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鲁迅的资料

关于鲁迅的资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鲁迅的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鲁迅的资料

关于鲁迅的资料范文第1篇

许广平的《鲁迅回忆录》,1961年就出版过,而今再版,理由写得明白:这次是“许广平《鲁迅回忆录》手稿近半世纪后首次完整发表”。稿载:周海婴表示,当初的《鲁迅回忆录》版本是“妈妈执笔,集体创作,上级拍板”的,有不少违背作者原意,被要求改动的“左”的痕迹,手稿上不少地方,提法、评价、细节被改动或删除了。而真正能反映真实的鲁迅一生的书,就是妈妈被“创作组”改动前的“手稿本”。这次把手稿完整地呈现出来,意味着被遮蔽和诠释近五十年的鲁迅及其精神,将得到“还原”。

这消息的确定性质,已经表述得再清晰不过,容我赘言:真正能反映真实的鲁迅一生的书,就是妈妈被“创作组”改动前的“手稿本”;那么,我在上学读书时候――从小学到大学,读到的非手稿原版的回忆录,是一本不能“真正反映真实的鲁迅一生的书”;由此推论,以往由这非手稿版回忆录衍生或派生,或孪生或乱生出来的那么多他人的纪念文字,是否真正反映了真实的鲁迅一生,或是真正反映了真实鲁迅的某个片段,都须打个问号了。以致我对以往的鲁迅相册也要产生疑惑,那相片旁的文字介绍,能保证都是“真实”的吗?

鲁迅研究,是一门显学,既是文化显学,更是政治显学。我这样的普通读者,对鲁迅文稿,一方面感到有些好读,也就是比较容易读懂的意思;另一方面更有些感到难读,甚至非常难读,那是要参照许多史实资料和参考文本一起来读的。但我从来没有怀疑,连怀疑念头都没有出现过,出自鲁迅夫人许广平先生的回忆文本,竟然是“手稿上不少地方,提法、评价、细节被改动或删除了”的。

用民间白话说一句,老婆回忆逝去的老公,小到抽烟喝酒,大到钱物借贷,私至床榻冷暖,公至广场演讲,事无巨细,不论内外,她的叙述享有无上权威。天地人伦,血脉神圣。父母,夫妻,子女,古今中外,历朝历代,周而复始,世代繁衍,这份法律的“尊卑”排列和相应“权力”,全都一样,概无例外。可是,许广平没有这份权威。也许因为,是丈夫鲁迅把上天赐予周家的权威都已“用尽”,尚且不够,自然也就省不下什么权什么威,供周夫人遣用了。

就是有过这样的岁月,老婆纪念老公的文章,是要“集体创作”的。比起没老婆的李玉和、没老公的江水英等,有老婆的鲁迅早在1961年就被“集体”了。鲁迅被“集体”的下文是:从1972年1月到1977年初,“《鲁迅传》写作小组”存在五年,在“市委写作组”文艺组指导下,配合全国政治形势需要,以“石一歌”等笔名,撰写了《投一光辉,使群魔嘴脸毕现》等八十四篇文章。

就是有过这样的岁月,所以老婆纪念老公的文章,是要“上级拍板”的。周海婴说:有领导提意见,母亲又有些删改,“当时已经很有名的作家唐,参加了那个会,他对朋友说:会后我看到许大姐脸色很不好”。许广平“手稿上不少地方,提法、评价、细节被改动或删除了”,上级提意见的“理由”大抵是因为没有保护或者维护“好”鲁迅的形象权威。这个理由成立,是因为有“另外的人”,比老婆更理解老公。这个“另外的人”,当年统称“上级”――那时候还没有发明“小三”的叫法。

今日鲁迅,被“幽默”地“解密”了。只是,在所有报道中,却没有“谁”站在神圣的法律立场上发问:如是的“集体创作、上级拍板”,是否侵犯了许广平作为公民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著作权?是因为过了民事诉讼期限,还是故作“选择性的制度遗忘”?

所以――无人忏悔。而鲁迅的《死》中回复是:“让他们怨恨去吧,我一个都不饶恕。”

【原载2010年第14期《新民周

关于鲁迅的资料范文第2篇

我们先找了一些关于鲁迅的资料,然后就开始了。

我先帮姐姐把文件夹空出来,然后又找了一个漂亮的、有艺术的字体,好把题目显出来。

可是,当姐姐准备把该才找到的文件复制过去时,电脑却出了毛病,一下子,刚找到的文件不知了去向,气得姐姐直跺脚。

“呵呵,她的样子真好玩儿!”我心里想,幸灾乐祸得笑了出来。姐姐气得白了我一眼,好像不知道有什么可笑的,奇怪我在笑什么,或者是我为什么要笑。她这么一看我,我心里竟也不知道我在笑什么,为什么要笑……

“哈哈!哈哈!”姐姐的卧室里又传来一阵笑声。原来是刚才我俩笑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装饰幻灯片用的小泡泡拖到了鲁迅先生照片中嘴的前面。当时我不知道,还以为鲁迅在吹泡泡呢!

关于鲁迅的资料范文第3篇

由立平曾是一名工人,在影视圈已小有名气后,却不喜浮华,他和母亲共同认定一条简单的择偶标准,因而找了一个朴实平凡、温柔贤惠的好媳妇,他的情感从此风雨不侵,使他拥有了成功和幸福。

“眼镜陈”结缘北大才女

1995年12月的一天,由立平到照相馆冲洗剧照,他参演的电视剧《京城镖局》正在热播,一位长发披肩的女孩不时被剧情逗得直乐。由立平问道:“这部电视剧好看吗?”女孩点点头,指着里边的角色“眼镜陈”说:“这人很搞笑,太滑稽了,却有股子认真劲。”由立平说:“这是我演的。”女孩惊讶地看着他:“没想到遇上大明星了。”由立平说:“什么大明星,就是一普通的角色。”女孩看看电视,再瞅瞅他,莞尔一笑。

这个漂亮而直爽的女孩,像白云悄然飘进由立平内心。在照相馆老板的帮助下,他成功联系上了这个女孩。女孩叫刘芳,老家在辽宁抚顺,比由立平小7岁,是北京国源律师事务所律师,业余时间在北大读法律继续教育专业。

1997年,由立平和刘芳结婚。一年后,有了女儿。

在山西长治拍戏期间,由立平因过于投入,摔成骨折,肋骨断了5根。他忍着剧痛嘱咐刘芳:“别告诉我妈,她刚犯过心脏病。”刘芳替他隐瞒了这个消息。时间长了,妈妈想念儿子,追问儿媳:“立平什么时间拍完啊?他从小就身体弱,吃得消吗?”刘芳安慰婆婆:“他身体好着呢,再过个十天八天就拍完了。”婆婆在卧室里贴满儿子的剧照。刘芳考虑到婆婆经常躺着,在天花板上也贴上由立平12张最新写真,以解思念。

两个月后,由立平觉得继续隐瞒下去,反倒会加剧母亲的牵挂,就趁夜色回到家中。他走路仍有点异样,刘芳和女儿先搀扶他练习走路,一天在房间转40圈,直到看不出来腿瘸了,才陪他去看母亲。由立平看到满屋子的剧照和写真,鼻子一酸,把泪水硬是压了下去。

他们的三里屯老房拆迁获得40万元赔偿款,为让老人开心,刘芳全交给婆婆。老人把钱存到银行里,高兴地计算着每月能挣多少利息。刘芳在婆婆住处附近租了一套房,便于照顾婆婆。由立平欣慰地对妻子说:“有你在我妈身边,我放心。”

由立平结婚10周年纪念日,婆婆把一直替儿子保管着的银行卡,郑重地交到刘芳手中,说:“孩子,我看你是个真心过日子的人,银行卡从今天开始由你保管,这个家你要多费心。你们还有房贷。妈妈就是不在了,走得也放心。”刘芳眼眶湿润:“妈,说啥话呢。您能长命百岁!”刘芳有孝心,被北京西四北社区授予“社区孝星”称号。

突破瓶颈良妻是“导演”

2008年年底,电视剧《解放》剧组在全国寻找演最像的人,由立平毛遂自荐:“我来演。”剧组很快拍板由他出演一代“战神”。很瘦,由立平必须在一个月内减肥10公斤,特别是腮部的肉要减下去。刘芳专门请教了膳食专家,给他制定了专门的菜谱,既能让他短时间内有效减肥,又不至于伤害身体。

刘芳知道丈夫这次挑战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角色,她到国家图书馆查阅四野资料,收集关于的回忆录,由立平认真研读这些资料,结合剧本揣摩人物内心世界。由立平有了感觉,就随手记在剧本上。

在《解放》的优异表现,使由立平继续在《东方》中出演。剧本中,抗美援朝前夕,在屋内看地图,叶群为他熬汤药。由立平和刘芳探讨,能否将的戏处理成边看地图边端碗喝药。他们知道会开药方,如果改动一下,可能更符合人物个性。于是,刘芳扮演叶群,在家中与丈夫“自导自演”。

戏开始了。:“这药是按我开的方子抓的?”叶群:“嗯。”:“明天换个方子……”叶群关心地问:“你还是让付连璋再来看看吧!”:“我的病我自己知道,胸痹膻中左胸区,憋闷疼痛心脉痹……我说你记就是了,当归三钱,柴胡三钱,瓜蒌二钱……”说一句,叶群重复一句。:“通化,39军大石桥……”叶群诧异地说:“通化……你说的什么呀?”

生活中的由立平简单、慵懒,不拘小节。一次,与一位导演喝茶,对方盯着他说:“立平,也奇了怪了,我寻寻觅觅的鲁迅,就在面前啊!” “鲁迅?”由立平吃了一惊。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除了能演军事家“101”,还能演这位文坛巨人!当天,他就和妻子制定了研究鲁迅的书单。刘芳说要想了解生活常态下的鲁迅,就要研究鲁迅和许广平、萧红、郁达夫以及藤野先生等人的关系,研究他们的作品和思想。

刘芳朗诵萧红的作品:“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由立平就现场表演笑、咳嗽。刘芳还到北京三联书店买了一套《鲁迅日记》。深夜,由立平读到最后一页,发现鲁迅去世前一天都还在写日记。刘芳说:“鲁迅瘦小,却大气,有时显得睿智、亲切、平和,有时又显得困惑、忧郁、无助。”由立平一下子进入了鲁迅的精神世界……

遗憾的是这部影片没有拍成。由立平把刘芳费尽周折选购的《鲁迅日记》等资料扔进储藏室,刘芳捡起来,拭去灰尘,整齐地排在书橱里。她安慰丈夫:“总有一天,它们会派上用场的。”

2010年夏,电影《风雨如磐》的导演李涛经人推荐,邀请由立平出演鲁迅。可是,由立平的女儿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厌学情绪非常明显,而且喜欢穿、用名牌,手机都用苹果最新款的,不用了就扔给父母。他驾驶开了10年的旧宝来车接女儿,女儿觉得丢了面子,对他说:“爸爸,从明天开始,您不用接我了。”由立平夫妇为教育不好女儿无比苦恼。

刘芳做了大胆设想:“女儿很崇拜鲁迅,听说你要拍鲁迅,她把这个消息在微信好友圈广而告之呢。能不能让你演的鲁迅教育一下女儿?”由立平阴郁了很久的内心世界,突然有了一丝光亮。他当即拍板:“那就演吧!”

那段时间,刘芳做任何事情,都会当着女儿的面,亲切地喊丈夫“迅哥”。女儿先是很惊奇,而后开心大笑:“爸妈,你们也太逗了吧?都什么岁数了,还哥呀妹的。”知道这个称呼的来由,女儿不说话了。她觉得妈妈实在是个伟大的妈妈。从由立平的角度来说,要想通过伟人鲁迅教育女儿,自己必须下苦功夫。

刘芳故意请女儿帮忙查阅《鲁迅日记》中关于“抠门鲁迅”的细节。女儿很投入:“看这篇。连今天花了几块银圆,买了哪些书,鲁迅都要一一记下来;请谁吃了饭,也要列为开支……”女儿的脸红了。刘芳趁势与女儿谈心:“你爸爸是在为下一代演鲁迅。你看你多幸运,成了‘鲁迅’的女儿。”女儿的眼圈红了:“爸妈,我错了。爸爸这么打拼,全为了这个家。妈妈为了支持爸爸,几乎牺牲了自己心爱的律师事业。而我……”

为了加深女儿俭朴节约的印象,夫妻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刘芳动不动扔掉旧物品,由立平则拿着从垃圾桶里被“救回”的电饭锅,对妻子说:“芳妹啊,这个锅比咱娃年龄还大呢,你舍得扔啊?”女儿也说:“别扔。”刘芳想扔掉旧电视柜,由立平和女儿则合力移到厨房里,当了橱柜。女儿把爸爸的鲁迅剧照和旧宝来车发到微信上,动情地说:“拥有这么勤俭的‘迅爸’,我很幸福。”

由立平演活了一代文豪,女儿也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领悟到了更多的东西,她发愤苦读,一跃进入全校前十名,并懂得了节俭。如今,女儿留学美国。

跨越国界传承孝心

2014年4月,由立平的母亲突发心脏病,住进医院。88岁的老人严重贫血,经常头晕、眼花、失眠,刘芳减少接案数量,病床前悉心照料。3个月后,医生诊断老人已到胃癌晚期。拿到诊断书,由立平双手颤抖,泣不成声。

这时,著名导演张黎力邀由立平在筹备了很久的鸿篇巨制《少帅》中扮演。由立平找不到说服自己不演这一反派“大人物”的理由,加上母亲多次住院,他根本无心做事。刘芳劝他:“既然选中你,你就该迎接这次大挑战。家里有我,舞台更需要你。”

生活中,由立平平易近人,但在艺术创作上往往呈现出强烈的个性。他提出一个苛刻的条件:“我演蒋公,必须唯我独尊。在片场,除了导演,任何人都不能与我交流,哪怕一个眼神都不行。”张黎同意了。

就在《少帅》拍摄最为紧张的阶段,由立平的母亲第四次住进医院,老人想住条件较好的北京305医院。刘芳以“妻子”的身份找到内科主任王治津,讲述了丈夫的一片孝心及婆婆的最后心愿,院方大为感动,特意为老人安排了单间。刘芳日夜陪护,端屎倒尿,侍候得无微不至。

2015年4月,由立平的母亲去世,刘芳给婆婆净身,由立平给母亲穿上熨烫得平整的新衣服,尽了最后一次孝道……

2015年9月,《少帅》以天价卖给央视一套。片中,由立平演出了一代枭雄的霸气,也演出了凡夫俗子的七情六欲。张黎发来短信:“由老师,谢谢了!”由立平潸然泪下,戏里有他丰富的情感世界,这个世界是媳妇帮他呈现的……

关于鲁迅的资料范文第4篇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

1、回忆《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关于白莽的描写。

2、白莽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3、鲁迅对白莽的情感?

作者和白莽共有三次会面:第一次只记住了他的外貌,第二次和第三次则发现了在白莽身上具有的直率、自尊、乐观、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信任同志、内心世界崇高等特点。

从已学的课文入手,使学生感觉比较亲切,在心理上不会与文章有太多的距离和隔阂。

《为了忘却的纪念》中,鲁迅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交往,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对本文的阅读、理解也有帮助。

分析白莽其人

1、从文中找出对白莽的描述。

2、概括其人物性格特征。

重点在第二段。

1、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道:“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

通过对白莽的外貌,神态,语言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位积极乐观的革命青年形象.

2、年轻朴实

乐观积极向上

坚定的革命精神

从人物刻画、性格特征入手,比较生动,感性。

分析白莽其作

1、在文章中找出对白莽作品的评价。

2、分析、理解白莽诗集的重要意义。

重点在第四段。

抓住关键句:

1、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

2、一切所谓圆滑熟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明确宣示《孩儿塔》有巨大的生命力,有重要的意义。揭示诗作的战斗性,讴歌对革命的贡献。

3、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以生动而丰富的比喻予以形象的表现,

集中评述《孩儿塔》宣传革命、动员革命的战斗作用和鲜明的思想倾向,语势酣畅,充分抒写出作者对革命作家、作品和革命事业的热爱和赞颂之情。

此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的萃集之处。

由人物性格到作品的意义,由对人物的描写到对作品的评价和讴歌,这是一个飞跃。也是学生借读课文的飞跃。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语句,采用自读和集体朗读的形式,体会字字句句的分量。

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作者肯定白莽诗作的战斗精神,同时在这篇不同寻常的序文中,显示了自己的强烈的情感,远见和战斗精神。

理解作者“诗一样的语言”,进一步强化作者深沉的感情。

结合全文,深入文本,体会作者深沉、炽热的情感。

1、梳理文章段落层次

2、体会作者感情变化1、①写序的起由。

②会议白莽的音容笑貌。

③想要为亡友遗诗作序,但又难以兑现。④客观而热情地评价《孩儿塔》的创作意义。

⑤点明《孩儿塔》的价值。

2、①凄凉、惆怅。

天气不好,时局动荡,身患重病。

②更加惆怅。

重新想起一个年轻而惨遭杀害的战友。(回忆,怀念)

给亡友遗诗作序,却有不能详加评析的难处。(愤懑)

③跳出惆怅。

对白莽作品的赞美

对革命胜利,对无产阶级及其文学充满信心。(感到欣慰,充满战斗精神)

通过梳理文章思路,再加以自读、朗读、细读、品读等环节,理解关键语句“这就是我更加惆怅”是怎样统领全篇思想感情的。

总结全文

1、思考整体感受到课文都写了些什么?

2、如何理解“何需我的序文之类”?

1、表达了作者对白莽的怀念、赞颂、评价。

2、点明价值,即使没有作者的序文,白莽的诗作依旧会流传,还有很多前赴后继的战友不会忘记他的。

理解作者评人评诗的写法。

理解含蓄而意味深长的结尾。

布置作业

1、阅读《别了,哥哥》,加深对白莽的了解。

2、阅读《让死的死去吧!》,《血字》等诗作,结合鲁迅的评价,写100字的鉴赏。

3、朗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深沉感情。

完成作业。

读写结合,真切感受白莽诗作的战斗性,理解作者的评价。

思路点拨

还可以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阅读。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阅资料,先期了解白莽生平、诗歌,鲁迅的作品等相关内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四人一小组的形式,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和鉴赏,最好以演示文稿形式在课堂上展示。接着,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经过教师的点拨,共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认识。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情感思路、战斗精神、人物描写、修辞手法(比喻和排比)和“诗一样的语言”等。

练习举隅

1、从白莽外貌描写看鲁迅白描手法的运用。结合《药》、《孔乙己》、《祝福》等作品。

2、鉴赏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替换词语中比较:

①东方的微光(曙光,阳光),体会其语言的准确性

②林中的响箭(利箭),使视觉转化为听觉,使人惊心动魄。

借助资料,运用比较的方法品味语言特色。

鲁迅: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关于鲁迅的资料范文第5篇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实践能力;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观察、表达、社会交往、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时间意识,养成珍惜时间,时时早,事事早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自主成立“采蜜”、采访、调查、辩论四个合作学习小组,并明确分工。

“采蜜”组同学负责搜集鲁迅业绩及珍惜时间,有所作为的名人名言、成长故事。

采访组同学负责采访身边的企业家、劳模、先进老师、优秀同学等,了解他们是怎样看待时间的?时间和他们的成功有什么联系?并预约部分人员为现场嘉宾。

调查组同学负责一是调查了解身边有哪些楷模,为采访组提供线索;二是实地观察一周师生到校情况,特别留意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的到校时间。

辩论组同学围绕“时间的公平性”话题分正反两方搜集佐证材料,准备参加辩论赛。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忆“早”

1.导语:同学们,当我们学完《早》这篇课文后,一个什么字在我们头脑中的印象最深?(早)

是啊,这个小小的“早”字犹如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不仅刻在鲁迅先生的课桌上,更深深地刻在鲁迅先生的心坎上。那么课文是怎样写这个“早”的呢?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跟随作者,回到鲁迅先生小时候的三味书屋,去重温那个影响了他一生的“早”字。

2.启动多媒体课件《早》。

3.看到这个小小的“早”字,我们会想些什么呢?

(1)这个小小的“早”字和鲁迅取得的巨大成就之间有什么关系?

(2)成功人士是如何珍惜时间的?

(3)我们该如何对待时间?

……

二、说“早”

1.说鲁迅。

这个小小的“早”字和鲁迅取得的巨大成就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课前采蜜组的同学搜集了资料,现在请他们把成果与我们分享。

采蜜组代表汇报鲁迅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过渡:当有人问中国巨人,世界伟人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时,鲁迅先生说: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其实,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谁来说说?

2.说“名人”

(1)采蜜组代表把惜时的古今中外名人的成长故事与大家分享;(2)采访组代表把采访到的惜时的先进事迹与大家分享。

3.说名言

过渡:大凡成功人士都很珍惜时间,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来聆听他们的声音。

采蜜组交流搜集到的勤奋、惜时的名人名言。

如: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莎士比亚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麦金西

春光不自留,莫怪东风恶。

……

三、访“早”

过渡: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有许多珍惜时间的楷模。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请来了几位嘉宾,请他们来谈一谈时间和效率,时间和作为的关系,以及自己是如何珍惜时间赶“早”的。

1.邀请嘉宾就坐。

2.采访组代表现场采访校外赶“早”的优秀职工,厂长,经理,商人等嘉宾。

过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正是这种对时间的珍惜与热爱,才让他们每天辛勤耕耘,早出晚归而乐此不疲。其实,在我们校园内,在我们师生中间,也有很多感动。上一周我们的调查小组进行了一周的实地观察,现在请他们把感动与我们分享。

3.调查组汇报实地观察一周师生到校情况。

4.采访组现场采访校内“早”到校的师生。请他们谈谈为什么“早”到校,到校后干了什么?惜“早”、赶“早”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四、论“早”

过渡:同学们,时间留给勤奋者的是串串果实,留给懒惰者的是一头白发,空空两手。可时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有人有时间,有人没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会从同学们的辩论中得到一些启示,现在,请辩论组的同学上场。

正方观点:“时间是公平的!”

反方观点:“时间不公平!”

唇枪舌剑,各抒己见。

小结过渡:同学们,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分,也从不少给谁一秒。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在未来的世界里,随着“地球村”的形成,生活节奏会越来越快,我们该如何珍惜时间呢?

五、赶“早”

1.小组交流自己将如何赶“早”。

2.推选基础不同的(好、中、差)代表上台发言。

3.小结:

古人云:笨鸟先飞早入林。不错,有些同学虽然聪明,但有寒号鸟的思想,做事等、拖、磨,结果聪明反被;有的同学虽然暂时成绩不佳,但不自暴自弃、消磨时光,而是更加努力迎头赶上,成绩突飞猛进,令人刮目相看。生活就是这样:既需要“赶”也需要“早”,当“赶”和“早”合成“赶早”时,就别有洞天了。台湾作家林清玄说过:如果你常常和时间赛跑,你就会成就心中的梦想。亲爱的同学们,时间多么美好,让我们记住莫向光阴惰寸功的古训吧。珍惜时间,热爱生命,时时“早”、事事“早”,做时间的主人!

六、写“早”(任选一项)

1.写座右铭。选择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写故事。把自己身边珍惜时间的人的故事写下来,交流赏读。

3.“写”小报。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合作出一期关于惜时赶“早”的小报,在橱窗里展出。

【活动反思】

让学生语文素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