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于谦的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教育
“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为实现祖国的统一与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
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
二、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
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描绘到了“儿子远行,母爱切切”的画面,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成为了千古绝唱,真切地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
四、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内容,进行全面的教育。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王安石《梅花》一诗中的“凌寒独自开”歌颂了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的梅花,其实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元代画家王冕在《墨梅》中也写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仅写出了墨梅的高雅气质,而且反映了他的人品和。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五、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边塞艰辛、悍卫的教育。
【关键词】 《倩女离魂》;郑光祖;离魂;影响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郑光祖所作的元杂剧《倩女离魂》以其丰沛的想象、绮丽的语言、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而成为元杂剧中的翘楚,历来颇受好评。《倩女离魂》来源于唐传奇《离魂记》,而《离魂记》则和前代诸多的魂形分离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倩女离魂》也显然对同时代的作品有所借鉴。《倩女离魂》问世后,一时模仿者甚众,成为了戏曲创作的一种类型。
一
《倩女离魂》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情节莫过于“离魂”,它以奇特的想象、浪漫主义的格调倾心歌颂那自由的灵魂,表达着对自由爱情的渴望。
中国人的灵魂信仰可以追溯到远古,古人认为,天地万物和人都是有精神魂魄的。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微旨》中说:“山川草木,井灶污池,犹皆有精气;人身之中,亦有魂魄;况天地为物之至大者,于理当有精神。”[1]63人们普遍认为,人的灵魂如果离开身体,就会出现梦境、影子、失神、重病等情况。在这样的观念的支配下,描写“离魂”的文学作品也不少见。灵魂出窍的故事最早大概在晋代《搜神后记》中出现,书中记载了一个“魂形离异”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个人的身体和灵魂分离,而且两者还同时出现:
宋时有一人忘其姓名,与妇同寝。天晓,妇起出,后夫寻亦外出。妇还,见其夫犹在被中眠。须臾,奴子自外来,云:“郎求镜。”妇以奴诈,乃指床上以示奴。奴云:“适从郎间来。”于是白驰其夫。夫大愕,便入。与妇共视被中人。高枕安寝。正是其形,了无一异。虑是其神魂,不敢惊动。乃共以手徐徐抚床,遂冉冉入席而消灭。夫妇惋怖不已。少时,夫忽得疾,性理乖错,终身不愈。
与此相似的作品还有《灵怪录》中的《郑生》:
郑生者,天宝末应举之京。至西郊,日暮投宿主人。主人问其姓,郑以实对。内忽使婢出,云:“娘子合是从姑。”须臾,见一老母自堂而下。郑拜见,坐语久之。问其婚姻。乃曰:“姑有一外孙女在此,姓柳氏,其父现任淮阴县令,与儿门第相。今欲配君子,以为何如?”郑不敢辞。其夕成礼,极人世之乐,遂居之。数月,姑谓郑生可将妇归柳家。郑如其言,挈其妻至淮阴,先报柳氏,柳举家惊愕,柳妻意疑令有外妇生女,怨望形言。俄顷,女家人往视之,乃与家女无异。既入门,下车,冉冉行庭中。内女闻之,笑出视,相值于庭中,两女忽合,遂为一体。令即穷其事,乃是妻之母先亡,而嫁外孙女之魂焉。生复寻旧迹,都无所有。[2]2830
稍后,在南北朝的《幽明录》中记载的庞阿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离魂的故事:
钜鹿有庞阿者,美容仪。同郡石氏有女,曾内睹阿,心悦之。未几,阿见此女来诣阿。阿妻极妒,闻之。使婢缚之,遂还石家。中路,遂化为烟气而灭。婢乃直诣石家,说此事,石氏之父大惊曰:“我女都不出门,岂可毁谤如此。”阿妇自是常加意伺察之,居一夜,方值女在斋中,乃自拘执,以诣石氏。石氏父见之,愕贻曰:“我适从内来,见女与母共作,何得在此?”即令婢仆,于内唤女出,向所缚者,奋然灭焉。父疑有异,故遣其母诘之,女曰:“昔年庞阿来厅中,曾窃视之,自尔仿佛,即梦诣阿。乃入户,即为妻所缚。”石曰:“天下遂有如此奇事。”夫精情所感,灵神为之冥著,灭者盖其魂神也。既而女誓心不嫁。经年,阿妻忽得邪病,医药无徵,阿乃授币石氏女为妻。
故事中的石女因爱慕庞阿的“美容仪”,于是,她的灵魂离开了身体去找庞阿。几经周折,终于嫁给了庞阿。这是目前可以看到的最早的离魂故事,这个故事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故事是因“情”而起。在整个故事中,没有描写男方对女方的爱慕,或者两情相悦,而只写了女方对男方的感情。由于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女方竟然灵魂和身体分离,自行去寻找男方。二是故事的离奇。囿于条件的束缚,石氏女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家里人也不会让女儿随随便便去和男人交往的,于是,她一方面受制于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她又可以让她的理想自由地得以实现。石氏女的身体还在家中,而灵魂可以去见心爱的人。这样的处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极好地调和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既没有违背封建伦理道德,又能够实现自己的心愿,是一个折中的方案。三,故事的最终结局,不是灵魂和身体的分离,而是二者合二为一,且石氏女如愿以偿地嫁给了庞阿。
《倩女离魂》及其前身《离魂记》显然都模仿了《庞阿》的故事框架,《倩女离魂》就篇幅而言比《庞阿》和《离魂记》都要长许多,它把离魂的戏写足了,并由此建立起离魂故事的新的范式。《倩女离魂》细腻地描写了倩女离魂的原因,既是因为母亲的干扰,同时也是担心王文举科举考中后会变心。而现实中的倩女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当王文举离开她后,她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中。由此,她的灵魂脱离了身躯,独自去寻找王文举。《倩女离魂》在第二折中描写了离魂如何去追赶王文举,并说明他同意带她一起进京。第三折中写现实生活中的倩女相思成病,备受情感的煎熬。第四折写倩女的灵魂和躯体的再度重合。这样的情节安排较之《庞阿》和《离魂记》显然充实多了,而且作者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主张,那就是要求婚姻自主,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倩女离魂》问世后,其情节给了后世的剧作家很多的启示,于是,这样的文艺作品也不断地涌现出来。在这些作品中最著名的首推明代汤显祖的传奇《牡丹亭》。此剧写南安太守杜宝之女丽娘因春日游园,梦见和书生柳梦梅幽会,醒后却发现是一梦,寻梦不得,郁郁而终。杜丽娘死后,判官允许她自己去寻找丈夫,三年后她在梅花观找到了柳梦梅。柳梦梅掘坟得丽娘的真身,使其还魂。最终,杜宝接纳了柳梦梅,一家团圆。《牡丹亭》的精华部分在于杜丽娘的“梦”,她渴望爱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无法得到爱情,更糟糕的是,甚至连这种可能性都不具备。她的爱情只能在梦中,一个不受现实约束的条件下才可能得到满足。杜丽娘因情感梦,因梦而病。最终是依靠了超自然的力量才得到了理想的爱情。
而汤显祖的《牡丹亭》也同样有这样的情节。杜丽娘死后,经判官许可,杜丽娘可以在天地之间自由地去寻找梦中的情人。在第二十七出《魂游》中,杜丽娘也这样追寻着柳梦梅。死后三年,杜丽娘的鬼魂来到了梅花观,这是她昔日的住所。这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还带有几分“鬼气”:
【水红花】则下得望乡台如梦俏魂灵,夜荧荧、墓门人静。原来是赚花阴小犬吠春星。冷冥冥,梨花春影。呀,转过牡丹亭、芍药阑,都荒废尽。爹娘去了三年也。伤感煞断垣荒径。望中何处也?鬼灯青,兀的有人声也啰。
【小桃红】咱一似断肠人和梦醉初醒。谁偿咱残生命也。虽则鬼丛中姊妹不同行,窣地的把罗衣整。这影随形,风沉露,云暗,月勾星,都是我魂游境也。到的这花影初更,一霎价心儿瘆,原来是弄风铃台殿冬丁。好一阵香也。
杜丽娘忽听有人叫她的名字:“不由俺无情有情,凑着叫的人三声两声,冷惺忪红泪飘零。呀,怕不是梦人儿梅卿柳卿?俺记着这花亭水亭,趁的这风清月清。”原来是柳梦梅拾得杜丽娘的春容图后,日夜想念,时时呼唤,他的痴情深深打动了杜丽娘:“那声音哀楚,动俺心魂。”“是他叫唤的伤情咱泪雨麻,把我残诗句,没争差。”杜丽娘经过三年苦苦地寻找,终于找到了朝思暮想的柳梦梅。她不能再和柳梦梅错过了,她要和他“完其前梦”。杜丽娘主动地找到柳梦梅,诚挚率真地表白了自己的爱情:“奴年二八,没包弹风藏叶里花。为春归惹动嗟呀,瞥见你风神俊雅。无他,待和你剪灯临风,西窗闲话。”“幽谷寒涯,你为俺催花连夜发。俺全然未嫁,你个中知察,拘惜的好人家。牡丹亭,娇恰恰;湖山畔,羞答答;读书窗,淅喇喇。良夜省陪茶,清风明月知无价。”柳梦梅见画中美人真的出现时,只疑是梦:“小娘子夤夜下顾小生,敢是梦也?”杜丽娘说:“不是梦,当真哩。还怕秀才未肯容纳。”柳梦梅喜出望外:“则怕未真。果然美人见爱,小生喜出望外。何敢却乎?”苦苦寻找的感情终于有了着落,杜丽娘甚感欣慰:“这等真个盼着你了。”
孟称舜曾将《倩女离魂》与《西厢记》、《牡丹亭》相提并论,说它“酸楚哀怨,令人断肠。昔时《西厢记》、近日《牡丹亭》皆为传情调,兼之者其剧乎。《牡丹亭》格调原祖此,读者当自见也”[3]。此语甚有见地,一语道破了彼此间的承继关系。
1、若无宽恕,生命将被无休止的仇恨和报复所控制。我真的无意伤害你,真的很想与你和好如初,请原谅我吧。
2、虽然我常常惹你生气,但这并不是我的本意。我是多么的爱你,爱到连生命都可以舍弃。
3、对不起,昨天不是有意气你的,你还好吧?在家干什么呢,没有生我气吧?
4、什么样的话语都代替不了我愧疚的心情,我该怎样才能得到你原谅呢?
5、我的手机会一直为你开着,如果你肯原谅我,随时可以联系我。
6、对不起宝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7、对不起,是我伤了你的心,我悔恨万分,害怕面对你凄然的目光。
8、虽然我们时常吵架,还有对你所说的话,都是一气之下所说的气话,但在我心里还是很爱你。
9、假如昨天有什么得罪了你,迁怒了你,那我今天来道歉,使明天你我同在一把雨伞下。
10、对不起,这两天惹你生气了!不是有意的,原谅我吧!别往心里去!
11、请接受我真诚的道歉!对不起!
12、也许是缘分,我们都不愿伤害最不愿伤害的人,但还是发生了,相信我,因为我爱你,让我们彼此好好珍惜!
13、所有的理由和解释都是苍白无力的,我选择在沉默中等待你的原谅。
14、你的无心伤害,伤的是你,痛的是我。
15、难道你不能容忍一个爱你的人犯的一次错误吗?如果你可原谅我,我将用我的实际行动来弥补我的过失!
16、我知道。你一定是生气了。因为我看到:你的头发炸起来了。
17、很想和你去吹吹风,吹掉我给你的不愉快,只留下我给你的开心。
18、原谅我吧!我知道我错了,你若不能原谅我的话,那就不断的打电话骂我吧!我愿意被你骂到老!
19、这次真的很抱歉,希望你能原谅。
20、我已经不再生你的气了,象我这样胸襟开阔、德高望重的人肯定会原谅你还在生我的气的!
21、如果我的问候打挠了你我很无奈;如果你我相处是种负担我很痛心;如果心的距离已经远离我很遗憾;如果一切已经过去请你明示。
22、一颗傻傻的心,在痴痴的等着你的原谅!
23、希望你能接我的电话,有什么事,可以说,好吗?亲爱的。我等你的电话。
24、亲爱的,我错怪你了,原谅我好吗?
25、如果一句“对不起”能化解所有怨恨,那我说,但,不是由衷的;如果一句“我爱你”能表达一切情感,那我说,但,不是假意的。
26、终于体会到了五内俱焚的痛楚,只盼落崖的感觉在嘭然落地声中结束!
27、愧疚的我不知道该怎样开口,但还是要说声对不起。
28、吓着你了吗?只是一个小玩笑,别介意哦!
29、我不好,我检讨;我不对,我有罪;是我错,我该过。亲爱的,请你原谅我!
30、我错了!娘子温柔贤淑,持家有道,知书达理,是我不懂得欣赏,我对不起你,请你原谅我!
31、我已彻底想通了,也许一直以来我给你压力太大了,我知道你也很苦,很累。()有些事,你有你的难处,你的苦衷。
32、无心让我伤害了你。我的心里也不好受!希望你能理解,可以给我一个改过的机会!重新开始接受我!
33、也许是我不懂的事太多,也许是我的错,也许一切已经慢慢的错过,可我依然期待你的谅解和呵护!
34、在这我真诚地请你原谅,别生气了好吗?
那么责任呢?所谓责任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义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而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担负的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自觉态度。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既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又影响自己工作的成败。教师的责任心主要表现在教书育人上,它是驱使我们做好工作的动力,但它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展示,而是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中体现,具体表现为:
一、爱岗敬业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它把野蛮变成文明,把无知变成渊博。”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些人把名誉、金钱、权力看成是衡量一个人价值高低的砝码,朝思暮想、梦寐以求地去追名求利。而教师,依然是两袖清风,在付出与物质回报上,似乎永远不能等同,但他们总是无怨无悔,无私奉献,只因为他们怀揣梦想和责任,有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有一颗“鞠躬尽瘁”的决心。他们懂得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在平凡、琐碎乃至忙碌中,享受不平凡的乐趣!正所谓选我所爱,爱我所选,永远以一种乐观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扛着自己身上的担子,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默默做着贡献,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爱岗敬业”吧!
二、热爱学生
每当我读到那句教育名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时总忍不住感叹,这是何等高的教育境界!同时更为自己还有同行们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但是像母亲一样爱别人的孩子,却是圣人的行为。”老师不是圣人,但特殊的职业却要求我们像母亲一样爱每个学生,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国家的未来,更是为人师者的一种幸福的奉献。这种奉献表现以我的理解和体会,具体如下:
倾听,关爱学生的开始。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盼,倾听就是爱!倾听他们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酸楚,倾听他们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渴盼,倾听他们内心的不满和对外界的欣赏。总之,倾听是关爱学生的开始,也是关爱的一种方式。倾听让你接近学生让你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可以帮助你因人施教、有的放矢。爱学生就必须做真诚的倾听者,否则,就算不上爱学生,更无所谓对学生负责任。
尊重,关爱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是学生一生中最信赖、最崇敬的人。学生也渴望老师的爱和尊重,特别是后进生,他们时刻承受着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甚至社会的压力,存在着较严重的消极乃至自卑心理,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信任与尊重,从而找回自信。我想,每位有责任感的教师都是爱学生的,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健康成长,今后能成为祖国的栋梁。然而真正的爱不是束缚,也不是放纵,爱应当从尊重开始。尊重就是接纳,接纳优点也接纳缺点。
但接纳优点容易做到,可是怎样去接纳他们的缺点呢?首先要认清学生的人格可塑性是非常强的,他们都是本质不坏的璞玉。其次,人无完人,没有谁能做到完美无瑕,我们的责任就是尽力减少他们的缺点,让他们的优点越来越多。第三,缺点的改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尽量做到包容,看到他们在努力。第四,多看优点,弱化可容忍性的缺点,强化优点。
信任,关爱学生的关键。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孩子在充满宽容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耐心;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信;在充满认同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爱惜自己;在充满被接受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爱惜这个世界;在充满被肯定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立志定向。”
作为教师,如何适应孩子的需要,做一个家长信任的教师?我觉得,首先应该从对学生的信任开始。只有信任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上进的动力,从而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树立教师的威信。尤其当学生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老师应鼓励、安慰他们,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正确处理。
三、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教师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必须学会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在全面提高自己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上下功夫。“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本身应该有一桶水”,这句教育名言在今天似乎已远远不够了,现在的教师应该像自来水像甘泉一样,取之不尽,回味无穷。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引领孩子们认识世界,适应社会。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会的老师。这句话虽然说得绝对了些,但它也有某种程度的真理性。学生们的个性差异是客观现象,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或是歧视成绩差的学生,而要充分地尊重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名学生。
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识与品德永无止境,至真、至善是教师一生的追求。古往今来,从教人员无论社会上称之为“先生”还是呼之为“教师”,无论众人评定他们社会地位是高还是低,无论领到的薪水是多还是少,在人们的眼里,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是倍受世人尊重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也都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关键词】语言迁移;语用失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既而影响到人们的思维形式和语言结构的差异。同时语言也是人们在社会中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科学,也是一门十分复杂的艺术。
一、语用失误
Thomas (1983: 96)指出“只要说话人所感知的话语意义与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或认为应该为听话人所感知的意义不同,这时就产生了语用失误。” 何自然(1997: 205-206)认为“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performace errors),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事实上语用失误不是语法层面或者句法层面上的错误,而是受社会、文化、认知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语用层面上出现语言使用的不得体与不切适。本文主要是从语言迁移的角度来论述语用失误的原因及对策。
二、语言迁移
迁移是个心理学术语,最初仅指先前的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现在一般认为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著名的二语习得者Odlin总结了二语习得领域数十年来的语言迁移现象研究,给语言迁移下了一个简明而精确的定义:Transfer is the influence resulting from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ny other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reviously(and perhaps in-perfectly)acquianted.(由于目的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尚未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存在共性和差异,由此而造成的影响被称为迁移)。Rod Ellis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有时会带来负面影响,由此而造成的影响被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负迁移指的是一语言的知识对另一语言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即发挥阻碍的作用。
三、语用失误原因及对策
(一)常见的语言语用失误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何自然1997: 206)
1)将汉语的表达方式直接套用在英语上,不懂得英语的表达方式,套用母语的表达结构。
例:商场售货员一般问“请问您需要什么?”,这是很正常且自然的表达方式,但是遇到外国客人,他们同样会问“what do you want?”, 这显然是典型套用母语表达的习惯,在英语中却是不礼貌的问话,我们应该问“Can I help you?或者What can I help you?”.因此我们发现这种干扰的发生也许是因为两种语言之间的同或异,两种语言之间存在某种互相联想,即讲一种语言的时候使用另一语言的规则。
2)违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语言习惯,误用了英语的表达方式。
例: 中国学生十分注重礼貌,想向别人求助的时候会说“对不起,能打扰您一下嘛,能帮我搬一下这个箱子吗?”,因此他会对外国友人说“I am sorry, could you help me carry the box?” 此处学生应当用“Excuse me.”学生混淆了“Excuse me.”与“I am sorry.”的同义表述法。
3) 受“负迁移”的影响,滥用完整句。
例: 迎客的时候中国人常说:“欢迎,请进”,“welcome, please come in”外国友人也能明白并欣然接受,送客的时候中国人习惯说:“再见,慢走哟。”与此同时对友人说“goodbye,walk slowly”, 这就是英语初学者将母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迁移到英语中,导致语用失误,其实西方人大部分会说“goodbye and good luck”。
4)由于思维方式不同,只了解字面意义,弄不清说话人的真正用意。
例:一位经常旷课的学生接到老师的电话“Are you ill again?”学生回答“Yes.” 此时,老师并不是想要学生肯定这一事实,而是想让学生陈述一下没有来上课的理由。学生只了解了字面意思,而没有弄清老师的真实意图。
5)已经习惯汉语母语的表达,从语音到句法,从词义到语用,将汉英词语等同,造成失误。最常见的失误就是“红糖”、“黑咖啡”。
(二) 教学启示
1)发挥语言正迁移的正面效力。
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一味排斥母语来学习外语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践证明,母语对目的语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我们常讨论的正迁移作用。在我们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如果能适时运用母语,发挥母语的正面影响,便能加速英语学习的进程。
2)创设充分的适宜情景,将负迁移的影响降低。
在有可能发生负迁移的地方或时候,老师应好事前的启发诱导工作。尽可能创设适宜的实际或虚拟情景,让学生产生丰富联想。并有效借助于各种现代化教具多媒体,通过教师的形象生动的描述,使学生进入英语环境中,把想象与思考交融在一起。
3)耐心指导学生认真分析比较,实现正面迁移。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反复比较,积极思考,找出语言知识的本质特征,辩别语言差异,寻找实现正面迁移的主体关联内容,促进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引导学生将新知识纳入语言系统之中,弄清它的正确归属点,避免已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干扰。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选读》.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3]邵志洪.《英汉语研究与对比》.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4]何兆熊.《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5]贾育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李观仪(主编).《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