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带虎字的成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 【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纵然传闻是错的,也会信以为真。
3. 【生龙活虎】活泼壮勇的姿态。
4. 【如虎添翼】喻强者又得助力而更强悍,更令人害怕。
5. 【羊入虎口】喻危险之至,难免死亡。
6. 【纵虎归山】纵容恶人,让他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地盘,再度危害他人。
7. 【狐假虎威】喻假借声势去吓唬别人。
8. 【卧虎藏龙】喻人才多而杰出。
9. 【虎入羊群】喻声势非常大,对方一点抵抗的力量都没有,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10. 【虎口余生】比喻经历极大危险,侥幸保全下来的生命。
11. 【虎视眈眈】形容贪婪地盯著,等待时机成熟以便下手。
12. 【虎头蛇尾】喻做事有始无终,没有恒心。
13. 【为虎作伥】比喻做坏事的帮凶。
14.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既猛又急,粗鲁难看。
15. 【势成骑虎】喻一个人做了某件事后,想罢手也来不及,有左右为难之意。
16. 【骑虎难下】喻行事迫於大势而不能中止。
17. 【与虎谋皮】比喻不可能成功的事。
18. 【暴虎冯河】赤手空拳的去打虎及不藉船只的去渡河,喻空有勇气的匹夫之勇。
19. 【谈虎色变】原意是指必须亲身经历才有真知;后引申为惊惧某事,谈及此事就惊慌色变。
20. 【调虎离山】骗人离开根据地,以期达到某种目的的计策。
21. 【养虎贻患】喻纵容敌人或恶人,给自己带来后患。
22. 【饿虎扑羊】喻非常贪馋。
23. 【龙吟虎啸】指龙虎的叫啸,形容人吟啸声非常洪壮嘹亮。
24. 【龙争虎斗】形容两强争斗,不相上下。
25. 【龙潭虎穴】喻险要的地方。
关键词: 文化交流 东汉 西域 佛教
一、狮子的来源
成语是一种历经千百年锤炼、从人们长期生活实践中升华而形成的独特语言。带有“狮”字的成语极少,只有“河东狮吼”(喻凶悍的女人)、“狮子搏兔”(喻做小事情也要集中全力,高度重视)、“人中狮子”(喻出类拔萃的人)等几个,且很少使用(“狮子大开口”是俗语而不是成语)。而带有“虎”字的成语却很多,“调虎离山、虎背熊腰、龙争虎斗、如虎添翼、骑虎难下、虎视眈眈、坐山观虎斗”……常见常用的就有三四十个。
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透过现象找原因,是古人重虎轻狮,认为狮子不配进入成语,还是另有原因?
经查考,原来,狮子是域外异兽,并不产自我们国家。存在决定意识,既然没见过狮子啥样,古人当然不可能在语言中包括成语中对其有所反映了。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穿越”历史,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时期,从丝绸之路开通后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说起。
公元前138―公元前126年,汉武帝刘彻派遣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张骞率100多人出使西域(指现在的甘肃省敦煌玉门关以西的新疆和中亚地区),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开辟了沟通中原与中亚、西亚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丝绸之路,传播了汉朝声威。当时的西域气候适宜,大量狮子生长在广袤的草原上。大月氏国,是公元前2世纪之前居住在我国甘肃的强盛的游牧民族西迁到西域后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汉明帝刘庄(公元28年―75年在世)永平十六年命]固率骑兵部队出塞征伐北匈奴取胜之后,便于公元73年派遣著名军事家、外交家班超(公元32年―102年)再次出使西域,重塑东汉王朝威望,恢复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从此,中国的丝、丝织品、冶铁术、凿井法等传入了西域诸国;西亚、中亚的汗血马、葡萄、胡桃、蚕豆、石榴、胡麻等物种及乐器、乐曲等被引入了我国。具体到狮子的传入,有两种说法较为接近,也有据可考。一种说法是:汉章帝刘卦谖唬ü元75年―88年)时,西域的大月氏国王把一头壮硕的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他,以示两国友好。这在300多年后的历史学家范晔所著的《后汉书・章帝本纪》上是有记载的:“西域长使班超击莎车,大破之。月氏国遣使献师子。”“莎车”,古地名,位于现在新疆的喀什地区。另一种说法更确切些,说狮子传入我国是在汉和帝刘肇在位(公元88年―105年)之时。《后汉书・和帝本纪》载:“和帝即位,安息国遣使献师子。永元十三年冬,又遣使献师子。”“安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师子”后来写作“狮子”。查范文澜《中国通史》所列帝王年号表可知,“和帝即位”是公元88年;“永元十三年”为公元101年。据统计,从《后汉书》到《明史》,单是历代帝王本纪中,就有21次与“贡狮”有关的记载,而且狮子的来源更广泛,大宛、波斯、康国、吐火罗等西域国家都曾经向东方的中原王朝进献过狮子。
狮子传入我国这一史实,除范晔的《后汉书》有记载外,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书》。《汉书》是东汉时著名史学家班固(公元32年―92年,是班超的长兄)所写的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断代史著作。由班固的记载可以断言,狮子传入我国至迟在汉章帝刘刈骰实郏ü元75年―88年)之时,距今接近2000年了。那个时期是我国的东汉(公元25年―220年)初期。
二、佛教的传入
狮子传入我国的同时,印度的佛教由西域开始传入我国。汉明帝刘庄在位(公元57年―75年)时,还在今天的陕西省洛阳市修建了迄今仍然保存着的我国第一个佛寺――白马寺。随着佛教的流行,来自异国他乡的狮子便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载体,更多的被作为进贡之物来到我国,并逐渐与华夏传统文化和地方风俗相融合,在民间产生了与“耍龙”类似的“舞狮”体育娱乐活动,流传至今。《汉书・礼乐志》提到的“象人”,按三国时魏国人孟康的解释,就是扮演鱼、虾、狮子的杂耍艺人。至于在祠堂、陵墓、宫室、寺庙、府邸处雕刻一对石狮,家具、碑刻、器物中以狮子作为装饰图案,显然与狮子高大威猛的形象有关。作为镇邪的吉祥物、主人的保护神,狮子祥瑞、辟邪、镇煞的象征作用十分明显。其为华夏民族所接受和喜爱,并逐渐被神化为灵兽,赋予种种寓意,正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尤其是佛教的“护法”宗教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有力见证。
回过来看“河东狮吼”、“狮子搏兔”几个成语,查考其最早出处,确实都在东汉之后。“河东狮吼”最早见于南宋・洪迈(公元1123年―1202年)的文言笔记小说《容斋三笔》记载的一则故事。“狮子搏兔”最早见于《景德传灯录・诸方杂举征拈代别语》。《景德传灯录》简称《传灯录》,30卷,是佛教禅宗史书,为北宋时期禅宗法眼宗人道原编撰。至于另外一两个更加少见的带有“狮”字的成语,其来源更是无稽可考。但无论如何,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肯定地讲,一定不会早于东汉时期。
三、老虎的来源
老虎就不同了,它是我国古已有之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它既是山林间凶猛的“百兽之王”,更是令人敬畏和崇拜的文化图腾。东汉著名文字学家、经学家许慎(约公元58―约147年)的《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虎的:“虎,山兽之君。”视老虎为神兽。东汉的《风俗通义・祀典》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画虎于门,鬼不敢入。”汉民族对狮子的崇拜不超过两千年历史,而对虎的崇拜则要久远得多,5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在太湖流域良渚遗址考古发现的神面玉件,形象和虎很接近。西周的玉虎、虎形玉佩饰品,以及虎形纹饰的战国青铜制品,都是以艺术的手法反映古人对虎的图腾崇拜。汉族以外,云南、贵州的一些少数民族,比如彝、白、布衣、土家族,甚至把虎视为祖先加以祭拜。
因为老虎威猛,所以人们常常把最威风的头衔献给它。比如称勇猛骁战的将领为“虎将”,把调兵遣将用的兵符叫“虎符”,形容小男孩儿可爱时说“虎头虎脑”等。民间俗语“狮子看大门,老虎坐中堂”,更是表现了虎的尊崇地位。
老虎和狮子同属猫科,都是大型的食肉猛兽,谁更厉害些?这也许是很多人感兴趣的。但这个问题其实并不科学。一个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多独来独往(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靠机警刚勇偷袭捕获猎物;一个生活在热带草原,多群居游走,靠群体力量追击围歼猎物。老虎会拼命护子,有成语“虎毒不食子”为证,特别是带崽的母虎,舍了身家性命也要保护幼小;长大了的公狮则会残忍地咬死前任公狮留下的小狮子,以刺激母狮排卵、受孕产下自己的崽子。老虎不论雌雄都要捕食;狮群里,一般都是母狮捕杀猎物,公狮更多的是巡视领地防止外来狮群入侵,较少参与捕食。环境地域不同,习性方式各异,缺乏“谁更厉害”的可比性。不过,历史上也确实有人搞过狮、虎现场“比武”试验。据北魏杨炫之所著《洛阳伽蓝记》载,东汉的汉明帝刘庄出于好奇,曾下令有关郡县的官府献虎,以比较老虎和狮子究竟谁更厉害。巩县、山阴的猎户终于捕到了两只老虎和一只豹子。送到洛阳后,刘庄命令将老虎、豹子、狮子都放进皇家宫苑华林园。结果,虎、豹见了狮子,“皆瞑目不敢仰视”,完 A踝不过瘾,下令再牵来一头盲熊。盲熊一闻到狮子的气味,便“惊怖跳踉,曳锁而走”。刘皇帝于是哈哈大笑,心满意足而归。到底老虎和狮子哪个厉害,不是本文所关心的问题,这则轶闻也未必可信。引述这个故事,旨在说明狮子作为从外国引进来的动物,史实当发生在东汉初年。这之后,才有了记载狮子如何威风凶猛的著述,比如西晋的志怪小说《博物志》,清朝学者纪晓岚的《如是我闻》,以及清人梁章钜所写的《浪迹丛谈》等。
语言是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如果没有东西方商贸流通和文化交流,狮子不会在东汉初期从西域诸国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正由于传入较晚,因此我国传统十二生肖(也叫“属相”,指代表十二地支而用来指代人的出生之年的十二种常见动物)有虎而没有狮。其中的原因,显然不是由于古人重虎轻狮,而是隐藏在语言表象背后深层次的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宋永培,端木黎明.成语大词典[K].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4.
[2]吉林出版集团辞书编纂中心.新编多功能成语词典[K].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
[3]范文澜.中国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关键词:大班;成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69-1
一、精心选材,激发兴趣
在进行成语教学的准备阶段,我翻阅了很多关于成语的书籍:如《成语故事》、《成语词典》、《幼儿成语大全》等,在网上搜索了相关的成语视频和课件。这样一是为了更好挑选适合幼儿学习的成语,二是为了让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有所提高,以便进行传授时能给予幼儿准确的成语定义。经过筛选,我选择了幼儿最容易理解接受的和与实际生活接近的相关成语。如从一到十的数字成语:“一五一十、三言两语、五颜六色、七上八下、十全十美”等;故事性的成语:“井底之蛙、狐假虎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十二生肖相关的成语:“胆小如鼠、对牛弹琴、生龙活虎、马到成功”等等,与生活接近的成语:“一心一意、兴高采烈、津津有味、相亲相爱”等。
二、形式多样,灵活学习
1.借助实物、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成语。
有些成语借助图画、实物来教能让幼儿更形象地理解,如在学习“熟能生巧”时,我特意找来一枚铜钱,让幼儿亲眼目睹铜钱眼之小,亲手尝试往铜钱眼里倒水之难,让幼儿明白卖油翁之所以能做到,正是因为他天天反复练习,熟练后掌握技巧的缘故。在学习成语“鸟语花香”时,我出示了一幅美丽的图片,图中花园里的花都开了,小鸟在高兴地歌唱,小朋友很轻松地学习了,同时也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在春游活动中幼儿们看到公园里的花开了,树上停着许多小鸟,聪明的幼儿马上就讲出了“鸟语花香”,使成语得到了很好地运用。
2.借助课件、多媒体教学,帮助幼儿理解成语。
不少成语都包含着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如不知变通、不肯努力的“守株待兔”,自作聪明的“画蛇添足”,自己欺骗自己的“掩耳盗铃”,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等等。我为这些成语故事设计相关的教学流程,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幼儿们在生动的形象、曲折的情节、优美的语言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如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用了一段动画视频就让幼儿轻松地理解了词语中蕴涵的意义,幼儿们如临其境,教学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3.借助游戏的形式,巩固幼儿对成语的理解。
在定期学习成语的同时,我也尝试安排了多种成语游戏。如猜成语等小游戏,这些小游戏深受幼儿的喜欢,它可以是听故事梗概猜成语,也可以看图片或者表演来猜成语。例如:守株待兔,只要老师说故事中的有一个农民不好好种田每天等着天上掉馅饼下来,幼儿就可以反应过来是说出“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画图画猜成语,让幼儿和老师一起边画边说,或者边说边画:眉眼弯弯,嘴角上扬,很高兴的样子,是“眉开眼笑”;眉毛紧皱,嘴角下弯,一副愁苦相,是“愁眉苦脸”;眉毛竖起来,眼睛瞪起来,是“横眉竖眼”;还有就是看表演猜成语,幼儿将故事表演出来,请大家猜成语、说意思。如“狐假虎威”,一名幼儿弯着腰走路,说话尖声尖气,另一幼儿昂首挺胸,大摇大摆。下面的幼儿很快就猜出他们演的是狐狸和老虎。接着“狐狸”带“老虎”来到了森林,小动物们都吓跑了,当“老虎”恭恭敬敬地拜“狐狸”为大王时,下面笑声、掌声不断,大家也都猜出了他们表演的是“狐假虎威”。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结合环境创设,进行成语教学。
我们着力创设了“浸润成语”的园际、班级环境,将“浸润成语”的环境融于幼儿园新学期的环境创设活动中,创设了园际环境――“成语长廊”,班级挂饰、墙饰等,让幼儿浸润在成语世界中,另外还选择了在晨间和起床后给幼儿倾听一些成语故事,午餐前播放优秀成语视频,离园前让幼儿讲述、表演成语故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中习得成语。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成语教学。
如:在环境创设“天气预报”小板块中,如果天气很好,就贴上“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的图片和成语字卡;如果天气阴有小雨就贴上“绵绵细雨”的图片和成语字卡;如果雨越下越大,就贴上“倾盆大雨”“风雨交加”的图片和字卡。
3.结合一日生活,引导幼儿善用成语。
例如,早上幼儿来园时,教师可以运用成语表扬“某某小朋友把桌子擦的一尘不染”“某某小朋友正在一丝不苟地擦椅子呢”等等。这样幼儿不仅能熟悉成语,还能无意识地学习成语的应用,比教师一本正经教幼儿如何应用成语要有效得多。
4.结合日常生活让幼儿用成语说一句话。
了解成语的意思后便是引用成语说话。幼儿刚开始用成语说话较简单,如“五颜六色”:气球五颜六色,某某东西五颜六色,但与教师的“蓝蓝的天上飘着五颜六色的气球”相比较后,他们造的句子也比较优美。
四、家园共育,促进成长
吞声饮泣、吞云吐雾、吞刀刮肠、吞言咽理、吞声饮气、
吞吞吐吐、吞刀吐火、吞纸抱犬、吞声饮恨、吞舟是漏、
吞声忍气、吞舟之鱼、吞符翕景、吞风饮雨、吞舟漏网、
吞炭漆身、鲸吞蚕食、鲸吞虎噬、狼吞虎咽、气吞宇宙、
如“功败垂成”出自晋阳之战,“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
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吴下阿蒙”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四字习语
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
格式
不是四字的较少,还有三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等,一直到十三字,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
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组成
绝大部分是由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成,例如“空中楼阁”、“鼎鼎大名”、“青出于蓝”、“有声有色”、“欢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语。
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
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