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以诚待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诚信,自然是人不可缺少的一样东西。少了诚信,将不会被任何一个人信任。
一天下午:一个小男孩在公园玩耍。忽然看到有他最爱的冰激凌。赶忙跑上前去,一下子就买了6个又大又贵的冰激凌。那位卖冰激凌的阿姨笑眯眯用地道的福州话说,“一共是18块钱。”他是从外地来的,听不懂她说的话。“什么?请您再说一遍。”阿姨无论说了多少遍,他还是听不懂。最终,阿姨没办法了,只好用手比划出“18”。但是那位小男孩呢,看成了“81”。一般人看到这个数字一定会大吃一惊,然后转身离去。可他却是这样想的:管他多少钱,买了再说。他当场就付了整整81元钱,然后就拿着冰激凌走了。如果我是那位阿姨心肠不好,一定在偷偷笑,哈哈,发了发了,今天可碰上了个大傻子。可那位阿姨却追了上来,把找回的零钱递给他,用不大清楚的普通话说,“小孩,给。刚才我说的是18元钱,你却给我81元钱。这些都是找给你的钱。”他听了,脸马上红了,“谢谢您,阿姨。”阿姨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听了这件事后,我先是不由得哈哈大笑,笑完后,我开始敬佩那位阿姨了。阿姨那种以诚待人的精神使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要知道,天下已经没有那么多少人可以抵得起金钱的诱惑了啊。
今天早上,妈妈早起去市场买菜,在买年糕时,遇到了一件令人痛恨的事。有一位卖年糕的老爷爷,看起来衣衫褴褛。一位阿姨买了年糕后,却少给了钱,可是这位上了年纪的老爷爷又不怎么会算。于是,这位阿姨又趁人不注意时又偷了一条年糕放进袋子里。老爷爷左算右算,觉得钱不对,于是又叫回阿姨,重新称一遍,结果,一称20斤,阿姨叫着说:“不会错的啦!我们买菜的人不会少给钱的。”妈妈站在一旁,见此情形,想帮又帮不上。
旁人有的议论纷纷,有的看了又走开了,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走过去,给老爷爷算了一下,应该出24元钱,可阿姨只出了16元钱。
阿姨见了,知道露了马脚,脸红通通的,忙再付了8元钱,匆匆地走了。旁人都向妈妈竖起大拇指,妈妈也笑着说:“我只是帮助了一下这位老人家,没什么。”老爷爷也站起来道谢。
不久前的一天,我收到一封来信和50元汇款。是曾经的一位学生寄来的,信中说“×老师,谢谢你,如果没有你,就没有我今日。那天晚上,其实我已经找了三四个人借钱,但是他们都没有借给我,他们都不相信我,你是我最后的希望,如果连你也拒绝了我,我就只有去偷,我是逼得没办法了,但是,那天你不但借了钱给我,而且还给了我人生中的
第一次信任,就是这一次信任,让我知道了人格的价值,给了我人生的希望。你的信任像一片曙光,照亮了我阴暗的心田。激起了我心底的真善美。后来,我来到城里打工,我开始踏踏实实地做人,老老实实的做事。虽然苦一点,累一点,但我学会了以诚待人,同时,也换来了别人对我的信任,慢慢的我开始收获成功,慢慢的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这封信,我读了不下10遍,每一次都让我心潮彭湃:记得是我刚毕业的那年,我班上有个调皮鬼,欺负我是新老师,成天给我作对似的,逃课、打架、抽烟,真是让我绞尽脑汁。可是,
第二年,他不知为什么就辍学了。过了两年,有一天晚上,夜深了,我正准备休息,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只见一个高大而凶悍的男生站在门外,他开口说:“×老师,我向你借50元钱,我……”我想起来了,是两年以前的那个调皮男生。两年不见,我几乎都不认识了,我简单的问了一下他的情况,他辍学后没有什么事做,到处混都混不走,还靠家里吃饭。于是,我对他说:“你年龄都这么大了,总该找点事做,不能一辈子依靠父母,你应该自立了,去学一点手艺或找点事做,不要在社会上四处游荡,无所事事,其实你这个人是很聪明的,只要认真去完成点事情,是会成功的。”随即我递了50元钱给他。
用爱共筑幸福家园
“你们别落下我,我虽然不能打扫卫生,但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3月3日,遵义市汇川区仁和苑社区开展学雷锋活动,社区80多岁的李大爷说。
在仁和苑社区,像李大爷一样热心志愿活动的人不在少数,各小区党小组长,在册、在地、在职党员,居民志愿者等,都会经常参加微笑捡拾、野广告清理、文明劝导志愿活动。
“雷锋不计报酬甘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作为一个老党员,参加志愿活动让我精神振奋。”72岁的常春莲曾是遵义市一中的语文老师,退休后居住在仁和苑社区,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生活很是充实。
2016年5月,仁和苑社区党员集体捐款8000元,用于帮扶团泽镇的贫困户钟云生与王顺喜。钟云生用这笔钱买鸡苗放养,而王顺喜则买了5头猪仔喂养。几个月后,钟云生放养的第一批鸡苗出售,收入约2万元,而王顺喜家猪仔长到了200斤,每头猪价值约4千元。
在仁和苑社区,这样的活动很多,社区每年组织志愿服务活动70多次,还经常开展义务巡逻、环境卫生清理、免费理发、文明劝导、困难慰问、义务演出等志愿服务活动。
“社区内的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很强,时刻关心着社区内外的大小事务。”仁和苑社区居委会副主任付丽娜说。
仁和苑社区成立于2006年,辖区内有11个小区。社区成立之初,小区便成立了由14位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工人组成的义务巡逻队。目前,巡逻队员年龄最大的80岁,队员的平均年龄63岁。十年来,这支队伍坚持每天行走在小区巡逻,从未间断。
早在2011年,考虑到社区老年人较多,且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在家,时任社区临时负责人的李英发动社区的退休老人,办起了老年大学。没有场地上课,社区划出办公区域;没有老师,11个多才多艺的居民自告奋勇授课。就这样,汇川区的第一所社区老年大学正式开学招生了。
夏一军是遵义日报社的退休职工,从老年大学开班那天起,他发挥拉二胡的特长,当起了乐器老师。在他的带领下,乐器班从最初的8个人增加到了100多人。
6年下来,老师们都是和夏一军一样义务上课。现在,学校的课程从最初的6个增加到了14个,涵盖了乐器、健身、舞蹈、书法、电脑和普通话等多个方面。
为进一步把社区建设成为“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功能完善、文化生活丰富、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2015年,社区支部主动上门对接辖区内18家单位党到社区报到,通过建立规范的在职党员志愿者报到表和在职党员志愿者信息库,完善相关台帐,让所有党员各施所长参与社区服务,壮大了社区服务力量。
在居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社区党支部提出“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为引领,“五面党旗红”为目标,以“名城先锋・党员义工”为载体,奋力把社区建设成为“服务功能完善、文化生活丰富、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
现在,社区拥有一支由20名居住在社区,威信高、脑子活、愿奉献的老党员、党政机关退休老干部共同组成的“智囊团”。每逢社区遇上棘手问题,“智囊团”都能提供方案建议。
“参与志愿服务既让社区变得美好,又让自己活得更充实,何乐而不为?”作为“智囊团”的成员之一,80岁的雷永珍经常为社区出谋划策,并乐在其中。
邻里守望
凤凰山下爱相传
3月7日下午,在安顺市东关街道凤凰社区风羽居委会里,一场热闹的“三八”国际妇女节文艺汇演正在举行。
据凤羽居委会支部书记张栋林介绍,除了社区居民自发组建的文艺队以外,这次文艺汇演还邀请了西秀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来参加。
作为凤凰社区“四进社区”志愿活动中的一部分,类似的进社区活动每个月都会不定期举办。
2月28日,成立不到4年的凤凰社区获得了“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的称号,在这里,邻里守望的一个个爱心故事,串联起了凤凰山下的爱心传递之路。
61岁的周亚雪,家住在凤羽居委会彩印厂宿舍区,2004年退休之后,她便加入了凤凰社区的志愿者服务队。
2011年,周亚雪的邻居李元香老人意外跌倒,导致瘫痪。“当时她已经80岁了,儿女都在外地,没法长期照料她,几十年的老邻居了,我就每天给她做些吃的照顾她。”周亚雪说。
而周亚雪的爱人,也于3年前因为脑溢血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从那时起,她一个人肩负起两个人的生活起居。
在此期间,凤凰社区志愿服务队每个月都会上门探望,还组织了医疗志愿者来帮助做检查。
2015年,周亚雪照顾了5年的李元香老人离世,周亚雪把更多心思放在了爱人身上。在旁人看来,这可谓一个奇迹,而她照顾李元香老人的志愿服务精神,也感染了许多人。
张兰,来自安顺学院的一名大学生,2014年4月成了凤凰社区服务中心的一名志愿者。
张兰在一次志愿服务时偶然听闻了小女孩婷婷(化名)的遭遇,婷婷的父亲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入狱,母亲也离家出走。
家庭的变故,亲情的缺失,让缺少关爱的婷婷成了性格孤僻的孩子。陈兰便利用自己的周末,志愿给婷婷补习。
“陈兰给婷婷补课了半年之后,我们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凤凰社区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周佳回忆。如今婷婷活泼开朗了许多,上中学的她成绩优异,在家是爷爷奶奶的好帮手。
在志愿服务队的重点帮扶对象当中,凤巢居委会的姬军家是非常特殊的一户。20年前的一天,姬军10岁的女儿姬玉杰在一次意外中受伤,当场昏迷,抢救了一个月才苏醒,但此后的20年里,她下半身瘫痪,智力发育停留在10岁。
关键词: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第一人称代词;我;吾
笔者在执教《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语文课本中见到的古文第一人称代词大多是“吾”,一般不用“我”;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不但用到“我”,还“我”“吾”同用,这是为什么?这个颇具挑战的问题顿时让课堂沸腾起来。而同文异构的另一位老师在执教此篇时竟然将板书误写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并屡次把课文题目读错,可见“我”“吾”之辨在《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中的确不容忽视。
其实语文课本古诗文单元并未厚“吾”薄“我”,就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来说,古诗文单元“我”共出现46次,“吾”共出现47次,两字出现频率几乎等同,即便在选修课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中,孟子解释“浩然之气”时也三次用到 “我”,一次用到“吾”,可见“我”“吾”均是古人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我”的读音注解为 “五可切”,“吾”的注解为“从口五声,五乎切”,可见这两个字声母相同,韵母相近,发音似乎也没有区别。
但是,人称代词具有单一性特征[1],在言简意赅、语义深远的古代汉语中同时出现两个极为相似的词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那么“我”与“吾”究竟有哪些区别呢?
一、产生时代有早晚
“我”的字形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甲骨文
像一种有许多利齿的武器,是戌( )的变形,即超级的戉(钺),无人可敌的威猛战器;有的甲骨文写作 ,简化了齿形, 可见,“我”字在商朝已经出现。“我”是第一人称代词中出现最早的字,且在早期古文献中大量出现,如《尚书》中出现了188次,《左传》中170次,《老子》中19次。
“吾”的字形在现存甲骨文中不曾出现,金文中有记载,写作 或 。 “吾”在成书于西周初期的《诗经》中仅出现一次,如“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昆吾”是人名;在现存16000多字的《春秋》一书中, “吾”仅出现两次,如“邓侯吾离来朝” (《春秋·桓公七年》)“晋候夷吾卒” (《春秋·僖公二十四年》),也均为人名;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中不曾出现“吾”。但在成书于战国初期的《左传》《论语》中已大量出现“吾”,所以“吾”字应出现在西周初期,但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可能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自以后,“我”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几乎替代了所有第一人称代词,“吾”逐渐退出了文学舞台和社会生活。
由此可见,“我”的产生时代要早于“吾”,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出现人称代词“我”不足为奇。
二、语法功能有区别
“我”和“吾”在古汉语中均能作“主语”和“定语”。如: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对曰:“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庄公十年》)
(3)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庄子·逍遥游》)
(4)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孟子·公孙丑上》)
(5)吾行却曲,无伤吾足。(《庄子·人间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7)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在上古汉语中“我”也能作宾语,如“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一》),两句中“我”均是宾格。但上古汉语中“吾”一般不作宾语,如《庄子·齐物论》里说“今者吾丧我”就不能说成“今者我丧吾”或“今者吾丧吾”。[2] “吾” 一旦作宾语,也只能用于宾语前置句中,如“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楚辞·怀沙》),代词“吾”均宾语前置。所以在语法功能上,“吾”用法相对单一。
另外,古文中常出现“吾”和“我”对举的情况,“吾”作主语时,“我”往往作宾语或定语;“我”用于主语时,“吾”常常成为定语。如: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一》)
(2)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庄子·外物》)
(3)我食吾言,背天地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4)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左传·桓公六年》)
因此“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句,是“我”作主语时, “吾”担当句子定语成分的对举情况。
三、单复数使用有变化
“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起初是第一人称复数名词。甲骨文 的本义是无人可敌的威猛战器,后来引申为手持威猛战器的人,且成为集体名词。在古代王室两件大事之一就是戎战,(《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他们把自己部族命名为“手持超级钺的人”,即“我”,早期的“我”全部用为第一人称复数名词,它满载集体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也具有杀伐气、硝烟味,如《尚书·泰誓中》:“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就写面对凶残的敌人时,“我军” 威武凌厉,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再如《左传·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我”是与敌人相对的“大我”,集体之我。这种用法,现在依然沿用,如成语“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敌众我寡”“还我河山”“你死我活”,再如词语“我军”“我党”“我国”等。后来因为“我”就是部族中的一员,手持武器的一个士兵,便将“我”再引申为个体之我,这从侧面反映了国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与“我”不同,“吾”的产生时代较晚,一经产生就单、复数同形。如 “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离骚》)中“吾”均为第一人称单数,“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论语·季氏》),“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吾”都是第一人称复数。
当然在《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我”和“吾”均是第一人称单数形式。
四、使用习惯有不同
从甲骨文 的字形来看,这种武器杀伤力极强,“我”用于生命个体的自称时,它往往是强者的自谓,在表达习惯上具有高度自信,甚至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意味。如成语“唯我独尊”就形容极端狂妄自大者,“我行我素”则指自以为是,无视别人看法的行为,类似的还有“依然故我”“有我无人”等。孟子曾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一个“我”字让我们看到孟子对自我才能的高度自信。纵观《孟子》全书,他在自称时大多数情况下都只用“我”,这与他雄辩滔滔的大丈夫形象和气壮山河的浩然气势相吻合,也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主语用“我”的原因之一。
另外“我”在习惯上还可以表示亲密关系。如“卿卿我我”用来形容夫妻或男女间相亲相爱,“怜我怜卿”谓彼此相爱怜;再如“我黼子佩”“鲍子知我”也指情深意切、关系亲密。《战国策·齐策一》中邹忌问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显然邹忌对妻子语气亲密,对妾却疏远冷漠,这大概也是“妻私臣”“妾畏臣”的原因吧。孟子在此处回答学生公孙丑的问题时连用两个“我”——“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由此我们也能看到他们师生之间融洽亲密的关系。
相对于“我”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意味,“吾”在习惯上只是平常用法,常用以表示礼貌、自谦,甚至表示失意时的哀叹、牢骚、反省等。如“吾子”连用,是对对方的尊称,又如“吾侪小人”是对我方的谦称。再如“吾日三省吾身”,两个“吾”字强调了自我反省的诚恳,表现了儒家严于律己的生存法则,唐代刘威《遣怀寄欧阳秀才》诗:“平生闲过日将日,欲老始知吾负吾。”表达了诗人辜负时光的深深自责。
综上所述,孟子在《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中同时使用了“我”和“吾”,不足为奇,它既反映了古汉语语法功能,也符合汉语使用习惯。
参考文献:
[1] 朱庆之.上古汉语“吾”“予/余”等第一人称代词在口语中消失的时代[J].中国语文,2012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