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乡的景物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个山峰的名字之所以叫做“莲花峰”是因为山峰的整体看上去很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这个山峰的名字就叫做“莲花峰”了。“莲花峰”不但像一朵莲花,而且还很高呢!从下面望上去,就像这个山峰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看上去真叫人感到害怕。
“莲花峰”的山脚下就是大海了,这个大海就是海门。夏天,这里会有很多人在这里游泳。这里还是小孩子的天堂,堆城堡,抓螃蟹,捡贝壳,爬山……。玩累了,就帮助出海的渔夫们补渔网,听双手渔夫讲有关海的故事,捕鱼的趣事。
这里还有度假村呢!如果你要换衣,吃食,住行,应有尽有,保证让游客们乐不思返。
“莲花峰”上还有一位仙子”呢!她面向大海,合十,仿佛是在保佑出海的渔夫们可以个“莲花平安归来。
小朋友,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这次作文就是要“我手写我心”――用手中的笔描绘家乡美丽的景物,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感。
家乡美丽的景物很多。你看,门前的小河,屋后的小树林,村旁的大山,街两边的高楼,公路上的立交桥,海边的小岛,还有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假山亭台、小桥流水……这么多,选什么来写呢?通常是从你熟悉的、喜爱的景物中选取最能代表家乡的、最具家乡特点的景物来写。要注意的是尽量缩小范围,选材宜小不宜大,写某一个方面即可。如写《家乡的田野》《家乡的小溪》《家乡的菜园》《家乡的晨雾》《家乡的小吃》《家乡的钟楼》……
选好景物后,你得仔细观察。观察,是人体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了解事物的过程,它不仅要用眼看,还要用耳听、鼻闻、嘴尝、手摸……更重要的是用脑想,用心感受,使自己“进入”被观察的环境中,从形态、质地、大小、颜色、声音、气味等方面去认识景物,发现景物与众不同的、特有的东西。这样的观察才是真正的观察,也只有这样观察,才能感受景物的变化,才能发现景物的特点。如,大海的潮起潮落,候鸟的南来北往,立交桥的高大雄伟,大剧场的热闹欢乐,小吃的美味无穷……这时动笔,你笔下的景物才能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才能避免一般化,让读者感兴趣。
观察所得的材料,要有序地安排――选择恰当的顺序写作,才能清楚、完整地交代景物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这次作文,你可以按观察时的顺序,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出来:可以是方位顺序,以一个观察点为中心,或由远到近,或由上到下,或由左到右,一部分一部分地写;可以是移步换景,就是走到哪儿,看到哪儿,写到哪儿;也可以是按时间顺序写,如一天的早、中、晚,一月的初、中、末,一年的春、夏、秋、冬,等等;还可以是先整体后部分、先静后动等顺序描写。
【关键词】农村 生活化作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48-01
小学生学习语文除了对基本字词的识记之外,还要培养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文字表达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作文中。由于农村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在作文中经常面临困境,如语言空洞、套话过多、内容陈旧、东拼西凑等。作文和生活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为了改变传统作文教学形式,让作文教学更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教师就需要在作文教学中加入生活化元素,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以及描绘生活,让作文变得简单易于接受。以下,笔者主要对农村小学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和分析。
一、善于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是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积累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径。当前农村学生的学习资源相对匮乏,对生活的了解和认知较少,他们在写作时常常陷于“闭门造车”的困境,作文中难有精彩之处。要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就要引领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获取写作资源,无论是学校的一草一木,还是村里的河流湖泊,或是身边的家庭成员等生活中重要的元素,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学生观察时,对于某一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去研究和分析,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在思考过程中不仅仅依靠双眼,还有头脑和其他感官及时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这样才能积累写作素材,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如教师让农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仔细观察家乡中某一处或几处最有特色的景物,看看这些景物都有哪些特点,并且把这些特点一一记录下来,按照自己的记录顺序去描述。除此之外,还要写出自己对家乡景物的情感,在写作文之前做好观察准备工作,如想一想家乡的树叶都是怎样的,它们在各个季节会有怎样的变化,山峦呈现的是一种怎样的形态?为了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学生养成随时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这样学生的写作就会变得更加轻松,对生活的认知进一步加深。
二、获取生活体验,激发写作热情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据主导,但由于缺乏生活体验,他们对自己记录过的生活内容容易淡忘,导致缺乏写作的热情。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就需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置身于自己熟悉的生活当中,调动起感受生活点点滴滴的情感,让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记录生活的渴望,充分激发其写作热情,在心灵上有更多的碰撞,引起情感共鸣,这样写作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能力,从生活中获取资料,理顺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结构。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比赛活动,如拔河比赛、歌咏比赛等,并记录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获得全新的竞技体验,有同学们的尖叫声、喝彩声以及拉拉队的加油声等,激烈的活动场景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把活动过程、同学的表现和自己的心理活动记录下来,在创作时用上这些素材,自己仿佛又回到活动当中。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结合情绪体验,写作就会游刃有余。
三、在生活中抒感,描绘生活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说出真话、讲出真情。真实情感是打开作文大门的一把钥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描绘出真实的生活,并且表达出真实情感,这样的文章才更加动人,更耐人寻味,充满个性色彩。家庭是充满爱的港湾,孩子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他们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到帮助别人以及做家务的快乐。教师要求学生写关于“亲人”的话题,学生将作文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习作中流露出真实的情感,如:“同学们,我们在生活或是电视节目中会看到很多感人的亲情画面,也有很多感人的情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感受,用文字来表达情感呢?”学生从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外貌、语言以及行雍蜕裉等方面入手,描绘真实的生活,体验真实的生活,以此抒发真实情感,这样的文章更加真实、精彩。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农村的山水田园风光,家乡一年四季的不同变化,有春天的乍暖还寒,夏的赤日炎炎,秋的丰硕果实,以及冬的白雪皑皑,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就地取材,描绘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景色,发现其美感,激发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对家乡的情感。这样教学,避免了学生胡编乱造,作文空洞无物以及套路陈旧等问题,还锻炼了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我们向同学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现在就来写一写。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如果不想写去过的地方,写想去的地方也可以。
【习作指导】
小朋友,你一定去过好多地方,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带你远游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草原森林、海滨小岛……同伴和你玩过家乡的山涧小溪、果园田野、竹林菜园、高楼大厦……你心里还想着去好多地方。这些地方都是这次作文的材料,你只要从中选一处美丽好玩的还使你流连忘返的地方来写,一定能把这次作文写好。
作文时,你如果还能注意以下几点,那么,你写的地方就能更吸引读者。
首先,要抓住所选地方景物的特点。景物的特点就是这一景物与其他景物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特点,就是同样的景物在不同的时节和地点,特点也是不同的。比如花坛里的花不同,特点也不同――月季艳丽多姿,桂花十里飘香;又如不同地方的水,特点也不同――海水波涛汹涌,湖水波光粼粼;还有不同时节的风,特点也不同――春风和煦,夏风炽热,秋风萧萧,冬风凛冽,这些就是特点。
要发现所选地方景物的特点,你就得细心观察,用心体会――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看看、听听、闻闻、摸摸、走走、问问,从形态、质地、大小、颜色、声音、气味等方面去认识景物,发现景物与众不同的、特有的东西。这样,作文时才能鲜明、准确地写出不同景物的特点,才能让笔下的“地方”避免一般化,让读者感兴趣。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多媒体课件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以它独有的方式,将图片、音乐、动画、影视等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以调动学生的眼、耳、脑等感官,这样把学生引入能产生深刻感受和认识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我在执教关于“不文明行为”的话题作文时,我把大街上,墙壁上等无处不在的小广告,城市的角角落落垃圾成堆、公民随意踩踏绿地、违章驾驶等现象拍摄下来,做成了多媒体课件,把不同时间、不同处所的不文明行为照片一张张醒目地展示出来,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在孩子们的眼中已经渐渐清晰起来,并产生了自己独到的感受与体会,同学们纷纷以“墙面黑板”“五彩缤纷的门”“楼道宣传牌”“路边美味”“草地球场”“草地停车厂”“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落地桃花”“我的大奔车”等文题进行写作,个个跃跃欲试,毫不示弱,借助信息技术,轻而易举地消除了学生对写作的恐惧感。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他认为在小学阶段,观察对于儿童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一样,可以说,观察是写作文的前提。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不强,在观察事物时,总是走马观花,看个大概,不注意细节,因此,教师把要同学们观察的事物制成多媒体,可随意调节观察的节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观察,对事物了如指掌。如我在教学“我最喜爱的小动物”一课时,怎样抓住小动物与众不同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我制成多媒体课件,让孩子按先整体后部分再到整体的观察顺序,逐一展开,仔细观察,了解到动物的外形特点;然后播放动画,让学生留心观察小动物的活动特点、生活习性、人与它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等,通过细致的观察,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的习作《可爱的小刺猬》、《淘气的小乌龟》等都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小动物的可爱、有趣,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对它们的喜爱之情。我读着孩子们写的文章,忍俊不禁,一次又一次地感叹学生巨大的创作潜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写作前的口语训练
口语交际教学与作文教学两者相辅相成,新教材在编写上体现着先说后写的规律。我在教“介绍家乡景物”一课时,提前布置关注家乡景物,并将有代表性的植物、动物、风景等有关家乡的内容拍摄下来,发送到我的邮箱,我再将它们进行汇总、分析、归类、取舍,制成课件,作文课上,一边呈现优美的图片,一边绘声绘色地描绘到:“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乡吗?喜欢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美丽的家乡,感受家乡的神奇与伟大!”同学们个个瞪大惊奇的眼睛,尽情地欣赏着眼前如画的风景,啧啧的赞叹声不绝于耳,仿佛此时正置身于梦中如幻的美景中。这时引领学生讨论回答:“你们喜欢家乡的哪些方面?”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发言:“家乡有偌大的广场,天气一转暖,广场上就会聚集很多的滑冰高手,那场面真气派。”“每到春天,家乡山上的槐花开放了,引来了成千上万只蜜蜂,在花下嗡嗡地叫着。”“家乡的博物馆保存着春秋时期的车马,规模宏大,吸引着中外游客。”“我喜欢家乡的小河,河水清澈,大大小小的鱼儿看得清清楚楚。”……我又问:“一处处家乡风景,如在眼前,最让你们留恋的是什么?”学生又马上投入到积极的讨论中,有的说:“在家乡山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摘槐花,回来做菜吃的情景,最让我回味无穷,老师,我一想起来,就特别想吃妈妈炸的槐花。”……就这样,学生一边轻松愉快地欣赏,一边较完整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为下一步的写作打好了基础。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每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作家,我们要拨动起学生心灵深处那根作家敏感的琴弦,打开他们创作的源泉,联想和想象又是学生创作灵感产生的基础,因此,教要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在多媒体的演示下,教师指点学生将看到的、听到的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弄清楚,激起他们自己的活生生的思维火花来,孩子们就能创作出各种充满童真童趣的故事,语言也极富有个性化。如我在教“创编童话故事”一课时,展示了一系列动物图片和相关资料后,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就某种动物的某一个特点,展开合理的联想,出奇的想象,孩子们创编出了《蝴蝶公主》、《彩色鸟》、《骄傲的小花猫》、《跳跳当医生给旺旺看病》、《小狗历险记》等多篇人人爱读的童话故事。
五、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作文教学的评议与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