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江月

西江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西江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西江月范文第1篇

庭前花开花落还在重演

西江的流水可曾变迁为何老翁撑桨轻叹

独言这红尘间是非万千

待到秋尽百花开遍再来重拾这破碎的片段

谁见天上人间寂寞了谁的笑颜

流虹飞剑江河掀起是非三千

相见无言最是委婉

琴声呜咽西江亭上素手拨弦

独走江岸青石桥边风轻云淡

为何几世情缘却无法相伴非要泪水落满红颜

许是缘字一言几多眷恋

那些让人留恋的线画来画去却成了一个圈

像桃花满枝时的缠绵寻不到开端

这红尘漫漫

有没有那么一把剑可以斩断轮回里注定的缘

有没有那样一个人可以吹动这江岸千年的纠缠

曾记否那些不曾老去的誓言

徒添了岁月中多少的沧海桑田

曾记否那烟花初现的江南

西江月范文第2篇

词/神龙

(一)

岁至兰秋流火,老夫华诞来临。

沧桑风雨旧催新,银发鬓间已隐。

遥想孤单年少,近看膝绕儿孙。

心宽体健爽身心,方觅文坛诗韵。

(二)

历尽人生坎坷,饱经世间争戳。

孤贫常遇辱凌波,天赐贤妻相佐。

勤奋铸成运转,善德赢顺家和。

儿孙孝敬赛活佛,好梦慰藉矍铄。

(三)

喜鹊屋檐歌唱,海棠窗间芬芳。

众星捧月聚厅堂,笑语欢声荡漾。

致仕桑榆晚景,盏杯玉液琼浆。

功名利禄去何妨 醉醒人生顿恍。

西江月范文第3篇

在的一生当中有3首词是因井冈山而作的,这就是《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遗憾的是只有《西江月・井冈山》留有手迹。那么,为何作《西江月・井冈山》,其手迹又是如何获得的呢?

1928年8月,井冈山军民在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营长安的率领下,发动群众、凭险抵抗,终于以少胜多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黄洋界保卫战进行时,率红四军主力回井冈山途中,行至黄坳,闻听黄洋界保卫战大捷的消息,欣然命笔,挥毫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为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1960年井冈山管理局在刚通车的黄洋界公路旁兴建了一座5米高的木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1965年,重上井冈山时在此碑前留影。

1965年7月1日下午,郭沫若偕夫人登上黄洋界,他深情地吟诵了一遍的《西江月・井冈山》。这天,郭沫若参观黄洋界哨口工事时,看到一座高12米的立式钢筋水泥结构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尚未完工。井冈山的负责同志向郭沫若汇报说,打算待碑建好后,镌刻上手书的《西江月・井冈山》,但找不到这首词的手迹。郭沫若当即答应说,待他回北京后请主席重书一遍。第二年,井冈山管理局又派人专程去北京向郭沫若汇报此事。郭沫若就此专门向作了请示。于是,重新书写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

1966年7月17日,郭沫若给井冈山负责同志写了一封信:

井冈山的负责同志们:

去年访问井冈山时黄洋界的诗碑在改建中,同志们打算刻上主席《西江月・井冈山》的手迹。曾有同志到北京商量此事。

我曾向主席请求,满足同志们的愿望。最近蒙主席写就,并摄影寄上。请照碑式勾勒,并且适当放大为荷。

如以主席原式,则当成横披形,已建立碑又须改建。

如何之处,请酌量处理,寄件收到后,望回一信。

敬礼

郭沫若

西江月范文第4篇

萧萧梨谢人难宁

人愿连理枝

惜空已成寒霜

白露渐叠

影难别

眸中凝

花海人已去空

还盼赏花赏她

残雪御风

寥落灯

天凄糜

孤醉望意影

影里笑影外凄

静倚离台

极目望

望长安

眸里现云海

西江月范文第5篇

2、诗人更是通过对普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内心最淳朴的对夏夜景色的喜爱之情。

3、从《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前四句就是单纯的抒写当时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相关期刊更多

西江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梧州市委

珠江水运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梧州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梧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