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我与经典同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典古诗文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深深、地吸引着我,走近它,我看见美如画卷的山河,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走近它,就充满无限乐趣。使我懂得许多道理。就像沙滩上捡不完的贝壳,让我捡一个大的贝壳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读了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书中对孔融赞不绝口,我被孔融的行为打动了。孔融还教会我在那天作了件好事。
一天,烈日高照,是最后一套2008年奥运邮票卖出的日子,我这个集邮迷飞似的跑到邮局,邮局可真热闹,大家顶着烈日排队,长长的队伍多像一条龙啊!大家都非常着急……终于,到我了,当我接过邮票时就爱不释手地瞧瞧这,摸摸那。忽然,一个员工大声宣布:“对不起,各位顾客。今天有限的奥运邮票已经卖完了。”我听了,自言自语地说:“还好我来得早,要不,这邮票就属于别人的了!”这时我一抬头看见一位大约60多岁的老爷爷垂头丧气地坐在椅子上,我觉得很纳闷,便问:“老爷爷,你为什么没精打采呀?”“哎!我的孙子是集邮迷,他已经有2008年奥运会的很多套邮票了,就没有这一套,他说他要集齐奥运邮票,带到国外去,我就来这儿排队,我的孙子明天就要出国了,买不到,他会的高兴。”我听了,十分同情,但又舍不得把邮票让给老爷爷。忽然,我的脑海闪过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便对老爷爷说:“老爷爷,拿我这套给你的孙子吧!”“真是好孩子!你叫啥名字?”“红领巾!”“好孩子,作了好事不留名!”我听了,,心里甜滋滋的。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和经典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再与经典同行的道路上,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以书为伴,与经典为友,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吧!
说起书,我与书之间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呢!
那是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津津有味地看着武侠小说,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嗯,真好看!”我脑海里时常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是什么样子的:有时是他们在船上的精彩打斗;有时是一个小小年纪的女孩竟能将几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打倒,有时又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小女孩为一个正文的侠客包扎伤口……
不知不觉窗外的太阳换成了月亮,白白的云朵被满天眨眼睛的小星星取而代之。月亮被一轮玉盘嵌在深蓝色的天幕中,十分美丽皎洁,而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我却在书的王国里,像条鱼在清澈湖水中无忧无虑地游来游去;像匹骏马在广阔的草原上奔跑;像只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
突然,妈妈大喊道:“帮我拿一支红笔来。”说完,又传来鼠标点击声音。
我那时在看《神雕侠侣》,正是最精彩的时候,却被妈妈的一阵喊声,把我从“武侠梦”中给拽了出来,我晕晕乎乎的,仿佛还在书中遨游,过了一会儿,才想起妈妈的吩咐,就随便抓了一个东西,递给妈妈,便又飞到我的“武侠梦”中……
只听见妈妈的脚步声越来越大,说:“你拿得什么东西呀?拿个透明胶来干什么?”说完,我们都笑了。
[关键词] 文化怀旧;《艺术家》;《我与梦露的一周》
过去的一切是否就意味着死亡?当时代的记忆被重新唤醒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过去的一切从不曾死亡,它依然活在很多人的记忆深处。由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Michel Hazanavicius)执导的《艺术家》大胆地重现了黑白默片,他的成功说明默片时代虽已成为历史,但是它的价值却不可磨灭。与此同时,西蒙·柯蒂斯(Simon Curtis)的电影处女作《我与梦露的一周》以玛丽莲·梦露主演的影片《游龙戏凤》的拍摄过程为主线,成功诠释了时代偶像玛丽莲·梦露。这两部影片分别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展示了已成为过去的时代记忆,电影本身也许并不那么令人着迷,而电影所引起的怀旧情怀却引人深思。
一、怀旧与文化怀旧的成因分析
怀旧是一种回忆性的心理活动。随着岁月流逝,任何人都会不自觉地追忆往事,从中寻找精神归宿,追问自身价值。同时,怀旧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任何时代都有怀旧,而任何怀旧都是以回望过去的方式延续人类的历史记忆和传统”①。在过去与现在的相互对照中,我们往往能够更清楚地思考现在,更从容地走向未来。《艺术家》与《我与梦露的一周》分别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举起了怀旧的旗帜,这两部电影不但在观众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而且在艺术上也得到了较高的赞誉。这两部电影的成功绝不是偶然,怀旧作为文化现象,绝不仅仅是简单粗浅的情感体现,它有着较为复杂的形成因素。
文化怀旧与当前的时代语境有着紧密的联系。怀旧总是伴随着时代危机而出现,例如美国20世纪30年代乡村音乐的兴起,伴随着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危机;七八十年代的乡村音乐复兴,伴随着冷战时期工业文明的危机;当前的复古潮流伴随着前不久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影技术突飞猛进,电影的产量急剧上升,而质量却不尽如人意,高科技时代的电影几乎成为一场接一场的技术秀。影片技术制作令人炫目,而剧情则逃脱不了模式化的漩涡。当电影作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它应该远远走在生活的前头。而事实上,生活远远超越了电影作品,走在人类想象力的前头。在当前的时代,生活本身带给我们的震撼、怪诞、惊奇比电影作品更为深远。既然找不到前方的路,不妨回过头看看。在对旧时代的追忆的同时,我们能够反思自我,反思生活,对当下的生存环境提出追问,对已有的理念和行为进行质疑,在这个意义上,怀旧便转化为一种力量。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以默片的形式举起怀旧大旗无疑是一次风险极大的投资,然而《艺术家》的制胜法宝就在于与技术时代背道而驰的艺术冲击力。
其次,文化怀旧与大众的消费心理密切相关。票房是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志,商业利润在很大程度上是电影制作的内在驱动力。然而,商业元素的过分植入消减了影片的艺术价值,使影片的审美走向庸俗化,观众亦由此产生审美疲劳,无法与之共鸣。在物质社会和注重理性的当下,一些美好的事物以惊人的速度离我们而去,让人欷歔不已。而怀旧系列的影片能够重现当初的美好,给观众以精神蕴藉,因此更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当看到这类影片时,往往能够激起观众对于以往的想象。玛丽莲·梦露是电影史上的传奇,她的形象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经典化。任何经典都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能够耐得住岁月的侵蚀,正因如此,经典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和永恒价值,能够在人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20世纪玛丽莲·梦露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烙印之一,她作为时代偶像主导了一股流行文化潮流。电影《我与梦露的一周》不仅是向梦露致敬,对经典的再现,更是这股流行文化潮流的回溯,因此,这部电影的成功是可以预见的。
二、文化怀旧的诠释与表达
怀旧从根本意义上讲是精神上的乡愁,它是一种“作为修复式的回归”②。文化怀旧主要体现为对自身文化过去式的再现和对以往文化形象的修复,它体现了现代人寻找归属感的情感特征。《艺术家》是典型的对自身文化过去式的再现,《我与梦露的一周》则完成了对时代偶像的想象和还原。两部电影都刻意蒙上了岁月的面纱,分别完成了对文化怀旧的不同诠释和表达。
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大胆采用默片的形式试图重现好莱坞黄金时期的电影,影片在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和所有的细节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怀旧的主题。《艺术家》采用了传统好莱坞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默片时代的浪漫爱情故事。著名默片演员乔治与尚未成名的佩比一见钟情,佩比在乔治的推荐下逐渐成名。与此同时,有声电影的时代悄然开始,乔治拒绝接受有声电影,企图自己投资拍默片以扼住命运的咽喉却遭遇惨败;而佩比却在有声电影时代的开端如鱼得水成为巨星。影片最后,佩比挽回了乔治对生活的信心,牵着他一起步入有声时代。影片完美地诠释了从默片时代向有声时代转化的过程,同时揭示了这一变化对人物造成的心理影响。男主角在遭遇失败之后,宁愿和无声时代一起结束,也不想去接受新的有声时代。他在新旧交替中失败、毁灭,最终在女主角的救助下获得重生。这一故事情节稍显老套,却颇具真实性,深刻挖掘了走在时代边缘上的人物的内心挣扎。电影中男女主角的复古装扮真实再现了好莱坞默片时代的时尚潮流。从男主角的发型和胡须以及标致性的笑容到他点在女主角唇边的那颗痣,无不令人回忆起诸多当时的明星。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似曾相识的东西。《艺术家》的人物关系发展和50年代的影片《一个明星的诞生》如出一辙;《艺术家》中所展示的无声与有声的时代更替早在50年代影片《雨中曲》中有所体现;《艺术家》结尾的踢踏舞表演借鉴了30年代的影片《与我共舞》。无论在大的故事框架上,还是在小的电影细节上,《艺术家》都表达出了明显的怀旧情怀。《艺术家》以10项提名领跑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也足以证明它对文化怀旧的完美诠释。
《我与梦露的一周》是一部颇具怀旧色彩的人物纪录片,以复古的情调记述了时代偶像玛丽莲·梦露在拍摄电影《游龙戏凤》时的一段故事。金发、红唇、唇角上的痣、完美的笑容以及被风吹起的小白裙,这些都是传奇巨星玛丽莲·梦露的标志。西蒙·柯蒂斯在影片所有的细节上还原了梦露时代,演员的倾情表演在某种程度上激起了人们对于以往时代的想象,甚至将人们带回到曾经那个纸醉金迷的时代。该影片在当年拍摄《游龙戏凤》的派伍德制片厂拍摄,影片里的化妆间是梦露曾经用过的,影片中那所幽静的公寓也是梦露当年居住过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玛丽莲·梦露就已经成为影迷心中永远的性感符号。米歇尔·威廉姆斯(Michelle Williams)在《我与梦露的一周》中,从外貌举止到语调气质,将梦露的形象诠释得惟妙惟肖。玛丽莲·梦露作为一种时尚符号,从同名的香槟、服饰到滑板、彩妆,她的影响力遍布世界。作为一种文化的代表,甚至是引领潮流的风向标,各个时代对她的模仿与再现层出不穷。《我与梦露的一周》以华丽优雅的风格诠释了这位颇具时代特征的传奇人物,同时也使怀旧主题得到了完美的表达。
三、怀旧但不守旧
怀旧与守旧截然不同,怀旧是一种情怀,而守旧则是一种陋习。对往日美好的追忆,为关照现代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当面对现实抛给我们的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从过去的维度为现在寻找合法性。但是刻意固守旧的立场,则会妨碍我们与时俱进。怀旧是一种好的态度,《艺术家》与《我与梦露的一周》都表达了怀旧情怀,但同时,其也做出了与时代同行的努力。
《艺术家》在表现手法上采取了传统黑白默片的形式,但在结构、表达上同时注入了现代元素。《艺术家》采用了嵌套式结构,完成了影中之影的尝试。影片中插入了《德国情史》《爱的眼泪》《爱的光芒》等影片的拍摄过程,这些嵌入的影片所表现的主题各不相同,却都同时服务于男女主角的爱情发展这一线索,形成了完美复调效果。影片最后以《艺术家》的拍摄花絮收束,在影片原有的结构上嵌入现时视角,制造了一个审美距离,将观众拉回有声的现实世界。除此之外,《艺术家》在表达方式上也体现了现代感。这部电影本身就在表现有声与无声的交替过程,体现出徘徊于有声与无声中的挣扎。影片一开始就以雄壮的交响乐和男主角的执意不说话,突出了有声与无声的反差,形成了反讽的艺术效果。《艺术家》本身就揭示了无声时代一去不复返的事实,表达了人们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怀念。默片、无声在嘈杂的当下完全可以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或是商业噱头,借此以使影片取得成功。所以,从电影传统中汲取精华,批判地继承历史财富,这是怀旧但不守旧的体现。
《我与梦露的一周》充满了怀旧色彩,但同时完成了对玛丽莲·梦露以往银幕形象的颠覆。科林·克拉克是当年和玛丽莲·梦露合作拍摄《游龙戏凤》的演员劳伦斯·奥利弗的助理,《我与梦露的一周》改编自科林的两本回忆录。在影片中,玛丽莲·梦露由三重身份构成:一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巨星;二是《游龙戏凤》中充满诱惑力的歌郎;三是在生活中惶惑不安的女人。长期以来,玛丽莲·梦露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第一种和第二种身份,她是时代巨星、性感符号,是伟大的演员,而不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然而《我与梦露的一周》颠覆了梦露以往的银幕形象,影片的重心倾向于第三种身份,将梦露还原成一个真实的人。在电影中,玛丽莲·梦露面对陌生的环境会感到惊慌失措、没有安全感,她的内心敏感脆弱,她渴望浪漫爱情、渴望得到关怀,这是一个鲜活脆弱的女人。虽然影片也以大量的篇幅展示了巨星生活的肆意狂乱与奢华,但出发点和落脚点却在真实人性的表达上。
总之,“我们是在一个与过去的事件和事物有因果联系的脉络中来体验现在世界的”③,过去与现在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维度,我们完全可以实现过去与现在的亲密拥抱。我们可以向辉煌的传统致敬,通过历史,我们可以反观现在的问题,寻求更好的发展道路从而走得更远。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历史中吸收精华,让优良的传统流芳百世。怀旧可能是一种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但它并不意味着对现在的妥协和逃避,恰恰相反,文化怀旧也许能够使人类文化更沉静,更从容地走向未来。
注释:
① 赵静蓉:《现代怀旧的三张面孔》,《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② 韩金:《生活在别处》,山东大学, 2010年。
③ 赵静蓉:《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7页。
[参考文献]
[1] 赵静蓉.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王老师略作思考,用肯定的语气对我说,山东的陶继新老师和广州的陈琴做得不错,可以找他们。
我大喜!王老师的语气和眼神给了我力量。难得啊,终于有人解答了缠绕在我心中很久的一个问题。立马向王崧舟老师要了两位的手机号,并给两位发了短信,相约见面机会。
于是,就有了9月在河南许昌与陈琴老师的相见,聊到深夜两点多,我就这样走进了“素读”的天地。
“素读”就是不求理解地大量地熟读背诵经典篇目,这是日本人对我们传统私塾和书院教学方式方法的总括。无意中,陈琴老师借用了这个概念,在她的课堂上大胆地开始了实验。这一迈开脚步,就是近20年的时光。
在最近的两年里,我因了解陈琴而接触到“素读”,因“素读”而走进“素读”的课堂,因课堂而接触到可爱的孩子,因可爱的孩子而接触到可亲的家长,因可亲的家长而让我深深地走进了眼下的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深处。
她的课堂是开放的,不仅家长可以随时推门进课堂,其他对“素读”感兴趣的同行也可以推门进课堂。
当我走进课堂时,班上的小家伙们只是转头看了一眼,打量了一会,就又进入了他们的读书之中,课堂教学一切正常。
或许他们见多了大人们,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出他们并不在意我的到来,这使我骚扰他们的愧疚感立刻去了大半。我决定在他们的班上多待一会,在这个班上多听几天课。
课上得很精彩,在我意料之中。孩子们正常地举手,也正常地开小差;正常地争论,也正常地说出一些常识的错误;正常地抢答以表达自己思考的正确,也正常地走神以表达对某几分钟课堂的无所谓;大声地慢读、快读、交叉读、唱和、吟诵,也有个别孩子无声地默读,但整堂课,内容充实,语文课内的知识点学得到位、准确、快速,语文课外的大量诵读也行云流水,见缝插针,举一反三,不断联想、回味、比较。孩子们兴趣盎然,老师也神采焕发。
最难得的是上午课结束,孩子们排队去吃饭。二年级的小家伙,精力好极了,一排队,他们就像跃入大海的鱼儿一样,自由得浑身有说不出的舒畅,所以他们不停地说啊,讲啊。不过,我惊奇地注意到,无论他们如何地忘我,但是队形没有乱,在前面的始终在前面,在后面的始终在后面,可以隔着几个同学相互对话,但没有跑出队列破坏整个队形。我盯得很紧,内心很温暖,闹是孩子的天性,但闹而不乱则是教化的功效。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多次来到这所美丽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除了观察孩子们的在校生活,与陈琴老师的同事交流,拜访华南师大的专家,与学生的家长深入访谈,与已经毕业的学生的父母座谈,特别是与陈琴老师的外校同行的一次采访,让我非常震撼。
是2011年11月的一天下午,陈琴老师让天河区银河小学的杨杰老师带着四个孩子来华师附小接受我的访问。当我与他们五位访谈结束时,一个疑问更加凸显在我的脑海里:是什么力量让这么一位弱小的女教师,要发自内心地让孩子们努力向上呢?这些普通学校的小孩子为什么在经过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后,从外形到内心变得如此强大?
其实,我所有的听课、所有的访谈、所有的观察,都围绕着一个问题,是什么让我们的生命状态得以改良?
2006年11月到2009年4月,我有幸参与了《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出版工作。同时,也让我得到了一个信念,就是文化是有力量的,它能改变人的生命状态。
但是我有点不得其解,如何让文化的力量渗透到每个人的生命中去。我就是带着这个疑惑出发的。
在陈琴老师的“素读”教学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素读”教学,如果得法,如果禁得起诱惑,如果耐得住寂寞,那么,它是可以让人爱上文化的。
首先体现在孩子们的学习状态上。陈琴老师班上有几个小男孩,不仅体格健康,显得很阳光,而且读书时的投入,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陶醉。我亲眼看到这批孩子,在读书时,拍桌子打节奏都觉得不过瘾,干脆站起身,挥舞着小拳头,使劲地从上到下地做机械运动,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读得下去。我问陈老师,这也是你的教学要求吗,陈琴老师一脸茫然,回答说也不知道他们为何要这样做。还有一个孩子在大家大声读书时却并不急着开口,似乎在默读,似乎又在自言自语,好像并不很专心。后来在一次亲子诵读晚会上,我领教了这个不开口读书的小姑娘的厉害,她竟然是小小主持人,在大家集体背诵略显中断之时,总能听到她大声带读。孩子们在“素读”的课堂上没有最精彩的优等生,也没有最差的形单影只的卑微的差等生,他们很阳光,整个团队都显得很阳光。
其次体现在家长的认可上。陈琴老师的课堂不仅向所有家长敞开,而且有经验的家长还可以参与一点点的管理和教学,比如带孩子们去郊游,去外地游学,带孩子们晨读,组织亲子诵读晚会等。有个叫小玉的家长,不仅因孩子结识陈琴老师,而且孩子的爷爷也参与到“素读”之中,爷爷、妈妈和孩子,三个人一起在小区集体诵读经典,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读书画面。后来陈琴老师从广州来到杭州,结果班上有位家长就陪着孩子举家迁到杭州,始终不离“素读”课堂。
第三,众多的“素读”教师正在成长。自从我走进“素读”的天地,就不断地与全国乃至全球的语文教师、家长交上了朋友,而所有这一切都因为陈琴,都因为“素读”。仅我知道的,如天河区的林美娟老师、杨杰老师、朱学英老师,山东章丘的彭泓老师,江西南昌的邓锦芸老师,等等,都一个个成长起来了。
一个认定经典就是人生的底色,就是人性的基础,就是美好的追求的人,她的言论和实践一定会让他人同样感同身受,这不就是文化的力量吗?这不就是“素读”的魅力吗?
关键词:诗化课堂诗意教师诗化情怀模式语言节奏内容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朱永新教授在其《我的教育理想》中如此认为:“教育是一首诗,可以是田园诗,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抒情诗,有各种各样的情调和内涵。”而能将二者完善统一起来的关键是充满诗意的教育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既要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更要有诗情画意的胸怀,尤其是语文教师。
江苏教育专家袁卫星老师如此解说“语文”这个概念:“语文是什么?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 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本色。若要把语文课读作一首诗,那么从教学形式到课题内容再到整节课的思想都要具有诗一样的美:
一、诗意教学模式
诗歌式教学模式必须具备精巧而独特的课堂结构,这种结构精美实用且合情合理。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明晰的教学主线。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是个性和共性的共舞,是想象和现实的统一。
例如:讲授《我与地坛》一课时我安排了两课时。在导入新课时,为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景氛围,我先提出一个问题:在你的生活中最令你感动的是谁,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学生们稍一思考,纷纷举手回答,不出所料,多数同学叙述自己父母的事迹,十分动情,好多同学甚至哽咽难语。同学们都沉浸在浓浓的父母亲情中,这是最为理想的教学时机。我趁势导入:可怜天下父母心,朱自清父亲的背影,曾经感动过一代代的读者,今天我们要学的散文《我与地坛》刻画的是一位母亲,一位同样感动过无数人的不同寻常的母亲,这位母亲之所以不同寻常是因为她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儿子。接下来,我话锋一转,介绍起作者:大家也许都听过经典交响曲《命运》吧,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它是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所作,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惊世之作竟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为世界音乐史留下了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他人生的最强音!象贝多芬这样不屈服于命运的人很多。如海伦,霍金,张海迪等等,他们身残志坚,永不言败。古语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也是其中的一个。
这样的设计既感性又充满情味,让学生或由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出发,或从伟人名人身上汲取力量,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动力。
二、诗意授课语言
语文教师的授课语言决定了学生对语文课的情感,诗一般纯美的语言带来的艺术享受,是语文课的最大魅力。古语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写文章如此,说话更是这样。如果教师的语言失却了缤纷的色彩,只是干巴巴的文字,其授课效果可想而知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指戏曲的魅力,也可指语言的韵味。如果语言苍白,面目可憎,怎么可以激起学生对美好情感的想象和感知呢?语文不同于数学,它是重感情的,必须用心去体会。只有把语文学习的人文性内化为己有,即通过外在的语言表达,借助丰富的意象和联想来领悟文字的意蕴才是语文的本色回归。
三、诗意板书节奏
板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之一,犹如一个人的眼睛一般重要。漂亮的板书浓缩了思维的结果,它应该有诗一样的节奏,画一样的视觉冲击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板书恰当与否,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设计板书时,教师一定要依据教学目的、教学要点而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该保留,哪些可随时擦除,都应帮到精确无误,“胸中有丘壑。”或体现其结构,或表现其行文特点,或突出主题,不能为板书而板书。
四、诗意教学内容
1、诗意诵读。诗意诵读不是出声哼读,不是大声唱念,不是大家齐读,它是富有韵味、抑扬顿挫、用心品味和感受文字深处的美的阅读活动,是充满诗意的艺术享受,是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湖北一位叫余映潮的同行在诗意朗读上做过很多有意义的探讨,他说:“朗读教学是品味作品的艺术”“成功的朗读教学一定于孩子们青春地诗意地成长大有好处。”
诵读课文时,我习惯打开多媒体,以音画入境。比如在学到《纪念刘和珍君》时为了表达作者闻知刘和珍君被害时的愤怒,我播放了一段节奏激越情调感伤的曲子;读到《荷花淀》写白洋淀那片美丽风情时,我播放了一段节奏舒缓曲调轻松的音乐。学习《荷塘月色》时,我播放配音朗诵,让学生闭上眼静静的欣赏,等学生的情感恰当好处的调动起来了,我此时才范读、抽读、分角色读、分小组读,大家非常投入的听、读、练,课堂效果往往出奇的好。
2、诗意讲析。在讲析我国古典戏剧中的经典之作《西厢记》时,我着重分析了三美:其一、本文作者王实甫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融汇百家之长 ,创造了色彩斑斓、摇曳多姿的元曲语汇是一美。其二,本曲词汇精美意境深远,是二美;请看第一支曲《端正好》,这时,我打开多媒体结合《送别》画面,让学生就“碧云天,黄花地”的意境描写,勾勒出一些诗意画面,用自己的语言生动描述出来。其三,本文人物形象。“多情自古伤离别”“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人文主义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点,这一课中崔莺莺比山还高,比海更深,比无涯的芳草更加辽远的深情,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莺莺的兰心慧质,重情重义又是一美。因此,分析莺莺的形象也是教学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这里,我一方面借助优美的音乐和画面,展示给学生很多美好的形象,便于引发他们的联想,另一方面以优美的诗句启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动口动脑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来。
五、诗意教育情怀
一位具有诗意情怀的老师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老师,他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他努力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他懂得充分尊重和欣赏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多元见解,不呵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节外生枝”,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分享着来自教师的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心灵的沟通;他懂得赞美学生的专长,适时地让他们展示一下,并带头鼓掌;他耐心并且沉着,面对学生的任何问题,都能沉着应对。这样富有吸引力的强大而持久的磁场中,学生的思绪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学习更具挑战,思想更有诗意。
诗意教育的宗旨是:“让学生今天快乐地学习,明天幸福地生活。”一位教育专家说:“诗意的教学,是我们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心灵的选择。在我们呼唤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的今天,诗意的教学,无疑带给学生率真、坦荡、热忱的真性情,就如山间明月、江上清风,自然本然。”这话一语道破了诗意教学的精髓,让我就以这句话作结,与各位同仁共勉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