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诉讼法与实体法

诉讼法与实体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诉讼法与实体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诉讼法与实体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对策

刑事诉讼法是在原有法律和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刑事诉讼发展成果而建立的,它明确规范了刑事诉讼程序,使司法机关处理案件有章可循,切实维护了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保障了刑法的正常实施,体现了民主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尽快完善刑事诉讼法并有效落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刑事诉讼法在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忽视诉讼程序

“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观念一直存在,即办案人员忽视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只是一味的想达到目的,不考虑采取的方式是否正确,甚至有的办案人员因刑讯逼供致人死亡,导致自己锒铛入狱,显而易见,轻程序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刑诉法的正确实施。部分部门为达到相关指标的要求,或者在利益的驱使下,插手不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案件。法院庭审流于形式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如先定后审,控辩式庭审中控审职能混为一体等,可见,轻程序的思想观念已成为刑诉法正确实施的障碍之一。

2、“无罪推定原则”落实不到位

刑诉法中很多条款都渗透了保障人权的理念,像无罪推定原则,称未经审判的案犯为犯罪嫌疑人,并允许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诉讼等。但是实施情况不尽人意,因缺乏足够的证据被判无罪的被告人的人权往往得不到保障,像拘押时被众多规定约束,律师难以介入,在法庭上你辩你的,我判我的,而被告人的辩护权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等,这些都制约着被告人诉讼权利的正常行使。

3、证人拒不出庭作证

当前我国证人的出庭率偏低,使鉴定意见失去效力,与案件结果关系密切,甚至决定着案件的成败,虽然作证是证人的义务,但是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处罚措施,加上证人害怕报复的心理,不想涉诉,另外对通知证人出庭的负责人存在争议,最终导致证人作证难,仅出示证人的证言而无法对其进行询问不足以确定证据的真实性,很容易被视为证据不足,影响案件判决结果。

4、被告人被取保候审的审限不明确

刑诉法中规定,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但是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刑事案件的审限,导致办案人员认识模糊,还有部分人员认为被告人无论是否处于在押状态,案件的审限都应以刑诉法的第168条规定为依据,即在一个半月内结案,另外最高人民法院还规定精神病鉴定等情况不计入公诉案件的审限,但未对取保候审的时间作出规定。

二、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的控制对策

1、完善法律规范,更新办案理念

国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刑诉法,制定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确保诉讼法程序受到公众尤其是办案人员的重视,如在总则中明确规定未按相关程序获取的证据不得使用,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不符合管辖规定的案件等,最好已出台的刑事案件审查判断证据等详细规定列入刑诉法,利用这些强硬条款,提升公众对程序法的认知,此外还应加大执法力度和监督力度,严格按规定处罚法院庭审走过场等表面现象,并鼓励社会公众大胆揭发检举,督促相关部门贯彻落实程序法的相关规定,各尽其职。

2、切实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为保证无罪推定原则能有效落实,一方面应该细化“解释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可以明确阐明当证据不足或者对证据存在合理怀疑时,人民法院应宣告被告人无罪或者作出利于被告人的解释,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应纠正“有诉必罚”的观念,在被告人拘押期间,按规定允许律师会见被告人,征求被告人的意见以及收集相关证据,并保护辩护律师参与诉讼的合法权利,以充分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

3、积极应对证人出庭

政府应要细化对证人作证的规定,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切实保障证人的人身安全,并对不履行作证义务的行为适当的进行处罚,同时向公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法律意识,特别是做好与证人的沟通工作,让其了解作证是证人应尽的义务,是伸张正义的合法行为,与他人的合法权益息息相关,尽量劝说其出庭,此时应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必要的情况下,由举证方适时通知证人出庭,并允许控辩双方对证人进行询问质证,确保质证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4、完善取保候审制度

在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过程中应对续保、宣布取保候审的机关、保证金的交纳、被取保人的义务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特别是要明确取保候审案件的审限,办案人员可以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审限,保证被告人取保候审权利的同时减少国家开支,有利于全面的搜寻证据,利于案件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刑事诉讼法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国家对其进行逐步的改进和完善,细化规定的同时弥补法律空缺,并强化落实和监督工作,保障刑诉法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汪阳冉,杨心力.略论刑事诉讼法实施中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03).

[2]文宏.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11).

[3]王佳.《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反腐意义与展望[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4).

[4]雷堂.刑事诉讼法在民族地区实施中的立法变通――以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为视角[J].河北学刊,2013(2).

[5]时延安.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实体法之维――以刑法为视角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增设三种特别程序的研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1).

诉讼法与实体法范文第2篇

由他人代为完成被执行人应为的行为,可以是由法院直接委托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完成,也可以是由债权人委托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完成,还可以是由债权人自己完成。具体采用何种方式,由执行法院决定。他人代为完成的费用依法应由被执行人承担。执行法院可由被执行人在他人完成后按实际费用支付,也可以责令被执行人预付一定费用,以后多退少补。从效果上看,以预付费用为好,因为如被执行人不愿支付该笔费用,可促使其自动履行,并可减少他人代为履行后被执行人不能支付费用的危险。被执行人应承担的费用数额,由执行法院依职权酌定,必要时也可命有专门知识、技能的鉴定人确定,以求公平。执行法院裁定命被执行人支付或者预付代为履行的费用,而被执行人拒不交付的,可以以该裁定为执行依据对被执行人强制执行,适用关于金钱债权执行的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8月7日印发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规定了侵害名誉权案件判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这些行为执行的一种措施:侵权人拒不执行生效判决,不为对方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公告、登报等方式,将判决的主要内容和有关情况公布于众,费用由被执行人负担。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进行,内容必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这也是一种代替执行的方式。

可替代行为的执行,是在法律文书指定履行的行为属可替代行为时,所实施的关于行为请求权的执行。

可替代行为是指行为由被执行人自己实施或由第三人实施,对于债权人在经济上或法律上的效果并无不同。这种行为,可以是属于一般劳务的供给,例如,砍树、拆除房屋、运送物品、清除污水等,也可以是属于技术性劳务的供给,例如制造机器、设计图纸、修建房屋等。

诉讼法与实体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体说;诉讼法说;新实体说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40-01

一、案例之提出

甲将名画一幅借给乙观赏,岂料乙以市价二百万元将之转卖于丙并即交付之,丙善意因而得该名画之所有权,甲无奈只得向乙请求侵权之损害赔偿和不当得利。此时甲得同时主张两个独立请求权抑或基于两个请求权基础而主张一个请求权?

二、诉讼标的理论之发展简史

诉讼标的概念最早源自民法上之请求权,民法上之请求权即为诉讼标的。1856年德国法学家Windscheid第一次将请求权作为实体法概念适用。1887年德国民诉法系以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概念为出发点,德国民诉法并未使用诉讼标的这个概念,而是使用“诉讼请求”。直至Hellwig时,民诉诉讼标的概念正式确立,其认为诉讼标的为原告表明之具体权利主张。从诉讼标的理论发展沿革史观之,诉讼标的理论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实体法说或旧诉讼标的理论

按照Hellwig的观点,一个法律构成要件产生一个(实体)请求权,而有多少个(实体)请求权就有多少个诉讼标的。旧诉讼标的理论虽然在概念方面已经认清应与实体法上权利有所区别,但在识别诉讼标的的方法上仍然以实体法的规定为标准。但却有如下缺陷:

1.旧诉讼标的理论因无法合理解释和处理请求权竞合问题而受到批评。即将一次纷争分割为数个诉讼标的,使原告得提起数次诉讼,纷争解决一次性要求不能满足。于前例案例中,甲对乙仅能请求二百万之一次给付,亦即其经济上之目的仅有一个,然其在实体法上之请求权有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及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二者相竞合,此时得构成二诉讼标的,甲得根据任何一个请求权,亦得以诉之客观合并之方法主张二请求权。

2.无法解决之后发展出来的确认无效之诉,形成之诉无实体法上请求权之问题。消极确认之诉,并未主张任何民法上的请求权;在形成之诉中,主张的仅是形成权而非请求权。

(二)诉讼法说

诉讼法说不以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来建构诉讼标的,而是完全从诉讼法立法去建构诉讼标的理论,即利用原告在诉状中提出的诉之声明和事实理由来阐述诉讼标的。该说又可区别为:一分支说和二分支说。

一分支说认为,诉讼标的仅指诉讼声明。但是此说不能合理识别种类之债,因为同一当事人为多次种类物之给付,若不结合事实理由,无法识别具体的诉讼标的。主张该说如Schwab,其认为诉讼标的之重要在于诉之声明以及原告所追求之目的。

二分支说认为,诉讼标的由诉之声明和诉之理由构成。识别诉讼标的之标准须综合两者,两诉的诉讼标的是否相同,应视两诉的诉之声明和诉之理由是否全部同一。主张此说者如罗森贝尔提出不以实体请求权作为识别诉讼标的的根据,而以诉的声明和案件事实作为根据。按照罗森贝尔提供识别方法和标准,在实体请求权发生竞合时,如果诉的事实理由和诉的声明只要一个,则不管在实体上存在多少个请求权,其诉讼标的只有一个。

(三)新实体法说

Niksch认为一个具体生活事实符合债务不履行及侵权行为二个要件,并非产生两个独立之请求权,实仅产生一个请求权,但有个法律法律基础,一为契约关系,一为侵权关系,即请求权基础竞合或请求权规范竞合。就前例案例中,实体法上只有一个请求权,只不过该请求在实体法上受到多个规范支持,即存在两个请求权基础。甲所请求给付者既是二百万之一次给付,故诉讼标的只有一个。

三、我国法上的诉讼标的理论

从立法观之,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第53、55、56、243条等)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出现诉讼标的的地方有十余处,但体现的含义并不完全一致:其一,诉讼标的是指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其二,诉讼标的就是指诉讼请求。但对诉讼标的识别标准、具体应用时的条件等问题却没有解释和规定。在我国学术界,对诉讼标的的解释因受诉讼标的理论学术流派的影响而各有不同,但学说和实务中主流观点借鉴了台湾旧实体法学者的观点,认为诉讼标的就是“当事人之间争议的,并要求人民法院裁判的民事法律关系。”

诉讼法与实体法范文第4篇

【摘要】互联网时代,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乃至大众传播等的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过程、传播效果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岩原勉认为:“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从这个概念中不难发现,群体要想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这三个要素:共同目标、协作意愿以及传播过程。本文以互联网时代的群体传播为研究重点,以宿松暴走团这一特别的群体为例,试图阐述互联网时代群体传播的发展路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跨区域交往、匿名性传播以及大众化公益是互联网时代群体传播出奇制胜的三大法宝。

关键词 群体传播 跨区域 匿名性 大众化公益

互联网为群体传播提供了一个无处不在的“物理空间”。网络媒体尤其是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的群体传播转化成了以互联网的物理空间为基础的群体传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通过其提供的物理空间从一个地区跨越到另一个地区,从一个群体转入另一个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以往传播过程的单向性和传播角色的单一化局面。

一、跨区域交往缔造了群体传播的凝聚核心:不同个体,主体多元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传播交流活动都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时空的阻隔源于传播技术的“时空偏向”。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宿松暴走团成员的区域、职业、收入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的个体构建了跨区域传播主体的多元化。

1、不同区域的主体延伸了暴走团的传播空间

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 多份,回收有效问卷125 份。样本量之所以不大,是因为目前宿松暴走团正处于成立初期,成员数量不大。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宿松暴走团的成员主体主要分布在宿松县城,占总数的52.4%,其余成员依次分布在宿松县城的不同乡镇。由此也可以看出,宿松暴走团在延伸其传播空间上采用的是一种“先中间,后周围”的“圆心式”发展策略。毋庸置疑,县城的情况与周围的乡镇相比肯定有很大的不同。暴走团在发展成员方面如果仅仅着眼于宿松县城,将会导致传播区域空间的狭窄化。现在以宿松县城为中心向外扩散、辐射,不仅确保了暴走团成员的多样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延伸了其传播空间,从而保证了这一空间范围内传播活动的顺利进行。

2、不同职业的主体拓展了暴走团的传播内容

不同身份的传播主体既有不同的传播内容,又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身份认同。认同,指的是“个体存在于社会必然的情感纽带,表现在对自我的认同和对外部社会的认同。”暴走团这个群体无疑是一个小型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成员们的身份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对群体的责任感和忠诚度。

经统计发现,宿松暴走团的成员主要为三大类:工人占总数的38.1%、企事业单位人员占23.8%、学生占14.3%。工人作为“士农工商”中的一种,他们为群体传播带来的是工作环境、工作时长、工资涨幅、工资拖欠等内容;对于企事业单位人员而言,企业裁员、企事业单位招考、企事业未来的就业情况是他们传播的内容;学生身在学校这样一个“社会中的社会”之中,他们为群体传播带来的是学校的优劣度、教育局关于中高考的改革方案以及未来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上所采取的措施等内容。

3、不同收入的主体丰富了暴走团的传播方式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可以说是社会,包括社会关系制度,其中有政府、家庭、教育和宗教等制度。”当然,这里的社会关系制度也包括传播方式方法。不同收入阶层的群体成员,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采取适宜的传播方式,为的是保证传播渠道的畅通以及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通过调查发现,宿松暴走团成员的收入大致分布在1000—3000 和3000—5000这两个区间。这样的一个经济基础,使得暴走团的成员愿意花费足够多的时间和金钱来尝试各种不同的传播方式。这些传播方式包括QQ 群聊、微信私聊、微博互粉以及论坛交流。

二、匿名性传播系牢了群体传播的交流纽带:多样传播,方式各异

跨区域的交往带来的一个很明显的趋势:群体成员交流的匿名性。所谓群体传播指的是“群体进行的非制度化的、非中心化、缺乏管理主体的传播行为。传播的自发性、平等性、交互性,尤其是信源不确定性及由此引发的集合行为等是群体传播的主要特征。”通过调查发现,宿松暴走团的成员均是以网名互称。当问及成员们以网名互称的利弊时,成员们一致认为以网名互称的好处多于坏处。

通过分析发现,成员们认为,在暴走团这个群体之中以网名互称,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保证自己的相关隐私情况,从而更好的建立“最熟悉的陌生人”这种群体成员关系;另一方面,大家彼此本来就不认识,都是为了各自的动机加入进来的。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凡事有利就有弊,只不过是孰轻孰重罢了。当然,以网名互称这种匿名性的交流方式也有不可忽视的弊端。其中最明显的弊端就是呈现给彼此的是一种“拟态环境”,给人一种虚拟飘渺的感觉;这样的一种情绪势必会在群体内引发“信任危机”,使群体成员间的诚信难以树立。

总体而言,匿名性的交流传播对于宿松暴走团来说是利大于弊,并且群体内大部分成员还是愿意彼此信任的,其间的“信任危机”并不严重。所以说,匿名性牢系了群体传播的交流纽带。群体成员在匿名的状态下,并没有将自己的身份淹没在人群中,也没有不顾后果的传播谣言;而是谨守群规,凭借自己的身份尝试各种传播交流方式。

三、大众化公益创立了群体传播的发展机制:爱传万家,公益随行

“公益传播是指具有公益成分、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性传播活动,如公益广告、公益新闻、公益网站、公益活动、公益项目工程、公益捐赠等等。”毫无疑问,公益活动是公益传播的一个小部分。它和公益传播一样,也具有社会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开明,公益传播已然成为现实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主题。在跨区域交往传播环境下,传播主体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至此已经建构了公益传播的四维架构,即媒体公益、政府公益、企业公益和民众公益。换句话说,由于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传播事业的改革,使得普通民众也成为了公益传播的参与者,公益活动实现了大众化的发展态势。在传播过程中,这些“草根民众”的话题号召力、舆论影响力和资金筹措力与其他三个维度的架构相比,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据调查,宿松暴走团成立至今共独立组织了八期活动,其中多次与公益活动有关。日前,徽商旅游杂志社编辑部,安徽报业旅游有限公司,安徽商报,合肥网联手明道公益组织全力打造“关注罕见病,了解罕见病大型公益活动——爱,不应罕见”。与此同时,在2014 年12 月7 日早上,宿松暴走团聚集宿松在合肥上大学和上班的走友们参加由合肥明道公益健行社组织的“爱,不应罕见”第二期公益翡翠湖活动,旨在为宿松组织“爱,不应罕见”公益活动学习借鉴经验。

如前所述,暴走不仅仅是锻炼的过程,同时也是交流的过程。随着公益传播的大众化发展态势,普通民众可以在自己所属的群体之内,以群体为平台、在遵循群体规范的情况下参与到公益传播中去。暴走团的群体成员尽管来自各个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身份,但是在组织开展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同属群体成员,同为公益活动参与者。

互联网时代为群体传播的发展提供了无处不在的“物理空间”,这一空间的建构,使得群体传播在紧紧联结传统的地理位置的同时,也在更大程度上了突破了时空传播的偏向,致使人们能够在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方式多、效果强的互联网时代迅速建立一个新兴的传播环境。在这个环境之中,跨区域交往,不仅突破了传播时空的局限,而且建构了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不同区域、职业、收入的群体成员都能“兵合一处”;匿名性传播,一方面使得群体成员彼此有了安全的保障,另一方面也使得群体成员在各自的身份认同之后尝试了多样化的传播交流方式;大众化公益,既赋予了群体成员公益传播参与者的角色,又为群体成员的传播交流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发展机制。故此,跨区域交往、匿名性传播以及大众化公益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群体传播制胜的三大法宝。

参考文献

①孙藜,《“飞线”苦驰“万里天”:晚清电报及其传播观念(1860——1911)》[D].复旦大学,2006,4:3

②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中信出版社,2012

③ 疏宜菲,《怀旧·记忆·城市认同:——对合肥三孝口天桥拆迁引发的怀旧潮现象解读》,《人·社会·技术:新传播革命与当下中国》[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

④乔恩·威特:《社会学的邀请》[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03

⑤邵培仁,《传播观念的断想》[J]《. 杭州大学学报》,1997(2):131-132

⑥隋岩、曹飞,《论群体时代的莅临》[J]《. 北京大学学报》,2012(5):142-145

⑦马晓荔、张健康,《公益传播现状及发展前景》[J]《. 新闻传播研究》,2005(3):23-25

⑧王炎龙、李京丽、刘晶,《公益传播四维框架的构建和阐释》[J].《传播学研究》,2009(4):19-20

⑨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80-81

诉讼法与实体法范文第5篇

一、 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民法学的基础学科地位决定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从高等院校法学教育课程设置来看,民法学为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属于必修的重要课程。民法学作为民商法基础理论,也是学习其它核心课程如商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婚姻家庭继承法以及经济法等相关课程的重要基础。

从学时上看,根据教育部的规定,设有法学专业的院校在开设民法课时,为保证民法课的教学质量,民法课课时不得少于108学时。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高等院校基于民法课在整个法学体系中的地位,民法课课时都在108学时以上,尤其是政法院校,更是超出了这个数字。此外,大部分法学院还开设了民法类的选修课和专题,大大地增加了民法课在本科教学中的比重。同时,民法在法学理论中被称为万法之基,是学习和理解民法体系中其它法律的基础,如知识产权法、商法、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经济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部门法课程。

然而,从课程设置的时间上来看,民法开设时间较早,一般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上学期就开始开设民法课,民事诉讼法课程设置时间却与之不同步,学生在民法学课程学习时根本不具备程序法知识的基础,导致民法学的教学事倍功半。因此,必须在民事实体法教学中引进民事程序法的内容,探索民法学与民事诉讼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新整合民法学的课程体系,提高民法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应用型法律人才需求对民法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法律专业人才类型的需求也日益突显,就社会总体需求来看,具有扎实的民法理论知识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在法律人才中的需求比例将越来越大,并将成为法律人才培养的主要类型。除了法官、检察官外,律师、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所需的法律人才以具有扎实的民法知识的法律人才为主。

从司法实践的现实需求来看,当今中国法院为适应审判方式的改革,呈大民事格局设置。将过去的经济庭、知识产权庭、房地产庭都改为民一庭至民四庭,四个庭均适用民法。此外,从法院受理的案件种类的数量和比例来看,民事案件数量居多,比例远远地超过了其它两类案件。这要求学生对民法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有一定的宽度,而且要有一定的深度,只有通过本科阶段对民法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方能适应实践部门的需要。

随着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广泛程度在日益扩大,更多行业和领域都急需民法专业知识理论扎实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据调查,对新型的法律项目和高难度的法律服务事项,如:反倾销、涉外贸易、网络信息、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国际法律事务等,能够达到熟练运用相关法律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法律人才稀缺,而能够从事此类法律工作的人必须有着深厚的民法学基础。

因此就社会总体需求看,具有扎实的民商法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在法律要才中的需求比例更是越来越大,并将成为法律人才培养的主要类型。为促进法学专业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缩短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进程,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学专门人才。必须改革民法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一体化教学的基本思路

(一)民事实体法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的法律人才,为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应突破原有的学科界线,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建立起一套符合当今社会实践需要的民法教学课程体系。即以民法的体系为基础,结合民事诉讼法的理论,探讨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在实践中的契合点,对民法学教学理论体系进行构建,改革民法学理论教学单项式、封闭式与民事诉讼法全然脱节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思路。

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一体化教学将有助于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学人才,在实际生活中,对于法律问题的解决是需要将实体法与程序法相互融合在一起的。任何一起民事纠纷的处理从来都是先程序后实体,只有程序的正义才能体现实体的公正,在法律适用上采取民事实体法与民事程序法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民法的应用性决定了民法学必须与民诉法相结合,才能使民法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在民事实体法教学中引进民事程序法的内容,探索民法学与民事诉讼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民法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法学专业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学专门人才。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等院校民法课程改革的一个总趋势,就是力求改变束缚着民法教学发展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突出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教学理念的变化,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一体化教学探索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民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理念的变化,正是这一趋势的反映。

(二)民事实体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民法学的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最终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方法改革思路要围绕着深化实践与强调启发性教学来进行改革。

第一、由于现行的民法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够、学生应用能力欠缺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要深化实践教学。加强模拟法庭的演练,通过模拟法庭让学生扮演将来可能担任的不同职业、职务角色,例如,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模拟解决这些角色遇到的问题,完成不同角色所担当的任务,检查自己是否已经具备解决问题,完成 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已经做好了从事这些工作的必要准备,让他们了解将来从事这些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对照自己现在的水平,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正确评价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扎扎实实学习,切实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

第二、注重启发性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去思考,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其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去思维,使学生产生新思想,新问题,新观点。强调在教学中引进比较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把具有可比较性的概念、原理、制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进行比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使用比较教学方法的启发式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从宏观上向学生介绍整个知识结构体系,重视知识结构的整体性、体系化,使学生能对知识点进行横向联合。

三、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

民事实体法与民事程序法一体化教学的关键问题是抓住民事实体法与民事程序法在实践中的契合之处,具体体现在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制度等内容当中,本文试举例说明:

第一、在基本原则制度中,平等、自愿是民法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具有基础性的原则,是整个民法理论的基石。平等原则表明了任何民事主体在民法上都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平等原则要求任何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任何民事主体都只能通过平等协商的方法设立、变更、终止它们之间的民事关系。平等原则的这些要求决定了一旦民事主体之间产生纠纷,诉诸法院时,当事人之间也必然处于平等的地位,应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是平等的诉讼主体。因此,在民事诉讼法中亦规定了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在讲授《民法通则》第3条平等原则时,需要同时讲授《民事诉讼法》第8条和第5条的规定。

自愿原则也即意思自治原则,国家不干预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它要求行为人自己行为和自己责任。民法中自愿原则所体现的思想表现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就是调解自愿的原则,当事人可主动申请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解决它们之间的民事纠纷,或者同意人民法院为其做调解工作。在讲授《民法通则》第4条自愿原则的同时,可以同时讲授《民事诉讼法》第9条的规定。

第二、法律关系是民法教学中的难点,在任何一个民事法律关系中,必然存在主体、客体、内容三个要素。民事主体是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负有的民事义务。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也是由主体、客体、内容三个要素构成。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包括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诉讼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和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如案件事实和诉讼请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根据民事诉讼法律规范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的诉讼义务。虽然民事法律关系要素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要素在内容上有着差别,但仍然具有某些方面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上将这两个内容结合起来,有助于于学生的理解。

第三、在民事主体制度中,结合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制度。民事诉讼主体是以原告、被告、第三人等当事人为核心的,这些当事人是民事权利主体,其诉讼权利和义务是以民事实体权利义务为基础的。民事诉讼中,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确定是否为当事人时需要运用民法中民事主体的相关理论来做出判断。在民法中,民事主体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相应地,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具有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二者的内涵基本一致。特别是在讲授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时,应结合民事诉讼中宣告公民失踪、宣告死亡、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案件,进行讲解分析。例如宣告死亡、失踪制度,应从实体法角度判断是否符合宣告的条件,在程序法上即为是否受理的条件。

第四、制度中,不仅限于介绍的特征、分类、权等内容,同时结合民事诉讼中的进行讲授,民事诉讼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完全适用民法中的相关规定。诉讼人始终是以被人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的;诉讼人必须在诉讼权范围内进行活动;诉讼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最终后果又被人承担;民法中的分为委托、法定、指定。在民事诉讼法中相应地存在委托人,法定人。

综上,通过重新整合民法学的课程体系,采取同步教学的方法,探索民法学与民事诉讼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民法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解决民事实体法与民事程序法教学脱节这一长期存在症结,使民法学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魏振瀛 民法 [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