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媒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我评估
一直以来我都是比较了解自己的,虽然不知道自己具体究竟想要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但是我却清楚的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哪些不适合我。
综合周边同学和老师对我的评价,我总结出了以下优点:第一、个性格开朗、乐观积极向上。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会往好的方面想,尽可能让自己不那么被动。第二、喜欢挑战新的东西,喜欢有创造性的东西,并且乐于尝试。第三、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擅于与人沟通,性格也比较活泼。第四、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认真负责,能够比较好的处理事情。当问题产生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怎么解决问题而不是追究责任。相对的,我也有以下方面的缺点:考虑事情不过周全,团队协作精神不够等。
环境评估
1、 大学毕业生为559万人,大学生毕业人数为610万人,20xx年的大学生就业将面临更严重的形势。作为财经传媒这个新专业的学生,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在金融学院的竞争中是很没有优势的。但是相比于其他专业来说,广泛的就业渠道又是我们独特的优势。2、 作为财经传媒系的第二届本科毕业生,回归到广东金融学院的具体情况并结合珠三角近几年的就业环境,我明白了作为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是乐观也颇具挑战性的。我校的就业方向大致都是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竞争相当激烈。就现在师兄师姐的就业情况来说,用人单位实现了劳动合同类型的多样化。主要分为正式工和劳务派遣或者编制。即将面向市场的我们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三、swot分析
1、s(优势):专业知识面广,集中文、传媒、经济于大成,专业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除了在学校担任学生干部有一定的学生工作经验之外还有丰富的课外实践经验。工作认真负责、能够很好的协调内部关系,有耐心有韧性;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抗压能力。通过英语四、六级,考取了证券从业资格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w(劣势):虽然所学的专业内容广泛,但是多而不精,金融知识和其他专业相比较缺乏竞争力。
4、 o(机会):我院的就业大体方向是金融业,加上我们学校现在跟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这对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是一大优惠。
5、 t(威胁):就业竞争激烈,应届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对用人单位、就业环境了解不深。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能力等各方面要求更加严格苛刻。
四、职业目标
1、在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的基础上,参考上一届师兄师姐的就业情况,我的近期职业方向是向银行方面发展。
2、在实习阶段,努力争取往银行业发展,从银行的基层柜员开始做起。我要用2~4年时间熟悉银行的各项基本工作,学习更多银行金融产品和理财方面的知识,积累经验,以待厚积薄发;将自财经传媒专业的优势与银行实际工作经验有机结合,尽量向经理层发展。
五、求职准备
1、 求职前,储蓄待发
作为大三的学生,除了要继续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还要对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全方面、系统的梳理和复习。尽自己所能,通过剑桥商务英语中级;充实自身的金融知识,并选择一家银行进行实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 求职ing
关键词:媒体融合;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职业教育;传媒产业
“专业群”概念的提出和建设项目的确立,是新经济学中产业集群理论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和应用。为应对媒体融合带来的传媒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规格的变化,传媒专业群建设成为传媒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个切入点,整合、优化、配置现有学校、行业、企业多方资源,综合分析传媒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共性与个性,重塑专业群架构,开发适应传媒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传媒职业教育未来发展之路。当前,传媒专业群建设面临着协调专业与学科之间的矛盾,设置理实课程,合理配置校内外资源,构建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有效利用不同专业的合力培养未来的职业传媒人,整体提升新媒体时代复合型传媒人才的适应能力。
一、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传统媒体落后的生产方式、“以我为主”固化的传播思维,早已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传媒产业的发展。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全面到来,传统媒体在互联网的加持下,纷纷走到融媒体的赛道上。过去以媒体划分的传媒类专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无法适应新时期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构建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是为了科学化、系统化培养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传媒人才。但目前,传媒职业教育要跟上传媒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专业群内各专业各自为政,在课程内容、实践项目、师资培训等方面出现重复建设情况,没有实现专业群内资源共享与优化,导致学生技能单一,综合实践能力弱,专业特色不突出。专业群是专业的集合,是为了发挥集群效应以适应产业集群的发展,群内的各个专业之间应相互融通,互为补充。许多高职院校的传媒类专业涉及新闻采编与制作、网络新闻与传播、影视编导、播音与主持、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数字媒体艺术、摄影摄像技术、影视动画等,涵盖传媒产品生产、制作、传播、运营等环节,所以,有必要厘清专业群的组群逻辑,建设符合传媒产业链的人才培养链。第二,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轻理论重实践,在传媒职业教育中表现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彼此孤立,难以兼容,导致高职传媒人才文化素养不够、专业理论功底不扎实、缺乏创新创意能力。在国家倡导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传媒职业教育需要重新定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通性,厘清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发挥理论的引领作用,理论教学又如何嵌入实践教学中,是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思考的问题。第三,以往高职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受传统媒体时代生产与传播的局限,传媒专业实践教学只能采取模拟环境下的实践训练,其与真实岗位任务存在脱节现象;二是实践教学项目内容和技术远远落后于传媒行业真实生产项目。新媒体时代带来传媒领域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给传媒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提供了真实环境下进行生产性实践的机会。构建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改变传统传媒教育时代实践教学内容简单、模式滞后、缺乏生产性实践等问题。
二、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破除学科和专业的壁垒
由于学科思维的羁绊和传统专业模式的固化,专业群建设一直存在专业随意组合、简单叠加的情况,无法发挥专业群资源共享、实训协同发展的优势,造成群内各专业之间的内耗[1]。在深入开展产业调研的基础上,应依据不同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找到传媒类专业群的组群逻辑,探讨如何打通专业和学科壁垒,让各专业彼此参照,互为补充。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这标志着中国的文科教育迎来了新的历史契机。新型传媒人才是对信息敏感的职业传媒人,具备跨专业、跨学科的特点是新文科建设的关键,对传媒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至关重要。1.创建跨专业实践共同体以专业群为基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岗位实际工作流程的特征和要求,设计实践教学项目,每个专业负责一个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群内所有专业按照传媒产品生产的真实工作流程开展实践活动,建立起跨专业、跨课程、跨项目等实践协同合作方式。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重整群内资源,分类梳理各专业实训项目,探索各专业实践教学的异同,联通各专业职业岗位和技术技能,系统设计专业协同实践的任务,围绕传媒岗位工作任务和技能要求,开展职业能力分析,构建群内跨专业实践共同体,实现群内专业之间和项目之间的联动。以制作完成一个网络视频作品的实践项目为例:专业群内的影视编导专业学生负责编剧岗位和导演岗位,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学生负责拍摄岗位,影视节目制作专业学生负责后期剪辑岗位,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负责新媒体平台的宣发岗位,各专业各司其职,参照互补,共同完成实践项目。2.分级分层开展实践教学构建高校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是重点,也是难点,只有深化这两大改革,才能有效提高基本职业能力和核心职业能力[2]。实践教学共同体的创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依循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传媒专业群的实践教学可以从低到高按层级分为基础层、核心层、综合层,分别对应传媒产业各层级和各领域。基础层对应专业群平台课程,着重采、写、摄、剪等单项技术训练,培养采访、写作、摄影、剪辑等基本职业能力;核心层对应专业核心课程,着重职业标准和专门技术训练,培养记者、编辑、摄像、制作等各个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综合层对应专业群综合课程,按照项目的不同职业岗位安排各专业联动实践,着重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视频制作、媒体运营等综合实践训练。实践项目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走向综合最终形成专业群共享、开放、联动的实践教学共同体,既发挥各专业特色又协同合作,解决学生技能融合的问题。
(二)改变理论与实践的割裂格局
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文学、历史、政治、哲学等基础课程,另一种是专业课程中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部分。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通常是指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将职业岗位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长期以来,职业教育重实践轻理论,理论课程要么作为基础课程被安排在传媒职业教育的低年级,要么在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放在前半部分,作为实践教学的前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理论知识简单填鸭式教学,实际操作无法消化理论知识点,导致理论和实际脱节,具体表现为只会纸上谈兵,面对实际操作无从下手,或是实操上手快,但后劲不足,缺乏创新力。1.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通在国家提倡新文科背景下,传媒职业教育要求拓宽传媒人才培养视野,既不能将理论教学作为简单的教学任务来完成,也不能把实践课程教学仅仅作为技能训练,而是在理论教学的引领下,通过实践教学培养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等[3]。也就是说,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不是孤立的教学活动或教学形式,应该相互渗透,彼此融通,理论教学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理论认知水平。同时,理论需要内化于实践,实践则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目的,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引领,传媒职业教育需要实践与理论相互融合,协同发展。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根据传媒产品的特殊属性,传媒专业群教学要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做到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同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呈现专业理论知识逐级提升的同时匹配专业技能循序渐进的交叉螺旋上升结构。例如,传媒专业的理论教学主要包括文史哲、专业理论、职业素养等内容,实践教学包括采访、写作、拍摄、剪辑等内容,理论课程不要都集中在低年级,而应该随着学生的成长分布到各个年级,并同步提升实践技能。理论教学从基础文史知识到专业理论知识再到职业素养,实践教学从基本技能到核心技能再到综合创新能力培养,理、实教学两条线亦步亦趋,协同推进。在开展新媒体文案写作、拍摄人文影像作品、网络信息编辑等实践活动时,将传媒人才必需的把关意识、人文素质、历史观等理论知识渗透到写作能力、影像制作能力、新闻传播能力中,让学生具备传媒行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保证传媒人才具有稳定的知识架构。
(三)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职业教育培养行业企业紧缺的技术技能人才,对接区域产业人才缺口,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专业群教育资源长期分配不均,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不够,专业群的动态优化调整与区域产业集群关联性不强,生产性实训项目转化率不高、实训基地配套师资不足、校外实训基地使用效果不佳等现实问题,既影响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又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因此,传媒专业群建设唯有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才能解决教育资源短缺与企业需求扩张之间矛盾的现实问题。1.实践教学接轨真实工作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能紧扣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将传媒产业的新项目、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在真实职业岗位上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既能发挥专业特色,又能协同合作,与现阶段媒体融合下传媒工作环境保持高度一致,并且直接与各岗位职业能力相衔接,实现校内外实践一体化,真正达到职业教育的职业能力培养规格。在传媒生产性实践活动中开展传媒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将媒介素养贯穿到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媒介生产环境中开展实践,既能够凸显作为职业传播者的能力,又具备职业传播者的素质修养。学校实践教学的规范可以充分与行业内的标准相结合,真正将媒介市场的规则与学校实践教学规范接轨,从而达到与媒介人才市场需求一致的考核标准。2.推行“课证融通”课程体系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要立足传媒产业需求,解构传媒人才培养目标,细化知识能力要点,为开展实践项目提供依据。解决“如何提升职业能力”问题是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的核心问题。以专业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技能标准,按照专业基础课、核心课和拓展课的模块开展相对应的职业技能培养,推行“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将“课证融通”理念融入教学标准开发中。从职业领域逻辑起点出发,以服务地方传媒产业发展为落脚点,对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分析,以职业岗位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作为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基础;细化知识和能力目标,制定和完善课程标准和实践标准,充分考虑职业教育与传媒产业适应性问题,将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衔接,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衔接。在实践教学体系下优化职业人才规格,培养复合型职业传媒人才。3.师生共同学习和成长新型媒介生态环境下的传媒专业实践教学对师资和实训场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是关键环节。传媒专业教师大多接受的是传统传媒教育,或者本身是传统媒体出身,在新媒体时代失去了原有知识体系的优势。面对全新的传媒业态以及瞬息万变的媒体环境,专业教师缺乏行业企业一线的经验,需要积极转变思维方式,主动学习新技术,接受新观念,投入新媒体实战中。一方面,师资队伍建设要依托高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优势,将懂得媒体融合的行业人才引入传媒教育中,培养具备媒介融合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学生在企业指导教师与校内专兼任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真实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充分发挥“工学交替”“产教融合”的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教师和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共同参与到行业、企业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或在校内实训基地承接社会服务项目,完成技能融通和能力进阶,全面提升师生的实战能力和专业能力,增强创新创业竞争力。
三、结语
在媒体融合这股传媒产业转型的浪潮中,信息传播的规则和形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职业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与传媒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的先决条件。传媒业的视野扩展到整体信息系统的媒体融合,面向传媒产业各个岗位和各种传播渠道,传媒人才须具备整合信息以及适应媒介化社会的能力。传媒行业的发展,传播手段的丰富,社会化媒体和个人化媒体的加入,这些都拓宽了传媒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必须面向整个传媒产业进行升级调整,针对职业传媒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是否满足产业发展要求等实际问题,按照行业企业标准建设与产业技术技能协同发展的实践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和专业建设的合力,构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王亚南.打造高水平专业群重在专业资源整合[N].中国教育报,2019-05-07(9).
[2]邱飞.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7(8):31-32,34.
[关键词]传媒类专业;专业导向;大学英语;ESP;教学改革
一、传媒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分析
(一)文化课成绩较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传媒类专业一般主要指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摄影摄像、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大都属于艺术类考生。在我国,艺术类考生高考成绩由专业课和文化课两部分构成,通常情况下高校都赋予专业课成绩以更大的权重作为录取的重要考核指标,这也就导致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的录取分数线要远低于其他专业的录取分数。文化课入学成绩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知识素养。同时,包括传媒专业在内的艺术考生,为了通过专业考核,往往高中阶段就开始进入各类学校、培训班强化专业基础,与普通类考生相比,又失去了三年高中系统的文化课学习的训练和经历。势必造成其包括英语在内的文化课基础薄弱,更有一部分学生是直接从职业高中和中专考进大学的,中学阶段就缺乏系统的英语学习经历,适合于普通类高校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对于这些艺术生来说是很吃力的。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英语的信心,甚至造成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
(二)传媒类专业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心理特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学习
不同专业领域的人群,受专业特有的思维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会形成特有的思维模式与心理、行为特征。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受其艺术生背景的影响,大都带有以下共同特征:做事比较感性,理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相对较弱;从思维习惯上看,艺术生的思维往往带有发散性的特点,思维的跳跃性比较大,常常天马行空、突发奇想;传媒专业的学生通常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不拘一格,喜欢追求新生事物,表达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从心理特征和意志品质上看,传媒专业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持久度都不够,自主学习精神和自控力不强,往往三分钟热情、一曝十寒,课堂英语学习容易分心走神儿,专注精神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十分欠缺。
(三)传媒专业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学习本身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要想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必定是存在着外在的压力或是内在的动力。前者比如升学、就业、考试,后者比如专业或职业兴趣,个人爱好等。就大学英语的学习而言,一方面国内高校普遍已经将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学位证的获得脱钩,公共外语等级考试、四六级考试等语言考试已成为学生的自愿行为;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的特点导致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毕业后没有考研和进一步提升学历层次的欲望,就业是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的主要目标,这是导致其英语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同时,就大多数传媒专业本科生来说,他们感到自己未来的工作接触英语的机会不是特别多,况且本身英语基础又都薄弱,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足,考虑到与自己的专业学习以及今后的就业和工作关系不大,必然导致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匮乏。
二、传媒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与人才培养方案脱节,缺乏应用性和实用性
传媒类各专业不论是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摄影摄像、表演、网络还是新媒体与传媒策划,其培养目标都是要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具备广播电视相关专业知识和互联网传媒方面专业知识和能力,并掌握一定的新闻学、经济管理学、网络传播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电台、电视台、互联网传媒公司、IT行业、各种影视剧、电视栏目及广告制作公司以及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从事新闻采编、网络媒体经营与管理、网络策划与营销等工作的复合型、实用型、创业型人才。教育部于2007年7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我国高校开展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指针,其中明确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可见,不论是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都将“应用能力”和“实用性”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而目前高校传媒类专业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实践却仍然可以看作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延续或者说是“2.0”升级版,仍然将教学重点放在英语语言的词汇、语法、结构等知识的灌输和训练,侧重点仍在“输入端”而非“输出端”,学习效果的考核也依然是以包括四六级在内的过级考试为目标,偏离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使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和国际交流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没有与专业有效结合,缺乏专业教学特色
适应时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教育部于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作为对《课程要求》的修订和完善。《指南》特别强调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体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结合学校的类型、层次、生源、办学定位等,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形成反映本校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2]然而现实情况是,国内大多数传媒类专业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与普通类学生如出一辙、别无二致,通常为两年四个学期,修完大学英语1至4级,计16个学分。使用的教材也是各种综合类的《大学英语》统编教材,教学内容也完全与传媒类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不相匹配,未能如《教学指南》中要求的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学校类型、生源和办学定位,反映本校特色。正因为大学英语的教学与传媒类专业几乎没有任何的相关性,导致学习内容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英语学习只是成了应付考试拿学分的不得已行为。
(三)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从笔者所在的高校传媒类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来看,课堂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与普通类学生毫无区别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以讲授单词、词组、语法、篇章为主,穿插一些英美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于其中,学生完全是被动地、填鸭式地接受课本知识,毫无主动性与主体性而言。受教材和教师本身知识结构的限制,教学内容很少能真正将所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及未来职业想联系,由于教学内容都是在脱离了具体语言环境下“抽象的”语境下进行的,这样的学习必然是脱离生活、远离专业和职业,必然是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单纯的记忆,而实际上忽略了对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样的语言只能是一种“死语言”,一旦离开了课堂,应付完“考试”和“试卷”,自然也就“自生自灭”。英语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构建基于专业导向的传媒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全程ESP教学
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当属语言环境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从小学(甚至学龄前)就开始学习外语,一直到大学毕业后有的人还在继续学习,学习效率和效果却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们的外语学习和我们生活工作实际上是“两张皮”。离开了课堂和学校,我们并没有使用外语的环境和需求。这种脱离真实环境和实际需求的语言就是一种“死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那么,在我们无法解决真实的语言环境(很多在国内英语考试成绩平平的人在国外生活居住一段时间后,语言能力都得以大幅提升很快就能正常沟通)情况下,更现实的方法就是将语言学习与专业或职业相结合,创造一个人为的语言环境。而这方面,ESP(专门用途英语)作为一种内容与语言有效结合的语言教学方法就成为有效的解决之道。ESP(专门用途英语)是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的缩写,20世纪60年代由语言学家Haliday在TheLinguisticSciencesandLanguageTeaching一书中首次提出。指的是与某一学科或某种职业相关的英语。Strevens(1988:1-13)认为ESP的目的和内容取决于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它具有四个特征:(1)教学目标必须能够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2)教学内容必须与某一个专业、职业及其实践活动密切相关;(3)教学重点落实在与特定的专业或职业相关的词汇、语法和语篇运用上;(4)必须具有与通用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相对照的特征。[3]可见,ESP的核心理念重在强调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工具性、服务性和专业性,是一种为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需求引领型英语学习。我们希望通过将目前高校传媒专业普遍实行的通用英语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转变为与学生专业深度融合的与未来职业密切关联的专门用途英语,以传媒学科专业内容为媒介,以英语语言为载体,在向学生呈现传媒类专业所涉及的专业术语、专业词汇、句法结构和交流策略的基础上,将英语学习与传媒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有机结合。由于结合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因而都能有效刺激和维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帮助学生找到英语学习的新的兴奋点,大大提升英语学习的效率。同时,也能帮助学生们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胜任未来工作所需的英语能力。由于ESP教学是学科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结合,这种结合使学生们能够将英语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去,从而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词汇和结构,并在专业实践中运用和强化所学到英语知识;而学生在其专业能力的提升也能有效促进其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因为专业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英语学习所需要的情境。[4]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大学ESP课程可采取“两步走”的方法,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的ESP课程是以宽基础专业知识为载体的大学ESP基础课程,即大一两个学期可安排《传媒英语综合教程》,每学期2学分,32学时,介绍传媒类专业的基础和通用知识;高级阶段的ESP课程为高阶大学ESP课程,以窄基础专业知识为载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专业选择相应的课程,大二两个学期可根据不同专业开设《传媒英语教程》的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动画、网络与新媒体分册。
(二)探索与传媒专业结合的教学方法
1.“微剧”表演
可在广播电视编导、表演、播音主持专业开展。首先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选定主题,由学生依据教师给定的主题编写微剧本。“微剧本”通常可以以某个剧本为蓝本或以当下发生的时事新闻、生活故事,进行改编创作,也可改编自经典电影、古典名著。在课堂上学生们根据自己编写的剧本进行表演。通过微电影表演的模式开展传媒英语教学,由于贴近学生专业,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在微剧的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得到充分锻炼,解决了以往口语难练的问题。
2.英语新闻播音和英语节目主持训练
与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结合最紧密的当属新闻播报和节目主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分组用英语播报当天的新闻,或用英语主持一段“脱口秀”节目。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纠正学生的发音、语调、语速、用词、表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课上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BBC、CNN经典的脱口秀节目和有影响的电视节目,也可选择国内媒体中一些比较好的英文栏目,比如CCTV-news或是杨澜访谈录等英语访谈类节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观摩学习。长期的英语播音和主持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提高发音的准确度和表达的流利度,帮助他们掌握最新的及高频的词汇。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新闻灵敏度,丰富他们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并且从这些国内外成熟的电视栏目和知名主持人身上,同学们也能学习节目主持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和一些主持技巧,这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都是大有裨益的。
3.原声电影的配音训练
电影被公认为世界第七大艺术。经典的电影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历史风情、人文风俗的集中展示。好的英文影视作品大都涵盖了语言学习中语音、语调、用词、节奏、思维、感情等元素。原版电影中纯正的语言环境,既能让学生不断提高听力,丰富口语词汇,还为学生创设了实际的英语口语情境,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模仿能力。在训练的初期,可选择一些发音准确清晰、语速适中的迪斯尼的动画片起步。刚开始配音练习的片段不宜太长,从一到两分钟逐渐递增。配音训练可以先从听力训练开始。能够听懂故事内容后,可以让学生跟着影片进行配音。先注重流利度,再加入感情及声音的模仿。在模仿的训练结束以后,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来进行配音。
4.用英语介绍说明自己的作品
对于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摄影摄像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用英语来对自己编辑的影视作品、制作的网页或摄影摄像的作品进行介绍和创作说明。这是一种对专业知识与语言训练有效整合的锻炼。虽然作品说明的时间不长,所用的词汇量也并不太大,但要说清楚一个创意的实现过程,却要求学生对于内容与语言的有效且精准的拿捏与结合,是对学生专业沟通能力的训练与检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施建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视域下的传媒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4).
[3]杨枫,孙凌.关于大学英语教学ESP论的一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
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戏剧影视人物形象设计理论素养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宽广的文化基础知识 ,同时具备较好的创造思维能力及敏锐创新意识,能够从事影视、戏剧、舞台、时尚领域和现代生活的人物形象设计、美容、化妆、服装设计和首饰设计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与韩国美容科学领域的知名专业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学生可通过“2+2”方式,选拔进入韩国高校交流学习获取双学位。
浙江传媒学院位于浙江杭州,有“北有北广,南有浙广”之称,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全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传媒类专业;专业导向;大学英语;ESP;教学改革
一、传媒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分析
(一)文化课成绩较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传媒类专业一般主要指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摄影摄像、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大都属于艺术类考生。在我国,艺术类考生高考成绩由专业课和文化课两部分构成,通常情况下高校都赋予专业课成绩以更大的权重作为录取的重要考核指标,这也就导致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的录取分数线要远低于其他专业的录取分数。文化课入学成绩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知识素养。同时,包括传媒专业在内的艺术考生,为了通过专业考核,往往高中阶段就开始进入各类学校、培训班强化专业基础,与普通类考生相比,又失去了三年高中系统的文化课学习的训练和经历。势必造成其包括英语在内的文化课基础薄弱,更有一部分学生是直接从职业高中和中专考进大学的,中学阶段就缺乏系统的英语学习经历,适合于普通类高校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对于这些艺术生来说是很吃力的。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英语的信心,甚至造成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
(二)传媒类专业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心理特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学习
不同专业领域的人群,受专业特有的思维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会形成特有的思维模式与心理、行为特征。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受其艺术生背景的影响,大都带有以下共同特征:做事比较感性,理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相对较弱;从思维习惯上看,艺术生的思维往往带有发散性的特点,思维的跳跃性比较大,常常天马行空、突发奇想;传媒专业的学生通常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不拘一格,喜欢追求新生事物,表达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从心理特征和意志品质上看,传媒专业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持久度都不够,自主学习精神和自控力不强,往往三分钟热情、一曝十寒,课堂英语学习容易分心走神儿,专注精神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十分欠缺。
(三)传媒专业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学习本身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要想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必定是存在着外在的压力或是内在的动力。前者比如升学、就业、考试,后者比如专业或职业兴趣,个人爱好等。就大学英语的学习而言,一方面国内高校普遍已经将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学位证的获得脱钩,公共外语等级考试、四六级考试等语言考试已成为学生的自愿行为;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的特点导致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毕业后没有考研和进一步提升学历层次的欲望,就业是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的主要目标,这是导致其英语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同时,就大多数传媒专业本科生来说,他们感到自己未来的工作接触英语的机会不是特别多,况且本身英语基础又都薄弱,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足,考虑到与自己的专业学习以及今后的就业和工作关系不大,必然导致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匮乏。
二、传媒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与人才培养方案脱节,缺乏应用性和实用性
传媒类各专业不论是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摄影摄像、表演、网络还是新媒体与传媒策划,其培养目标都是要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具备广播电视相关专业知识和互联网传媒方面专业知识和能力,并掌握一定的新闻学、经济管理学、网络传播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电台、电视台、互联网传媒公司、IT行业、各种影视剧、电视栏目及广告制作公司以及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从事新闻采编、网络媒体经营与管理、网络策划与营销等工作的复合型、实用型、创业型人才。教育部于2007年7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我国高校开展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指针,其中明确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可见,不论是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都将“应用能力”和“实用性”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而目前高校传媒类专业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实践却仍然可以看作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延续或者说是“2.0”升级版,仍然将教学重点放在英语语言的词汇、语法、结构等知识的灌输和训练,侧重点仍在“输入端”而非“输出端”,学习效果的考核也依然是以包括四六级在内的过级考试为目标,偏离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使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和国际交流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没有与专业有效结合,缺乏专业教学特色
适应时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教育部于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作为对《课程要求》的修订和完善。《指南》特别强调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体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结合学校的类型、层次、生源、办学定位等,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形成反映本校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2]然而现实情况是,国内大多数传媒类专业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与普通类学生如出一辙、别无二致,通常为两年四个学期,修完大学英语1至4级,计16个学分。使用的教材也是各种综合类的《大学英语》统编教材,教学内容也完全与传媒类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不相匹配,未能如《教学指南》中要求的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学校类型、生源和办学定位,反映本校特色。正因为大学英语的教学与传媒类专业几乎没有任何的相关性,导致学习内容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英语学习只是成了应付考试拿学分的不得已行为。
(三)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从笔者所在的高校传媒类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来看,课堂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与普通类学生毫无区别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以讲授单词、词组、语法、篇章为主,穿插一些英美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于其中,学生完全是被动地、填鸭式地接受课本知识,毫无主动性与主体性而言。受教材和教师本身知识结构的限制,教学内容很少能真正将所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及未来职业想联系,由于教学内容都是在脱离了具体语言环境下“抽象的”语境下进行的,这样的学习必然是脱离生活、远离专业和职业,必然是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单纯的记忆,而实际上忽略了对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样的语言只能是一种“死语言”,一旦离开了课堂,应付完“考试”和“试卷”,自然也就“自生自灭”。英语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构建基于专业导向的传媒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全程ESP教学
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当属语言环境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从小学(甚至学龄前)就开始学习外语,一直到大学毕业后有的人还在继续学习,学习效率和效果却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们的外语学习和我们生活工作实际上是“两张皮”。离开了课堂和学校,我们并没有使用外语的环境和需求。这种脱离真实环境和实际需求的语言就是一种“死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那么,在我们无法解决真实的语言环境(很多在国内英语考试成绩平平的人在国外生活居住一段时间后,语言能力都得以大幅提升很快就能正常沟通)情况下,更现实的方法就是将语言学习与专业或职业相结合,创造一个人为的语言环境。而这方面,ESP(专门用途英语)作为一种内容与语言有效结合的语言教学方法就成为有效的解决之道。ESP(专门用途英语)是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的缩写,20世纪60年代由语言学家Haliday在TheLinguisticSciencesandLanguageTeaching一书中首次提出。指的是与某一学科或某种职业相关的英语。Strevens(1988:1-13)认为ESP的目的和内容取决于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它具有四个特征:(1)教学目标必须能够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2)教学内容必须与某一个专业、职业及其实践活动密切相关;(3)教学重点落实在与特定的专业或职业相关的词汇、语法和语篇运用上;(4)必须具有与通用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相对照的特征。[3]可见,ESP的核心理念重在强调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工具性、服务性和专业性,是一种为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需求引领型英语学习。我们希望通过将目前高校传媒专业普遍实行的通用英语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转变为与学生专业深度融合的与未来职业密切关联的专门用途英语,以传媒学科专业内容为媒介,以英语语言为载体,在向学生呈现传媒类专业所涉及的专业术语、专业词汇、句法结构和交流策略的基础上,将英语学习与传媒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有机结合。由于结合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因而都能有效刺激和维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帮助学生找到英语学习的新的兴奋点,大大提升英语学习的效率。同时,也能帮助学生们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胜任未来工作所需的英语能力。由于ESP教学是学科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结合,这种结合使学生们能够将英语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去,从而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词汇和结构,并在专业实践中运用和强化所学到英语知识;而学生在其专业能力的提升也能有效促进其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因为专业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英语学习所需要的情境。[4]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大学ESP课程可采取“两步走”的方法,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的ESP课程是以宽基础专业知识为载体的大学ESP基础课程,即大一两个学期可安排《传媒英语综合教程》,每学期2学分,32学时,介绍传媒类专业的基础和通用知识;高级阶段的ESP课程为高阶大学ESP课程,以窄基础专业知识为载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专业选择相应的课程,大二两个学期可根据不同专业开设《传媒英语教程》的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动画、网络与新媒体分册。
(二)探索与传媒专业结合的教学方法
1.“微剧”表演
可在广播电视编导、表演、播音主持专业开展。首先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选定主题,由学生依据教师给定的主题编写微剧本。“微剧本”通常可以以某个剧本为蓝本或以当下发生的时事新闻、生活故事,进行改编创作,也可改编自经典电影、古典名著。在课堂上学生们根据自己编写的剧本进行表演。通过微电影表演的模式开展传媒英语教学,由于贴近学生专业,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在微剧的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得到充分锻炼,解决了以往口语难练的问题。
2.英语新闻播音和英语节目主持训练
与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结合最紧密的当属新闻播报和节目主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分组用英语播报当天的新闻,或用英语主持一段“脱口秀”节目。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纠正学生的发音、语调、语速、用词、表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课上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BBC、CNN经典的脱口秀节目和有影响的电视节目,也可选择国内媒体中一些比较好的英文栏目,比如CCTV-news或是杨澜访谈录等英语访谈类节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观摩学习。长期的英语播音和主持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提高发音的准确度和表达的流利度,帮助他们掌握最新的及高频的词汇。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新闻灵敏度,丰富他们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并且从这些国内外成熟的电视栏目和知名主持人身上,同学们也能学习节目主持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和一些主持技巧,这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都是大有裨益的。
3.原声电影的配音训练
电影被公认为世界第七大艺术。经典的电影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历史风情、人文风俗的集中展示。好的英文影视作品大都涵盖了语言学习中语音、语调、用词、节奏、思维、感情等元素。原版电影中纯正的语言环境,既能让学生不断提高听力,丰富口语词汇,还为学生创设了实际的英语口语情境,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模仿能力。在训练的初期,可选择一些发音准确清晰、语速适中的迪斯尼的动画片起步。刚开始配音练习的片段不宜太长,从一到两分钟逐渐递增。配音训练可以先从听力训练开始。能够听懂故事内容后,可以让学生跟着影片进行配音。先注重流利度,再加入感情及声音的模仿。在模仿的训练结束以后,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来进行配音。
4.用英语介绍说明自己的作品
对于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摄影摄像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用英语来对自己编辑的影视作品、制作的网页或摄影摄像的作品进行介绍和创作说明。这是一种对专业知识与语言训练有效整合的锻炼。虽然作品说明的时间不长,所用的词汇量也并不太大,但要说清楚一个创意的实现过程,却要求学生对于内容与语言的有效且精准的拿捏与结合,是对学生专业沟通能力的训练与检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施建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视域下的传媒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4).
[3]杨枫,孙凌.关于大学英语教学ESP论的一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