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是当前最贴近老百姓的服务组织,实现优质化服务就必须进行标准化的改革,确保在标准化的改革带动下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活动的开展能够为百姓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构建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突破常规人力资源与社保服务体系模式的局限。本文提出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内标准化服务的概念,就具体的服务工作内容进行了探讨。
2标准化服务组织
标准化服务是指在标准化思想的指导下,服务企业或服务机构通过规范化的服务管理制度、统一的服务技术标准、服务工作岗位和预定目标的设计与培训,来使得受众更好地得到服务享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要实现标准化服务就要先构建具体的组织体系,从根本上实现落实政府部门人力资源保障工作的效果,从根本上解决各乡镇区域农民向政府反映社会保障实行的实施问题意见。具体做法:一是要明确标准化服务的内涵。一直以来我们宣扬的亲情化,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害了中国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尤其是服标准化管理。每个人的服务标准化意识的真空,成为人力资源标准化服务实现的致命伤,要做到标准化,必须摒弃过度的亲情关心与人际关系处理问题的特殊性问题,要严格严重服务标准来执行项目服务任务。二是要将服务标准化的内容传递到服务末节。实现服务保障标准分体系为支撑,涵盖全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业务,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服务终端。然后,明确各级政府组织部门的工作职责,例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重点应该是落实省级工作任务,同时对基础工作进行监督考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工作;街道或村级工作则需要及时反馈受众的建议,实现合理规划,落实具体工作任务。
3网络化服务建设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政府“互联网+”发展的目标包括益民服务、便捷交通、普惠金融、协同制造等11项重点行动。这其中,互联网与公共服务的结合,成为“互联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公共服务创新的重要平台和“抓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要构建网络化服务,以数据集中的网络化、信息共享功能为标准,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实现。通过实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平台网络的倾斜基层处理,能够优先保证进行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软件开发、网络建设投资等工作,拓宽业务范围,强化网点建设,着力推行智慧服务、自助服务;加强协调指导,做到规范化、实效化、常态化。这样一来,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公共信息服务就变为可能。具体的做法要立足有效履职,需要认真思考“互联网+政务”的服务对象、群体特征、个性化需求、提供服务的途径和手段等方面的特点,通过服务创新,它拓宽了已有服务的触达渠道,创新了诸多紧贴民生需求的便民服务,实现了与用户的快速连接。同时,找到其自身的内在属性和主要特征,简政放权,将办事大厅搬上网的交通公共服务平台,简化办事手续,取消业务申请等纸质材料,推行网上网下综合服务,从而为公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4标准化因地制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要实现标准化改革也要考虑到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实现因地制宜的改革转化。一是注重实际,不搞“一刀切”。由市政府通过“带市通办”到“通”。各地因地制宜,按照“先急先解决,突出重点”的标准互工作原则,一步一步地率先解决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险、公共服务等工作,然后再逐步扩展到其他公共服务事项;最后实现所有业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二是注重部门联动,上下互动。每季度深入各镇组织召开服务群众工作分析现场会,汇总人力资源政府部门、民政办、社保站、合管办、村建办、劳动扶持组织、综治办、司法所等职能部门意见,查看限时办结、全程、服务承诺制度等执行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县、镇、村、组的信息沟通。三是基层反馈,及时收集。建立网络与等意见反馈渠道,重视对不标准服务内容的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对大家反映的问题共同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要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的基层服务人员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对基层群众遇到的困难进行研究,反映人民群众呼声。四是注重鼓励创新,全面培训。鼓励基础条件较好的地方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同步,促进就业、社会保险、人事、收入分配、劳动关系等业务的先期工作积累,然后这些积累的优质化经验可以通过省级的审核监督,然后向各个地区推广。
5结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内标准化服务工作应该是具有较强的服务效果的,能够借助网络开展工作,搭建起行政与组织平台,重新定位服务领域之中的职能,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自身权利服务群众,最终实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的优势创新。
作者:张羽 单位:盐城市亭湖区考试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开发;完善
1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完善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1.1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控制和提高人口质量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潜在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为了使社会经济资源,主要是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必须有效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特别是低质量人口数量的控制,提高人口质量,从而促进人力资源在质上的开发。
关于人口质量的提高,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人力资本的投资需要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人口的素质或者质量与社会保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劳动者或其家人遇到生、老、病、死、失业等风险时,其个人收入或家庭收入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严重的将导致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营养水平的下降,进而会造成其家庭成员健康状况不断恶化而影响人力资源中的体能。社会保障对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身体素质的提高所具有的保障作用,实际上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开发。
1.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流动
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人力资源流动成为可能。但是,如果缺乏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障不完善,必然会影响劳动力合理流动。(1)劳动者跳槽具有很大风险,如果不成功,就会失业甚至失去收入来源的风险。(2)劳动者不愿从有社会保障的单位流向没有社会保障的单位,除非没有社会保障的单位能提供高的收入足以弥补流动者所承受的各种损失,包括精神和物质的。
1.3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健全的社会保障不仅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流动,使其找到适合自己发挥能力的位置,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而且可以为劳动者提供最后的生活屏障,不管劳动者所在企业经营状况和劳动者自身收入发生什么变化,社会保障可以免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了这种屏障,劳动者也才敢于创业。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
(1)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创造良好的客观外部条件,以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据统计,到2004年底,我国参与社会保障的人数只有1.6亿多人,仅占城镇人口的30%,不到全部劳动人口的15%。由此看来,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还相当有限。这种状况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并存的格局,不能对全体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并限制了劳动力在各种经济成份之间的合理流动和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社会保障的范围只能逐步拓宽,保障的社会化程度只能逐步提高,要充分考虑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当前,应打破社会保障的所有制现象和地区现象,加快步伐,把劳动风险较大的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及进城务工劳动力等职工真正纳入到社会保障的范围。同时,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应针对其实际情况逐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并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的要求,最终完善我国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坚持围绕中心,积极主动服务全市工作大局
(一)服务“三大城市”建设。围绕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百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打造特色鲜明的新型工业城市,构建宜居宜业的和谐幸福城市”的总体目标,紧扣“五个坚定不移”,围绕“125工业振兴计划”,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工作整体谋划和组织实施。围绕更加突出自主创新、更加突出统筹城乡、更加突出富民导向等重大部署,实施就业提升工程、创业富民工程和民生普惠工程。
(二)服务“三化”建设。围绕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建设工作要求,统筹各项职能,加强工作谋划,找准服务大局的着力点和切入点,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实体经济优惠政策落实、智力支持等方面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以支柱产业、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大才智支持和引智成果推广力度,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二、坚持就业优先,全力实现就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三)努力完成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毫不动摇地把就业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落实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确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3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就业目标,实现城乡就业局势稳中向好。
(四)开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活动。通过开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到2013年底,全市新增私营企业2000家以上,新增个体工商户2万家以上,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创业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和创业目标考核体系。2012年,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成立创业服务中心,街道(社区)要设立创业服务站,为创业人员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建立创业咨询专家队伍,每个县、区要建立1个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开发创业项目库,每个县、区要建立1个创业项目库,创业项目要在100个以上;加大创业载体建设,打造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创业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载体;建立创业扶持专项资金,从2012年起,市县两级要统筹安排创业扶持专项资金,努力发挥创业扶持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健全工作考核体系,逐级量化分解工作目标,保证创建任务全面落实;加大创业型城市创建宣传力度,向社会公开服务热线、专家志愿服务团、创业培训机构等信息,广泛宣传创业典型事迹,开展“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创业、竞相创业、褒奖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年内,建成农民工创业园5个,建成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2个,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不少于1.2亿元,通过创业带动就业6万人,努力提高劳动者创业意识,开展创业培训4050人以上,创业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培训合格人员创业成功率达到20%以上。
(五)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完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服务管理。健全就业见习管理制度,提高生活补助标准,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800人。健全困难群体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有针对性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继续做好各类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促进各类群体就业。
(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络,健全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和创业培训等体系。积极开展“两后生”免费技能培训,力争每位“两后生”都能接受一次免费技能培训。加强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和技师学院建设,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不断扩大职业技能鉴定规模。巩固亳芜劳务对接成果,确保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24万人。
三、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向纵深拓展
(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扎实做好《社会保险法》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学习、宣传、培训及实施工作。巩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成果,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全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基本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实现生育保险市级统筹,认真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工伤康复等各项工作。
(八)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重点推进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私营企业职工和困难就业群体参加城镇社会保险。逐步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医疗保障问题。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切实做好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工作,逐步推进公务员和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将符合政策的“老工伤”人员工伤待遇全部纳入统筹管理。2012年,确保全市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4.4万人、66.5万人、15万人、13万人和12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55.55万人;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率保持在85%以上。确保民生工程任务完成。
(九)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做好2012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降低大病、重病患者的个人负担,落实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普遍达到70%的政策要求,进一步提高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待遇,及时足额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十)提升社保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经办机构建设,实行社会保险统一经办,全面提高业务数据质量,加强业务培训,优化经办流程,增加便民服务措施。加强金保工程建设,推进县区“五险合一”上线,提高金保工程应用水平,实现年内全市持社会保障“一卡通”人数达到50万人。高度重视维护基金安全,强化基金监管,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专项检查,实行基金安全管理“一票否决制”。认真组织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善基金预决算制度。提高基金监管和经办服务水平,确保社保基金足额征缴、合理支付、严格管理、规范运行。
四、强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十一)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带动”的工作原则,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重点围绕我市主导产业,着力引进产业急需的人才和智力,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博士后管理制度,扩大博士后建站规模。开展高层次人才和学科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工作,开展专家为民服务活动,积极筹建专家服务基地。深入推进支农支教支医工作。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力度,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稳慎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等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和人才支持。
(十二)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大力培养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等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启动技能大师工作室试点工作。2012年,立足我市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围绕白酒酿造工、中药材泡制工等工种,每年开展五个以上技术能手比武活动,以此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年完成就业技能培训1.5万人,培训高级工1040人,培养新技师160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2.1万人次。积极参加全省职业技能大赛。
(十三)做好引智帮扶工作。坚持“借脑聚力”、“借才发展”,积极申报项目,寻求国内外智力支持。继续加强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的培育建设,推动引智成果产业化。各县区年内要争取国内外才智帮扶两个以上项目。
(十四)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探索建立以业绩为主导的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制度。完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进一步规范职称评审办法。健全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强化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社会化职业资格认证、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院校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办法。
五、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十五)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坚持凡进必考,切实做好我市2012年公务员考录工作,确保考试安全、考生安全和考务人员安全。加强公务员“四类”培训,提高在线学习覆盖率,全年培训5000人次以上。深入开展“带头创先争优,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建立健全公务员考核和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考核工作科学化水平。
(十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贯彻落实《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暂行办法》,坚持考用一致、人岗相宜,推进我市公开招聘工作规范化建设。完善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工作,建立健全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规范单位和职工的基本人事关系,指导督促用人单位加强对聘后人员的考核和管理,严格续聘管理,充分调动广大人员积极性。
(十七)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津贴补贴工作。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积极稳慎推进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及时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十八)完善安置工作。进一步完善干部安置办法,建立公开透明的安置工作机制,全面完成年度安置任务。加强自主择业干部管理服务,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扎实做好部分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工作。
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十九)开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活动。2012年全面开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活动,着力构建劳动监察、劳人仲裁、社会保障、职业安全、工资待遇等一体化、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和谐劳动关系大格局。通过活动的开展,力促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更加有力,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
(二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大力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劳动用工、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和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专项行动。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标准化、队伍专业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监察执法效能。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工作,实现“两网化”覆盖率达50%以上,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员制度,实行劳动保障监察重大违法案件社会公布制度。
(二十一)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确保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7%以上,其中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2%以上,进一步扩大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覆盖面,力争各类已建工会企业基本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组织建设,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从企业、工业园区向街道、乡镇及社区延伸。进一步完善特殊工时审批制度,加强特殊工时制度的管理。
(二十二)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加强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和调解,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多渠道、开放式的调解网络,力争将50%以上的小额简单案件,通过调解解决在基层、处理在一线。加强仲裁队伍建设,规范仲裁办案程序,做好裁审衔接工作,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打造便民仲裁和阳光仲裁,确保仲裁结案率达到92%以上。
七、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促进公共服务水平更加提高
(二十三)强化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强化基层、夯实基础、练好基本功“三基”工程,着力将就业、社保、人才、调解仲裁、劳动监察等各项服务向基层延伸,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抓好乡镇、街道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启动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不断提升乡镇、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村级信息员业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信息互联互通。
(二十四)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职能和资源,认真做好周六招聘日活动和各项专项招聘活动,鼓励发展富有特色的民间人力资源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市场管理制度,认真组织开展年度审查、日常巡查及专项检查。
(二十五)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以实施金保工程为依托,完善中心机房建设和基础数据工作。完善12333系统服务功能,提高咨询服务能力。加强各类档案管理,完善标准化档案库房,建设档案电子信息库。
(二十六)加强政务公开和新闻宣传。拓宽政务公开渠道,完善工作机制,实现政务公开常态化。建立健全宣传工作机制,把握舆论主导权。加强维稳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八、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
(二十七)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在就业补贴发放、社保待遇、人事考试、基金监督、安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把握政策,依法办事,切实做到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二十八)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以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人员培训、系统对口业务培训等重点培训项目为载体,扎实推进系统干部全员培训。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加强系统干部职业道德建设。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实现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相互补充,脱产培训、网络培训与实践提高的有机结合。
一、加快步伐,在引进和培养人才工作上实现新突破
(一)刚柔并济引进人才。加快健全我区人才工作联动推进机制,全面实施助企聚才三年行动计划,为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撑。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3.0版,做好人才引进政策推介和项目申报工作,搭建高位嫁接平台,实现领军人才项目正式落户数达8户以上。依托区五星级人力资源市场,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专场招聘活动。继续实施“名校优才引进计划”,搭建人才交流平台,组织50家区重点骨干企业赴国内重点院校招才揽才,引进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3300名,其中高层次人才180名,满足企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完善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建设,加强与高端人才的联系沟通,引进外国智力项目8项。
(二)内外并重留住人才。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各项人才政策,认真组织“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和“省博士集聚计划”推荐申报,实现成功入选各2人的目标。利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平台,积极参与全市企业与外国专家组织人才和技术合作专场活动。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不断壮大我区博士后研究人员队伍,确保博士后工作站中现有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达一定数量。充分发挥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黑牡丹科技园、恒生科技园、新动力创业中心等孵化园的人才储备和孵化器作用,以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
(三)赛训结合培养人才。贯彻落实《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及各项配套实施办法。大力实施“金蓝领”人才培训工程,健全和完善高技能人才政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广泛开展青年高技能人才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的提升培训,认定一批符合辖区产业发展需求的合作项目,新增高技能人才350人,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达600人。以第二届“技能状元”大赛为契机,引导各行各业劳动者踊跃参与岗位练兵,鼓励人人争当技能标兵。积极探索技能人才供需对接载体活动,努力创建工作品牌。
二、突出重点,在促进和稳定就业工作上实现新成效
(四)把握方向稳定就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400人,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3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举办公益性毕业生招聘会3场以上,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6000个,实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率、就业服务率均达100%。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认真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各类补贴的申报和审核工作,努力发挥政策促进就业创业的最大效应。依托区位优势,争创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市场,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高效供需平台。高度重视阶段性“招工难”问题,加快建立重点缺工企业动态监控机制,大力开展援企稳岗行动,就地就近组织用工需求对接,有效缓解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切实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组织企业参加第三届省家庭服务业大赛,加强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功能建设。
(五)切准档位带动就业。全面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制定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的专项计划,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大力落实大学生免费创业培训管理办法,举办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广泛开展大学生创业意识培训。认真贯彻我市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申领办法,加强大学生创业园与高校的对接,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充分发挥龙城大学生创业园的孵化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IYB、EYB培训,提升在孵企业的创业能力。全年开展各类创业培训650人,扶持创业500人,创业带动就业2700人。
(六)加足马力促进就业。切实加强与定点培训机构联系,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市、区两级联动,完善职业培训补贴实名制管理,开通培训“网办”快速通道,提高培训管理和服务效能。积极开展失业人员与企业岗位培训需求调查,及时掌握劳动者职业技能需求信息,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认真组织技能培训进街道、社区、企业、军营、校园活动,方便城乡劳动者就地就近参加技能培训,努力提升全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切实提高培训后的就业成功率和稳定性。全年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3500人,城乡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300人。
三、攻艰克难,在健全和完善社保体系上实现新提高
(七)紧盯目标扩面征缴。完善社会保障扩面征缴目标责任考核机制,重点推进新增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全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增参保4800人,其中净增参保缴费达2200人,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三大保险综合覆盖率保持在98%。继续加大惠民政策宣传力度,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合作,进一步完善非正常结算单位社保费结算机制和社保虚增欠费处理机制,切实保障职工权益。
(八)城乡统筹提升待遇。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认真落实居民医保、居民养老和年老居民养老补贴等政策,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待遇,城乡老年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月170元,城镇老年居民养老补贴提高到每月310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均提高10%以上。结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做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巩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率,确保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98%以上。稳步推进被征地农民保障工作,逐步提高被征地农民保养金水平。
(九)以人为本优化服务。全面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企业退休人员三级社会化管理网络,健全退休人员的走访慰问、上门看望和接待制度,按要求组织退休人员参加免费体检和多种形式的娱乐健身活动,努力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生活服务。不断优化社保操作业务流程,完善社保服务功能,开通社保经办绿色通道,对重点企业、VIP企业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提高企业经办的满意度。
四、规范管理,在深化和推进制度改革上实现新发展
(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做好公务员考录工作,促进公务员队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大公务员培训力度,继续抓好公务员四类培训,组织公务员在职培训1000人。深入推进公务员下基层锻炼工作,完善新录用公务员下基层锻炼机制,有针对地安排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全体公务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继续推进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建设,实现“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探索符合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特点的招聘办法。加强财政供养人员总量调控管理。积极参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做好相关政策衔接工作。着力完善全区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添加工资信息审核模块,妥善解决系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认真落实安置政策,扎实做好随军随调家属安置及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工作。
(十一)健全收入分配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严格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行为,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健全绩效工资水平动态调整机制。加大绩效工资实施的监督检查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使事业单位收入进一步规范化、合理化、透明化。扎实做好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工考工作,全年组织职业素质提升培训考核60人。健全企业工资宏观调控机制,指导企业建立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逐步建立起一种工资共决的新机制,促进职工工资收入的正常增长。有序组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年度健康体检,切实加强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健康管理。
五、创新管理,在稳定和发展劳动关系上实现新跨越
(十二)强化执法提高效能。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帮助企业正确理解和运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减少劳资矛盾纠纷的发生。完善劳动关系和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措施,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协作机制、与公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移送对接机制。积极培育省市级劳动保障监察示范网格创建点,提升劳动保障两网化管理运行水平。综合运用日常巡查、书面审查、专项检查、举报投诉调查等多种执法方式,严厉打击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积极参与劳动保障诚信企业评选活动,引导企业依法建立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劳动保障管理模式,树立企业诚实守信的社会形象。加强省级劳动监察联动平台标准化建设,平台举报投诉案件录入率和按期运行率稳定在95%以上。
(十三)注重调解树立品牌。规范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做到牌子统一、流程规范、文书标准,探索建立街道巡回劳动仲裁庭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示范仲裁院的职能,规范案件处理工作,提高办案质量,实现案件处理100%实时网上运行,实现一裁终局案件零撤销率、集体争议零发生率,立案处理案件结案率达94%以上、调解撤诉结案率达70%以上、按期结案率达100%。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体系建设,把握调解四步骤即“立案前调解、开庭前调解、开庭中调解、开庭后调解”,实现仲裁的法律效应和社会效应的有效统一,确保各类调解组织调处争议占案件总数的50%以上。加强仲裁服务品牌化建设,树立“案内注重便捷增‘效’、案外注重指导促‘谐’”的仲裁服务新品牌。
六、秣马厉兵,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上实现新作为
(十四)夯实平台强化服务。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基层平台建设,深化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工作、制度“六到位”,提升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和水平。科学划分基层平台的层级功能,实现市-区-街道-社区(村)四级网络互联互通,按要求实施社区(村)平台网络化管理考核。大力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协理员培训取证工作,切实提高协理员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确保基层协理员持证上岗率达95%以上。
(十五)依法行政提升效能。依法行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监督检查等职责和权限,坚持依法行政,健全行政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配套工作制度和监督制约制度。积极参与实施“六五”普法,完善网上行政审批制度,优化行政权力库结构。加强执法案卷管理,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提升执法监督水平。规范行政调解工作,提高行政调解工作质量。深入推进行政指导工作,全面梳理各行政事项适用行政指导环节及文书格式。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认真开展依法行政自查自纠,确保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得当、高效便民、廉洁自律。
一、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必要性
1.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各方面不断发展,政府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能也不断完善,其覆盖的服务受众日益扩大,服务所涵盖的项目日益增多,因此,建立相对应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成为了日益迫切的任务。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服务平台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对于完善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体系化的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是我国转变政府服务职能的一个时间分界点。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管理,属于普遍意义上的管制型的政府。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职能朝着服务型转变,把公共利益的发展作为重点,重视普遍大众的客观化的需求,力求建立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型政府。在政府职能方面,政府逐渐将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作为政府各机关部门存在发展的根本意义;在政府的管理原则方面,依据人本主义思潮,更加重视公众的客观需求;在政府的管理方式方面,不断提高管理的民主化程度,提高服务透明化程度,以民为本,把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提高服务的水平;在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方面,重视有效快捷的反馈制度,保障为人民服务功能的有效落实。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共服务标准化推进模式
1.单项推进
有关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推进模式有多种,其中四川政府推行的模式为单项推进模式。这种模式运用分等级的方式,根据不同的等级要求对人才市场进行等级区分,等级较低的则标准稍差一些,这种模式主要在和政府部门有关的人才市场实行。对于人才市场进行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人才市场的基础设施条件、管理水平、管理项目等,所体现的是该市场的经济收益、群众满意程度、知名度等。而该等级的判定方式需要人才市场提出申请,并由省级相关单位进行审核通过。通过对单项推进进行分析得知,这项标准主要是根据不同的等级和层次对不同的人才进行市场的等级划分,并以此实现对人才的管理。这种方式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能够实现人才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这种单项推进,可以实现对不同级别等级的认定,并最终由省级单位进行相应的审核和评估。
2.系统推进
运用系统推进模式的地区较多,其中取得较大成果的是陕西省。陕西省在推进的公共服务体系中实行一体化劳动保障,以“为人民服务”为建设的基础,并在实行过程中重视工作的公开性、透明度和群众的满意程度,不断完善劳动保障模式,统筹城乡对于公共服务的不同需求,不单纯依据政府以往服务的经验教训,而是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标准。面对城乡二元化的区别,陕西省政府推进城乡就业机会平等、就业待遇平等、就业后社会保险平等和维护自身权益的平等,对于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的均等化提出了有效的行动范本。
3.整体推进
整体推进模式包含的范围较广,涵盖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服务普遍项目,其中推行效果较好的省份是江苏省。从2007年开始,江苏省开始实行公共服务的系统性的建设,重点在于完善政府职能在城镇中的运用,细化各部门的分工和责任,建立完备的政府服务管理要求,各项管理力求达到“精细化”的水平。
三、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实施要求
1.建设指标体系
基层公共服务体系主要为乡镇政府根据自身职能所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划分明确的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容,依据国家规定的公共服务标准进行规范,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乡镇社会公共管理服务的体系。乡镇政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遵循着以下几点必要的准则:一是必须明确告知被服务群众服务的受理时限,而不是承诺的时限中的处理时限;二是统计出服务群众的共性和个性,针对群众需求的共性,制定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计划,并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研究。
2.提升服务项目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