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疾病监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各位同事们:
按照xx市卫健局相关文件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食源性疾病监测上报知识培训,主要目的就是规范食源性疾病管理,及时、准确地上报所发生的病例。
近期,xx市、xx市两级相关部门分别召开了专题会议,对这项工作做出了今年的要求和部署,并印发了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要求全年二级以上医疗单位上报不少于 300 例,村级卫生室上报不少于30例。
我院作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院领导也一直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在这里我想再重复一遍,消化内科、感染性疾病科、新生儿科、儿科、急诊科、皮肤科设置为重点监测科室,其他科室遇到类似病例也要积极上报,重点监测的对象为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发现疑似病历时及时准确地填写食源性疾病信息报告登记表上报至公共卫生科,由公共卫生科再进行网络直报。
xx市卫健委每月都会上报情况的通报。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分析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日益增加,全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总死因的41%,居各种死因的首位[1]。为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为制定西山区居民心血管病防制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依据,对2013年西山区居民全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西山区辖区内外县区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西山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病例报告卡片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调查报告卡。对于心脑血管死亡个案信息,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分布式应用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昆明市公安局,资料来源完整、可靠。
1.2方法及登记标准
1.2.1方法 按《西山区心脑血管病疾病监测方案》要求,辖区内医疗机构收治心脑血管患者的同时登记填卡报告,辖区外医疗机构的患者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调查复核后报告卡,按季度上报西山区疾控中心。按死亡时间、现住址、审核条件查询并导出2013年西山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病例信息。
1.2.2登记标准 根据《西山区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方案》,急性心梗和脑卒中的发病期限定为急性发病后28 d,28 d内有新进展或再次急性发作均不另外登记,28 d后有新进展或急性发作则另需登记1次;急性心梗和脑卒中患者在急性发病28 d内死亡的称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和脑卒中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患者在急性发病28 d后死亡的则称为冠心病死亡和脑血管病死亡。脑卒中包括:①脑血栓形成;②脑栓塞;③脑出血;④蛛网膜下腔出血;⑤未分类脑卒中,不包括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及慢性脑动脉硬化。
1.3质量控制 病例登记采用双重核对法,各级医疗机构登记病例均经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医生访视核实,上报后由县疾控中心专职人员进行信息收集、核实,并于年内组织开展4次专题督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2月份进行漏报检查。随机抽取2家医疗机构(至少1家为区级医院)对上1年报告情况进行一次漏报调查,要求漏报率
2结果
2.1人群结构及死亡情况 2013年西山区常住人口681584人,其中男性340314人,女性341270人,男女比为 0.99∶1。≥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3.68%,提示西山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3年全区居民死亡3240人,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死亡1081人,居死亡原因的首位,占全部死因的33.36%。
2.2主要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情况
2.2.1总发病率 发病病例2495例,发病率366.06/10万,中标率为251.75/10万,其中男性1389例,占55.67%,发病率408.15/10万,中标率为270.25/10万,女性1106例,占44.33%,发病率324.08/10万,中标率为231.95/10万,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33.02,P
2.2.2冠心病 冠心病发病人数1722例,发病率为252.65/10万,男性发病959例,女性763例,发病率分别为281.80/10万、223.58/10万,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χ2=22.92,P
2.2.3脑卒中 发病人数为773例,发病率为113.41/10万,年龄16~97岁,男性发病430例,女性343例,发病率分别为126.35/10万、100.51/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脑卒中男女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均从55岁开始上升迅速,在80~84岁组达最高,分别为1099.69/10万、1271.94/10万,均在≥85岁年龄组开始回落。不同类型脑卒中男女发病均以脑梗死为主,共483例,发病率为 70.86/10万,占脑卒中发病的 62.48%,其他依次为腔隙性脑梗(20.69/10万)、脑出血(12.03/10万)等。
2.3主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
2.3.1总死亡率 死亡1081人,死亡率为158.60/10万,年龄17~99岁,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分别为177.19/10万、140.07/10万,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心脑血管疾病报告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
关键词: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脑血管病;心脏病;心脑血管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受老龄化、不良的生活方式、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加大等因素影响,我县因循环系统导致的死亡一直在高位运行,2011年监测表明死亡数为884例,报告死亡率194.19/10万,2012年死亡数为886例,死亡率为193.46/10万,其中脑血管病、心脏病引起的死因分别位于死因顺位第二、第五位。通过对因循环系统导致的死亡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我县在心脑等疾病方面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人口数据资料来源于我县2012年公安部门相关报表,死亡资料来源于各级医疗机构上报的2012年死亡医学证明书。
1.2方法 死亡报告卡由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后,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统一编码后录入《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并把录入的数据导入Deathreg2005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 2012年全县报告死亡数为2920例,其中死于循环系统引起的疾病为886例,占总死亡数的30.34%,死亡率为193.46/10万。脑血管病、心脏病引起的死亡分列循环系统疾病的第一和第二位,死亡率分别为127.30/10万、63.76/10万,合计占循环系统疾病98.75%,位于死因顺位第二、第五位,见表1。
2.2循环系统疾病在减寿方面表现 见表2。
2.3年龄段分布情况 按年龄分析死亡率,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的病例均发生在20岁以上,其中97.96%发生在 45 岁以上人群,在45~64岁年龄段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呈缓慢上升趋势,65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呈快速上升。对循环系统疾病死因前5位疾病及总死亡率分布按年龄段进行分析(见图1)。
2.4按性别分析 2012年共报告循环系统死亡病例 886例,报告死亡率为193.46/10万,其中男性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为477例,死亡率为201.69/10万,女性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数为409例,死亡率为184.67/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通过统计学分析,男、女的死亡率没有显著性差异(x2=1.71 P>0.05)。
2.5按死亡时间分布 对死于循环系统疾病886例按月份分布进行分析,结果以1月份为最高达到116例,6月份最低为54例。具体分布见图2。
根据本地气候温度特点,以全年中最寒冷的(12月、1月、2月)3个月合并作为冬季,并依次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各季度的死亡数分别为277例、211例、195例、203例。从死亡结果来看,冬季死亡数最高,占全年因循环系统疾病导致死亡的31.26%。
3讨论
我县居民因循环系统疾病导致死亡886例,占全部死亡病例的30.34%,居全部居民死亡原因第二位,其中脑血管病、心脏病引起的死亡分列循环系统疾病的第一和第二位,死亡率分别为127.30/10万、63.76/10万,脑血管病的死亡率远高于心脏病的死亡率,虽然根据2008年全国卫生服务对主要的心血管疾病抽样调查结果[1],在患病率上心脏病(17.6‰)高于脑血管病(9.7‰),但从本次监测结果来看,脑血管、心脏病的死亡率分别达到127.30/10万和63.76/10万,脑血管病的死亡危险远高于心脏病,与WHO在2002年公布的全球各个国家各类疾病的死亡数据也证实了我国脑血的死亡率(126.9/10万)远高于心脏病(78.3/10万)一致[2]。通过对性别方面进行比较后,发现男、女在死亡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总体上还是男性高于女性,因此也不排除男性在吸烟、饮酒方面高于女性所带来的影响,同时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引起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多因素,我国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就显示[3],造成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几类: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超重与肥胖、缺少锻炼、膳食与营养、代谢综合征。从年龄段死亡分析97.96%发生在 45 岁以上人群,在45~64岁年龄段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呈缓慢上升趋势,65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呈快速上升,因此在青壮年时就要积极开展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因素,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通过对循环系统疾病在死亡时间分布结果分析后,发现天气因素对心血管病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适当锻炼等来改善血液循环机能。
虽然监测中未把高血压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进行分析,但在循环系统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是最高的[1]。国内外的众多研究都表明,高血压既是心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又是其他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应该首要干预的心血管病[4]。因此,从效率优先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从而降低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卫生统计中心.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9) [EB]. http:// moh. gov.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wgkzt/ptjnj/200908/42635. htm,2010 -10 -09.
[2] Alan D. Lopez et al.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and risk factor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World Bank,2006.1.
关键词:疾病控制领域;网络媒体监测;实施结果
1 网络媒体及其在疾病控制领域的适用
作为人们日常接触较多的媒体在当下有着多种表现形式:传统的纸媒即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等,其基本特征便是公共性,即能够为大众所熟知使用。对于疾病控制和卫生应急而言,它们的对象社会大众,其特征也表现为一种公共性。两者服务对象和基本特征的共同点使得媒体和疾病控制与卫生应急工作能够实现一种有效的对接,大众媒体可以作为一种桥梁连同大众和疾病控制与卫生应急工作,实现两者的有效沟通避免不利后果的产生。
2 网络媒体监测相关数据资料及结果分析
网络媒体监测作用的实现需要在相关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完善的监测模型和系统,更好的发挥网络媒体的监测作用。
该种资料的获得可以通过对某一区域内使用较多的网络媒体进行定时查阅收集相关信息。对于收集来的信息按照时间、地点等要素进行分析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该种数据的分析。
从结果出发我们可以对材料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网络媒体监测的作用。对于信息的集中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信息的具体来源和信息量来发现该地域内影响力、使用率较高的网络媒体,对信息内容的分析可以清楚的得知该区域内疾病的种类及较为多发的疾病种类,对于信息时间、地点的分析则能够发现疾病的地域差异及时间上的区别等。这种分析对于疾病的控制和卫生应急措施的采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3 疾病控制领域网络媒体监测系统的建设
疾病控制领域媒体监测系统的建立首先要确立基本的监测模型并且经过一定的媒体监测的扫描和监测结果的分析。对于媒体监测的具体方法可以是文献查阅法,检测结果使用Excel表格实现对相关结果的统计分析,而该模型中信息提供媒体为新华网、中国卫生部等权威性的网络媒体,从而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监测结果分析的基本模式是通过分类的方式对于信息的不同要素进行分析,使其各部分都能够成为疾病控制领域媒体监测模型的组成部分。
在疾病控制领域建立媒体监测系统还应该保证监测的质量。该目标的实现应该从信息获取的准确性、获取速度及其完整性和可靠性的角度出发。网络媒体监测的实现过程即为相关卫生信息的收集和应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来源的明确性、收集时间与信息时间的不同时间差等,以及报道中信息内容的完整性问题,对于存在问题的上述信息便对我们的监测应用缺乏实践意义。为保证网络媒体监测的质量便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信息质量监控机制和标准,保证信息采取的速度和准确度,并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公共卫生信息内容的基本结构模式是实现对信息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鉴于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性,对于不同渠道获取的信息建立一种相同信息的准确检验程序和方法保证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加强对媒体报道的关于疾病控制和预防等相关报道的内容、时间和频率等在信息收集时尽量选取首发信息,通过上述几种质量保证措施实现对信息采集过程中信息质量的保证。
在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监测信息获取的形式更为多样化且信息量也变得更为庞杂,在这诸多的信息中如何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及获取时间上的及时性,便要我们从监测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探索。网络媒体监测作用的发挥应该通过相关系统组成部分功能的完善,实现对媒体疾病控制及预防等相关信息识别的有效性和敏感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人工筛选留取符合监测需求的信息。对于信息质量的保证,首先从信息的来源方面选取权威性较高的网络媒体进行信息的跟踪获取,其次,对于相同或者相近信息要进行仔细的对比分析辨明真假,最后要对信息的时间进行审核以保证获取信息的实效性。
网络媒体监测作用的实现,在有实验模型和方法等的保证的同时,还需要有软硬件条件的配备。从疾病控制领域而言,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媒体监测对于疾病控制和预防的作用,使其充分认识到媒体在觉得和守望方面的作用,在该种认识的引导下完善相应的媒体监测系统,并及时改进监测方法和监测质量控制体系。明确网络媒体监测的最终目的,以该种目标为指导对监测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疾病控制解决方案或者卫生应急决策,实现对疾病的有效监测和预防控制。网络媒体监测作用实现还应该充分重视网络的作用,认识到网络信息的特点,具备一定的辨识能力,保证采取的及时准确。
[参考文献]
[1]李桂娇,罗会明,黄国华,邓爱萍,黄晋飞,黄利群,梁文佳,孙立梅,林宏波,宋铁,李灵辉.疾病控制领域网络媒体监测及其实施结果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6(1).
[2]黄俭,王正松.基于工作流的疾控检验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09(1).
[3]刘姝倩,姚崇华,林桂洪,贾培旗,张云.中国健康教育,2003(6).
【关键词】 序贯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3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53-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一种能够预防以及治疗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主要呈现进行性发展,并伴有气道以及肺部对于有害颗粒或者气体产生慢性炎性反应增加[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常可分为急性加重期以及稳定期,临床表现为全身性症状、慢性咳嗽、气短或者是呼吸困难等,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本次研究中针对病患临床使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之后,病患缺氧情况出现显著好转,心率以及呼吸频率都有明显改善,气促症状得到减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病患100例,年龄范围60-73岁,平均63.5岁。其中男53例,女47例,患COPD最长时间为39年,最短时间为3年,COPD判定标准与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指标相一致,所有病患在住院时都有显著的低氧血症症状以及二氧化碳潴留,当中12例病患处于昏迷状态,有谵妄、躁动情况者45例,嗜睡病患43例,所有病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心率平均120次/min。
1.2 方法
1.2.1 临床治疗 对所有病患持续进行低流量氧气吸入,注射抗感染药物,静脉进行糖皮质激素注射,解痉、祛痰平喘等操作,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在使用机器之前,需要消除病患内心恐惧情感,使病患最大程度地放松,根据病患的脸型选择大小合适的面罩或是鼻罩,根据病患实际生理情况适当调整呼吸机频率,呼吸频率大约14次/min,等到患者病情稳定之后能够适当增加氧气流量,调整为2升/min,通气时间持续1天至6天不等。详细记录病患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表现症状与生理变化等等。
1.2.2 护理 心理护理:因为COPD病患有较长的病程时间,并且自身体质不佳,经常出现疾病反复发作的情形。所以,病患对疾病治疗信心不足,常常出现消极怠慢等情绪。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时需要保持亲切、热情的态度,向病患以及病患家属介绍治疗的具体内容。和病患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使得病患能够充分相信医护人员,在治疗的过程中积极与医护人员协调配合。观察病情:仔细观察并且详细记录病患的神情状态,呼吸频率与深度等。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患经常会出现缺氧呼吸困难的情况,病患经常神志清醒,但反应却跟不上心智显得相对迟钝。如果有神志不清、梦语等临床症状时,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最先判断,判断症状发生原因,将判定的结果及时告知医生[2]。
1.3 统计学分析 本组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手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当P
2 结 果
100例病患经过机械通气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分析结果数据差异明显,病患在治疗前的体内酸碱值、动脉血氧分压比治疗之前有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分压比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分压因为明显下降,容易造成患者缺氧,引发新陈代谢失常以及心率紊乱情况[3]。治疗过程中尽早使用机械通气能够显著降低酸中毒以及缺氧情况。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需要在旁加强监督操作,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调整呼吸机数据,避免出现人机对抗以及造成人体对机器的过分依赖。一旦病患身体好转之后,需要培养锻炼病患自主呼吸的能力,尽早地撤离机器将机械通气的最大治疗功效发挥出来[4]。在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患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各项护理操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病患保持良好顺畅的呼吸,良好改善病患的心肺通气功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感染发生,并且适当地进行低氧治疗,改善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的情况,有效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5]。在本次研究中,100例病患治疗前后的身体指征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的差异显著,显示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临床治疗当中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忠,沈策,顾杰.序贯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COPD有创机械通气撤机中的作用[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12(04):159-160.
[2] 杨铮,杨玉萍,赵芝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21(13):247-249.
[3] 叶钢,孙亚雄.有创序贯无创机械通气脱机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31(09):38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