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语文资源站

中学语文资源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语文资源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学语文资源站

中学语文资源站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中学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经历五千年的历史演变,形成了丰富而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全力参与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由于全国各种媒体的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成为家喻户晓的热门词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是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语言学科,与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应秉承与时俱进和创意创新的时代改革精神,在不断倡导经典篇章夯实语言基础的同时,借助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和重要意义。

2012年初,《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明确了新的中学语文教学要求:“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1]这为我们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语文学科教学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方针指导。

从我国非遗保护现实来看,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主要包括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2]其实质就是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具有独特性、活态性、流变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综合特征。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学者专家便开始了抢救性的保护运动,拯救受现代工业文明冲击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21世纪,党和政府集全民之力,自上而下,有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全面普查,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抢救和恢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已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87万项,评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219项,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项,认定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88人,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1个,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1个……[3]这些数字,显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巨大艰辛与喜人成就,同时也为我们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和现实保障。

从中学生心智发展视角来看,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的心智已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另外,中学生好奇心强,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探求新奇的欲望。这一阶段正是获取知识、扩展思维、开阔眼界、定位人生、提升自我的重要时期。因此,借助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可以把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好奇心激发出来。正如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所指出的:“语言不仅是语言文字的练习使用,更是一个接触其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的机会。”[4]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可以为营造完整、立体的文化氛围。

关于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应遵循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及中学语文的授课规律,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础而进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指出,教育应该培养青少年“对文化多元化的尊重,这种宽容不是建立在被动地接受基础之上的,而是建立在积极的、热情的了解、互相尊重和理解基础之上的”。[5]因此,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也要立足这一基础。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无论是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还是民俗活动、节庆礼仪、传统手工艺技艺皆可成为教学资源,具体到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当中,主要作以下两种尝试:第一,在经典文章讲述时,除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外,也可开展与之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讲述及评析。例如教师在讲授鲁迅的《风筝》一课时,很多时候更侧重于引导对作者当时心境的揣摩和社会背景、骨肉亲情的阐述;在此可引入对我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项目――传统风筝的介绍与延伸。通过对风筝历史渊源、制作技艺及传承发展的阐释,开展情景教学,由物及人,拉近中学生与文章作者的距离,由对风筝制作技艺的好奇引发学生加深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此外,还可拓展语文课外教学,开展学习风筝技艺、体验风筝习俗的活动,给学生外出考察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及对风筝的感悟。这样做既可避免传统课堂仅仅局限于灌输式教学的尴尬,又可把握中学生逆反、打破常规的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在语文课的主动参与度。

第二,在讲述经典文章时,穿行当代对传统文化的解读,锻炼中学生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创新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述《木兰诗》一文时,可穿插介绍我国木兰传说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民间文化的丰富性;组织学生观看美国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并以动画片为引子,激发学生利用文化资源进行想象的创新意识。在这一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述动画片《花木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使中学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陈旧、语文学习“无用论”的看法得到一定的纠正。另外,就课文《木兰诗》和动画片《花木兰》的对比,还可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动画业的看法,由此也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经典、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情感,为学生的未来成长指明方向,为学生成为未来致力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埋下希望的种子。

可以说,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具有多重意义。对中学语文课程教学而言,借助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别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可以丰富中学语文教学手段,既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营造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活态文化的魅力,又可以带动单一的课程教学向以课程教学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方向转化,使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被动思考的教学模式向教师引导、学生由好奇心引发主动观察、思考、实践的模式转变。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言的掌握与运用,但学生的文化观念较弱,许多学生感觉文化知识天天学习,只能利用所学知识勾画语言文字“心游万物”,勾画文字所描绘的内容,有些文化遥不可及、无法触摸。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不能不说是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的遗憾。利用活态的、解读性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语文课程教学不失为弥补以上缺憾的有效方法。在利用学生身边的、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例子配合语文课文内容的讲述过程中,学生既可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又能提高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为经济全球化下接受多元化教育,了解文化的复杂性,加深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理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也能提高中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文化责任感。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而言,国民教育作为青少年成才的重要载体,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传承的重要形式。近年来,面对各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许多地方县市已将地方区域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中学教材;文化部也积极与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协商,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活动。这些举措契合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保护”的定义界定为:“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6]维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得到传承、弘扬和振兴才是保护的真正本意。在中学语文教育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标准课程教学中,改变了过去人们仅通过单一的文化旅游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误入文化贬值的思维逻辑理解,它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探索。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7]在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如何科学地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还需要继续深入探究规范合理的机制,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加强有效方式方法的探索,为建构多元化、多层级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加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有效结合提供更加规范的学理性支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DB/OL].教育部网,.

[2]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53.

[3]马盛德.生产性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DB/OL].新浪财经,http://finance.省略/hy/20120108/1047111512

19.shtml.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07.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06.

中学语文资源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资源;综合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10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开掘语文课程资源的途径,使我们的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生活,具有长久不息的生命力;同时,要做开发与利用资源的有心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下面,笔者谈谈对农村初中如何利用教学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认识。

一、充分利用农村优势资源,加强实践体验

农村地区虽然各种条件落后,尤其是目前使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资源方面更显贫弱,但相对城镇来说,农村也有独特的资源,如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等资源又明显优于城市学校。只要我们用心挖掘,也能收到令人惊喜的效果。例如八年级下第二单元“寻觅春天的足迹”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要求对活动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改编,将学生分成三组:人物组、动物组、植物组。各组要在上课前两周内完成各自的任务,在实际观察的基础上呢,记录下春天的足迹。在记录方式上,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文字、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制作成幻灯片或者编写日志。具体如动物组:可选择农村中常见的两三种动物作为观察对象。记录记录它们在春天到来时分别有着怎样的活动变化,或是记录它们的声音。植物组:可到自家的菜园或每天上学途中的田埂上,选择选择一两种小草、蔬菜或花朵,每天用图片的形式记录其成长的过程。人物组:春天到来时人的活动也是有变化的,如衣着、活动场地、精神面貌以及在田间劳动的项目等。组员需要随时随地加以记录,有的还需要跟踪记录。然后,成果展示,主要由学生利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一切不仅表现在课堂上,而且在搜集、记录、整理有关春的信息的过程中。学生们共同分享了春的知识、春的信息,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对自己熟悉的农村的认识。

再如八下第四单元“到民间采风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有着非常好的实践条件。笔者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活动主题。首先,笔者将学生分成五组:传统节日、婚丧嫁娶、风味小吃、民谣集锦、农谚精选。然后上课前几周,学生制定计划并分组“采风”。这一点农村学生有着独特的优势,他们在时间和地点上比较自由。大家都来自农村,可以随时随地展开实践活动。其次,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走街串巷到民间采风,并做好记录工作。最后,课堂展示,共享采风成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认识这些民俗文化,从而形成正确的文化审美观。学生虽然长年生活在农村本地,但并不一定对它很了解。当他们深入到其间的时候,突然发现本地的乡俗风情竟然也如此意蕴丰富。正是活动贴近生活实际,才让学生的文化视野更加开阔,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栖居地的热爱之情。

二、扬长避短,拓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综合性学习的教材已不再是课本上的材料,学习的空间也从课堂扩大到了家庭、社会、自然。然而农村中学由于实际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得综合性学习障碍重重。教师要摆正教材在教学中的位置,应以教材为依据扬长避短寻找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契合点,开发课程资源,大胆对教学资源加以符合实际的整合与开发。比如七下第二单元“黄河,母亲河”,因为距离我们较远,我认为开展这个活动,大部分学生只能借助有限的资料积累相关知识,学生的体会也不会很深。于是笔者在让学生了解必要的黄河知识之后,结合当地的实际,我们离长江比较近,就将综合性学习拓展为《长江,我亲爱的长江》。活动分为:1. 分小组搜集与长江有关的地=地理知识、历史知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然后将搜集的信息加以整合,设计成竞赛题,组织学生进行长江知识竞答。2. 调查长江(家乡所在地域段)水质情况,此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初次学习写调查报告。3. 收集关于长江的名篇佳作,或自己直接创作,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画或音频文件,然后进行朗诵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长江的感情。4. 保护长江,保护水资源。学生写宣传标语、设计公益广告画等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理性认识,同时还能享受到创作的乐趣。

再如九年级下册“关注我们的社区”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基本都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许多村落还没设立社区。笔者将此次活动分为两项内容:“看看我们的村庄”、“我为村庄做贡献”。第一项活动,主要让学生调查、考察自己所在村庄的环境现状。第二项活动可以在第一项活动的基础上展开或独立展开。如寻找身边的不文明现象,针对这些不文明现象,学生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且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共同为消除不文明现象而努力。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在实地调查后,写一份倡议书。通过这样的活动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同时,树立社会责任感。

三、因地制宜,开发利用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等。农村学校的语文课程资源在图文、影视、会议、场馆、街道等资源方面明显劣于城市,尤其是目前使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资源方面更显贫弱;但农村学校在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等资源又明显优于城市学校。对乡土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爱自然、爱家乡的感情。如七上第三单元“探索月球奥秘”,这项活动对信息量相对闭塞的农村学生来说较难开展,因此可以在不改变单元内容主题的前提下改为“农民如何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事”;七下“戏曲大舞台”改为“家乡戏欣赏”;七下“马的世界”改为“身边的动物”;八上“说不尽的桥”改为“家乡的桥”等等。

当然乡土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开发与利用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还是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要求。如必须遵循教材的主要内容与教学宗旨,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灵活变通,才能把可能性的乡土资源转化成为我所用、现实可行的课程资源,然后再结合课标要求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