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目标九年级英语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这种教法方法,学生总是被动接受,而且枯燥乏味。而多媒体教学则通过丰富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对视觉、听觉的刺激,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通过创设语境,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新目标七年级下册的“Unit7 What does he look like”时,就可利用CAI课件的鲜艳色彩,优美的音乐,直观形象地再现将学生喜爱的体育明星姚明、著名歌手刘欢以及本班学生提供的照片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配上画外音:“Yao Ming is tall, Liu Huan is heavy,Tom is thin.”这样,图文声结合,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入问长相的句式。操练时,学生们便争相发言、互相提问和描述画面中人物的长相。多媒体课件以它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活跃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思维上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语境,诱发学生的表达激情
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常会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他们一般把听到或读到的信息转换成母语输入储存起来,然后在说或写时,先从记忆库中找到母语的表达式,再转换成英语输出。这是造成他们阅读速度慢、表达错误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打破课堂教学时空的界限,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从而更自觉更有兴趣地进行英语语言交际活动。以新目标七年级下册的“Unit12 Don’t eat in class”为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在课堂上吃东西”“在走廊里跑”“打架”“上课迟到”等不良现象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练习使用“Don’t eat in class”“Don’t run in the hallways”“Don’t fight”“Don’t be late for class”等句子。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学生自然会有一种用语言表达感情的欲望,真正体验到语言运用的场合、意义,并逐步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不断提高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增大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听说课 教学模式 操作程序
一、引言
Rivers曾指出(Rivers,1981),在实际生活中,“听”在语言技能中的量最重,“说”的量约是“听”的二分之一。可见,语言学习中听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听说课是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一种常见的课型,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中每个单元Section A和Section B的1a―2c通常都是听说课型。听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是所有其他学习能力的基础。通过听说,学生可以学习概念、扩充词汇、理解语言结构,并为后面进一步展开教学活动(Section A和Section B的3a-4和Reading)做好准备。然而我国中学生的听说能力却是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构建一套符合《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并能取得一定教学成效的听说课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听说课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输入与输出理论
Krashen和Bialystok的输入与输出理论是在我国目前的外语学习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理论之一。针对听说课教学,Hamer(1983)提出的“输入、练习、输出之间平衡”的教学主张更具借鉴意义。他认为首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通过听觉和视觉大量感知语言材料,通过多看、多听、多读来接触和理解语言材料的意义、形式结构和交际功能;其次要让学生将输入的语言材料和相关的知识在多种活动中反复操练、消化、加工,使之进入长期记忆系统,内化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最后要让学生将贮入的语言材料和知识重新组织,在新的交际情况下以口头或笔头方式表达出来,把握语言的交际功能,有效地交流信息。输入、摄入(吸收)、输出,环环相扣,循环往复,组成有机整体,三者全面兼顾,平衡发展,不可顾此失彼、有所偏废。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中心地位和主体地位得到确认。教学过程从面向课程转向了面向学生的教学。从重视学生的行为表现转向学生内部知识的建构,着重协作、会话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知识的建构不光表现在学生身上,也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有一个知识的建构过程,因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光是学生的学习,教师也同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和升华。知识建构有一定规律,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学生学习。
三、听说课教学模式的定义
听说课教学模式是遵循“听、说、读、写”语言学习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创设情景,不断增加学生的听说训练,提高学生捕获听力信息的水平。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使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加强,并逐步促进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四、听说课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根据输入和输出理论,结合Go for It!的编辑特点,我认为听说课的课堂设置可以分为听力训练(listening practice),培养学生整体理解及摄取特定信息的能力)和说的练习(speaking practice),主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按照先说、后听、再说、又听、运用、课外听的教学步骤,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
(一)新课导入
1.情境导入法
(1)创设情景,根据已经学过的单词和句型,导入新课的句型。在情景设置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利用实物和CAI多媒体课件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期待和好学意识。
(2)通过Pairwork或Groupwork熟悉和练习新句型。
(3)创设情景,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呈现新单词。同样利用实物和CAI多媒体课件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实用性和直观性。
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七年级下册Unit 3“Why Do You Like Koalas?”Section A 1a-2c,在进行导入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动物世界的视频,在视频中边播放各种动物图片边呈现新单词。
2.复习导入法
语言学习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过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教材充分运用了知识循环出现的手段,使较难的知识循序渐进地呈现,从而达到降低学习难度的目的。因此通过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导入可以大大降低新授知识的难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Section A 1a-2c就适合这种方法。
(二)词汇和句型演练
在新单词和句型导入之后,反复领读单词和句型。给学生创设相关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利用新单词和新句型进行对话操练,让学生在情景中巩固和掌握所学句型和词汇。
例如复习导入法中的实例,在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导出本课句型和词汇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新授句型进行演练,掌握词汇和句型用法。
Drills:A:What was you doing when...?
B:I was doing....
C:What was B doing when...?
D:B was doing...when...
(三)1b、2a、2b听力训练
1.听前:引导学生预览标题、插图、练习和听力信息等。
2.听中:听全文,抓主旨大意;听细节,做练习或完成任务;听全文,检查练习或任务完成的情况。可以根据学生听练的情况对听的遍数作适当调整,对于简单的题型可以听一遍,让学生纠正答案,对于比较难的听力练习可以听两到三遍。对于难度太大的练习则可以让学生对照听力原文进行练习。
3.听后:跟磁带复述听力材料;模仿听力材料完成对话,为下一步学习新知识并完成书面练习做好铺垫。
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九年级Unit 3“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Section A 2a可以按照如上步骤进行。
1.Pre-listening activity:Guide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statements in 2a and predict what they will listen to.
2.While listening: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do the exercises as required.
3.After listening:Read the reading material with the tape and make up dialogues according to 2a.
(四)拓展运用
根据听力信息,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练习。对于掌握程度一般的学生可以模仿听力信息,对于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做更深层次的探索练习。
1.conversation practice
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上册Unit 6“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Section A在听力练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针对2C进行pairwork,B类学生可以根据2c所给信息进行表达练习。例如:Sam is smarter than Tom. Tom is more athletic than Sam.而A类学生可以将比较的范围扩大,将自己身边的同学或朋友与自己进行相互比较,如:I a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My best friend is thinner than me...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2.survey and report
对于一些具有发散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话题进行拓展,根据话题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可适当分层。例如在上一实例最后的拓展练习可以进行如下练习:
采访自己的某一同学,询问他(她)与自己最好朋友的异同,首先进行口头采访,之后根据自己的采访结果写出采访报告,提醒学生正确使用比较级。
四、结语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我们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探索能够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模式。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探索阅读课、读写课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英语课堂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Rivers,W.M.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Skills,1981.
[2]Harmer,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 Longman,1983.
[3]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4]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Go for It!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M].八年级下册[M].九年级全一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语法教学 有效性 语境 任务型教学 归纳法
语法是从语言实践中归纳出来的起组织作用的规则。懂得了语法可以减少运用语言的盲目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学家Wilkins指出:“对一种语言语法体系的习得依然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法是获得语言运用创造性的手段,缺乏语法知识会严重影响交际能力。”可见,语法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语法教学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忽略语言的运用,而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教学过分重视语法知识的讲授与传授,强调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对语法教学的观念有所改变,试图通过大量的操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但据笔者的观察,一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误区,没有达到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一、语法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脱离语境,过分强调机械操练。部分教师为了避免直接讲解语法规则,生怕造成填鸭子教学,于是先列出几个句子让学生进行模仿并反复操练,然后讲解语法知识和规则,单向地输出,而学生被动记忆。笔者曾经观摩过一节语法课,教授定语从句,话题为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一上课,教师列出几个句子让学生操练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sing along with.I like music that is quiet and gentle.I like singers who write their own songs.学生操练之后就开始讲解关系代词的用法,还讲解了只能用that 而不能用which的特殊用法。殊不知,学生虽然通过机械地操练语言,但没有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感知和体验,记忆不深刻,也缺乏趣味性。此外,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对语言现象进行观察和归纳,学生难以将语法规则内化,在口头表达和写作中就容易出现语法错误。
2.集中讲解,一堂课讲解的语法规则过多。一些教师认为英语新目标中的语法知识过于零散,不便于系统教学,学生难以形成整体的语法概念,于是将教材的内容加以调整,以达到集中学习的目的。我曾观摩过新目标九年级被动语态的教学过程,执教老师在教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时,一节课将unit9 when was it invented?中的被动语态所有的用法全部讲完,以为学生这样能系统地掌握被动语态的结构和用法,但实际的交流和练习却反映学生没有掌握好被动语态的结构和用法,甚至连什么时候用被动语态也不知道。实际上,语言的习得有一个过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不断地再现语言现象,学生在接触的过程中多次感知和体验才能较好地习得语言。英语新目标把语法知识分成两个单元来还学,而且时间相隔较长,也是遵循语言再现的规律。编者在第三单元学习被动语态的含有情态动词的用法,到第九单元再进行提高和扩展,进一步学习被动语态其他时态的用法,如果把二者集合起来学,一次性讲解完,有可能破坏语言的意图,也有违语言学习的规律。
二、语法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我通过自己在红寺堡第三中学长期的一线课堂教学和观摩,以自己的教学实例,阐述语法教学应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从情境中引出语言现象,让学生感知、体验和操练目标语言,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观察、归纳、内化语法规则,在真实的任务中运用所学的语法规则进行交际,利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1.在语境中感知语法现象。语法的学习应该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首先,要让学生在理解语言的前提下,或者在语境中先接触这个语法现象,体验这些语法结构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这有得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也是正确运用语法的前提。笔者在教授在教授九年级unit4 what would you do?虚拟语气时,笔者利用图片bird,fish,YaoMing,5 million dollars等设置不同的语境呈现语言现象,让学生感知体验虚拟语气的结构和用法。(教学片段1)
T: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a bird?
S:If I were a bird,I would fly freely in the sky.
T: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5 million dollars?
S: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I would give it to charity.
…
学生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感知虚拟假设的情况是如何用英语表达出来的,学生兴致高涨,积极参与,且笑声不断。
2.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操练目标语言。语法现象呈现以后就得进一步操练以加深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印象,同时为下面的运用语言作好铺垫。操练要以意义操练为主,机械操练为辅。教师带读,学生跟读,或者根据不同的图片进行句型替换练习,这种形式就是机械操练,但时间不宜太长,否则学生很容易疲劳、厌倦;意义操练可以是同伴、小组、男女生之间一问一答,也可以是游戏、竞赛等活动。笔者在呈现了虚拟语气之后,就进行语言的输入训练,如句子带读、替换练习、听力训练;然后进行同伴练习,男女生问答,接下来笔者设计了一个故事接龙的游戏。教师和一些优秀的学生进行示范,然后学生分组展开活动。(教学片段2)
S1: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I would buy a car.
S2:If I bought a car,I would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S3:If I traveled around the world,I would eat lots of delicious food.
S4:If I ate lots of delicious food,I would be fat.
S5:If I were fat,my classmates would laugh at me.
…
用课件呈现例子并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例子结合学过的课文内容,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同时也操练了本节课的语法目标语言。
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得较好。以上这些评价方式促进了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语法技能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语法的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教学内容,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按照教学标准的要求,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要素有机结合,制成配套课件来辅助教学,这就是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能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热情,还能创设教学情境,达到优化课堂结构的目的,推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1 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呢?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讲解和练习,对学生兴趣的培养重视不够,导致许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笔者认为利用多媒体来渲染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热情。例如,生日是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话题,教学有关生日话题的文章时,笔者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轻音乐Happy Birthday,然后播放学生过生日的视频,边播放边用英语讲解。学生很快被优美的情境和丰富的画面所吸引,仿佛置身于其中,他们跟着音乐轻轻吟唱,情绪逐渐达到高点,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这时,笔者及时抓住时机说:“My birthday is on July 9. When is your birthday? Tell me. Happy Birthday!”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激发出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相关的内容。
2 创设教学情境,突出教学重点
语言的学是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比较盛行,让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发展言语技能。在情境的创设上,语言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而多媒体整合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料,能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的原形,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在时态教学中,“现在进行时”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介绍它的用法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NBA篮球比赛的视频,学生立刻被精彩的比赛镜头吸引住,并为姚明的精彩表现欢呼雀跃。看了一会儿,笔者按下暂停键,指着姚明问道:“同学们,他在干什么?”学生异口同声道:“打篮球。”笔者又问道是“打过篮球了”还是“正在打篮球”?根据视频中的情景,学生很容易地做出判断,由此自然引出现在进行时,让学生了解这种时态的确切含义。接着,向他们介绍英语里面“现在进行时”的表达方式,如:“What is he doing? He is playing basketball.”然后用多媒体播放看电视、打电话、洗衣服等情景图片,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通过视觉和听觉的传输,创设了较为真实的交际情境,避免了纯文字的讲解,使教学变得形象生动。
3 扩展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多媒体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为了解英语文化架起一座桥梁。例如,教学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7“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如果仅靠课本,无论是教师的讲解还是学生的讨论都很难开展,因为学生对外国的文化背景了解很少,当然不知道从何谈起。为了让学生对一些国家有个初步了解,笔者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乐以及视频。其中有学生较为关注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的自然景点,如the Statue of Liberty、Big Ben、the Eiffel Tower、Sydney Opera House、Hawaii、Mount Fuji等。然后将它们整合成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充满异域风情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感性认识。这样,不仅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学生的视野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世界意识显著增强。
4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常用手段,但受到条件的制约,有时无法进行直观教学。多媒体技术能突破种种限制,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学习材料,有效地进行直观教学。例如,课本的一些食物,农村学生没有见过,如salad、pizza、cheese、hamburger,对于这些单词,学生只能对照课本上不太形象的图片凭空想象,学起来枯燥,并且难以记住。笔者在课前搜集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利用多媒体技术加以处理制成课件,并在显示单词的同时配上朗读和例句,让学生边看边读,效果非常明显,从而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汪发萌.新课改下的多媒体英语教学[J].龙岩学院院报,2005(6):141-143.
[2]戴庆棉.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2(5):29.
一、利用图片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需要,使学生产生期待,促进学生学习,关乎一堂课能否成功。本人认为利用教材中形象的卡通图画导入课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直观的漫画来激发学生谈论各自的生活、学习、爱好、理想等话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中的图片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回答更加丰富多彩,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图片资源,展示异国文化和风俗习惯,提高课堂效率
有的学生虽然学得很认真,但总不能很好地运用英语来进行交流,学得也很吃力,这是因为语言与文化是密切联系的,而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文化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学生语言的理解与表达。为了使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必须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人们对新事物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呈现新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留下一个清晰准确的印象。要做到这一点,教材中贴近生活、真实可靠的图片是最好的助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书本上的图片,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一些他们从没接触过的新鲜事物。例如在英语教材中出现了很多西方特有的食品,有很多是学生没有尝过甚至没有看到过的,而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教师也不可能一一拿出来给学生看,这个时候书本上的图片就直观地回答了学生“这是什么”的疑问。
三、利用图片资源,通过“听”来学习语言
在《新目标英语》中,听力不再是为了单纯地操练巩固已学的语言,而更多的是用来呈现新的语言目标。新课标要求学生要能够通过听力来习得新的知识, 因此听录音分析图片成为很重要的一个技能,要能很好地掌握这一技能,就少不了平时的操练。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长期忽视听力,有的学生在听了一段之后就失去兴趣,甚至懒得去听。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很好地完成听力训练,理解听力材料,找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呢?在听力中穿插的图片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时,教师要能够使作为练习题目的图片反过来为我们的听力服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去猜测听力的内容,展开联想。这样做一方面培养了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获得了学习成就感,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听力难度,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听前得到帮助,不至于听不下去。这种练习看似简单,其实听力材料涉及了大量的新单词、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和比较级的使用,听力较差的学生往往听得一头雾水,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如果能够先引导学生去看图,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他们所看见的,就能大大降低听的难度,不但使每个学生都达到了听力所要求的目标,同时也训练了基础较好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就可以将难点逐步分解,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吸收,而且调动了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四、利用图片资源,通过“读”来学习语言
“在学习中善于利用图画等非语言信息理解主题”是新课程标准学习策略中认知策略的五级目标之一。是阅读策略之一,所以教师应该积极运用教材中已有的图片资源,在学生掌握和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这一技能在八年级下学期和九年级的阅读课上运用得特别广泛,尤其是在每单元最后的阅读策略板块。并且预测课文的大致内容。这样既降低了阅读难度,增强了学生的兴趣,顺利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也使学生掌握了“以图片预知阅读内容”的阅读技巧。
五、利用图片资源,通过“写”来巩固目标语言,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是新课程标准“写”的三级目标之一,“能用词组或简单句为自己创作的图片写出说明”是新课程标准“写”的四级目标之一,“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是新课程标准“写”的五级目标之一。所以看图写作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学习能力,同时能否写好作文是学生是否很好掌握目标语言的重要依据和集中体现。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对每幅图片写几个句子,然后在班级里进行交流,使学生能够在充分挖掘图片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构思把文章写出来。这样做可以扩展学习基础较好学生的思维,也可以降低写作的难度,使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乐意写,有东西可写,而且可以写好。比如,课本中有关于“运动会”的插图,老师可以因势利导,叫学生先描述这幅图,然后再写下来,结果学生们就会充分挖掘自己的已有知识,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比如“He is doing…”,“some are doing…,the others are doing…”,“It is interesting to do something”等等,就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巩固了自己所学的知识,使枯燥的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六、利用插图,巧妙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