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园家园共育内容

幼儿园家园共育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家园共育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园家园共育内容

幼儿园家园共育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家园互动 个性化发展

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的办园历程中,一直致力于家园共育工作的实践和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新时期幼儿园的家园协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倾心于孩子今天的快乐成长,着眼于孩子明天的幸福人生。围绕着办园理念,幼儿园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构建出花园幼儿园特有的家园共育模式,成为打造全国学前教育的又一品牌。

一、爱与尊重――家园共育的前提

“尊重与爱”是幼儿园有效开展家园共育的前提,围绕办园理念,我园积极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模式。

1、调研与体验,家庭教育指导的依据

新生一入园,老师就通过家庭访问、发放家庭征询调查表、亲子体验活动等方式,对幼儿基本情况、家庭文化背景、家长职业、家长期望和需求作初步了解,各班根据幼儿园家长工作指导计划,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指导方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建议,把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调整修正教育方案的依据,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形成幼儿园自下而上的家庭教育指导机制。

2、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主渠道

我园家长学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教师为核心的互动。目的是通过教师有针对的指导,帮助家长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并转化为正确的教育行为。如“新生家长会”“幼儿防病专题讲座”“ 幼小衔接讲座”等。另一种是以家长为核心的互动。目的是让家长畅所欲言,分享教育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如:开学初,通过小纸条的形式,向家求意见,家委员会根据家长的意见及困惑,请有经验的家长畅谈育儿的亲身体会,叙说真情实感。如:怎样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我的保健法宝等。

3、家庭教育指导团队,家庭教育指导的桥梁

结合省立项课题,我园为家长提供了一张名片大小的家园沟通一卡通,上面记录了幼儿园家庭指导团队的电话、指导人的专长、幼儿园公共邮箱、幼儿园网站等信息,帮助家长在第一时间联系家庭指导团成员。家庭指导团成员也能直接听取来自家长的信息与需求,听取家长们对幼儿园教育的建议和想法,并将落实情况与家长进行及时反馈。

二、“1+3”模式,- - - -家园共育的保障

“1”有效的管理机制。成立了由园长、主管副园长、各班的家长代表组成的家园合作工作室,工作室下设四个职能组。家园合作工作室研究制定了《花园幼儿园家园工作室工作方案》,具体提出了工作室的目标任务、组织机构、团队工作职责、学期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让家委会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促进家园合作工作走向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

“3个模式”:

专业指导式。是以专家为核心的互动。幼儿园通过各类热点的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当前教育的难点热点问题、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等,为家长提供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科学育儿知识和经验。

交流学习式。是以家长为核心的互动。我园让家长轮值幼儿园家园共育小报的编辑,栏目有花幼印象、我的调皮宝贝、家长学校心得等,我们选优秀文章编辑到小报上,使家长不仅成为家园共育活动的参与者,而且还是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让家长成为家园合作的伙伴和教师的良师益友。

流动窗口式。根据不同家庭的情况,特开辟了“花园园所流动服务窗口”,幼儿园设立了由家园合作工作室成员轮流当值的科学育儿咨询室。同时工作室开辟了亲子阅读室,图书全由家长赠送,并有专人管理,每半年开展一次赠书活动,此活动的发起者是家长,管理者是家长,受益的是我园的每一个家庭。

三、指导与服务――家园共育的宗旨

1、利用家长资源与社区联动,让家长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

我们广泛挖掘家庭、社区各方面的人才资源、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带领幼儿走出校园,参观家乡新貌,参加社区文艺汇演,让幼儿领会家乡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社会领域的博大精深。家长参与教育环境创设,与孩子共同收集图片、照片、查找资料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近阶段的教学活动,使幼儿获得相关经验。

2、挖掘家长的职业专长,让家长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助教

我们充分挖掘家长的职业专长,如邀请口腔医生的家长进课堂,讲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请艺术老爷爷进课堂,为孩子演示捏泥人的方法;请交警家长讲进课堂,讲解交通安全知识,请消防员家长指导幼儿学习火灾中如何逃生的本领等活动,让我们的教学内容更饱满,使家园和谐统一,形成教育联盟。

四、科研与创新――家园共育的支点

1、科研引领共育策略

结合省级立项课题《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策略与实践研究》的实施,我们探索出不同类型家长沟通的技巧,初步形成了“家园沟通问题对对碰”、“家园沟通小案例”等资料;其次,为了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质量,我们在科学评价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水平的基础上,对教师进行分层培训;第三,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创意方案设计活动,集中全园教师力量,满足家长的不同需求,有效提升家长对幼儿园服务的满意度。

2、创新沟通共育平台

幼儿园门户网、教师博客――家园共育新平台

门户网开辟了“班级直通车”“幼儿天地”“教师频道”“家长频道”等八栏目,每个栏目下设多个子栏目。教师博客中的观察笔记、个案分析,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那些可爱的“小问题”,做到错时补充,达成“双赢” 的目的

幼儿园资源库――家园共育新资源

把幼儿主题活动教材用文字,音像,图片,动画等材素整理归类,搜集入库,共同开发,资源共享。“教学资源”栏目,教师上传自制的教学游戏课件:有计算课件(瓢虫找家、排序等),美术课件(剪连体小树、乌龟开店等),flash游戏(小动物怎样过冬等),内容精彩纷呈,幼儿园信息化小组成员还注意收集家长的意见和需求,增设一些她们关心,喜爱的栏目:如“亲子阅读”“网上有声图书馆”等,家长在体验网站新资源的过程中,激发了他们参与家园共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幼儿电子成长档案――家园共育新视点

电子成长档案记录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和家中生活的精彩片段,内容以文字、照片及幼儿作品为主,呈现“介绍我自己、我的作品、我的活动、我在长大、老师眼中的我、爸爸妈妈眼中的我”等版块,记录孩子在园的各项活动、精彩瞬间、童言趣语以及老师、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评价等,毕业时我们将每位幼儿的成长历程制作成光盘,作为礼物赠送给孩子们,成为孩子人生中一笔不可复制的宝贵的财富。

公共邮箱、班级QQ群――家园沟通零距离

幼儿园家园共育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家长视角 幼儿园 家园共育 研究

家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的成长变化离不开这些环境的影响。只有家长和老师相互沟通,保障双方能给予幼儿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因此,实现家园共育十分重要,这已经成为了幼儿园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对家园共育模式的认识

(一)对家园共育的理解

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家长应该与幼儿园共同合作,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成长。家长作为幼儿的监护人,应该积极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主动的与老师沟通,本着尊重和平等的态度与幼儿园协作,共同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二)对家园共育模式的理解

家园共育的实践模式是对家园共育方法的总体概括。探究有效的家园共育途径,为家长和幼儿园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方针,可以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相互协作,从而加快幼儿的成长发展。

二、家园共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教育观念的偏差

家长教育偏差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文化水平不一致,导致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观念出现偏差。一些家长单纯地认为教育只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将幼儿送进学校,就不再关注幼儿的教育成长问题;二是隔代教养,受经济和社会压力的影响,大部分家长都忙于工作,将幼儿交给老人教育和培养。由于隔代的缘故,老人对幼儿过分的溺爱,从而阻碍了幼儿的学习。

(二)家园共育没有真正的落实

在实际的生活中,家长只是每天接送孩子与幼儿园教师进行短暂的接触,在孩子生病请假的时候给老师打一个电话,这样的做法使教师和家长间的实际的交流缩减,并没有达到家园共育的作用。

三、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的有效措施

(一)有效利用传统家园合作模式

1.家访和面谈

家访面谈是幼儿园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通过家访,可以切实的了解幼儿家庭的实际状况以及幼儿的家庭教育。采用家访和面谈这两种形式,可以及时的与家长沟通,进行思想交流,以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2.家长问卷调查

进行问卷调查,可以直截了当地了解家长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的应用效果和幼儿在家里的行为表现。老师可以根据调查的结果,及时的调整工作的方法,改进工作,更好地帮助幼儿的成长和学习。

3.开家长会

家长会是面向家长的公开教育工作计划,能够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学习的内容、教师讲课的水平和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并根据以上情况,给幼儿园提出建议,进而推进家园共育模式的实施。

4.制作家园联系手册

家园联系手册,记载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记载家长的姓名、工作、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二是记载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老师对该学生的评价。对幼儿园来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清楚的了解幼儿的家庭背景,针对孩子的情况,及时的与家长沟通;对家长而言,可以根据教师在家园联系手册中的记载,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写下意见并将意见反馈给老师。之后,学生将家园联系手册带回学校,由老师根据意见给家长回复,达到了间接书面交流的作用。

5.家长开放日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每学期都会举办一天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进入课堂,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这样不但可以让家长了解了幼儿在学校的情况,还能够清楚的掌握教师的教学方法。这种做法可以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家长可以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宝贵意见,教师也可以根据家长的意见分析整理,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二)探索新兴家园的合作形式

1.创办家长学堂

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活动会直接影响幼儿以后的发展。因此,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应该聘请专家进行讲座,给家长们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根据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存在的问题,给出指导性的意见,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2.成立家长委员会

成立家长委员会,可以有效的建立家园联系渠道,更好地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积极性,使学校的管理更加民主化。在每个班级里,推选一个到两个有良好育儿方法的家长任委员会组长,组建委员会。委员会可以根据各个成员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统一的向幼儿园领导反映。人多力量大,能够更好的为幼儿园的建设和幼儿们的成长提供帮助。

3.开展亲子活动

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亲子活动,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亲子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开展班级活动,举办运动会,由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完成。这样的活动不但促进了幼儿能力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身心的健康。

4.开设网络平台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网络。通过开通网上办学,能够让家长们更加方便全面的了解幼儿园的教学过程,及时地向幼儿园提出意见,实现家园共育的目的。

网络平台的优势在于:一是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影响,家长和老师可以实时的进行沟通,交流意见。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二是通过网络平台,家长和教师可实现相互沟通,促进家园合作意识。

5.结合家长资源

根据家园联系手册,教师可以了解到家长的工作。集合家长资源,利用家长的不同的职业,给幼儿讲解更加专业的不同领域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幼儿的知识面,还可以帮助孩子树立理想,切实落实家园共育的方针。一方面,通过讲授课程,家长们可以感同身受,理解老师的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家长讲授课程,老师可以了解家长的育儿方法,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6.多角度互动

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的家庭情况,多组织一些家长可以参加的活动。例如,在周末的时候,可以让家长带孩子去动物园,让孩子认识不同的动物;带孩子去绘画,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带孩子去游泳,锻炼孩子的胆量和协调能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家长能够将孩子的成长变化记录下来,反馈给幼儿园,让老师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从而采取更加合适的教育措施。

四、结论

随着幼教改革的日益深入,不同的幼儿园都开始重视家长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共同合作。在实际的学习当中,家长应该主动的与老师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并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与老师共同督促孩子学习。通过家长和老师共同协作,为幼儿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胡碧霞.试论家园共育的实践模式[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2):84-87.

[2]吴素慧.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新方式:母亲会所[J].学前教育研究,2011,(07):67-69.

幼儿园家园共育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字】 家园共育;幼儿发展; 幼儿园保教质量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家园共育活动不仅能丰富幼儿园教育资源,也使幼儿在其广阔的家园社区活动中得到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为更好的实现家园共育,我们从创新工作方法入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换教育角色,在探索实践中加强研究与探索的力度,通过改进教育工作策略,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转变思维方式,重构家园合作模式。

以前我们做家园共育工作,总是习惯性的将家长定位在配合者或者支持者的范围内,首先想到的总是要求家长跟着幼儿园计划走,不由自主的将家长摆在了我们对面的位置。意识到这一思维的局限性后,我们将家园共育工作定位为“家庭合作关系”。家长、幼儿园和孩子是一家,共同组合新的家庭。幼儿园的所有成员像父亲,家庭的所有成员像母亲,共同为了孩子成长而努力完成这一阶段的教育目标。并非一方要求另一方应该做什么,而是双方共同来做什么,怎么做,完成什么目标,一起为孩子新阶段的成长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当家长的思维、观念和幼儿园一致后,以前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点之家长工作不配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转变工作方式,从点到面,层层推进。

从和孩子接触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由点到面的将共育理念体现在幼儿园班级活动的每个环节中,让家长一步步理解、接受这样的合作共育理念。

家长工作往往会局限在幼儿园工作内容的一个方面:例如以前的家长活动基本是集中在期初阶段的家长会活动、期中阶段的家长开放活动、期末阶段的各项成果展示活动等;或者在幼儿入园和离园环节和家长就幼儿发展进行简短的交流。现在,我们则从幼儿园所有活动中挖掘家长共育的资源,每个活动从计划、实施、小结、评析、反思,始终让所有家长全面了解、跟进、评价。这种工作思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最终受益者是全园的每个孩子,而家长因为始终亲历这一过程,所以感受颇深。

幼儿园每个班级的家长志愿者活动就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开展的卓有成效。通过几年的积累完善,成为幼儿园的家长志愿者是每个有条件的家长自觉自愿的一项常态化工作,而家长志愿者也以和幼儿园共同完成教育目标而感到自豪,和孩子共同收获教育成果。例如每个班级都有根据园本课程设置开展的“家长助教”系列主题活动,家长志愿者的身影就出现在每个节庆教育活动中。妇女节“妈妈真辛苦”之妈妈进课堂;重阳节“爷爷奶奶的故事”之爷爷奶奶进课堂;班级定期举行的“爸爸教师和我做游戏”之爸爸进课堂活动是所有孩子最喜欢的家长课堂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有生龙活虎的体育游戏、生动有趣的科学探究、动手动脑的手工操作等等。各行各业的家长都带来了和自己职业相关的拿手“绝活”,带给孩子广阔、丰富的不同体验。家长志愿者在活动前和老师共同研课、备课,其执着认真的态度也感染着我们每个教师,其设计的活动案例,经过不断的实践研讨和修订,丰富了幼儿园课程资源,提升了幼儿园保教质量。

再如,网络沟通也成为家园共育的重要方式。我们会经常利用网络直接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交流,通过网络,父母能十分详细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老师会在固定的时间通过qq群、微信圈针对家长们的困惑进行点评,快速地解决家长们束手无策的难题。这样的交流沟通,双方都觉得具体又贴心。而对幼儿而言,在家中能看到老师发来的照片或者视频 ,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这种既时尚又便捷的方式更好地推动了家长工作的开展。

3多方式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除了固定的家长学校渠道传播途径之外,我们又重点做了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

例如,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只有极少数的爸爸参与到幼儿园组织的活动中来,大多数家庭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到妈妈身上,这种现象极易造成孩子智力、心理、性格的不健康,针对此类问题我园及时的开展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专题活动,首先聘请专家向家长们进行专题讲座、通过科学的数据和理论一一阐述爸爸在家庭教育当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其次各班级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聘请重视家庭教育的男家长介绍自己在家中的育儿经验和小窍门,最后请爸爸们走进幼儿园,亲身参与由各班老师精心设计和组织的亲子活动中,这样的专题活动使爸爸们通过亲身体验知道了父亲对教育孩子的重要性,提高了育儿观念、增进了爸爸同幼儿园的联系。

这样有针对性的家长培训深受不同层面家长的喜欢,使条件不同的家长获益匪浅,家长的成长也使幼儿园获益,使家长和幼儿园共同成长。

4细心规划每个活动,突出服务特色。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这句朴实的话体现在家长工作中尤为突出。例如我们每年的新生初入园是家长的焦虑点,怎样让宝宝爱入园,家长放心的让宝宝踏入幼儿园,我们一直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将这项工作做的更加精细并温情,突出了幼儿园的园本特色。

首先,报名前制定招生工作流程,既能符合招生政策,又能满足周边社区家庭的特殊亲情;成立招生小组,其中的每个环节都有专门小组长负责制定计划要求。

其次,充分发挥家长志愿者的作用,提前了解社区内新生资源,进行分类统计;分组入户调查,了解社区内家长幼儿详细情况,正式录取后,通过教师进家门和家长进园门两种形式对新生完成100%访谈,拉近家园距离。

最后,有计划开展亲子课程。入园前一周,幼儿园举行两次主题家长会、一次班会,解决入园前幼儿发展分析、家长困惑、家园配合等问题;入园时通过半个月分批次丰富多彩的主题亲子活动,使孩子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教师有效的个案追踪,帮助入园困难的特殊幼儿顺利入园。

家园共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受益,从而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有效的家园共育活动使家长始终伴随着幼儿共同成长。所以只要我们的家园共育工作创新一点、细致一点、深入一点,树立家长工作常态化的意识,就能使家园共育收到良好的效果,促进幼儿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1.教育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003年9月 2.周红 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长沙 学前教育研究 2003年第2期

幼儿园家园共育内容范文第4篇

一、畅通家园联系渠道。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家园联系手册、家访、家长开放日及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机交谈等。但对于长期在外学习或工作的幼儿家长,我们平时接触得比较少。虽然平时家中有祖辈或亲戚、朋友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但我仍设法与孩子的父母取得联系。一般是采用书信和便笺形式,让孩子和接送的人转递给家长,向家长汇报孩子的成长情况。这种做法不仅能密切家园关系,往往也能促使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发展,起到配合教育的作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我充分利用网络直接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交流,孩子的父母能详细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而老师也能准确地把握孩子在家的表现。这样交流沟通,彼此都觉得既具体又贴心。对幼儿而言,在家中能看到老师发来的短信、邮件,甚至利用语音聊天听到老师的声音,都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这样的方式既时尚又便捷,真正实现了家园联系的无缝对接,能更好地推动家长工作的开展,以达到家园共育。

二、主动家访增进了解,促进家园共育

家访体现着教师对幼儿的亲切关怀,对家长的尊重与理解。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拉进家长、教师和幼儿园之间的联系,我利用休息时间,一一入户做家访工作。我以亲切的态度和幼儿一起谈话,一起游戏,详细地询问幼儿在家的情况,并将幼儿的家庭环境、教育条件、教育方法、家长受教育的情况、家庭成员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幼儿在家的表现等都做了详细记录。同时,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与要求。不少家长说:“孩子刚上幼儿园,您就先到家里来了,您这样认真负责任,我们就放心了。”这样就为家庭和幼儿园互相配合进行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促进家园共育

通过开学初的家长会及每月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园生活。家长开放日活动,能大大促进家长对幼儿园和老师工作的了解,使家长更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增进老师、家长、幼儿之间的亲密程度。我班的鹏鹏,由于从小娇生惯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能力都比较差。在十一月份的开放日活动中,我们向家长展示了我班的特色活动及部分教学内容。鹏鹏的妈妈看到其他的孩子们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对答如流,而她的儿子却不够专心,两次回答问题都错了,她十分着急地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比起其他小朋友差多了,我以后再也不能娇惯他了,要保持与幼儿园的一致教育,使孩子不断进步。”不少家长在参加半日开放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难怪孩子们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老师们寓教于乐,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便接受了教育,这个办法真好,我们在家也要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老师真辛苦!”等一番话,当我听到这些话时会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为进―步做好工作增添了动力。由此可见,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大大地促进家园共育。

四、通过家园之窗指导家长科学育儿,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家园共育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形成合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学前教育阶段,家园共育就是将幼儿园和家庭相互连接在一起,让教师和家长之间形成一股合力。在诸多的教育合力因素当中,家庭、幼儿园是最主要的。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家园共育的大环境,共同促进幼儿发展。那么,作为农村幼儿园的一名幼儿老师,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形成合力呢?

一、农村幼儿园家长现状分析

对于处在农村的家长来说,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农村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是由祖辈照顾,教育常常会受到旧观念、旧思想的束缚和影响,很多家长对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并不理解,家园共育的意识比较淡薄,积极性不高。因此,农村幼儿园的家长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探索符合本园幼儿和家长互动的途径。

二、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认知上存在的差异

由于农村幼儿父母工作或外出务工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照料,使他们成为留守一族。而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与现代教育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孩子的身心特点了解不全面,育儿方法认识不到位,加上受生活环境、传统思想等因素的影响,观念比较陈旧,宠多于教,爱多于严。特别是许多家长仍用旧观念要求孩子,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2.家长和教师不能很好地沟通

在农村,家长认为,交了学费,孩子就该归教师管,教育应该是教师的事情,而家长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有些家长将孩子送进幼儿园是怕孩子吵闹,图自己省事省心。对于家长来说,自己的任务就是赚钱养家,为物质生活做准备。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孩子学到知识就行了,至于和教师沟通是不需要的。出现这种状况,不仅与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低、育儿观念落后等有关,也与幼儿园对家长工作的忽视有很大关系。

3.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家园合作应该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工作。系统、周密、科学和具体的活动计划不仅是活动开展的指南,还能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然而,许多幼儿园缺乏家园合作的整体计划,幼儿园、年级、班级等几个层面的家园合作活动难以相互配合,无法持续、有效地进行。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流于形式。

三、实施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1.加强幼儿园与家长对家园合作内涵的理解

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多开展一些幼儿园家@合作教育的课程与活动,加强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教师与家长彼此有更多的了解,促进相互尊重,并找到一些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办法,有助于家园教育达成共识。

2.利用家长会,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通过家长会解读纲要和指南精神,让家长明白各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和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告诉他们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让家长明白孩子的教育绝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而且是贯穿孩子一生的教育;幼儿园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用写字和计算题作为标准来评判幼儿园和教师。

3.利用换位思考,增进与家园沟通

如今幼儿园的老师都比较年轻,好多老师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色体验,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父母的角色,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当孩子出现“挂彩”时,家长表现出的惊讶和心痛是可以理解的,而有的教师表现得若无其事,会使家长觉得老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负责,进而影响家长与老师的关系,给家园沟通设置了障碍。如果老师从孩子父母的角度出发,假如受伤的孩子是自己的,那就会很自然地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那么家园沟通就不会受阻。

4.做好通式关注,注重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