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篇故事

一篇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篇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篇故事

一篇故事范文第1篇

秋风,掠过了江畔。它用它那略带寒意的手,轻轻拂过江边的那棵大树,希望带走几片树叶,把它们捎往新的世界。

那是一片弯弯的树叶,紧紧地缠绕着树干。秋风呼呼地吹,它随风颤抖着,发出一声声无力的。它仿佛在极力挣扎着,却无法摆脱风的约束。最后,它再也抱不紧树干了,被秋风牵扯着,离开了树的怀抱。它慢慢地飘落着,不断回过头来,留恋地望着那棵大树。终于,它落到了江上,划破了平静的水面,接着,传来了一声重重的叹息……

弯弯的树叶漫无目的地在水面上飘荡,它觉得空气变得更冷了,不由得缩紧了身体。一种孤独感涌上了它的心,它实在无法忍受这种离家的滋味。落叶再也忍不住了,埋头哭了起来……

而这时,它的周围,突然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那似乎是一个小生命在极力挣扎着,正无助地呼唤着。落叶凑近一瞧,那是一只落水的蚂蚁在向它呼救着!它连忙张开双臂,伸出手,让小蚂蚁爬到它身上。小蚂蚁挣扎了好一会儿,终于爬上了这艘落叶小船。刚上船,小蚂蚁立刻感激地对落叶说:“太谢谢您了!我在江边玩耍,忽然来了一阵大风,把沙子连我一起卷入江中了!若不是您,我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这是一片十分善良的树叶。它关切地对蚂蚁说:“先别说那么多了!你的身体还很虚弱,在我这睡一会儿吧!不用担心,我会向你的家人一样照顾你的!”

蚂蚁睡下了。它睡得那么安详,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

日落西山,月亮升起来了。这是落叶离家后的第一个夜晚。月光是那么微弱,那么清冷,落叶的思绪,又随着这月光,飘回了那棵树上。

它想起了它刚刚抽出嫩芽的时候,树木妈妈,是那么精心地照料它,总是给予它最多的养分;而它的同伴,也是如此关心它。每当风雨来袭,同伴们总是替他阻挡,以免它受到伤害……它曾经拥有一个如此温暖的家,而现在,过去的时光如一场梦,匆匆飘过,它就这样离开了这个温暖的家庭……想到这儿,落叶不由得闭上了双眼。等它睁开眼,在它眼前出现的是小蚂蚁的身影。小蚂蚁早已醒来了。这会儿,小蚂蚁正站在落叶小船的边上,望着那惨淡的月光,望着远处水天一片。不时,还传来一阵阵轻轻的叹气声……月儿在天空轻轻地摇晃着,远处,传来一阵阵蝉的鸣叫声。小蚂蚁的一声声叹息,充斥着落叶的耳朵。落叶知道,小蚂蚁与自己一样,远离故乡;小蚂蚁的心中,也同样忧愁,同样痛苦。落叶低下了头,沉思了许久,突然抬起头来,把手搭在了小蚂蚁的肩上,轻声说:“别伤心了!我理解你想家的心情,放心吧,我一定会送你回家的!”

小蚂蚁回过头来,眼里流露出感激的神色。它凝视着落叶的眼睛许久,眼里仿佛有一种异样的东西在打转儿。它紧紧地握着落叶的手,久久舍不得放开……

第二天,落叶开始航行了。小蚂蚁坐在小船的最前头,依旧沉默着,望着波涛滚滚的江面,眼里不知是忧愁,还是憧憬。落叶也默默地前进着,一声不吭。

突然,小蚂蚁发话了。

“落叶,你的家在哪儿?”

小蚂蚁仍旧望着江面。落叶却吓了一跳,怔住了。

“我的家呀……我的家,就在这江面上……”

小蚂蚁回过头来,意味深长地打量着落叶精细的纹理,轻轻地问道:“是真的吗?……嗯……”

小蚂蚁沉默了,不再发话。落叶的心中,却又飘过了一丝忧郁。它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温暖的家,每每想起这些,它的心中总会飘过一阵阴霾。

寂寞的几天又过去了。小蚂蚁依然沉默,它们之间的对话越来越少,也许是它们的愁绪,占据了它们的脑海,但是它们心中所想的,却总是一样的。

船,依然前进着。远处渐渐出现了重重叠叠的高山,小蚂蚁日夜思念着的家,马上就要到了。

凌晨,船悄悄靠岸了。小蚂蚁登上了岸,却没有马上往家走,而是回过头来,默默凝视着落叶,眼里,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情。这已经是十几天来都没有出现过的事情了。小蚂蚁终于发话了。

“落叶,其实我一直知道,你比我更想念自己的家。可是,你再也回不去了。我知道,每天夜里,你都没有睡好觉,你的思念比我更深。但是,你虽然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你却为我圆了回家的梦,使我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是多么想做你的家人,永远陪伴你,给予你快乐,可惜,也许你这辈子的恩情,我很难偿还了……”小蚂蚁说着,呜咽了起来……

落叶的眼中,早已涌满了泪水。但它仍然笑着,紧紧地握着蚂蚁的手,对蚂蚁说: “这辈子,我恐怕再也回不到我的家了。但是,你的一番话,却使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感受到了爱。你的一声感谢,其实是给予了我最大的安慰。有了你,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再有遗憾了!……”

一篇故事范文第2篇

1977年恢复高考,当时我在农村插队。那会儿特别缺老师,高中毕业的我算是“人才”,教育局派车把我从村子直接拉到师范学校培训了一个月,听了几堂老教师的课,就分配到学校教初二语文。

因为刚从农村抽调上来,学校不让我参加高考,我也不好意思提。一直拖到1978年来了新老师,学校终于同意了。说起来不好意思,我虽说是高中毕业,但真正在教室里听课的时间并不多,不断地被拉出去学工、学农、学军。那两年,学会了编草袋子、打靶射击、看图纸车零件。因为学校经常搞文艺汇演,我顺便学了唱京戏、说快板,什么都学了,就是没学文化。

1979年冬天,我每天下班后在路边小店买个面包直接去补习班上课,晚上7点~9点。补习班少,人多,记得在借用的大学阶梯教室里,好几百人一起上课,老老小小一起念“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场面蔚为壮观。我同桌是个上高三的小男生,他不爱学习,上课偷偷看小人书。他妈妈站在门外盯着他,透过玻璃不时用手指着他,那意思是“好好听课”。我们上几个小时,她就站几个小时,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学校高三有个文科班,我很想去听课,但没时间。因为我不但是管着50个学生的班主任,还教两个班语文。作业、作文、测验压得我抬不起头来,广播操评比、歌咏比赛、卫生大检查弄得我团团转。同事小王老师的孩子才一岁,身体很弱老生病,我还得帮她代课。那些日子经常连着上6节课,下午嗓子充血说不了话。

一次全区高考模拟考试,我偷偷得空儿去文科班听试卷分析。教数学的吴老师已经退休了,因为经验丰富被请回来带高考班。

对高考,其实我没信心。从小就是个智力平平的女孩儿,脑子不灵活,学习成绩从没进过班里前10名。吴老师看我态度挺诚恳,每次练习题都多印一份给我。不好意思总麻烦吴老师,偶尔拿做好的卷子让他看看,总是红××一片。他安慰我说:“数学要多做题,题型看多了,怎么变化都没关系。”

我给自己规定:每天做20道题,背10页书,记50个英语单词。为了完成任务,上班骑车背历史,晚上安静的时候做题,差不多要熬到后半夜。咬着牙坚持着,究竟做了多少题,实在数不清了。上大学后我才知道,我的数学成绩居然是全系第一名,这得感谢吴老师。

高考在7月,最热的时候。考场在另一所学校,早上我骑自行车去。上午11点考完,找个树阴靠着吃块面包,喝点水,静静心,背下午的科目。晚上找个小饭馆随便吃点,然后找间教室看书,就这么连考三天。

高考后的日子真难受。每天晚上做同一个“估算成绩”的梦,总是很差,吓醒,一身冷汗。分数公布了,与估的差不多,不太好。再接着“热锅上煎”般的等待录取分数线,谢天谢地,高出3 分。

等待的日子茶饭不思,出门走路溜边儿,“怕熟人问”。发榜那天,我不敢去上班,躲在家里。下午,同事小梅在楼下大声叫我的名字,听她的兴奋劲儿知道是“好事”。我冲到阳台上,她手里挥着一张白纸――录取通知书。

一想起高考就想起小梅那天的样子、衣服、声音、表情。可惜,她刚30岁就得重病走了,今天不能与她分享回忆。

一篇故事范文第3篇

断裂的桥梁、倒塌的房屋、已是一片废墟的火车站……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这片废墟旁坐着一个刚满两三岁的小孩,这个孩子叫小壮,那是,他跟爸爸、妈妈和哥哥刚从老家回来,火车上一家人还有说有笑,一幅温馨的场面,刚出车门,头上传来了隆隆的轰炸声,爸爸拉着哥哥、妈妈抱着小壮,在混乱的人群中挤来挤去,由于人多,爸爸和哥哥走散了,只有妈妈抱着小壮。这时,一块炸弹残片向小壮飞来,妈妈为了保护小壮,用自己的身体护信小壮,炸弹残片正好打在妈妈后脑勺,妈妈倒在血泊中永远起不来了。

无知的他望着这一切,胆怯了。亲人没了,家也没了,他要去哪里?谁来照顾他?以后他将怎样生活?仅仅一颗炸弹和一块炸弹残片就毁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为什么?只是为了占领一块土地吗?

为了许多家庭不再被破坏,让我们呼吁:停止战争,和平万岁!

一篇故事范文第4篇

故乡:福建三明市宁化县

宁化人鬼叔中从2008年开始,搜寻拍摄客家民俗农事和传统工艺,先后完成的《玉扣纸》、《老族谱》、《砻谷纪》等三部纪录片,分别记录了手工造纸、雕版木活字手工制谱和钉土砻这三项濒临失传的老手艺,也诠释着他对于乡村的解读与记忆。2009年,《玉扣纸》入围第6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2010年《老族谱》入选第7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而《砻谷纪》更是在2011年被知名的“栗宪庭电影基金”收藏,入选第8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十佳纪录片。

2007年,某个午后。鬼叔中坐在窗前喝茶,顺手拿起一本书翻阅。这是一本由人类学家、法国远东学院劳格文(John Lagerwey)教授主编的关于宁化宗教、经济与民俗的书籍。书里系统地概括了宁化县的文化、民艺与风俗,让从小就在这里长大的鬼叔中第一次对这个县城有了陌生的感觉。当时他的身份是一个诗人,在福建省内小有名气,也曾独立创办过一本叫《放弃》的诗歌民刊。

这种陌生的感觉让他决定做点什么。并不需要提前完善的准备条件,确定了内心追属,接下来的一切就顺理成章地自然发生。

第一次,鬼叔中决定跟踪拍摄玉扣纸的手工生产过程。这是离他记忆里最接近宁化乡土的点。小时候乡里曾有过20多家的造纸厂,在被忽视的时间里逐渐消失殆尽。他四处托人打听,终于找到了最后在影片里呈现出的土纸寮。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每天与造纸工人住在一起,拍摄玉扣纸的生产过程,包括每一道竹的加工过程,捞纸浆、焙纸,他保持敏锐的视觉,向这项传统工艺的内部张望,并以影像的姿态使之永久存活。

怎么也无法绕开对民俗美感的追忆。民俗对他而言,与其说有什么值得玩味的美,倒不如说是某种对于记忆的挽留和生命的审视。他老家的祠堂里,陈列着一本《甯氏八修族谱》,当1992年的时候,鬼叔中在祠堂里看见师傅制作这份族谱的场景,就对木活字印刷以及一整套的仪规产生好奇。

2009年,鬼叔中在一次田野调查中偶遇同样钻研修谱工作的邱志强。他拍摄邱师傅工作的流程场景,了解越多,越觉得民艺的消失多么惋惜,“老手艺人都感叹没有年轻人想学了,因为学了也没市场。这个时代传统文化的格局被打破了,文化的脉络仿佛被突然切断了。”

《砻谷纪》一片记录的,则是农业工具土砻。砻谷机原来是很日常的东西,家家户户都有,但是后面就没有人再使用,也就没有人学钉砻了。这一纪录片,“记录的可能是最后一台土砻的制作”。

去年,鬼叔中、孔德林、杨韬,3个宁化人,一位纪录片导演,一位画家,一位先锋设计师,合作了《清明・忘》,也是关注乡村、传统、民艺。鬼叔中用纪录片的形式记录工艺、传统的流程,孔德林更为随意地做一些绘画创作,杨韬则希望,把鬼叔中镜头下的那些好东西,最终通过设计,使之功能发生变化,与现代生活产生关联,比如将鬼叔中片中所述宁化玉扣纸,作为包装元素,用来包装普洱茶和一些食物。

几年来,鬼叔中几乎去遍了宁化镇的所有乡村。他在客厅贴着一张大大的宁化县地图,对每个村落的民间信仰进行挖掘。他相信,民间信仰是了解一个村落民俗最直接的通道。2012年,鬼叔中针对各种民间流行的“迷信”,拍出了《罗盘经》,生动地呈现出客家民间的底层信仰和生活习俗。口语中的客家方言,亦被字母还原成为古雅的汉语。

对他来说,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有太多的故事需要与人分享,而选择纪录片的方式,就是故乡带给世界的一个口信。

海峡旅游

×鬼叔中

海峡旅游:现在想起故乡宁化,印象最深的童年记忆是怎样的?

鬼叔中:童年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青山绿水的贫乏时代,也是一个单纯的幸福时代,就像看伊文思的电影《早春》,大家都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是从里到外洋溢出来的。

海峡旅游:闽西客家人日常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对您的成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鬼叔中:据我观察,宁化及周边客家地域的人很注重时令节俗和婚丧嫁娶之仪式,这里的风土风物,包括民俗民艺、民间信仰、乡村礼仪、饮食文化等等都还保留得比较古朴完整。

我感恩少年时代清贫的乡村生活给予我的馈赠,童年的乡村经验是我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诗人雷平阳说,故乡我们干嘛一直要回去呢?因为它是有法度,有尊严,值得爱的。也许就是这个情结让我要初心不改地做一个念旧的人、一个传统农耕文化的拥护者和记录者。

海峡旅游:第一次萌生出把这些老传统、老手艺拍成纪录片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有了这样的想法?

鬼叔中:2007年我接触到人类学家、法国远东学院劳格文(John Lagerwey)教授主编的《宁化县的宗族、经济与民俗》一书,我发现书中所写,明明是我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但却奇怪地觉得有点陌生,我才意识到自己对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如此不了解。于是我开始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跑自己的家乡,跑劳格文教授书中提到的那些村子。2012年夏天,有幸与劳格文教授在复旦见面,我感谢了他对我的启发,让我开始了拍摄收集整理客家风土民俗的工作。

海峡旅游:在持续关注故乡,回顾传统之后,您自己的生活、态度有因此产生什么大的变化?

鬼叔中:对生命更加珍惜,对自然更加敬畏,警醒自己不骄不躁,安住内心。

海峡旅游:您觉得传统生活、习俗、手艺对现代人有什么样的意义?

鬼叔中: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几十年来传统都处于劣势。但是就像童年记忆对一个人影响至深一样,传统就是中国人的童年生活。一个人在渐渐成熟和老去的时候,会慢慢地学习回头看自己的小时候,才知道自己现在一切的个性、态度与情感,都可以从童年中找到根芽。我相信,传统习俗和手艺所传达出来的是一种现代机器化无法代替的温暖,传统的回归和复兴会成为一种趋势。

海峡旅游:对未来有怎样的计划?

一篇故事范文第5篇

我的好朋友郑小楠去加拿大已经有一年多了,每当我想念他的时候,我就会拿出这张相片来看看,当天的事情就仿佛浮现在眼前。这张相片是两个光着身子,只穿着裤叉的胖娃娃,身后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意境十分优美。

那是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还有郑小楠一家人,一起去阳江港吃海鲜和游泳。我们来到“十里银滩”,这里的沙滩、海景非常漂亮,是出了名的旅游景点。一进大门,只见一片望不到头的大海,白浪翻滚;银白色的沙滩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两成群围坐在一起吃着东西,有的躺着晒太阳,有的在嬉戏。我向爸爸要了一些钱,马上和郑小楠跑到旁边的商店里购买了泳裤换上,还买了一块冲浪板,两人连忙坐上去迫不及待地向大海漂去。也许是冲浪板承受不了两个人的重量,才漂出几米就突然沉了下去,吓得我们都大叫起来,幸好我们都会游泳,才不会被大浪卷走。刚刚经历了一次大浪的考验,接着一个更大的巨浪又向我们涌来,我们一边跑一边叫着拼命地往沙滩上冲,真是狼狈极了。两个胖娃娃都差不多哭了,沙滩上的大人们却捧腹大笑。爸爸真机灵,把这又好笑又滑稽的一幕“咔嚓”一声拍了下来。回想那一天在海里冲浪、游泳、嬉闹、真是开心极了。

不知是爸爸的照相技术好,还是我们两个人的姿势太优美,再加上蔚蓝的大海和翻滚的海浪作背景,我俩这张相片还被珠海市永隆公司拿去作展览呢。所以,当我想念朋友和大海的时候,我会更加珍惜这张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