,具体表现为:完完全全地模仿专业音乐学院的办学模式,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像专业演员,也不具备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所需的综合素质。与声乐专业不同,在对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要注重学生作为音乐教师的角色。要求高校音乐教师在声乐实践课程教学中,注意对声乐教学方法的优化,及时改变那些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教学方法,避免单纯的声乐训练模式。高校声乐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形式的实践教学,比如,在日常的声乐技能实践课程中,除了单纯的声乐技能练习,可以增添学生之间或者与声乐教师之间相互评价的环节,由此可以加深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声乐实践的深刻认识,也可以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轮流做老师,向学生授课,互换角色,之后大家相互评价,取长补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提前进入教师这个角色,熟悉音乐课堂的授课环节、授课语言,为将来参加工作奠定基础,又有利于学生以中小学生的角度审视和评价声乐讲解的效果,以最直观的形式提高授课效率。

声乐教师要在声乐技能实践课程中多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声乐教学设备,引进专业的评价机制,增加学生对声乐技能实践的认识,进而拉近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与未来声乐工作的距离。

3、重视声乐理论课程与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联系。理论知识是声乐学习的基础,过去的教学设计有局限性,基础知识与实践经常割裂开来,影响了学生的表演积极性。教师可以先整理声乐教学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做一个分类。然后分析学生的特点,这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科学教学的重点,了解学生的特质,按照学生的特点传递相应的声乐理论知识,区别划分,区别教学。在教学中要及时观察和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纠正不合适的教学设计,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使学生的实践和理论学习能够结合在一起。另外要拓展声乐曲目的范围,声乐曲目不能过于单一,也不能太过简单或者复杂,更不能只是简单地增加数量,要注重多角度全方位地拓展曲目。可以将民歌、戏剧、通俗歌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可以添加外文曲目,通过丰富的曲目题材,提高学生综合声乐技能,使学生在不同的种类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在表演上,重唱、合唱以及独唱都要有所涉及,综合培养学生的声乐技巧,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

结语

普通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应该从充实课程的内容、创新声乐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添设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边沿课程,只有做出这样的改变,才能使得声乐技能实践课程在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中发挥作用,从而体现出在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开设声乐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龚永红.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改革思辨――践性音乐教育哲学之维[J].中国音乐, 2014 (03):153-155+178.

[2]聂国红.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A].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邵阳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2008[C]. 2008:3.

[3]尹爱青.“尊重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A].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学学会、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学学会、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006:6.

声乐基础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老年大学;声乐课;基础知识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126-01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音乐基础知识

著名音乐理论家、教育家李重光先生曾在他的书中指出:“想学音乐,不管你是有兴趣还是没兴趣,不懂一点音乐理论知识是不行的,就是唱一条简单的视唱,没有音乐理论为指导,也要发生问题。”只一句话,就道出了学习音乐理论的必要性。我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的老年学生对学习乐理的态度还是积极地,但对于学习视唱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这直接影响了视唱的学习效果。这时教师要做的就是要找出原因想办法让老人们对视唱感兴趣。一般来说很多人对视唱的功能和作用缺乏了解,所以会导致出现两种情况:其一觉得唱视唱没用不如多唱几首歌,其二不知该如何唱视唱。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要给学生明确视唱的概念。视唱,就是看着谱,立即把乐谱上所标记的,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准确地唱出来。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感受到视唱的美,也就是说视唱曲也可以唱的很好听。再次教师在视唱曲目的选择上应尽量突出风格、地域的多样性,使学生通过小小的视唱曲领略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进而达到喜爱视唱的目的。

二、选择合适的教材与内容

音乐基础知识包括乐理和视唱练耳,目前市面上的乐理和视唱练耳书很多,大多是针对音乐高考生和音乐院校大学生的,对于老年大学的学生而言由于接触的是简谱,因此乐理知识和视唱的学习内容可以选择简谱乐理和简谱视唱。简谱乐理的学习内容可以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节拍与节奏、调号与变音记号、常见装饰音记号、常用提示记号等。视唱练耳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是不分家的一门课程,但在老年大学的声乐课中我建议只选择视唱教学。理由有二:首先,老年大学的声乐课一般是一个半小时,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练耳教学;其二,练耳教学需要学生课后自己反复练习,老年大学的学生在能力和条件上要自己完成练习是有一定困难的。老年大学的简谱视唱内容可以包括:基本音阶与音程的练习、2/4、4/4拍子及基本节奏练习、附点节奏、休止符、切分节奏、3/8、6/8拍子与三连音、弱起小节、和声小调与旋律小调、装饰音、变化音、转调及较复杂的节奏。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

前面提到老年大学的声乐课学习乐理的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认识简谱,以及谱中的符号术语。乐理的内容虽说是固定的,可每节课教授什么知识点的主动权还在老师手中,不一定按照书上的目录按部就班地教。教师可根据学唱歌曲的情况,适时地加入相应的乐理知识,便于老年学生的理解。例如在学唱歌曲《花非花》之前教授力度记号,学唱歌曲《长城谣》之前介绍反复记号等。每节课的知识点不必贪多,要尽量做到讲一个会一个。很多老年人的接受能力本来就不强,切不能像对待高中生或大学生那样,一两节课就讲掉一章的内容。

教授视唱的顺序不同于乐理,教师必须按照教材的顺序按部就班地进行。必须强调视唱与乐理相结合的原则,在练唱中加深对乐理的理解,反过来又以乐理指导视唱的练习。另外,前面提到在视唱曲的选择上要注重多样性,我们学唱的歌曲也可成为视唱的素材。例如歌曲《跑马溜溜的山上》,旋律中涉及了前八后十六、小附点、四个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教师可选取其中的一个乐句,先唱节奏后视唱,这样既学习了视唱又学会了歌曲,真是一举两得。

四、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枯燥的,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要让老年朋友们在声乐课中学有所乐、学有所得享受快乐的教学过程。大家都知道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是保持愉悦心里的必要条件。教师应想方设法地来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

教学中少用晦涩的专业术语,更多地运用大家身边的形象词语讲解理论知识,使学员感到亲切易懂,轻松领悟教学要点。例如:在讲解三连音时,教师可以把三连音的概念简单地解释成把一拍平均分成三份,其音响效果就像是重复地念三个字的名字。我的名字就是三个字,可以让学员重复地念“牟晓娟、牟晓娟、牟晓娟”。在教学实践中这样的小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基础知识是学好声乐的基础,音乐基础知识是老年大学声乐课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重视音乐基础知识教学,不断研究、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声乐课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老年群体声乐素质提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