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庸医治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语法教学;形式;意义;用法
众所周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这四大语言技能的培养都离不开语法。语法是语言赖以形成和发展的要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支架。只有掌握英语语法知识,才能使听读成为有效的输入,使说写的输出也有章可循。但是,近年来,随着各地英语中考、高考中单选题的消失,人们对语法教学的重视度越来越低,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往往无意识地弱化了语法教学。事实上,英语新课程不主张淡化语法,只是提出教师不要过于强调单纯传授语法知识的做法[1]。因此,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优化语法教学,促进语言的有效生成。
Larsen-Freeman指出,语法并不是静止的语言知识,而是一种语言技能的动态应用的过程,故称为语法技能(grammaring),即一种形式和语义准确,而且得体地运用语法结构的能力,因而语法教学应包括三个维度:形式、意义和用法[2]。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Go for it!)的语法课安排在Section A部分的最后一个课时,而不是每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正是基于语法教学这三个维度的递进考虑。Section A部分第一课时的听力和口语表达以及第二课时的小阅读文本内容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资源来感知语法形式,让学生全方位接触语法知识现象。学生带着对语法知识的初步感知进入到语法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循序渐进地探究语法意义。随后,学生在Section B部分的学习中可以自然地巩固所学,拓展语法运用,由浅入深,直至完全掌握该语法现象。下面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Go for it!)八年级上册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中Section A部分的Grammar Focus (3a-3c)教学为例加以探究。
一、感知语法形式
感知语法形式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形式即读句子或语篇,从视觉上了解语法知识点的形态和组成。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演绎法教学,即教师先罗列语法规则,然后展示例句,而忽视了教师引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式、探究式以及情景式语法教学行为[3]。这样的感知形式缺乏新意,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和乏味,也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教学效果不佳。也有用听力导入语法教学的案例,教师播放听力资料,内含本单元语法点句子,学生在训练听力的过程中,从听觉上感知语法形式。这种方式较为间接和隐晦,有些英语基础不佳的学生往往感知不到,因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本课教学中,我们将视觉效应和听觉效应结合起来,使用教材中出现的图片和人物,编辑对话,整合内容,制作了两个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语音听力、视频资源、文本资料三位一体进行感知,先在脑海中初步形成此单元语法的形式。
本教学单元的重点语法为将来时态,是对未来的预测,包括There will be ...和People will ...两个句型,同时还结合了比较级。Section A第一课时中包含了许多对未来情况的预测,有正面积极的预测,也有负面担忧的预测。因此,教师在设计感知活动时,将Section A第一课时中出现的预测整合起来,编辑对话,邀请了两名学生进行朗读,配上图片,制作了两个视频。视频的内容为两名学生共同谈论未来世界。
【课堂实录】
T: Let’s enjoy a video. Try to find out what they are talking about.
(Play Video 1)
Ss: The prediction about the future.
T: That’s right. So what is Anna’s prediction about the future?
S1: There will be fewer trees.
T: There will be more trees, less trees or fewer trees. Which one is right?
Ss: Fewer trees.
T: Right! Let’s read it.
Ss: There will be fewer trees.
T: Any other prediction?
S2: There will be more people.
S3: There will be less fresh air and more pollution.
S4: There will be more buildings in the city.
S5: There will be less fresh water because there will be more pollution in the sea.
T: These are Anna’s predictions. Let’s talk about them together.
(A few minutes later)
T: Now let’s go on watching another video. What are they going to talk about? Try to get the main idea.
(Play Video 2)
Ss: 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 prediction about people’s lives.
T: Very good answer. So what are their predictions about the lives in the future?
S1: Kids will study at home on computers.
S2: More books will be on computers, not on paper.
S3: People will not use money.
S4: People will have more robots.
S5: People will live to be 200 years old.
T: OK. Let’s talk about predictions about people’s lives in the future.
【教学反思】通过观看两个视频,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对预测未来的将来时态的句子进行了初步双重感知。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又对这一语法知识进行了模仿运用。交流前,教师已经把相关的句子呈现在白板上,只不过,除了“There will be”“People will”“Kids will”“More books will”这些表示对未来预测的将来时态语法结构外,其他的具体内容都被纸条盖住了。在交流中,每当学生讲出一个句子时,教师撕开遮挡纸条,呈现此句,但是fewer, less, more的位置仍空缺,需要学生再次斟酌,选出最佳答案,随后教师再呈现正确答案。此举目的是让学生对此重点知识引起注意并思考,并自主对比三个词之间的差异。最后,教师请学生再次阅读板书上的句子,进一步巩固本课语法点。板书设计见图1。
二、探究语法意义
通过对语法形式的感知,学生已经在脑海里初步形成了此语法结构的形式。教师应趁热打铁,在感知语法形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并理解语法意义。每个语法点都有其内在含义,例如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具体差别,两者都表示过去发生的事,但是过去时表达的仅仅为过去事情的动作,而现在完成时强调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所产生的影响和结果。类似这样的意义理解,教师很难通过一两节课将其讲述清楚,学生一定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内化其差异,领悟其意义。以课本中3a习题为载体,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领悟本课语法点的意义。
【课堂实录】
T: It’s time to make our own predictions. Please open your books and finish Activity 3a by yourself.
T: Let’s check.
S1: In 100 years, there will be more cars because there will be more people in the cities.
T: Wonderful. Do you all agree with her?
Ss: Yes.
T: Are you sure? But I think there will be fewer cars because there will be more planes or flying cars. Is that possible?
Ss: Yes.
T: So you may find more than one answer to some questions. Let’s go on with the next one.
S2: In the future, there will be less fresh water because there will be more pollution in the sea.
T: Excellent. Do you have a different answer?
S2: In the future, there will be more fresh water because there will be less pollution in the sea.
T: Which one is right? Yes, I think both are right.
【教学反思】在语法意义领悟部分,教师请学生完成课本中3a 的习题。刚开始学生的答案比较局限和保守,教师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引导学生发现有些习题可能不止一种答案,即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级的正反两面,全面认知和理解语法含义。在完成习题以及校对后,教师带领学生齐声朗读一遍3a中所有的句子,目的是让学生顺利完成第一步骤中的语法形式到第二步骤中的语法意义的过渡。随后,教师展示课本中3b习题中的图片(见图2),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用一句话完成图片对未来的描述,操练此课语法。在此过程中,每位学生描述的内容都各不相同,发挥想象,相互讨论,碰撞出精彩的思维火花。不难发现,在3a练习的铺垫下,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此课语法点的意义,在3b内容的表达上,学生自主组句,同伴间不同的表达方式既开拓了彼此的思维,弥补了不足,也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理解此语法点的深层意义。
三、拓展语法运用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的开展,从感知语法形式到探究语法意义,学生已经对本课重点语法有了清晰的认识。在语法运用拓展部分,教师可以依托课本材料,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非文字信息,在情境教学中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表达,灵活运用。在语法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语言使用的语境。有学者提出,语法本身并不枯燥,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学习过程中感觉到有趣、有意义。也就是说,教师需要设计一个语境,这个语境能使语法教学变得有意义,不再单纯要求学生简单地记忆规则[4]。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教师收集了本单元第一、二课时中出现的所有对未来预测的图片,并进行了适当补充和拓展,将这些图片整合起来,制作了一个flas。教师播放动画,让学生首先欣赏图片,然后看图说话。整个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生成语言,并将重点知识以语篇的形式表达出来,做到了在情境中操练语法和运用语法。
【课堂实录】
T: Here are more pictures. Try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alk about them.
S1: In the future, kids will study at home on computers, not at school.
S2: Books will be on computers, not on paper.
S3: People will have more free time because robots will do more jobs for people.
S4: People will not use money. Everything will be free.
S5: People will spend more time with family.
S6: There will be more pollution because there will be more cars in the cities.
S7: There will be world peace.
T: Now who can be a reporter and talk about the pictures one by one?
【教学反思】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语言运用效果,教师设计了科学合理的学习支架。第一步,教师播放flash,先请学生从头到尾观看。第二步,教师展示一幅图片,请若干个学生发表观点,通过对比,开拓大家的思维。第三步,教师请一名学生完成flash中所有图片的解说。科学合理的学习支架,让学生在一闪而过的图片库中,达到由形式感知、意义探究,最后输出所学,即灵活运用语言的效果。
综观整节语法课,教师一改往常讲授习题为主的单调模式,创立英语语法学习三步骤,从感知语法形式到探究语法意义,再到拓展语法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境中灵活应用语法知识,提高语法技能,提升英语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考试,不是新课程的天敌――关于英语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与评价关系的思考[J]. 人民教育,2007(6):35-37.
[2] LARSEN-FREEMAN D. Teaching language: 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9: 112.
1、两杯热水加一杯半凉水,倒入搅拌机,再倒入一杯半脱脂奶粉,搅拌机开低速,搅5秒钟;
2、往搅拌机里加入三大匙买的酸奶做“引子”,低速再转5秒钟;
3、倒入带盖的干净无水的玻璃大碗里,盖好,放到温暖的地方,静置4到8小时;
吉林省吉林市妇幼儿童保健中心,吉林吉林 132011
[摘要] 目的 分析依托咪酯乳剂在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其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和丙泊酚组,每组40例。依托咪酯组静脉注射0.3 mg·kg-1的依托咪酯乳剂; 丙泊酚组静脉注射2.5 mg/kg的丙泊酚注射液。观察并记录两组在注射前、注射后以及苏醒后(分别以T1,T2,T3表示)的DBP、SBP、HR、SpO2、RR变化,同时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术中知晓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都顺利完成。麻醉诱导时间丙泊酚组(36.40±8.16)s,依托咪酯组为(37.20±7.35)s。苏醒时间:丙泊酚组(5.22±2.12)min,依托咪酯组(5.38±2.05)min,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 丙泊酚组T1时SBP、DBP、RR、HR均降低明显; 依托咪酯组T1、T2及丙泊酚组T2时SBP、DBP、RR、HR均变化不明显。不良反应:丙泊酚组18例出现注射部位疼痛;依托咪酯组中8例出现肌阵挛患者, 2例注射部位疼痛。两组患者未出现人流综合症和术中知晓,也无SpO2明显下降。结论 依托咪酯乳剂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发症小等特点,能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
关键词 人工流产;麻醉;丙泊酚;依托咪酯
[中图分类号] R61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a)-0126-02
人工流产术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是对意外妊娠的补救措施。手术虽小,但患者在术中扩张子宫颈和刮吸子宫内膜时,会感觉到疼痛,有的患者还会由于迷走神经兴奋,导致主要表现为心律紊乱、心动过缓、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汗、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等的人工流产综合征,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或者昏厥[1-3]。为了使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承受的痛苦减轻,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降低,分析依托咪酯乳剂在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其使用的临床效果该院妇产科2012年6—10月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依托咪酯乳剂进行静脉麻醉,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2~37岁,体重41~75kg,孕周6~9周,ASA I级,患者均排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和丙泊酚组,每组40例。依托咪酯组静脉注射0.3 mg/kg的依托咪酯乳剂; 丙泊酚组静脉注射2.5 mg/kg的丙泊酚注射液。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6h禁饮禁食,不停止使用其他药物。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并静滴乳酸钠林格氏液,监测患者DBP、SBP、HR、SpO2、RR变化,并进行鼻管吸氧3 L/min。依托咪酯组静脉注射0.3 mg/kg的依托咪酯乳剂; 丙泊酚组静脉注射2.5 mg/kg的丙泊酚注射液。待患者睫毛反射和意识完全消失后进行手术,如果体动反应在患者手术中出现则追加药物,药物剂量为首次剂量的1/4~1/2。
1.3 观察项目
术中监测患者DBP、SBP、HR、SpO2、RR变化,针对性做出处理。记录两组在注射前、注射后以及苏醒后(分别以T1,T2,T3表示)的DBP、SBP、HR、SpO2、RR变化,同时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术中知晓。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PS 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都顺利完成。麻醉诱导时间丙泊酚组(36.40±8.16)s,依托咪酯组为(37.20±7.35)s;苏醒时间:丙泊酚组(5.22±2.12)min,依托咪酯组(5.38±2.05)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丙泊酚组T1时SBP、DBP、RR、HR均降低明显;依托咪酯组T1、T2及丙泊酚组T2时SBP、DBP、RR、HR均变化不明显,见表1。不良反应:依托咪酯组中8例出现肌阵挛患者,2例注射部位疼痛;丙泊酚组18例出现注射部位疼痛。两组患者未出现人流综合征和术中知晓,SpO2也无明显下降。术中无人流综合征发生。
3 讨论
人工流产术是妇产科门诊最为常见的手术之一,其特点为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技术普及广泛,手术时间短。因此对于此类手术的麻醉,要求起效迅速,并且手术完毕后,患者能够快速的恢复意识并保持清醒,以便尽快离院。丙泊酚和依托咪酯都是短效麻醉药物,都有作用时间短,起效快、意识恢复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简单快速的手术。二者相比较其起效时间、作用时间、以及恢复速度等均无明显的差别,但依托咪酯对于维持心血管系统的稳定要由于丙泊酚,有研究表明丙泊酚达到麻醉诱导剂量时,会抑制心血管系统,使患者动脉压下降,而依托咪酯则无此现象发生[4-5]。这与该组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该组实验中,使用丙泊酚注射液的患者,出现心律下降,动脉压大幅度下降的现象,而使用依托咪酯注射液的患者,心律基本无变化,动脉压轻微本下降。因此依托咪酯更适合用于向无痛人流这类小型手术。
依托咪酯乳剂还有对血管刺激轻微的特点,因此在手术麻醉时可以单独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依托咪酯不当可能造成肌阵挛。主要是要控制好用量,因为依托咪酯的镇痛作用较小,所以用量小容易出现术中腹痛,而用量过大可能造成肌阵挛,因此医生要对药物的使用剂量把握得当。
综上,依托咪酯乳剂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的短时静脉麻醉时具有安全性高、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36.
[2]盛卓人,况铣,李文硕.临床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272.
[3]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汪芳俊,王玲英,郑述碧.依托咪酯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临床观察[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22(4):336.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施行喉镜暴露声门和插管过程中常易发生血压急剧升高,心率加快等循环反应。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不良反应,力求麻醉诱导平稳,近年来已得到麻醉界的普遍重视。本文旨在比较异丙酚、依托咪酯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对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例开腹手术病人,年龄20~62岁,ASA I~Ⅱ级,无心血管疾病史,术前血压、心电图正常,随机分为两组,术前临床资料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1.2麻醉方法:病人术前应用阿托品0.5mg,鲁米那0.1mg肌内注射。入手术室后开放上肢静脉输液,并行面罩加压吸氧去氮。两组病人分别以芬太尼0.2μg/kg+异丙酚2mg/kg(D组)或依托咪酯0.3mg/kg+司可林1.5~2mg/kg(E组)诱导,插管1次成功者方列为观察对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以异丙酚持续微泵推注,以芬太尼氟哌定合剂、维库溴胺间断静注,必要时吸入氨氟醚维持麻醉。患者人手术室后测BP、ECG、SpO2,记录诱导前、插管即刻、插管后3分钟、5分钟、10分钟病人的SBP、DBP、HR、SpO2的变化(见表2),并将所有数据进行t检验。
2 结果
两组组内诱导前与插管即刻比较:D组SBP、DBP升高(P
3 讨论
异丙酚和依托咪酯作为麻醉诱导用药都具有诱导快,作用时间短、麻醉过程平顺的特点。血流动力学显示依托咪酯组血压和心率在插管时升高最为明显,异丙酚组血压虽有升高,但心率不增快。这是由于异丙酚舒张外周血管,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抑制压力反射等作用,可引起血压、心率明显下降,以对抗气管插管引起的循环反应。且异丙酚可特异性的松弛下颌,抑制咽喉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感受器,从而减轻插管反应。
【关键词】 宝石刀 毛囊移植 脱发
Hair follicle grafting with sapphire scalpel technique for baldnes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effect of hair follicle grafting with sapphire scalpel technique for baldness.Methods Under the local anesthesia,a scalp strip was harvested from the back of the head,adjacent to the hairline.And under magnification,the strip was divided into a series of hair follicel grafts.After the recipient holes were made with the sapphire scalpel in the designed area,the single-hair grafts were implanted into the holes.Results 212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this operation.Defferent groups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s differently:groupⅠ was about 72%,groupⅡ was about 17.3%,groupⅢ was about 10.7%,and groupⅣ was about 0.The grafted hairs grew in the direction of normal hairs,with 98.2% survival rate even in a scarring area.Conclusion Hair follicle grafting with sapphire scalpel technique may be an ideal method for baldness treatment.
[Key words] sapphire scalpel;hair follicle transplantation;baldness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脱发人群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开始寻求一种治疗脱发更为有效的方法。而今,以1822年Dom Unger的动物实验为开始标志的毛发移植术发展至今已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现在这项技术发展到单位毛囊移植,该方法为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脱发开创了新纪元,并已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2月~2008年2月解放军第455医院收治的患者共212例,男163例,女49例。
1.2 手术方法
1.2.1 切取供区头皮 目前毛发供区有多种,最常见的安全供区是头枕部[1]。1995年Unger[2]研究的毛发安全供区为:前界在耳屏前约2.8 cm,并平行于耳颞发际线。上界在Alt’s供区枕部中线上1 cm平行线处,下界依据家族史遗传史确定。然而,精选颞部、枕部毛发边缘区的毛发作为供区[3],最适合应用于毛发移植。手术沿发际线内侧2~3 cm范围内选取单侧头皮,进行局部肿胀麻醉使毛囊单位之间的距离增宽以方便获取,以单刀切取法[4]切取麻醉范围内宽约1.5~2.5 cm,长约15~30 cm,发干高约0.7~1.0 cm,水平方向梭形带发头皮,深达毛囊下组织。注意切取时,刀片方向与毛发生长方向一致,以免损伤过多毛囊。创面以2-0可吸收线皮下间断缝合,4-0单丝线皮肤连续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