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投资分析

投资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投资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投资分析

投资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阳光私募公募基金优势

阳光私募基金是借助信托公司发行的,经过监管机构备案,资金实现第三方银行托管,有定期业绩报告的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基金,其与一般私募证券基金的区别主要在于规范化,透明化,由于借助信托公司平台发行能保证私募认购者的资金安全。

一、阳光私募与公募基金的区别:

募集对象:阳光私募是向少数特定合格的投资者发行,阳光私募要求300万以下的个人投资者最多50人。公募基金是向广大社会公众发行,对参与人数没有限定。

募集方式:阳光私募采用非公开发行,公募基金采用公开发行的方式;非公开与公开的区别在于:一是非公开发行对象是特定的,即其发售的对象主要是拥有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的机构投资者及其他专业投资者;二是非公开发行的发售方式是有限制的,即一般不能公开地向不特定的一般投资者进行劝募。

信息披露:阳光私募的要求比较低,因而具有较强的保密性;而公募基金信息披露要求非常严格,投资目标、投资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当然阳光私募也会对投资目标及组合进行披露,但主要是用于和投资者的沟通,是主动进行披露。

投资限制:阳光私募主要根据私募协议而定,而公募基金在发行之前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及基金种类的匹配上都有严格的限制。

业绩报酬:私募基金除了收取固定的管理费外,还收取超额业绩报酬费。公募基金仅收取固定的管理费。

投资门槛:阳光私募通常为100万元,而公募基金的门槛为1000元。

监管机构:阳光私募因为是通过信托的平台发售,其监管机构和信托一样,受银监会监管,而公募基金由证监会监管。

二、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的业绩比较

首先比较一下2008年至2011年每年收益率最高的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

从上表可以看出,无论是熊市还是牛市,收益最高的私募基金都取得了正的收益,其收益率远高于同期公募基金呢。

根据融智私募网公布的阳光私募基金指数与晨星公司公布的公募基金指数相对比,自2008年以来,阳光私募基金指数一直高于公募基金指数,三年来的累积差额已接近20%,表明阳光私募的平均收益率也高于公募基金。

此外,2011年排名前十的基金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亏损,即使是排名第一的博时主题行业基金亏损幅度也高达9.63%。相反,私募基金方面,排名前十的私募基金都取得了正的收益,呈瑞投资的呈瑞1号取得了高达29.36%的收益。

面对阳光私募卓越的业绩表现: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阳光私募能够获得如此高的回报?其相对于公募基金的优势是什么呢?

三、阳光私募的优势

(一)激励机制良好

根据《基证券法规定》,公募基金管理人的收费=基金前一日的净值×收费率×1/365,其收入与基金的规模直接相关,与基金收益率无直接的关系。这种收费方式首先会导致基金重视相对收益,忽视绝对收益,只要自身收益相对于指数、相对于同行不错,就能够促进自身规模的扩大,获得高额的管理费。比如今年的博时基金,虽然亏损百分之九点几,但是仍然排名第一,其规模也能够迅速扩大。注重相对收益也导致基金在投资是随大流,很难将自己独立的投资见解应用到投资决策中去。其二是导致有的基金公司重营销而轻研发的局面。第三导致基金公司在短时间内抬高资产净值以获取较高的管理费用,临近分红时,又迅速做低净值,减少分红。

而私募基金,基本不收取固定管理费或很少的固定管理费,主要依靠提取超额的业绩费。当私募基金产生盈利时私募基金管理人会提取其中的20%作为回报。并且超额业绩费只有在在私募基金净值每次创出新高后才可以提取。

所以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利益和投资者的利益是一致的,只有投资者赚到钱,私募才能赚到超额业绩费,因此私募基金需要追求绝对的正收益,对下行风险的控制相对严格。

(二)阳光私募管理人投资经验丰富

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培养路径基本为证券或基金公司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有些人做了一年研究员、一年基金经理助理,或者做2年研究员就可以提升为基金经理。甚至一些学历条件更具优势的海归,则前面的环节都免掉,上来就操刀管理。

根据Wind数据库统计,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不足1年的占到基金经理总数的近3成,而从业经验在10年以上的,还不足1%。不少基金公司临阵缺将,只能把从没有过从业经验的研究员或者分析师直接提拔上来“充门面”,80后的基金经理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人均任职年限为1.55年,基金经理平均任职时间超过3年的基金仅有22只。

而私募方面,首先阳光私募的基金的经理大多数从业年限超过10年,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对市场也有较为深刻的认知。

第二,阳光私募能否成功发行,取决于基金经理的投资经历。因此阳光私募的基金经理都有卓越的投资经历,在资历及对市场的理解,阳光私募的基金经理是远胜于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的。

第三,阳光私募还存在风险承担机制,即基金经理自己持有基金一定的份额,当基金出现亏损时,一旦发生亏损,这部分将首先被用来支付。因此阳光私募的基金经理都有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

(三)决策机制有效

投资的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没有规模效应,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明星基金经理的对基金的收益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公募基金方面,公募基金投资决策程序需要层层上报,最后才可以形成。在选股上,基金经理也受到限制。比如在华夏基金,王亚伟肯定具有较大的自由,但是其他基金经理想有他这么大的自由肯定是不可能的?第二个方面,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还收到严格的外部监管,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是戴着镣铐跳舞,有时候甚至即合理也合法的事情都不能做。从上面两个方面来说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收到的限制还是挺大的。

私募方面,私募的决策程序比较简单,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在决策中起着支配作用,能够发挥明星基金经理的才能。这估计也是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做出业绩后就跳巢到私募的原因。

(四)仓位灵活

股票型基金的仓位有着严格的限制,就是持有股票的仓位不能低于60%,因此即使市场下跌时,公募基金也必须持仓,较为被动。

第二个方面,公募基金还有双10%的仓位上限,即基金对某只股票持有量不能超过其总股本的10%,同时基金投资于某只股票的仓位也不能超过基金资产的10%,导致基金即使非常看好某只股票,也不能过多的持有,影响其收益率。

而私募基金并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在市场行情不好时可以选择较低的仓位,甚至空仓。对某只股票较为看好时,持仓也可以高于10%。对自身仓位限制的阳光私募主要也是基于防反黑天鹅事件的一种主动选择。总的来说,私募的仓位在灵活性上是远高于公募基金的。

(五)船小好调头

公募基金的规模较大,由于又受到10%的仓位限制,缺乏发掘小盘牛股的动机。例如一支10亿规模的基金,如果投资1000万到某只小盘股获得了1000万的收益,收益率也仅仅上升了1%,而基金的大部分资产还得配置到大盘股上去,因而其精力也得放到大盘股上去。因此其缺乏去发掘小盘牛股的动力。

私募基金由于规模小,发掘到小盘牛股能够给基金带来收益率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有发掘牛股的动力。金融学上的历史统计来看,小盘股剔除风险后的收益率是高于大盘股的。同样,如果要寻找一支三年10倍的股票大家肯定会到小盘股中去寻找而不会到大盘股中去寻找。

阳光私募相对于公募基金的规模较小,仓位灵活,能够跟随市场热点,加上基金经理丰富的投资经验,也能把握住市场热点。

(六)其他

信息披露:公募基金需要定期披露,容易暴露动向,引起市场哄抬自己想要买入的股票;

阳光私募的信息要求要低一些,因而操作更为隐蔽。

长期投资:公募基金业绩季度和年度排名压力很大,不得不短期投资,做业绩;私募基金则没有这种压力,可以更多地追求长期业绩。而长期投资无疑能获得更高的业绩回报。

专门化:公募基金由于针对的是广大公众,只能提供标准化的产品;私募基金针对的是少数有资格的投资者,其财富状况投资能力等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私募基金能够针对投资者提供专门的产品。

参考文献

[1]李建彪,刘建和,曹建刚.阳光私募基金业绩持续性能力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7).

[2]赵骄,闫光华.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基金总体业绩评价[J].创业研究,2011(8).

[3]罗世炜.浅析我国阳光私募的兴起与发展[J].中国市场2011(9).

投资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种子;行业;投资分析

一、行业基本情况

1、行业主管部门与主要产业政策。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农作物种子工作,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作物种子工作。即:农业部主管全国农作物种子工作,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种子管理处为国家种子管理机构。地方种子管理机构为隶属于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省、市级种子(总)站。

2、行业发展现状。中国玉米生产集中于两个主产区:一是北方春玉米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和山西大部以及河北、陕西、甘肃一部分地区,2006-2008年年均玉米播种面积约1286.7公顷(合19300万亩),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5%左右;二是黄淮海平原夏玉米区,主要包括山东、河南全部、河北中南部、山西中南部、陕西中部和江苏、安徽北部,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35%,产量占全国的37%。三是中国广大的南方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南、广西、湖北等地,玉米播种面积约为542万公顷(合8126万亩),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8%和5%。

3、行业技术特点

(1)季节性强。作为一种农产品,种子生产具有周期性,一般生产周期为一年。但并非在一年中每天都有种子产出,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才有种子产出和供给,即在每个生产周期内生产的不连续性。在种子使用方面,农民一般在播种前才会购买种子,由于早稻、中稻、晚稻播种时间的差别,农民购买种子的时间也会有所差别。因此,种子公司当年销售的种子需要提前一年安排生产。

(2)地域限制性大。水稻生长受气候条件限制,表现为突出的地域性,只有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才表现为优秀的品质特征。种子需要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利用特定条件、采用特定技术、按特定程序进行生产。种子投入使用后,受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不同地区适用的种子也会有所差别。

(3)需求价格弹性低,供给价格弹性高。种子需求的价格弹性几乎为零,是一种典型的缺乏价格弹性的必需品,即种子价格的变化对单位面积播种量几乎没有影响,农民不会因为价格低就会多买种子;而种子供给的价格弹性却较高,种子具有不可替代性且无法即时生产,必须提前一年生产,如果遇到种子生产量不足或自然灾害减产的年份,种子的价格会较高。

(4)质量指标较复杂。种子的某些质量指标如净度、发芽率、水分等可及时检测,某些质量指标如纯度等却无法及时检测,只有播种后在实际生长过程当中才能发现和检验。另外,种子的实际田间表现除了与种子本身的质量相关外,还与自然气候、田间管理、生态适应性等许多方面有关。

(5)品种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种子是农业产业链条中科技含量最高的一环,具有开发周期长、投入大的特点。一般而言,一个新品种从开始选育到通过审定再推向市场需5-8年时间,进入市场后,从产品介绍期到成长阶段需2-3年,资金投入量大。

二、影响行业发展有利与不利因素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2)精耕细作的内涵式发展要求。我国种植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基本国情是农业劳动力基数庞大,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有限。因此,我国种植业的发展必须走精耕细作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提高单位面积耕地的产出。受土地生产能力的限制,未来我国种植业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关键之一就是从种植业的源头种子入手,通过培育和推广优质、高产的农作物种子进而推动种植业的发展。

(3)行业整合空间巨大。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受科研体制等方面的制约,我国种子科研和种子公司分属两个系统,一方面科研机构无法直接面对市场,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后续新品种,致使我国种子行业运行效率较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种业将进入重要的市场整合期,种子行业面临巨大的整合机会,众多规模较小、科研水平落后的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具备“育、繁、推”一体化经营能力的企业将成为市场的主体。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市场发育程度低、规范性较差。首先,我国许多的种子企业既没有稳定的销售网络,也没有树立自己的品牌,需要借助经销商宣传其产品以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其次,市场不够规范,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封锁仍然存在。第三,种子市场信息化水平低。农民主要是从地方电台广告、当地乡村干部和经销商处了解种子信息。第四,市场管理混乱,给少数不法商贩哄抬价格、牟取暴利以可乘之机。如一些商贩为牟取暴利,将未经审定或不允许在特定区域推广的品种的种子混入市场,高价出售。

(2)“育、繁、推”脱节。我国种子的科研、生产和推广长期以来是相互分离的,科研院所和高校是品种研发的主力,种子企业自主选育新品种的能力较弱。一方面,各科研院所和高校以研发为主,所研发的产品无法紧密贴近市场;另一方面,各种子公司在生产出种子后的销售主要依赖于各地的经销商,自主销售能力较弱。“育、繁、推”的脱节造成我国种业企业规模较小、竞争混乱,无法应对国外大种业公司的冲击。因此,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引导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抓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成为未来我国种子行业发展的重点。

(3)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种业企业主要依靠引进技术和品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虽然有部分种子公司已在逐步建立研发机构,但多数国内种子公司以产销为主,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普遍较弱,没有建立起自身的科技创新体系。在当今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能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投资亮点分析

1、符合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趋势,政策支持力度大。种子行业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关键性行业,繁育推一体化是种子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中国种业公司面临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种子市场的需求较大且稳定。西南山区的玉米种子市场规模化程度还很低,公司在西南山区暂时没有优势力很大的竞争对手,尚有很大的行业空间。公司是湖南地区唯一的玉米种子繁育退一体化企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支持力度大。

投资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分析与比较

一、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崛起,表现出与欧美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不同特点。1979年,日本学者小岛清(Kiyoshi Kojima)教授根据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及对美、日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论,即比较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此理论基本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遵循比较优势分工原则,从投资国的边际产业(Margin Business)依次进行。小岛清认为边际产业是指已处于比较劣势的劳动力密集部门或者某些行业中装配或生产特定部件的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环节或工序,这些产业在投资国已失去发展空间,但在东道国可能正处于优势或潜在的优势地位。日本的传统工业部门很容易在海外找到立足点,传统工业部门到国外生产要素和技术相适应的地区进行投资,其优势远比国内新行业要大。

(1)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小岛清教授将此类投资称为“协议性的产业内部交叉投资”,意思即为日本对发达国家的投资是一种相互交叉投资,是在双方不存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节省交易费用、规避贸易壁垒可能是产生这类投资行为的动因。

(2)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相对匮乏,因此日本在发展中国家展开投资活动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油、气、煤、铁、铜等重要初级产品的进口,所以没有必要取得资源开发的所有权,只使用产品分享方式或贷款买矿的非股权安排方式即可。而在制造业的投资方面,应从比较成本的角度出发,从差距小、易转移的技术开始按次序逐步进行转移,当东道国的企业渐渐将技术消化后,日本跨国公司应分阶段地转让国外企业的所有权。

(3)产业选择。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多为日本本地已丧失比较利益的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已标准化的行业,此类投资不仅不会取代国内同类产品的出口,反而为此类产品开辟了新兴市场,并带动了机器设备等相关产品的出口。

(4)主体选择。小岛清认为规模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小企业应作为产业移植的承担者,因为中小企业与东道国的差距较小,更接近于东道国水平,更容易为东道国所接受。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由于研究对象都是发达国家,分析的也是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和方式,因此不适用于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分析。在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日益普遍的情况下,一些专门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理论应运而生。下面就是以主流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对外投资现状。

(1)小规模技术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Louis T•Wells的小规模生产理论被西方理论界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的技术优势在于:①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发展中国家将从发达国家引进的先进技术加以改造,使生产技术适合小规模生产,提供品种多样的产品,以满足小市场的需求。 ②本地采购和提供特殊产品;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往往拥有具备民族特色的产品供其出口,此类产品一般利用的都是母国的资源进行生产,具有成本优势。③物美价廉,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原料成本和广告成本都较低,因此能做到以低价销售产品。中国是劳动力大国,且资源较丰富,一些老字号和拥有名优品牌的企业并不需要大作广告,在世界市场上,此部分中国产品一直非常有竞争力。

(2)技术地方化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拉奥也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优势,这里的技术地方化是指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可以对外国技术进行消化、改进和创新,从而使得产品更适合自身的经济条件和需求。技术地方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运用自身较丰富的那一部分要素来生产出适合销往本地和满足其他发展中国家较低购买能力的商品,经过改造后的技术有更容易出口到小规模生产的国家。中国近年来努力进行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改造与创新,正是由于对技术实行地方化的战略,使得我国的技术水平逐渐有所提高,对外直接投资也主要体现在有技术优势的产业上。

(3)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英国学者坎特威尔(John Cantwell)和托兰惕诺(Paz E•Tolentino)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积累密切相关,它影响着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和增长速度。在产业分布上,先是传统产业的产品出口,然后再延伸到高科技产业;在地理分布上,则是先在周边国家投资,再向更远的国家和地区投资。一直以来,我国广东等地的家电行业在国际市场上都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并由先前主要是对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的投资逐渐向欧美市场甚至非洲市场的投资。

(4)投资发展周期理论。邓宁对六十多个国家1967至1978年间的对外投资流出、流入量分析后发现,一国人均GNP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与对外投资流入和流出有关。人均GNP较高的国家拥有的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都比较明显,并有能力运用区位优势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2006年,我国目前的人均GDP首超1000美元,根据邓宁的划分,人均GNP在400至1500美元之间的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入量大于流出量,而且差额很大,这是因为它可供投资国选择的区位优势在增强,但没有实力形成拥有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将朝着增长的趋势发展。

三、中日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1.中日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

(1)对外直接投资策略:日本企业一直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采取谨慎态度,传统的模式是逐级增加的策略,即前期投资较少,后期根据投资收益的具体情况逐步扩大投资规模。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逐渐成熟,部分日本企业也有采取“一步到位”投资策略的倾向。松下等公司还采取了“三步曲”的策略,即首先在目标市场上销售产品,引导消费倾向,再转让技术,最后才采取直接投资的方法。相比之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就要“从容”的多,在前期分析有得可图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一般就会“一步到位”建立国外子公司。虽然这样做可以更好地占有市场,但是日本企业的谨慎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投资主体: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一般都是中小企业,而中国则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这是由中国的所有制形式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由于起步较晚,中国的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原始积累阶段,大多数企业不具备向国外直接投资的资金实力的技术水平。而受国家大力扶持的国有大型企业资金实力雄厚,且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粤港地区由于国家政策比较宽松,开放程度较高,所以在地方省市自治区中拥有的境外企业数量是最高的。

(3)投资区域:日本企业起步早跨国公司遍布全球。由于文化差异较小,经济发展轨迹和水平相近,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则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且行业投向广泛,重点突出。

2.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启示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投资目标不明确,缺乏合理的规划。投资地域过于集中在亚洲地区,且项目分布并不均衡,集中在中国较有实力的产业,不能很好地达到提升竞争力的作用。另外,由于资金限制,我国对外投资平均规模较小,因此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弱。民营企业较国有企业进入海外的非常少,且发展缓慢。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还面临着诸如国外政策法规、文化价值观不同和自身技术水平低、缺乏海外经营人才和资金实力弱的种种限制发展的障碍。

面对以上的各种问题,根据之前对日中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给出以下建议:

(1)政府方面,做好企业海外投资的引导与监管工作。

(2)企业方面,首先要重视技术研究与开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面对国外政策法规的障碍,要知己知彼,认真学习和研究国际惯例、国外政策法规、加强经营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要打造我们自己的品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应对资金实力弱的问题,我们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国际融资力度,以壮大资产规模。

对外直接投资能够规避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资源最优配置。在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对其给予一定的支持,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加强对外投资的效率,才能加速与全球化的融合过程,建立中国有竞争实力的跨国公司。

参考文献:

[1]小岛清.对外贸易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2]杜奇华.国际投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3]唐礼智.国际直接投资经典理论评述及其衍生投资模式分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5).

投资分析范文第4篇

一、发展中的中国期刊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我们知道,中国期刊同其他媒介一样,过去和现在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许可证制度确立了政府几乎是其惟一的投资主体和营运主体的地位。随着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包括期刊在内的中国传媒业如何有效地与市场结合,并通过产业经营途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迹象表明,期刊有望成为传媒业内率先得到突破的媒介。宏观面上的把握有助于我们认清形势,理解商机,抓住商机。期刊业的商机到底在哪里?其实从期刊营运环节与要素组合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

(一)期刊发行:可供分享的盛宴

期刊发行是组织期刊流通、介于期刊制作和消费之间的特殊环节,它具有沟通期刊产销信息、调节市场供求的特殊作用。期刊发行上影响出版,下带动广告,它对期刊发展具有的促进与制约作用极为突出。期刊发行业投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国民不断增长的期刊消费需求为投资期刊发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国民的生活水平随着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正在得到极大的改善,居民消费结构随着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2001年城市和农村该指标分别降至37.9%、47.7%)而发生改变,这将使居民对期刊等传媒产品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从总体上看,中国期刊业发展与我国人口规模及其需求是极不相称的。反映在期刊消费结构、消费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等指标上,都亟待优化与增长。以2001年为例,当年我国期刊总印数289469万册,人均占有量仅2册多,而2000年欧洲发达国家人均期刊占有量一般在10册以上,美国为15册,日本在20册以上。可以预见,在未来10年间,期刊消费市场将快速扩容,期刊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时期,期刊发行市场的投资潜力巨大。

其次,期刊规模的不断增长和期刊社的发展迫切需要为投资期刊发行网络提供有效的业务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一直呈快速发展的势头。据统计,在1981至2001年间,中国期刊品种从2801种增至8889种,20年增长2.17倍;即使在1991年到2001年10年间,中国期刊品种也增长了46.8%。近3年来在其他媒体不断被整顿、压缩的时候,中国期刊品种却分别保持2.35%、6.57%和1.88%的增长率,总印张分别增长21.17%、3.37%和0.88%。目前,中国期刊经营主要依靠发行维系,发行数量大小成为决定期刊社兴衰成败的核心指标。对于众多中小期刊社的经营者来说,他们最关心最头疼的是如何突破时间与空间束缚,将自己的期刊分销到目标读者的问题。一些期刊社也曾尝试建立自己的独立发行网络,但结果是:既超出自身能力许可又因重复建设造成行业资源浪费。为此,业界迫切希望建立一个结构完善、组织合理、内外统一、网络健全的全国性社会化期刊发行体系。事实上,期刊发行网络虽然投资规模较大,但其投资风险较小。它如同广播电视的有线网络一样,是传媒基础产业,然而谁一旦拥有强大的网络,谁就会成为期刊追捧的对象,也就拥有期刊市场的霸主地位;谁控制发行网络,谁就掌握了期刊发展主导权。(见表1)

表1中国期刊分类情况一览表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出版年鉴2002》数据整理

表2部分国家期刊营业收入构成单位:%

附图

资料来源:国际期刊联盟(FIPP):WorldMagazineTrends2000/2001

(二)期刊广告:正在做大的蛋糕

期刊特性所创造的广告价值使期刊成为商家必争的广告载体。由于期刊具有文化性、专业性、可保存性和读者群的集中性,它在传递信息等方面具有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为增强针对性,期刊总是要选取特定的受众群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并注重这一细分市场的研究,从形式、内容、营销通路尽可能贴近、满足这部分受众的消费需求与偏好。在期刊品种中,综合性期刊所占比重较低,而大量的是专业性、专门性的期刊。2001年中国综合性期刊仅占5.85%,而专业性、专门性期刊为94.15%。(见表1)市场竞争加剧使商家在广告媒体选择与投放上更加理性,他们更加注重不同的媒体广告组合以形成立体的广告效果。商家正是看中期刊的上述特性,选择制作精美、读者青睐、服务完善的期刊作为其展示企业形象、传递商品信息的重要广告媒体。世界发达国家的期刊已经成为广告的重要载体,期刊广告在媒介广告营业额中所占比重一般在15%-20%,美国高达20%-30%,一些大公司、跨国公司与知名的期刊大都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广告业务关系。美国福特、通用、IBM等50家大型企业将期刊广告看做宣传品牌、争夺客户的重要手段,他们每年对期刊广告的投入占期刊广告营业总收入的40%左右。在期刊赢利构成中,期刊发行利润逐步让位于广告利润,广告收入从而成为期刊发展的经济支柱。(见表2)

中国期刊广告业在稳步中增长。期刊经营必须依靠发行与广告两个轮子同时运转方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产业收益,这种观念近年来已为业界所接受,并产生了诸如“生存靠发行、致富靠广告”的说法。但是,多年形成的期刊生存主要依赖发行的局面并未得到有效改观,广告收入在期刊营业总收入中的比重甚低,在全国广告市场份额中所占比重甚小。如1998年中国期刊广告营业总额仅为8.9亿元人民币,只占全国广告市场份额的2.32%,还不到美国期刊营业额的1%。2000年中国期刊广告收入也只有11.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期刊广告的特殊地位逐渐为商家认同,期刊广告收入随之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以北京市场为例,2000年期刊受众关注率较上年增长4.25%,仅次于互联网4.9%,远远高于报纸、广播、电视,在此基础上广告营收也较上年增长49%,是各种媒介广告增幅最大的。期刊分流广告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其实,中国期刊广告正处于全面提速阶段,其“钱景”值得重视。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最为关心的是中国期刊广告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对此我们不妨作如下假设:中国2000年GDP约1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0%(美国为98729亿美元),如果中国期刊广告也能达到美国期刊广告营收的10%(美国为177亿美元),每年就有约14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即使中国期刊广告收入只做到美国的5%,每年也有70多亿元人民币。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经济20多年来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GDP由1978年的3624亿元增至2001年的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达9.4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1个百分点,这种势头仍在延续。经济增长的背后是产业发展与企业繁荣,企业的兴盛也将带动期刊广告的进一步繁荣,期刊广告市场已不再是理论市场,对投资者而言,这不能不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三)期刊增值服务:潜力无限的投资空间

强大的期刊产业离不开完善、高效的期刊增值服务业。长期以来,在政府主管主办的体制下,中国期刊实行条块分割,采、编、印、发、研各个环节内部承揽,“大而全、小而全”现象普遍存在。其结果是各期刊特色不特,内容单调、重复、陈旧,缺乏对受众的深入研究,造成刊社对市场变幻反应迟钝。近年来,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总体要求,国家相继将报刊从政府部门垄断意识的温床中揪离出去。正在被逐步推向市场的中国期刊则必须面对改变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选择。在以本量利的左右下,为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期刊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对社会化增值服务的迫切需求,他们将自己办不好、也没有能力办好的生产服务工作交由社会服务机构完成。这种外协式的社会化增值服务涉及期刊生产的各个环节。然而,现实情况是专业化的期刊增值服务提供商严重不足,仅有数家机构无论其服务内容、服务手段还是市场覆盖面、服务效率都极不令人满意,社会化服务的滞后极大地制约着中国期刊产业的发展。中国期刊增值服务业还是一片空白,投资机会多多。

二、投资中国期刊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一)不均衡发展格局的确立为期刊产业大规模并购埋下伏笔

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期刊业经营方式正在由政府主管主办、大包大揽由政府宏观调控、期刊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方面转变。在转变过程中,由于受观念更新、专业分工、历史积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期刊所拥有的竞争实力与市场地位相差甚大,期刊分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市场资源向强势期刊集中的趋势更为明显(如《读者》、《知音》、《家庭》、《青年文摘》“四大名旦”都是期印数超过百万册的大户),“马太效应”也将更加突出。从平均期印数来看,25万册及其以上的期刊1999年为150种,2000年156种,2001年137种。尽管它们分别仅占当年全国期刊总数的1.83%、1.79%和1.54%,但其平均期印数分别占了全国期刊期印数的44.73%、46.06%和42.2%。(见表3)

表31999-2001年中国期刊业市场集中度(CRn)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出版年鉴》资料整理

表4期刊三大发行系统对比

附图

表5国际数据集团(IDG)报刊投资构成

附图

表62000年美国畅销期刊排行表

附图

值得一提的是,为发挥强势期刊的带动作用,塑造精品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经开始实施“中国期刊方阵”工程。在2001年12月公布的首批进入方阵的1518种期刊中,双效重点期刊1154种,双百期刊192种,双奖期刊107种,双高期刊65种。方阵工程的正式启动宣告长期以来中国期刊均衡发展格局已被打破,国家将给予17.07%的入选期刊以大力支持,鼓励其通过组建期刊集团等方式进行扩张经营,做大做强;而未入选的、占总数的82.93%的7371种期刊,其未来经营将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所面临的生存考验也才刚刚开始。照此推断,未来几年将是中国期刊业产业集中度快速提高的时期,也是期刊大规模的并购时期。少数拥有市场、拥有品牌、拥有资本的强势期刊将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通过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收编”、“消化”弱势期刊,真正走上扩张的道路;而大量势单力薄的期刊将被出版集团、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发行集团、电影集团和其他综合性传媒产业集团托管、兼并或收购,成为这些传媒集团多元化经营的一个组成部分,或逐步淡出期刊市场。

(二)期刊生存突围为投资者进入期刊产业准备了可供选择的合作伙伴

财政支持的减少直至取消已将中国期刊逼到生与死的十字路口。50多年的发展虽然使中国期刊逐步形成一个门类齐全、品种多样的期刊体系,但是中国期刊业是在基于数量扩张的基础上实现增长的,是粗放型的增长,绝大多数期刊个体实力羸弱。据资料显示,发展型期刊不足2成,超过8成的为生存型,这些生存型期刊基础差,积累少,苦苦支撑,维持着作坊式的生产。1999年真正赢利的期刊只有100家左右,发行量在几千册的不在少数,有的甚至不足1000册。2000年中国期刊市场规模仅为87.46亿元,即使经营比较成功的期刊,其营业额只在2亿元左右。更令人不安的是,在尚未完成产业转型的情况下,中国期刊就必须面对市场,特别是来自境外传媒机构的竞争与挑战,其境况着实令人忧虑。无论是经营规模、资产总额、赢利水平,还是人才队伍、技术装备,中国期刊都无法与期刊强国相比,整体实务相当弱小。为了支持期刊业的发展,政府尽管对期刊的财政补贴每年仍维持在3亿元左右,但相对于发展所需,这种补贴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况且距彻底的财政断奶已经时日不多。

资本缺乏是中国期刊业发展面对的现实难题,“资金饥渴症”是期刊业界共同的特征。期刊社眼看手中的出版专有权即将到期,而资金又缺乏,其内心深处的苦楚是局外人难以理解的,其对“政策边界”的理解在艰难中开始模糊。近年来,为政府所不愿看到的期刊自救行为——主动争取业外资本加盟已经成为业界公开的秘密,这种可以被称做“生存突围”的特别行动涉及的期刊社已不在少数。今天,我们也许还不能对“生存突围”行为作出合理的判断,但非刊社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无疑正在成为推动期刊新一轮发展的三大资本力量。管理部门欲说还休的态度不仅延长了业外资本与一些期刊结合的蜜月期,也使更多期刊与更多、更大规模的业外资本的结合有了看齐的样板。看来,“实践探路、政策规范”的资本结构整治路数将再次上演。

三、中国期刊产业重点投资机会分析

(一)期刊发行

1.现有期刊发行系统的简要分析

当前,我国期刊发行集合了三股力量:邮政发行系统、社办发行系统和民营发行系统。(见表4)其中,邮政是期刊发行的主体(主渠道)。邮政发行是建国以来我国期刊发行一直沿袭的流通模式,应当说邮发途径是适应计划经济时期期刊业发展需要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期刊实施产业经营以来,邮发已经无法适应期刊发行特别是增值服务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一是传统体制约束严重影响了邮政开拓期刊发行市场的能力。邮政发行长期局限于以目录征订为特征的期刊订阅市场,而在期刊零售市场难有较大作为,由此造成邮发期刊数量徘徊不前,邮发渠道制约着期刊业的发展。同时,与读者便利性、随机性的期刊购买行为更是格格不入。二是作为单一发行渠道的邮政虽有自身网点优势,但其现有人才、技术结构和信息加工手段都无法提供期刊所需的增值服务。期刊社从邮政得到的是期刊发行数字,对读者情况无从知晓,更谈不上建立读者网络、开发读者市场。三是邮政垄断发行造成产销双方都需要支付较高的成本。对于期刊社来说,邮发不仅发行费率高,而且回款慢,影响期刊资金供应,造成期刊经营资金短缺;对读者来说,因无法获得订阅折扣,致使期刊消费成本逐年增加,极大地影响期刊订阅数量,而美国等西方国家期刊社给予读者的订阅折扣一般都在20%左右。由此不难看出,通过市场竞争手段,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拓宽期刊发行通道,从而提高中国期刊流通效率已是当务之急。现在的问题是:谁来整合如此分散的力量与如此分割的市场?从实力和条件来看,新华书店、大型社办发行机构、民营投资者和境外机构都可能在此有所建树,对此人们关注着!(见表4)

2.期刊发行体系模式

中国期刊发行市场网络建设目标是打造集批发、零售、仓储、运输、、配送、结算于一体,传统门店交易与网上交易相结合的综合流通服务平台。发行网络建设必须坚持走高起点规划、高技术含量、大通道运行、广地域覆盖、连锁化经营、多元化资本结构的发展道路,通过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经营手段,切实提供期刊流通服务,从根本上打破制约期刊业发展的流通瓶颈。

构建全国一网化的现代期刊发行网络体系可以采取一次性建设和分阶段建设两种途径。一次性建设的优势在于能够迅速形成庞大的营销网络,从而产生对行业的巨大吸引力,其对行业发展的带动力与影响力将得到充分表达,其对行业的信息导航作用也将得到充分发挥;其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投资规模大增加筹资的难度,网络分布宽可能增大管理难度,人员素质与系统要求可能产生的不匹配,等等。

分期性途径即在确定基本规划的基础上,以可能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条件分步骤、分区域建设。如它可以是通过战略联盟联结各地松散的期刊发行网络,使之逐步形成有机统一体。在此基础上以股权置换、产权交易为手段组建股份制期刊营销集团,以资本手段打造期刊快速流通通道。其优势是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其劣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大网络形成的滞后无法有效扩大期刊发行量,从而降低自身对期刊社的吸引力;二是小规模发行网络不能形成较高的进入壁垒,无法排斥其他竞争者进入,从而增大投资的风险。

(二)期刊广告

1.期刊广告经营的政策背景

期刊出版领域是政府管制非常严格的部分,没有获得期刊出版权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能进行期刊出版活动,否则被视为违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媒介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的政策。根据规定,报刊新闻业务部门融资活动仅限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部门;而经营业务如报刊印刷、发行、广告等部门经批准可以吸纳业外资本组建股份制企业,这为业外资本(包括外资)进入传媒广告业开辟了“安全”通道,期刊无疑也从中受益。其实,在该政策出台之前,已有业外资本进入期刊广告经营板块,最为成功的当数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期刊业的国际数据集团(IDG),它已介入15种期刊(报纸)广告经营并取得不俗业绩,其成功运作值得关注与借鉴。(表5)

2.期刊投资品种的选择

费斯克在其金融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分析中关于电视节目—电视观众—电视广告的互动关系的描述同样存在于期刊经营之中,期刊形成了内容—影响力(读者)—广告的有机体。尽管业外资本尚不享有期刊的内容编审权,但通过提高内容质量扩大发行量从而带动广告却是绕不过的弯,一本内容丰富、制作一流的期刊总是能够得到更多商家拥戴的。因此,投资者对所投资的期刊品种选择和内容经营尤为重要。

在就中国畅销期刊作出评介之前,我们不妨看看美国的畅销期刊类别。根据美国权威的SRDS分类法,美国期刊分为消费性期刊(供非专业、非学术人士阅读)和商业性期刊(专业型、专门性期刊)。表6中排在前5位的为最为畅销型的美国期刊。

中国哪些期刊最为畅销?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不能单纯从发行量的大小判断。与美国杂志完全依靠市场发行不同,中国一些发行量大的期刊是党政机关刊物,其发行通过行政手段进行,与市场没有很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只有通过企业广告投放量和读者购买情况来对市场畅销型期和作出综合判断。从表7中我们发现,中国读者最青睐的期刊与美国读者的期刊消费偏好具有相似性。这些期刊无疑值得投资者关注。

(三)增值服务领域

由于增值服务不涉及期刊采编宣传业务,在政府面上基本上不存在太多壁垒,为政府鼓励、支持发展的领域。期刊增值服务投资领域主要有:

1.资讯提供

期刊吸引读者的是内容,期刊资讯提供商通过调动社会化的智力资源,培育信息源(如发现作者、培养作者团队),组织选题策划,为期刊提供高质量的稿件。

表72002年1-6月中国期刊广告营收20强

附图

资料来源:慧聪媒体研究中心数据

2.管理顾问

针对期刊社管理薄弱的实际情况,投资者通过组建高素质的专业化期刊管理团队,针对不同期刊的要求开展专项管理会诊断,提供管理辅导和解决方案。特别是在配合期刊社开拓营运思路、创建制度规范、提供实战指导、推荐职业管理者、策划师、出品人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3.投资融资

针对中国传媒产业投资主体单一、资本缺乏、效率低下的实际情况,投资者在扩大期刊资本来源、促进资本多元化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积极为期刊发展提供投资、融资信息与服务,扩大资金来源,解决期刊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公司将成立机构,选取部分期刊进行战略性投资,甚至对部分期刊进行托管,促进中国期刊业购并与重组。

此外,在经营策划、市场调查、教育培训、外贸、会议展览等领域投资者亦大有作为。

四、投资中国期刊业的基本策略

(一)突破策略

在当前政策背景下,投资期刊业在政策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所面临的政策风险较大。因此,应当采取突破策略,即从与政治、意识形态关系最小的领域着手。在介入期刊类别上,不妨选取时尚类、经济类、生活类、行业类和影视类等作为突破口,根据政策变化逐步涉足新闻时政类期刊;在经营环节上,宜从分销服务、增值服务作为切入点,逐步向版权提供、项目合作发展。当前,业外资本(含境外传媒集团)进入期刊业大多通过授权进行版权提供、栏目合作和租用版面等方式,以期逐步过渡到实质性的资本合作,应当说此种手法是稳慎的也是现实可行的。

(二)大投入策略

同其他媒介一样,小舢板式的期刊的生存空间已越来越小,期刊经营正在进入大投入大产出、小投入无产出时代。这些大投资主要用于市场导入,如招募专才、培育品牌、建设营销通路、培养读者与作者等。一本具有高知名度的期刊就如同一台印钞机,它带给投资者的回报是丰厚和稳定的。遗憾的是,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名刊、大社,但它正说明通过大投资在“百刊混战”中造就名刊的时代已经到来。

投资分析范文第5篇

正文:

笔者曾经做了一次简单的调查,就是提起跨国投资,然后观察人们的反映,大多数人自然而然的想到国际上著名的跨国公司,什么可口可乐,麦当劳的;提到外资,更多的人关心的是如何引进和利用外资,很少有人将这些同中国的企业联系到一起。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资金缺乏的确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但殊不知,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加强和中国加入WTO,赢得了国际化的资源配置环境,大多的中国企业都应该走出国门,为自己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际跨国投资是公司为了获取预期未来收益而将资本投放到国外的活动,是国际货币资本和国际产业资本实现跨国流动的一种形式,以资本增殖,生产力提高为目的的国际跨国投资活动是科学进步,国际分工细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投资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国际投资活动的主体。国际跨国投资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大踏步发展,十多年来跨国投资金额超过了10000美元的大观。在过去的9年中,全球的跨国投资保持了极高的增长速度,投资金额从1995年的3311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10750亿美元,2000年更是超越了12700亿美元。统计资料显示,到1999年底,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总数超过了60000家,拥有30万个海外子公司和附属企业,这些跨国公司占全世界对外国投资的70%以上,占全世界总产出的1/4。世界上最大的100个经济体中有51个是跨国公司,其余49个是国家,也就是说,有些跨国公司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中等发展中国家。时隔五年,以跨国公司的发展势头,不难想象其规模和力量。大量的事实证明,跨国投资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对中国企业而言,尽早地加入国际竞争当中,显得尤为迫切。

按照国际资本输出的规律,各国吸收国外投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发达国家是1:1.44,即每吸收1美元外资,对外投资可达到1.44美元。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例为1;0.43,而我国目前的比例为1;0.26左右,尚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多一点。随着我过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工业门类的齐全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的大量积累,我国对外投资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力。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认为,目前中国应该并且已经达到快速对外输出资本的阶段。他指出,按照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一旦达到2000美元,产业结构就应进行调整,把一些生产能力过剩的企业移至海外,以更低的成本来获得更多的利润。目前中国人均收入虽只有1000美元多一点,但是由于地区差异,上海人均收入已经达到5000美元以上了,而江苏、浙江、广州等沿海地区人均收入都远在2000美元以上。因此,到国外投资是万事俱备,只差行动了。

近几年来,中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紧缩,很多领域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这就很容易让人想起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的边际产业理论,即产业升级后处于比较劣势的产品和技术的转移,一是沿海到中部、内陆欠发达地区,再就是向国外此产业仍然处于比较优势的地区,尤其是了解国外市场的企业,向资本缺乏而劳动力密集的地方转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徐滇庆指出:中国对外投资应该选择那些市场程度比中国慢半拍的国家和地区。中国企业一方面有着充足的经验,一方面对这种转型中的市场有超强的适应能力。他将之成为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早半拍”准则。早半拍准则可以在国际贸易的需求偏好相似说中找到影子。需求偏好相似理论(ThoeryofDemandPreferenceSimilarity)是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提出的,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的理论,这对跨国投资同样适用。林德认为,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人均收入,一国的需求结构和人均收入是直接相关的,人均收入越相似的国家,其消费偏好和需求结构越相似,产品的相互适应性就越强,贸易交往也就越密。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其选择消费品的质量要求也就较低,因为他们要让有限的收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掌握生产技术,也只能选择通用的技术,简单的资本设备,而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刚好相反。这就给人一种感觉,中国过剩的生产能力最好走这条路。徐滇庆教授根据他的早半拍准则得出结论:中国资本输出最佳的地区是东欧地区,并切举了丰佳集团的例子加以说明。其依据是这些地区国内市场化程度,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都远不如中国,而其收入水平和需求结构和中国类似。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一、这种理论只能解释水平上的跨国投资问题,却忽视了垂直跨国投资问题。二、这种理论只丛经济发展程度角度入手,而忽视了政治等其他的条件。以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为例,其投资环境存在以下的问题:1、法律烦琐,透明度低,且优惠政策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2、经济困难,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期望值较高,反过来受其限制也高;3、政局尚未完全稳定;4、处于美俄争夺激烈,经济不稳定,麻烦事多的灰色地区;5、腐败、、行贿受贿严重,投资风险大,成本高,等等。丰佳在那里的成功不能把这些一下都抹去。三、这种理论引导的资本流向的产业基本上是一些低级产业,不利也企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因此我要指出,“早半拍”准则倒不如归结为一种跨国投资战略,即打发展程度的时间差,利用这种时间差取得良好的走出去效果。但是并不足以指导资本的主要流向。我国企业跨国投资应树立多元化的发展观念,不应该过分依赖一些国家、地区和产业,更不能一哄而上。应该在深入分析和考察的基础上,对投资市场和产业有所取舍,以发挥资本的最大效用。

实际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欧美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才是优先考虑的对象。原因如下:1、这些国家市场化程度较高,社会政治环境稳定,虽然竞争激烈,但也为投资者提供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2、这些国家有着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和丰富的营销经验,是我国企业“练兵”和“取经”的最佳场所,能对我国国内企业的质量和水平有所推动和提高;3、这些国家的技术开发和产品较新,可以是企业对前沿技术和管理有较快的反应能力,有利于我国企业发挥后起者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4、欧元美元作为硬通货,币值坚挺,汇率风险小而增殖能力强;5、目前欧美国家都实行鼓励外来投资政策,提供各种低息贷款。另外已有的工业基础能为企业提供相关的产业支持,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中国资本投向正是这些地区。

解决了区位选择问题,那么下一步就是怎样走出去了。一个模糊而又完美的建议无外乎考虑企业自身状况和国外的投资环境。在此问题上,也没有完全适用的法则,中国企业完全可以深练太极之道,将中华武功的精髓思想运用到走出去的战略中来。

对付强者,避实就虚,攻敌弱点。我国企业与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对比相差悬殊,所以不能硬来,应该采取迂回的策略,发挥灵活的优势,攻击敌人薄弱的环节。从大型相关产业的公司涉足不深的地方,推广自己的国际化品牌。

以己之强攻敌之弱,发挥比较优势。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依托的跨国经营可以物美价廉的产品占领国外市场,中国的很多产品(劳密型)占据世界大量的市场分额,甚至引起一些国家的恐慌,通过建立海外子公司进行内部化的交易,可以有效的减少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进而发挥劳动成本低廉的威力。

以静制动,发挥后起者优势。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比较优势的战略适用的是贸易领域,虽然能使发展中国家获得贸易利益,但容易使我国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固化。在现有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与高新技术的结合来提升产业结构是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发挥后起者优势,敌未动我不动,敌动,我动在先。具有选择的使用国外在付出巨大代价才获得的支持经济增长的一系列科技成果,这样就可以跳国许多技术发展阶段,直接采用新技术甚至在其基础上进行研发实现企业质的飞跃。如首钢集团收购美国MastaEngineer公司70%的股份,获得了650套设计图纸,46个设计软件包,从而增强了首钢集团设计和制造重型冶金设备能力,扩大了中国钢铁工业作为整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2002年9月TCL集团控股的TCL国际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与德国施耐德达成收购协议,利用巧劲,达到了利用其已有的融资和销售渠道。

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由于实力不足,我国企业采取全线出击可能隐含过大的风险,但如果采取各个突破就不会力不从心。海尔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矗立起海尔大厦使美国人开始把HAIER和HIGHER联系到一起后,与三洋机电成立三洋海尔株式会社,把冰箱打入了很难进入的日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