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关教师的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对实施体育游戏教学的关键点进行了剖析,从操作层面实例说明,供同行在教学中借鉴。
关键词:体育游戏;有效教学;关键点
中图分类号:G807.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4.011
一、安全第一
安全永远是困扰体育教学的最大拦路虎,游戏教学同样回避不了这个问题,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考虑到游戏实施的难度,对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不能纸上谈兵,闭门造车,要到场地去转转,想想,自己要体验一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诱发哪些伤害事故,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如,负重搬运游戏中,如果两位配合的学生身体重量有很大差距的时候,当体重轻的学生负载体重大的学生时,就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紧扣主题
体育课堂中的游戏实施是为主教材服务的,游戏的主题要和课堂教学主教材内容相结合,应该是一种巧妙的铺垫,或者是自然的导出,也可以是变向的专项准备活动,亦是一种补偿性体能练习,还可以是对主教材的拓展和延伸。如新版的SPARK游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既提高了学生练习兴趣,又巧妙地锻炼了学生左右快速移动突破的能力,对篮球持球突破技术的学习很有帮助。
三、有头有尾
很多游戏教学都是虎头蛇尾,在开始前轰轰烈烈,教师讲解细致,激发学生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游戏过程热热闹闹,游戏一旦结束,就草草了事,教师顶多宣布一下哪个组获胜,没有对游戏过程中学生的情意表现进行点评,这是一个很遗憾的地方,精炼快捷的点评不可缺少,点评能让学生知道自己游戏中的表现如何,哪些地方改进一下可以使效果更好,表扬优生,鼓励差生,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作风和善于总结发现的科研精神。有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来点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通过学生的发言也许教师会有新的发现。
四、老曲新唱
现在很多体育教师在积极地创编体育游戏,追求“新、奇、特”,大力开发游戏资源,于是大量的新型游戏出现了。创编游戏固然很重要,但很多的传统游戏在益智健体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传统游戏缺乏了时代气息,在教师和学生眼里“老掉牙了”,但我们可以在传统的游戏上动动脑筋,充分挖掘传统游戏资源,进行科学改版,增强乐趣和时代气息,如修改游戏规则,改变游戏程序等,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传统的游戏“剪刀石头布”,原来是用手做的,我们可以改编为用腿做,背靠背转身做,胯下做,不断变换形式,学生兴趣一定很浓,而且还可以结合主教材做一些专项准备活动,一举多得。
五、负荷适宜
体育游戏也是一种身体练习,必须要考虑到运动负荷问题,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负荷问题要根据游戏在体育课中的时间段和目的来设计,如果是在开始的导入部分,由于学生身体还没有活动开,不宜进行剧烈活动,游戏不宜太激烈,如不宜在课的开始部分进行接力比赛游戏。如果在课的结束部分安排游戏,为了放松,游戏负荷也不宜大,让学生快速恢复到平静状态,为上好下一节课做好准备。如果在课的中间部分,目的是为了对主教材进行补偿性体能练习,或者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那游戏负荷就可以适度大一些。
六、师生同乐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体育学习氛围很温馨,师生之间拉近距离,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追求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不间断的交流,当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时,师生的交流就很自然,游戏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游戏之中,要大胆的把自己的不足之处暴露给学生,收起教师的师道尊严面具,和学生一起奔跑,一起欢笑,一起捉迷藏,其乐融融,其情浓浓。
七、贴近生活
体育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育游戏亦如此,游戏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能让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而且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培养作用,有了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学生在参与游戏的时候能驾轻就熟。如“火里逃生”游戏,就比较适宜在垫上运动滚翻教学后安排,当背部着火的时候,如何利用各种滚翻把背部的火给灭了,既是对主教材的一种延伸和拓展,也教会了学生一种自救技能,一举多得。
八、育德寓乐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叙事研究;个案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604(2009)09-0036-05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日常生活、教育教学实践与专业理论学习中。基于对学生发展特征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主观性认识而形成的有关教育的个体性看法,主要包括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师生观和自我效能感等。个人教育观念具有个体性和内隐性特征,对它进行研究必须回顾当事人丰富的生活世界和独特的生存境遇,并对它们加以细致描述与深入剖析。教师专业成长主要表现为教师观念的变化与教育行为的改善,因此,探究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有利于了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
二、研究方法及对象
(一)研究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是“以叙事的方式回归教育时空中各种具体的人物、机构及事件,揭示各种教育存在方式或行为关系以及当事人在此行为关系中的处境和感受”。与理论思辨研究的“宏大叙述”相对应,教育叙事研究所倡导的“经验叙述”强调教育实践中人的经验的重要性,并以叙事来描述人们在教育中的经验、行为以及群体或个体的生活方式。它把有关教育的理论思想引入教育经验之中,通过对生活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叙事的旨趣与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研究取向较为契合,是表达和揭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一种合适的话语方式。
(二)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笔者选择专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幼儿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所谓专业发展成熟是指教师在教育幼儿的服务角度、管理班级的行政角度和组织活动的专业角度上都有较好的业绩与声誉。专业发展较成熟的教师既达到了职称、荣誉等方面的硬件指标,又具备了观念、行为等方面的软性内涵。本研究选择的三位研究对象都是女性,分别是张某(Z),45岁,在省示范园任教研组长,是笔者所在学校的实习指导老师,并与笔者长期存在业务协作关系。于某(Y),41岁,实验幼儿园普通教师,是笔者在中等师范学校就读阶段的同学,多年来保持联系。费某(F),32岁,在乡中心幼儿园任园长,既是笔者昔日的学生。也是朋友。以她们为研究对象,笔者既有熟悉人的便利,又有局外人的距离。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描述与成长经历的叙述,不只是为了呈现纯粹的个人故事,我们更期望能够从叙述中获得有关幼儿园教师专业特质与专业成长的启示。虽然质的研究无以概括教师专业化的普遍规律,但叙事研究的过程性、情境性、具体性可以让我们看到鲜活生动的教师成长生态。
(一)专业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推动力
这里的专业学习经历主要是指职前学习和职后以学历获得与提升为主要目的的脱岗或在岗学习。被调查的三位教师的学历水平与研修方式各不相同,但她们都承认这些学习及培训经历在推动自己专业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F:中师阶段学习了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但工作中马上用得上的只有专业技能。在师范大学函授时,不少教师都是幼教各领域的专家,更新了我的观念,也开阔了我的眼界,我了解了很多新概念,如主题单元、多元智能、瑞吉欧等,对实际工作也颇有启发。
Z:中师对我而言主要是入门教育,为后来的专业发展作了铺垫,但那时年纪太小对幼教很懵懂,后来有机会到省幼师进修,那儿汇集了很多幼教专家,我在省城参观见习了很多知名幼儿园的活动,增长了见识。本科是自学,理论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学历进修是对教师专业技能与专业理论的一次系统集中的训练与普及。幼教专业技能主要包括弹跳说唱画五项技能,这些技能的掌握程度与精通水准常被用来评估新人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潜力。教育理论效能的发挥取决于教师实践经验的支撑,职前缺乏实践经验的新教师通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抵触教育理论,而职后拥有实践经验的老教师通常能领悟到教育理论的丰富内涵,甚至能创造性地运用理论,举一反三。
(二)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职业境遇中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1 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是指对教师专业成长有重要影响的个人或群体,他们会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不同教师、同一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他人”不一样。
Y:我工作的第四年,很幸运和我们园的一位资深教师搭班,她的教学能力有口皆碑。我观摩了这位搭班师傅一年内的各种教学活动。这种经历对专业提升是巨大的,边观摩边讨教,我在一年内的成长超越了过去迷茫的三年。
Y:在南京函授本科时我还认识了一位南京三八保育院的老师,她进取、博学、善思,也许是志趣相投,我们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她不断地跟我分享她对教育、儿童的独特见解。她深深影响了我的教育观念,在很多方面甚至颠覆了我原来的观念。毕业后我们仍经常沟通,她常常寄些好书给我,介绍她们现在的教学、科研动态,让我对外面的幼教动向保持一种敏感与熟知。遇到重要事情,我也会向她咨询,总能得到有益的指点。
Z:入职初期我没把专业发展当回事,常常放弃比赛,应付论文。后来,我慢慢发觉机会和荣誉都给了我的同学(同事),明显的落差让我很伤自尊,我开始发奋图强,做出成绩证明自己。所以,我现在的专业进取动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有一个好对手,她很优秀,我必须很努力才能保证有竞争的资格。
2 关键事件
关键事件是指教师专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它会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重要影响。访谈发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有:
(1)成功型事件。成功型事件使幼儿园教师获得专业认同感,增强专业信心。成功型事件主要有两类。
①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Z:我工作时恰逢新《纲要》试点研究。作为大专毕业生,我和业务园长搭班进行试点实验,她经验多、点子新、不保守,我和她在一起工作,成长很快。半年后省市领导审查,她汇报我上课,圆满成功,一举成名。这件事给了我一种信念,我那时就觉得如果我肯努力,特级教师也不是什么神话。更重要的是,自那以后,我的专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快车道,那次成功让我比同龄人拥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平台。我觉得,前期努力获得的成功对今后的成长很重要。
②幼儿的成长与进步
Y:有个孩子转学过来很孤僻,和家长交流后了解到他是早产儿,父母是教师,期望较高,孩子较自卑。我就特意在班上让他介绍自己的本领,孩子说不全的,我就帮他补充,告诉其他孩子他的优点,比如他很有爱心等。当你真正尊重孩子时,他也会主动与你交流。后来这个孩子开朗自信,发展很好。这个孩子的转变给了我很多欣慰。
(2)挫折型事件。挫折型事件促使教师反思,进而改变其教育态度或理念。
Z:在一次公开课大获成功后,我被调到教育局从事市幼教行政管理工作。我既没有教育经验,又没有社会经验,年纪轻轻坐在机关里,成天无所事事,内心充满了焦虑、无助、孤独,完全找不到自我了,勉强混了两年,终于又回到幼儿园。回到幼儿园我马上感到脚踏实地,如鱼得水。这次曲折的工作经历让我看清了自己的专业方向与专业定位。我就是那种适合在田头劳作的实践者,我的天空只能在孩子们那里。
Y:我最大的一次失误是工作第二年的公开课,那次准备不充分,没想到第二天恰巧有人来参观学习,园长带着客人推门听课,我慌了神,语无伦次,不知所云,半小时的课15分钟就草草收场了,弄得园长和客人目瞪口呆。这次失败对我影响很大,有很多年我似乎能感觉到园长和同事不一样的眼光。这段经历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专业成长态度和教育理念。
(3)启发型事件。启发型事件能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增长教师的专业知识。
Y:我去上海参观学习得到的启发最大。老实说,他们的课很随意很放松,所谓公开课也就是教学的常态,远不如我们这儿的课语言精美、步骤严谨、设计周密。但人家的课理念新,教学内容考虑幼儿的兴趣,教学方式考虑孩子经验,在他们的课堂上,孩子是学习的主人。
F:有一次听朱家雄教授的讲座,他说新《纲要》实施后,大家都有点不敢教了,动辄就让孩子探索。当时他举例说一位教师让孩子分组探究如何扎染丝巾,结果孩子们折腾了半小时也没做好。朱教授说,教与不教要理智,这样的民间工艺怎么可能指望孩子几分钟就探索出来,如果教师教他们扎染丝巾,一分钟就能解决,剩下的时间可以让孩子动手扎染,探究布头扎多扎少、扎紧扎松、浸染时间长短和图案色彩的关系。这个讲座一下子让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茅塞顿开,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都有点矫枉过正了。
Z:可能是出于母爱的本能吧,做了妈妈后,我会比较注意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考虑孩子的感受、孩子的需要、孩子的获得。对我而言,我真正的“革命”是从有孩子开始的。
3 制度文化
从以上三位教师的成长片断可以看出。我国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中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与文化。
(1)业务竞赛。制度化的园、县、市、省各种层次的业务竞赛,可以促使幼儿园教师高度关注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
(2)同行交流。无论是正式的搭班上课、师徒结对、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还是私下里的自发交流。这种同行交流通常都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研讨,不但贴近现实,也很实用,会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直接显著的影响。
Z:我们幼儿园喜欢集体备课。以年级组为单位,老教师多出点子,新教师多做材料,定好的教案就是集体资源,大家共享。使用时各人根据本班情况微调。集体备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进而提高园所整体的保教水平。
Y:我们园有随堂听课的惯例。这不但可以监督教学,还可以促进专业成长。尤其是年轻教师比较积极,把听课当成学习、成长的机会,即使被批评了,还是心悦诚服、心怀感激的。
(3)情境学习。公开课准备过程中反复多次的备课、试教、修改教案,被称之为“磨课”。对年轻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就是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学会教学的过程。这个过程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又能帮助教师领会教学理念,因此,磨课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价值的、直接指向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方式。
Z:参加比赛的人通常都是园内层层选的业务骨干,大家都使出浑身解数,调用一切资源和个人储备,是教师教育才智的一次集中展示。为了上好课,我经历了反复磨课的艰辛历程,先磨教学技巧,包括上课的语言、身体、形态、眼神等,再磨教学组织、进度、推进等教学程序方面的技术,包括情境应对、教学机智等,最后磨教学理念。一节课上了改,改了上,有时一个设计要经历3~5次的、修改。但个人在其中的成长是巨大的,有时甚至超过你按部就班工作3~5年得到的成长。
Y:比赛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为了能出好成绩,园长组织全园的骨干教师为我们参赛选手集体备课。大家集思广益,互相质疑互相补充,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教研活动,在经历了创新、比较、论证的过程之后,大家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虽然我们的初稿到最后几乎面目全非,但我觉得这样的辛劳是值得的,它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非常大。
(三)在实践与理论的来回互动中不断修正与生成个人教育观念
任何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都有一个理论与实践不断互动的过程。教师把普遍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其过程与效果会促使教师反思普遍理论,从而产生对普遍理论的坚持、修正或放弃,这时教师头脑中依据个人实践经验所形成的教育观念已经不完全等同于普遍理论。也即形成了个人教育观念。
Z:我是一个不迷信书本、讲究实效的人。比如,很多教学参考书上设计《风筝》一课,都是先欣赏风筝,再谈论风筝,最后玩风筝游戏,而实际上孩子对谈论风筝的外形与结构并不感兴趣。我就改进为直接玩放风筝游戏,一节课玩下来孩子都兴趣盎然,想象、语言、动作能力综合发展。我觉得这样放弃既成预设、跟随儿童兴趣的做法应该就是儿童中心论。
(四)专业自我意识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能动作用
教师追求专业发展的意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驱动力。一个有着强烈进取心的教师会主动争取一切可能的学习与实践机会,会有意识寻找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他人。会反思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会利用专业发展平台锤炼自己。因此教师的专业自我意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发挥着能动作用,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专业自我认识,即对自身专业发展现状的了解,知道自己的专业优势与专业缺陷,对照自己的专业定位,明确自己在专业的哪些方面亟待修补与提高。
F: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与科研方面还是有感觉有信心的,我常常有很好的创意和点子。如果说幼儿园教师有三种类型,教学型、管理型、科研型,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教学型。大家都说我上课思路清晰、语言简练,我觉得这样的风格驾驭科学、社会、健康领域的课堂,会更显优势。
Y:我觉得自己管理班级还是有一套的,家长的满意率全园最高,孩子也特别喜欢我上课。但科研方面一直很困惑很自卑,理论功底很欠缺,有时
有很好的想法和做法,就是不知道如何表达。我特别渴望有人能在这方面指导我帮助我。我觉得科研能力的欠缺是我继续发展专业的瓶颈。
2 专业自我体验,即对自己专业发展评价后产生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的情感体验,如,对自己的常规管理能力感到自信,对自己的教育科研素养感到不满。有时不满、焦虑、压抑等消极情绪对教师后续成长行为的驱动甚至要超过积极情绪。如有一位教师好几次奋发图强都是由无助感、比赛失利的挫折感等激发的。
F:刚入职时发现学校所学的东西根本用不上。备课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常规管理也没有信心,孩子都不听使唤。这一时期我的内心常常处于焦虑与虚弱状态,在这种压力下,我拼命地“充电”学习。
3 专业自我调控。即根据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体验对自身的专业成长方式进行调节控制。
Y:我是有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的。我规定自己每学期必须读一本好书,读几篇文章,策划一次主题活动。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想出去念个研究生,系统地学习如何做研究。
Z:通过多年的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我越来越了解自己,知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比如,我简单直率,适合做老师,不太擅长管理,所以我希望做教学能手。我知道自己思维还算灵活但欠深刻,所以我的课题只做行动研究,不做逻辑论证。
四、思考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性是情境性与行动性
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教师首先关注的主题是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教育情境的改善和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并以解决实践性问题为指归,“为了实践、关于实践、在实践中”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主线。教育本质的实践性决定了教师成长的情境性与行动性。情境意味着生活世界,由纯粹观念世界或所谓科学世界向教师的生活世界回归,回到教室,回到现场。行动意味着解决问题,不是坐而论道,教师应该在具体教育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是反思研究与自主建构
教师的成长以反思研究为途径。在教育实践中如果出现了师生之间的冲突或幼儿的消极行为,教师不是寻找客观理由去推卸责任,而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是否正确,教育行为是否恰当,认真研究幼儿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尝试与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最终达到教育的优化与自身的成长。
教师的成长以自我构建为形式。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以教师的经验、省察、认识为媒介的“学会教学”的过程和“自我发展”的过程。自我的建构意味着教师不仅能动地把握着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改造的对象。
(三)幼儿园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是具备实践智慧与个人理论
换算关系:1度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1度等于3600秒。
角度制:规定周角的360分之一为1度的角,用度作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叫做角度制。注意“度”是单位,而非“1度”,因为单位的定义是计量事物标准量的名称。
运算法则:
1、两个角相加时,度与度相加,分与分相加,秒与秒相加,其中如果满60则进1。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与教学脱节
旅游院校作为旅游人才的主要供给源,多年来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与旅游人才市场需求脱节,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相差较远。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往往仅仅是停留在课堂理论灌输,缺乏真实场景的熏陶。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院校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但同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院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2.在实习目标上企业、学生、学校存在很大的差异
企业出于降低劳动成本的目的,通常希望实习时间越长越好,大多要求在10个月以上,学生能成为固定岗位的熟练员工;学生方面,普遍希望能够分次实习,接触更多的岗位,学到更多的管理知识并得到合理的报酬;学校方面,希望能够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实习,不出乱子,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安排。由此可见,企业、学校、学生对于实习的目标是不太一致的。
3.实践教学资金投入不足
在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管理中,校内实训基地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旅游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高校对旅游专业实践应用性与就业关系认识不足,很多应有的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陈旧落后,实训基地功能简单,使用率低。有些学校根本没建立自己的实训基地,这也是造成高校实践教学发展的瓶颈之一。
4.实训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及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就目前实训师资构成来看,一部分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来的,既缺乏系统的酒店专业理论知识,又缺乏行业管理与服务的工作经历,难以完成高质量的实训教学任务;另一部分教师是从行业进入学校的,虽然具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和经验,但对教育教学理论和规律缺乏研究;此外,还有部分教师是近些年旅游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受过系统的教育,但缺乏旅游企业具体实践的磨炼,对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没有充分的认识,在言谈举止、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方面不够全面,对高校教育本质规律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5.校外实习质量监控很难实现
校外综合实习一般安排在大学的最后一学年或最后一个学期,这时学生也面临着就业、升学、毕业论文等多重压力。指导教师在维护学生、学院和酒店几种利益的过程中处境相当尴尬。学生希望指导教师能维护他们的利益,帮助他们减轻劳动量;酒店则希望指导教师能够稳定学生的情绪,不要干预酒店的用人制度和劳动制度;学院也希望教师能不辱使命,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同时学校也由于经费、师资等原因,一般无法安排专职的实践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心态和岗位适应能力, 加强学生专业意识的引导
从开学之初的新生入学教育到教师的授课到实习环节,要不断加强学生专业意识的引导,从意识上去改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抵触情绪,在实训中培养学生喜欢和热爱实践教学内容,要坦诚地向学生灌输到旅游企业从事具体业务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基本技能,也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心态,培养他们对旅游企业的快速融合能力和适应能力。
2.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培养职业素质和能力的课程体系
目前高校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这需要及时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为基础、构建培养职业素质和能力的课程体系。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还停留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层面,一方面是部分学校或老师缺乏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意识,另一方面是职业技能的转变是有形的,而职业素质的提高是无形的,所以职业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的应用要比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困难得多。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为目标,要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围绕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安排课程。
3.提供人才保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建立起一支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际经验的酒店管理专业师资队伍,首先,应增加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来源渠道。其次,需要建立有效的师资培养制度。最后,应引进和聘请国外、校外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到学校作兼职教师或开设讲座,以博采众长,提高对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促进教师教学水平。
4.不断创新实训课教学方法,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
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适当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实训课程要单独制定实训大纲及实训方案,内容包括各阶段的实训目标、训练内容、考核标准等,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实践教学对其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其学习的不同阶段及时对其进行专业意识的引导。任课教师要不断创新实训课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训课程的学习。课后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定期安排暑期实践活动标兵和优秀实习生代表与新生进行实习经验交流;选拔技能掌握好的学生成立专家小组,负责课后对其他同学指导练习;定期组织技能比武和职业技能鉴定等。
5.确保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稳定合理的经费投入机制
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投入,这对很多处于发展中的高校院校而言压力很大。一方面学校需要投入资金建立配套完善的“校内模拟仿真实训室”,购置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另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成“校内实习酒店”这样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此外,适当对实训室设施设备进行更新,营造仿真的酒店岗位场景,教师通过岗位模拟情景组织教学,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校外实训基地和开展校外实训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必须克服困难,确保实践教学的设备设施到位。
6.完善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校外实训基地
首先,制定合作实施平台,建立合作管理制度。其次,还应以学校的名义与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再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习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应兼顾学生和企业的需要,既要让学生在不同部门得到锻炼,又要能与酒店对人力的需求相适应。因此,在周末“黄金周”等酒店经营高峰时段,可以安排零星的短期实习;较长时间的集中实习应尽可能安排在酒店经营的旺季;为和合作企业保持良好的关系,还可以在酒店临时需要增派服务员时,在不影响教学安排时应为其提供增援。
参考文献
[1]侯明贤.高校“全程产学交叉”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1).
[2]刘洁灵.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与管理[J].黑龙江史志,2009,(12).
[3]庄敏.高校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方向)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
一、人格魅力体现在思想品德方面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来源于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在教育中,以教书育人为乐趣。以自己的真诚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纯洁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美好的人格去描绘学生的品格。
热爱学生,乐于奉献是语文教师的基础。
热爱学生,乐于奉献是教好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纯洁的爱,是无私的爱。这种爱在教学中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力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老师必将受到学生的爱戴和信赖。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信任语文老师,是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的基础。但热爱学生要做到“热爱而不溺爱,尊重而不娇惯,信任而不放纵”。也就是严而有度。
乐于奉献,忠于职守,安于清贫是教师的美德,而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更要有奉献精神,因为语文备课量大,重点不易把握。并且语文要靠日积月累,见效慢,因此语文老师要想取得成绩,加倍的努力,要加倍的付出。有付出就有收获,有收获就有快乐。当老师看到教过的学生‘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时,不也是很快乐吗?
2.思想新,观念新是语文教师的灵魂。
思想决定行动,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更新不断加快。语文教学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这些都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语文老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随上学生的思维。语文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爱国热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其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民族文化;也要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学习语文的好习惯。语文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新理念。
3.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在中国的古代,人们就非常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历朝历代的成功人士都是以己为表率,成就了一番事业。学生的性格可塑性强,最容易模仿老师的行为;也就是说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直接的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言谈举止,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服饰仪表等方面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人格魅力体现在知识修养上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知识和专业水平上。一个有人格魅力的语文老师不但在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在处理班级事务上也要适当得体。
1.语文专业知识。
教师的才华如云中之鹤。会让学生产生羡慕感,敬佩感,吸引力。教师渊博的知识如源头活水,总能给学生以滋养。另外,语文学科自建立以来,不断发展完善,要求语文老师必须掌握语文专业知识。语文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语言学基础理论及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除了拥有这些知识外,还要钻研“大纲”,吃透课本,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才能把专业知识有效的运用到教学之中。
2.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社会发展的今天,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思想越来越复杂,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学和心理学依赖性越来越强。语文教师必须掌握教育心理理论,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教育的基本规律。掌握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某方面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社会的飞速发展,让学生承受很大的压力,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 3.广泛的科学知识。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他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包括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例如,法布尔的《绿色蝈蝈》里面就涉及了许多生物方面的知识。都德的《最后一课》就涉及了“普法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要有广泛的知识,把语文讲的妙趣横生,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爱上语文。
三、人格魅力还体现在大胆教改,勇于创新
教师的人格魅力还体现在对事业的执着,要敢于改变旧的教育制度,要勇于创新。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旧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树立新的语文教育观,首先,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学会,还要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及学习语文的能力;其次,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人文素质。在学习中给学生留有发展空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改变教学方法,过去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厌烦,也不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将终生受益。”学习方法不仅要靠教师言传身教,还要长期学习中实践,揣摩,反复应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在学习中领悟道理,摸索总结,积累,最终获得全面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应主要采用鼓励式,启发式教学。“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课堂上有意识的赞扬学生,如:“你想的真好,老师都没想到这一点……”“你读得真有感情,大家都感动了……”这些鼓励的语言都会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树立了自信,对语文产生了兴趣。
备课从教师的“单兵作战”到“分工合作”转化。教师以往的独自备课,上课往往存在不足之处,可能会难点处理不当,知识点把握不准等。尤其是青年教师经验不足,更应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集体备课可以集众所长,更好的把握整体教学思路,分析学情,正确有序进行教学,把握教学重点。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科技的进步,在教学方面体现在丰富了教学手段。以往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已经落伍,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新的教学手段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学生从图片,音乐中学会知识,获得美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丰富语文教学
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涉及面广,单纯的靠教材,很难学好语文。张志公先生说:从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看,得自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之比为“三分来自课内,七分来自课外”。因此,发展语文能力必须课内打基础,课外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