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坑施工工艺

基坑施工工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坑施工工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坑施工工艺

基坑施工工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坑工程;支护施工;监测

高层建筑发展迅速,促进了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各地在基坑开挖和支护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不断涌现。但是目前,在基坑工程中发生的工程事故概率要比主体工程高得多,因此,基坑支护的施工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

1 工程概况

某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3.6万m2,其中检测组团一(质检)单体建筑面积3.6万m2;检测组团二(纤检)单体建筑面积2.5万m2;检测组团三(能源检测)单体建筑面积1.5万m2;科研综合管理组团单体建筑面积2.4万m2;预留实验室建筑面积3.6万m2。

1.1 本场地与基坑工程相关的土层自上而下分布

1.1.1 素填土:黄红色,湿,松散,为人工近期堆积,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上部含少量碎石,层厚1.00~3.40m;基坑设计参数:C=10kPa,φ=8°,r=17kN/m3。

1.1.2 淤泥质土:灰色、灰黑色,有光泽,饱和,流塑状,局部含腐朽植物、贝壳及粉细砂,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顶板埋深1.00~32.50m,层厚0.60~10.80m,实测击数1~3击;基坑设计参数:C=8kPa,φ=4°,r=16kN/m3。

1.1.3 粉质粘土:黄红色,稍具光泽,湿,可塑状为主,局部硬塑,粘性一般,含多量粉细砂,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顶板埋深3.40~32.00m,层厚0.60~14.10m,实测击数5~13击;基坑设计参数:C=15kPa,φ=10°,r=18kN/m3。

1.2 本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场区东侧红线5m外存在一宽约8m的河流,同时由于场区存在透水砂层,故该河流水体与场区内水系联系紧密。

2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原则

2.1 场地现地面相对标高约-1.30m,基坑底相对标高为-5.00~6.10m,故本基坑开挖深度为3.70~4.80m。±0.000为绝对标高8.30m。

2.2 本项目地下室周边环境开阔,地下室10m范围内并不存在建筑物与市政道路,结合本基坑开挖深度与周边环境情况,本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2.3 围护结构平面布置应满足地下室边墙外界尺寸要求,并按规范允许的支护结构受力变形、施工误差等要求进行放线施筑,深度应满足地下室净空要求。

2.4 基坑支护结构应方便基坑开挖、地下室结构及防水层的施工。

2.5 施工阶段支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控制值为45mm,报警值为35mm。

2.6 基坑支护结构仅作为地下结构施工的临时支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2年,开挖完成后暴露时间不应超过一年,否则应会同施工、监理和设计单位视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3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基坑深度、面积和周边环境,按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如下:

3.1 由于基坑周边场地开阔,故采用顶部放坡(局部直立)+多排搅拌桩重力式挡墙的支护方案。

3.2 本基坑的设计共分11个剖面,根据对应最不利钻孔资料的计算结果并结合类似工程的经验进行支护结构设计。

3.3 如基坑开挖时边界条件发生变化或土层情况与地质勘察资料不符时,基坑支护设计将作相应的修改。

4 施工要求、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4.1 施工要求

4.1.1 支护结构施工前,应仔细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管线情况,并会同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和管线权属部门共同研究,确保管线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4.1.2 支护结构施工前,应仔细查明场地周边的可能地下障碍物,并会同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共同研究,确保搅拌桩、钢管及放坡施工的可行性。

4.1.3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做好基坑顶部截水及基坑内部排水工作,保证坑底不被长时间浸泡。

4.1.4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支护结构10m范围内的地面堆载不得大于10kPa,设计出土口不得大于20kPa;坡顶排水沟外侧应做硬地化,且厚度不少于100。

4.1.5 基坑应按设计工况进行分层、分段、对称开挖,严禁超挖,以保证支护结构受力均衡。

4.2 搅拌桩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4.2.1 搅拌桩按下列顺序进行施工

(1)桩位放线开挖导槽,槽深宜为0.8~1.0m,宽度比桩径增加200。

(2)施工机械就位。

(3)制备水泥浆。

(4)搅拌桩施工(工艺采用4搅4喷法)。

(5)施工机械移位。

4.2.2 搅拌桩施工参数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前做工艺性试桩,以确定各项目施工技术参数,其中包括:灰浆水灰比、灰浆泵压力、料罐和送浆管压力、输浆量等。

(2)水泥标号42.5R,水泥浆水灰比为0.5~0.65,每米水泥用量65kg,施工时宜用流量泵控制输浆速度,注浆泵出口压力应保持0.5~0.6MPa,输浆速度应保持常量。

(3)搅拌桩提升速度不可超过800mm/min。

(4)搅拌机机架安装就位应水平,导向塔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桩位偏差不得大于30mm,桩径偏差不得大于2%。

(5)桩体施工中出现停浆时应保证搭接长度不小于1m,搭接时间间隔不应大于24h,否则应采取局部补桩或注浆措施。

4.2.3 注意事项

在开挖基坑土方前,搅拌桩必须达到30d龄期,且要达到1.0MPa设计强度,基坑开挖可通过流水作业施工实现上述搅拌桩龄期要求。搅拌桩外侧钢管需成孔后下放,随后注浆处理,注浆体强度不得低于M20。

5 施工工序说明

5.1 基坑顶部按图纸要求修坡,并设置喷砼面层。

5.2 施工工程桩边桩(中部工程桩可同时施工)。

5.3 待工程桩边桩施工完毕后紧随施工搅拌桩,并完成内插钢管及压顶板施工。

5.4 待搅拌桩龄期及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开挖下层土方,但水平开挖范围不得大于20m。

5.5 若基坑底需做换土处理,换填厚度不得大于300mm,否则需报设计复核验算,同时每次换填范围不得大于10m。

6 基坑监测与检测

6.1 安全监测工作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监测单位承担,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的安全监测措施。

6.2 施工中应遵循“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及时将监测数据提交设计人员,监测报告必须要有评价意见,应会同设计人员共同分析监测数据,必要时应调整设计方案,提出加固措施。

6.3 各监测项目在基坑施工前应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

6.4 本基坑工程监测内容及监测要求,应由监测方在施工前提出方案,经业主、设计及监理方确认后实施。

6.5 基坑监测要点:

(1)水平位移监测:在基坑周边每20m设置一个水平位移观测点,监测点应设置在坡顶或压顶板上,综合楼设置27个,能源楼设置16个,标准实验楼设6个,纤检楼及质检楼各设8个;变形控制值为45mm,报警值为35mm;各边变形值每天发展不可超过3mm。

(2)地下水位监测:沿基坑周边设置水位观测井,综合楼和能源楼各设置6个,标准实验楼设2个。

(3)上述各项监测工作的时间间隔应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在开挖及底板施工阶段应两天一测,其余情况下最多可延至5d。每次的监测结果及施工单位的处理意见,必须及时向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如实报告。

(4)在基坑使用期间,如果监测数据不能满足要求应及时报告有关单位,并分析原因及采取措施。

(5)上述各项检测和监测工作具体由建设单位委托一家有资质的单位做相关的方案设计。

7 基坑应急预案、抢险与加固

7.1 基坑开挖前,应预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做好基坑抢险加固的准备工作。储备止水堵漏的必要器材和加固用的钢材、水泥、编织草袋等。地下室完成至±0.00前,基坑安全工作应列入工程管理的主要任务范畴。

7.2 本基坑靠近建筑和道路,应对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①基坑周边顶部要进行硬地化处理,做好基坑周边雨水截流,防止地表水流进基坑;②为避免局部的渗漏而造成的基坑积水,应在基坑内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当支护结构出现渗漏水的情况时,应采取有效的堵漏止水措施;③如果由于基坑漏水、流土、流砂、坑内降水或开挖而造成坑外地面或道路下沉、建筑物倾斜开裂、管道爆裂时,应立即停止坑内降水和挖土,并立即用粘土、水泥土浆液等材料处理止水帷幕的渗漏;③根据基坑监测结果,及时反馈信息;⑤当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超过允许值或有失稳前兆时,应按下列规定立即采取加固措施:

7.2.1 当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明显倾斜时,先进行回填反压再作处理;也可视情况在坑顶外挖土卸载;

7.2.2 当超前支护踢脚失稳时,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在坑脚回填反压,待基坑稳定后再作妥善处理。

7.2.3 当基坑周围建筑物发生严重开裂、倾斜时,应立即组织人员紧急疏散,同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8 结束语

总之,基坑工程是建设工程施工中内容丰富且富有变化的领域,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为复杂的技术领域之一。它不仅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稳定,而且要严格限制周边的地层位移以确保环境安全。因此,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做好数据、资料整理积累的同时,提出问题,解释问题,解决问题,争取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基坑施工工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坑支护 设计 施工工艺

工程概况

现场自然地坪为-0.700m,由设计图纸、现场情况及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确定基坑深度为1-1剖面为自然地坪下-11.35m,2-2剖面为自然地坪下-9.65m。对基坑周围已查明的地下管线,考虑施工对管线的影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废弃污水管线必须从源头堵死。未查明的地下管线施工时遇到具体情况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开挖基坑北边距马路10m,距建筑红线即广告牌位置5m。防止由于基坑变形影响城市交通采用桩-锚复合支护施工技术。

基坑支护设计

2.1.上部基坑深度为3.5m,放坡系数为0.3,台宽1.05m,坡高3.5m,面层采用喷射混凝土,厚度50mm,强度为C20,内设一层钢筋网采用一级6钢筋,网格尺寸为300mmX300mm,斜拉加强筋为一级10钢筋。

2.2.水泥搅拌桩主要是以水泥浆做为固化剂通过灰浆泵及搅拌头压入土中强制将地基土和水泥浆拌合在一起,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使土硬结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基坑支护结构。

水泥搅拌桩桩径为Φ500mm,桩距为350mm,搭接长度为150mm,搅拌桩的桩长详见各剖面图。

水泥采用P.O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5~0.6:1,根据气候条件,可适当掺入适量的外加剂以增强浆体的流动性,保证送浆过程不堵管。水泥搅拌桩的水泥掺合量为15%。

2.3.护坡桩直径600mm,桩长16m,桩间距:1-1剖处1.10m,2-2剖处1.50m,采用C30混凝土,钢筋笼主筋为16根二级钢22,深入冠梁长度为550mm,采用钻孔灌注桩机成孔。桩顶用冠梁800mmX600mm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冠梁混凝土采用C30.

2.4.钻机成孔后,用水泥砂浆将一组拉杆(本工程采用钢管)锚固在伸向地层内部的钻孔中,并承受拉力的柱状锚固体就是土层锚杆。它的中心受拉部分是拉杆,拉杆所承受的拉力通过钢管周边的砂浆握固力而传递到水泥砂浆中,然后再通过锚固段周边地层的摩檫阻力而传到锚固区的稳定地层中 。采用48mm壁厚3mm钢管气动打入,压力罐1:0.5纯水泥浆,每米水泥用量42kg,注浆压力不小于1.0MPa,锚管长度12m。锚头采用2×φ12圆钢(通长)将同一排土钉相连接。1-1剖面设置4道锚管,2-2剖面设置2道锚管(φ48×3.0L12000@1200),锚管土钉倾角为15°,锚头标高分别为-6.60m、-7.80m、-9.00m、-10.20m,而后垂直开挖至基坑底(详见剖面图及节点详图)。

桩锚复合支护施工要求

3.1. 水泥搅拌桩施工要求:

1、 在正式打桩前必须进行试打桩试验;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搅拌桩轴线、桩身标高,保证水泥搅拌桩桩径、垂直度、搭接长度和桩长等符合设计要求。

2、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保单,散装水泥应做安定性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制浆用水应使用自来水,如使用其他水源时必须经化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3、搅拌桩成桩采用三喷四搅工艺,桩位偏差不大于3c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提升速度不大于1m/min。

4、遇有工程桩或其它障碍物(如原基坑围护结构)时,如不宜清除时,可采取绕打,但绕打后应确保桩体相互间的搭接和防水效果,形成封闭墙体。

5、水泥搅拌桩固化剂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合量15%,水泥浆水灰比为0.50~0.55,要求水泥搅拌桩水泥土28天龄期的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水泥土试块每天不少于一组。

6、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可行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适当调整搅拌次数、水泥掺量及水灰比,确保搅拌桩28天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

3.2. 钻孔灌注桩施工要求:

1、钻孔灌注桩直径为600mm,中心距为2.70mm,桩顶标高为-3.70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坍落度15~20cm。

2、钢筋笼采用焊接,主筋保护层厚度50mm,桩顶超灌500mm,桩位水平偏差不得大于50mm,孔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充盈系数>1.10。

3、排桩应采取隔桩施工,并应在灌注混凝土24小时后进行邻桩成孔施工。

4、钻孔工作结束后应对钻孔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孔位、孔深、 孔径、孔垂直度)合格后方能进行清孔,清孔后孔底沉渣应小于100mm, 清孔后应即浇灌水下混凝土,不能间歇。

5、.钻孔桩强度达到设计的100%后方可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事项及其他未尽事项按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桩基坑技术规程》中的有关具体要求进行施工。

6、浇灌水下混凝土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a. 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小于1.0m, 不宜超过5.0m。

b. 拔导管速度不宜过快。 要与混凝土落入量相适应, 以免导管底离开混凝土面时形成离析、夹泥、断桩、缩径等质量事故。

c. 每根桩灌注混凝土时。应对拔管速度,相应落入混凝土量,事故等作详细记录, 以备查用。

d. 质检人员应对钻孔桩的完整性进行小应变检测, 并应留试样, 试件抽样每根桩一组三块。

3.3. 锚管施工要求:

1、锚管土钉φ48×3.0焊管,从基坑边壁1.5m开始沿管长设置φ8@600注浆孔,并采用25×25×2.5L50角钢倒刺护孔,注浆在钢管内进行,6~9m长锚管注浆量不宜小于0.10m3。锚管采用等强度绑条焊接连接。

2、锚管在水泥土墙面打入时采用机械成孔,锚管孔距允许偏差±100mm,孔深允许偏差±50mm,孔径允许偏差±5mm,锚孔倾角允许偏差±1.0°。

3、锚固体注浆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强度等级M10,水灰比宜为0.5,采用低压注浆,注浆压力宜为0.4~0.6MPa,施工时水泥浆应搅拌均匀,一次拌和的水泥浆应在初凝前用完;施工时应尽量减少对基坑壁地基土的扰动。在浇浆时应制作浆体试块,等强度达到80%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土钉施工。

4、锚头采用2×φ12圆钢(通长)加强连接钢筋将同一排土钉相连接,锚头采用2φ22L200钢筋作锁筋,锁筋和锚管及钢筋网片应牢固焊接。

结论

目前,该地下室结构已经施工完毕,根据现场监测资料,基坑坡顶最大沉降为36 mm,冠梁顶最大水平位移为45mm, 监测结果表明基坑变形量在规定范围内,基坑整体稳定和变形及周边道路的安全均得到较好的保证和控制,未出现失稳或变形等不利情况,钻孔灌注桩+水泥土搅拌桩+锚杆复合支护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该基坑支护采用钻孔灌注桩+水泥土搅拌桩+锚杆复合支护设计是合理的,取得了预期效果,同时也节省了工程造价,缩短了施工工期,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但是,这类复合支护结构仍存在以下问题:

1)水泥搅拌桩和土层锚杆支护受场地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对于砂土基坑,水泥土搅拌效果和锚杆的灌浆质量容易得到保证,取芯检测表明芯样抗压强度远高于设计值。而对于粘性土或淤泥、淤泥土,搅拌桩的质量大大降低,锚杆的承载性能也较差。因此,该类支护结构主要适用于含砂砾土层基坑效果较好。

2)水泥搅拌桩的成桩质量受机械设备和技工人员素质等的影响较大,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桩长及有效搭接长度。

参考文献

[1]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S],GBJ97-8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 1997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GB50202-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 200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GB 50007-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 2002

基坑施工工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围护;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基坑围护的影响因素很多,在进行施工时,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的基坑围护技术,对于建筑施工质量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证,同时也能够保证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安全方面。

1、基坑围护施工要点

安全问题是基坑工程以及整个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基坑围护首先要保证的就是要安全、可靠,要将施工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由于高层房屋建筑一般位于市区,施工会对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环境问题,基坑围护施工时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降低噪音,注意废弃物的存储,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基坑围护施工时要加强管理与监测的力度,改进施工机械与技术,避免因不均匀沉降和地基变化对周围相邻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场地上空大多有高压电线跨过,可能城市煤气、水管、电缆等地下管线较多,而且密度较大,如果基坑围护施工出现失误将导致不可估计的损失;城市内的施工一般工期紧、场地小,因此,事先需进行周密的计划与安排,这样可以减少施工期间一些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2、基坑围护存在的问题

2.1 基坑环境的复杂性

设计过程中,根据资料进行基坑工程围护工艺的设计时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无法考虑到实际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类型的问题。由于地质调查覆盖的范围程度不同,导致的涌水地层或软弱地层可能没有被勘查到,在实际操作中要多加预防,指定对应的预防措施,保障围护施工进行顺利。

2.2 设计与施工的不达标

由于某些设计人员的疏忽或知识储备不足,在对边坡进行设计时存在着少量的问题。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时,没有严谨按照设计的要求和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例如在喷射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混凝土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合理养护,达不到设计强度要求就进行后面的围护施工,有的是在土钉围护的过程中,锚杆并没有达到设计的强度。这些都是常常会遇到的;另一方面边坡面的处理不当,没有达到标准要求以及相关负责人急功近利,不能做好基坑施工工序的协调工作,仅仅盲目的追求高速的施工进度。这些不达标都会给建筑工程围护造成安全隐患。

2.3 地下水的影响

在基坑工程的开挖和围护过程中,地下水的影响尤其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许多基坑在地下水位以下或者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尤其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以及粉砂地基中,往往容易发生地下水的灾患,容易给基坑工程围护工程带来极大的危险。对于基坑围护等过程中出现的涌水、渗水等现象,需要事先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2.4 成孔注浆未达到设计要求

一般情况下,钻杆成孔需要一定的的深度,而施工人员可能由于技术水平或主观的未加以重视,就会造成成孔困难和孔洞塌陷等等问题,无疑会给注浆带来阻碍。另一方面,如果注浆压力不足会造成锚杆的抗拔力不足,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很大影响。

3、基坑围护类型及施工技术

3.1 周边放坡开挖

所谓放坡开挖,就是将深基坑的周边维护结构进行按一定角度的放坡施工。这种方案施工简单、方便、经济,但是需要开挖大量的土方。当建筑场地可使用的范围比较开阔、地质条件良好、地下水位低、排水条件较好以及放坡对相邻的建筑物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时,可以考虑使用基坑周边放坡开挖的方法,分为基坑完全深度的或局部深度的放坡开挖。土方边坡的大小,应该根据挖方深度、土质条件、填方高度、水质条件、施工工艺、荷载形式与大小、使用期限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土方边坡的类型有直线型、折线型和阶梯型。放坡开挖时如果边坡太陡,易发生土体失稳,引起塌方事故;如果边坡太缓,不仅浪费空间,增加工作量,而且会威胁到其他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必须合理确定边坡的大小以满足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要求。

3.2 土钉与复合土钉墙围护

此基坑围护是以土钉作为主要受力部分的围护技术,土钉是一种用来加固和锚固场地原来土体的细长杆件。主要组成部分有密排的土钉,混凝土喷射表层,经过加固处理的原位土体以及防水部分等,故又称为土钉墙。土钉主要是依靠土体受力变形时与其之间形成的被动黏结力或者摩擦力来发挥作用。土钉与复合土钉墙围护技术节省材料、工作量小、工期短、施工方便、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且变形小、利于基坑施工,经济效益明显。当深基坑施工场地较狭小,放坡不方便,相邻的已建成建筑物受影响的程度较低或者基坑周边的土体可以利用,场地地下水位低或者排水条件好等条件成立时可以考虑使用。土钉与复合土钉墙围护主要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土体或者经过降水处理之后的砂土、黏土和粉质土等,通常的施工技术为在土体中预先按确定的位置钻孔并且标记编号,放入变形处理的钢筋并且运用设备对钻孔全长进行灌浆,倾斜的孔适宜运用重力灌浆;水平的孔适宜运用高压或低压灌浆,进行二次高压注浆可有效的提高土钉的抗拔承载力,而后在表面铺置08-010网片,由下而上在表面喷射混凝土,最后分层开挖土方即可做成。

3.3 桩围护基坑

排桩围护技术是基坑围护方案中常用的类型,利用混凝土灌注桩或者钢桩独立的支挡土体,也可以与锚杆或土体内部设置的支撑构件相互配合共同支挡土体。可根据实际情况做为悬臂式围护结构、拉锚式围护结构、内撑式或锚杆式围护结构等,混凝土灌注桩造价经济、施工方便、易于布置、钢桩承载力高,可重复使用。但价格较高,进行排桩围护的基坑工程,应该在围护之后再进行开挖,场地内应有可靠的泥浆输送排放系统,当排桩涉及到含有地下水的土层时,应当采取一定的隔水止水措施,以确保基坑内部与相邻建筑物的安全问题。排桩围护的施工技术,灌注桩按照施工成孔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和套管成孔灌注桩。灌注桩施工桩机移位桩的养护破桩冠梁施工。钢桩预制桩按照施工沉桩的方法不同分为单独打入法和围檩打入法,测量桩机就位立桩打桩接桩收锤移位截桩头冠梁施工。关于监测问题,混凝土灌注桩要对钻孔质量、钢筋放置、混凝土灌注、桩位偏差、垂直度偏差、桩底余渣、桩身完整性等方面进行监测。而对于预制桩,应该对表面缺陷、桩身挠曲度、桩的尺寸位置等方面进行监测。当基坑的深度较大时,采用排桩围护的费用较高,不经济,可以考虑采用排桩与锚杆相结合的方式,即在排桩墙上设置1~2 层锚杆来共同承担土体荷载。

3.4 逆作法与半逆作法施工

逆作法施工目前是高层房屋建筑物最先进、技术较成熟的施工技术方法。这种施工方法采用平行立体操作,节省工期,对天气的依赖性小,同时最大可能地利用地下空间。由于土方开挖与上部施工的交替进行,减小了上部荷载对土体持力层的压力,当基坑的深度较大时多采用,充分利用地下室主体结构进行围护,但是由于施工方法、支撑设置位置受到限制。因此,支撑会使开挖工作变得相对复杂。逆作法的施工技术,沿着地下室的基坑周边间隔一定的间距预先设置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或者人工钻孔桩,然后逐层向下采用逆作法进行施工。此外,深基坑围护类型还有水泥土墙、锚杆、不设锚杆沿基坑周边设置闭合的挡土拱圈、水泥搅拌柱、喷锚网围护、环形围护等多种类型。

4、基坑围护突发意外应急处理

常见的基坑围护工程施工突发事件包括有:基坑内出现管涌、流沙等;基坑围护局部出现裂缝、沉降;工程所在地连续多日出现狂风暴雨;相邻工地降水、打桩、开挖土方对本工程的影响;开挖中出现地下障碍物妨碍基坑围护结构或止水帷幕等。在基坑开挖施工中,要事先设立预案,发现有异常,即时拿出相应方案指导施工,并进行跟踪监测,验证方案是否有效,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当预计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解决。

4.1 预防措施

在施工中一般做好以下预防措施。为确保止水质量,防止基坑开挖时漏水,止水桩施工前要对施工桩位及临近的障碍物进行逐一清除。为确保基坑不发生漏水和渗水现象,基坑开挖时,要做好桩间土的保护,如发现坑内漏水严重,要先在坑内封堵抢险,同时查明原因,进行整改。必要时可用高标号砂浆在桩间砌砖或在桩间进行挂网喷浆。为确保围护桩施工质量与桩周管线安全,在围护桩施工前,要查明下部管线并进行标注,开挖并架空处理靠近施工区的下部管线。为应对突发事件,现场要储备足够的钢管、水泥、木桩、草袋、水玻璃等物资和潜水泵、压浆机、注浆机等设备。一旦出现险情,马上采取措施控制其发展。为防止周围地下水降深过大,要事先做好灌槽和回灌井。

4.2 应急措施

尽管在施工中以预防为主,力争做到事前控制,但在施工中仍有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因此,要做好相应的处理,确保施工顺利。当出现基坑漏水时,要针对现场情况在坑外采用压密注浆或深层搅拌来进行止水。当止水桩达一定强度后,才可逐步拆除坑内抢险封堵物。在拆除坑内抢险封堵物时,要密切观察原出水处情况。当围护桩出现位移量超过警报值时,应立即停止开挖,甚至需立即用土或砂石料回填反压,防止围护桩位移进一步发展,同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当措施落实并生效后才能继续开挖。同时要加大基坑及其周边监测频率。当出现周边道路、管线沉降过大时,也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分析查找原因,并在沉降区及周边采用压密注浆加固土体,采用树根桩加固管道后才能继续施工。当出现道路和管道开裂时,应立即切断相应的气源、水源和电源,配合相关部门修复,并针对原因在开裂区加固土体后再继续施工。

结束语

基坑围护在整个房屋建筑施工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应该引起企业对其重视。将基坑围护是工做好,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礼.浅谈建筑深基坑支护护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0.

基坑施工工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深基坑; 施工技术;测方案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深基坑随处可见,基坑工程呈现出窄(场地狭窄)、近(工程距离近)、深(越来越深)、大(规模和尺寸大)等特点。如何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同时又能降低造价,是值得加以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建筑工程深基坑技术的施工工艺及应用,解决了大多数因工程场地狭小,围边环境复杂、基坑深的难题,以达到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并节约成本,符合当今节约能源与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工程概况

本市某工程为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施工场地狭窄,西侧、北侧、东侧已建构筑物,只有南侧有空地,但必须作施工道路和材料堆场。场区自然标高11.5m,建筑基坑开挖实际深度9m。

1.1工程勘察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区地形平坦,该工程地质土层分为6层:第一层,表土以粉质粘土含植物根系为主,灰色,含有机质,为耕作土,层厚0.2~1.8m;第二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薄层粉砂,灰色,流塑状,无摇震反应,层厚5.60~8.00m;第三层,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灰色,可塑~流塑状,无摇震反应,层

厚1.90~4.50m;第四层,粉砂夹粉土,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灰色,饱和,稍密状,层厚2.40~5.20m;第五层,粉砂夹粉土,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灰色,饱和,稍密~中密状;第六层,粉细砂,灰色,饱和,中密状。工程地下水情况:一二层土透水性较差,但层间流水较明显,造成降水效果不明显(透水系数分别为2.40×10cm/s和4.26×10cm/s),其他层未提示透水系数。

1.2施工难点分析

本工程场地狭窄,三侧有建筑物,土方边坡最大不超过1:1,施工时必须确保三面已建构筑物的安全。由于地下水位较高,且土质相对差,降水措施的好坏成为工程施工的关键。施工期为4~6月份,正值雨季,基坑降水、排水及土体边坡稳定是安全施工的保证。

1.3主要技术措施

1.3.1水泥搅拌桩围护与止水

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四周土体,阻止四周地下水向基坑渗透,同时增加边坡稳定性。水泥搅拌桩设计:搅拌桩直径φ700,相邻两桩搭接长200mm,桩长10m。沿桩长方向每2m在桩内侧加两根桩,以增强桩的抗折强度。桩施工完毕养护28d。

1.3.2深井与轻型井点降水相结合

采用深井降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小放坡系数在1:1以内;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降低边坡内水位,减小土体内含水量,增加基坑边基抗滑稳定性。深井设计:深井直径φ360,深度14m,根据经验及有关资料计算沿四周设10口深井,能够满足降水要求。轻型井点设计:采用JQ-90轻型井点,土方挖至-4m时开始作轻型井点。总管采用φ100、支管φ50、滤管1m、深度6m。

1.3.3边坡防护

土方边坡浇80mm厚C20混凝土,防止下雨冲刷边坡,使土体产生滑移。在基坑四周作砖砌挡墙,防止使地面水流入基坑,使基底土不被外侵雨水浸泡而降低地基承载能力。

2.施工工艺流程

2.1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

2.1.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图1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1.2施工注意事项

(1)场地平整:清除地表的淤泥和杂草及粘土层。

(2)测量定位:由经纬仪放出主轴线,定出各桩的位置。

(3)试桩:施工前的试桩,数量不少于2根,以掌控施工各项参数。

(4)施工时确保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任何一点能搅拌2次以上。

(5)施工中保证搅拌桩机底盘的水平和导向架的竖直,搅拌桩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桩位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成桩直径和桩长不得小于设计值。

(6)水泥浆制备:水泥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掺入量为被加固土的15%,或每m3加固土掺入250kg。

(7)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控制必须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同时进行全过程监控,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记录。

(8)根据施工工艺对水泥搅拌桩进行质量评定。检点水泥用量、桩长、搅拌头转数和提升速度、复搅次数和复搅拌度、停浆处理方法。

(9)成桩7d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深度宜超过停浆面0.5m),目测搅拌的均匀性,量测成桩直径,检查量为总桩数5%。

2.2深井降水

2.2.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

图2深井降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2.2.2管井做法及机具设备

(1)管井结构:用钻机钻Φ800孔,内置钢筋混凝土管,井管外径φ360、内径φ300,上部10m和下部2m采用不透水管,中部2m采用透水管,管外包60目尼龙丝布二层,外填滤料砂,井底一节不透水钢筋混凝土管底用厚5铁板焊接封底。

(2)管井位置:井点管距离搅拌桩不小于0.8m,南北井点管每边3口,东西每边2口。管井底标高应比基坑底部深0.8~1.2m。

(3)施工机具:两台ZB-150钻机,15台3.0kW水泵,其中5台为备用泵,1000m消防水管。

(4)材料进场:透水管、不透水管、滤料砂、黄砂在成孔前2d进场。

(5)测量定位:按设计要求,定出各井位,各井位中心打定位桩,及十字控制桩,埋设护筒,护筒用Φ10钢板卷制而成,内径Φ120,护筒长1.8m,护筒埋设深1.5m,出浆口高出地面300mm,护筒放入坑内,校正护筒的中心位置和垂直度。

(6)钻机就位:管井周围场地整平后用方木铺垫,钻机部位用枕木铺置钻机工作平台,以承受钻机工作时所有静动荷载,保证钻机平稳,不产生过大的位移和沉降。钻机底部用水准仪整平,校正钻机的垂直度,使钻机钻头吊起后与桩中心垂直度方向对准。此工序应反复进行,检查钻机安装是否稳固,检查钻具、电力系统及安全防护措施。

(7)成孔:开钻时慢速推进,待导向部位全部进入土层后,方可提速。鉴于本工程地质情况,采取减压、低档慢速、大泵量、稠泥浆钻进。同时检查测定泥浆相对密度、黏度、含砂率、失水率等。泥浆相对密度要求在1.2以上,黏度在18~24,含砂率

(8)换浆清孔:钻孔达到设计深度成孔以后,即可进行清孔,采用换浆清孔法,将钻头提高离孔底100~200空转,保持泥浆正常循环,以中速压入相对密度为1:1、黏度17~20的泥浆,把钻孔内悬浮钻渣相对密度较大的泥浆换出,以达到清孔目的,防止塌孔。清孔后,孔底沉淀厚度不大于300~400,同时含砂率小于4%。清孔要保证质量,否则将影响出水。

(9)放置井管:清孔后及时安装井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井周边采用扶正木,以控制井周边滤水层厚度和井管的垂直度。底部先下一个2m的不透水井管,并用Φ400×5mm的钢板封底,以后下2m滤水管,上面是10m的不透水管,井管间接头用电焊焊牢,透水管外先缠绕12#镀锌铅丝,间距100mm,外裹60目尼龙丝二层作滤网。

(10)填孔:井管与孔壁间填充中粗砂作为滤料,沿井管周边均匀灌填上升,直至井口。

(11)清理管井:采用空压机洗井,分节冲洗,实行正抽反灌循环反复进行。

(12)实验抽水:管井作现场抽水实验,并确定管井内水位、水位下降、抽水量、出水含泥量限值。

(13)抽水:在实验抽水完成后确定每口深井一台3.0kW水泵进行抽水。

(14)每天24h保持连续抽水,监控地下水位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15)停止抽水时间:地下钢筋混凝土构筑物施工完毕,且回填土至地下水位时方可停止管井抽水。

2.3轻型井点降水

2.3.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

图3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2.3.2施工注意事项

(1)本工程采用JQ-90轻型井点。总管采用φ100,支管φ50长度6m,滤管1m。支管间距1~1.5m。(2)冲孔完成后,井点管与孔壁间及时用洁净粗砂灌实,并且井点管要位于砂虑中间。(3)灌砂时,管内水面应同时上升,否则,可注水于管内,水如很快下降,则认为埋管合格;灌砂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工序。(4)井点使用时,应保证连续不断地抽水,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较混,或出现清后又混等情况,应立即检查纠正。(5)井点使用时,应经常观测真空度,一般不低于55.3kPa。如真空度不够,一般是由于管路漏气,应及时维修。(6)如井点管淤塞较多,严重影响降水效果时,应逐个用高压水反冲井点管或拔出重新埋设。(7)拆除井点系统:在地下钢筋混凝土构筑物施工完成后,回填土至井点顶标高后,起拔井点管。所留孔洞用砂或土填塞。

2.4土方开挖

(1)基坑放坡系数按1:1放坡,反铲挖掘机进行大开挖。(2)土方开挖时,地下水位必须降至基坑底板以下500~1000mm。(3)基坑开挖基底标高后,及时人工挖设排水沟、集水坑,用于下雨后的基坑内排水。(4)边坡防护:基坑随开挖进行边坡防护。方法为在基坑斜表面采用80mm厚C20细石混凝土浇筑,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冲刷造成边坡塌方。(5)基坑挖土分二次开挖,第一次开挖至二级井点施工位置(地面下4m处),作轻型井点降水。(6)第二次挖土,在轻型井点抽水效果良好后,挖至设计标高。(7)开挖时有专人指挥,基底土质经有关人员现场确认后,立即用人工进行修整,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8)土方施工前要掌握天气情况,避免雨天施工,施工过程中如遇到降雨,则停止施工。(9)及时组织验槽和有关人员会签,避免槽底暴露时间过长。(10)土方开挖结束后及时在四周作砖砌挡墙,外表面抹1:1水泥砂浆,防止地面上水流入基坑。(11)在基坑四周搭设脚手架护拦,高度1200mm,防止人员跌落基坑,造成安全事故。

3.基坑监测方案

为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为结构施工创造条件,从土方开挖开始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监测基坑周边的变形,及时反馈及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使基坑不发生意外破坏和变形,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3.1监测内容

(1)护坡桩水平位移;(2)护坡桩倾斜程度;(3)锚杆变形;(4)沉降观测。

3.2基坑检测

为了使基坑围护及基坑开挖尽可能降低对周围的不良影响,保证安全施工,采取如下相应监测措施:

(1)在基坑内外土体设点进行观测,掌握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周围土体沉降、位移等情况。(2)在西侧、北侧、东侧已经施工完成建构筑物上设点观测,及时掌握既有建筑实体的沉降、位移情况。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本工程采取了先进的施工工艺、性能良好的专用大型设备和完善的技术措施,保证了工程竣工和工期的要求;基坑工程完成后,根据对基坑边壁几何尺寸进行的测定,基坑边壁稳定,基坑四周建构筑物均未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基坑施工工艺范文第5篇

关键词:钢板桩工艺;水平钢支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1 钢板桩的打桩工艺

1.1 施工机具

常见的钢板桩打桩机具有:冲击式打桩机(包括自由落锤、柴油锤、蒸汽锤等)、液压压桩(拔桩)机、振动打桩机等。使用振动锤与履带式吊车组合的打、拔桩设备是比较常用的钢板桩施工机具。这种组合有以下几点优势:

(1)除了可以同时用于打、拔钢板桩外,履带式吊车还可以用于复杂施工场地的吊装等作业,方便施工。

(2)可以避免施工时,打桩设备沿支护线路行走受场地限制,而增加施工难度。

(3)不受场地限制,灵活性和机动性强、施工快捷。

1.2 拉森钢板桩的打入工艺

拉森钢板桩的打入方法主要有单根桩打入法、屏风式打入法、围檩打桩法。

(1)单根桩打入法:将钢板桩一根根地打入至设计标高。这种施工法速度快,桩架高度相对可低些,但容易倾斜,当钢板桩打设要求精度较高、钢板桩长度较长时,不宜采用。

(2)屏风式打入法:将10~20根钢板桩成排插入导架内,使之成屏风状,然后桩基来回施打,并使两端先达到设计深度,再将中间的钢板桩顺次打入。这种施工方法可防止钢板桩发生倾斜与转动,对要求闭合的围护结构常用此法,其缺点是施工速度慢,需搭设较高的施工桩架。

(3)围檩打桩法:分单层围檩和双层围檩。围檩打桩法是在地面上一定高度处离轴线一定距离,先筑起单层或双层围檩架,而后将钢板桩依次在围檩中全部插好,待四角封闭合拢后,再逐渐按阶梯状将钢板桩逐块打至设计标高。这种方法能保证钢板桩墙的平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适用于精度要求高、数量不大的场合,缺点是施工复杂,施工速度慢,封闭合拢时需要异型桩。

1.3 H型钢板桩打入工艺

H型钢板桩打入工艺比较简单,只要选用合适的打桩设备,按设计要求的间距,将钢板桩置于设置好的围檩架中,靠打桩设备打入。沉桩时需防止钢板桩倾斜,打入时还应考虑钢板桩的桩顶标高,即钢板桩的入土深度。

1.4 施工步骤

(1)测量、放样:开工前应对场地标高、轴线位置进行引测与核对,以确定基坑支护走向位置和钢板桩打入深度。应注意钢板桩的设置位置一般是在基础最突出的边缘外侧,需给基础施工留有支模、拆模的余地,便于基础施工。

(2)钢板桩的整理及堆放:钢板桩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整理,尤其是多次利用的钢板桩,在打拔、运输、堆放的过程中,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变形,在使用之前应进行检查。对于发生变形的钢板桩进行整理、矫正,否则不利于钢板桩的打入,影响支护效果。钢板桩的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不产生大的沉陷。不同长度规格的桩尽量分开堆放,便于使用。每堆桩之间要留有通道,便于运输车辆和施工吊车通行。

(3)拉森钢板桩的打入

①为保持钢板桩垂直打入和打入后钢板桩墙面平直,钢板桩打入前宜安装围檩支架。围檩支架由围檩和围檩桩组成,其形式在平面上有单面和双面之分,垂向上有单层、双层和多层。第一层围檩的安装高度约在地面上50cm。双面围檩的净距以比两块钢板桩组合宽度大5~10cm为宜。围檩支架需安装十分牢固,采用型钢做围檩支架最为合适。

②由于基坑构造的需要,常要配备改变打桩轴线方向的特殊形状桩,即转角桩。转角桩一般采用将拉森钢板桩沿中线剖开,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焊接而成。

③拉森钢板桩打入时,连接锁口处的阻力相对较大,由于横断面两端受力不均衡,使钢板桩向施工前进方向倾斜。为预防这种倾斜,可在打桩前进方向的钢板桩锁口处设卡板,同时在围檩上预先算出每根钢板桩的位置,以便随时纠正。当倾斜不可避免时,也可以使用楔形钢板桩或其他方法纠正。

1.5 H型钢板桩的打入

(1)开挖导向沟、设置围檩导向架:在沿支护挡墙位置开挖导向沟,并设置围檩导向架。导向沟可使搅拌桩施工时的涌土不会冒出地面,围檩导向则是确保搅拌桩级H型钢板桩插入的位置准确。

(2)搅拌桩施工:搅拌桩施工工艺与深层搅拌桩相同。在这里主要起到止水帷幕作用。为保证止水效果,水泥土搅拌桩采用切割搭接法施工,并在前桩水泥未固化之前进行后续搭接桩施工,其间隔时间不宜超过10h。水泥土搅拌桩一般采用二次或三次搅拌工艺,喷浆时的提升或下沉速度不宜大于0.5m/min。在上部杂填土及粘土层中应多次复搅,必要时可换填砂后再施工。

(3)H型钢板桩打入时,为保证桩位的精确度,可在将每一根桩的位置标定在围檩导向架上。钢板桩起吊对位后,可在两个方向上观察桩身的垂直度。在沉桩过程中,常因地层变化或遇孤石,桩端因受力不均使桩身发生倾斜,可将钢板桩拔起一定高度进行调整后再打,如此反复可达到纠正效果。

2 常见基坑支护钢板桩种类

用于基坑支护的钢板桩主要有槽钢、工字钢、拉森钢板桩(U型钢)和H型钢板桩。拉森钢板桩和H型钢板桩是基坑支护工程中比较常用的两种型钢。

(1)拉森钢板桩:拉森钢板桩是一种带锁口或钳口的热轧型钢,其基坑支护的形式是依靠锁口或钳口相互连接咬合,形成连续的钢板桩墙体。拉森钢板桩锁口紧密,水密性强,可用来挡土挡水。由于拉森钢板桩刚度相对于H型钢板桩小,常用于中小型、深度较浅的基坑,也用于围堰工程。

(2)H型钢板桩:H型钢板桩刚度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基坑支护工程。

由于H型钢板桩不具备密闭性,必须与搅拌桩(旋喷桩)联合组成隔水挡土墙(SMW工法)。 钢板桩与搅拌桩组合的挡土墙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将H型钢板桩直接插入搅拌桩中,形成SMW墙,这种做法成本高,而且拔桩难度大;另一种做法是在H型钢板桩内侧打搅拌桩,这 种做法施工成本低,施工方便,但由于H型钢板桩与搅拌桩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缝隙,可能降低支护安全性能。

3水平钢支撑施工工艺

受基坑开挖深度或工程范围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限制,当悬臂的挡土结构不能满足基坑安全要求时,需设置内支撑(或拉锚)。水平钢支撑是钢板桩基坑支护常用的支撑形式,它可以使作用在挡土结构物上的水、土压力得到有效的传递和平衡,减少支护结构的位移,增强围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并直接影响到基坑的安全和土方开挖。

3.1水平钢支撑的构造形式

(1)单跨式钢支撑:当基坑平面呈窄长条状,短边长度不大时,采用这种支护形式具有受力明确,施工安装方便等优点。

(2)多跨式钢支撑:当基坑平面尺寸较大,采用单跨式支撑其支撑杆的长度下的极限承载力不能满足围护系统的要求时,就需要在杆件中部设置若干支点,便组成了多跨式支撑系统。

(3)单层或多层式钢支撑:当基坑深度或者由于基坑侧向土压力较大,使的单层式水平支撑不能满足基坑安全开挖要求时,就需要采用多层次的支撑体系。

3.2 水平钢支撑构件

(1)围檩:即布置在挡土墙内侧,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圈梁。钢支撑围檩一般是根据不同的基坑安全需要,采用不同的型钢制作。常用于钢板桩基坑支护支撑围凛的型钢有:槽钢、H型钢和工字钢。

(2)水平钢支撑:水平钢支撑包括连系杆、八字撑和角撑。一般由型钢或型钢与钢管组合而成。

(3)立柱:系指多跨式支撑系统,在杆件中部设置的支点,一般由打入地下一定深度的型钢构成。

3.3 水平钢支撑结构施工

3.3.1工艺流程

(1)测量放样,确定立柱桩位置、连系杆轴线和围檩标高。

(2)打设立柱桩、设置牛腿,安装围檩。

(3)连系杆安装。

(4)施加预应力。

(5)八字支撑安装。

3.3.2施工要点

(1)精确测量围檩与立柱标高,确保支撑上下、纵横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2)围檩安装应尽量紧贴钢板桩,围檩与钢板桩之间的空隙处应用楔形钢板或高标号砼予以填充密实,以增大围檩与H桩的受力接触面。围檩与连系杆及八字撑连接部位应设置加劲横肋。

(3)支撑端头应设置厚度不小于14mm的钢板作封头板。为便于对钢支撑预加应力,连系杆端部可做成活络头,活络头的尺寸应考虑液压千斤顶的安装。

(4)常用的连系杆节为609*14和609*16螺旋焊接钢管,螺旋焊接钢管段长度一般为6~12米,使用时节段间可用法兰高强螺栓连接,也可采用焊接。焊接一般能达到截面等强度要求,传力性能好,但现场工作量大。螺栓连接的可靠性不如焊接,但现场拼装方便。

(5)纵横向支撑交叉,可采用法兰盘或用十字接头连接,也可做成高低重叠交叉。法兰盘用十字接头链接法整体性较好,节点可靠;而高低重叠连接法施工方便,但整体性较差。

(6)立柱间距应根据支撑的稳定性及竖向荷载的大小确定,但一般不大于15米。施打立柱时,应注意立柱桩位置是否与建筑物的梁、柱发生重叠。

(7)对钢支撑施加预应力,可大大减少支护墙体的侧向位移,并可使支撑受力均匀,是钢支撑施工中很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常用的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是:用千斤顶在围檩与支撑的交接处加压,在预加压力达到设计值并稳定后,立即固定。

(8)支撑端部的八字撑应在主支撑施加压力后安装。支撑构件穿越主体工程底板或外墙时,应设置止水板。

(9)拔桩时,先保持振动锤振动30s以上,让钢板桩有所松动后,再起拔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