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四创两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09年12月,这起囊括目前我国遗嘱继承、转继承、代位继承等所有继承方式的经典案例终于尘埃落定,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妻子不孕愁煞人,
银行白领甘为富商生子
郝伟志1953年出生在浙江省象山县丹西街道横塘欧村,父母都是农民,他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五个妹妹一个弟弟。22岁那年,郝伟志经人介绍和小自己一岁的邻村女孩林红霞结了婚。婚后,郝伟志的父母自然是盼望着早点抱孙子。可是,一年年过去了,林红霞的肚子就是毫无动静。于是,郝伟志带着妻子来到宁波市人民医院。经医生诊断,林红霞患的是不孕症,完全没有生育的希望了。
因为没孩子,郝伟志总觉得在家族里抬不起头。于是,他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做贸易生意上,决定要把日子过得比别人好,以此弥补自己的遗憾。很快,郝伟志的生意就做得风声水起,在亲戚朋友们羡慕的目光中,他有了些许的安慰。
1982年1月29日,郝伟志和妻子领养了一个女婴,取名郝冬冬。孩子的到来,给这个宁静的小家增添了很多笑声。夫妻俩对女儿百般疼爱,尤其是郝伟志经常把女儿抱在怀里看了又看,但高兴之余,他的目光中却有着淡淡的惆怅。
1992年冬,郝伟志在一次朋友聚会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叫田丹凤的女孩。田丹凤25岁,象山县人,在一家银行工作,她娇俏可人,尤其是那羞涩的一笑,深深地吸引了郝伟志。得知郝伟志是象山县有名的富翁,田丹凤也向他投去了崇拜的目光。很快,两个人就成了朋友。一次,郝伟志和田丹凤聊天时,他把积郁在心中已久的苦闷说了出来:“我这辈子很失败,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有钱都没人花……”说到动情处,郝伟志的眼睛里似乎有泪光在闪动。
田丹凤从来没见过一个男人这样脆弱,她有些感动:“那你为什么不离婚,找个能生孩子的女人呢?”“责任胜于一切,我要对这个家负责,我不能抛下她。”郝伟志的那份责任心,让田丹凤佩服不已,她一下子抓紧了郝伟志的手,心里涌起了一种莫名的情愫。郝伟志顺势将她揽在了怀里,田丹凤以后干脆辞掉工作,成为郝伟志的情人。
两人的关系虽然很隐蔽,但林红霞很快就知道了,哪个女人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啊!林红霞闹得不可开交,还找来公公婆婆理论,沸沸扬扬地传遍了方圆几十里。最后,郝伟志干脆跟妻子摊牌:“如果你能生孩子,我就不会找别人了!你不乐意,那我们只能离婚了。”一提到生孩子林红霞就蔫了,马上偃旗息鼓。后来,林红霞也想通了,主动说:“孩子生出来抱回来我养,你就立刻和那个女人断绝关系。”林红霞提的条件也不过分,郝伟志答应了。
1995年2月25日,田丹凤终于生下了儿子,郝伟志42岁得子,他别提多高兴,给儿子取名叫郝博。林红霞虽说心里不是滋味,但想到孩子一抱回来,丈夫也会回到自己的身边,她有些欣慰,并打听着孩子的状况,还经常督促丈夫快点把孩子抱回来,和田丹凤也有个了断。然而 ,郝伟志总是说孩子太小,不能离开妈妈,让她等一段时间再说。
一天天过去了,林红霞几乎是每天都在催丈夫去抱孩子,但郝伟志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其实,他是舍不得和田丹凤断绝关系,两个人相处这么久,有了很深的感情,况且田丹凤年轻漂亮,又是那么的善解人意。为了安抚妻子也为了兑现当初的承诺,郝伟志把儿子郝博抱到了林红霞身边,并且让孩子叫她妈妈。懵懂的孩子喃喃地叫着“妈妈”,林红霞知道这个孩子在郝伟志心中甚至郝家整个家族里的分量,她也就很知趣了,逐渐默许了田丹凤的存在。
郝伟志游走在两个女人之间,郝博也有了两个妈妈两个家。而田丹凤自从生了孩子后,也逐渐被郝家人认同,郝伟志的弟弟妹妹们都叫她丹凤姐。在他们的眼里,田丹凤和林红霞的地位是一样的,都是他们的嫂子。起初,田丹凤因为没名分和郝伟志闹,极力劝他离婚娶自己,但郝伟志告诉她:“除了名分,我对你们俩都是一样的,甚至对你比对她都多一些。”随后,郝伟志干脆以田丹凤的名义买了一套大房子。经过一番安抚,田丹凤也就不再计较了,心甘情愿地做起了郝家没有名分的媳妇。
自从有了儿子后,郝伟志更是干劲十足,他要为儿子挣下一份家业。很快,郝伟志的事业做得更加红火了 ,朋友们都很佩服他,不仅生意做得好,而且把两个女人的事也处理得游刃有余。为了避免两个女人见面尴尬,什么场合该谁参加,郝伟志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一般老家的事情都是林红霞处理,外面的事有田丹凤。逢年过节家人聚会的时候,如果田丹凤去,郝伟志就提前打电话告诉林红霞,以免“撞车”,就这样两个女人从不见面。
病床前争宠暗中较劲,
两立遗嘱未雨绸缪
2002年,郝伟志的事业发展到了宁波,在那置办了很多产业,田丹凤就带着孩子跟随着郝伟志住在了宁波市江东区的联通家园里,郝博也在附近上了学。可谁也没有想到,厄运却突然降临到郝伟志身上。
2004年7月,郝伟志有些咳嗽,本来以为是小毛病,可到宁波市113医院一查,被确诊为肺癌。犹如晴天霹雳,这个消息震惊了整个家族,尤其是田丹凤和林红霞。田丹凤把家里料理了一下,就全心护理郝伟志,而林红霞也从象山老家赶到宁波住进了另外的房子里,打算长期照顾郝伟志。
那天,林红霞刚进病房,就看见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正在给丈夫拿水喂药,她知道这就是田丹凤,急忙夺过水杯,送到郝伟志的嘴边。随后三人都沉默了,这是三个人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尴尬极了。多年的情敌终于见面了,尽管林红霞看田丹凤就是气不打一处来,田丹凤看她也是一百个不高兴,但因为郝伟志在病中,两人也只能暗中较劲。见场面很尴尬,郝伟志本想让她们其中一个回去,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打发哪个走,都会认为不被重视,郝伟志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很怕两个人吵起来。
果然有一天,林红霞刚把熬好的鸡汤盛到碗里,田丹凤就端过来尝了一下温度说:“有点烫,等一会喝。”听她这么说,林红霞不高兴了,瞪着田丹凤,嘴里嘟囔着:“烫不烫与你有什么关系!”“就和我有关系,怎么了?”田丹凤也不示弱,两人激烈地争吵起来。郝伟志劝说谁都不听,最后在他一阵猛烈的咳嗽声中,两人才算停止了“战争”。郝伟志很不高兴,脸憋得通红,用手势示意让她们出去。随后,郝伟志警告她们,如果想陪在他身边就得和平相处,谁先吵架谁就先走。两人也怕郝伟志病情加重,就暂且把恩怨放在了一边。
2006年3月,在病中的郝伟志一直惦记着儿子没有正式名分,就把郝博的户口迁到了他的家庭户口簿上。看着自己的家庭成员中多了儿子的名字,他笑了,他想将来自己不在了,儿子也是法定的郝家人了。对于郝博的一进一出,两个女人都没说什么,林红霞似乎很识大体,认为应该这么做。而田丹凤倒是认为只要是为孩子好,怎么办都行。
2007年4月,郝伟志又住进了山东博山医院,可不论到哪里,始终都是两个女人和他形影不离。郝伟志的癌细胞逐渐扩散到全身,身体每况愈下,他自知自己的时日不多了。6月29日,郝伟志把弟弟郝伟强叫到病床前,当着两个女人的面,他口述,让郝伟强写了份遗嘱。大概内容就是把自己所有的房产分给妻子林红霞和儿子郝博,并分给养女郝冬冬一辆奥迪轿车,妻子占财产的百分之四十,儿子占百分之六十,而这些房产其中包括以田丹凤的名义买的一套房子。
写完遗嘱后,郝伟志让林红霞在遗嘱上签字,林红霞摇头不签:“财产平分,否则我不签字,凭什么给我四给他们六。”“儿子还小用钱的地方多,而且将来他是男人要撑着家庭,没钱怎么能行,我挣的家业就是要给儿子。”郝伟志说话有气无力,但却能让人感觉到,他很愤怒。田丹凤自己没有权争财产,但她儿子却有这个权利,她默默地坐在旁边仔细地听着,生怕漏掉一个细节。
最后,林红霞以必须要百分之五十的财产为理由,没有签字,遗嘱上只有郝伟志一个人的名字。郝伟强见哥哥的遗嘱没签成,就建议郝伟志找个律师处理这事,可郝伟志却坚持说:“我挣下的家业我说了算,想给谁就给谁。”结果,不欢而散。
郝伟志的病情日趋严重,医生也说他没多少日子活了,让家人做好准备。于是,郝伟志被家人接回了宁波,又住进了113医院。
7月12日上午,郝伟志把家里的兄弟姐妹和几个朋友都叫到了床前,要来笔和纸,手颤抖着写下了一份遗嘱,内容和前一份基本一样,就是没写田丹凤名下的那套房子。写完后,他把遗嘱递给了妻子。看完了内容,林红霞依然拒绝在上面签字。郝伟志没办法,只好把遗嘱一式两份分给了林红霞和田丹凤说:“就这么定了。”
随即,郝伟志就进入了昏迷状态。7月16日,郝伟志停止了呼吸。悲伤过后,两个女人开始了财产的 争夺战。
你争我夺恩怨难了,
一审再审难了身后事
郝伟志葬礼结束的第二天,林红霞和田丹凤就为了财产分配问题而争吵起来,两人毫不相让。郝伟强只好出面调解,林红霞说:“这么多年我受了那么多委屈,凭什么少分给我,虽然我没为郝家生孩子,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做为郝博的妈妈,田丹凤也不让步:“这么多年,我没名没分的,我什么时候争过,但遗嘱上怎么写就得怎么算。”作为中间人,郝伟强先找到大嫂,劝她看在大哥的情分上拿百分之四十算了,然后又去找“小嫂子”,让她再多分点给大嫂。然而,几次调解下来,郝伟强都焦头烂额了,而两个女人谁也不退让,她们似乎不仅仅为了争那些财产,更是为了争面子和地位。
2007年年底,郝伟志80多岁的老父亲突然去世。哥哥刚刚离去,父亲又走了,悲伤的郝伟强无心处理两人的财产纠纷,建议她们找法院解决。而林红霞以前一直以为小叔子偏心,见小叔子不管了,就和养女请来了律师,郝博、田丹凤,要求重新分配丈夫留下来的遗产。
2008年3月21日,象山县人民法院就林红霞、郝冬冬状告郝博、田丹凤侵占遗产一案,第一次开庭审理。原告认为,郝伟志生前所立的遗嘱无效,因为郝伟志将夫妻共同财产当作个人财产处理,并且以被告田丹凤的名义购买了一套住房,侵害了原告林红霞的财产所有权。同时,郝伟志与他人同居长达十余年且生下一子,侵害了原告林红霞的婚姻权利,也给原告林红霞带来精神伤害,并侵犯了原告的财产继承权。按照婚姻法中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原则,郝伟志应当不分或少分。
田丹凤也请来了律师,当场辩称:原告在中既主张按法定继承郝伟志的遗产,又以请求返还不当得利,两个是不同的法律关系,系诉讼请求不当。郝伟志因原告林红霞不能生育,与被告田丹凤同居生活相处十五年属实,并生育一子即被告郝博。郝伟志去世后,引发的财产纠纷应当是继承纠纷。但鉴于郝伟志生前立有遗嘱,因此应属于遗嘱继承。对于郝伟志的个人财产的继承,应当遵循郝伟志遗嘱指定的继承人继承。
关于田丹凤名下的房子,田丹凤认为该房屋是自己出资所购,产权也是她所有,郝伟志的遗嘱中也没有承认该房屋是共同所有,不能作为郝伟志的遗产。
2009年3月19日,法院在一年后第二次开庭,但法院追加了郝伟志的母亲王青娣和五个妹妹一个弟弟为原告,这让人们都一头雾水。原来,郝伟志在立遗嘱时,有一套房子没有写进去,没有指定继承人,那么就要按法定继承人继承,就是由郝伟志现在健在的母亲和五个妹妹一个弟弟继承,这从法律上讲叫“转继承”。虽然父亲后来去世了,但郝伟志去世时,父亲还健在,他也属于继承人,但属于父亲的那份遗产应由郝伟志的子女郝冬冬和郝博共同继承,这从法律上讲叫“代位继承”。
因此,原本四人之争,现在十人有份,本来无意拿哥哥财产的五姐妹和弟弟郝伟强,竟然也被卷进这场复杂的遗产继承案中,他们其实不希望原本和谐的大家庭刀兵相见,但现在只能依靠法律来解决问题了。
2009年6月15日,象山县法院经过长达一年的审理认为,郝伟志留下来的遗产大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他生前所立的第一份遗嘱无效,而第二份遗嘱部分有效。因此,法院对郝伟志遗留下来的600余万元依法作出如下分配与判决:妻子林红霞获得了亚细亚商城中4间、象山自造别墅以及附属房15间,亚细亚商城中其他房产以及宁波房产归郝伟志的儿子所有;奥迪A6轿车共有部分归养女郝冬冬所有。其余财产则按照继承法规定划成等额,分别由郝伟志的母亲,弟弟妹妹,以及妻子林红霞和儿子郝博按照法定比例获取。至于原告提出,郝伟志生前以被告的名义购买的房产,不予认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决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帮助学生克服遇到的实际困难,使学生思想稳定、行为正确、健康成长。二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目前有两个主要分支,一个是党团组织、辅导员和学生管理部门,主要做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相关管理工作;一个是思想政治课,主要做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两个主要分支,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的重要因素,两个要素的契合,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作用。从目前情况看,两个要素契合不够,存在一近一远状况:党团组织、辅导员、学生管理部门离学生日常生活与课外空间近一点,但却离学生心理和思想深处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营养的需要远一点;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离学生理论营养的需要近一点,但却离学生日常生活与课外空间远一点。这种不契合状况,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受到很大影响。从操作层面看,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解决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何与思想政治工作契合问题。囿于传统教学理念,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容易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少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联系起来教学,脱离学生实际,教师与学生交流甚少,教学内容枯燥,“老师与我们隔得太远”,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失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好思想政治课主渠道作用,应当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契合,科学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如此才能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新局面。
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契合的实践探索
(一)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契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在实践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服从和服务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保持一致,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我们认为应在教学中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思想政治课独特的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指导性和灌输性特点,与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联系实际、情感感化特点相结合,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实效性。二是坚持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规划、部署和工作重点,展开理论教育,做到两不误:不误理论知识讲授,不误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契合协调。三是坚持做好课前调查,保持各方联系,课程内容结合实际,把握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重点,搞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实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受到学生欢迎,体现以人为本,不能离开社会、学校、学生实际搞“世外桃源”式的“纯理论知识”教育,要通过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契合,体现出它的实践性。教师在知识讲授中,要关注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把深奥的知识实际化,把枯燥的知识“味美化”,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激情充满课堂,让真理激活课堂,满足学生求知欲,解决好学生的困惑,做学生的指路人,同路人、帮助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如此契合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情感联系,获得学生信任,使师生之间心灵沟通、良性互动,给有限的思想政治课以无限活力。
具体做法上,教师授课之前应进行调研,了解学校、系部、班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要求和希望,了解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了解学生突出的思想认识问题和行为表现问题,获得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把问题归纳整理,融进相关教学内容中,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由浅入深讲解,不回避矛盾,不空谈理论,搞好疏导性和引导性教育。这样,有备而教、有的放矢,做到理论性、知识性、针对性、实效性结合,才能受到学生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相关人员的欢迎。这其别要加强与辅导员的联系,因为辅导员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也最了解学生,尝试着与辅导员联动备课或者研讨备课。这样教师的讲课才能更加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学习实际,讲课才能克服空洞、说教、枯燥,才有更强针对性和吸引力、说服力,才能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思想政治课应处理好与学校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的契合关系
如何处理好思想政治课与学校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的契合关系,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做了有益尝试。为了活跃学生生活、丰富生活内容,学院经常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日常主题教育活动,并且构成校园文化的重要方面,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学院思想政治教研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配合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理论性知识性方面的教育契合,为推进学院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尽到责任。学院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形式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丰富多彩,很具感染力和亲和力,学生参与热情高,受到影响大,但是这些活动因形式局限,往往在理论上知识上有缺陷或者缺位现象,思想政治课的参与,有效弥补了这方面不足,在学生的情感中犹如添了一把火,起到了学生心中的明灯作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热情高、听课情绪好,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工作主题教育活动的效力。如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到来,学院开展了“迎奥运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思想政治课教师就在课堂中把奥运成因知识、我国参加奥运的历史、奥运的经典事例结合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又如在抗震救灾教育活动中、在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中、在纪念“11.27”弘扬红岩革命精神等活动中,都不失时机地把这些活动涉及的相关理论性知识性内容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把学生的激情引到学习中、引到课堂中,激励学生爱国热情,启发学生思想觉悟、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从而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接受。如此,许多问题经过思想政治课教师讲解后,党团组织和辅导员反映:“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做了。”而授课教师也明显感到,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喜爱也得到很大提高。
(三)教学过程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思想政治工作讲究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风细雨、以情动人、循序渐进,如果思想政治课排斥这些做法,空洞无物、流于说教、板起面孔训人、居高临下压人、不切实际强行灌输,很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并产生逆反心理,从而难以起到育人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配合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实践中也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充分体现人文关怀重视学生心理疏导。思想政治课必须体现主体性教育,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倡导学生能动学习。教学方式采用“启发诱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做到教师讲与学生讲结合,授课与讨论结合、理论与实际运用结合、内容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做到课堂气氛民主、活跃,有激情有,要让学生能在课堂上真情表达内心希冀与渴求,感到自己与科学知识与生活真谛的差距,激起学生学习热情。二是思想政治课主渠道作用必须能体现思想政治工作效力。教师们认为,参与学生活动、与学生交朋友、融进学生生活、搞好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情感融通,是思想政治课与思想政治工作契合的必要途径。教师如果高高在上、对学生颐指气使、与学生缺乏沟通,所授课程与教学方法是很难得到学生欢迎的,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教师们加强了与党团组织和辅导员的沟通,加强了与学生的联系和互动了解,放下架子融进学生中去,从中获得一手资料,作为备课必要程序,在此基础上把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引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在与他们交心谈心,深切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关心、爱护,即便教师某种形式的批评、历数他们中的某些不良表现,在难堪中,也能从内心感到教师是为他们“好”。有了这种感受,教师的教育就很容易转化成学生的实际行动。
(四)教学内容必须体现时代性才能很好与思想政治工作契合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片;冠状动脉疾病;心血管事件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2(b)-0063-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rapy of loading dose Clopidogrel and Aspirin to 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HEN Haijian MO Ni LIANG Jinchun XIONG Ziwu ZHAN Yongtao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ao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Gaozhou 525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eatment of 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with loading dose of Clopidogrel and Aspirin. Methods 170 cases of 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S (Unstable angina/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intensive treatment group. Based on routine use of anti-angina drugs (Nitrates, β-blockers, Calcium antagonists,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5 000 U, lipid-lowering drugs), and the patients of the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was just treated with Aspirin, the patients of the intensive therap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oading dose of Clopidogrel and loading dose of Aspirin; total treatment course were 3 months. Results Efficacy of intensiv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routine therapy group (P < 0.05), the incidences of angina,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cluding recurrence) and heart failur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intensiv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mortality i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side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slight.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of 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S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after joint treated with loading dose of Clopidogrel and Aspirin. And it is safety too.
[Key word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lopidogrel; Aspir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急症,采用冠心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对于有顾虑难以承受手术风险或因经济条件所限不接受介入治疗,和在没有开展早期介入治疗的医院,应用负荷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片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起效快速、有效,安全性高,本文探讨负荷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片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with non-ST-segmentelevation,NSTEACS)的临床效果,并评估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7月~2011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非ST抬高性ACS患者170例,ACS的诊断标准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于2007年制订的标准[1],具体为:①初发型心绞痛:近1个月内首次发生的心绞痛;②恶化性心绞痛:在相对稳定的劳力性心绞痛的基础上,近2个月出现逐渐加重的心绞痛,表现为心绞痛发作频度增加、持续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③静息心绞痛:在休息或安静状态下,无明显诱因引起的心绞痛;④梗死后心绞痛:即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24 h~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⑤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符合以下3个条件:有典型缺血性胸痛病史,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水平升高且有动态改变;胸痛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0.1 mV和(或)T波倒置,无ST段抬高和病理性Q波,且有动态改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其中常规治疗组85例,平均年龄(63.8±9.3)岁;强化治疗组85例,平均年龄(64.2±10.1)岁。两组患者年龄、危险度分层及合并症比较(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且除外以下情况:①有消化道溃疡;②有出血时间延长的血液病或粒细胞减少者;③严重肝、肾功能损害;④有脑出血病史;⑤无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过敏等的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
采用单盲对照法在常规使用抗心绞痛药物的基础上[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5 000 U腹壁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7 d)、降脂药],强化治疗组联合使用负荷量氯吡格雷(首剂300 mg,随后75 mg/d)和负荷量阿司匹林0.3 g,随后100 mg/d;常规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司匹林(0.3 g/d),随后100 mg/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1.3 疗效判定及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级。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或发作时间缩短,心电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无改善,上述症状减少<50%或加重[2]。总有效=显效+有效。
观察各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包括心绞痛(发作频度、程度)、心肌梗死(包括再梗死)、心力衰竭、死亡等情况。随访时间3个月。所有入选患者在入院后、3个月时均做上述指标测定及心电图、心脏B超等检查,观察记录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见表1。经总有效率采用χ2检验,得χ2值为10.98,P = 0.000 9<0.05,提示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随访期间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死亡的发生率情况见表2。经χ2检验计算可知,两组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含复发)、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2 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n(%)]
2.3 不良反应
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有2例静脉穿刺部位瘀斑,分别有2例和1例出现大便潜血阳性,但症状不严重,未作处理。用药前后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强化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无脑出血及急性消化道出血发生。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均属于非ST段抬高性ACS。其发生机制为冠状动脉内皮出现功能障碍而发生痉挛,继而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内炎性反应,随后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血小板因子,从而激活凝血系统,随之触发的血小板激活和凝血酶形成,最终导致血栓形成是ACS的主要发病机制[2]。在形成血栓过程中,血小板及凝血系统活化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在NSTEMI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减少血小板的血栓素A2(TXA2)生成而发挥血小板抑制作用。在急性ACS中的应用氯吡格雷可直接抑制腺苷二磷酸(ADP)与ADP受体的结合,选择性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从而抑制ADP依赖性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激活。由于血栓素A2及ADP是血小板聚集反应中两个相互独立的重要环节,同时抑制这两个环节,较单独抑制其中一个环节,具有更好的抗血小板功效。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300 mg),能在90~120 min内抑制65%~75%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3]。首剂氯吡格雷300 mg负荷剂量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其抗血栓形成作用在90 min内即可显现,在6 h内达到稳态,可降低血小板血栓形成达70%[4]。Müller等[5]认为氯吡格雷对由ADP激活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是剂量依赖性的,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可产生快速而明显的血小板抑制疗效,氯吡格雷获益在服用数小时后即可出现,而如果从维持剂量每天口服氯吡格雷75 mg,则抑制作用在3~7 d内达到稳态,在稳态时血小板平均抑制水平维持在40%~60%之间[6-7]。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负荷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片治疗治疗非ST段抬高性ACS能够更快、更强地实现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能更好地控制心绞痛发作,提高临床疗效,明显降低住院期间严重缺血事件。同时治疗期间治疗组病例均无出血、过敏等较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另外,有报道[8-10]波立维还具有抗炎作用,可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少内膜增生性病变,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可使ACS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负荷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片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其控制症状及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出血、白细胞减少及胃肠道症状等副作用无明显增加[11],这对于稳定病情,有顾虑或因经济条件所限不接受介入治疗方法或择期PCI的患者,提供了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7,35(4):296-297.
[2] 赵水平,胡大一.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1-89.
[3] 颜红兵,马长生,霍勇,等.美国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M].2版.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6:215-217.
[4] Cadroy Y,Bossavy JP,Thalamas C,et al. Early potentantithrombotic effect with combined aspirin and a loading dose of Clopidogrel on experimental arterial thrombogenesis in humans [J]. Circulation,2000,101(24):2823.
[5] Müller I,Seyfarth M,Rudiger S,et al. Effect of a high dose of Clopidogrel on platelet 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stent placement [J]. Heart,2001,85(1):92-93.
[6] 赵秀丽,胡大一.氯吡格雷[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3,1(1):61.
[7] 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近期预后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08,12(6):1253-1254.
[8] 李芳.氯吡格雷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抗炎作用[J].临床心血管杂志,2006,22(12):716-718.
[9] 梁孙英,张明,邓珍.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医院,2009,9(7):24-27.
[10] 王拥军.氯吡格雷稳定易损斑块预防卒中[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 12(1):43.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质量意识有所提高;终身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的理念成为教师自觉行动;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不断得到强化。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营造全员学习氛围
(一)建立了真抓实干的领导机构。院党委行政多次讨论,成立了“创争”活动日常工作机构,形成了“创争”活动由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落实的和谐局面。
(二)广泛地宣传发动。通过主题会议、专题讲座、个别谈话等形式,让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开展创建活动的重大战略意义。邀请专家讲解当前社会形势和教学科研前沿动态,让广大教职工有学习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三)确立了各级“创争”目标。我们切合学校、学院的“十一五”规划,制定学院、学科、个人的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细则,建立了全院教工的愿景目标。把“创争”活动具体细化到每个教职工,把活动的开展和教工个人发展结合起来。
(四)完善了各项学习的保障措施。学院把学习制度化,建立了各种培训、集体学习制度。学院完善了激励机制,拿出资金奖励在教学科研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教工,对外出访学、进修的教工给予时间、经济上的支持。优化了学院的财力配置,3年来共在职工学习方面投入达877万,占3年来全院总收入的48%。并完善了各项学习硬件资源,院资料室现有图书10万余册,期刊杂志近13万册;配备了专门的教育技术人员。
二、在学科、学位点建设中构建学习平台,建设学习型团队
(一)以学科、学位点建设为着力点,以“申博”为契机,构筑了良好学习平台。打造了儿童研究、语文教育、非洲研究、江南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研究、文学浙派研究、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等学科方向的系列精品成果;通过围绕博士点申报,重点建设好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3个省级重点学科。 (三)引进和培养并重,以学科学位点建设引领学习型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继续推行“博士化”工程,启动“访学计划”,近3年我院考上博士 11 人,外出高访与攻读博士后 9 人。在人才引进方面,从全国各地高校乃至海外引进了具有较强研究实力和发展前景的年轻博士、教授20多位。目前学院师资队伍已实现了结构性调整,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等结构渐趋合理,已建成一支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的师资队伍。2006年我院各有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和升入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2007年1人入选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理论),1人获省青少年英才奖,1人被聘为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顾问组专家,16人被聘为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
(四)在岗不在岗同动,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薪火相传。我院“创争”活动中,不仅在职在岗的教职员工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而且离退休的老教师们也活到老学到老,退而不休,老有所为,如蒋风教授、韦苇教授、陈耀东教授、卢国琛教授等都在离退休后在育人和科研上做出很大的成绩。这是我院“创争”活动的又一大亮点,营造了我院更加浓厚的科研氛围。
(五)强化创新意识,学习有重点,研究有特色。经过几年的重点扶植和培育,上下承传,我院逐渐形成了语文教育、儿童研究、楚辞研究、文学浙派研究、江南文化研究、浙闽赣方言研究、语法教学研究等一系列“**师大”品牌的学科方向,其中以打造了“浙派语文”的语文教育和有着近50年学术积淀的儿童文学两个特色学科最为突出。
三、打造教师教育品牌,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见“创争”成效
在“创争”活动中我院把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到了新的关键地位,把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社会需要作为“创争”活动的指针,在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效益上见“创争”活动效果。
(一)努力培养人文品牌的师范人才。我们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成课程资源,我院教师在研究成果基础上开设的选修课有鲁迅研究、红楼梦研究等数十门;我们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突显特色教改,如“人文论坛”聘请著名学者作学术报告共计200余场;我们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创新相结合,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理论和实际结合,服务基础教育,
把创建学习型院系推向更广泛的天地。首先,把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直接指导和服务基础教育。如我院王尚文教授被教育部特别聘为基础教育语文教材评审专家;黄灵庚教授被聘为部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审定专家;我院教师经常到基础教育第一线讲学,传播先进的语文教育思想。其次,承担了不少师资培训任务。如以教师为主体的函授培训;省中学教师新课程培训;丽水校本培训;等等。再次,注重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服务广大中小学生。我院教师在前沿的语文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利用丰富的学术资源,编写了很多直接面向中小学生的教材和读物。
(三)创作优秀文化产品,整理和研究文化典籍,支持地方文化建设。如在建设“文化大省”的主旋律下,
我院集中优势力量,整理和出版了以《吕祖谦全集》为代表的一系列古代典籍;我院教师发挥学术优势为全省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献计献策,等等。这些都是校地合作、强化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有益探索。
四、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为“创争”活动增添活力
我们本着“既重人文关怀,又促学院发展”的思路,营造和谐人文环境,平时关心教工生活,为教工排忧解难。
拨出专项经费5万元,协调各方关系,安排了近300平米的房间,建立了一个标准化且又有人文气息的“教工小家”,是我院教工休息娱乐的好去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创争”活动增添活力。组织了各种文化考察和休闲活动,有周末的短途省内集体休闲活动,也有寒暑假的国外省外文化考察活动。开展了各种形式活泼的文体和才艺展示活动,举办和参加了各种体育比赛、时装表演赛、教工厨艺大赛、影展等。所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旨在强健我院教工的身体、愉悦他们的精神,让我院教工有一个好的身心状态去工作和生活,去学习和创造。
五、结语和启示
2008年4月,我院工会获 “**省模范职工小家”称号,这是对我院工会一贯以来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院“创争”活动成效的肯定。通过“创争”活动的实施和总结,使我们对这一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工作思路和认识观念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工作格局是“创争”顺利开展的组织保障,“创争”工作要与学院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创争工作要与保障教工的学习权利、发展权利相结合,“创争”工作要与创建“教工小家》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当今中国学界,浮躁之风不止,要把学习落到实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口号的问题,教工们要从内心上真正认识学习的意义,充分认识到了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持久、学到有效果。
2、要注意活动的整体协调与持续性。创建学习型学院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机部分,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创建学习型学院也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持续有序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