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班育儿文章

小班育儿文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班育儿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班育儿文章

小班育儿文章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常规教育 学习兴趣 行为习惯

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注意力的不稳定性,以及好模仿的心理特点,针对幼儿目前的需要,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是小班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现代家长通过育儿书籍、幼教网站、广告宣传等方式了解重要性和有关知识,但谈到具体情况,却是无从下手。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结合日常经验,我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尊重幼儿心理特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助推器。有了兴趣,再困难的学习活动幼儿也会乐此不疲。因此,能否激发幼儿兴趣,也是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点。尊重幼儿的天性,尊重幼儿的内在需要是愉快教育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教育思想的转变,充分尊重幼儿,多一分童心,多一分爱心,寓教于动,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游戏中接受教育,在愉快的情绪中认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如运用情绪情感的感染性、激励性和动力,满足幼儿爱表扬的心理,在各项活动中,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言语的组织极富童趣,形象生动。又如运用贴切的比喻方式,教师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幼儿,用真情和激情在教师与幼儿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产生互相感染的效应,幼儿就会兴致勃勃地投入活动中。

二、通过游戏手段潜移默化,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陶行知说:唤兴味起。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能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限制自己不应该扰乱一定的生活习惯,让幼儿从小就知道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能随心所欲。如:排队时不能拥挤,不能大声喧哗,玩玩具时不能争抢别人的玩具,不损坏玩具,而且玩完之后会把玩具摆放整齐,看书时不能撕书,不破坏幼儿园的东西,这些都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形成的生活习惯。但有的幼儿不是很好地按要求做,这就要求我们用心教诲。游戏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教育的良好手段。教师要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讲解各种要求和规则,把要求和规则游戏化、趣味化和情景化。

三、从细节入手,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往往是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地养成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孩子发脾气,躺在地上大哭大叫,用两只小脚踩地板;有些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在玩玩具,就伸手要……对孩子的这些行为我们不应该采取放纵的态度。刚上小班的时候幼儿习惯较差,吃饭不专心,喜欢东张西望,吃得很慢,加上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也不断增加,吃饭时讲话的现象也多起来,教师的提醒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调动幼儿的内在因素,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才能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纪律,于是“最佳餐桌”在我们班产生,怎样才能成为“最佳餐桌”呢?经过商量我们列出标准,即吃饭吃得认真,不讲话、吃得较快、不挑食,评出以后分别得到一颗小红花。教师对全班幼儿提出要求,进步大的也可以荣获“最佳餐桌”的称号,进步的人多了,我们还可以办两个“最佳餐桌”。

四、家园共育营造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有些孩子在幼儿园是一种表现,在家又是一种表现,这样孩子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很难;有的父母在培养幼儿习惯时,时而执行时而不执行,这就很容易让他们在思想上造成混乱而无所适从,老师要和家长经常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养问题,做到家园共育。

其实,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可以制定家园联系表、家园信箱,让更多家长更了解科学的育儿知识,家长们对于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应该严格执行,并积极地鼓励有进步的,这样可以逐渐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班级不定期地举办育儿沙龙,可以让家长们通过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提倡科学正确的育儿方法,通过交流更好地帮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通过班级网站和QQ群上传幼儿在园相关的视频和照片,组织各种亲子活动,让家长亲眼目睹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更了解孩子之间的差距,这样更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寓教于游戏中,让家长和孩子们在这个愉快游戏的环境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发源地,创造良好的家园环境,才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在家父母们要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只有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才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愉快,从而得到爱心的熏陶,让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更充足。其次,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很重要,让孩子从小懂得爱整洁和爱护物品,让生活更有规律。最后,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班育儿文章范文第2篇

家长育儿知识文章一

幼儿期培养孩子自信最佳

自信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行为和态度。当然也不可自信过度,到达自负的程度就会变得冒进。孩子的自信会在三岁以后表现的最为强烈。一切能够做到的事情都会让孩子有尝试更加困难的事情的心理。即使是自己吃饭这种小事。

当然家长也要适时适度的鼓励,这样能让孩子更加乐观。尤其是对比较自卑的孩子,偶尔的自信受到鼓励会更加努力的去做应当做的事。

自信心强的孩子自我感觉较好,喜欢与别人交往,愿意追求新的兴趣,从不轻视自己。遇到难题时不说“我是白痴”,而说“我暂时还不理解”。反之,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比较悲观,总是感觉“我不行”或“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等。往往表现出被动、抑郁和孤独。

据此培养孩子的自信,父母的正确做法如下:

1、对孩子流露出发自内心的爱。将孩子抱在怀里告诉他你为他而骄傲,经常地、诚恳地给予表扬。

2、注意孩子说话的语气。不仅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要表扬,而且在孩子做出努力后,尽管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也要进行鼓励。

3、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在家里没有安全感或受虐待时,将会丧失自信心,如父母经常争吵。让你的家成为孩子的避风港,时刻注意孩子是否有受他人虐待的迹象。

4、及时给孩子做好引导,不要让孩子自信心膨胀误入歧途,让孩子知道山外有青山,不论是做事还是想事情,要让孩子踏踏实实,不要冒进。及时以及准确的纠正孩子的错误观念。不要让孩子太固执,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让孩子做一个踏踏实实的稳健的自信者。

家长育儿知识文章二

要适度的给小孩子进行文化知识学习

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6岁之前是人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在行为文化知识学习放面,是人一生中最富有可塑性的时期,学龄前的孩了从有发展智力,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巨大潜力和可能,对学龄前的孩子进行一定的识字及算术等文化基础知识教育是完全适宜和可行的。

许多家长也希望能得到一张具体的时间表,注明孩子在什么时候可以学习那些具体的知识,以便照章执行二但这是很难办到的,因为在孩子早期心理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速度上,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对孩子的早期知识学习必须考虑孩子心理发育的成熟程度。适时、恰当的早期知识学习可以促进孩子智力发育的速度,提高孩子智力发展的质量。但如果早期知识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与孩子心理发展水平相差太大,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过度、过分的早期知识学习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不会有好的效果,反而会伤害孩子。

什么才是适时、恰当的早期知识学习呢?一般情况下,适时、恰当的早期知识学习应该是稍微超前的,也就是科学家们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对于每一个其体的孩子来说,是可以区分出他在钾力发展水平上知识学习己经达到的阶段和即将达到的阶段,而即将达到的阶段就是他的最近发展区。基于孩子现有的知识发展水平,指向他的娘近发展区的知识学习就是适时、恰当的早期知识学习。

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早期知识教育时,教育者尤其是孩子的父母,应该掌握一定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在对孩子进行认真、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孩子发展的具体情况找出他的最近发展区,因才施教。要适度的给小孩子进行文化知识学习。

家长育儿知识文章三

与同伴交流有利于孩子的社会性培养

社会性是指儿童开始学习与周围人进行交往,建立人际关系,了解自己和别人的思想感情及意向,控制自身行为,逐步适应社会生活要求,学习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同伴交往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幼儿社会性的培养意义重大。

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独自发展,儿童也一样。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孩子如果只有良好的智力,而社会性没有很好的发展,不懂得如何做人,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没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协作精神,那么他的心理发展就是不健全的,有缺陷的。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以下的情况:有的孩子看见陌生人就害羞、胆怯,性格孤独、怪僻;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也不会与人交往;有的孩子在与人交往时骄傲、猫进,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需要,不讲道理,不懂礼貌和规矩;有的孩子随心所欲,任意攻击别人,不遵守集体的生活规则,不能以一定的行为准则约束自己的行动,这些不仅影响孩子的发展,也使孩子难以与人接触和交往,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社会生活要求和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儿童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而一切活动又是离不开社会交往的,可以说儿童的成长过程也是他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封闭式的抚养方式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要支持和鼓励孩子走出家门与同伴交往,给孩子提供一个开放的、丰富多彩的成长环境。学龄前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婴儿时期开始,就要让孩子接触陌生人,不要让孩子的生活环境过于封闭。凡是作过父母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家中来往的人多,孩子就显的活拔大方;反之,如果孩子很少与外人接触,孩子会变的胆小害羞.见到生人就会如老鼠见猫一样;通过孩子与同伴的和谐交往,可以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关心与热爱自己的亲人和周围的人;可以培养孩子的群体愈识,使其学会与同伴在平等的荃础上协调各种关系,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完成任务:还可以培养孩子具有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独立处理问题的实际生活能力。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大人们要注愈为孩子提供和其他孩子交往的机会,帮助孩子和同伴之间建立和谐友好的同伴关系对孩了社会性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使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这种交往对孩子的社会经验也是很有益处的。在一个研究中,把实验组的22名婴儿放在一个班里,让他们共同交谈、游戏等,其中1-2岁的11名,2-3岁的11名,经过4个月之后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实验组的婴儿在词汇、微笑和交换玩具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对照组(对照组是在一般情况下,如在家里由老人、保姆照看等等),更有意义的是,实验组中仅仅巧个月的婴儿,在社会行为的形式和数量方面就已接近两岁儿童。这个实验也表明,在孩子早期就给他们提供和同伴相处的机会,它的意义是深远的。而且早期社会关系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情绪和个性的发展。

看了“家长育儿知识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大班家长育儿知识文章3篇

2.小班家长的育儿知识文章

3.家长育儿知识分享

4.家长育儿知识

小班育儿文章范文第3篇

二、工作目标:

1、努力营造家园合力的教育环境,提高家园共育的实效。

2、加强家委员会工作,发挥家委会成员督促作用,挖掘优秀家长资源,提高家长的指导意识和能力。

3、增强对家庭、社会的服务功能:明确服务意识、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三、具体措施:

(一)继续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参与幼儿园的民主管理。

1、各班推荐3至5名家长组成班级家委会,在此基础上,各推荐一名家长成立幼儿园家长委员会,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民主管理。园部将组织召开幼儿园家委会会议,进一步加强与委员们的联系,充分发挥家委会的领导和桥梁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家长按各自能力提供教育资源与幼儿分享,支持园、班开展各项活动。

2、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商讨办好家长学校的措施和方案,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幼儿园管理工作,力求提高管理实效。

(二)开展系列“家长学校”活动,提升家长的育人素质。

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家庭教育,使素质教育的思想渗入每个家长的心田,加强对幼儿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齐抓共管的力度,全面提高德育教育质量。本学期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家长的育人素质。

1、开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

本学期,我园将在新生入园之前举行新生家长会,介绍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情况和要求,指导家长一起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期中,将以年级组为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授课活动。

2、每月向家长推荐一些关注孩子成长的热点文章,与家长共同探讨当前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良好策略。并积极鼓励家长撰写读后感受,与老师交流育人心得,并在校园网及班级“家长园地”栏目中。

3、经常性地对家长进行学习辅导和咨询服务活动。利用家长园地、家教橱窗、家长开放日、家访、班级家长会等,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养方法,对家长提出的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合理而有效的建议或号召大家共同研讨、解决,帮助、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孩子的规律,更好地参与幼儿园育人活动。

(三)加强家园联系,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1、按需召开班级家长会,各班可有针对性地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的情况;可针对家教中的某些问题引导家长共同参与讨论,分析、交流意见;可根据需要家长合作的事项作比较诚恳而详细的说明等,家园携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平等、宽松而适宜的育人环境。

2、向家长开放半日观摩活动,观摩前教师要使家长明确目的,让家长了解看什么?怎样看?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发展水平及与伙伴交往的状况,发现孩子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同时也组织家长针对自己孩子与同龄人比较显现出来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交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致方法,实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本学期将举行全园性的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3、进一步创设“家园园地”栏目,注意内容的整合归类,与主题环境的创设融为一体。在家教指导栏目中,不仅仅是摘抄一些家教文章,同时要注意与家长互动,可针对家教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讨论,也可让家长轮流介绍自己一些家教经验,有针对性地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

4、根据主题需要,积极倡导家长参与助教活动,摸清不同家长的资源优势,加强培训与指导,进一步提高家长助教质量,不断丰富幼儿园教育内容。

5、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表,通过问卷方式,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育及管理的策略。

(四)密切与社区的合作,共创育儿的大环境。

1、利用幼儿园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为社区提供学前教育服务。利用家教橱窗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

2、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利用社区的人文、自然环境资源开展相关主题活动,让每一个孩子认识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组织幼儿参观居委会、书店、超市、菜场等,积累相关的社会经验;利用节日与社区的老人孩子开展“尊老爱幼”相关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劳动,帮助清除社区杂草废纸等,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等等,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本学期家长工作计划。

2、召开小班、托班新生家长会。

3、检查各班家长园地创设情况。

4、增补小班家委会成员,成立新一届幼儿园家委会。

5、各班更新班级网页

6、召开班级家长会。

十月份:

1、各班更新班级网页,增强实用性和互动性。

2、召开园家委会会议。

3、各班更新班级网页

十一月份:

1、举行小、中、大班家长开放日活动,发放家长调查表。

2、分年级组开展家长学校活动。

3、各班更新班级网页

十二月:

1、举行托班家长开放日活动。

小班育儿文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入学准备;幼小衔接;启示;幼儿;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9.1;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6-0088-01

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对于即将进入小学学习的美国儿童,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儿童入学准备的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儿童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过渡和衔接,让儿童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些做法,可以给我国的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带来启示。

一、美国对幼儿入学准备工作的支撑特点

(1)政府政策法规给予支持。近几十年来,美国政府相继颁布了诸多法律法规,给予入学准备工作重要的支持。1991年,乔治・布什总统颁布《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1993年,克林顿总统颁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从美国长远发展来看,其目的是对教育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全国各界共同致力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坚定终身教育理念,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2)政府为幼儿教育事业投入大量资金。据统计,美国的教育经费支出仅低于其军事预算。1990年,为达到全国各州保育工作无问题的目标,美国国会通过了《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特别关注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早期教养,在1996年~2002年,政府每年向该法授权的儿童保育服务机构提供10亿美元的拨款,获得拨款的机构将其中不少于4%的资金用于提高保育服务的质量。

(3)相关部门向家长普及育儿理念。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工资情况等都是制约幼儿发展的因素。在美国,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正确的育儿观念。育儿场所会联合社区部门给家长提供《学校对家长的要求》等手册,以便家长顺利参与入学准备工作。

(4)家、园、社区合作共育。家、园、社区合作共育,才能教育好孩子。入学准备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教师要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第二,要创设幼儿喜爱的、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第三,幼儿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段特点培养其学习兴趣,开设其喜爱的课程;第四,管理者要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促进家、园、社区合作共育。

二、我国幼小衔接发展现状

(1)幼儿园教育存在“小学化”倾向。幼小衔接问题一直困扰着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幼儿园大班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为:五大领域活动中包含许多小学的知识,教学内容超出了幼儿所能接受的范畴,教育方式主要是单一的课堂教学。

(2)儿童的入学准备片面化。入学准备主要包括幼儿自身、家庭、幼儿园、小学及社区等所做的准备。现如今很多幼儿的入学准备不达标,如幼儿认知水平不足、家长只做了物质方面的准备、幼儿园和小学联系过少等。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缺少有效沟通,幼儿园的教学理念与小学的要求不甚协调。第二,许多教师及家长认为幼儿进入大班后再开展入学准备教育就可以,在小班和中班时很少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好习惯,但是到大班时再培养已显得十分仓促。

三、美国入学准备工作对我国幼小衔接的启示

(1)政府应重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2011年以来,全国共同努力开展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办园设施,“入园难”和“入园贵”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可从长远看,学前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弱项,教师个人能力薄弱等问题还需完善。因此,政府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同时要为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提供充足的教育资金。

(2)相关部门要向家长传递正确的入学准备观念。相关部门向家长传递正确的入学准备观念,对幼儿的发展非常有利。要让家长明白,入学准备不仅包括儿童入学前的物质准备,还包括家庭教育环境的营造,要帮幼儿做好精神上的准备。

(3)政府、幼儿园、小学三方合作。幼儿园出现提前教授小学知识的现象,是与国家某些教育政策、制度分不开的。部分小学对幼儿教师想带幼儿进小学参观和了解持冷漠态度,与政府的相关政策也有关系。因此,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幼儿园及小学的需求,三方合作才能真正解决幼小衔接问题。

四、结束语

总之,我国幼儿园教育存在“小学化”倾向、儿童入学准备片面化等问题。要想做好我国幼小衔接教育工作,政府要重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关部门要向家长传递正确的入学准备观念,政府、幼儿园、小学要开展好三方合作。

参考文献:

[1]George S.Morrison.前美国儿童早期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单中惠.外国素质教育政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小班育儿文章范文第5篇

    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

    与

    大家一样,有时我也无所适从,但不管怎样,育子这一关是天下所有

    父母都非过不可的。

    现把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的方法和经验拿

    出来,与大家分享并探讨。

    一、让孩子快乐,培养其幽默感。

    快乐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实践证明,如果失去了快乐,不管

    家长花小班育儿保健知识了多大的气力,

    对孩子的教育最终都不可能

    成功。因此,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快乐,

    学会与人分享快乐,尤其重要

    的是要学会创造快乐。

    在我们家,

    笑声与歌声是不断的,

    有许多知识,

    比如成语接龙,

    说出世界上国家的首都等,

    我们都是在类似游戏的活

    动中教给孩子的。

    幽默感就是通过语言或肢体语言的表达方式,让与自己互动

    的对象感到愉快的言语或举止。

    具有幽默感的孩子通常很乐观,

    在生

    活中不断地制造欢笑,

    让周围的人感到轻松愉快,

    自己也会富有成就

    感和自信。因此,我们经常在家中与孩子做一些搞笑的事情,也经常

    互开玩笑,以不伤害他人为原则,同时要注意礼貌。

    二、适当督促,少些干预,多些鼓励。

    大多数小孩都很贪玩,家长的督促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科学育

    儿知识的,但应适可而止,要注意度的把握。比如,孩子放学回家,

    我们就会问今天学了些什么,

    老师有没有布置些作业?然后就让孩子

    自己安排、掌握并处理时间。

    在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家长一般不

    要在其身旁,

    不要唠唠叨叨,

    更不可喧宾夺主。

    只有当他遇到问题时,

    再进行必要的点拨和启发,与孩子一起思考问题。

    另外,赏识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家长

    对小孩应当坚持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更不要轻易伤害小孩。

    我们小孩喜欢看书,

    阅读量已经非常大,

    从他二三岁起我们就经常在

    朋友甚至陌生人面前当面夸奖小孩喜欢看书,

    其实那时他并非特别爱

    看书,而现在真的已经离不开书了!

    当然,鼓励也不能盲目,尤其不

    要一味物质鼓励,

    实际上,

    我们很少用纯物质的鼓励。

    比较常用的有:

    给他买想看的书、允许他参加自己非常想参加的活动,等等。

    三、尊重孩子,给孩子更多关爱。

    要教育孩子,郑玉巧育儿经电子书首先要尊重孩子。孩子最

    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

    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是在日

    常生活中经过多次的训练、教育,不断地强化而逐渐建立起来的。比

    如,

    孩子正在看电视,

    我们希望他不要看了,

    这时并不是给他下命令,

    规定什么时候非关电视不可。而是问他,是再看

    10

    分钟关电视还是

    过

    15

    分钟关电视,孩子一般会选择后者(这正是我们的底线),孩

    子也感受到了一种民主的气氛,

    更看到了家长对他的尊重。

    时间一到,

    他一般都会主动关掉电视或者离开。

    给孩子以关爱的形式非常多,但我认为,尽可能多地和孩子

    在一起,

    是给孩子最大的也是最好的关爱。

    在每天工作之余,我们通

    常会尽可能多地腾出一些时间来陪孩子,与一起读书、一起游戏、一

    起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样,可以扩展孩子的视野,丰富他的知识,

    陶冶他的情操,

    使的人格更加完善,

    同时也促进家庭成员的交流,增

    育儿心得文章进家庭的和睦。

    如果幼儿园给了家长参加与孩子一起活动的机会,家长最好

    不要错过,

    也不要让老人代替,更不要以各种借口拒绝。实践中,我

    是非常积极参加这类活动的,比如亲子游戏、家长会、公开课等。参

    加这些活动,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他会觉得家长非常重视他,

    十分关爱他,能让他获得尊重,给了他力量,也树立了信心。

    四、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他两三岁

    时,由于我们也要学习,看书、备课,参加考试等等,是经常的事,

    我们基本不打牌,也很少抽烟喝酒。这给了孩子一种很强烈的暗示:

    人生必须努力,

    少做无意义的事情。

    现在我的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非

    常强,能够比较专心地学习,

    而且强烈地反对抽烟和打牌,环保意识

    也非常强,应该说与我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总之,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复杂而又关系重大的事情,

    方法很多,

    困难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