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唯一的选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你的容颜,被岁月冲刷,
风华已悄然不在
树叶伴随着风,洋洋洒洒,
凋零是花无法逃避的命运,
但命运是什么?
无法摆脱?还是轮为束缚?
漠然的眼神,黯淡的光芒,
祈求的歌声在等待着什么?
你想要的,
也许我给不了你,
一生的时间,蹉跎的岁月,
这个世界,留给我们太多,剥夺我们太多,
谁都弥补不了
轻声吟唱着,
却无人聆听,
沉沦的视线,
凝视着那潭死水,
望不到底……
安静笼罩着,
伊人悄然离去,
只有留恋的人还在此等待,
梦已悄然离去,
只有追随的人还在此寻找,
渐渐开始明白,
原来命运没有带走什么,
只是告诉自己……
作为较早起步的上海本土画廊,艺博有绝对的经验和资源在上海画廊业驻扎生根。从2001年《学院与非学院》上一口气卖掉80%作品的轰动效应,到如今北外滩新空间的即将开幕,赵建平始终在追求他内心理想的精神家园。不需要特别的经营管理,不做宏大遥远的“计划安排”,艺博画廊的这10年,已经为他奠基了一个本土画廊所需要有的“绝对专业”。未来在赵建平看来不可预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画廊,他会一直开下去,甚至已经做好交给下一代的准备。“不是信心满满,而是一种固执的认定,画廊是我今生唯一的选择。”
Q&A:
Q:近来全球经济环境波动,是否感到对画廊业的影响?
A:我认为画廊是个特殊的行业。从我90年代末开画廊至今,好象从来就没有过所谓的好日子。它不像房地产,股票市场,火的时候6000多点,现在到3000多点,都会有一个特别大的起伏。作为画廊,在市场好的时候有可能会受国内外拍卖的影响,一下子或许能卖掉几件或者一批,但总体而言还是蜻蜓点水。我有时候也经常在回想,比如近几年中国的当代艺术,在全球拍卖市场上比较红火,但其实几乎跟中国经营当代艺术的画廊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
2000年以前,中国当代艺术品主要的收藏家都在国外。纽约,香港,伦敦,拿出作品来拍卖的几乎都是国外的收藏家。中国的收藏家可能恰恰对那个时候的当代艺术不是很了解或很关心。就中国的画廊和收藏家来说,以前就有一定数量的收藏,过了10年拿出来拍的作品,几乎是很少量的。像方力钧、张晓刚、岳敏君、王广义等的作品在2000年以前,几乎都是国外藏家在收藏,而且现在拍卖价格比较高的作品,大多也是他们2000年以前早期的作品。
近几年,艺术拍卖市场的火热,总体上来说是好事情。中国的整个国力,经济实力都在增强,这是艺术市场成长的一个重要背景。艺术品市场如果没有经济基础支撑的话,再怎么热爱,都是不可能的,这和10年前是无法相比的。
Q:收藏家的购买力,有没有因为经济环境的影响而有所下降?
A: 这里说一个前提,上海和北京还不一样。上海的一些企业家或收藏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理性的。艺博在这近十年的时间里,好象还没遇到过有人一下子买几千万或者更昂贵的作品。一般这种情况发生在南方的几率比较小。
这其中自然有很多的因素。比如投资者的重心一般会在拍卖行,而收藏家更关注的是哪家画廊在做的艺术家、做什么样的展览,作品质量怎样,他们基本上是做一个长期的收藏和关注。如果以上两者成立的话,经济大环境稍微退步一点,对画廊的影响不会特别大。就艺博来说,主要的人群还是集中在收藏家这一块。但是如果对那些艺术品主要是持短期投资目的的话,那估计可能就会受到影响。
Q:作为起步比较早的国内画廊,您和艺博一起见证了中国画廊业的发展历程,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变化与成长是什么?
A:就我而言,最成功的就是,画廊到现在还没关掉,庆幸还能好好地活到今天(笑)。
Q:能幸存下来,最大优势和实力在哪里?
A:应该是我的真诚和信誉吧,还有很多收藏家、艺术家朋友的帮助。中国的儒家思想还是挺看重这个的。其实任何的所谓经营管理,计划之类的东西都是虚的,关键还是在经营者个人的想法和做事的态度上。我其实特别烦很多媒体经常会问到关于“下个月的计划,明年的计划”之类的问题。从我参加工作起,在银行的20年,每天都是在计划中度过的,当我从这个计划体系中脱离出来,选择开画廊之后,就不想再受计划所摆布。当然,有一些比较实在的想法和期望是自然的,这种更多的是一种随兴,更自由也更轻松。
Q:目前,艺博画廊和艺术家主要采取什么合作模式?
A:情人的合作模式(笑)。
Q:怎么个情人法?有合约吗?
A:除了最早签的夏俊娜,后来一张合约都没签过。感觉和很多艺术家之间都特别的默契。
Q:如何选择“情人”般的艺术家?
A:很多因素。比如市场、学术、与艺术家的沟通、风格等等
Q:会有自己找上门来自荐的吗?
A:(笑)也有。
Q:艺博画廊的买家主要地域分布情况如何?
A:国内的居多,主要集中在上海,浙江,江苏,不能走出国门,主要还是能力不强(笑)。其实国内还有很大的一块空间没有开发,如果都开发好了,也就不存在国外的画廊频频进入中国的情况了。我想国外画廊来中国无非也是看好国内艺术市场的资源,包括艺术家和收藏家两大块,趁着中国画廊还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经验之前,先占据艺术家资源和市场份额,这就是他们的前瞻性,这点不得不佩服。反过来也说明中国的艺术市场还是有很大发展前景的。
Q:会有可能去其他地方开辟新空间吗?比如北京?
A:就我能力来说,我做不到。
公鸡需要麦粒来填饱肚子;远渡重洋的鸟儿需要一根树枝,而不是沉余的鸟巢和食物;鱼儿需要的是自由,而不是用生命换来的渔人钓钩上的食物。我们人类也是如此,我们需要的是诸如亲情、友情等之类的感情和实实在在对我们有用的 、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可以带给我们快乐的感觉意识,我们不过度的需要名利 、金钱 、地位,这些都是身外之物,是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的虚无的东西。我们要这样的东西来干嘛?这是根本毫无意义的。
常言说:"有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尽管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它也会诱惑不少的人为了它而走上歧途,失去一切,我们要拒绝诱惑,不要因为沿途的景色而迷失自我,迷失方向。
虚荣,不过是一种人类有意识的编造的错误的意识,它能给予我们的仅仅是那刹那的高兴,等当它从我们手中失去的时候,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忧愁 、伤心与失落。请算一算,我们希望哪个获得永远的不快,还是愿意收获转瞬即逝的快乐?我想应该会选择后者吧,要学会抛弃虚荣,才能到达所期望的。
“选择”是我们常常要面临的,我们会选择正确的,但机率小,这是因为我们不会选择。在选择的路上,有太多的诱惑,它们会把我们引诱到错误的方向去。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智慧的眼光,才能攀往成功的高峰,才能有真正的潇洒人生。
冰心说过:“冠冕,是暂时的光辉,是永久的束缚。”要知道:适合自己的才识最好的,千万不要邯郸学步,要执著于选定的目标,为自己做对人生中的每道选择题。
有一个富翁在海上游玩,他看见一个渔夫躺在海滩上,就问道:
“你为什么不去打鱼?”
渔夫说:“我今天打的已经足够了。”
富翁又问:“那为什么不继续打呢?这样可以多赚钱呀!”
渔夫答道:“赚那么多干什么呢?”
富翁说:“可以去旅游,可以晒太阳啊。”
渔夫笑着说:“我这不是在晒太阳吗?”
我不知道你是愿意做富翁还是渔夫,不管做谁,只要自己满足,自己快乐,于他人又何妨?希望你开心,我开心,每一个人的天空都明媚如春,每一个人都快快乐乐地过每一天!
[关键词] 口译;翻译单位;动态性
近二三十年国内外学者对翻译单位的研究颇多,观点各异,争论不休。研究翻译单位有助于认识翻译的本质,对翻译理论的建构和对翻译实践的指导都十分重要,但回顾、总结前人的研究,笔者发现笔译领域的相关研究颇多,口译领域却少有人涉足。口译相对于笔译有其明显的个性特征,动态性显著。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口译中的翻译单位进行专门研究,以进一步丰富相关研究成果。
一、翻译单位的提出和主要研究成果
“最早提出翻译单位的学者是加拿大语言学家维奈和达贝内,他们认为翻译单位是翻译中无须进一步分割的话语片断。”[1]自1984年王德春发表《论翻译单位》一文至今,国内学者对翻译单位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1、翻译单位的静态研究
(a)基于语言单位的语言学视角
对翻译单位的研究中,语言学派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其影响也最为深远。巴尔胡达罗夫在《语言与翻译》一书中给翻译单位下的定义是:翻译单位是指“在译文中能够找到对应物的原文单位,但它的组成部分单独地在译文中并没有对应物。换言之,翻译单位就是原语在译语中具备对应物的最小(最低限度)的语言单位。”[2]巴尔胡达洛夫运用形式切分法将翻译单位分为音位、词素、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等六个层次。从王德春(1984)开始,国内对于翻译单位的研究和探讨最初是从巴氏的理论继承和发展而来的。王德春(1984)主张将翻译单位分为音位、词(素)、短语、句子和话语等多个层次;奚兆炎(1998)认为句子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因此提出将句子作为翻译单位;单其昌(1986)、王云桥(1998)则指出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是以段落作为翻译单位来操作,同时理论上段落具有衔接与连贯等语篇特征,因此主张将段落作为翻译单位。以上是基于语言单位划分的语言学视角研究、探讨翻译单位的几位代表性学者,虽然他们的主张各不相同,但都是采用形式切分法,将语言的某一层级作为翻译单位。
(b)基于语义的篇章语言学视角
加拿大语言学家维奈和达贝内最早在其论著《法英比较文体学》(1958)中明确提出按语义来确定和切分翻译单位。随着二十世纪后期篇章语言学的兴起,学者开始质疑基于语言单位对翻译单位的划分。他们认为翻译中译者关注的核心和本质是意义,而非语言外壳,继而将翻译单位的研究焦点从纯粹的语言单位转向了意义,从而引入小句、语段、句群、语篇及主/述位理论等篇章语言学概念和理论。图里(Toury)(2001)认为翻译单位是“译员可翻译的原文文本中的语言—语篇单位”。[3]罗选民(1992)提出以小句作为翻译单位;吕俊(1992)、葛校琴(1993)、石淑芳(1993)、方梦之(1991,1994)等主张以语段、句群作为具体的翻译单位;刘士聪、余东(2000)创造性地引入了主/述位理论,为翻译单位的研究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以上是译学界分别从形式和意义出发对翻译单位的传统研究,切入点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一元的、静态的研究。翻译是复杂、多元、动态的语言活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静态的翻译单位无法满足翻译这个动态过程的要求”。[4]
2、翻译单位的动态研究
翻译单位是“译者进行翻译思维时‘瞻前顾后’的思维跨度”。[5]“由于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其思维跨度是一个参照性的动态概念,翻译单位受其影响,也是动态概念。”[6]司显柱(2001)综合梳理了1984年引入翻译单位这一概念之后二十多年间所有的相关研究,指出翻译单位静态研究的缺陷,认为不应将翻译单位固定在语言的某一层次上,从而得出了应当动态选择翻译单位的结论。其后,杨坚定(2004)、彭长江(2005)等学者也提出了类似观点;郑冰寒、谭慧敏(2007)通过有声思维实验对英译汉过程中翻译单位进行实证研究,将翻译单位分成主观翻译单位和客观翻译单位,论证了翻译单位的动态性,指出“翻译过程中译者选取的翻译单位并非固定在一个语言单位上,而是在诸如短期记忆容量、翻译熟练程度、文本理解难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不断转换”。
作为翻译的两种实践形式,口译和笔译之间的联系不言而喻,然而区别也尤为显著。对翻译单位的现有讨论多停留在笔译领域,若要研究口译领域中的翻译单位,首先必须对口译较之于笔译的区别特征作一梳理。
二、口译的特点
口译和笔译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述源语的思想和内容。但是,“口译过程始终处于动态中……(译员)边听边分析,边分析边记忆,记忆后是表述,同声传译为记忆的同时开始表述。”口译活动是动态的语言活动,较之于笔译具有其明显的区别性特征——即时性、现场性、综合性。
1、即时性
口译员接受的是转瞬即逝的语音信息,译员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地将其理解、整合,并用译语再表达。由于时间有限,译员无法对具体词句的翻译反复揣摩,在分析、领会源语的意义之后,必须当机立断,摆脱语言外壳的束缚,将言语背后蕴涵的意义再表达出来。
2、现场性
在口译任务中,译员、发言人、听众都在现场。口译是一个交际的过程,听译员的任务和目的是帮助使用口译服务的各方进行交流。译员不仅要进行语言操作活动,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来及时捕捉发言人的表情、身体语言等等,同时也要时刻留意听众的反应,必要时对翻译策略作适当地调整。口译的现场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译员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译员必须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三、口译中翻译单位的动态选择
口译的即时性、现场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口译活动始终处于动态之中。根据法国巴黎释意学派的口译理论,译员“翻译的对象是信息内容,是意义,而不是语言”。从本质上讲,口译员翻译的是其捕捉到的一个个“意义”,而这一个个“意义”反映到语言形式中,就体现为不同的语言单位。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口译员翻译单位的选择一定是动态的。“句子是思维的基本单位”,一个句子通常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口译员将句子作为翻译单位的情况较多,但语言是复杂的、多元的,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处于动态的变化当中,有时词、词组也能表达完整的意义,比如Fire!(救火),因此,译员应当灵活地选择翻译单位。
例 ①I was deeply saddened to learn that among those who were taken from us too soon was Beverly Eckert, who herself lost her husband in the attacks of September 11th. ②Beverly became known to me and a friend to me and to many New Yorkers for her tireless advocacy for the families of the victims of 9/11, and she was one of the principal champions of the idea of the creation of the 9/11 Commission. ③I will miss her, and I want to just publicly thank her for all she did in the midst of her own tragedy. 我感到十分悲伤的是,我获悉在这批过早离开我们的人中间有贝弗莉·埃克特(Beverly Eckert),她本人在9.11袭击中失去了丈夫。贝弗莉与我相识并成为我的朋友及许多纽约人的朋友,她曾为9.11事件受害者家属争取权益而不懈努力。她是9.11委员会(9/11 Commission)的主要发起者之一。我会思念她。我要当众感谢她在自己遭受不幸后所做的一切。
将翻译单位的研究引入口译研究能够帮助译员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准确地领会源语、译语,不断提高口译质量。翻译单位的动态选择有助于译员更好地理解口译过程,但目前口译中翻译单位的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全面,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军峰·论口译的翻译单位[J]·北京:中国科技翻译,2005.
[2]巴尔胡达罗夫·语言与翻译[M]蔡毅,虞杰,段京华编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3]Toury G·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4]杨坚定,钟莉莉·动态翻译单位探讨[J]·北京:中国翻译,2004.
透过办公室的小窗,被绿色密布网包围的多层居民楼渐渐拔起,有一种“一叶障目”的感觉。看到这些,心里有些安慰,毕竟是我们这些懵懂的少年用青春岁月换来的劳动成果。
已经五点半,夜幕渐渐拉下,施工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已经停止,站在复印机旁,等着把本月审核好的进度表复印出来。同事陆陆续续从餐厅走出来,我伸了伸疼痛的腰,我只感觉到我饿了,我累了。等着计经签完字,我走到餐厅,桌子上已是残羹冷炙。
小白跟在我的身后,抬起头,一双幽怨的眼睛看着我,仿佛在说“菊姐,我饿了”。拿起已经变凉不知被多少只苍蝇吻过的馒头,掰开沾了一下剩下的土豆汤,放进小白的嘴里,只见她欢快地张开口,迅速地吞食了它。一会儿,一个馒头没有了,小白的肚肚鼓起来,摇着尾巴走出了餐厅。看着小白摇晃的尾巴,我不由地笑了笑。
拿起一个碗走进厨房,熟练地用左手切着咸菜疙瘩。其实,我比阿姨切得匀,切得美,拌的也好吃(在我心里,如果饭看起来难看,那么食欲便会立刻减半,所以,除了包饺子,我做的食物,算不上一个美,但可以说是俊)。餐厅就我一个人,明亮的白炽灯高悬头顶,寂静,不是一般的寂静。我想此时的你,是不是如那天站在油烟机下,弯着腰翻炒着电磁炉里的蔬菜。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懦弱的女人,除了不敢再去寻找曾经为爱痴狂的勇气,我一切都是优秀的,领导也曾说过,所以每天我甩开胸前的长发,扬起脸,觉得自己很漂亮。
一直我在想:如果我遇到携手一生的你,我会让你成为最幸福的男人。所以,此时我愿意一个人在这里吃苦,只为了未来我有能力让你,让爸妈,让我们的孩子幸福。我想,如果你遇到我,也会如此想的,因为,我的爱会让你的憾动,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心生疼惜。
此时,我觉得很委屈,忙碌了一天,没有人说一句“辛苦了”,拿着最少的薪水,付出很大的努力,只因为我小小年纪。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电脑主机发出“嗡嗡”的声音,小白在院子里与小黄追逐打闹。不知为何,今晚我不想看书,不想加班,就是有些想你。
你曾呼唤我辞职,去享受你的关心和爱护。我又何尝不希望?可是,生活不是理想,有时它现实地让人失望。我不想让你承担所有的生活压力,我想在毕业的两年里,成为预算行业的初级高手,为你撑起一把伞,为自己开创一片天。
我在思考,如果让你等是不是说明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女人。千里相隔,我知道距离对你来说是一个考验。可是,我又何尝不是呢?毕竟我是女人,是那种死撑着说自己很坚强的女人。我也渴望每天下班后和你一起在厨房里忙碌,也渴望和你一起吃饭,为你倒水,为你洗衣服;也渴望你宽阔的肩膀,让我累的时候依靠一下;更渴望你用心疼地的眼神抚摸我疲倦的脸。但是,此时不辛苦,何时有幸福?我认为我可以做到的,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