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囊萤映雪的典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牵船作屋:拉住一小船作居室。形容生活贫穷,没有固定的住所。
2、贫病交迫: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
3、更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4、绳枢瓮牖:绳枢:用绳子系门,来代替转轴。形容住房条件十分简陋。多指贫穷人家。
5、欺贫重富:欺:欺负。欺负贫穷的人,尊重富有的人。
6、怜贫恤老:同情和体恤贫穷年老的人。
7、衣弊履穿:弊:坏;履:鞋。衣服穿破了,鞋子磨漏了。形容人很贫穷。
8、升斗小民:家里没有多存粮食。比喻贫穷的老百姓。
9、赤贫如洗:赤贫:穷得一无所有。形容极其贫穷。
10、贫而无谄:虽贫穷而不去巴结奉承人。
11、安富恤贫:恤:救济。使富有的人安定,贫穷的人得到救济。
12、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13、衣敝履空:衣服破烂,鞋子穿孔。形容贫穷。
14、乐退安贫:指乐于逊退,安于贫穷。
15、室徒四壁:犹言室内空无一物。比喻贫穷。
16、挂席为门: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
17、陋室空堂:简陋的住房,空空的堂屋。形容贫穷衰败凄凉的景象。
18、贫而乐道: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
19、四海困穷:天下的人民困苦贫穷。
20、雪牖萤窗:雪牖:指晋朝孙康映雪读书的典故;萤窗:指晋朝车胤囊萤读书的典故。比喻贫穷苦读。
21、穷街陋巷:贫穷破旧的街巷。
22、身无长处: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23、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24、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25、不名一文: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26、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27、土瘠民贫:土地贫瘠,人民贫穷。
28、君子固穷: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29、妒富愧贫:对别人的富有嫉妒,对自己的贫穷羞愧。
30、不名一钱: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31、绳床瓦灶:绳床:即交椅,也叫胡床;瓦灶:土坯炉灶。指简陋的生活用具。形容非常贫穷。
32、安贫乐道: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33、安贫守道: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34、地瘠民贫:土地瘠薄,人民贫穷。
35、无置锥地: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
36、力能胜贫:力:力气,引申为勤劳。勤劳肯出力气可免于贫穷。
37、贫病交侵: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同“贫病交迫”。
38、居无定所:指没有固定住所。形容人很忙或者十分贫穷。
39、称薪而爨,数粒乃炊:称:衡量;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数着米粒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计较,形容吝啬或贫穷。
40、怜贫惜贱:怜:怜悯;惜:爱惜;贱:地位低下。怜悯贫穷的人,爱护地位低下的人。
41、反裘负薪:反穿皮袄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同“反裘负刍”。
42、贫不学俭,富不学奢:贫穷的人不学节俭也会节俭,富有的人不学奢侈也会奢侈。形容环境、习惯对人的思想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43、颠连穷困:颠连:困苦。形容非常贫穷困苦。
44、无立锥地: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
45、上雨旁风:形容家里贫穷,房屋破旧。
46、绳枢之士:枢:门上的转轴;绳枢:用绳子系枢轴,形容贫穷。指贫家子弟。
47、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谄:巴结,讨好。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有却不骄傲自大。
48、缺衣少食:衣食不足。指贫穷。亦作“缺食无衣”。
师:上课之前,我想请同学们来看一句诗:
(出示PPT:“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要想看到更远的风景,必须再向上登一层楼。
师:很好。那这句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师:我们再看一句,这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PPT:“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生: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就在庐山里。
生: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自己身在庐山。
师:这句诗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生:观察要全面,要客观,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
师: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叫做什么?
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师:说得太好了。其实,这样的诗句很多,表面上是说一件事、一处景,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道理,我们通常把它们叫做哲理诗。(出示:哲理诗)
【评析】小学六年级是学生思维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维由直观走向抽象,由表象走向思辨。在这个年级向学生传授一些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将对他一生的人格塑造、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打上鲜亮的底色。
二、 抓关键,明题意
师:今天我们将跟大家再学一首哲理诗。
(出示课题,齐读)
师:题目中有一个生字,这个字怎么念?
生:聿(yù)。
师:怎么来记住它呢?
生:“纪律”的“律”字,去掉左半边。
生:也可以将“津津有味”的“津”字,去掉左半边。
师:子聿是一个人的名字,他跟这首诗的作者是什么关系?
生:他是作者陆游的小儿子。
师:你觉得课题中哪一个字是理解的关键?
生:“示”字。
师:“示”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启示、教育。
师:那这个课题什么意思呢?
生:冬天的夜晚,陆游用读书获得的感悟、感受教育儿子子聿。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纷纷说:陆游为什么要教育儿子?陆游是怎样教育儿子子聿的?陆游教育儿子的内容是什么?)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诗。
【评析】一首诗的题目,往往揭示了整首诗的主要内容,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这么说,古诗的题目是读者打量这首诗的“一束光”,是走进作者内心的“一扇门”。从题目入手,对于学生整体把握全诗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 读诗句,感节韵
(出示“活动1”的要求:自由大声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流利。然后分小组交流。分组交流后各组在全班展示。)
哲学智慧
教育专家姜树华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古诗读起来都特别顺口?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轻声读读,找找原因。
生:因为古诗都押韵,而且一般都是偶句押韵。
师:这首诗哪两个字押韵呢?
生:“成”和“行”。
师:找得很准,“成”韵脚是eng,“行”的韵脚是ing,eng和ing是相邻的韵母,这在古诗当中是允许的,叫做“斜押”。
师:韵脚知道了,接下来,我们能不能把诗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来呢?同桌练习练习。
(师范读,生试读,再齐读)
师:诗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来了,听起来就会有抑扬错落的音乐美!浓浓的诗味也就有了!
【评析】读正确,读流利,仅仅是朗读古诗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读出古诗节奏和韵律。抑扬顿挫的古诗诵读,如涓涓细流浸润着学生的心田,也潜移默化地熏染着学生的人文素养,为读出意境或情趣作铺垫。
四、 明诗意,说典故
(出示“活动2”的要求:1. 借助提示,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并根据诗意,谈谈你联想到哪些成语典故。2. 小组交流,并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师:哪一组汇报,说说一、二两行?
生:古人读书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毫无保留。年少时付出的努力,年老了才有收获。(师板书:做学问)
生:我联想到古人勤奋的一些成语典故――悬梁刺股。(生分别说: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
师:能简单讲一讲这些成语的典故吗?
(生分别讲述“悬梁刺股”等成语故事,略)
众生读:“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师指导朗读一、二两行)
师:哪一组汇报,说说三、四两行?
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想理解获得真知,要真正透彻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实践。
生:这里的“纸上”,说的就是“纸上谈兵”。
师:谁来讲一讲“纸上谈兵”的故事?(生讲故事,略)
师:赵括为什么会失败呀?
生:因为他没有将读到的兵法与实际结合起来。
生:因为书本中的知识是机械的,需要灵活运用,他没有实战经验。
众生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指导朗读三、四两行。齐读全诗。)
【评析】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联系诗中暗藏的经典成语典故,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不仅走向深刻立体,而且也感受着作者语言文字的温软、熨帖,诗中用“典”的哲学智慧,这也是本课教学的研究重点――诗中用“典”。
五、 品诗句,悟“真知”
师:一首好诗需要反复品读,接下来我们看“活动3”的要求。
(出示“活动3”的要求:再读诗句,思考哪些地方你最欣赏,为什么?重点关注两组反义词。小组活动后全班交流。)
生:“少”“老”是一对反义词。
生:他们用在同一句中,这样更能体现古人做学问很勤奋,而且持之以恒。(板书:持之以恒)
师:你知道哪些人是青少年时代花费了工夫,到后来取得成就的吗?
生:“大器晚成”的有齐白石。
(生纷纷答:刘邦/司马光……)
生:“行”与“知”是反义词。
生:“知”是指书本知识。“行”是指实践经验。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
师:这叫做什么?(板书:知行合一)
师:同学们,窗外是凛冽的北风,一位壮志未酬的老将军,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他俯下身来,耐心地教导儿子如何做学问――
(生齐背诗)
【评析】始终有两组相对的字词,“老”和“少”,体现古人做学问的不易和持之以恒;“知”和“行”,则告诉我们,获得真知必须“知行合一”。通过两组反义词的品析,揭示做学问的两个核心要素:持之以恒、知行合一,这也是这首古诗的作者寄予后人的人生智慧。
六、 用典故,写片段
师:这节课,我们回顾了不少成语典故,体会了诗人诗中用典的精妙,古人很智慧,古诗当中用“典”的比比皆是。我们来看一看。(出示PPT)
师:这些加点的词语都是典故,只是我们平时没有用心发现。典故不仅是中国悠久历史的厚重积淀,还蕴藏着中国古人特有的哲学智慧。下面我们也来学习古人运用典故。请看――(出示PPT)
【评析】诗中用“典”的诗句很多,让学生把学到的典故完成片段练习,将典故进行古今“迁移”,学以致用,就是将语言文字的学习由“输入”走向“输出”,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七、 课总结,获感悟
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一个人光埋头读书不行,还必须用于实践,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生:学习了诗中用“典”。
八、 拓延展,了期盼
师:同学们,陆游对他的儿子给予了殷切期望,一连写了八首他《冬夜读书示子聿》。课后大家可以把陆游的其他七首与今天所学的这首对比着读一读,你肯定会有不少新的发现。(出示:《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
【评析】由一首到八首,一下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把学习延伸至课外。让学生知晓:课堂所得终究是有限的,要想学好祖国语言文字,必须还要有课外丰厚的积累。
一、读中感悟,激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关键词句反复读,在读中感悟少年范仲淹生活的俭朴,学习的刻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累了,就用冷水洗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充饥。”“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这些关键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至关重要,在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加点字的语气要稍重,读出句子蕴含的情感。然后,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设想一下范仲淹是怎样废寝忘食钻研学习,充分感受到范仲淹苦读的精神。有的学生这样答道:“夏天,他忍受着蚊叮虫咬,汗流浃背,在昏黄的油灯下奋笔疾书;冬天,他忍受寒风刺骨,用破棉袄裹着身子十分投入地读书……”熟读精思,学生的情感储蓄也在读的过程中得到激发,引发思想的共鸣。有感而发,使他们感受到自身学习条件之优越,要珍惜宝贵的学习时光,努力掌握知识。
二、创设情景,渲染情感
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丰富,内容直观和易于接受的特点,只要运用运用恰当,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我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把文字、声音和图片紧密结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把学生带入故事的情景之中。比如学习故事“谢绝佳肴”,我先用一段悠扬轻缓的背景音乐烘托情感,然后用PPT出示问题:1. 好朋友来看望范仲淹,发现他的饮食如此之差,心里想些什么?2. 朋友送银子给范仲淹改善生活,而范仲淹心时里会想些什么,最终委婉谢绝了呢?3. 看到范仲淹不肯接受银两,朋友便送来美味佳肴,他会想些什么呢?我安排学生根据情景的想象去思考问题。在舒缓的背景音乐声里,学生们兴致勃发,深入思考,积极探讨,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最终完成了情景对话。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1. 为什么范仲淹谢绝好朋友的美味佳肴呢?2. 如果是你,能做到吗?”学生找到文中的话回答:“我不是想吃,而是不敢吃。我已经习惯了粗茶淡饭,担心现在吃了鸡鸭鱼肉,以后就咽不下粥和咸菜了。”与此同时,我展示了金钱和诱人的美食图片,让学生结合个人生活实际谈体会,最后引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学会抵制各种诱惑,向生活陋习说‘不’”的道理。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使教学情景由以往单一变为立体,渲染了情感,拉近了时空距离,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到情景中。再进行情感教育便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三、对比阅读,加深感悟
中国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有很多,今天仍有着十分积极的教育意义。通过课堂的有效拓展,使学生充分的领略到古人读书的风采,也从古人刻苦求学的历程中感受到追求知识的无止境。我在教学“拓展与交流”的环节中,展示几个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典故,如“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再配以动画片,加深学生印象。然后展示学生平日里学习偷懒的图片,通过对比阅读,组织学生谈体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范仲淹读书决心之坚决,要端正学习态度,珍惜学习的好时光。当今社会,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由于父母的过分宠爱,容易学生意志力不坚,学习不够用功,不愿吃苦,成绩不良。通过本课的学习使这部分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方向,敢于进取,不断向上。
四、随堂练笔,升华情感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中的比重。对进一步在中学生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而传统文化进课堂正契合了《纲要》的这一要求。
一、有利于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忘记过去等于背叛历史。中华传统文化经过时间的沉淀,已成为脍炙人口、代代相传的不朽之作,需要传承和发扬。青少年学生恰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最好人选,传统文化进课堂,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脉络得以彰显,让传统文化的面貌真实再现,而且会让青少年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基本国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民族自豪感,高举民族精神的伟大旗帜,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青少年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一定会不自觉地按照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将之付诸行动,从而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如阅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古典名篇,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得到情感的启迪,懂得如何为人处世;观看《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在观看的过程中,会领会勤奋的内涵,更为自己的理想实现助力。
二、有利于教师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要拥有“一桶水”,而且最好是源源不断的长流水,这样才配做学生的老师。而传统文化进课堂,首先为教师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丰富传统文化知识提供了先决条件。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势必先要涉猎,搜集更多的资料,查阅更多的文献,以丰厚自己的学识,掌握正确的知识,甚至要把某个字、某个词意、某个人物或者典故的来龙去脉搞得一清二楚,才会走上课堂,与学生一起探讨传统文化。而教师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就会在无形中了解了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还可能学到诸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论,在教育教学中自觉贯彻这样的教育理念,不因学习成绩的好坏对待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懂得分层教学的原理,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让优生得到卓越进步,让潜能生得到更进一步提高。如此,传统文化进课堂不单单提升了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还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可谓是一举多得的事。
三、有利于学校增强文化底蕴
学校的发展进步有的靠校长之权,有的靠制度之规,有的靠文化之魂,而学校要有长足的进步发展,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靠教师和学生的高度自觉,靠师生发自内心的认同,这样,师生就会徜徉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享受教育的乐趣,诗意地成长。传统文化进课堂恰好让学校文化的内涵更有底蕴,让学校文化的发展有了明确航向,学校可以搭乘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东风,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主题、形成层次,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对学生,特别是学生的道德进行良好的教育,弥补学生的道德缺失。如进行书法教育,学校可以开发书法校本课程,动员全校师生欣赏、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体验书写带来的宁静与美好,了解我国书法文化的精深;还可在学校的墙壁、栅栏等场所悬挂名家书法、师生优秀书法作品,供大家赏析,时时处处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还可定期进行不同形式的书法比赛,活跃校园生活,激发师生在书法方面进步。这样,学校的书法文化就会蔚然成风,师生会沐浴在书法文化的阳光下,惬意地生活、学习。学校的管理更加简洁,更加人性,不用更加刚性的制度约束、规范师生。
与此同时,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校园因活动而灵动和热烈,师生关系因活动而融洽和亲切。师生更加喜爱校园生活,教师职业幸福感会倍增,倦怠感会消解;学生厌学之情也会陡然减轻,家长也会喜上眉梢。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会辐射更多,会惠及家庭,进而影响社会。
四、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来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哈日哈韩”一族,大有崇洋之嫌,一些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以穿外国服饰、使用外国产品为荣,对本国的东西不屑一顾。社会上浮躁之风、浅薄之情随处可见,捏捏族、飙车族等被一些青少年当作时尚,怒路族等时有涌现。这种不良风气势必会影响到不谙世事的青少年,使他们变得焦躁、愤怒,甚至沮丧。
传统文化进课堂,一方面,可以从学校角度教育青少年学生,另一方面,作为学生的家长,在关注孩子成长的同时,一定会关注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只有自己先涉猎传统文化,才能够指导孩子,与孩子在学习上有共同语言。这样,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到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上,社会中的培训机构也会不甘落后,成立一些国学班,招收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参与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之中。如此一来,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在得到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后,内心会更加的平和,做人做事会更加的从容,生活质量会得到提高,幸福指数会得到提升。从众心理会驱使更多的人加入到重视、学习传统文化的行列之中,人们的心灵会得到传统文化的涵养,人际关系会得到进一步融洽。社会中的不良风气会得到扭转,社会将会更加和谐进步。■
一、古诗教学要引导学生预习
古诗高度凝炼的语言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带给学生的信息是大量的。但由于年代久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大距离。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主动从网络资源中了解古诗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不但能引导学生走近诗人的内心,与诗人感同身受,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前,很多与课文相关的内容都能通过网络搜集到,学生自己也基本能读懂,所以引导学生课前自学古诗,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课后根据课堂的交流进行延伸学习,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而且使得一首二三十字的古诗也变得异常丰满。
为了使得学生在预习中学会自学,教师要着重引导。三年级的学生既学过两年古诗,又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所以自学古诗可以从他们开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室进行演示,指导学生现场尝试,让他们充分感受网络知识的丰富,网络学习的方便和奇妙。课前教师为学生设计好一份学案,让学生自行学习,包括诗人简介、创作背景、诗句意思等。教师演示在百度里输入关键词,跳出的相关信息可能有几十、几百条甚至更多,这就需要进行甄别,也是教师必须教给学生的一个本领。首先,输入的关键字要精准,不宜多。然后依次打开前几条,逐条了解内容,挑选比较通俗易懂的、和本首古诗关联密切的内容,先读读再摘选下来。如果教师能经常这样指导、要求学生,他们一定会被网上丰富的内容吸引,对古诗学习充满兴趣,也会产生满满的自豪感。
二、古诗教学要诱导学生吟诵
相对于一般的课文,一首古诗短短的二三十个字,教师往往要花整整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分析,而且较多的是停留在字、词、句意思的理解和记忆上,学生自然提不起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不会太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诱导学生吟诵。古诗的语言讲究合辙押韵,字数、句数整齐、均衡,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是吟诵训练的好教材。
当然,吟诵也应该是有层次的。首先是要读正确,因为古诗的言语习惯和现在不一样,还经常会出现一些生僻字,当学生接触到一首新的古诗时,只要求读正确即可。咬字准确吐字清晰,这是吟诵古诗的基础,也是学习古诗的基础。其次是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音韵。世间万物都是有节奏的,在古代,诗歌、舞蹈、音乐是混合的,它们共同的命脉就是节奏。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朗读节奏和平仄的指导,让学生了解平声和仄声的特点以及朗读方法。平声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二声,三四声则是仄声。平声有绵延之感、强调之意,朗读时音长而响亮;仄声短促有力,含有顿挫之意。读出了平仄,诗的节奏感也就充分体现了,这样多遍朗读,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其意思。第三层次是吟唱。相比较,上两个层次是在学习古诗之初,这个层次则是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根据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不急不慢地高声吟唱,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更能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了解诗人此刻的情感,从而真正明白诗歌的内涵。吟唱是有难度的,是需要一定功底的,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有很多青年教师专门在学习吟唱古诗,这是他们对古诗热爱的表现,也能为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教学古诗奠定基础。
三、古诗教学要指导学生品词
文章有文眼,古诗有诗眼。每首古诗都有一个鲜明的中心,都有诗人特别提炼的几个字,能充分又形象地表达诗人的情感。这些字眼教师平时教学中肯定都会关注到,但是往往只是理解一下意思并要求学生记住就结束了。这种过于简单的教学方式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字眼是诗人反复锤炼所得,凝聚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若不是细细咀嚼品味,是很难理解和领悟的。众所周知的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一个“绿”字,诗人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几个字,但是都不满意,都认为不妥,不能很好很精准地表达他眼中的、心中的春风和江南形象。直到找到这“绿”字他才满意,春风无迹可寻,但春风一到江南倏地绿了,那么突然又那么自然,描绘出了江南春风的气韵。同时引出下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情和景和谐地融于一体,人与物交融。“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文学史上的名句,王安石千锤百炼炼字炼意也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如此厚重的一个绿字,教师真该领着学生好好咀嚼、品味,领悟其内涵。
如笔者在教学白居易的《池上》时也引导学生品词,让他们说说最有感觉的字或词。学生首先说的是一个“偷”字,有的说这个“偷”字把小娃写得很逼真,特别是联系第三行的“不解藏踪迹”,使得小娃的形象更加天真更显可爱。有的说“偷”字让他感受到这个小娃非常得意,因为他自己也有偷偷做事的经历,成功时是特别开心的。有的说“偷”字似乎让他看到小娃采莲时的样子,小心翼翼的,可能又四处张望的,小船又在摇啊晃的,紧张、害怕、得意劲儿都有,好一个顽皮的孩子。接着有学生说到“藏”字,小娃既不想让人发现却又不懂得隐藏自己的踪迹,让他的天真可爱“原形毕露”。“开”字彻底暴露了小娃的秘密,这是一种善意的嘲笑,更增添了小娃幼稚可爱的天性。“撑”字展示了小娃的动作,年幼的他学着大人的样子,拿着竹竿有模有样,但撑的时候肯定力气花了不少,小船东摇西摆的,很好玩。诗人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表现了一连串的动作,让小娃天真可爱的形象呼之欲出,读来仿佛一幅栩栩如生的小娃采莲图就在眼前,也让人的思绪又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这就是品词的功效,这样的品词让学生离诗人又近了一步。
四、古诗教学要倡导学生拓展
由于古诗语言的高度凝炼,学生理解其内涵的难度较大,如果只见文字不见言外之意,只有眼前文字而不见文字背后的文山意海,那么理解就索然无味,古诗的情趣无从谈起。鉴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有限,但又要让他们通过跳一跳来摘到桃子,可以采用拓展的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诗句的内容合理、恰当地延伸,诗句的意思就能以更丰满的形象展示在学生眼前。