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陵十二钗副册

金陵十二钗副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陵十二钗副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陵十二钗副册范文第1篇

韦龙杰

我是一名高二学生,迷恋红学已经四年了,特别崇拜刘心武先生,但我在阅读他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时,发现他理论中的几点不足,这些我个人认为的不足之处是我在中考暑期阅读出来的,现在我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新解《枉凝眉》存在偏差

刘心武先生对《枉凝眉》的理解在我看来有一定的偏差,他的新解确实是晴天霹雳一般让人惊讶,他认为,这首曲子写的是史湘云和妙玉,让人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后来我发现,在《脂砚斋批评红楼梦》第五回中,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听了《枉凝眉》的感觉却是“散漫无稽,不见得好处”。然后脂砚斋的评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自批驳也,妙极!”也就是说,这首曲子所描写的两个人物中肯定有一个是宝玉,但是刘先生的观点违背了脂砚斋的批语,因此,这个观点值得商榷。

我个人认为,这首曲子写的是贾宝玉和史湘云。也就是说,这首曲子揭示了《红楼梦》的大结局:宝玉和湘云最后结合。为什么这样说,我也有自己的依据:关于史湘云我不想做过多地分析,重点来分析的是妙玉是否真该成为《枉凝眉》的真正描写人物。第一句是:“一个是美玉无瑕。”于是刘心武先生就认为贾宝玉仙界原型是神瑛侍者,瑛是有斑点的玉,因此这句话证明这首曲子没有描写宝玉,但是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妙玉是完全无瑕的吗?未必,她过于高傲,在刘姥姥逛大观园的时候,贾母领众人到笼翠庵品茶,妙玉看到刘姥姥一股乡土气,满口黄牙,十分厌恶,最后连刘姥姥喝过的古董茶杯都不要了。看看她是怎么和众人道别的,贾母领众人出去后,妙玉就把庵门直接关了,你看她是多么的目中无人,其实这也是她的不足之处。“无瑕”在这里只是一种完美的修饰,为了表明的是主人公的纯洁品质。第二句是:“若说没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句对宝玉后来的处境写的很到位,也就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宝玉后来娶了宝钗为妻,没有婚姻幸福。宝玉一心只想着黛玉,心里哪里有宝钗的位置。第三句是:“一个徒劳牵挂。”宝玉是一个爱牵挂的人,他牵挂太多的女性,林妹妹、宝姐姐、史湘云、妙玉等等,这些都是他牵挂的对象,但是它的牵挂是徒劳的,这些女性的悲惨命运没有因为宝玉的牵挂而有所减缓,反而显得更加凄凉。下面一句是:“一个是镜中花。”这一句没有什么好讨论的,这是作者的比喻,表明一切事物都已成为幻影,不复存在。最后一句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这一句的确能让人想到林黛玉,但是《红楼梦》文本中的很多人都有哭的习惯,不止是黛玉,像宝玉等人,哭的次数并不少于林黛玉。因此,我认为这首曲子写的是史湘云和贾宝玉,这首曲子暗含了《红楼梦》的大结局:史湘云和宝玉最后结合。

第二、刘心武红楼情榜问题

1、傻大姐在红楼情榜的排序问题

现在红学界公认的事实是曹雪芹写完了《红楼梦》,但是他的后28回全部遗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而高鹗的伪续又十分的糟糕,使得《红楼梦》的大篇幅、大整体、大过节全部打乱。其中最让我遗憾的是红楼情榜的遗失,虽然我们不能看到后二十八回的文本,但这也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探佚的机会,我觉得刘先生把傻大姐安排得太靠后,她是一个很关键的人物,贾家抄检大观园就是她拾到春意香囊引起的,她偶然拾到的香囊成了抄检大观园的理由和依据,也导致了晴雯的被撵,司棋爱情的泄漏,有的红学家也说过,“傻大姐一笑死晴雯”,其实她的笑是傻笑。傻大姐在小说中出现过多次,不止在春意香囊这件事上,在贾琏夫妇偷贾母的首饰去当这件事上还提到她的母亲,比“红楼十二官”的一些女子出现频率还多些,因此我觉得刘心武先生把傻大姐安排的位置不对,不应该把她排在最后一钗。

那她该被安排到哪里呢?根据我对《红楼梦》的粗浅认识和刘先生列出的情榜的参考,我个人觉得她应该被放在七副册,要取代炒豆儿的位置。为什么?炒豆儿其实就是豆官,她们是一个人物的两个名字,《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有这样的词句:“豆官身量、年纪皆极小,又极鬼灵,故日:‘豆官’。原中人也有唤她作‘阿豆’的,也有唤作‘炒豆子’的。”因此,这个女孩本来叫豆官,后来由于老太妃的薨逝,这些女孩子都成了丫鬟,豆官就给了探春,然后探春又给她改名叫豆童,又有人叫她“炒豆儿”等。刘先生这里又犯了一个错误:一个人物占了情榜的两个位置。而把傻大姐安排在这里比较合适。而最后一个位置就由紫绡来补了。但是紫绡的戏份是有的,在小红给王熙凤办事的时候,紫绡等人还讽刺她去攀高枝了。所以我觉得这里安排紫绡也不合适,也就是说这个情榜还不够完美,需要大的调整和补充。

2、我的红楼情榜

由于至今还没有人排出令人信服的情榜,因此我也作了一些研究,也排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情榜,但曹雪芹还在人物后面加了考语,不知是给所有的女性都加了考语,还是只给正册的女性加了考语,我没有研究得那么透彻,因此考语我没有进行试拟,下面就排出我的情榜,也算是我的一个探佚的成果吧:

情榜

降洞花王

贾宝玉(情不情)

金陵十二钗正册

林黛玉(情情) 薛宝钗 贾元春 贾探春 史湘云 妙玉

贾迎春 贾惜春 王熙凤 巧姐 李纨 秦可卿

金陵十二钗副册

薛宝琴 香菱 尤三姐 尤二姐 邢岫烟 李纹

李绮 喜鸾 四姐 傅秋芳 瑞珠 宝珠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晴雯 袭人 平儿 鸳鸯 麝月 司棋

小红 紫鹃 金钏 玉钏 莺儿 翠缕

金陵十二钗三副册

侍书 入画 抱琴 素云 雪雁 秋纹

碧痕 小螺 春燕 四儿 翠墨 柳五儿

金陵十二钗四副册

龄官 芳官 藕官 葵官 蕊官 药官

艾官 茄官 文官 宝官 玉官 豆官

金陵十二钗五副册

彩霞 春纤 丰儿 绣橘 智能 万儿

二丫 绮霰 佳蕙 茜雪 檀云 琥珀

金陵十二钗六副册

珍珠 银碟 小鹊 紫绡 碧月 嫣红

可人 媚人 偕鸳 佩凤 文花 靛儿

金陵十二钗七副册

傻大姐 坠儿 莲花 蝉姐 篆儿 臻儿

良儿 文杏 彩屏 娇杏 云儿 青儿

金陵十二钗八副册

同喜 同贵 小舍儿 秋桐 善姐 小霞

翡翠 玛瑙 灯姑娘 小吉祥 小鸠儿 张金哥

金陵十二钗外副榜

金陵十二钗副册范文第2篇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解释:

性格温柔和顺,命运似桂如兰。让人羡慕的是她虽然没有和自己喜欢的公子在一起,但是嫁给了伶人蒋玉菡也算是有福气了。

简介:

袭人,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花姓,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第二位,宝玉房里四个大丫鬟之首。原名珍珠,从小因家贫被父母卖入贾府为婢,原是跟着贾母,起先服侍史湘云几年,贾母见喜袭人心地纯良,恪尽职守,便命她服侍宝玉。

性格分析:

袭人原来出身贫苦,幼小时因为家里没饭吃,卖给贾府当了丫头。她性情中的“温柔和顺”称得上“似桂如兰”。袭人服侍宝玉细心周到,恪尽职任,她一心为宝玉前途忧虑,虽身为奴婢,却能事事为贾府大局着想,宁可自己委屈些。对她的结局,作者也有惋惜之情。

金陵十二钗副册范文第3篇

近年来,国内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验研究逐渐开展并不断丰富。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冯忠良的“结构――定向”教学实验、刘静和的“现代小学教学实验”、邵瑞珍的“学与教”的研究和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林崇德教授等人通过长达三十多年的中小学教学实践,特别是最近十多年的“学思维”活动课程实践表明,思维型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激发课堂的思维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当下的拓扑式课堂建构实验,大部分都是建于实验中的翻转课堂和探究式课堂的基础之上,将学习的掌控权交给了学生。但是我们应该看清目前国内学生的情况:不擅于提问,主动性不强,这两点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而这两点恰恰正是批判性思维训练中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两个特性:善于提问和主动独立的思考。如何在网状拓扑式课堂中训练和解决这两个问题,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

二、网状拓扑式课堂

(一)概念界定

网状拓扑结构是计算机科学概念,又称作无规则结构,结点之间的联结是任意的,每一结点都可与多点进行连结,因此必须采用路由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目前广域网基本上采用网状拓扑结构。借由这个概念建立起的网状拓扑式课堂是指将师生分别视作单个结点,通过学生彼此之间结点的任意联结,学生与教师的联结,学生自我认知结构变量及相关知识的联结,构建多点联结的以达到知识自然生成和建构扩展目的的网状拓扑式课堂。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官能发展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有效发挥教师知识的前导性,考虑学生知识建构的最优路径,简洁并且能够快速收敛,引导生成方向和容量。在不断预设、不断反馈、不断调整的进程中,实现学生知识网络的主动发展,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通过课题组成员一系列的相关课堂实验和实验结果分析报告,我们验证了最初的假设,将网状拓扑式课堂分为课前网络预习与初步思考、课堂实时学习讨论、课后思维调整完善知识网络三个部分。

没有结论的讨论是没有价值的,网状拓扑式课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能得出有理有据的合理结论。在进行文科名著《红楼梦》阅读教学时,课题组实验班级尝试采取网状拓扑式课堂构建,以系列课程来完成金陵十二钗及副册人物的人物性格分析教学。同学结合课堂讨论,对自己的课前初步思考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根据要求,将课前预习思考部分、课堂讨论补充部分和课后思维完善部分分开归纳。

此处呈现一份在人物性格分析教学完成之后学生的主题关键词阅读报告样例。

从“娶妻当如薛宝钗”到“给彼此空间”――《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阅读报告

一、课前预习思考

《红楼梦》问世至今,宝钗黛的爱情悲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黛玉何如宝钗,也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现在主流的流派大概有这么几种:

1.拥黛抑钗:大体认为黛玉真而宝钗伪,黛玉直而宝钗曲,黛玉亲而宝钗疏,黛玉热而宝钗冷,黛玉的身世、结局令人痛惜落泪,而宝钗的背景与婚姻上的胜利,叫人不服气、不痛快、不平衡。

2.拥钗抑黛:大体认为宝钗宽厚而黛玉促狭,宝钗身心都比较健康而黛玉颇多病态,宝钗令人愉快而黛玉平添烦恼,宝钗能做贤妻良母而黛玉不能等。

3.钗黛二元论:大体认为,读小说自喜黛玉,实际生活中宁喜宝钗;搞恋爱自盼黛玉,讨老婆还须宝钗;掉眼泪自为黛玉,鼓掌喝彩还向宝钗。

4.钗黛一元论:以俞平伯先生为代表,认为作者之写钗黛,是从不同角度去分写他的意中人,将二者结合起来,便是作者理想中的兼美。

小组看法中也是各执一词。我是个很现实的人,我支持第二种拥钗派。

我的看法:

如果宝钗真是“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她何以会落到如此最终孤独终老的结局呢?

曾有脂评曰“在宝卿有生不屑为此,在黛卿实不足一为”。在我看来,对弱者真切的同情,这才是宝钗行事的真正风格,也是她最终结局的本质原因。

在脂评本的后三十回佚稿中,周汝昌从脂砚斋的评语中可以推断:宝玉最后在宝钗的引导下出家为僧。宝钗为此牺牲了自已的尘世幸福,付出了半世孤凄的代价。但她却并无怨言,因为帮助宝玉解决精神之苦,在她看来,也许也是自己不能推卸的责任与使命。就像她悄悄帮湘云准备开诗社,帮邢岫烟赎回当铺的衣裳,帮母亲做女红一般。如果说她仅仅是为了赚取一个“贤惠”的好名声,就如此这般屡屡做一些利人而于己无益的事,我觉得是说不通的,更何况在客观上她也确实帮助了弱者并且并未求得回报。这就是脂批所提示的“历着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又以谓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

也许由于自小便要体贴母亲、分担家事,宝钗对于释道的“出世”思想的理解非一般人可比。从宝钗解读《寄生草》便引出宝玉一段痴语,便可知宝钗对宝玉思想意志层面的影响,其深度和重要性,远远超过了黛玉。

二、课堂讨论补充看法

老师看法:林黛玉对于爱情的追求是纯粹的,她始终和宝玉站在一个层面。而这只是浅层次的追求个性解放,一如《伤逝》,没有经济基础的爱情是没有结果的。薛宝钗的追求,非婚非恋,她追求的是个体的意识觉醒,所以在大观园中,她一直是个“姐姐”,始终看透着人生,引领着众姊妹。

同学看法:薛宝钗的屋子“如雪洞一般”,不爱“花儿、粉儿”,抽签又抽到“任是无情也动人”。她也确实是个冰人,虽看她帮助别人,但始终有种冷冰冰的距离感。

我的看法:第28回,面对元春的特别恩赏,宝钗居然“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反过来竟以宝玉被黛玉缠住为幸。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蔑视世俗权威的态度。李纨说宝钗的诗“端庄敦厚”,显得“有身份”。像《白海棠咏》“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第37回),《镂檀锲梓》谜:“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第50回)等等,均带有一种高人隐者讽时骂世,以洁身自好的意味。这种孤高愤世这也就是脂砚斋所说的“宝钗诗全是看成写身份,讽刺时事”。

三、课后完善思考与结论

薛宝钗身上所体现的是一种理性的、冷静到近乎冷峻的自我控制的精神。诚于中而形于外,薛宝钗的表现堪称是封建妇女典范的化身:进退有据,刚柔得度,行止得体,藏用俱时。这实是一种政治家的素质,能令人联想到范蠡、张良、萧何、而远远高明过伍子胥、韩信之辈。

薛宝钗之“伪”也确乎存在,“一问摇头三不知”。一如刘备,宽厚近伪,表现得越是理想越是要被斥为虚伪、被讥为刁买人心。与林黛玉的真性情全然不同,拥林派声称“我不相信”完全正确,而且旁人难以为薛宝钗辩护。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心真伪难辨,也许表现得越完美越理想越是让人难以接受。老子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宝钗的超人般的城府、冷静,也确实让人感到疏离、反感乃至毛骨悚然。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社会生活中,在哪怕是夫妻、父子、兄弟这样的至亲骨肉之间,如果想怎样就怎样,那么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就很难有长久的平稳与和谐。同时我们还会斥责这种真性情为“自我中心”。

包括作为对比来写的林黛玉,也不是全无薛宝钗精神:林妹妹初进贾府,她不是也连每饭后必过片时方喝茶的习惯规矩都改过来了吗?当因为引用了不该引用的“闲书”上的语词并因此受宝姐姐的教育帮助的时候,她不也是虚心接受而衷心感激的吗?

薛宝钗深藏人性,可我们却不能不承认,正如任性是人性的某种表现形式一样,含蓄、克制、冷静计算,乃至为了某种目的与要求而压抑牺牲自己也是人性的一种表现。正因为人之为人的多样性,我们才会有这样丰富的心灵。

我曾经那么激烈地拥戴宝钗。而如今,我只想说,给薛宝钗们一点生存空间,也给彼此一点生存空间,认可生活中那些与人无害的人性表现。

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给予学生阅读思维的空间,给他们一滴水,他们可以回馈我们一片海洋。按照《批判性思维工具》一书中提供的针对语言、历史等人文性学科的“思维能力检测指南”检测,学生的这份阅读思考报告,可以得到如下评价:

思维目标部分:

1.弄清了基本的论证目标:具有批判性地看待薛宝钗的性格特征。

2.经过课堂讨论,对于薛宝钗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不仅仅是固守观点。

发现问题部分:

1.弄清了主要问题:并非是为某个人物辩护,而要发现这个人物的人性价值与社会价值。

2.有相关性和分层分析:从薛宝钗自身、从宝钗与宝玉的关系、从宝钗与众姐妹的关系。

反思观点部分:

1.自我观点表达清晰。

2.有对同伴(包括同学与老师)观点的引用与思考。

3.有对文本自身、相关论述观点的引用于思考。

使用论据部分:

立足于文本的细节对人物性格和命运进行分析,对于引用的观点和论据做出了一定思辨性分析。

概念界定部分:

对于核心人物“宝钗”以及性格有清楚定义。对概念有经过思考的表达,清晰、公正,并具有关联性。

得出结论部分:

结论清楚并对未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金陵十二钗副册范文第4篇

香菱是甄士隐的女儿,家庭出身很不错。可惜一年元宵佳节,她被拐子拐了。从此,开始了一系列的悲剧。香菱的悲剧之所以震撼人心,不完全是因为她命运多舛,更主要是她各方面非常优秀出众,这才更令人从心底里感到悲哀。

(一)

香菱的美貌是不言而喻的,否则,薛蟠也不会为争她而闹出人命官司。书中还写道,先买了她的冯渊,本来“酷爱男风,最厌女子”,可一见了香菱,便一眼看中,立誓从此再也不结交男子,也再不娶第二个了。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从这样的侧面描写中,我们可推知,香菱定然是相貌、举止不俗的,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美丽。还有一处侧面描写也同样很巧妙。第七回中,周瑞家的说香菱“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我们知道,秦可卿乳名“兼美”,兼具书中两个极品女子黛玉、宝钗之美,可以说是《红楼梦》中最美的女子,那么既然香菱长得像她,其美貌真是随我们怎样揣想也不过分了。

(二)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提及:“香菱之为人,无人不怜爱的。”的确,香菱不但有貌,还有德,身世又可怜,贾府中同情、称赞她的人很多。比如周瑞家的、金钏儿、薛姨妈、贾宝玉等等。但最有意思的是贾琏、王熙凤夫妇对香菱的一番议论。贾琏觉得“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连这样的登徒浪子尚且觉得薛蟠玷辱了香菱,更可见香菱的悲剧之悲。而王熙凤则说:“过了没半月,也看的马棚风一般了,我倒心里可惜了的。”杀伐决断的王熙凤疼惜过几个地位低下的人?足见香菱品格端方、与世无争,连王熙凤也对她有几分同情。我时常想:为什么当有人问香菱家乡、父母等事时,她总回答“忘记了”呢?真的是忘了吗,还是往事过于痛苦令她实在不愿记得呢?人生如梦,或许对于一些无法排遣的痛苦用道家的“忘却”来安慰自己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吧。想到这儿,我不免和书中人物一样为香菱的命运叹息伤感起来。

其实怜爱香菱的又何止我们呢?我想连曹公本人也是厚爱这个人物的吧,否则为什么要把诗歌这样美好的事物赠予这个出众而苦命的女子,让她具有苦吟诗人的气质和理想主义者的光辉呢?众所周知,“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经典段落。香菱本来就有点呆头呆脑,学了诗,越发痴了。她始终是那样的天真,天真得让人心痛。薛蟠要娶夏金桂了,她不但不为自己的命运担忧,反而巴不得夏金桂早些嫁过来,“心中盼过门的日子比薛蟠还急十倍”,以为“又添了一个作诗的人了”。 夏金桂嘲笑她的名字:“菱角花谁闻见香来着?”香菱却痴痴地说:“不独菱角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香是比花儿都好闻呢。”这段文字,很让人感动。若不是有一颗“诗心”,香菱能在清早半夜领略到菱角花、荷叶莲蓬的清香吗?“根并荷花一茎香”,好一个“香”字,不妨说,香菱就是一朵纤尘不染的青莲,而那幽远淡雅的清香是从她的心灵深处散发出来的。

(三)

香菱不太懂人情世故,更不会去想人心险恶,这既是她的不幸,也是她的幸运。前七十九回中,凡提到香菱的地方,多写她利用一切机会学诗,总是“笑嘻嘻”“笑吟吟”、不谙世情的样子,总有一种很认真、很投入的“痴”劲儿。香菱与黛玉、妙玉同为姑苏人氏。黛玉虽身世可怜,却有外祖母的特别关爱、多情公子的一日三访、贴心紫鹃的知疼着热;妙玉虽命运凄凉,却也安闲地住在栊翠庵,随时可用贵重的茶具喝着清茶。而香菱呢?只是一个小妾,有着不堪回首的往事,有着痛苦难言的生活,却有依然保有着高贵的灵魂。我们何曾见过她顾影自怜?何曾听过她抱怨命运的不公?

香菱是可怜的,也是可敬的,她虽然屡遭不幸,仍天真烂漫,仍能经常体验到发自内心的快乐,仍然没有丧失体验幸福的能力。这真是非常可贵的性格。学诗,对香菱来说,更是一种慰藉,或许是上天对她的补偿和恩赐,她沉浸在诗歌的世界中,忘却了一切忧伤。都说文学是一条安魂之路,我想香菱找到了诗歌,也算是找到了内心的安慰。除了苦吟的气质,她的身上还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她不知人心险恶,竟以为同夏金桂也能谈诗论艺,她可能会因为这样被人讥笑为傻子,就像堂吉诃德追求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理想被别人笑话为疯子。可是没有梦想才是真正的悲哀,不能因为惧怕现实的丑陋就丧失了做梦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看,香菱命途坎坷,却还有追求,有梦想,叫人敬重。

金陵十二钗副册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梦,意识,文学



1、梦的性质及对其认识



《说文解字》将梦释为“从夕,亦省声,不明也”。“不明”,即梦是睡眠中的一种感觉。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梦幻之谜渐被揭示。《现代科学技术词典》解释为:“梦是睡眠或类似睡眠状态下在意识中发生的一系列不随意视觉、听觉和动觉表象,以及情绪和思维活动。”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对梦的性质认识各异,或认为梦是现实的反映、预见的来源、祛病的灵性感受;或认为梦是一种觉醒状态;或把梦视为一种潜意识活动。



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二十世纪初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是一种全新的、更富创见的心理学说。他将梦从生理学和生物学的领域引进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并对它做出科学的解释。弗洛伊德在其作品《精神分析引论》和《释梦》中提出了一整套关于梦的理论和释梦的技术。他认为梦是可以解析的,“无论如何,每个梦均有一种含义,尽管这是一种隐匿的含义;做梦用来代替思想的某种其他过程,我们只有正确地揭示出代替物,才能发现梦的潜藏义。”他通过一系列梦的科学解析,发现所有的梦都是完全有效的精神现象——是欲望的满足,这些欲望在白天受到了意识的控制和压抑但并没有被消除,夜间借助于睡眠时人的自控和监督能力的减弱,这些欲望便乘虚而入、重新复活,便形成了梦。他从梦的解析中发现了人类潜意识心理的奥秘,从而获得了一种重新审视人类意识及其产品(包括文学、宗教、艺术等)的全新的角度与出发点,并且,他将文学创作与人的病态心理、潜意识联系在一起。1908年,他的作品《作家与白日梦》将文学与梦幻之间划上了等号。这对文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虽然我们不能把一切文学作品等同于梦,但至少可以说人类有相当部分作品确实具有梦幻性质。



2、文学创作中梦的角色



自古以来,梦与文学就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梦境作为文学最富表现性的艺术手段之一,有的在创作内容上作为文学作品的描写对象,有的在创作手法上以梦境推动叙述进展,构造恍惚迷离、虚实相生的美学意境,因此产生了大批的梦幻文学作品。中华民族是一个颇爱梦想的民族,早在先秦的梦意象中就有庄子著名的“蝴蝶梦”:“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亦物亦我、物我难辨,一片恍惚迷离,“蝴蝶梦”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主题,也是古代文人感叹“人生如梦”的常论。无论是以抒情性为主体的诗词曲赋,还是以叙事性为主体的小说戏剧,以梦为主题的各种梦的形式层出不穷,如神女梦、南柯梦等,直到举世称绝的《红楼梦》。此外,梦常常作为创作、表现手法被大量应用,用于推动情节、强化心理,而且得到了受众的认同,以致有俗语称“戏不够,梦来凑”。诸如“悲欢离合,非真情也;富贵贫贱,非真境也。”之类的感叹,合梦境、文学、人生三位一体,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寓哲学、信仰于审美,感而不伤的人生观和民族性。



作家强调梦境对其创作活动的启示作用,特别是梦中获得文学灵感说更是显示了梦对文学的重要影响。中国古人对梦与文学的关系向来极为关注,如广为流传的“梦得文才”说,认为杰出文学家的文学才能、创作灵感来自梦中神授。中国文学史上有诸多“梦笔生花”的例证。如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李太白少时,笔于梦中生花,后天才瞻逸,名闻天下”;苏轼根据梦中的意境写成了一首名垂千古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因梦境的曲折、离奇、虚幻的特征,作家从梦中获得的创作灵感,往往在其作品中能够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妇孺皆知的“江郎才尽”的典故叙述了六朝时著名的文人江淹在梦中被前辈文学家郭璞索走五色笔,从此他便失去文学创作能力的故事。这些传说虽不免粗糙荒诞,但却反映了古人对梦与文学关系的探索。



梦不仅与文学创作的关系紧密,而且在文学文本组织上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许多文学家乐于采用梦境来构筑作品的中心环节。在表达主题思想方面,《庄子·至乐篇》中,庄周梦见和骷髅的一番对话,尽情地抒发了自己对死的乐观和无所畏惧。晚明著名的散文家张岱的《琅嬛文集》里,有篇《西湖寻梦·序》的短文,由梦而抒发人生感慨,饶有人生哲理,可以视作明代散文小品的一颗明珠。就文学作品的情节结构而言,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的《红楼梦》,是由曹雪芹着力敷演渲染的一个完整的梦境。梦中不仅展示“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中女主人公的不同结局,并且还预示了全书构思的最终结局:“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该书的“梦”的构思,可谓石破天惊,不同凡响。同样,在形象塑造方面,采用对人物梦境或人物无意识状态的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深层心理,披露人物在完全失去理智控制时的心理活动以挖掘其思想中最隐蔽的部分,则是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制文的重要手段。“梦”在鲁迅的作品中是一个出现频率高且接近他实际思想的材料之一,也是贯穿他一生的“核心词语”。 他在《呐喊·自序》中写到:“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可见,对梦境描写的制文形式已成为鲁迅借艺术作品构思以揭示生活真谛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梦与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学作品常用记梦的形式来表达主题、构筑情节、刻画人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由于梦常赋予文学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幻化魅力,这使得色彩纷呈的梦与文学的关系成为一个值得人们深入探讨的学术领域。



但也应看到,文学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文学与本质上属于人类本能活动的梦之间毕竟存在着较大差异,不可等同视之。梦这一特殊想象形式激发的创造作性灵感并非全是非理性的,它是理性与非理性、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显意识与潜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梦往往出现于作家长时间的艰苦思索之后,因此来自梦中的文学机遇,乃是梦与文学家“有准备的理性头脑”巧妙结合的产物。文学创作在本质上是创作者自觉进行的意识活动。正是鉴于此特殊性,一个作家在充分重视无意识所发挥的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动摇创作本质上是意识活动这一根基。



3、梦与文学在现代



梦是中国经典文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梦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梦独特的审美特性也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梦开始获得独立存在的机会。人们已经跳出对梦的真实性的追寻,开始自觉地把它当作一种特定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形式加以体会。对于作家们来说,梦不仅是创作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作形式的一种。梦诗、梦寓言、梦传奇、梦杂剧、梦散文、梦小说等文学样式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并涌现出一大批经典的梦文学作品。对中国经典文本中梦的分析及探寻梦的发展历程、透视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梦境的奥秘、发掘它们背后的文化和审美意蕴,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对于现代作家来说,他们描写梦境的出发点更为纯粹。换句话说,现代作家在作品中引入梦元素,完全是出于对其作品本身的考虑——文本的需要,这是塑造梦境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这种以文本的需要而决定取舍的标准背后,是现代作家对于梦在文学中的作用和地位的高度认可。现代作家所描绘的梦境,更多的是作为人物形象心理活动的一种变形而出现的。这种变形在作家的笔下主要用来表达人物形象本身没有意识到的无意识状态,作家往往喜欢用这种梦中的无意识状态来作为处于意识控制下的人物形象的一种补充。两种状态下的人物心理的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对于这个人物形象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刻画与塑造。这对于描写现代社会中人物复杂多变的心态是尤为有利的。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梦一直占据着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军国大事都能找到梦的印记。作家、读者,都充分地沉浸在梦的环境当中。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弗洛伊德热的出现,当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几乎都言以必称“无意识”、“力比多”为荣,这种超乎寻常的热潮为人们更好地从人文、心理的层面科学地理解梦的真实面貌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对于我们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看待梦文学也具有积极意义。但梦的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消解它的独特魅力为代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的人们虽然对于梦更为了解,但相对于古人而言却离梦意象更远的一个原因。梦本质的被蒙蔽本不是一件好事,但经由梦意象的创作和欣赏来提供一种亦真亦假,真真假假的心理氛围,使人们从中得到审美享受却是极为有利的。也正是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古代才会产生影响深远的梦文化,才会产生如此众多对全民的文化心理和审美心态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的经典梦意象。这些背景和心态,恰恰是如今梦文学所缺失的。但是人类对于梦的本质的逐渐揭示是不可逆转的,我们不可能与古人一样对梦懵懂无知;对于适合梦文化生长背景的消失,我们同样没有必要过于感伤。毕竟,梦与文学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容性。



梦,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激发创作的灵感,是文学作品的触媒或催生剂。但在通常情况下,它只是被用来作为一种创作的手段,或者说是一种形式,梦,虚幻缥缈,作者可以用这种手段或形式,直抒胸臆,以抒发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表达的感情,或籍以达到现实生活中难以企及的境界,使作品更为生色。随着人们对梦本质的进一步认识,它对人们的影响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但是梦与文学依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梦文化依然会在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

参考文献:

[1]傅正谷.中国梦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3页

[2]邹强.中国经典文本中梦意象的美学研究[M].山东:齐鲁书社,2007,第18页

[3]詹石窗.梦与道[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第64页

[4]李大敏.梦与文学[J].探讨与争鸣,1999, (9) ,第38—39页

[5]舒天.梦与人生 [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第67页

[6]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第49页

相关期刊更多

金陵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

金陵法律评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金陵瞭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京市教育局;南京报业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